预算管理财政管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学者的高度重视,而且建立一个既要维护大众利益,又要规范和监督政府行为的预算绩效体系,对国家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完善现有公共财政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预算管理财政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预算管理财政管理论文 篇1:

扩大预算管理一体化覆盖面积 增强地勘单位财政管理水平

摘 要:地勘单位所开展的业务有着较长的周期、较大的资金投入等特征,并且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具备一定的延时性,因此如若预算管理不当,未能合理控制成本支出,就很容易引发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加强地勘单位的预算管理,扩大预算管理一体化覆盖面积,能够让地勘单位有着更高的资金利用率,进而推动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扩大预算管理一体化覆盖面积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地勘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地勘单位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地勘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管理水平

在时代不断变迁的背景之下,对财政预算制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单位要想顺利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这一目标,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各类财务风险,确保预算管理相关政策的全面贯彻与落实,同时对经济目标实现程度进行扩大。

一、扩大预算管理一体化覆盖面积的重要作用

第一,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优质的预算管理,当代预算制度必须要和时代发展挂钩,积极应用各类先进技术来让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能够尽可能多地覆盖到全国各地,最好是要优先照顾到部分经济相对落地后的地区,通过信息化手段的驱动来促进预算管理现代化发展,这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有裨益。

第二,是应对复杂经济社会形势的关键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到了新常态阶段,加之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制度顺利落实,导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不断减缓。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已经面临着不够稳定的经济形势,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能够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财政会处在一个“紧平衡”状态下。因此必须要强化预算对于相关公共资源的实际统筹能力,加强预算支出管理,有效节省不必要的支出。要想达成这一目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覆盖面积的扩大是最佳途径,能够实现良好的预算约束,为应对复杂经济社会形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是健全财政基础工作,加强基础管理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不同级别的预算管理基础工作因为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依旧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预算管理并未具备良好的规范性,财政部门也未能充分掌握预算运转的基本信息,在履职尽责水平方面有所欠缺。因此相关财政部门应当改良与优化现行的预算管理方式,充分结合信息化手段来增强自身对数据信息的管理水平,落实基础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地勘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健全

部分地勘单位在经营管理理念方面相对较为滞后,导致单位领导层并未对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单位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显得不够健全,未能在单位战略方针规划之中納入预算管理工作。当前大部分地勘单位都是将预算管理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进行全过程管理,并未完成其余部门的合理职能分配,导致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显得流于表面,仅仅停留在财务预算层面,未能及时拓展至费用预算、资金预算以及生产预算等多个环节。同时部分地勘单位所构建的预算管理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仅仅是赋予了预算管理部门主要责任,不能够确保预算能够正确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中,这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控制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预算编制显得不够科学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部分地勘单位在预算编制的质量方面不如人意,编制结果也不能够作为指导预算顺利执行的关键依据,这也让地勘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目前部分地勘单位所编制的预算依旧集中在了财政资金领域,并未根据地勘行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内容以及选择契合程度较高的预算编制方式,且未能明确不同专业预算间的基本联系,这就导致了所获取的预算编制结果很容易和真实情况相违背。大多数地勘单位都是由上级领导部门将预算目标下达给下辖部门,再由下辖部门将领导的意志传递给基层部门,在这一过程之中忽视了基层部门的重要性,未能根据基层部门的实际情况来编制预算,这样一来预算编制的结果显得不够客观。

(三)预算执行力度相对不足

纵观地勘行业的发展历程,始终暴露出了重视预算,忽视执行这一情况,这也就意味着一体化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地勘单位现有的资源不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自身所拥有的资金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部分地勘单位不同部门完成预算编制且审核通过后,只要上级相关部门并未作出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与检查,就会让基层部门出现相应的侥幸心理,执行预算的过程之中相对较为消极,预算所得出的数据信息就会与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部分地勘单位并未灵活运用各类管理会计工具,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进程较慢,导致预算管理部门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准确掌握基层职能部门的实际预算执行情况,信息不对称情况屡见不鲜,抑制了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四)预算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有一些地勘单位并未对事后考核评价引起高度的重视,所构建的预算管理体系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不能够把预算考核评价所具备的的承上启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当前的现状而言,大多数地勘单位仅仅是构建了一个较为简易的预算考核评价机制,所采取的评价指标依旧沿用了财务指标,各类非财务指标未能得到高度的重视,导致预算考核结果具备一定的片面性;预算考核评价应用流域表面,单位基本上没有按照上个发展历程的实际结果来对下一发展历程中的实际资金进行恰当的分配,并且部分部门也认为预算考核并未与自身的利益所挂钩,这样一来预算考核评价无法发挥出良好的约束力,影响了预算计划的顺利执行。

三、强化地勘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地勘单位领导人员必须要正确认识到一体化预算管理的作用,按照地勘行业的实际发展走向,在单位内部构建并完善合理的预算管理组织层级,设置出合理的集中管理组织机构:一是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是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之中发挥领导作用,包括单位领导层、财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分属单位主要负责人。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功能是明确合理的预算目标,将预算项目的具体任务分别下达给下辖相关部门,对预算编制计划进行审查与核实,同时就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改与调整。二是预算管理办公室,其中财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员拥有着最大的权利,其责任在于对预算管理相关事务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以及开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契合的管理制度,对各个部门的实际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并将预算调整方案上交至预算管理委员会。三是预算执行监管组,主要包含了不同专业预算项目组、绩效考核组以及成本预算组,其中不同专业预算项目组的职责在于按照本单位的实际经营专业分类来完成相契合的专业预算计划编制,并对其具体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成本预算组的职责在于对不同项目的成本率进行测算与评估,以项目实际情况为基础顺利推进成本预算的有效编制;而绩效考核组主要是负责在考核预算的所有阶段对相关人员进行绩效方面的考核,采取合理的奖惩手段来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各分属预算执行部门,主要是由本单位相应的部门来对预算计划进行执行。

(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机制

第一,改良与优化原有的预算编制流程。在时代不断变迁的背景之下,地勘单位可以将预算编制流程转变成“二上二下”这一模式,让预算管理委员会能够和基层预算编制部门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以此来确保预算满足本单位相关业务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一下”主要指的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将预算总体目标传输给预算办公室相关人员,通过合理的细化之后交给各个部门进行后续处理:“一上”主要指的是各个部门根据预算目标来完成相应预算计划的合理编制,完成之后交由预算办公室开展深入审查与核实;“二下”主要是指预算管理委员会逐步审批所上传的预算草案,并将审批所得出的意见传输给相关部门;“二上”主要指的是相关部门就审批所得出的意见来对预算计划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并将最终的计划及交给预算办公室,实现总预算的编制。第二,选择合理的预算编制手段。地勘单位應当对原有的固定预算编制法进行改良与优化,灵活运用更为先进的手段来让预算编制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以及弹性。例如针对可能产生的突发事件,预算编制部门可以灵活应用滚动预算法,以此来实现对预算计划的合理改良与优化,从而让预算具备更强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完善预算执行管理控制体系

第一,制定合理的支出预算审批制度,严格审批不同地勘单位的各类支出,完成对资金流通环节的大力把关,有效防止支付超预算、超预期的资金支出项目流入市场,给企业经济发展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第二,构建预算执行反馈机制,预算执行部门应当定期将预算执行情况准确上传给预算管理办公室,并以此为基础完成预算执行报告的编制,将收支情况、审批情况、项目进度以及资金消耗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第三,对预算调整流程进行规范。根据预算执行时所遭遇的突发事件具体特征来规范预算调整流程,相关部门所调整的预算应当和地勘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相吻合,保证收入与支出能够得到平衡。

(四)完善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第一,施行预算分析制度。地勘单位定期分析预算执行结果,得出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用、折旧费用、修理费用等多项支出,合理比对其和预算项目计划,得出其中所存在的差异,以此为基础判定是否产生了超出预算这一行为。同时在对预算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之中,应当及时总结合理控制预算走向的成功经验,让下一环节的预算合理控制能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对预算考核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地勘单位应当对预算考核指标进行统一,通过平衡记分卡等会计管理工具来对选择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从而让评价指标能够全面覆盖财务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等多个范围,以此来确保考核结果的精准程度。在完成预算考核之后,预算管理办公室应当进行奖惩激励手段,针对符合预算考核指标的部门可以通过精神或物质奖励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针对考核不合格的部门则应当予以一定的经济惩戒,并缩减下一阶段的预算经费支出审批额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对于企业的良好发展尤为重要,地勘单位也不例外。在新时期地勘单位要结合地勘行业的实际特征以及市场发展需求,不断扩大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所覆盖的范围,保证预算管理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全面增强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地勘单位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兰乾榕.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一体化建设策略[J].经济管理文摘,2021,(13):14-15.

[2]李红.农林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6):111-112.

[3]张修权.预算管理一体化提升会计核算效能[N].中国会计报,2021-06-25(004).

[4]王银梅,王赓,李萌.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与绩效运行监控[J].财政监督,2021,(12):55-61.

作者:田琨

预算管理财政管理论文 篇2:

基于公共财政体系的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摘 要:近年来,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学者的高度重视,而且建立一个既要维护大众利益,又要规范和监督政府行为的预算绩效体系,对国家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根据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完善现有公共财政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预算;预算绩效;绩效管理;公共财政体系

预算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既定目标对所需经费的一种计划,是单位运行所需资金的申请。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防范财政风险,保证财政运行质量的保障机制[1]。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预算绩效管理是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

一、现代预算制度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原始财政是指完成简单的生产生活设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且这种资源配置需要社会成员共同协商决定。国家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确立的,且随着经济社会运行和政治时局起伏呈波动状态。公共财政和绩效预算管理是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财政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相一致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2]。

(一)现代预算制度的发展过程

现代政府预算产生于资本主义时期,源于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的本质。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协会议纲领中明确规定,要建立国家预算决算体系。我国的政府预算经历了复试预算、零基预算等过程,正在进行部门预算、绩效预算、标准周期预算等过程的改革[3]。

(二)公共财政对预算制度的要求

公共财政存在的制度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且受市场约束和规范的财政[4]。他对政府预算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为:其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政府所有的收支必须全部纳入政府预算并进行统一管理,各级财政部门统一领导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组织对重点支出进行绩效评估。其二,公开透明,客观公正。预算管理整个过程,包括预算编制、审议、执行,都要符合公平、公开和公正的要求,还要接受社会监督。其三,过程规范,重点突出。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运行机制、目标管理,强化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

(三)预算绩效管理是现代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活动的深入和经济总量的增加,要求政府预算管理尽快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并逐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我國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方向,逐步走向公共财政。建立预算绩效制度是完善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财政预算体制就必须坚持“公共性”这一根本原则。第二,整合资源,建设公共财政运行平台。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财政精细化管理需要在现实中细化分析并客观评价预算资源配置的社会经济影响及不同需求,提高预算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强化阳光财政理念,建立问责机制。通过预算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公开化、法治化,在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逐步建立起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和问责机制。其四,改革公共财政体系,实现预算绩效多元化。在绩效评价标准、管理制度框架设计、参与主体的互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这将充分调动相关主体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

二、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取得的成绩

第一,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部过程。事前评估,各预算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将预算项目划分为绩效项目和非绩效项目,进行预算单位自我提高、纠正,约束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资金使用、项目效益、与目标偏差等进行全程跟踪问责;事后评估,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中评,对于效益低的项目,停止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第二,改革预算编制模式增强单位责任意识。将不同渠道的财政资金,包括单位自收部分、预算内部分、预算外部分等,统一编制到相应部门,设定预算绩效目标,促使其不断完善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第三,改革预算编制内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综合预算贯穿于政府预算编制全过程,对部门的财政支出进行综合绩效评价,一方面有利于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第四,进一步提高了透明高效政府的建设。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将政府部门的活动置于公众视野之下,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度。

(二)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保障相对薄弱。我国目前预算管理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制度的缺失导致评价工作处于一种各级政府自发状态,如没有完整统一的规划,很难在各级政府部门内全面推行,政府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在各部门间进行比较等。第二,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全面确立。对绩效评价认识不够,预算绩效理念没有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始终,如: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等。第三,预算绩效管理评价评价机构不明确。由于绩效评价理论还不够丰富,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不够合理,评价制度不够健全,评价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评价结果应用效果不够明显。第四,绩效评价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尚待加强。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专业人员相对缺乏,队伍建设相对落后。预算绩效管理队伍建设,在一段时间内是各项任务的重中之重。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预算绩效管理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组成,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应融入预算管理全程[6]。

(一)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第一,绩效目标管理。一是绩效目标确立,绩效目标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预算部门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预算时,要科学、合理地测算资金需求,编制绩效计划,确立绩效目标;二是绩效目标审查,财政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财政支出的方向、事业发展规划等对部门提出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查;三是绩效目标批准,财政预算在经过有关人代会批准后,相关财政部门应该在预算批准的同时批准绩效目标,批准的绩效目标要清晰且可量化。第二,绩效运行过程中监控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定期收集绩效运行信息并进行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状态进行督促检查和跟踪管理。当绩效运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出现偏差时,要即时给予纠正。第三,绩效评价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质是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当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效果及时进行绩效评价,评价产出和效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设定目标绩效进行比较,提出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绩效的意见建议。第四,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制度的完善能够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绩效评价的结果可作为下一财政年度预算的依据,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又可作为政府实施行政问责的依据。

(二)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当前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还不够完善,要充分认识当前和今后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深化改革[7]。

第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各级政府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加强对预算绩效各环节的管理。第二,建立健全的相关管理制度。首先,加快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制建设,预算绩效管理覆盖面广,利益结构和政府职责联系紧密,需要以立法的形式给予调整和规范。另外,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深化部门预算和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改革,要增強预算及其绩效透明度,要实施中期预算管理,引入权责发生制。第三,要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改革。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确立部门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建立健全绩效问责制,将预算管理绩效与部门预算资金的使用和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相联系;三是改进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四是在确保服务质量,在提高政府机构工作效率的基础上,缩小政府管理人员的规模,降低行政管理成本。要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大力宣传绩效文化,确立绩效理念,成立预算绩效管理权威机构,以绩效管理为核心,进一步优化预算管理过程,将绩效理念贯穿于预算管理全程,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第四,注重宣传培训。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政府网络信息平台等手段,宣传绩效管理理念,创造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氛围,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预算绩效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第五,建立考核机制。采用重点监督、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做到奖罚明断,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总之,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整合政府财政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财政资金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重点项目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使财政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马蔡琛.预算绩效管理:现代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J].中国财政,2011,(5).

[2]过剑飞.绩效预算:浦东政府治理模式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87.

[3]王祺扬.试论构建公共部门绩效预算制度[J].财政研究,2007,(1).

[4]贾康.对公共财政的基本认识[J].税务研究,2008,(2).

[5]王极军.浅析政府财政预算公开必要性[J].青年科学,2009,

(12).

[6]马蔡琛.政府预算管理理论研究及其新进展[J].社会科学,2004,(5).

[7]聂常虹.西方国家政府支出的绩效考评[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8,(4).

作者:魏兆军

预算管理财政管理论文 篇3: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

预算管理工作是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促进单位各项目标的完成,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及预防权力腐败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预算管理工作有很大的进步,预算管理工作的进步推动单位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但目前来说,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然后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從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期使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发挥最大作用。

行政事业预算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预算管理工作的改进,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发挥职能,规范相关工作与活动,进而提升单位财务活动的规范性,避免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出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问题,也妨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及时发现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

首先,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单位的财务水平,能够对所拥有的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分配,推动部门的正常运转,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进服务型和节约型政府的建立。

最后,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使单位领导了解预算实时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目标,为政府、为社会提供相应服务职能,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人员缺乏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涉及到日常工作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单位中的每个人都是预算管理的编制者和执行者,然而一直以来,大部分人员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也没有花时间去学习,导致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低下。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关注少,单纯为了预算结果编制预算,缺乏对资金的全面把握,缺乏大局观;二是其他管理人员认为预算管理工作应该由财务部门负责,不属于自身职责范畴,很少积极参与,更谈不上参与预算管理。所以在编制预算时,态度敷衍,不去了解情况,造成预算编制与实际结果有较大偏差,更别说有效的执行预算,高效使用财政资金了。

(二)预算编制水平较低

预算编制工作是整个预算工作的起点,如果预算编制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影响后续预算执行等工作的开展,然而,目前有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水平都是比较低的,主要是有以下原因:

1.预算编制缺乏全局性

由于预算组织结构不够完善,目前预算工作主要是由财政人员兼职完成,但是财政部门作为预算编制主体部门,在编制预算时,缺乏和其他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加上自身任务比较重,无法全面的、系统的进行编制。比如,财政部门在做下年度预算时,没有对每一个建设项目去进行调查、取证,所以往往可能对一些建设项目不了解。如果没有和项目办沟通协调好的话,就会造成安排一些项目资金列入预算,而实际第二年项目没有开工,资金闲置的现象;又或者是预算时没有把控好全局,根据惯例去安排相关费用,却没有考虑到实际预算收入来源,这就会造成较大的偏差,影响整个单位的财务工作。

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当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没有根据不同预算特点和实际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编制方法,一般都是运用增量预算,这种编制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比较单一,极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由于编制时间相对较短,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单位没有对相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往往根据经验编制预算,把以前年度的数据做简单修改就作为新的预算上报,没有对各部门的各项预算资金进行逐项分析,虽然这样会减轻编制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会造成有些没有必要开支的费用继续开支,造成浪费,也会让预算编制变得不准确、不合理、不科学。

(三)相关人员缺乏专业性和工作积极性

预算管理工作对时效性,专业性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想把预算工作做好,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人都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对待日常培训不重视,不主动,不求突破,一直沿用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缺乏对预算知识的更新了解,知识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势,还可能带来职业风险。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缺乏,管理执行能力不强,影响了行政事业的稳步发展。

(四)预算执行缺乏执行力和严肃性

预算执行是预算工作的重点环节。执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管理水平。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本支出不足,或者项目支出额度不够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挪用项目资金,或者进行科目之间的调剂使用情况,这违反了预算管理的相关原则,使预算管理缺乏严肃性。此外,部分领导对预算支出也比较随意,可能会出现不了解资金结余、使用用途等出现超预算支出、提高支出标准的情况,从而也影响了预算执行的科学性。

(五)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和考核制度

当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普遍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和考核制度。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在下达预算批复和下达资金之后,缺少对预算管理全过程的监督。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就无法了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也无法有效的执行,造成预算支出管理不严等现象,严重影响预算的执行力。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缺乏必要的评价考核制度。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更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一方面,单位领导要加强学习《预算法》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自身的大局观,从内心深处真正的重视预算管理,只有领导人员重视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改变整体观念,才能共同发力,相互协作,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其他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特定的关于预算管理的相关会议,集中、系统的学习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多与领导以及财政部门人员沟通,只有增强沟通,多多了解,才能知不足,不足是进步的开始,只有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去更加深入的学习,增强预算意识,遵守预算规则,确保预算的合理性,保证执行过程顺利进行。

(二)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1.加强各部门联系,树立全局意识

预算工作是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逐级编制、审核、上报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协作和配合。预算编制包括一个部门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只有加強各部门联系,加强协作和配合,不断完善预算组织结构,提高编制人员的专业性,才能有充裕的时间、足够的水平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才能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从而保证预算编制具有全局性。

2.全面调查,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在预算编制开始前,各单位第一步要留出时间来对相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收集与编制有关的信息资料,如部门资产数量、资产分布状况、部门财务状况、经济增长速度等,第二步对收集的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归纳汇总收集的信息,形成完整的决策信息,第三步预算编制部门依据预算法等相关文件以及预算编制要求,结合单位各部门及下属单位上报的业务计划,把握政策方向,综合分析,进行新年度的收入支出测算,编制新年度的预算。

(三)提升人员素质,确保专业性

要想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必须要提升人员素质。首先,日常要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可以“走出去”向周边县市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可以“请进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进行系统授课,全面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针对性培训,对预算管理专业能力有所欠缺的人增加预算编审能力方面的培养,对预算管理政策不理解的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对预算管理执行能力不强的人员给予正确引导等等;最后,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细致专业化考核,并针对结果进行奖励和惩罚,提高员工积极性,提升工作热情。

(四)提高预算执行力和严肃性

首先,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实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大数据。可召集相关人员定期举办预算执行分析会议,通过会议对单位内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仔细研究各个项目的执行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确保实现科学的预算目标。

其次,单位要制定严格的费用标准,要求各部门必须按照规定履行报销手续,强化预算授权审批控制,每一项支出都要列出明细,杜绝超预算支出与预算外支出行为。

最后,单位可以在确保独立性的情况下组织日常的审计活动,形成常态化、动态化的预算执行监管机制,确保预算计划的有效实施。

(五)科学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与考核

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把预算管理规范到每一步,每一个具体的经办人员、责任人员,采取自我评分与互评分办法来进行评价,明确相关考核制度,明确奖惩机制。另一方面,严格实施实施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掌握每个员工、每个部门预算完成情况和表现,根据制度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各位经办人员进行考核,科学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与考核,加强预算管理。

四、结语

预算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下,特别是新《预算法》修订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需重视、全员参与,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切实提升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才能达到预算管理所要求的目标,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

(作者单位:冷水江市财政局)

作者:潘湘琪

上一篇: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精选2篇)下一篇:环保申请书(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