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为解决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社会矛盾提供了创新思路。要解决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这一新命题,实现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必须把握两者融合的逻辑进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论文 篇1: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的困境与破解研究

[摘要]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相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把关”面临着更为复杂且严峻的挑战。要破解困境,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对策必然在目标、内容和途径等方面需要发生一定的扩展和迁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困境;对策

[作者简介]元林,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北京100044;段海超,北京交通大学思政办研究实习员,北京100044

传统的“把关”一般是指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通过搜集、过滤、处理、传播等信息传播环节,对传播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这方面的理论是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具有科学性的理论之一,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在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居于主导地位,“把关”职能的实施相对容易。而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把关”,由于信息传播的过量化和全球化,受众具有对信息一定控制权以及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信息形式多样化等等,这些新的多重变化使“把关”在实践中面临着更为复杂且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也由此陷入多重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的困境

(一)信息的过量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难以进行全面的“把关”

网络信息量之大,是其他任何传播媒介都无法企及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受介质特性和传播方式的制约,其信息承载量有限。与其相比,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的数字存储和传播在容量上的迅速扩张,具有理论上的无限性,存储量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强化。这种网络信息承载的超量发展会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信息量的无限扩展虽然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在涵容量上得到扩展和丰富,但信息的过量与混乱同时又给教育对象有目的地阅读带来困惑和不便。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中,需要学习的个体一般首先要过滤不需要的信息,剔除众多的垃圾信息,否则与个体无关的信息过多,不仅会导致阅读障碍,还会使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体无法有效的判断和选择对自身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利的信息。与此相关联的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把关”职能的正常发挥也受到干扰和制约,使“把关”陷入困境。既在海量信息面前,由于把关者难以全面及时处理过多的信息,很难实现严格控制和筛选无益于受众的垃圾信息,从而造成“把关”职能被弱化。这方面问题的直接结果,不仅会导致受众紧张不安、无所适从,甚至失去对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也会因为受众无法接收到正确的、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导致在过量异质信息干扰下失去思维的尺度和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信息的自由化和超自由的表达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难以进行严格的“把关”

以往以报刊、电视、广播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虽然传播面广和影响力巨大,但相对容易掌控,最终的控制权都在“把关人”手中,传播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易受控制。而网络传播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使传播超越时空界限,打破传统地域文化的概念,形成以不受约束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传播方式。任何国家、团体、个人的信息源的享用都是向社会公开的。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编辑和信息发布者。网络的巨大空间突破了时空上的局限,不仅使海量的信息有了同时存在的可能,而且将传播引入一个没有威权的世界中,网络信息不仅是丰富的,而且是泛滥的;不仅是自由的,而且是无序的;不仅传播事实,而且传播流言。显然,信息的自由化和超自由的表达方式是互联网的一大特征。由于传播的极端自由化,网络世界常常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不仅可以利用自由的互联网传播色情、暴力、赌博和封建迷信,甚至发表有关颠覆政权、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种族主义、恐怖主义、仇恨排外情绪的信息,煽动“颜色革命”,这些现象在自由的互联网中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最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使我们不难看出,谷歌来华的真正目的似乎并非“拓展商务”,而是充当了借助自由的互联网输出思想进行文化扩张、价值观渗透的工具。这说明自由总是与一定的秩序相对的,如果没有秩序,自由就会演化成一种疯狂。网络虽然极大的泛化了传播权,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时代不再需要“把关”。因此,要想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铸就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公信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正效果,限制信息极端自由化的“把关”就显得非常必要。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网络的自由化和传播权的泛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把关”常常无法给予及时的管控,并且因为信息的自由化和超自由的表达形式。使“把关”陷入难以完全实现的困境。

(三)信息的无归责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难以进行适度的“把关”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的重要职责就是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参照,尽可能地使所传播的信息有利于维护社会所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社会及其文化沿着一定的规则向前发展。通过相关信息的搜集、取舍、过滤、整合、发布,传播者要树立追求信息价值度且公信力强、权威性高的正面形象,以促进广大受众学习的热情和思想的进步。但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一方面为网民绕开各种障碍主动学习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任何人又可能逃避道德的约束和法律的责任,凭借虚拟的身份畅行无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反政府、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谣言、流言、小道消息等不负责任的言语和观点会不时出现,以此来影响其他网民的思想政治观念。特别是网络传播的隐匿性,使各种信息的传播可以随心所欲并能够躲避任何责任。面对这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常常难以加强“把关”意识,强化“把关”职能,甚至无法针对那些错误的、违背科学的不良言论给予有力回击,受众也由此失去了道德感和责任感,无法在网络中自觉地和虚假的、反动的、别有用心的信息划清界限。

(四)信息的价值度和影响力与控制权的失衡,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难以进行“把关”

由于网络传播的信息泛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其真实性、价值性与科学性值得商榷。表面上看尽管人人都获得了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在网传播的信息都是有价值的。信息虽然宽泛,往往缺乏思想观念上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深刻性,网络传播中存在的大量的垃圾信息,不仅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可信度,毁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声誉,同时也对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及其文化的正常发展带来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容易形成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权,使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传播的“把关”陷入技术上的困境。在信息化社会,网络上思想文化的传播事实上已经变成了拥有经济优势和技术实力的国家和社会群体的专利,弱势国家和群体参与和享有信息传播权的机会和影响力相对较少。同时,国际方面,以英语形式出现的信息占到了信息传播总量的90%以上,我国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语言在西方思想文化扩张中似乎显得力不从心。正是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网络传播控制权的失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极易陷入技术弱势,容易在西方网络传播形态日益强势的作用下,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方式出现令人担忧的转变。

二、破解“把关”困境的基本对策

以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挑战与困境的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如何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开展具体的“把关”实务,奠定了理论依据和对策基础,并使之较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把关”,在目标、内容和途径上都会发生一定的扩展和迁移。

(一)明确“把关”的基本职责,坚持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对信息进行“把关”。克服信息价值度失衡,破解信息自由化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无序化状态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把关过程,确保受众接收到正确的、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有价值的信息,使受众不至于在过量异质的信息干扰下失去了思维的尺度和人生的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的基本职责。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参照,尽可能地使所传播的信息有利于维护主流社会所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有助于社会及其文化沿着一定的规则向前发展,而且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引,也是克服信息价值度失衡,破解信息自由化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无序化状态的有效方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是党中央针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不仅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而且明确指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作为在网络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面,最主要的任务就在于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到不同层次的受众。发挥其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斗志、凝聚人心的重大作用。传播者在“把关”过程中,同样要坚定不移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运用四个“把握”原则严格筛选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控制传播过程。首先,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是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其次,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多年来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智慧结晶,也是战胜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念支持。再次,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重要资源和不竭动力。最后,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二)主动根据受众选择性接受心理和认知水平进行“把关”,防止信息过量化引发的学习困境。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把关”的目标效果

过去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主体作用,而对于受众的地位却没有给以足够重视。以致出现过分强调限制和约束受众和简单灌输的片面的传播倾向。这种思维惯性影响深远,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产生了诸多的误解。

注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就是把处于客体地位的受众视为传播接受的主体,把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作为对网络传播实施“把关”的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受众作为接受主体的这种主体作用,主要通过积极自觉地选择,接受外部的影响,并且通过主动地“内化”表现出来,没有这种选择性接受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必须重视受众接受理论和影响受众接受的诸多因素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收到良好的效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表明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注重人文关怀,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出发点,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归宿和基本原则。把受众作为网络传播的主体,考察其在社会过程、生理过程、心理过程互动地选择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为此,不仅要发挥传播者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应把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作为把关和其他传播工作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目的。然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不能看做只是传播者的一厢情愿,还须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受众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加强的前提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科学化,而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与探索受众如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规律。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目的,不仅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按受众的接受规律办事。

另外,深入研究网络传播受众的接受理论,从实践方面看,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中,受众是传播的最终落脚点,决定着传播活动能否具有价值和正效果。因此,传播者“把关”具有特殊目的性,这就是吸引、争取更多的受众参与到传播中。由于网络受众群体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传播者在把关前要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受众的需要、构成、心理、行为等特点,必须考虑到受众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有意识的区别对待,争取受众对传播的认同和理解,否则,传播目的也难以实现。

(三)构建“把关”职责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积极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形成文明高尚、自律负责的良好网风

网络文化环境建设之所以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必须强调的基本对策,是因为网络文化环境能够影响并形成现时的网络境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体系中的各个成员施加影响。通过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氛围,能够激发

网络文化情感和网络传播的责任意识,进而为防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无归责性”提供特殊的环境条件。另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空间与教育理念和人的观念相互交织,在位置关系上与人的思想相互联系。正是由于网络文化环境具有这样的空间态势,并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成员发生位置关系,存在着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现时关系,便从文化方面构成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目标一致、文明高尚、敢于承担、自律负责的重要环境因素。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文化环境问题也必然进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理论和实务所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的视线之中。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网络文化环境的建设,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也明确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环境建设,既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理论,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既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拓创新,又有利于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良性环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环境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学科的现代化及其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四)发展和完善“把关”的专业技术条件,积极利用网络传播技术对信息进行“把关”,提高“把关”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在网络和对网络传播的“把关”中,技术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的增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和“把关”的核心要素之一。作为一种新的要素,网络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基本结构之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体而言,网络技术的知识和能力、网络媒介素养以及网络所内含的技术理念都成为教育传播者在网络时代亟待充实和发展的主体素质。从当前的状况来看,由于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网络技术知识、技能和经验,常常导致其无法有效使用网络,进而无法有效使用网络技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下降。而缺乏有效的技术条件和沟通渠道,又可能使得教育传播者的主导地位和教育传播效果进一步受到制约。因此,专业技术条件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开展教育活动和“把关”的瓶颈和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必须尽快跨越技术障碍,使网络传播“把关”和网络文化建设不再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技术鸿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而言,网络和网络文化所带来的不止是网络传播领域的现代化,同时也是教育技术中介的革命性变化。

必须看到,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传播空间的控制与自由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把关”的核心矛盾之一。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在充满秩序的现实空间环境中展开的,教育者具有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控制着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各种教育资源在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的计划下得以精心安排和运作,受教育者通过各类正式群体得以有效组织起来,其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被有效组织起来,受到有效地规范和引导。而在网络和网络文化环境下,由于其技术架构的开放设计理念,尽管物理层面的基础设施本身可以通过其所属的产权所有者得到控制,但是网络基础架构之上的种类繁多的应用软件和数量巨大的信息内容却是不受控制的公共文化与技术环境资源,在这些自由的软件和信息代码背后,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等思想道德要素的自由。这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及其“把关”工作中,网络物理层和技术维度如同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公共平台,在它之上,是人们创造开发出来的各类网络应用技术,这些技术和软件如同各式各样的信息运输公路,它们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编织着网络文化的地图,创造着整个文化信息空间。

总之,破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困境的具体对策说明,相对于一般传播的“把关”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的内容不是简单了,而是复杂了;职责范围不是缩减了,而是宽泛了;技术与条件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对此,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一定要保持理智和清醒,认识到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的“把关”职能不仅没有被淡化,反而显得更为重要。对纷乱混杂的网络信息,传播者需要自觉地担当起把关人的角色,尽到“把关”的职责,掌握科学的方法,运用先进的网络传播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增添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传播[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元林,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的特殊性及其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责任编辑:舒 生]

作者:元 林 段海超

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论文 篇2:

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进路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为解决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社会矛盾提供了创新思路。要解决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这一新命题,实现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必须把握两者融合的逻辑进路。信息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起点;可分析性、关联性与灵活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基础;分析客体画像、方式载体数据化以及建立大数据的评价反馈系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路径。起点—基础—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构架,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发挥政治优势与技术优势,坚守思想阵线、稳定社会秩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公共安全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理论逻辑;融合路径

公共安全事件是指影响甚至破坏社会和公民个人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交往所需的稳定外部环境的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疫情等。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解决公共安全事件中社会矛盾和思想冲突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1]面对诸如突发疫情的公共安全事件带来的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挥政治优势与技术优势的一大发展机遇。要实现这一融合,必须厘清其中的逻辑进路。研究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进路,就是要挖掘两者必须融合的逻辑起点,同时探索两者可能融合的逻辑基础,从而找到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路径。

一、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或命题开始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起点是两者融合的起因,是该命题的必要性研究。从现实层面上看,公共安全事件中产生的社会矛盾极易使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发生群体性变化,甚至可能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和团结。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理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2]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群众心理问题、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要防范化解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就必须找到创新的突破口——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这一融合,既是信息化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大数据指向性需求的机遇。

(一)信息化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

公共安全事件不仅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且威胁到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稳定发展环境。公共安全事件的破坏影响涉及医疗、健康方面,还波及经济和政治领域,甚至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非传统安全挑战。这些又挑战了更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如信心危机的浮现、道德标准的重塑、种族歧视的复兴、后真相思维的加重,等等。这些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比以往更复杂的社会治理形势。例如,新冠疫情使全人类都面临着公共安全问题的严峻挑战。中国人民在应对新冠肺炎的战疫中经历了身体上和思想上的巨大考验。由于在初期对突发疫情的陌生、迷惘和恐惧心理,一部分人滋生了一些负面的思想状况。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的集中出现,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阻力重重。公共安全事件产生的负面舆情,消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力,影响到防疫工作的推进,甚至危害社会秩序的维护。

信息化进一步增加了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递呈现出碎片化、便捷性、广泛性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安德鲁·基恩对网络信息碎片化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这就是Web2.0时代的政治。用户生成内容的所谓民主化媒体为人们通过‘小道消息’来打击别人提供了便利。这是一种刻意诽谤他人的文化——对手散发的一张毫不起眼的传单可能会把你打得措手不及”[3]。由于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特质,公共安全事件往往成为信息传播的矛盾点。在新冠疫情初期,中国是世界抗击疫情的焦点,国际上出现很多指向中国的声音,既有支持鼓励、同甘共苦的,也有冷眼旁观、置之不理的,还有诋毁谩骂、造谣滋事的,给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压力。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成效,而国际疫情肆意蔓延,学习中国经验、请求中国援助的声音开始增强,但缺乏理性、恶意责难的声音也源源不断,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带来很大困难。西方势力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开展意识形态渗透,国内一些人受到鼓惑、洗脑,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混乱,甚至引发了区域性问题。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外政客,就利用疫情引发的民众恐慌和愤怒来攻击中国。如美国政客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多次使用“武汉病毒”“中国病毒”来指代新冠肺炎病毒,企图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引发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矛盾。如何引导人民群众理性看待国际舆论,正确认识党和政府在危急时刻做出的有效举措,从自身做起,树立好中国形象,都是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解决好的问题。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结合使国际意识形态的摩擦与碰撞在更深层次上影响到国内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移动互联环境下,信息的海量性以及网络的开放性促使不同国家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相互杂糅交织在一起。”[4]网络传播所具有的广泛性和便捷性,使人们深陷于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之中,甚至成为虚假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环。如迈克尔·海姆所说,网络“将世界扮成纯信息的,不仅迷住了我们的双眼和头脑,也俘获了我们的心”[5]。信息化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问题。面对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网络舆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应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复杂形势和不利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兴网络技术的融合成为当务之急。

(二)政治指向性需求为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提供机遇

信息运用的指向性需求是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原因。信息技术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大数据技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技术突破点。麦肯锡全球研究将大数定义为: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对于大数据的特点,英国数据科学界迈尔-舍恩伯格作出了经典概括:从分析对象的客体角度看,大数据“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6]27;从分析目标的价值角度看,大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6]45;从分析过程的方法角度看,大数据“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6]67。这个概括被视为大数据的三个显著特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海量的数据规模、高速的数据流转、多樣的数据类型等信息处理优势使大数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凸显。

然而,大数据技术最亮眼的优势也成为了它最明显的缺点。从舍恩伯格的描述可以看出,大数据的突出优势是对相关信息数据的全局性搜集和处理。这种全面性同时伴生了数据获取的盲目性,数据获取的高速性和便捷性也极易导致信息源的无序产生。在无序性和盲目性的主导下,媒体会发布大量无实际意义或单纯追逐点击率的信息,而用户往往会在海量信息的包围中迷失方向,成为被各种信息源控制的受众和传播者。大数据在信息处理上面临的问题,凸显了信息技术对正确政治指向性的需求。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信息工具,掌握在何种意识形态中,就展现出何種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必然要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路线对其加以指导,才能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大数据对政治指向性的需求表现得更为迫切。一方面,政府和媒体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和获取者,需以正确的政治路线引导网络上有关公共安全信息的发布和搜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7]当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信息传播将进入爆发期。大数据技术提高了公共安全事件信息的处理速度和便捷程度,但在使用大数据技术处理网络数据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政治目标,使其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信息获取和发布的盲目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技术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作为网络信息数据的接受者——人民群众,需要谨慎甄别和正确认识公共安全事件的相关信息。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各种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媒体中,使人民群众难辨真伪。例如,在我国新冠疫情的初期,各类关于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向人们涌来,一些网络谣言混杂其中,使人们产生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在极端情况下,社会矛盾会伴随社会恐慌心理的产生而爆发。及时使用正确的政治指向引领大数据技术占领网络思想舆论的高地,对老百姓进行政策宣传和心理疏导,是信息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宝贵机遇。

二、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基础

逻辑基础是一个理论或命题能够成立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基础是指两者能够融合的理论基础,是该命题的可能性研究。在公共安全事件中,人们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与最新的网络技术相结合,才能牢牢掌握抗疫战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但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具备融合的可能性,必须探清两者能够融合的理论基础。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有融合的理论基础至少可以从客体的可分析性、载体的多元化和关联性,以及方式的灵活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具有可分析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第一个基础,就在于我们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数据化分析。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8]519这就从哲学上规定了教育客体的现实范围,即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技术运用的客体,是具有客观可分析性的人,而不是主观幻想中的人。这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社会中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怀,与资本主义采取一味强调抽象人权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马克思认为,“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9]。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生命安全的关心远远不及对资本的重视。因此,从现实的人的角度去分析客体,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可分析性来源于人的现实性,而人的现实性具体体现在它具有多种分类层次。从客观情况来看,在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客体是极具复杂性的。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分布广泛,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群体基数大、范围广。同时,教育客体的广泛性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地理环境、风俗传统的不同,阶层、地域、城乡之间日益突显的差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例如,对党员、军人、学生等多层次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通常是不同的。此外,信息化更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的分化。一方面,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技术更为快速和便捷地接触到多元化思想,思想认识进一步出现分化。对同一公共安全信息的肯定或否定,对政府应对公共安全事件举措的支持或反对,都可能使同一群体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分化。另一方面,网络ID身份使群体分析变得更为复杂。网络技术使网民能够以匿名形式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这无疑增加了数据追踪的难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和社会心理的多层群体进行分类分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这些分类特点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意识的差异性,也为大数据的融入提供了切入点与契合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照顾不同群体的社会习惯和思维模式,有针对性地根据各个群体的社会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在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快速地对受影响的人群进行受众分析。这包括搜集分析群众心中的思想困惑,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使广大人民群众听党指挥,凝聚人心,保持社会秩序稳定。发挥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包含多元化和关联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大数据技术能够成为教育的最新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个科学的、开放的体系,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10]414。正是这种科学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的载体形式的多元与包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的定义可知,它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1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包括开会、谈话、理论学习、管理工作、文化建设等,这些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元化更趋明显。进入信息时代后,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逐渐呈现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类传媒形式与广播、电视、网络传媒形式构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依托于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技术不断拓展自身的运用范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元化的显著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蕴含的新知识越来越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集中表现为对计算机资源的开发利用[10]417。大数据技术是一种依靠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信息处理模式,将这种最新的网络技术作为自己的最新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元化的必然要求。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关联性是两者相互联系的前提。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载体形式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载体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可以通过开会谈话的载体形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些关联性都是通过载体作为中介发生作用的。大数据的开创性变革,体现在以具有关联性的全体数据为分析样本,这也就要求我们要适应、利用、开发样本混杂性中蕴含的潜在价值,将思维方式由传统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网状式的相关关系,通过新视角、新联系来解决新问题。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通过连接数据两端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以其自身所具备的、数据搜集的关联性优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项选择。人们在网络上留下的一切痕迹,包括阅览新闻、发表评论、娱乐消费等信息都可以被大数据技术抓取。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最有效的切入点。

(三)大数据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备灵活性

首先,大数据技术的灵活性使其具备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条件。大数据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思维。技术发展为思维创新提供了新的维度,思维创新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向度;维度与向度的统一,构成了大数据的思想和实践价值。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思维创新是占主导地位的。大数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赋予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能力,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价值。“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6]1这种思维和技术的创新视角,为大数据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灵活的形式。大数据不会被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凡是需要思维创新的领域,都是大数据大放异彩的范畴。因此,大数据技术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思维和新方法。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灵活性是两者能够融合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体现在可以运用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同形态,它们共同运行于正式和非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而且二者相互支持和转化[12]。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相结合,既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也兼顾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是显性教育,又可以是隐性教育。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更为方便、快捷。资源数据库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集合。传统资源库包括书刊、手册、录像等,网络资源库则包含了电子书、短视频、网络课程等数据资源。通过大数据的高速计算和全面搜索,能够合并传统的和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使其更为丰富完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大数据快速传播到特定群体的阅览栏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化。这就是说,人们不仅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中获得显性教育,而且可以通过特定的信息投放受到隐性教育。从以上两方面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方式的灵活性成为二者融合的基础之一。

三、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路径

逻辑起点与逻辑基础揭示了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相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必要紧迫且切实可行之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赖以实现的逻辑路径成为解决公共安全事件中社会心理问题的当务之急。从方法论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路径至少包含了数据化客体画像、方式载体的数据融入以及大数据评价反馈系统几个环节。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画像

分析客体画像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基础环节。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8]11只要我们抓住人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进行深入研究,就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说服人的依据。要实现这一点,就要通过大数据技术搜集分析关联数据,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基本信息、行为习惯、思想倾向等描绘为直观的特征画像,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运用大数据技术搜集关联数据。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信息传播频次更甚以往,人们在对未知产生焦虑时会通过频繁的网络信息搜索了解公共安全状况。大数据技术具有用“相关关系”替代“因果联系”的技术特点,可以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关联数据。发挥大数据“适当忽略微观层面上的精确度会让我们在宏观层面拥有更好的洞察力”[6]18的技术特点,和对“混杂性,不是竭力避免,而是标准途径”[6]58的样本处理方式,能够搜集更多更全面的用户信息。通过这种技术特点,搜索人们浏览网页的关键词,运用云计算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数据库。其次,运用感知技术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画像。例如,Google利用搜索关键词预测禽流感的散布趋势,统计学家内特·西尔弗利用大数据预测美国选举结果,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关联信息,从而对研究对象进行预测和描绘。正如维克托所说:“通过给我们找到一个现象的良好关联物,相关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捕捉现在和预测未来。如果A和B经常一起发生,我们只需要注意到B发生了,就可以预测A也发生了。”[6]72运用大数据的预测特性,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和行为数据转化为特征画像。最后,分析画像,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画像分析是深入掌握多层次受众心理、高效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越是复杂的情况,越是艰巨的形势,就越依赖于对问题和对象的精准分析,只有基于精准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开展工作,解决问题。传统客体分析是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的特征描述。在信息时代,局限于点对点的客体分析已经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分析的需求。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平面甚至立体的画像分析。这就要运用到大数据技术运算得出的特征画像进行具体分析。在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和行为是具有一定规律的。我们可以针对事件的内容、范围、程度等特征的发展趋势,先行对潜在受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防止思想问题的发生,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混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防范事件的風险意识,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将大数据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载体

方式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具体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实处,就需要从具体的方式和载体上入手。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数据化转型。公共安全事件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使人们面对面的聚集交流活动急剧减少,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促使社会交往逐渐向网络阵地转移。可以预见,在公共安全事件中,人们使用网络进行社会交流的日常占比将会大幅度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发展势必要转向依托于网络数据的科学方式。将大数据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就是要将数据搜集和统计的优势叠加到网络教学、心理咨询、舆论宣传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一方面,使用大数据思维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在思想上重视数据统计的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行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的认识方式。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维上的转换,不仅要从理论入手,而且要在实践中发挥优势。要运用大数据查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盲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积累经验教训,完善非常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理论。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中重视数据技术的提升,要通过建立数据库、研究数据分析算法、攻关数据处理核心技术等,提升数据搜集、数据开发的能力,用好大数据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网络数据的分析和导流,把握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当下问题的内容倾向,在复杂问题中快速、精准定位关键节点,并且及时得出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地对存在思想问题的受众答惑解疑,使其安心定志,不传谣、不信谣,坚定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其次,运用大数据技术改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可以是旗帜鲜明的时政新闻网站、政论类APP,也可以是各类聊天互动程序和娱乐游戏软件。人们在网络留下足迹的地方,都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用大数据技术改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要使网络载体成为追踪、搜集、统计、分析人民群众思想和行为规律的平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及时、有效。在公共安全事件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会受影响,网络便成为了学习、工作、社交的主要载体。例如,中小学生通过钉钉上网课,上班族通过飞书、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完成工作会议。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比不同客体、载体与结果之间的差异,建立有效的关联关系,分析不同群体对不同内容形式的偏好,开拓视野,发现以往未曾发现的联系,探寻非常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平台。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当下舆论和社情的传播情况,在复杂局面中及时、有效确定管控范围,集中精力在重点领域处理重点问题,并且及时给出恰当的管理办法,使有关部门、行业协同发力,全方位解决非常时期的思想问题。

(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评价反馈系统

评价反馈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形成闭环的关键。在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完成评价反馈,才能准确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效果,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发展。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实现自我完善,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思维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时代发展中保持党一贯的先进性优势,就必须不断使用更为科学的方式来完善自身的评价反馈系统。因此,建立大数据评价反馈系统,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时代化有着重要意义。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特殊形势下全国人民的思想问题。如何从如此庞大的样本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一大难题。“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对思想行为信息的筛选和分析能细化到单个学生、小群体的思想动态。通过找出思想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对事件的发展走向及趋势进行预测,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安排提供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形成精准主动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3]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全体数据”为样本的优势,建立具有高速、真实、大量等特点的大数据评价反馈系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各种经验教训汇集、归纳、总结,从而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只有建立大数据化的评价反馈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公共安全事件中不断发展完善。

建立大数据化的评价反馈系统,一方面,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反馈的数据化。教育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明确要求客体对教育主体、内容、方式、载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大数据化的评估反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快速抓取更为直观、大量且真实的评价,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要使大数据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系统,就必须在现有的评价反馈系统中善用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搜集环节对评价数据样本进行全局性的计算,从而得出有价值的评价数据。例如,在公共安全事件中,高校大学生参加慕课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学们可以通过评价、留言、问卷等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综合评定。大数据技术的融入能够更为快速地搜集大量关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反馈并加以计算,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反馈的真实有效。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舆情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侧面评价反馈。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反馈的直接性和准确性决定了它往往不能完全表现出评价人的全部意愿。要获取更为全面、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反馈,不能不重视对侧面评价即公众舆论、网络舆情等数据的分析。人们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关注的新闻、留下的评论和购买的信息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侧面评价的信息来源。大数据技术的融入就是将相关评价信息的关键词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为宏观的数据来源和分析,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获取更为全面、及时、准确的评价反馈。

四、结语

在历史长河中,公共安全事件不是第一次为人类社会带来矛盾和混乱,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们需要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为公共安全事件中的社会稳定提供了思想力量和政治武器。但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大的能量,还需要与最新的大数据技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1]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新命题。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进路,是以起点—基础—路径为理论结构,探究如何在特殊形势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政治优势与技术优势,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探寻公共安全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的逻辑进路不可不为,且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N].人民日报,2020-03-04(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4.

[3]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M].丁德良,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66.

[4]游敏惠,唐妮霞.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2.

[5]邁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87.

[6]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7]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EB/OL].(2020-02-15)[2020-03-25].http://www.gov.cn/xinwen/2020-02/15/content_5479271.htm.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

[10]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0.

[12]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2.

[13]王晓丽,蔡丽.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84.

作者:冯钰婕

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论文 篇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考虑的三个关系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蕴含全新挑战,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新媒体时代的新特点需要我们处理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改进,本课题着眼于新实际、新情况,提出需要注意的三个关系。这将有利于开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第五媒体”新媒体的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诸如互联网等新媒体在高校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尤其深受越来越多的具有新思维的“90后”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作为思想前卫、接受能力极强的群体,最先且广泛的使用到了新媒体的各种技术手段。多数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容易受其负面信息的影响,所以新媒体技术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应敏锐抓住这一机遇,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工作实践中,起到提升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实际效果,全面抢占校园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阵地,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这一时代主旋律。当前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中的广泛性、多样性不足,一些高校对此不够重视,本课题着眼于新实际、新情况,提出需要注意的三个关系,这将有利于开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应顺应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划时代的超越。当网络环境使得人类生存方式发生变化,进而成为改变人类世界的革命性力量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深受网络文化熏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运用网络技术、网络语言和网络思维,对一定的受众(网民)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阶级、团体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实践活动[2]。它即秉承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念,又注入了新鲜活力的网络元素,生动展现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独有的时代特征。优化分析、处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可先较二者之不同及各自特点,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超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超越,还完成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此超越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创新突破。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一切,在充分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积极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深究当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及存在的症结,以此积极探索改进。

网络带来的诸多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存在着一些负面作用。网络的开放性程度,致使意识形态领域与文化领域间产生冲突因素;网络的虚拟化程度,导致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等。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二者的共同体,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负面网络价值观念的左右,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衰退。所以,合理推进新媒体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管理,尤其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求索,使教育工作在科学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合理进行尤为重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资源整合,会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规范有序,实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跨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转化必然要经历蜕变的阵痛,但是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得这一蜕变显得必然而有意义,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

二、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其受众群体的形成较为稳定。新时期大学生作为长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一代人,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可靠性、权威性。所以,要持续加强传统文化管理,进一步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做到人文化、生活化,稳步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传播工具,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在我国的全面普及,网络文化也受到了现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普遍关注、接受。现今网络文化已成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时代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摆在人们的面前,正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并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这就需要对网络文化的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网络文化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显出一定的潜在优势,它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与传统文化优势互补,共同为人类文明提供服务。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是目前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的文化和智力支持。

网络的出现、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文化环境,且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思想道德观念,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故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正确、科学地认清网络文化的特征,把握时代的脉搏,要“与时俱进”提升对实质认识的跨越。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超越时,应坚持“适度”的原则,对于网络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能过度限制。

网络文化的传播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道德形成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主要依赖学校、家庭等社会环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构建起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人们往往会长时间保持着同样的理念。而当前人们被网络文化所传承的各种信息包裹,自身已陷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与以往不同,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极大的迎合了当前大学生的需求。从传统社会到网络社会,网络文化这一独特的网络精神传播打破了多维限制,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就处于从传统模式教育到新媒体模式教育的变迁中,这是一个系统模式体系的蜕变。在网络文化传播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是一个自我变化的过程。我国加入国际互联网成员国至今,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的互相磨合裂变,并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与自我实现,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移植。所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更高方向的延续,是渐变与突变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不能失去自我传统教育模式,而是要向着自主性变革和更高的方向去不断地成熟和完善。但网络传播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方法手段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网络文化传播也存在着利与弊双面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它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发挥。所以,网络文化传播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容易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如网络文化传播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容易在虚幻的网络世界迷失自我,并影响到现实世界的价值选择与判断。因此,网络文化传播所构建的思想政治意识要比传统社会更加丰富也更加纷繁,这既是我国当前革新现实的必然反映,也是网络文化对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三、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关系

当今,多数人们存在着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行为惯性,但是新媒体的便捷性、海量化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工具的普及迅速打破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地位。伴随网络发展出现的论坛、电子期刊、微博、微信等,开辟了全新的信息领域平台。当前,面对网络技术革新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传统媒介不仅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还要认清本身发展中一些滞后因素,直面现实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更好地为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网络传播的出现,使得世界中的传播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过去对于传播规律的认知也应做调整并发展。“新媒体”自身存在的利与弊,使得它在传播信息的数量和速度等方面,是传统的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新媒体依据计算机和数字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平台,汇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还有数据等于一体,并且不受地域、时间及数量等限制,贯穿于世界网络并且实现了全面覆盖。其中,网络趋向之一的彼此互动性,使得传播者与传播受众处于二者平等的地位。加上互联网的全球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特性,使得一数据信息的交换及共享的不定性大增,可信度也是大打折扣,这就给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的最大特点是用其进行对外交往,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将使得机器取代人们彼此的交往,让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变得先进而人却愈发封闭,人际沟通出现退化。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对于网络交流空间还缺少有效的管制措施,使得一部分文化中的负面因素提供了滋生和繁育的温床,影响思想道德领域的引导、教育。

以书报期刊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来讲依旧是他们接触最广的主导媒体模式。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依赖性,长时间以来传统媒体所形成的资源等较大优势对于新媒体来说,是十分可贵的。所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结合,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2]赵惜群,翟中杰.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从传统到网络[J].思想教育研究,2011(6).

作者:郭莹玉

上一篇:低血容量性休克临床护理论文下一篇: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