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医学继续教育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继续医学教育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基础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较少,致使临床教师在临床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基础医学知识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案,从而限制了医学生对疾病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临床医生医学继续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临床医生医学继续教育论文 篇1:

关于建立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是当前各大医院与医学院的创新性实践内容,围绕培养学生优秀临床实践能力与临床思维的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创新性课程体系的建立、全面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培养了一批批兼具临床技能、职业道德以及人文关怀的学生,涌现了大批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 实践 思考

医学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需要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医学教育的成功,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我国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理论学习后,选择一个医院开展临床实习,随着医学生的增加、医疗任务的加重与医患关系复杂化等原因的出现,这种传统模式正面临极大的挑战,针对这种现象,各个医学院为提升教学质量,不断建立各种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以集中临床医学的各种实验课程和设备设施,培养更多具有临床经验的医学生。

1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的实践

1.1 目标与定位

临床医学实践中心由医学院与医院共同建立,共建共管共享,立足于医学教育的培训、执业人员的考核以及学术研究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设备与医学理念,真实模拟医院各种诊疗环境,建立各种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模型、功能齐全的交互急救系统、各种检验食品的虚拟实践系统以及模拟病例库实践操作训练系统等各种医学模拟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临床操作实践训练机会与临床思维训练,要求学生在具备基本临床思维意识、专业的临床基本操作能力、优秀的临床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立新型临床实践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建立更为科学的教学组织模式,使临床实践教学更为科学合理,真正提升学生临床能力,避免走上正式岗位后出现各種不必要的差错与事故,在实践中树立病人安全与权益至上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以此为原则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创新力,做好自身工作。通过中心的辐射与示范,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与教育服务能力,带动该地医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1.2 教学理念

临床实践教学中心充分整合了医学和人文、教学和科研以及基础和应用的关系,通过基础性实验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临床基础,由体系、结构合理的临床技能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操作内容,将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整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与临床思维创新能力,强化医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1.3 建立临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从技能要求、教学目标、临床操作水平等情况出发,在教学环节与模拟临床训练中,通过多样化、层次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各种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与思维创新。根据教学层次和教学目标的不同,为临床医学等各专业的不同层次学生建立不同的教学、培训以及考核内容,将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临床医学的教学分为不同模式进行。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基本技能、临床基本技能、综合处理能力的训练与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基本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基本的体格和实验室检查能力以及无菌术等技能。临床基本技能则将临床实际与模拟环境相结合,训练学生的各种临床诊断与操作基本技能。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创新能力,通过临床技能实验以及临床技能学等精品课程,将医学学科的各个学科壁垒打破,优化整合各学科的临床实践教学基本技能内容,将临床技能分为基本技能、专科技能以及综合技能三部分内容。基础临床技能为学生提供诊疗和急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专门临床技能则根据学生专业提供专科检查与创新操作技能训练。综合技能则通过各种模拟系统训练疾病的综合处理与应急处理能力,并在处理过程中提升医患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在模拟实践中锻炼临床思维并逐步提升思维创新能力。借助于临床模拟人以及疾病处理软件等多媒体资源,对现有病例进行开发,建立模拟场景,通过讨论式教学,提升临床综合处理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对基础临床、专科临床与综合临床技能的考核,全面考核学生临床技能,设立多处考核站点,通过标准化病人对学生的临床技能与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整个过程,重视对学生职业伦理与态度的强化,重视对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医患关系的处理与沟通技巧培养,在临床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医疗风险和纠纷防范意识,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将德术结合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标准。

1.4 建设开放实验室

充分利用现有临床实验室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实验室与医学仪器设备的作用,为临床医学实践与科研提供服务。以实验室为平台,建设一个交流平台,服务于全体实验人员、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建立一个实践教学网络平台,能够使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实现人机对话,能够进行实时指导与监控。将手术室图像通过局域网建立一个同步转播,让学生能够实时学习整个手术过程。将各种教学、科研多媒体资料在平台上进行开放共享,如各学科实验室的精品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手术视频、教学视频以及测评题库等,使学生能够在平台上完成实验预习、技能学习、技能自测以及师生互动等功能,充分利用好各实验室资源与成果,为实践中心的教学提供更大的帮助。

2 临床医学实践中心的实践思考

2.1 临床医学实践中心的意义

临床医学实践中心立足于理论,通过实践的强化,使医学教育更加贴近临床,教学实践训练能够在重复性、无风险性以及可控范围内进行,让学生在感受临床氛围,并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重复性的操作及时纠正各种临床操作错误,为进入岗位后的操作准确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设计教学文字时,可以不受各种外部因素的限制,能够将各种现有医学资源引入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实践能够在更自由、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临床模拟环境,增强综合应对能力。实践教学中心充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现代技术,将各种典型病症、体征以及技能操作实现同步传输,为更多人提供同时学习与讨论的平台,资源利用率和临床技能直观性都有了极大地提高。针对教学对象设计不同层次、结构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满足各个专科及岗位的人才要求目标和岗位需求。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学生更能够理解医生职业道德、病人权益与生命安全的理念,避免在进入岗位后因自身理念和技能而引发各种医疗事故与纠纷。

2.2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的成果

通过临床教学实践中心的不断努力,学生在系统培训后具备了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创新能力、临床医患沟通能力与医疗风险防范意识,学生岗位竞争力获得了极大提升。学生在各种临床技能竞赛中都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实践中心涌现了各种优秀的教学、科研和实验成果,并编写了多部临床实践教学教材,在减轻临床带课教师负担的同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理论与教学水平,并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临床技能教学培训内容,师生水平都获得了极大地提高。

3 结语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面向在校医学生,服务于各医学院各个阶段的学生,为这些学生提供丰富的临床技能培训教学,使各医学院学生具备了更高的医学社会服务能力。中心还为各在校教师、医院医师、专科医师以及各医疗服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与考核,为医学继续教育提供了优秀的平台。中心的建立,真正满足了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使医学服务于社会的原则不断得到延伸,为医学领域的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科研实验开发等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参考文献

[1] 叶剑英, 黄光生.临床医学模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考试周刊,2015(80):169-170.

[2] 王晓艳,袁洪,沈守荣,等.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83-84.

[3] 刘莹,曹燕,李萍,等.建立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47-149.

[4] 刘为萍.构建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教学新体系[J].华西医学,2010(1):159-161.

作者:宗飞

临床医生医学继续教育论文 篇2:

临床教师基础医学再教育对提高其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作用

[摘要]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继续医学教育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基础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较少,致使临床教师在临床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基础医学知识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案,从而限制了医学生对疾病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临床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临床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相应的基础医学知识。通过自我学习、继续医学教育等方式,来提高临床教师的基础医学知识水平,为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教学水平;临床教学;基础医学;继续教育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宽广。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医学教科书,他们或从网络,或从期刊中接触较为前沿的基础医学知识[1]。因此,学生们迫切需要在临床教师授课过程中,将现在的临床知识与较为前沿的基础医学知识贯穿起来系统讲授。而临床医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更加注重临床知识,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再学习较少。同时,他们在临床课程学习中,也经常提出与较为前沿的基础知识相关的临床问题,使得临床医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基础医学知识再学习[2-3]。继续医学教育是临床教师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4]。当前,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仍存在较多的问题[5]。在对医院临床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知识的教育比重相对较少[6-7]。

1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缺乏有效统一

在医学发展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8]。近年来,随着医学教学的改革,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的统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达到有机的结合。医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医生。由于基础医学教师对临床知识知之较少,因此在基础医学授课过程中,很难将基础知识与临床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当医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后,由于临床教师对较新的基础知识缺乏深入学习,因此不可避免应用故有的知识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的临床教师甚至回避基础知识,经常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临床教师是医学生求学过程中接触的最后的教师,也是他们能否学以致用的重要决定者。临床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临床知识的传授,更应当是基础与临床知识统一体的传授与发展。因此,临床教师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医学教学的成败。提高临床教师队伍基础医学知识水平是医学生的需要,是医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和造就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9]。

2 继续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继续教育所占比重较少

纵观当今针对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不难发现,大多数是针对疾病的临床诊治,而少有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的探讨。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多出现在科研报告以及文献中。医学的发展使学科分细化,不同学科医师对其他学科的了解也逐渐减少,尤其在大型的医院更是如此。虽然现在的职称等体系对临床医师掌握前沿知识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大多数临床医师仍缺乏对前沿基础医学知识的了解。在医院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多数为临床知识的再教育[10]。

3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知识的相互统一是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关键

3.1 基础医学知识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回顾历史,临床医学研究的进步主要是源于基础医学研究的进展:16世纪,随着人体结构的揭示,解剖学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17世纪,血液循环的发现引起生理学的一次飞跃;18世纪,开始了实验研究;19世纪发现了细胞和细菌,而麻醉、无菌和灭菌则奠定了外科的基础;20世纪,药物研究及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正是由于基础医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形成了目前的临床专科。基础医学在现代医学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临床医学中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和基础医学知识密不可分的。

3.2 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保证: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基础医学研究为基础,同时又为基础医学研究工作指明具体的方向,基础医学研究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理论研究基础,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从本质上认清临床疾病的性质,从根本上找到疑难并征得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3.3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有机统一结合是医学发展的有力保障:纵观医学科学的发展史,临床医学研究与基础医学研究一直是齐头并进的。从16世纪到20世纪,临床医学中疾病的研究工作一直是基础医学所必须优先解决的课题,用于基础医学研究的材料资源多数都来自于临床医学研究的长期积累,只有经过长时间、多角度、多途径的临床医学研究之后,才能得到真实的、有价值的临床资料,从而为基础医学研究发现和解决疾病的发生、发展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临床医学研究以基础医学研究为基础,反过来又推动了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对临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其既要熟练掌握临床专业知识技能,又要了解相关的基础医学前沿知识。临床医学是最终将基础医学知识运用并检验的标准,只有真正做到临床与基础医学的统一结合,才能使现代临床医学健康快速发展[11]。

4 提高临床教师队伍基础医学知识水平的举措

4.1 深入理解认识:临床教师应在深入理解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基础上,不断用新的基础医学知识更新自己,用新的观点去理解并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将其传授给医学生。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学生临床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将与疾病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医学生能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细胞、基因、分子水平认识疾病诊治过程。培养学生脑、手结合,培养他们缜密的临床思维。

4.2 自我提高:临床教师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强平时的基础医学知识学习。在平时的医疗工作中,应当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知识,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用新的视野、新的思路、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来理解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要回避前沿基础医学知识(比如干细胞、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应当主动去学习、理解。

4.3 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继续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继续教育的有机结合。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旨在使在职卫生人员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部分临床教师肩负医疗、教学和科研三重任务。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临床教学在医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4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信息科学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速度更快、空间更大、效率更高的新型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与课堂教育、临床教育等一同构成了多元的医学教育体系。在对临床教师进行再教育的过程中,尤其对于欠发达、偏远地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今医学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对临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临床教师的培养中,应当把临床医学知识与技能的锻炼与基础医学知识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出临床知识和技能过硬,基础医学知识全面的合格的临床教师,为推动、加快医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严 媚, 多力坤, 热 娜. 加强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80-81.

[2]贾建国,樊洁,鲍银月,等.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0):752-753.

[3]冀 涛,王 静,王 颖.综合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64-64.

[4]张国伟.浅析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41-142.

[5]赵德泉,郝宝增.试论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2010,24(12):50-51.

[6]张锐梅.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思考[J].实用预防医学,2010, 17(4):808-809,832.

[7]王尚柏.国外继续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新进展[J].安徽医学,2010, 31(3):195-197.

[8]张小玲,傅松滨.浅谈临床医学研究与基础医学研究之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1):47-48.

[9]赵永亮,宿 芳,孙梯业,等.推进医学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教学水平[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5):556-558.

[10]郑少燕,杨棉华,蔡 琮.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2):224-227.

[11]宿 芳,陈自强,孙梯业,等.改革临床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4):435-437.

[收稿日期]2012-05-03 [修回日期]2012-06-13

编辑/贺艳梅

作者:高伟成等

临床医生医学继续教育论文 篇3:

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现状研究

【摘 要】临床医生继续教育是传统学校医学教学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对医生的职业发展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够使医生不断的了解和掌握当前的先进医学理论和技术,进而更好的为临床医学服务。本文主要对临床医学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现状;对策

我国医学领域的继续教育包括住院医生的轮转见习、专科医生的学术座谈、住院总医生制度、病历讨论以及医生进修制度等。医生的进修需要根据科室的工作需要以及医院人才培养的计划等全面的推进,一般管理部门会每年选择几名成绩优异、工作优秀的医生到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机构进行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新的病种、理论和技术,在掌握了相关的医学基础后,在理论进修完成被安排到相应的临床工作部门进行实践。同时进修医生在理论与实践学习完成后,返回到原单位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工作,或者带领医院同科室的人员进行临床科研等。通过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使其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1.1 进修医生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近年来的进修医生情况来看,在年龄上所占比例最大的为25-35岁的年轻骨干医生,其次为36-40岁医生。从文化程度上来看,进修医生的学历以本科生居多[1];从进修医生的技术职称方面来看,初级以下的所占比例最大,副高以上的很少;从进修科目来看外科所占的比例最大;从生源的单位来看,县级以及厂矿医院的比例最高。

1.2 进修医生制度建设现状

进修医生的制度建设中,需要根据省市等卫生部文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继续教育细则,通过对这些细则的落实,为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提供有效的保障[2]。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卫生厅都积极的与人事部门进行协调,通过与人事部门的共同发文,明确医生继续教育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挂钩,进而激发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当前我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将外单位医生的进修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每年都会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

1.3 临床医生结构的现状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根据医生的不同情况,职称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临床医生的进修教育实施方式也存在区别。一般来说,初级医生在继续教育中更注重的是对其临床基础理论以及技能的提升,主治医生在继续教育中主要是对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和对知识的更新;乡镇以及社区等基层医疗部门的医生继续教育主要集中与对全科医学知识的更新和丰富,县级以上医院的临床医生继续教育则主要集中在专科医学知识的学習上。

2 临床医生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注重继续教师环节的完善,提升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重视度

我国继续教育理念的提出时间比较短,在医学上应用的时间更有限,所以当前很多的地方政府、单位以及个人对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还不够完善,越落后的地区这种现象越严重,进而导致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的医疗差距也会增大[3]。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还需要加强对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宣传,以此来引起社会以及医疗机构部门等各方面的广泛重视。同时针对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可以采用拨款或者优惠政策等引导医院加强对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重视,激发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使各地区都能够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并能够通过继续教育使地区的医疗行业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地域间的医疗差距不断减小,促进全国医疗行业的发展。

2.2 加强教育双方的沟通,安排合理的教育计划

在继续教育中,很多负责继续教育的医疗机构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教材以及考核标准,很多人不了解这些继续教育医生的需求,所以在继续教育中双方都比较盲目,缺乏计划性[4]。部分医院在学习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的安排上完全由科室单方面进行组织,没有征求进修人员的意愿,导致课程安排杂乱无章,进修人员的进修效率低。

针对这种情况,还需要加强对教育双方的沟通,在进修前,进修医生需要将自身的需求递交到进修医院,医院根据自身的情况与进修人员进行沟通,沟通一致后,医院对进修人员的进修内容和方式制定计划,在进修人员到位后,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进修,保证进修的效率和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继续教育对提升医生个人的医疗能力水平以及医院的医疗和科研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当前我国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在继续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所以还需要加强对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重视,完善继续教育的相关制度。

参考文献

[1] 赵翠翠.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J].医学信息,2014(20):25-25.

[2] 李松岳,丁瑞霞,郭润莹等.河南省县级医院临床医生循证医学继续教育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5(5):770- 772.

[3] 白国强.河南省年轻医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分析——基于新乡医学院的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12): 904-906.

[4] 吴涛,鲁建国.临床医学继续教育现状分析[C].第十四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论文集.2014:429-432.

作者:武慧婧 李兵

上一篇:审计局审计工作总下一篇: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