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发展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为此,为了适应企业物流的高速发展与国际接轨,中国企业物流要加快培养人才,加速建设企业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实现中国企业物流现代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物流发展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企业物流发展论文 篇1:

促进河北省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几大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现状,指出了制约河北省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的瓶颈,最后提出了促进河北省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加强物流规划,加快钢铁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加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对物流各要素进行资源整合。

[关键词]钢铁企业;物流;战略

The Strategic Choice to Promote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in Hebei Province

JIA Lijua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钢铁产业是河北省最大的支柱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8年河北省再度以超过1亿吨的粗钢产能,连续第7次成为全国第一产钢大省。然而,2008年河北钢铁产业实现利润总额却仅为273.54亿元,吨钢利润还不到300元,仅相当于宝钢的1/6。增加高端、特色产品的产量,但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需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要求有很高的投入,短期内大多数企业是难以实行的。大多数企业一般都采用降低产品成本的方法,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而物流在企业产品成本中占据着绝大部分,因此,优化物流管理水平是钢铁企业降耗增效的主要渠道,是提高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 我国几大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内钢铁行业表现出强劲的、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钢铁产量由1996年的1亿吨增长到2007年的5亿吨。与此同时,我国钢铁企业物流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上海宝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总公司是上海宝钢集团的一个全资子公司,作为宝钢集团发展物流产业的核心企业,它的物流资源非常丰富。每年有近8000万吨的运量,其物流体系包括沿海沿江运力提供、材料仓储及内陆运输,还具备远洋运输能力。宝钢国际充分地利用先进化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宝钢物流。

辽宁省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自1982年以来就设计并实施了众多的大型技改项目的物流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现代物流经验,特别是在钢铁贸易与加工配送的衔接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为企业在以后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鞍钢集团成立的物流企业名叫鞍钢国贸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的海陆空运输以及多式联运业务,为中外客户提供货物运输、仓储、中转、保管、报验、制单、结汇等多项服务。

河北钢铁集团成立于2008年6月30日,由中国两大钢铁集团——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强强联合,总资产近2000亿元,钢产量超过3300万吨。同年11月21日,河北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和采购总公司同时组建,对集团所属各子公司的销售、原燃料采购业务及人员进行了统一整合,采购总公司通过优化供应渠道保证了生产需要,并大幅度降低了采购成本;2009年一季度,仅机械件、电器设备、轧辊三大类进口产品就节约采购成本1300万元。

我国还有许多的钢铁企业如江苏沙钢集团、武汉钢铁在发展钢铁物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与国际化进程需求相比,也只能算是起步阶段。从整体上看,我国钢铁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不高,效率相对低下,功能不尽完善,不能适应钢铁生产和钢材贸易发展的需要,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制约河北省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的瓶颈

首先,钢铁企业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物流人才是钢铁行业物流发展的关键,也是物流企业成长的保障。但河北省无论是钢铁企业还是钢材流通领域的物流管理人才都极度匮乏,省内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不多,而培养的物流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更是屈指可数,远不能满足钢铁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其次,钢铁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不足,物流效率低下。从运输方面看,许多企业的运输手段较单一,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的运输网络尚未形成,重复、对流运输比率较高。另外,仓储设施功能单一,利用率低,技术含量低,仓库空间浪费大、管理粗放;大多数企业物料出、入库仍然由一些简易的机械设备来完成。

最后,钢铁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网络技术应用不广泛。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物流管理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围绕物流信息交换与管理的技术尚未普及,尽管一些公司应用了EDI、ERP信息管理系统,但由于内部物流管理结构存在问题,物流业务流程中信息传递不顺畅,物流部门与财务系统和各销售网点之间信息共享与集成较差,导致信息及时性与准确性较差,物流效益难以得到体现。

综上所述,目前的钢铁企业物流已成为影响整个钢铁企业的效率与效益的因素之一,亟须对钢铁企业物流进行优化管理和整合,以适应不断加剧的钢铁市场竞争的需要。

3 促进河北省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

3.1 加强物流规划,增加对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目前,河北省钢铁行业的物流设施、装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钢铁物流作为大系统的特性需要各业务环节的高效协作和沟通,这样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加快规划和建设。河北省发展物流比较优势在沿海,河北省具有连接华北、东北、西北、中南四大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内环京津、外环渤海”,处于自然形成的物流密集区,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详细规划沿海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同时,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大型港口和集装箱码头、道路、桥梁的建设,围绕物流优势,布局钢铁、石化等“大出大进”的产业,以物流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2 加快钢铁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建设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由于钢铁企业涉及面广,原燃料的采购、运输、仓储、配比使用环环相扣,如果不能准确地掌握物流信息,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决策,不能有效地、低成本地运用相关资源,物流系统运行的理想状态是“零库存”,这就需要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物流管理,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和运作,把钢铁企业内部各职能单位通过网络连成一个开放的整体,消除钢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交流障碍,加快物流管理的反应速度,大幅度提高物流系统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和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钢铁企业应建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ERP、MRP、WMS(仓库管理系统)、BCP(条码印制系统)和RF(无线终端识别系统)等。

3.3 加强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世界先进国家钢铁工业都建立了多层次物流专业教育的在职培训教育。河北省钢铁企业应与相关院校联合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物流人才;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物流管理人员的物流科学教育和岗位培训;普及国外先进物流理论和操作方法,强化领导和员工的现代物流管理意识;积极引进紧缺的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3.4 进一步对物流各要素进行资源整合

河北省钢铁企业应对物流各要素进行整合,以此节约成本、获取更多的利益。首先,整合内部物流资源。钢铁企业通过资源重组、流程再造形成一个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本企业物流的需要,还可以将剩余生产力转向物流市场,从事社会化分拨物流,获取更丰厚的“第三利润源”。

其次,加强原料供应商、中间商、储运商及物流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整合,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实现互惠互利。例如:钢铁企业应积极与国外的原燃料、铁矿石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通过规模优势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与各接卸铁矿石的港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国外采购数量较大的矿石后,可几家企业与船公司协作运输;钢铁企业可以尝试与国外的进口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应对越来越多的贸易争端。

参考文献:

[1]杜轶峰,孙朝太.钢铁企业物流模式研究[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8(1):16-19.

[2]邓云才.做好钢铁企业物流系统规划获取“第三利润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7(2):21-23.

[3]陈荣,吴金南.基于内部物流一体化的钢铁企业物流组织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2005(10):16-18.

[4]郭坚,杨丹.基于供应链的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4):105-108.

[收稿日期]2009-06-16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河北省钢铁企业物流合作伙伴选择研究》(课题编号为HB09BYJ032),本文是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组其他成员:佟苓等。

[作者简介]贾丽娟(1962—),女,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学、产业经济学。

作者:贾丽娟

企业物流发展论文 篇2:

中国企业物流发展理论与战略浅析

[摘 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为此,为了适应企业物流的高速发展与国际接轨,中国企业物流要加快培养人才,加速建设企业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实现中国企业物流现代化。

[关键词]企业物流;物流发展;结合部;物流战略

[

作者:袁嘉良

企业物流发展论文 篇3:

大数据平台支持下的企业物流发展探究

摘要:物流行业的大数据应用使得物流企业迅速发展,依托于企业内需发展起来的企业物流则相对较落后。因而,大数据平台支持下的企业物流发展需要在组织结构、经济效益、数据管控和专业人才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发展,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节奏、争取客户、赢得市场。本文将针对大数据平台支持下中小型企业的物流发展情况进行探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当前中小型企业物流的发展,为企业物流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物流;中小型企业

随着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平台的运用给当下中小型企业的物流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信息及技术支持。许多中小型企业在探索如何有效地利用相应的平台数据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在摸索如何利用相应的大数据平台的支持来实现自身企业物流的创新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我们以中小型企业物流在大数据平台运用的现状进行发展探究。

一.企业物流在大数据平台运用中存在的不足

企业物流的发展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企业改革创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中小型企业物流受自身条件和外界因素的多方影响,大数据平台的支持使得当前的企业物流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或个体的存在,而需要从整体组织结构、经济效益、数据管控和专业人才多维度进行认知定位。

(一)企业物流组织结构不合理

受传统企业物流管理理念的影响,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物流是由企业内部逐步剥离抽丝出当前独立的三级组织架构,或者隶属于某部门。然而物流自身行业的发展使得很多用户愿意且追求多样化、个性化乃至定制化的物流服务。为此,传统的企业物流管理架构和模式是无法匹配用户对物流的相应需求。大数据平台的冲击下,很多中小型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组织结构单一,相应的组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物流的发展。

(二)企业物流综合经济效益低

企业物流的服务水平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存在正向关联。大数据平台的支持让中小型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契合了用户的需求,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奠定了引流和服务的保障,为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提供数据源泉。但空有大数据平台,缺乏实现信息化对接的信息技术和物流设施设备,企业面对的仍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数据,无法现实数据与企业经营的对接与转换。这就需要中小型企业进行企业物流组织结构的调整后并投入一定的资本进行数据运营与维护,才能看到企业物流综合经济效益的长线投资及长效回报,真正满足用户对企业物流的需求。

(三)企业物流数据管控较薄弱

中小型企业物流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对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乃至企业项目管理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加强物流相关数据的控制分析,对企业物流而言至关重要。但涉及的数据收集、分析、预测等管控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企业配套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管控。对于中小型企业物流而言,尚没有一套成熟的物流数据管控模式可以直接借鉴和套用。随着政策、市场、企业经营实况等变化,物流数据管控还需要进一步摸索探究,形成配套企业物流发展需要的指标体系。

(四)企业物流专业人才较匮乏

物流行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其本身就需要一支专业知识过硬且有物流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随着大数据平台的运用,需要透过数据看到企业物流发展乃至企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及本质,这就需要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加强数据收集处理、市场监控等能力,才能更好地统筹发展企业物流。然而,中小型企业原本对企业物流尚属摸索阶段,对专业人才吸引力不强,且队伍专业素养良莠不齐,人才队伍建设步履维艰,不利于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大数据平台支持下企业物流发展的有效途径

大数据平台支持下,中小型企业的物流发展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讲究相应的途径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真正的帮助中小型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

(一)依托数据平台,调整组织结构

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下,中小型企业内部通常需要借助“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构建理念来更好的实现企业物流的发展。为此,企业物流的组织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对应的组织结构相对比较分散、协调配合度较差,导致企业物流工作开展的效率较低。依托大数据平台,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的手段调整企业物流组织结构,参考相应的供应链需求来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化的搭建物流组织架构资源,实现与社会物流的大流通。

(二)进行数据管理,提高综合效益

中小型企业的物流工作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应数据信息量是巨大的,而相应的数据信息可以为后期相应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如果相应的数据管理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最终影响企业效益。因此在当前企业物流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加强数据的前期收集、中期监管和后期分析,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以相应的分析结果为参考来安排后续的企业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物流工作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扩大利润空间。比如,可以以季度的物流现状来了解不同季度之间的各类物流差异,从而科学地安排相应的物流分配,更好地保证物流的持续供应等。

(三)加速物流技术的更新改造

大数据平台支持下现代物流技术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而中小型企業的物流发展过程中,运用的物流技术较落后,使得企业物流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当前企业物流的发展创新过程中,要实现物流技术的更新改造,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物流的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可以适当增加企业物流的定向资金投入,来保证物流系统的先进性以及物流设备的智能化。比如,当前企业技术科研投入比例占4.1%的企业通常就是发展比较完善且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而普通企业内部的相应技术科研投入比例不超过2.5%,这些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来逐步增加物流技术更新、改造、研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四)注重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建设

企业物流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物流系统及智能化的物流设备等的操作应用依赖专业人才来开展。因此,中小型企业的物流发展过程中,相应的物流人才培养非常重要。首先,在科学的组织结构体系下建立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其次,可高薪聘请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物流人才来开展物流管理统筹工作,同时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范地使用相应的设备或系统完成物流相关数据管控工作;再者,重视加强一线操作人员的大数据服务意识,保障相关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后,重视计算机、财会、物流业务流程等知识的更新培养,保持企业物流人才队伍的综合能力和前瞻性。可通过传帮带以及相关培训活动的开展来更好的提升企业内部物流人才的职业素养及综合技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物流的相关工作,真正的推动企业物流的进步与发展。

三.小结

大数据平台支持下,中小型企业物流仍然需要不断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企业物流创新发展,才能获取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站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型企业在享受大数据平台带来的便利,更应该把握机遇,从自身的组织结构、经济效益、数据管控和专业人才四个维度进行短板自查,综合提升企业物流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而赢得客户和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荣,武春香,胡子云.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智慧物流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8):38-39.

[2]曹淑芹,张京京.基于大数据的河北省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0(12):161-162+190.

[3]罗浩.大数据时代下物流企业创新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17):51-53.

作者简介

姓名:陈玲性别:女出生年月:1986.11籍贯:广东河源

学历:大学本科、在职硕士工作单位职务:河源理工学校

职称:物资经营与管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职业教育

作者:陈玲

上一篇:海洋化工企业论文下一篇:铁路信息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