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小学法制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它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是一项集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的综合性教育。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 篇1:

中小学法制教育亟待加强

摘要:通过分析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症结因素,提出了完善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对策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 法制

一、中小学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流于形式化。“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法制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成效显然是一个渐进的隐性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师资队伍缺乏。各中小学基本上没有法制教育的专业师资,多数是由品德或政治课教师兼任,他们大都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实践就存在着相当的欠缺,只能照本宣科,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教学质量自然大打折扣。有些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名存实亡,最常见的就是在学期开始或终了露一两次面讲几句话就算完成了工作。

(三)形式简单,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不求实效。许多学校的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校园和课堂之中,如法制宣传专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真正让学生接近法律,体会深刻的实践活动很少。最常见的单一灌输的教学方法,纯粹只是一味地灌输法律条文和说理,缺乏案例教学的课堂灵活性,很难取得实效。

(四)职责不清,缺乏合力,考核和激励机制缺失。目前由于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和中小学课堂教学计划,学校没有硬任务、硬指标,没有量化的硬性考核指标,缺乏激励措施,形成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加之实际工作中普法办、教育、学校等部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缺乏统一协调和相互支持配合,也是导致法制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中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走向法制社会的今天,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化认识,更新观念,切实树立“成人教育”理念。要深刻认识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强化法制教育理念和行为,增强责任心,提高主动性、自觉性。要切实树立“成人教育”的理念,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作用,懂得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联系。要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维护国家、社会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制观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法律意识和观念,使之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才是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发挥教育部门主导作用,健全有效的法制教育运行机制。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法制教育中负有首要责任,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教育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法制教育的实施计划,进行法制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要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一项硬性指标纳入教学大纲,确保课时,保证质量;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推动法制教育工作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过程中对法制教育的渗透和熏陶。教育部门要统筹规划,有计划地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中小学法律师资队伍,壮大法制教师队伍。

(四)创新形式,不断拓宽法制教育渠道。要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加强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的软件建设;利用网络、影视、图书馆等现代传媒和社会资源,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发挥课外活动在学习和践行法律的作用,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仪式教育、组织参观等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

(五)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参与。家庭是法制教育第一个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预防犯罪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学要发挥主阵地作用,让法制教育落实到位,并通过走访、建立学校联系卡等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的互动和配合。教育、政法等部门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净化、优化育人环境。中小学法制教育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共同的参与和努力。

作者:赵桂英

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 篇2:

不断推进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近日联合颁布了《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在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法律素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如重视学科知识教育、轻视法制教育;法制课教师法律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难以对学生提出的法律问题作正确、全面的阐释;法制教育進课堂仍然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虽然法制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德育课本中也有部分法制内容,但法制教育的分量显然不足,不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些问题亟须解决。

邓小平同志一直倡导“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从实际出发,制订法制教育的实施计划,整合当地德育、教研、科研等部门的力量,进行法制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在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法制教育的特点,适应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学校可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升国旗活动、专题性法制教育讲座、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法律知识辩论、模拟法庭、法制小论文评比、编写法制小报等活动,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遵纪守法教育。要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学校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解和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要加强青少年校外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努力推进法律知识教育和法治实践教育相结合。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结合各学科教育教学,加强《未成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新《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宣传教育。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加强中小学法制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要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法制教育基本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对学科教师、法制教育辅导员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尤其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加强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壮大和加强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

坚持整合性原则,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是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将法制教育融于课堂教学和学校的活动中,丰富学生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受到教育。在集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要注重从课堂教学中挖掘教育资源,注重学科间的相互衔接沟通,从而扩大法制教育的涵盖面,增强法制教育的感染力。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与各种教育活动相结合,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与必要的专项教育相结合,形成多角度、宽领域、复合式的法制教育格局。

法制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地教育部门要与党委宣传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和普法主管机关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积极探求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和新途径,不断推进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

中小学法制教育论文 篇3:

提升中小学法制教育效果需要发挥教育者的表率作用

摘要: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包括学校、教师和家长在内的教育者,未能重视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表率作用。因此,教育者应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模范守法、用法,以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关键词:中小学法制教育;教育者;表率作用

作者:李泽宇

上一篇:国有中小企业论文下一篇:公务员养老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