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人文关怀不仅注重人的生命存在,更注重人的精神和情感,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关注,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格。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兴趣、性格和情感,关怀学生个性化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个性发展空间。本文从用爱和关怀感化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尊重学生的话语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学生班级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学生班级管理论文 篇1: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本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并针对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思政教育在学生班级管理中作用的策略。以期为高校教育工作管理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进而提升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班级管理

在全面社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不但包含基础性的教育管理内容,同时还涵盖职业辅导、心理教育、就业指导等,为高效管理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者,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融入,能够不断提升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学生思想和道德素养的健康发展。为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和融入路径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1 管理工作与育人工作相互促进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目的在于通过间接的方式,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将思政教育内涵和价值融入到其中,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自身的思想行为,促进学生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同时保障思政教育内容在学生群体中的有效传递。目前,以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为载体实施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创新教育方式,也是思政教育全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通过与管理工作人员的配合,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精神、心理全面发展。另外,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不但包含日常对学生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规范,还包含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辅导、创新指导等内容。将思政教育渗透到管理工作中,能够扩充管理工作内容,赋予其更深层次的责任和目标。通过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思政教育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落实,才能实现二者的协调和统一,更好的完成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1.2 利于规范学生思想与行为

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规范约束和导向养成的功能。二者实现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思政教育由思想教育到行为教育的转化。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作为约束学生行为,改善学生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具有教育和管理的双重功能。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势日益突出,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对接更为密切和畅通。在利用思政教育理论在实施管理工作时,管理学生的过程即为教育的过程,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接受的程度就更加深刻,保障管理工作得到落实。同时发挥管理和思想工作的作用,更有效的促进学生思想和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 发挥思政教育在学生班级管理中作用的路径

2.1 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加快思政与管理工作融合的速度

首先高校应明确思政教育的核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核心内容,还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强正确理论思想对学生的熏陶,并帮助学生完成对思想教育理论的应用,保持思政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其次高校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引导下开展管理和教育工作,充分尊重高校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充分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和诉求,结合学生需求调整管理方向,不断提升教育管理的成效。最后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为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面对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日趋扩大,大学生群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手段,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对心理学理论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互动,疏导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指明方向,进而使思政和管理工作能够走出课堂,走入学生生活和内心。

2.2 重视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推动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协同发展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以说教方式为主,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而言,这种教育管理方式过于呆板,学生容易在教师严厉的教导下逐渐产生逆反的心理,并降低对教育管理者的认同,阻碍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针对这种问题,高校应不断创新管理方式,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在管理实践中的落实,推动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协同发展。第一,高校应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整理,选取符合管理工作现状的内容,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入质量。同时还应重视对渗透方式的选择,可采用理论递进式的教学方法,促使思政理论知识能够延伸到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负面信息和思想的侵害,完成正确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确立。第二,高校应重视思政教育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融合,结合学生学习喜好开展管理实践活动,不断增强思政教育在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更高质量的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第三,要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可在管理工作中利用自我教育法,帮助学生认识到教育管理的目标。并要求学生结合工作目标进行自我管理,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与教育管理者的沟通,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使学生在参与学习和配合教师完成管理工作的进程中,能够有所获有所得,推动自我教育的真正落实。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只有以管理工作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够更高质量的完成对学生思想和素质的培育。利用创新手段为学生营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并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促进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张梅英.协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发展之路[J].高教学刊,2019(23):26-29.

[2] 叶桦,单胜华.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8,28(04):155-157.

[3] 金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12):104-108.

作者:乔沐

高校学生班级管理论文 篇2:

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学生班级管理时效性探索

【摘要】人文关怀不仅注重人的生命存在,更注重人的精神和情感,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关注,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格。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兴趣、性格和情感,关怀学生个性化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个性发展空间。本文从用爱和关怀感化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尊重学生的话语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人文关怀 高校 班级管理

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过程注重大学生人文关怀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改进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迫切需求。

一、人文关怀之于高校学生培养的意义

人文关怀不仅注重人的生命存在,更注重人的精神和情感,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关注,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格。高校学生管理过程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兴趣、性格和情感,关怀学生个性化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个性发展空间。人文关怀之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首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概括:

1.基于人性发展的需求

人类的需求是多方位的,除了生理需求,人还有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类的本性决定了高校学生管理必然应当始终紧紧以“人”为核心,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精神需求。通过人文关怀实现对于教育对象个性的发掘和潜能的开发,保证他们能够健康、全面地成长,最终实现他们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快乐生活。

2.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一代,既有全面发展的要求,又有个性发展的要求。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适应青年的本质需要,符合青年的根本利益。高校要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积极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要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又要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能,以适应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要求。要加强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增强其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喜爱,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同时,要培养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不断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使他们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浩大的工程中,高校只有本着人文关怀的理念,才能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应有的物质和人文条件,才能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3.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智力源,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大量心理健康、心灵和谐的人才。唯物主义历史“育人”观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从个体发展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间向成年期的转变过程中,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人文关怀就成为预防和阻止心理疾患发生的迫切需要。要求教师主动走近学生,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的疑惑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疏导,去帮助解决各种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用爱温暖学生孤独的心灵,为和谐社会育心灵和谐的人才。

二、班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

班级是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肩负的教育责任是巨大的。因此,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自觉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养,积极进行探索创新,才能做好做实班级管理工作。基于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班主任应该以大学生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他们的个体需求,包容不同观点,激发大学生主的生命热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使他们全面发展。班主任作为高校学生管理最直接参与和执行者,首先应该对学生给予以下的人文关怀:

1.生命关怀。生命关怀是人文关怀之基,班主任应该从生命的意义、价值等维度对大学生进行珍爱生命教育,要使学生明白:生命不仅仅属于生命个体本人,更属于家庭、属于社会、属于国家,要引导大学生养成理性平和的心态,真爱生命。

2.尊严教育。人的尊严主要是指尊严尊重是人文关怀之本。班主任首先要关心、爱护所有学生,保障学生各种正当权益,尤其对生活困难、学习困难、有心理疾患学生给予更多理解、关怀,让这些学生感受到人间的真爱与温暖的同时,人格得到尊重,权利得以保障。

3.价值引导。价值引导是人文关怀之要,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4.发展引领。要遵循创新发展的原则,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求与发展观,促进学生在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完善人格,最大限度地尊重、关心、满足和引领学生成长和成才。

三、班级人文关怀管理时效性探索

1.班级管理的核心在于对学生的关爱

美国国家教育学会前会长内尔·诺丁斯把关怀当作一切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他主张以关怀的价值取向取代说教,我认为特别有道理。对学生的关爱,是班主任力量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处在大学这一特殊的人生阶段,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他们自尊心强,感情十分脆弱,特别需要同学之情、老师之爱。遵守校纪校规、规规矩矩上课的好学生当然是值得我们赞美的,而对于违反纪律或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学生,如果动辄训斥和批评甚至嘲讽挖苦,极易给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容易导致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班主任不仅要做到有的放矢地教育,更要用真挚的爱去激发他们对规则的服从、对知识的兴趣、对生活的自信,同他们交流思想,建立感情,对他们进行自信心的培养。真诚的微信、信任的目光、体谅的了解,殷切的期望,都能够给教育学生的过程增添正面的能量。

2.坚持不懈地用爱和关怀感化学生

“罗琳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够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每一个班级里总会有几个或不爱学习、或不遵守校纪校规的学生。针对这些特殊的个体学生,我们更应该用真心真情去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真心的爱护,不仅是生活上的“扶贫”、学习上的“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的“扶志”、品行上的“扶德”、心灵上的“扶健”。而且,我们不能期望对此类学生的教育能够一蹴而就,班主任需要有这样的信念:学生反复100次,教师做101次转化工作,坚信用爱和关怀一定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气、发展成才。

3.人本管理,以尊重学生主体人格为前提

关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爱首先要尊重。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首先,要重视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主体人格。尊重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德国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班主任面前,班主任有责任了解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主动性、自觉性与创造性;要尊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价值选择的多样化,求同存异,因材施教。

其次,要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班主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思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各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要了解和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比如要掌握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帮助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相关资助,同时特别需要密切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把好心理问题关。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生感到迷惑时给以引导,在学生遇到挫折时给以安慰,在学生需要帮助时予以援助。

4.平等交流,把话语权交给学生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班主任独霸话语权力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单向性和单一化的灌输结果造成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交往处于一种“来而无往”的困境。这种言语关系导致了学生丧失个人言语的自主权利也使班级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班主任和学生间平等交流,是实现师生合理交往、优化教育效果的前提性因素,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是实现师生畅通交流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建立班主任和学生共同为主体的在话语权平等基础上的相互交往关系,在对各自主体性地位的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教育目的。

总之,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我们只有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己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关爱、感受世界的美好,从而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努力学习,促进和推动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高国民.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初探[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4).

[2]毛加明.高职思政课教学融入人文关怀路径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

[3]刘时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4]孙国胜刘时新刘运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叠加效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

[5]赵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作者:郑伟芬

高校学生班级管理论文 篇3:

高校学生班级管理方法创新研究

【摘 要】班级是高校的基础和细胞,加强班级管理对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直接影响。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加强学生班级管理在学生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基础扎实与否、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本文针对现有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创新性建议,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学生;班级管理;创新

班级是联系学生、了解学生、凝聚学生的前沿阵地,是最直接、最具体地面向广大学生的单位。班级也是开展思想教育的阵地,对班级成员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向上,整个班级才会有活力;只有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理智豁达,学生的思想才会稳定,班级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班级管理才能积极推进。因此,加强班级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之举。

1.现有管理方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相对自由的大学后,一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学生思想逐渐放松,对自己没有要求,对人生没有规划,对学习没有主动性。另外,大学生正处于自主意识增强、民主自由意识膨胀的时期,学生管理工作仅凭规章制度约束和老师监管容易让学生对学校和老师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可以说,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忽视了管理的育人功能和自我管理习惯,使得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问题。

1.1把管理等同于“管制”

“守则”“规范”里充满着“严禁”“不许”“不准”之类的词。把学生因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等导致的行为,统统视为“违纪”,加以指责或惩罚。把学生一些需要予以理解和治疗的个体心理问题当做是思想道德问题加以批评;把应予以引导和鼓励的一些学生的天性和潜能加以阻止、压抑;把因年幼无知而犯的错误当作是恶习不改而加以指责。而所有这些都可能影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1.2过多的“量化”管理

制定制度与实施以检查、惩罚为目的。过分强调管理科学、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学生,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挫伤。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释放个性潜能。

1.3民主管理意識淡薄,学生的合法权利得不到充分体现

学生自治组织难以自治,学校级别或院系级别的学生会更多的是完成学校交待的任务,向同学们作些宣传解释工作,在代表学生权益方面,所起的作用只限于提出意见。

2.学生班级管理的创新性工作方法

2.1注重学生权力

要体现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这是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可以被看作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的主人就是每个学生自己。因此,学生应该享有自主管理权。学生进大学后,自主意识日益强烈,他们希望在某些方面、某些程度上脱离学校、教师、家庭的管束,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和生活圈。同时,他们也热切希望学校、教师、家庭关注到他们的自主能力,不断给他们提供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机会。

2.2加强学生参与意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主意识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最好的班级管理不是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而是学生从一个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从不自觉到形成自觉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引导他们不仅学会做学校、班级的主人,还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分有一定工作,承担一定责任。

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班规。班级之所以难管理,是因为学生都是被管理者。可以通过召开班会的形式、参照学生管理手册,经全体同学参与制定本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决策权交给全班学生,这样制定的班规能让同学们体验到参与的乐趣且更具有认同感,发挥的作用更大。

构建全体学生参与的管理网络。让学生都参与到管理中来,使学生体验到管理者的辛苦,也让他们有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的同时也学会自我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更能提升班级的工作效率。

2.3老师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并不是说老师就彻底放手不管,而是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整体把握。

2.3.1学生管理工作需有自己的工作原则

首先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其次要晓之以理。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向他们讲清道理。第三,要科学地处理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管理制度上要严明,要公正,要一丝不苟;而在情感上则要宽和。

2.3.2全面细致的掌握学生情况

了解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个性、心理、家庭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摸清学生的思想变化做到有的放矢。

2.3.3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工作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成长,因此学生之间或多或少总会存在着一些差异。对于家庭困难、成绩较差等等特殊群体学生要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树立起不断进取的上进心。激发每个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从而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2.3.4建立一只强而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让全班学生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产生候选人,将会组织、会管理、有威信、乐于奉献的同学选拔到班干部队伍中来,培养学生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更好地带动班级工作。同时要打破“干部终身制”,使更多的同学在班委会组织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

2.4多种渠道开展工作

利用QQ设立班级群,随时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互动。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通过QQ群中讨论班里重大活动、讨论班级管理建议。通过QQ群共商班事,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班级管理更加民主与科学。

移动手机的飞信功能,实现与个别同学的快捷交流,而且也具有很好的保密功能。在发布群体性通知时也能做到全面高效。通过飞信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全方位的指导,这种指导方式比常规方式更加有效,更加平等与开放。

3.创新性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

3.1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学生自身管理、人际交往、管理他人的能力也需不断增强。正因如此,社会对学校在学生的管理上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势在必行。

3.2符合管理科学的要求

在教育中只有关注学生心灵,充分最终学生权力,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3.3符合学生自身的要求

80后、90后的学生个性鲜明,追求自由,对传统的管理方法排斥,积极要求锻炼及展现自己的管理能力。对此,学校只(下转第120页)(上接第40页)需为其提供一个平台并加以引导,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学生班级管理工作是复杂而繁琐的,但如果我们找到更适合现代大学生的方法,则会使这项工作变得简单而充满创造力。发挥全体学生的力量,塑造出更多优秀的管理者才是学生管理工作最有成效的策略。 [科]

【参考文献】

[1]宋月丽.学校教育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

[2]赵宁.中职班主任工作之“以情动人”[J].网络财富,2009(9).

作者:马虹

上一篇:护士胸外科实结下一篇:个人年度总结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