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公司财务控制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寿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经营的高风险性、社会性、长期性特征日益凸显。自身风险的管控能力对于寿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显得极为重要。寿险分公司作为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内控机制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在分公司是否完善、合理、有效,直接影响到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本文从寿险分公司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内控存在的突出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寿险公司财务控制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寿险公司财务控制论文 篇1:

基于ERP环境下江西寿险业内部控制评价

摘 要:江西寿险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恢复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江西省的“朝阳行业”中又一新生力量。江西寿险公司近年来纷纷推行ERP系统管理,引发了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变革。但由于全省寿险市场还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寿险市场在经营过程中突现了一些误区和问题。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强化内部控制必将成为江西寿险公司今后战略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加强内部控制是提高全省寿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强化寿险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建设、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内在要求。文章以实施ERP的寿险公司为研究的前提条件,把企业的内部控制置于这一特定的环境当中进行考察。从认识ERP及寿险公司ERP的特点入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寿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由于ERP的运用发生了哪些变化,接着基于寿险公司的ERP环境,采用控制论的方法进行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进而进行了具体应用方面的分析,最后给出结论。

关键词:ERP 寿险 风险 信息 内部控制

作为金融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人寿保险行业(以下简称“寿险业”)自20世纪90年代恢复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上半年江西各家寿险公司规模保费总和为收入为1110679.16万元,较2007年同比增长117.18%,较2008年同比增长34.69%,较2009年同比增长34.97%(见表1)。寿险公司成为江西省的“朝阳行业”中又一新生力量,在地方财政税收及各项公益事业中表现杰出。

伴随着江西保险业市场化、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家寿险公司纷纷推行ERP系统管理以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ERP系统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原有的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的环境,在帮助企业提高管理竞争力的同时又引发了企业管理活动各个方面的变革,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的重点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ERP环境下江西寿险如何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便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指的是寿险公司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对于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及纠正的机制与动态过程,是寿险公司的一种自律行为。因此寿险公司经营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寿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有着与其他公司所不同的特点。

第一,内部控制范围的广泛性。寿险公司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活动,是针对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的不确定性的一种保障,所涉及的客户人数之多,所承担的风险范围之广,是其他一般企业无法相比的。因此内部控制的范围也应贯穿经营过程的方方面面。

第二,内部控制的风险性。寿险公司的经营活动是以大额的资金频繁的流动为主线的,其所涉及的现金流量之大是一般工商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而大额的现金流动必然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大量的控制风险,使得寿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经营核算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风险管控力度。

第三,内部控制的复杂性。寿险公司的利益来源于“死差损”、“利差损”、“费差损”,因此内部控制不仅要保证业务的快速增长,还要保证财务管理的稳定有效;不仅要保证公司对外投资的高效益,还要保证资产与负债匹配。

第四,内部控制的长期性。寿险公司均主要以长期人寿保险为主营业务,为保障广大被保险的人利益,如何保证寿险公司长期有效经营对寿险内部控制建设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寿险公司的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内部控制重点也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经营特点,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考虑,设计出相配套的内部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地达到控制目的。

二、ERP环境下江西寿险业内部控制的优势

为应对寿险公司的高风险,风险管理、集中管理成为寿险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而ERP系统的实施在江西寿险业内部控制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第一,ERP系统实现了寿险公司的集中管理的目标。ERP系统的实施使得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层次扁平化,支持多地点、多分支机构、远程在线应用、离线应用等应用模式,增强了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的无缝化管理,实现了从业务、财务到人力资源的集中式管理架构,保证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有利于公司总部全面掌握经营业绩和资金运作情况。

第二,ERP系统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ERP系统实现了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业务数据自动导入财务系统生成会计凭证,节约了财务人员手工录入和核对的时间,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差错率,将财务人员从繁琐的凭证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能够放在公司的财务管控及制度建设上来。同时,ERP系统提供的灵活完善的报表功能及大型数据库提供的联机分析处理服务,能够很好地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第三,ERP系统提高了寿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ERP系统通过精密的权限设置将相容岗位权限赋予不同的操作人员,从技术层面上实现了不相容权限的分离,规避了相应的内部控制风险。同时ERP系统还提供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严密的审批和权限控制对寿险公司经营过程实行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对事前、事中发现的异常及重要情况进行警示,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

第四,ERP系统的实施加强了保险资金的运营和管理。保险资金的运营及管理是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关键也是难点,ERP系统提供了资金收支预测、资金申请、审批实时划拨、现金流量表分析、基金投资核算和管理等功能,确保保险资金的科学合理运用和集中管理监控力度,提高了资金运作效率。

三、ERP环境下江西寿险险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数据安全性、真实性风险。寿险服务涉及的主要是未来可能的现金流,寿险公司整个经营服务过程都具有可以数字化以及服务内容具有极高时间价值的特点。ERP系统实施后,数据安全性真实性受到系统风险因素和道德风险因素的威胁。人为原因或外部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导致数据系统瘫痪,人为更改数据库信息而不留下痕迹也较手工账务处理情况下更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这些威胁都是企业无法全面控制到的,因此一旦出现则公司损失惨重。

第二,对ERP系统的认知及运用的局限性。江西寿险公司均属于各家寿险公司的分支公司,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ERP系统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将ERP系统认为是一个财务记账操作系统,而忽略了财务系统只是ERP系统的一个子模块的事实。由于ERP系统的高度智能化,甚至连部分能够熟练操作系统的财务人员对于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信息也不能完全地读取和使用。因此江西各寿险公司主要由财务人员对ERP系统进行操作,人力资源模块及物料模块所提供的信息并未得到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及管理。

第三,ERP系统下财务控制力有待加强。江西寿险公司的各项内控制度的实施力度亟需加强,分公司层面对中支公司的层面指导及监控力度也待加强。尽管各家公司都根据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设置了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及内部稽核岗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其所发挥的监控作用与制度及岗位设置的初衷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甚至在部分寿险公司分支机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原因导致公司的基础财务工作不到位,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发挥更是有限,内部控制流于形式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第四,ERP系统预算控制机制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寿险公司为了实现集中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及方向性,ERP系统中的实施与全面预算管理是一同实施的。由于ERP系统中嵌入预算控制及考核机制,一些机构管理层为避免预算考核责任,在预算机制中一类费用出现可能超标预警提示情况下,便将费用改变其原来的入账科目和方式,更有甚者对于费用较为宽松的部分虚开发票套取费用,严重违反财务法律法规,违反职业道德的同时造成财务信息失真。

第五,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内部审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寿险公司主要是基于外部监管的要求或总公司管理的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时是直接照搬照抄总公司或其他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内控制度建设较为形式化。同时,江西寿险业许多内部审计未单独设立部门,而是挂职人力资源部之下,部分寿险公司已开始将内部稽核单列部门,但是人员配备及支持力度仍不到位,内部稽核受制于分支公司的情况较普遍,内审的独立性得不到合理保证。

四、ERP环境下加强江西寿险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第一,观念意识的转变。对于ERP系统要有一个全局观念,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不仅仅只是一个财务管理的系统,实质是一个具有前瞻性资源调配、提供企业各方面经营信息的系统。要充分开发、运用ERP系统的各项资源,不仅仅是提取其数据信息,还要了解其非数据信息如人力资源模块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客户信息等。同时,加强培训工作,宣传全员内部控制的思想。对于企业的内控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地认为是公司某一个或某几个管理部门的事。加强对各部门预算员的培训及考核,由财务部门牵头,通过部门预算员将全员控制思想传达到各部门的员工。要知道,只有全员参与内部控制,才能使内部控制流程顺畅,才能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相结合转变。

第二,内控制度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环境变化的情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控制度制定及修改需向各部门征求关于内控的意见,树立其他部门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寿险公司的各个经营机构都有其自身独特之处,不可能千篇一律地套用一个相同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应根据公司所处层级不同,根据各公司具体地方经济特点、经营方式特点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政策,这样才能真正将内部控制落实到位,行之有效。

第三,内部控制重在执行力,重视业绩考核以外的其他因素。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是风险控制,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是寿险内部控制要考虑的重中之重。而所有好的制度,至关重要的是在于执行。因此,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员工的支持和理解,从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使公司制度的执行力得到有力的保障。通过对经营活动进行细分,将业绩考核与非业绩考核相合,重视非业绩考核的执行,其中包括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选拔考核等标准,同时要求备审资料保管完整,以达到最少的合理资源耗费取得最大效益。

第四,增强管理层的支持力度。实践表明,管理层对于内控建设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管控水平。因此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强调的重点在于强调管理层内部控制的责任。近年来,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国香港的《企业管治报告》等均强化了企业管理层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责任,因此对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部控制中的责任进行明确,增强管理层的支持力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约束机制,才能切实地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执行力。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PCAOB.ASNo.5[Z].2007.

2、王福新.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趋势[J].金融会计,2004(12).

3、李郑华等.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浅谈[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4(8).

4、北京保监局“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课题组.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李若山,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J].会计研究,2005(10).

作者:王 华

寿险公司财务控制论文 篇2:

对寿险分公司内控现状的思考

【摘要】寿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经营的高风险性、社会性、长期性特征日益凸显。自身风险的管控能力对于寿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显得极为重要。寿险分公司作为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内控机制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在分公司是否完善、合理、有效,直接影响到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本文从寿险分公司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内控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寿险分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目前,各寿险公司普遍实行总公司一级法人管理模式,总公司一方面上收分公司部分核保、核赔权限,对财务、稽核等重要部门实行派驻制或垂直管理;另一方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以信息技术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分公司的职能逐步向以提供保险产品销售和进行后续服务为主。这种大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实行了风险集中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总公司的管控能力。但是由于各分公司的地区差异、环境不同和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来自分公司经营和业务操作层面的风险不容忽视。寿险分公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控制环境上没有形成良好氛围

控制环境是推动控制工作的发动机,是所有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但目前寿险分公司在控制环境的现状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对内控重视不够,存在认识误区。寿险公司能否站在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上看待公司内部控制建设,高级管理人员的认识和态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部分公司在管理层面还没有形成以风险为目标的全面内控管理意识,对内控管理存在一些片面认识。主要表现为:一是将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相对立。在当前寿险市场重业务、轻内控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二是将内控管理作为某一部门的工作。内控管理涉及到公司管理方方面面,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它需要公司上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目前,一些公司将内控管理工作简单地等同于财务控制、业务控制或者是稽核检查。这种作法,容易造成有管理责任的部门对内控的末端内控环节无法约束,而有能力管理的部门对内控又无管理责任,使内控管理处于末端失效状态。三是将内控管理等同于规章制度。有些寿险公司将内部控制看作是一本本的手册、各种文件和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未得到有效落实。完善的内控制度,如果没有转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1.2分公司高级管理层频繁变动。近年来,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保险人才伴随行业快速成长而显得稀缺。由于高管人员频繁变动,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关键岗位的管理干部的不稳定,使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失去了有效控制。

1.3分公司内勤员工配备不足,员工队伍不稳定。由于各寿险公司在内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实行精简原则,各寿险分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普遍配备不足,无法保证有效履行岗位职责。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入,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竞争,公司关键岗位的人员由于变动频繁,岗前培训跟不上,出现了员工责任与其具备的经验和技能不相匹配的现象,业务风险点得不到有效控制。

1.4内控文化尚未真正的形成。内部控制是一个需要高级管理层和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参与这一过程。但目前基层机构的部分负责人还未充分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基层公司内控文化并未真正形成。上级公司制定的内控制度未得到各级人员的有效执行,削弱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风险识别和控制上存在内控盲点

公司的内部控制应该涵盖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任何环节的所有风险点都要被识别、评估,并根据公司的整体策略,确定风险接受程度,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但在部分领域,寿险分公司层面存在内控盲点:

2.1在个人营销渠道存在较大信用风险。营销员作为寿险公司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寿险公司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寿险公司的快速发展,营销员代理模式也面临了严峻挑战,个人营销员在展业过程中代签名、倒签单、代体检、误导客户、截留挪用侵吞保费和诈骗客户等行为,给寿险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带来不良影响。寿险分公司的信用风险一方面来自营销员的失信行为,另一方面来自与保户的纠纷管理。

2.2在银行代理渠道存在较大市场风险。当前我国银行保险代理销售的合作模式,决定了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合作关系具有不稳固的特点。由于资源的稀缺、寿险总公司对各级分支机构银行保险销售规模的考核,加大了银行代理渠道恶性竞争环境,银行保险双方利益呈现较大的倾斜,寿险分公司在银行保险合作中除手续费外,还要承担其它各种名目的费用,寿险公司无法实现规模和效益的有效统一。

2.3在团体直销业务中存在操作性风险。当前在团险业务渠道主要存在滥用约定和承保协议,改变合同条款,团险个做;违规退保,退保金不回原单位,长险短做;虚构投保单位、虚构被保险人信息,个险团做;通过阴阳单等违规操作,虚增保费,套取费用;通过撕单、埋单,坐扣保费支付手续费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业务操作环节,属于操作风险,其原因是寿险公司对团体业务日常工作的流程控制不够。

3.部分内控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

3.1内部控制制度落后于业务发展。“制度先行于业务、程序先行于操作”是真正落实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理念却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落后于业务发展的情况,在各个业务环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加上在实际操作中内控制度与实际操作脱节,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等原因,内部控制制度落后与业务发展的局面未得到彻底改善。

3.2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当前部分寿险分公司岗位责任不匹配的现象仍然存在,使得有职无责的人员因不需对业务操作后果负责而放松履职的审慎性,有责无职的人员则无力对业务操作后果负责,最终造成无人负责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业务的发展。而制度规定与业务操作的实际需要不相一致,亦造成制度规定形同虚设,业务操作另行一套。

3.3内控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部分寿险分公司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突出表现为管理办法和制度已经建立,但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3.4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考核不到位。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无论制度多么完善,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部分寿险分公司对内部控制的检查频率和深度不能与其风险程度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效力。

4.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

4.1控制体系的技术含量过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作为业务处理的手段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个别寿险分公司的基层营销服务部内部控制环节仍未实现电脑自动控制。人为的内部控制灵活性必然导致内控失效、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

4.2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信息传递不及时。由于公司对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在此方面的培训不够,也没有将新的法律法规、监管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工作人员。造成对合规性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持续识别法律法规、监管等要求。

4.3未建立开放、有效的内外部沟通渠道。信息不能及时上传下达、充分交流,不能使相关岗位人员获得履行职责需要的足够信息。

5.存在内控监督不力

作为内部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内审稽核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内审稽核人员大多受总公司和分公司双重领导,人力配备不足等原因,稽核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超脱性”无法有效发挥,分公司的稽核监督流于形式,仅仅从事一些必要的离任审计和常规审计,稽核检查频率低,覆盖面不广,特别是后续稽核薄弱,对查出问题的整改稽核重视不够,无法实现有效的监督。 [科]

作者:杨军玲

寿险公司财务控制论文 篇3:

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 本文从人寿保险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设置、公司治理情况、公司的风险评估情况、财务控制等方面分析了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成因,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国内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人寿保险公司 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建设 管理控制

一、人寿保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1、国内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基本状况

在股权结构上,股份制保险公司相对国有保险公司而言,其股权相对分散,《保险法》明确规定:采取股份有限公司架构的内资保险公司至少需要五家股东,且单一股东持股比例原则上不能超过20%。分散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各公司股东背景复杂的现实,中资、外资、国有、民营股东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不同的股东背景使各股东投资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尽相同,自律程度也不一样。因此,股份保险公司的股东行为亟待引导和规范,尤其是民营股东。在经营管理上,股份保险公司的规范程度不一,其规范的程度与其股权结构关系密切。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股份保险公司的员工素质普遍高于国有保险公司,但也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在其分支机构这个问题更为严重。目前中国的合资保险公司大多是外国人寿保险公司与中国非保险企业强强联合,双方的背景实力强大是主要特点。在经营管理上,外方会派出富有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这样合资公司能充分吸收借鉴外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2、加强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促使企业实现稳健经营、防范经营风险的必要条件,加强和健全企业的内控机制已成为寿险行业的共识。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商业寿险公司都已建立了比较科学规范的内控体系,国际保险机构的内部控制工作已成为加强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得到迅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寿险公司终将成为法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业务上的自主经营,资金需求过程中的自求平衡,经营管理中的自担风险,经营成果上的自负盈亏等企业特征将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充分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经济规律所引发的竞争、风险、盈利将驱使商业寿险公司在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自我保护、自我约束和竞争能力上下功夫。因此,作为经营管理中重要手段的内部控制,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1、组织架构设置不科学

国内多数人寿保险公司按行政区域设置形成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实行多级管理。这种结构降低了内部控制的灵敏度,导致对基层机构控制失效。尽管也有公司尝试采取事业部的组织形式,但相对于国外人寿保险公司所采取的矩阵式组织结构还是略显单一。国内人寿保险公司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职责交叉重叠,经营者与股东权责不清晰,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相比之下,外资保险公司组织机构、管理部门和业务管理岗位间相互监督,彼此制约的特征十分明显,公司内部强调行政和业务双向管理,讲求制度第一,权力第二,重要职能与关键岗位的设立也存在一定制衡。

2、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一是缺乏日常风险监控机制,对公司及公司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进行日常监督的能力不足。公司管理层及员工对关键性风险的认识和判断不足,不同部门间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不全面,导致部门间无法有效配合,风险控制的责任没有确定。二是风险评估能力较弱。公司不够重视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对公司风险进行全面、有效地识别与评估,风险管控部门的独立性与专业性都有待提高。三是缺乏风险处理机制。职能部门与管理层、董事会之间无法形成协调的风险处理机制,各业务部门之间在公司内外部风险认识、风险应对措施制定方面缺乏统一规划,风险应对措施分散而不成体系、效率较低。

3、财务会计机制基础不牢靠

会计人员尤其是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低,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且会计主体缺乏独立性。鉴于保险行业收取保费在前,成本支出在后,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保险公司会计在物质和精神上的独立性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使得寿险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的局面。为了争得更多的保费、占领更大的市场,许多公司不惜提高手续费的支付比例,更有一些公司采用固定返还、通融给付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从而扩大了给付范围,虚增了保险成本,使有些业务成本的支出超出了其自身的承受能力,造成了事实上的亏损经营。究其原因,管理不善,业务流程不规范,会计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当前我国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假账泛滥、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等问题较为严重,如有的企业没有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有的单位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不符。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控制失控难辞其咎。

4、业务控制机制不合理

一是对销售人员资格管理不严。二是对销售行为缺乏有效管控。销售缺乏监督,部分人寿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没有制定控制业务员品质的相关办法,没有成立相应的组织对业务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对处理的程序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定。团险承保管理较弱,部分人寿保险公司团险核保流于形式,投保资料的录入偷工减料,缺乏被保人的信息,难以利用信息处理系统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人寿保险公司普遍存在对理赔人员重视不够,人员配置不足的现象,从而影响了理赔的时效及控制的效果,特别是某些基层分支机构,由于人手不够,理赔与核保、理算与调查等岗位不分离,兼岗现象较普遍,为不法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5、信息技术控制机制落后

信息系统建设缺乏总体规划。部分人寿保险公司在业务拓展、建立各种应用系统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公司信息系统发展的总体规划,造成了不同系统之间对接难度大,系统升级困难等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系统在设计、功能划分、系统管理等诸多方面仍然受到手工模式的束缚而急需改进和升级,或者现有系统的操作和管理功能的改善跟不上业务的发展,导致内控失去强大的技术支持,或者一些业务因没有信息系统支持而留下内控管理漏洞。目前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信息系统内控的管理相对于其他管理而言显得较为薄弱,突出表现为重视安全技术,轻视安全管理,没有形成合理的信息安全方针来指导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规划、风险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系统的评估等多方面总是出现了问题才去想办法补救。对信息系统安全性审计力度不够。国内部分人寿保险公司在其信息系统控制活动中只有制度上的软约束,缺乏监控手段强制执行这些制度的硬约束。

三、解决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存在问题的途径

1、建立科学组织架构,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一是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要实现这种分离,就必须明确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边界、议事程序和运作机制。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在机构设置方面,应改变按照行政级别设置分支机构的做法,依据成本效益原则重新规划分支机构的设置。就各级公司内部的组织模式而言,应建立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减少管理层次,缩短信息反馈路径,打破专业分工,促进公司内部的横向沟通和协调,降低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三是必须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要使企业的内部组织、岗位乃至整体的行为及其结果始终保持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就必须设立一系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完善风险分析评估机制

一是培育与风险管理相互适应的内部环境,如进行员工风险意识培训,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技能等。二是保证公司拥有健全的风险管理过程和决策机制,而且这些程序或者机制正在有效地发生作用,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应该监督确保机构建立恰当的风险管理机制,并使这些机制充分有效的运行。三是运用数学模型和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全面覆盖道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风险分析评估机制,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发现风险、分析风险、防范风险,并使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四是同对象、部门、行业、地区,在开展业务之前都应当先测定风险状况,提交给业务管理部门做决策参考。五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包括评价依据、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并根据评价报告找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3、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约束

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解决国内人寿保险公司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由审计部门对会计业务进行审计以促进会计业务质量的提升。审计部门不仅仅需要财务会计专家,还需要内部控制专家、公司治理专家、财经法规专家以及信息系统审计专家等。二是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监督系统。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人寿保险公司就必须建立起绝对垂直和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各地区审计机构直接对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同时要建立审计检查制度和审计处罚制度以督促各项内部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三是强化管理层和内部审计责任。明确管理层在建立、维护公司内控机制方面的责任,同时强化人寿保险公司内部审计的责任,建立问责机制,促进内部审计有效履行职责。四是增强审计实施的规范性。必要时可以借鉴西方人寿保险公司做法,实行外部复审制度,定期聘请外部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抽样复查,以检查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质量,并借此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

4、建立先进的寿险管理信息系统

一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信息系统规划要从人寿保险公司的发展目标、业务活动的需求和信息需求出发,制定和调整信息系统建设战略,并据此拟定信息技术标准。二是改进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管理。信息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系统投资的预算,确认预算是否与业务发展长期和短期计划一致,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所需的资源及其有效使用。三是对信息系统的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信息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权责必须分离,信息技术部门只允许改正数据在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中由于操作疏忽而引起的错误,而无权私自改动业务记录和有关文件;在信息系统部门内部实行职责分离,主要包括编程人员、操作人员和数据保管人员相分离。四是充分运用科技手段,通过软件开发将内控制度固化到公司的各个操作系统和管理系统中,形成内控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

【参考文献】

[1] 曹威、程鹏鹃、张彩玉: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6(6).

[2] 王勤:人寿保险公司内控建设任重道远[N].中国保险报,2005-07-29.

[3] 陈文辉: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与监管[M].人民出版社,2005.

[4] 张红路:析国有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J].保险研究·论坛,2004(12).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谢翠玲

上一篇:科技发展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培训交流发言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