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检测的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近年来,不断曝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超标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因此相关检测机构也加大了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不断研发新的检测技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磷检测的农业科技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磷检测的农业科技论文 篇1: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摘 要:气相色谱是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分析检测方法,为了深入地探讨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从农药残留现状以及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现状谈起,然后系统的比较分析了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一些比较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紧接着又对气相色谱中常用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最后结合实例就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给予了深刻的说明。

关键词:气相色谱 固相萃取法 农药残留 GC SPE

1 农药残留以及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1.1 农药残留的现状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化学农药的使用在防治农业病虫害和增加农业产量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化学农药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危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等。近几年来不断有因食有残留农药的蔬菜和水果而导致中毒的报道出现,可见,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已刻不容缓。

1.2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就当前的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农药残留的定量分析方法中是以GC即气相色谱法为主要的分析检测方法,另外用的相对比较多的一种分析检测方法就是HPLC即液相色谱分析法。由于气相色谱法具有容易操作、分离效果好以及灵敏度高等特点而广泛的应用于那些相对分子量较小、易气化、热稳定性比较强的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中,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有机氯、有机磷等化学的农药残留分析。同时近些年随着气相色谱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毛细管柱和新型检测器得以在气相色谱法中出现和应用,这样一来,有80%以上的农药残留均可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

2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2.1 固相萃取法

固相萃取法即SPE,它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而且相对比较成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其中SPE的原理是通过利用一些固体吸附剂来吸附液体样品中的那些有机的目标化合物,从而使其与样品的其他混合物质分离开来,然后在经过洗脱吸附样品,实现目标化合物与其他物质的完全分离。

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该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将目标化合物与干扰物分离开以及回收率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另外,SPE柱填料的种类比较多,按目标化合物的吸附原理的不同可分SPE柱填料划分为正相和反相两种,其中正相填料主要包括活性炭、硅胶和硅藻土等,而反相填料主要包括C18以及离子交换吸附树脂等。

2.2 凝胶渗透色谱法

凝胶渗透色谱法也被广泛的称为空间排阻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是通过利用样品各组成分子大小的区别而造成的其在凝胶中保留时间不同这一原理来达到分离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凝胶渗透色谱法主要应用于除去样品中分子量比较高的混合物,其中在脂肪色素等大分子混合物含量比较多的样品分离净化上的效果更是显著。相比较SPE法,该方法完全实现了净化操作的自动化,那些分子量比较高的物质首先从柱中流出,然后流入废液瓶,而目标化合物则被分离出来,并保存在收集盘的样品瓶中为检测做好准备。另外该方法还具有提取效率高、用时短和经济的特点,通常凝胶渗透色谱法比较适用于常规的大量样品分析,而且主要天然药用植物中农药残留的分析。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目标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由于超临界流体可以充当有机溶剂,而且对环境污染比较小,所以近些年也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就是CO2,因为CO2具有无毒、不易燃、临界温度低、无毒性而且不污染样品等优点,所以它常常用于超临界流体来使用。与传统的萃取分离技术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具有选择性好、提取效率高、操作快捷以及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2.4 基质固相扩散法

基质固相扩散法是一种将适量的固体基质与样品进行充分的研磨,并相互吸附后搅拌均匀后生成一种半固体状态的物质作为填料装柱,并结合混合物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利用有效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以达到分离目标混合物的目的。基质固相扩散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实现样品制备、萃取与净化一步完成的操作,而且该方法不需要进行混合物的离心、沉淀、酸碱度调节以及样品转移等操作,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多农药残留的分析。

3 气相色谱中常用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3.1 利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电子捕获检测器是放射性离子化检测器的一种,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的电离原理获得那些带有负电子的目标分析物后就会大量地捕获电子形成负离子,这些负离子与目标分析物中国的正离子相结合后,电子捕获检测器就会输出一个电信号,来说明目标分析物中有农药残留物的存在。其中化学农药中常见的有机氯等一些带负电的有机化合物多是利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分析检测的。

3.2 利用火焰亮度检测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火焰亮度检测器又被广泛的称之为硫、磷检测器,火焰亮度检测器是利用能产生较高温度的氢火焰的加热和灼烧来实现那些含硫、磷等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并将其形成激发态的分子,当这些分组回到基态时,会生成一定波长的光波,进而来说明目标分析物中有农药残留物的存在。火焰亮度检测器主要用于含硫、磷等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

3.3 利用热离子检测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热离子检测器又被广泛的称之为氮磷检测器,它的原理是利用普通的火焰电离检测器的火焰和一个碱金属盐片,将目标分析物放置在碱金属盐片上进行灼烧,碱金属盐片在灼烧的同时,上面的盐就会蒸发和分解,这时在火焰里燃烧的含电负的包括氮、磷等原子在内的有机物时就会加快碱金属盐片上盐的蒸发和分解,通过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目标分析物中有农药残留物的存在。热离子检测器主要用于含氮、磷等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

4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剖析

4.1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实例描述

本实例以辽宁省地区比较常见的芹菜、辣椒和豆芽这三种蔬菜为例,并以这三种蔬菜常用的化学农药即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丙溴磷以及三唑磷为检测对象,来分别从气相色谱方法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对比以及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说明这两个方面来对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实际应用作全面的剖析。

4.2 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1)气相色谱方法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对比。

称取少量的含有上述实例说明中的化学农药的药液,并将药液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处理,然后分别根据农药标明量计算所得的浓度等数据进行农药残留的理论计算以及采用气相色谱方法的分析检测计算。详细数据参见表1(注:表中数据单位为mg/L),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计算结果和检测结果之间的误差比较小,充分说明了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表1 理论计算结果与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之间的数据比较

(2)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说明。

对实例中待检测的化学农药平均分成若干组,对每一组待测药液均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记录每一组检测结果的最小值、最大值以及平均值,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由变异系数来对其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进行说明。详细数据参见表2(注:表中数据单位为mg/L),由表2中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可知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检测结果是非常稳定的。

表2 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检测结果统计分析表

5 结语

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能有效控制和解决农药残留问题,需做好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工作,然而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药残留分析的可靠性,所以应充分发挥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作用,为农药残留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何佩雯.气相色谱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02).

[2] 吴丽华.气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质量控制,2006,(04).

[3] 刘腾飞.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03).

作者:白芸

磷检测的农业科技论文 篇2:

气相色谱法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近年来,不断曝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超标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因此相关检测机构也加大了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不断研发新的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可以高效检测出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而且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对提高农产品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着重分析了气相色谱法在农產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应用

为了使农产品得到更高的产量,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以防治农产品发生病虫害。近年来,农药的使用范围以及农药的种类不断增多,导致在对农产品食用安全进行检测时,对于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越来越困难。同时,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检测技术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需要相关的检测机构不断提高和开创更加先进的检测技术,从而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而气相色谱法的研发能够有效检测出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成分,更好地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1]。

1 气相色谱法概述

1.1 气相色谱法的概念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在检测过程中将惰性气体当作流动相的色谱技术,惰性气体的作用是运载,需要检测的样品经过整个系统,利用特殊的检测方法得到检测结果[2]。其工作原理是根据不同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的不同来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其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组分性质和结构有所不同,从而使其与固定相之间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在检测过程中,混合物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来回进行吸附以及脱附,按照自身结构和性质先后流程,依次进入检测设备中,此时会产生不同的检测信号,从而完成各组分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1.2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气相色谱法在检测中具有以下特点:①分离效率比较高。气相色谱法在检测时使用的色谱柱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说较大,因此可以同时通过较多样品,分离效率较高。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气相色谱法使用的检测设备比较先进,操作过程灵活、简便,同时在分离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因此气相色谱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相比于其他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在对性质特点相近的同位素或者烃类异构体等元素具有较灵敏的区分能力,可以准确分离性质不同的物质,定量分析某种物质。④使用范围广泛。气相色谱法可以适用于对气体、液体以及固体性状的样品进行检测,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样品检测中,所以气相色谱法不仅在农产品检测方面有广泛应用,同时还能够应用于医学、水质检测、环境检测等领域[3]。⑤具有高效的分析速度。气相色谱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应的软件实现样品的自动化检测,并且还能自动化分析检测结果,因而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另外,气相色谱法在操作时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对不同的样品进行不同的处理后方可进入自动化的检测过程。而且,气相色谱法检测设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2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

现阶段,农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种植过程中,其主要功能是治理病虫害,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农产品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但是,大量农药的使用在为人们带来更多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为害着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多因为农药残留过多而导致中毒的事故正在发生,也让人们意识到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要性。

2.2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应用中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检测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检测部门也在不断改变传统的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检测技术也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具备了更多的优点,不仅在检测过程中操作越来越便利,而且在样品分离以及检测灵敏度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气相色谱检测技术主要使用于分子较小、成分比较稳定的农药残留样品检测中,在检测过程中对有机氯和磷具有将强的检测能力[4]。

3 气相色谱法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3.1 固相苯取法

固相萃取法是目前比较成熟且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样品处理技术,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固体吸附剂来吸附样品内所含有的目标化合物,进而能够使其与其他混合物质分离出来,实现完全分离。

3.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分离技木,在分离过程中,超临界流体本身可以充当有机溶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只有较小的污染。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具有选择性好、提取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且广泛应用到样品前处理技术中[5]。目前使用较多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并且还具有不易燃烧以及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3.3 基质固相扩散法

基质固相扩散法主要是对适量的固体基质和样品进行充分研磨,并将两者研磨后的物质搅拌均匀,从而形成半固体状态的混合物质,将该物质作为填料装柱。根据不同混合物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对有机溶剂进行洗脱,从而完成分离目标混合物的目的。基质固相扩散法在对样品记性处理时具有很多优点,如可以实现一步完成样品的制备、萃取以及净化操作过程,因此基质固相扩散法比较适用于多农药残留的分析和检测。

4 气相色谱法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4.1 农产品残留检测

现阶段农产品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残留物质较多,包括农药残留和其他化合物的残留。而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可以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并在检测过程中有较高的分辨率以及准确性,同时还能检测出农产品中氮、磷类农药的残留量。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很好地提高了残留检测的准确度以及检测效率,确保了结果的稳定性。现阶段,气相色谱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农产品农药残留以及化合物残留检测中,另外该检测技术还能检测猪肉、鱼虾等动物性食品是否新鲜。

4.2 污染物检测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环境的影响以及种植方法的不科学等原因,导致农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污染残留。而化学污染物的种类较多,目前对于已知的化学污染物具备较为成熟的检测技术,但是对于未知的污染物在检测技术方面仍旧存在很多不足。为了实现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同时能够确保农产品的质量,需要不断提升对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筛查和检测效率。而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检测过程中的分辨率,而且可以实时采集数据信息,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未知污染物的含量,该方法也是检测未知化学污染物的有效措施。所以,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可以高效、准确地对农产品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进行检测。

4.3 发酵饮料产品中的风味组分检测

近年来,发酵饮料逐渐获得了消费者的喜欢,而农产品可用于发酵饮料的制作。由于发酵饮料都含有许多种风味组分以及挥发性化合物,因此大部分的发酵饮料都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发酵饮料的具体组成成分,并获取每个成分的含量,以此来判断其是否超标,进而来判断发酵饮料质量是否合格。

4.4 保障农产品质量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可以应用于农产品、食品、茶叶以及酒类的检测。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应用对于农产品质量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以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农产品质量检测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效率和准确度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而检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检测仪器的支持,先进、智能的检测设备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研究,已经趋向于高效率、高准确度的方向发展,这也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水平,从而推动了我国农产品领域的发展。

5 结束语

现阶段,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有效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不断优化和创新检测技术,以此來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气相色谱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出农产品农药残留中的成分以及含量,并且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该技术的应用为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气相色谱法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以此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 1 ] 吴昊,王一凡.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7(16):88.

[ 2 ] 陈英.气相色谱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8(12):47,49.

[ 3 ] 魏丽,邰晓亮,翟银成,等.色谱检测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10):254-255.

[ 4 ] 赵镇俊.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J].食品安全导刊,2018(21):122.

[ 5 ] 夏金润.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民营科技,2018(8):6-7.

作者:张静

磷检测的农业科技论文 篇3:

刍议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摘 要:随着科技快速的发展,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检测技术逐渐向简单、快速和高效方向发展,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检测质量。对农产品进行技术检测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农产品;检测技术;分析

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群局。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引入农药、抗生素、激素等外源物质,而这些物质不合理的使用必将导致农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食用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产品检测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转基因成分、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污染物残留等。目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是色谱法和速测法两大类。色谱法是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定量、定性精确检测的方法,一般能检测到痕量级(10-9~10-12),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仲裁和鉴定提供依据;速测法主要用于农药残留的定性分析,一般能检测到2-5ppm即10-6,可防止农产品中农残过高引起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1]。

1生物测定技术

根据指示生物在接触测试样品后的生理生化反应,来断定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状况。例如,利用实验室里养的敏感性家蝇做测试,看它在接触样品后的中毒程度来判定样品的杀虫剂的残留是否合格;根据病菌的生长抑制的程度来判定杀菌剂的残留状况。这种方法无需样品的前处理,没有仪器,但是对指示生物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是作为快速检验农产品引起中毒或是现场使用,但其测定的结果对农药残留无法确定品质也不能精确的定量分析。

2理化检测技术

2.1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HPLC)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原理是将混合物各组分在经过一个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组系时,由于各组分在性质上的差异,在两项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项做相对运动时,各组分随流动相一起流动,并在两项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是各组分最终分离。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已被用于许多领域中,成为一种简易、快速、高效和灵敏的现代分析方法。检测器是测量气流中不同组分及其含量的敏感器,待测的各组分通过检测器按其化学特征,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经放大后进行定性定量。如ECD主要用于含卤代烃的农药残留检测,FPD主要用于含硫、磷的农药残留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检测技术。与气相色谱法相比,更适用于分析高沸点,难挥发,热稳定性差,分子量较大的液体化合物。常用做呋喃丹、西维因、灭害威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此类方法是实验室最常用方法。

2.2色质联用法(GC-MS,HPLC-MS)

该方法是气相或液相和质谱联用,它既具备了色谱法的高分离效能特点,而且具备了质谱仪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特点,可同时达到定性、定量的检测目的,适合于农药代谢物、降解物的检测和多残留检测等,但是此法检测仪器贵重且需要专业操作,一般可用来做最后的确认工作。

2.3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该方法是用超临界流体作流动相的色谱法。超临界流体是指检测物质处于临界的温度和压力下的状态具有的某些特性。这种方法具有快速、高效能、灵敏度高的特点,且能够检测对热不稳定的的液谱和大分子化合物的液谱[2]。

2.4毛细管电泳法(CE)

该方法是利用毛细管和高电压来分离各种农药残留。其缓冲液不会造成环境环染,具有快速、高效、靈敏的特点,分析能力是HPLC的10~1000倍。

3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针对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也在日益的发展和完善。很多国家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有了新的调整,进一步加强了相关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在很多领域开展了针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效。其主要检测技术大致可分为化学检测法、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

3.1化学检测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有机磷农药的氧化还原的特点。有机磷农药所含的磷酸酯、二硫代酸脂、磷酰胺等能够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为磷酸和醇,而其产生的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发生反应后,显色剂由原来的紫红色变成无色。此方法的优势是解决了使用酶的不稳定性和保存困难的问题,弊端是只能检测有机磷农药,灵敏度低,还容易被某些还原性物质干扰。

3.2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的应用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催化水解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通过抑制率确定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此方法前处理简单,仪器单一,适用于现场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目前的农药残留快速测定就是应用的此法,但是只能用于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灵敏度与所使用的酶、显色反应与温度密切相关[3]。

3.3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技术有放射免疫分析(RIA)和酶免疫分析(EIA)两种应用在农药残留的检测方面。其中酶免疫技术分析是建立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的基础上的分析方法,而且在酶免疫分析技术中酶联免疫分析(ELLSA)的研究应用在国外已经日趋成熟,并被普遍应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4]。

3.4固相萃取技术(SPE)和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当前,这两项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应用的已经相当广泛了,它的优势在于不仅克服了液―液分配和一般柱层析的弊端,还具备高效、简单方便、快速、安全和方便前处理自动化等多个优点[5]。

3.5生物测定技术

利用指示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及其污染情况。例如,可以用实验室养的敏感性家蝇为测定材料,以其接触待测样品后的中毒程度来表示该样品中的杀虫剂残留;以病菌生长受抑制的程度来检测杀菌剂的残留,以玉米或其它指示植物根长受抑制的程度来检测土壤中磺酞服类除草剂残留等。该方法无需对样品前处理比较简单快速或无需进行前处理,但对指示生物要求较高,测定结果不能确定农药品种,并且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该方法可作为快速检验方法用于农产品引起中毒或在现场使用。

4结束语

总之,为了更快更好地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这一突出问题,就要不断提高相关检测技术水平和完善检测规范建设,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检测技术,从而实现农药残留检测更加快速高效的目的,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张玲,祁玉峰,控制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河南农业科学,2002,(10).

[2]杨京,赵会薇,许素娟.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方法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4,(08).

[3]杨波,邓斯聪,陈竹峰.蔬菜中农药残留的GC快速检测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09).

[4]黄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16(6):56.

[5]訾欢,董晓晓.浅析农药残留速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6):00070.

作者:钱海娟

上一篇:单位用工合同(精选2篇)下一篇:采购合同(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