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任教师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把一个班级管理好,多数教师认为这是班主任的事情,与科任教师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是一种低调的想法,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任教师班级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任教师班级管理论文 篇1:

浅论科任教师与班级管理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行以来,如何科学合理地促使科任教师融入班级管理之中,已经成为很多中小学校教学工作中比较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就像一位著名的外国教育家说的“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科任教师也应当摆脱传统的只进行传授知识、课堂讲解、完成教学任务等活动的局限,从而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之中。

关键词:班级管理;科任教师;新课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去提高学生的素质,改正一些学生言行举止上的不恰当,重视规范和劝解极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科任教师不应该认为自己只是教书的,育人方面的工作统统归于班主任,其实科任教师加入班级管理之中,是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团结的班集体的,在提高班风学风建设的同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现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就科任教师如何融入班级管理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

在班级管理中科任教师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 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繁杂的,需要做到面面俱到,需要细心、耐心、恒心,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科任教师加入班级管理中,将能够分担一部分班主任的工作量。譬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讲解一篇关于名人事迹的课文时,这恰恰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好的机会,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激发起他们在学习与日常生活中养成优良的习惯和思想品质。

(二) 科任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科任教师上好课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是他们在参与了班级管理后,就能够掌握更多的工作技巧。科任教师就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知道怎样与学生交流沟通,在面对学困生的时候可以多鼓励少批评、耐心引导,科任教师学会了正确的管理方式,这也自然成了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

(三) 有效帮助学生的发展

通常来说,大多数学生比较害怕见到班主任,因为在日常行为规范中,班主任管得比较严格,有时候师生关系会比较紧张。而科任教师却不会遇到这种现象,因此,科任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特点,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还可以更多地掌握学生课余的活动情况,了解他们的心声,捕捉他们的思想波动,及时地和班主任商量与交流,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 促进和谐班集体的形成

事实证明,科任教师积极参与班级管理,集思广益,与班主任同心合力,处理班集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很好地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团结。科任教师一方面在承担教学的责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样可以让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打成一片。

二、 巧妙处理好与班主任的关系

有人曾经这样做过一个比喻,如果班集体是一支足球队的话,那么班主任就是这支球队的主教练,而科任教师应该就是教练团队中的一员,或者可以说是助理教练。因为一个班集体几十个人,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可能全面管理的,精力根本不够,所以科任教师可以巧妙地协助班主任完成管理工作。首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科任教师充当辅助的角色。班主任掌握所有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科任教师可以从班主任那里得到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全面的沟通后,再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凡事都要讲求一个方式方法,而不是擅自做主,如果处理不当,反而可能给班级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次,就是增进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在班集体举行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和科任教师在一起畅谈沟通,针对某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成长发展可以分别提出各自的观点,互相配合,和衷共济。对科任教师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要给予很好的重视,尊重科任教师,激发他们关心班集体的热情。最后,还可以每月一次碰头会,在会上都发表一下这一阶段班级的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然后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科任教师就真正做到了“助理教练”的责任,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 参与班级管理的途径

(一) 参加班级主题班会和家长会

在召开主题班会和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要同时邀请科任教师一起参加,在这些大型的活動中,科任教师可以很好地融入这个班集体之中,同时还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更多地与学生接触,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使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三方紧密结合在一起,融洽关系。还可以借此机会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习和身心发展等方面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给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学生的成长。

(二) 日常的德育教育

日常的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科任教师可以利用机会到学生宿舍,给他们讲讲整洁卫生习惯养成的好处,还可以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给他们讲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校外遇到学生,可以像朋友一样平等主动地和学生问好,增进师生关系,在真诚的交流中轻松得到学生的心,让学生心甘情愿听从教诲。

(三) 与学生的一对一谈心

与学生一对一谈心,是贴近学生最佳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进行家访。在征得班主任的容许下,科任教师去学生家里看看,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背景、课外学习状况等,然后及时把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共同处理好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譬如班上某位同学总是喜欢穿名牌,爱打扮,虚荣心极强,在家访后发现该学生家长在外地打工,现在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祖辈的不恰当溺爱使得这位同学的身心发展出现很大问题,这时候通过家访和学生在家里面对面促膝长谈,晓之以理,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还有出现的情况是,班上的学困生常常受到冷遇,因为成绩不好,他们开始很少和其他同学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情绪会比较失落,甚至还会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存在偏见的现象,这时候,科任教师找到学困生,用关心和热情打动学困生的心灵,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可以针对作业本的错题具体到位的谈心,也可以用写信的方式亲切友好的沟通,化解学困生心中的坚冰,让他们乐观开心起来,这对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四) 参加班集体的活动

班级每年组织的春游秋游活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还有学校的运动会等,这些活动科任教师也可以积极参加,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这些课外的活动其实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有助于班集体融洽学风班风的形成。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科任教师并不仅仅只是教书,也可以参与育人的工作。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恰当合适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益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科任教师应该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简介:

吴科峰,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作者:吴科峰

科任教师班级管理论文 篇2:

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如何把一个班级管理好,多数教师认为这是班主任的事情,与科任教师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是一种低调的想法,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对班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科任教师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真正地发挥科任教师在学生思想工作者的作用,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帮助学生如何做人,增强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一、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补充

班主任是班级的培育者、教育者、管理者,是科任教师的联系者,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沟通,也是由班主任来承担,从此表明班主任特殊的角色身份决定了班主任特有的教育功能。班级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过程。班主任也是教师,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对那些在学习、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问题生”,往往没有及时或足够的时间对他们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这样就需要科任教师与班主任沟通、协调联系,共同参与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较为有效地弥补只有让班主任承担的学生思想工作、心里指导所带来的不足,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能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观察和思想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出现的问题,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确保学习质量的提高。班级管理在科任教师的参与下,工作上能细致深入而得新应手,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有循有序。

二、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有助于情感和谐

爱是信任、尊重、鞭策、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尤其是小学生,好奇、淘气,更需要爱的呵护。在班级管理中以情感人,用爱心去架设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构建和谐的氛围。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科任教师只管教书,师生之间的关系只停留在授课上,缺乏情感交流、心灵沟通,那只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不愿以诚恳的态度和教师交流和探讨。这样势必影响班级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师生情感的隔阂和对立情绪,相互理解。随着交流的深入,师生间的情感也不断加深,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愿意接近教师,希望与教师合作。从而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整个班级充满生气。

三、科任教师的参与有助于转化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长期的不可缺少的工作。后进生人数虽少,而对班级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小學生年龄较小,缺乏对是非的判断力,意志薄弱、随意性强,易受社会上各种不良行为的感染,而有可能造成品质上、行为上的缺陷。如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不好,班级正常教学秩序及日常生活常规就会受到影响。 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对小学生来说仅仅思想工作当然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的是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和爱护。这就更加显示出科任教师参与的重要性。如三年级学生蒙ⅩⅩ学习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班主任都觉得有些无奈,这就需要科任教师的参与,对该生进行更多的了解,经家访了解到该生是一位留守儿童,只有其爷爷和奶奶管他吃住对他言行和在学校情况难以了解,缺少家庭教育,这样导致他任性、自由。在科任教师的参与下,多次和其爷爷、奶奶沟通商议思想上的共识,耐心地和其谈心、讲理引导。通过面对面交流,使得其感悟到老师的关心和期待,慢慢得把以前的陋习改掉,纪律变得严谨了,学习的自觉性强了。又如唐ⅩⅩ自尊心特别强,思想行为情绪色彩明显,与老师缺乏交流,每当成绩不如同桌时,常破罐破摔,产生厌学情绪,无心听课,作业应付了事。科任教师和她交流后,觉得她还是有上进心的,成绩不好,只是方法不对,态度不端正。通过对她进行思想开导和学法指导,尽可能得利用时间检查督促并加以鼓励,激发她的学习热情。很快的走上正轨,成绩提高很快,她在自己进步的同时,还乐意帮助一些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和提高。体现了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但靠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常常会出现足襟见肘的现象。科任教师的共同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真正的体现出教师之间的和谐性,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品德高尚、心理健康、行为良好的一代新人。

作者:朱典礼

科任教师班级管理论文 篇3:

科任教师的班级管理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积极有效正确的教育管理,更离不开全体科任教师的配合。纵观我校的一些班级,班主任虽然努力尽心,但因某些科任教师缺乏管理经验,上课管不住学生或不屑于管学生,致使整个班级管理收效甚微。为此,我提出班级科任教师也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作为科任教师,我认为对班级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科任教师参与班集体工作管理。

一个班级的教学人员组成后,作为班主任,在拟定班级工作计划、班规,选拔班干部与科代表、优生培养、后进生转化等工作中,要让科任老师参与进来,多点尊重、参考、采纳科任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迅速实施,如让科任老师自己选择本学科的科代表,分派后进生转化任务,让他们协助班主任培养班级拔尖人才等。如果班级在校内外组织的大型活动,如班级间进行的篮球赛、乒乓球赛,班主任要诚心邀请科任教师和自己一道参加,给学生加油打气,这样不仅能促进工作,激发科任教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同时还能消除原有的种种顾虑,互相配合,同舟共济。

二、用生动的教学吸引学生,以情育人。

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最终体现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教师授课,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用生动的教学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要通过精心的备课与组织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吸引学生参与。同时,科任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做人的道理。

三、班主任要抓住点滴机会,宣传科任教师的长处、优点和劳动成果,树立他们的威信。

作为班主任, 切忌在学生中间或与学生的谈话中抬高自己而贬低科任教师,尤其是对学生提出科任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或存在一些问题时,更要在维护科任教师应有地位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科任教师,同時还应该积极主动宣传科任教师的长处、优点和劳动成果,使学生从内心世界产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这样上课也自然会用心听讲了。于是我也利用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家长会上或去家访时,班主任要向家长多点介绍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以及所做的无私奉献。

四、班主任应善意地转达学生对科任教师的意见,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位科任教师的教学工作有长有短,这一点,学生的感觉是灵敏的,他们会时而又毫无保留地反映到班主任处,如果不及时转达学生的意见,不仅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迅速解决,也不利于科任教师改进。但如果转达时的场合不恰当,言语不委婉,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影响科任老师的工作情绪,影响师生关系。

总之,科任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科任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与班主任互相配合,班级才能形成一个面,形成一个。这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单位:四川省平昌县岩口小学)

作者:李平芬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办公室学习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