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MiniQuest是在网络上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基于问题的学习,它提倡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本文分析了MiniQuest的基本模块,设计了基于MiniQuest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实例,并从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利用MiniQuest进行生物教学设计的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论文 篇1: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摘 要:针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教学设计的概念与作用;其次,分析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最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三方面说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如何开展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教学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四个关键词即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它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3.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学生引出并澄清问题;(2)帮助学生组织材料,帮助提供更廣泛的学习活动;(3)作为一种灵活的资源为学生服务;(4)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小组成员而参与活动;(5)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感受。

三、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如何开展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开展教学设计需要注意教学目标设计。(1)全面考虑诸因素,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尤其注意高中生物课程的新课改大纲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的制订与出发点以学生为基础;(3)教学目标需要具有层次性,即需要设定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还要设定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2.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需要涵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1)导入设计;(2)教学情境设计;(3)例题和习题的设计;(4)提问设计;(5)学习环境的创设;(6)数学学习情感培养设计;(7)学习方式指导的设计。

3.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具体包括:(1)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表现分析法、课堂观察、谈话法等方法实现;(2)自评与互评;(3)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成果展示法、智力竞赛法、书面考试等方法实现。在具体章节教学后,教师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结合进行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赵辉.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4).

[2]董承敏.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作者单位 贵州省福泉市福泉中学)

编辑 鲁翠红

作者:杨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论文 篇2:

基于MiniQuest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摘 要:MiniQuest是在网络上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基于问题的学习,它提倡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本文分析了MiniQuest的基本模块,设计了基于MiniQuest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实例,并从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利用MiniQuest进行生物教学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MiniQuest;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策略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具备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知识的能力。以网络为基础的MiniQuest教学模式打破了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生物课程学习的探究化和网络化,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为有效的生物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MiniQuest是在WebQues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1-2课时的微型网络探究模式。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特定目的参与研究,学习、分析、整理和总结特定网络资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MiniQuest教学模式包括三大模块:一是情境,即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设定角色,并引起学生对本质问题的思考。情境设计提供了一个“锚”,把学生“拉”进问题情境。二是任务,包含一系列设计好的基础性问题以及回答问题所需要的特定资源,它是学生学习并回答本质问题的关键。三是成果,也就是学生展示本质问题答案的作品,通过此模块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

一、基于MiniQuest的生物教学设计实例

1.情境

主题:你接受克隆人吗?面对克隆人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有一天,你和你的同学看到了一个奇怪的龙卷风。当你回到家时,你发现家里多了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孩子,他就是你的克隆人。对于这个克隆人,你能接受它吗?你的决定将会对你的全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你会怎样对待你的克隆人呢?

2.任务

(1)基础性问题

①什么是克隆技术?什么是克隆人?

②如何得到克隆人?

③克隆人会带来哪些好处和危害?

④面对克隆人各政府、组织和个人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资源

①克隆及克隆技术:

http://tech.163.com/04/1016/18/12R9LF3L0009154P.html

这个网页文章是来自中国青年报对克隆及克隆技术的介绍。

②克隆人的步骤:

http://tech.icxo.com/htmlnews/2007/06/29/1151431.htm

这个网站讲述了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高等细胞技术公司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的基本过程。

③克隆人的看法: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 /1459039.html

这个网页收集了许多关于对克隆人的看法。

④克隆VS伦理风波不断: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other6152/

这个网站是关于克隆的专题网站,内设有克隆技术、克隆人、各方反应等多个栏目。

⑤克隆人专题:

http://it.sohu.com/05/97/column 204599705.shtml

这个网站中的各方反应专栏详细介绍了各政府、组织和个人对克隆人的态度。

3.成果

你和你的团队将创作一个视觉作品(例如:海报、网站、视频等),使人们了解克隆人,并说出你对克隆人的看法。作品内容主要包括:克隆和克隆人的基本信息、克隆人对社会的影响(可从政治、经济、生活、科研、伦理等方面展开)、你对克隆人的看法等。

二、用MiniQuest进行生物教学设计的策略

1.主题设计扣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主题即本质问题,是MiniQuest教学设计的对象和核心。主题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成败。为此主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主题设计紧扣课程标准,确保主题切中目标。高中课程是非常紧张的,任何一节生物课都应围绕课程标准展开,为此MiniQuest的主题也应以课标为中心,保证教学的意义。二是设计的主题是可细化的。在MiniQuest中任务是基于本质问题开展的,为此,本质问题能否细化为若干步骤来完成是保障任务环节正常实施的关键。三是主题设计具有挑战性或决策性。有难度的、需要学生思考和努力的主题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眼球,主题过于简单或复杂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主题的设计对学生和社会是有意义的。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主题,能对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或改进方案,提高事物的辨别能力和解决能力。

案例设计的主题是关于克隆人的接受问题,克隆问题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1] 教师在通过设计本主题进行MiniQuest教学时,不仅巩固和拓展了学生基因的相关知识,而且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使疲于上课的学生换了新环境,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

2.情境创设从生活切入,产生共鸣

MiniQuest的情境是自然引出本质问题、驱动任务完成的源头。情境的设计注重从生活切入,现实主题与真实情境有机结合,促进情境与学生主体共鸣,引发更持久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2] 典型的情境是,让学生扮演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3]

案例中情境设计模拟了克隆人出现在学生家里的情境,使高科技的克隆产品生活化,让学生成为情境的主体,身临其境。同时,学生承担了问题解决的决策人的角色——“你的决定将会对你的全家产生深远的影响”,提高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兴趣。

3.高度建构基础性问题,设计层层深入

MiniQuest的学时一般为1-2课时,为此任务中的基础性问题设计是高度建构的、层层深入的,保证学生围绕主题高效获得知识。这些基础性问题设计首先是基于本质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基础性问题获得回答本质问题的事实性信息。其次基础性问题的设计一般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设计。学生通过“是什么”问题了解本质问题的内涵,而“为什么”倾向于让学生知道本质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怎么做”则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参考意见。最后,问题的设计要精炼、简洁。基础性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本质问题,而不在于其多少。精简的问题设计一方面减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流程,减少了学生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采取最优方案的科学态度。

案例设计的基础性问题包括四个,解决好了它们才能解答 “你接受克隆人吗?面对克隆人你会采取什么措施?”这个本质问题。其中,问题一、二属于“是什么”的问题,针对的是克隆的内涵,通过该问题学生了解克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问题三属于“为什么”的问题,分析的是克隆人产生的影响,并在问题设计时明确提出这种影响既有好的也有坏的;问题四是“怎么做”的问题,主要解决各个政府、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和态度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思考自己对克隆人的看法和做法。教师通过以上四个问题为学生个体进行决策提供信息和帮助。

4.设计网站框架,精组资源

MiniQuest的短期性决定了网络探究学习资源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明确网站框架,方便学生学习。专题性网站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如果不设计专题性网站而采用网络中已有资源,那么教师应该给出所涉及网站的大体框架,或者推荐一定量的站点或链接,以防学生在过于浩瀚的网络资源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学习和探究的重点。[4] 网络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时间的浪费是利用网络学习的缺点之一,为了保障学生高效地利用资源,网站框架的设计、资源的精组是相当重要的。

在网络资源设计方面,案例对应每个基础问题教师分别提供了1-2个网站,这样一方面减少学生在网络上的盲目“冲浪”浪费的时间,保障高效地解决任务,另一方面避免学生接触到不良或不安全的网络资源。

5.成果设计体现多样化和综合化

MiniQuest是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传统的评价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MiniQuest成果展示的要求。在设计MiniQuest成果时,要充分体现形式多样化、方法灵活化和考核综合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根据情境中扮演角色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成果要求。[5] 如果扮演的是记者,成果倾向于报纸栏目;如果扮演的是科学家,成果一般会是项目设计等。二是成果的设计充分体现知识的综合,展示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的成果注重涵盖基础性问题,并高于基础性问题。三是成果的形式提倡运用现代手段,提高学生素质。主要包括PPT、图片、视频、Flash、报告、论文等不同的形式。

案例中成果设计的是视觉作品,包括海报、网站、视频等,是相当开放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创造不同作品展示学习成果。同时,教师对成果内容作了规定,保障学生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

[2]陈明伟.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10):44-45.

[3]谢玉华.基于MiniQuest 的探究型学习模式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117-118.

[4]陈苏豫.应用MiniQuest教学方法进行电子商务新课程改革之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62-63.

[5]胡小勇,孟琦,张婵清. 2008MiniQuest教学实训教程/新课程教学技能发展丛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8,(10):65.

(编辑:刘轩)

作者:王苏粤 崔 鸿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论文 篇3:

基于构建主义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探讨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构建主义高中生物的教学设计,阐述了生物教学设计的概念,以及基于构建主义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原则,最后根据生物教学设计阐述了自主学习的设计,对高中生物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构建主义 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1.引言

教学设计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是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教育技术学的主要领域,理论基础由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及认知学习理论和整体化的设计理论发展而来。20世纪90年代,在教学设计理论中有一定作用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992年率先在教学设计领域引入建构思想的是美国的学者乔纳森等人,紧接着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比如给教学设计很大启发的是乔纳森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

2.生物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师对一定的教学内容的艺术创造过程是教学设计,包含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认识及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也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教师在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时,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教学设备的具体情况,统一思考,找出一条适合开展教学的主线,反反复复地思考想过的很多种教学设计,渐渐科学化、条理化,最后形成一个总体的生物教学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在一般情况下通过教案详细表达,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所具备的材料,所以,对高中生物层次的观点也不同。根据奚定华的观点,其中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我们应该主要研究论述和解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具体解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操作性的问题,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指的是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所以,本文讨论的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1]。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应该以生物教学论理论、生物学习论理论等为基础,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解决高中生物教学实际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方案、修改方案和评价试行结果的最佳教学过程,运用系统方法分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该设计不仅是具备学科特点的高中生物教学理论指导的新产物,而且是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构建高中生物课堂教育与生物课外实践之间的桥梁。

3.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原则

在建构主义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原则不仅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建构主义的高中生物教学观和学习观,而且要利于教师方便应用,也就是要做到将操作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

(1)关注知识的建构原则

关于教学本质的明确表达的是关注知识的建构。本文提到的知识的建构并不是重视外在知识,也不是获得外在知识,而是认识主体自身对外在知识的理解和经验的生成。建构主义反对学习者束缚在环境范围的某项技能的学习,而是关注个体在某个环境范围内整体学习。本文所说的整体观点,不仅指对学习者有一个完全的了解,还包括对所教主题有更完整的观点,所以联系是以认识主体以往经验为基础的联系,也是知识建构的主要手段。

(2)整体建构原则

生物学习最讲究的是整体性的特殊学习,从整体上把握各个局部。要获得对生物知识的真正理解,就必须做到在整体上把握各个局部。这一原则要求每一项内容在具体设计时都做到在适当的部位包含某项整体的知识,不能以割裂的、孤立的教学观点教知识和练技能,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因此,教师要统观全部教学内容,清楚地理解每项知识本身及与其他知识的内在关系,树立教学的全过程观,也就是重视设计生物教学结构,但是,也有部分人误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意义建构与教学过程无关,而只与学习过程有关,所以他们对生物教学结构设计不重视,其实,只要有教师参与的教学过程,就会有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控制问题,也就会有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问题[2]。

4.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简单地说是指“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是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的学习:第一,学习者参与制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学习的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学习者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积极形成自己的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第三,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自觉性动力,投入自己的情感,通过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自我监控认知活动,并对学习适当调整。本文所说的自主学习指的是课堂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因此,建构主义的高中生物学习观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要表现是“智能参与”与“自主活动”。“智能参与”是将高中学生把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都参与“活动”中;“自主活动”强调的是“在做生物中学生物”,因而要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作用,所以自主学习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比如在“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章节学习中,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设置情境进行教学,通过老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学生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进行自我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在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多糖及蛋白质等物质。分别将它们加入R型的培养基中,结果显示只有加入DNA,才能在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找到S型细菌,通过自主设计,学生对书本的知识了解得更加深刻。

5.结语

本文从高中生物构建主义的角度出发,对高中生物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根据高中生物强调了自主学习设计,对高中生物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楼仙娟,俞海后.建构主义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生物学,2003,(5):23-24.

[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试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0.

作者:何莹莹

上一篇:柜员工作总结(通用3篇)下一篇:部门年度工作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