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汽车消费信贷探讨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开放条件下其应如何市场定位及进行业务选择进行了研究。文章结合2005年的最新数据探讨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开放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要想获得发展,市场定位一定要明确:企业客户群体定位在中小企业;个人客户定位在大众客户和中产阶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外汽车消费信贷探讨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外汽车消费信贷探讨论文 篇1: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汽车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摘要:在“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汽车金融也引入了互联网,开始发展互联网信贷服务,金融科技逐步渗透到汽车金融行业中,这使得汽车金融行业面临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结合互联网金融的技术背景,提出了当前汽车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汽车金融;发展;策略建议

汽车金融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汽车需要贷款时,可以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优惠的支付方式,可以按照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支付方法。目前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方式有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整车厂财务公司、信用卡分期购车和汽车融资租赁五种。“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发展汽车金融,但与机遇并存的是巨大的挑战,只有把握好机会,推出合理的发展策略,才能利用“互联网 +”的浪潮完成转型,获得巨大的发展。

一、基于互联网金融推动汽车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征信系统落后

我国金融产业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个人信用系统发展较为滞后,给汽车金融的风险控制工作带来困难,不利于汽车金融的发展。从 2004 年开始,全国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国内开设了汽车金融公司,但因为我国个人信用系统落后、风险评估不全面、风控能力差、坏账数量多、损失巨大,大多汽车金融公司长时期发展缓慢。目前,尽管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社会征信体系,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社会征信体系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我国只是在建立个人层面的征信体系,整个社会层面的征信体系并未建立起来。除此以外,由于我国没有个人消费信用记录,所以经常会有个人失信情况的发生。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无法准确甄别汽车信贷资产的质量,从而给入池资产的筛选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汽车金融产品趋同

根据《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简单概括就是,在融资方面,主要依靠股东或者汽车厂商母公司的支持,或者向银行借款。在运营方面,则主要是参与消费信贷,为消费者提供诸如汽车抵押贷款、汽车按揭贷款、汽车担保贷款等。在国外,用户能够在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选择消费信贷、购车储蓄、汽车消费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产品,而这些消費将会产生范围经济效应。汽车金融行业应该一致创新,深化汽车金融服务,提供更多有质量和效率的金融服务产品。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要想促进汽车金融业稳健发展,必须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因为健全的法律体系可以为汽车金融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有助于汽车金融公司防范经营风险。尽管现在我国已有的法律法规对汽车金融业的发展进行了初步规范,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在操作层面存在一定难度,能够结合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汽车金融相关立法则更少。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分期付款的法律法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分期付款交易进行规范,从而无法对交易双方的利益提供保障。关于动产抵押,尽管工商局颁布了《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对动产抵押登记进行了规范,但是法律界目前并未对其效力优先性达成统一意见,将汽车从质押转变为抵押就面临着较大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助推汽车金融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一)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及风险控制体系

国外汽车金融有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和风险控制模式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汽车金融服务拥有完整的生态链,从汽车信贷发放之前的信贷调查与评级到发放之后的二手车回收与拍卖,每一个环节都配备了专业的机构进行专门的金融服务,这些机构的存在降低了汽车信贷的风险 ,同时减少了汽车消费信贷的成本。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构建适合汽车金融发展的信用体制和风险控制体系,完善个人征信、社会征信,使风险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要向政府寻求支持,努力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系统,提高风控能力,减少因坏账而造成的损失。

(二)加强汽车金融产品的创新,多样化产品形式

虽然互联网汽车金融市场前景光明,但因其是新兴行业,仍有部分消费者对行业认识程度不够深,而互联网金融汽车企业为获得海量用户就要花费更大的成本去进行宣传,另外汽车金融也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因此互联网汽车金融企业必须利用互联网技术加以创新和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海量用户数据显示,各地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和价格承受能力、逾期率等都不相同,汽车金融产品的同一设计标准是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所以汽车金融企业要根据地域和消费群体层次设计不同层面的金融产品,汽车金融平台应加快推进业务创新,使购车模式从单一消费购车模式转向模块化汽车购买的私人定制购车模式,同时也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一人一贷款模式,推动汽车金融业务更加个性化,更有针对性。并且可以设计其他增值服务,如通过在线购车、申请小额贷款即可享受免费送车到家上门服务等方式提高行业竞争力和用户黏性。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专门为汽车金融业出台的法规有 《汽车贷款管理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及《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这些法规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准入门槛、融资方式以及经营模式等进行了规定,为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做出了指引。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汽车金融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汽车金融业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备性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因为我国汽车金融业目前还不够发达。为了促进汽车金融业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对汽车金融业务支持发展方面,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和引导。一方面应该减少对汽车金融公司经营方面的一些限制,另一方面应对其经营发展做出指引,引导其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 孙敏娴.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与问题探究 [J].中外企业文化,2020(7):31-32.

[2] 侯家明.“互联网 +”背景下汽车金融发展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2):62-64.

[3] 刘泓羽.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32):57-58.

[4] 余妍.“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我国汽车金融的转型发展 [J].时代汽车,2017(20):122-123.

作者:郭金朋 熊天宝 陈龙昭 刘慧阳

中外汽车消费信贷探讨论文 篇2:

开放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与业务选择

[摘要] 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开放条件下其应如何市场定位及进行业务选择进行了研究。文章结合2005年的最新数据探讨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开放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要想获得发展,市场定位一定要明确:企业客户群体定位在中小企业;个人客户定位在大众客户和中产阶层。结合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比较优势,适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业务创新主要有:大力开发人民币理财业务;集中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积极争取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关键词] 开放条件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业务

1995年7月,以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成立为起点,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开始出现。其在我国的地位比较特殊,一向被看作是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城商行主要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虽然出现较晚,但数量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最多,目前全国共有117家。根据中国加入WTO签订《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协议》的规定,2006年底我国金融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开放后,数量众多、出现时间晚、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如何生存和发展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将以城商行为研究对象,就开放条件下其应如何市场定位及进行业务选择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对城商行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城商行经过10年有余的发展,当前总体发展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率高

资本充足率低和不良贷款率高这两个问题是城商行自出生以来就有的先天不足,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仍是困扰城商行的两大难题。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城商行目前在这一指标上总体较低,不符合要求。根据2004年2月27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7年1月1日以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对于那些资本未能达标的银行,银监会将限制其机构和业务发展。目前,四大国有行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总体情况较好(参见表1)。城商行中也有很多符合标准,如2005年底天津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64%,北京银行则高达10.83%。然而,资本充足率低的城商行更多,导致城商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较低。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末,城商行的总体资本充足率仅2.7%,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为1.8%,在112家城商行中,有80%左右的银行未能达到8%的最低监管要求。

资料来源:各银行网站2005年年度报告

不良贷款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好坏的标准,城商行目前在这一指标上总体较高(参见图1)。不良贷款率一般的警戒标准是15%,低于这一标准被认为是资产质量较好。在我国的金融机构中,虽然四大国有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2005年为10.49%,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主要集中在农业银行一家,其2005年不良贷款率为26.17%,而其他三家则都低于15%的警戒标准,2005年工行、中行、建行这一指标分别为4.69%、4.62%、3.84%。对照而言,城商行不良贷款率高则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200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整理得出

2.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仍表现为中小商业银行,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实力较弱

自1995年城商行组建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扩张更快。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城商行总资产为8730亿人民币,2005年底增至20367亿人民币,资产每年平均递增27%,发展可谓十分迅速 。然而,城商行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总体上仍属于中小商业银行之列,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实力较弱。以2005年的资料为例,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仅四家,但其资产占国内同期全部金融资产的50%还强;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其资产占国内同期全部金融资产的15%多些;城商行为112家,数量最多,而其资产占国内同期全部金融资产仅5%多些(参见表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2005年总资产、总负债》整理得出

3.市场定位不清

城商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但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城商行表现出市场定位摇摆不定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很多城商行热衷于跟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例如有资料显示,目前如果按贷款对象进行划分,城商行向国有企业、5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100-500人中型私企以及地方政府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平均分别为17%、14.5%、18.6%和6.7%,对100人以下的小型私企平均为17.8%,而对家庭的消费贷款(包括商品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信贷,以及其他耐用消费品贷款)更少,平均仅2.2%。

4.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城商行的利益格局中,地方政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商行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从地方政府来说,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能保留一家属于自己的城商行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当前,大多数城商行的第一大股东都为当地地方政府。目前我国东、中、西部省份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平均持股比例分别为22.3%、28.9%和21.9%,全国地方政府对城商行平均持股为23.75。

二、城市商业银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分析

1.众多的中小企业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资源优势

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使城商行拥有一笔其他竞争主体无法比拟的客户资源优势。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全部企业总数中占99%以上,在工业产值中占60%左右,实现利税占40%,就业人数占75%,在新增就业机会中占80%以上,其增长速度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4倍 。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讲,银行贷款仍是其目前众多融资渠道中的首选(参见图2)。但由于中小企业缺少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和与生俱有的高风险性,其往往被大银行排斥在外,从而出现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普遍现象。这对规模较小的城商行来讲,恰恰是一笔难得的客户资源。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金融时报(第2版).2004-6-22

2.城市商业银行具有与客户地域联系密切,熟悉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的优势

城商行自成立之初,就面临一个只能在本地经营的区域限制,直到近来,监管当局才鼓励其跨区域发展。长期的区域限制使城商行与本地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熟悉当地的经济民俗,对本地客户的客户关系、经营状况、资信情况等十分了解。与之相对,国内其他银行及外资银行不具有这种优势。因为一方面国内其他银行及外资银行在某地方上不可能设置过多的分支机构,从而加深对一地客户的了解;另一方面国内其他银行及外资银行在某地方即使设有分支机构,其经理人员也会因经常调换,使得其对地方客户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差。而且即使这些地方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能够了解地方客户的经营状况,他们也很难向其上级机构传递一地客户的经营信息。

3.城市商业银行具有经营灵活,决策效率高的优势

城商行规模普遍较小,属于中小商业银行之列,与大银行相比,其具有决策层少、业务集中、决策效率高、同样的技术条件下业务调整快的比较优势。以中小企业融资为例,企业要申请贷款,如果是大银行常常要经过多方面调查,再加上层层审批,所耗费的时间很长。可是城商行则不同,一方面,他们熟悉本地情况,了解借款企业,省去了方方面面的调查,另一方面,简单的管理结构也使得贷款申请无须经过层层审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决策。例如,宁波市商业银行提出,公司业务从申请到决定一般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在实际操作中真切地做到了这一点。

4.地方政府支持的优势

如前所述,地方政府在城商行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很希望在本地经营的城商行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在多方面对地方城商行给予支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xx城商行是当地人自己的银行”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使城商行在当地拥有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这种优势是国有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有的。

三、开放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与业务选择

1.开放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目前,中外银行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与117家城商行所住暂的城市重合。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并发展,城商行必须首先明确市场定位。对此,城商行的选择应是:

(1)企业客户群体定位在中小企业。一方面这是城商行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交锋的唯一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主要立足于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等优质客户,信贷业务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在看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市场定位,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首先集中在对高端优质客户的争夺上。花旗、恒生、渣打等大银行对小存户开始收取多项服务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抓大放小的竞争策略。显然,城商行在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与以四大行及外资银行为首的大银行争夺大型优质客户是不明智的。

另一方面这是城商行发挥比较优势的唯一选择。目前中小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其在融资时首选的又是银行贷款,但实际中却面临着大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现象,这为城商行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对于中小企业的高风险,城商行因具有熟悉当地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的比较优势,因而可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城商行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也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可以降低经营成本。

(2)个人客户定位在大众客户和中产阶层。与企业客户群体定位类似,城商行在个人客户定位上若想回避与大银行发生正面交锋,又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发展,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人客户群体,这一群体就是大众客户和中产阶层。这一客户群体对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较多,如信用卡业务、汽车、住房信贷业务等。这对金融资源有限和业务范围受地域限制的城商行恰好适合。长沙市商业银行的成功是城商行应将个人客户定位在大众客户和中产阶层的典型例证。该行在本市率先推出了汽车消费贷款、二手房按揭贷款和“芙蓉医保卡”等针对大众客户的业务,使得该行七年内从一家亏损严重的小银行跻身于全国城商行的十强之列。

2.开放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选择

我国地域优势不同的城商行要想在开放条件下获得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取得当地客户的认同,这就需要城商行根据客户需要恰当选择业务。结合城商行的市场定位和比较优势,适合城商行发展的业务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种:

(1)大力开发人民币理财业务。人民币理财业务在我国始于2004年10月初光大银行首推的“阳光理财B计划”。该业务具体操作方式是投资者通过储蓄存款的形式购买该产品,银行和投资者之间共同签署一份承诺到期还本付息的理财合同;之后银行将募集到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最后将扣除银行应得收益外的投资收益按照之前承诺还给投资者。由于这一业务具有收益较高、低风险、银行的信誉保障等特征而受到投资者推崇。但自从2005年3月17日人民银行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1.62%调低至0.99%,导致货币市场的各种投资工具收益率急剧下降,使得该业务因收益减少而进入低谷。

然而,对于城商行来说,在开放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大力发展人民币理财业务。一方面,城商行会通过人民币理财业务而吸收存款,从而达到扩大银行规模以应对开放条件下的竞争危机;另一方面,城商行开发人民币理财业务所获得的收益率将远高于股份制、国有、外资银行开发同类产品的收益率。因为,城商行面对的企业对象是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步伐下,城商行可以将通过人民币理财业务募集到的资金进行贷款利率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

(2)集中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应是城商行始终要集中发展的重点业务,其通过增大这一业务,会从中小企业的成长中获得长远的、较高的盈利空间。在2004年10月底人民银行加息后,城商行的贷款利率不再有上限设定,城商行的自主性得到加强,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可以通过贷款利率的调整来弥补会给银行带来的可能损失。而且即使城商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也不会面临损失客户的危机,因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成本要远低于通过民间金融融资的成本。以北京市规模较大的金宝典当行为例,其一月期的融资利率为4.2%,人民银行2006年8月19日公布的同期(按最短期6个月计算)流动资金贷款月利率为0.465%,二者相差甚多。

(3)积极争取个人消费贷款业务。1997年以来,我国个人消费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和其它贷款等)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截至2005年末,全国消费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约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1%,在个人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不断扩大,约占全部消费贷款余额的70%以上。

消费贷款,尤其是住房贷款,在银行的所有贷款去向中,不良贷款率一直是最低的,而目前这一快速发展的市场城商行却很少涉猎。资料显示,面对家庭的消费信贷目前仅占城商行贷款总量的2%多一些。对期待在开放条件下提升竞争力的城商行来讲,积极争取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在个人消费贷款这块大蛋糕中分到的更多,城商行所要做的就是必须提供高效的服务。按揭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日趋成熟,在银行整体信誉都很好的条件下,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就是银行服务是否到位,哪家银行提供的服务更好、效率更高,就会吸引消费者去哪家银行进行消费贷款。`

作者:李洪梅

中外汽车消费信贷探讨论文 篇3: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分析

摘 要:作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中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该产业集群所拥有的社会化资本。任何生产活动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进行,未来市场的竞争不局限于自然资源、区位资源等低级生产要素的竞争,而更强调在高级生产要素上的争夺,谁能够获取高级生产要素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作为高级生产要素之一的集群社会资本状况是讨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外部元素。重点梳理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描述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产业集群;汽车产业

1 相关概念

汽车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是指处于同一个汽车集群之内的个人、组织通过与内部、外部的对象的长期交往合作互利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范式,主要包括群内社会资本和群外社会资本两个部分。它不仅体现为个人、组织间相互联系的广度,而且体现为这些联系的稳定性和扩展度。

2 汽车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构成

根据上述定义,汽车集群的社会资本可以包括两个方面,即群内社会资本与群外社会资本。群内社会资本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群内企业间的合作网络关系,既有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之间的网络关系,也有企业与中介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还有企业与大学、研发机构之间的网络关系以及企业与政府和行业协会之间的网络关系。群内各类组织间网络越稠密,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强化集群的核心能力。群外社会资本以业务联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群内企业与群外组织间的合作网络关系。从群外社会资本看,某一区域内的汽车产业集群内的所有企业与机构与集群外的相关的研究开发机构、相关的销售网络和商业机构、相关的高质量的供应商、同类型的企业竞争与合作、以及其它的相关的中介组织以及行业协会等集群外组织机构联系越紧密,合作越频繁,则该汽车产业集群所拥有的群外社会资本越丰富,对于该汽车产业集群本身的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我国汽车集群社会资本的现状

胡安生把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分为以下几个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的汽车产业群)、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以广州为中心的汽车产业群)、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的汽车产业群)、环渤海地区(即北京、天津等地的汽车产业群)、华中地区(包括是指以二汽为中心的湖北汽车产业群)、西南地区(主要指重庆等地区的汽车产业群)。从上面提到的各汽车集群的现状来看,集群中的大多数企业(从整车到零部件)为与跨国汽车集团合资的企业,而且合资、合作的对象比较分散。这个地区是全国聚集轿车整车生产基地最集中的地区(见下表)。

分析这些地区的汽车集群的社会资本状况可以看出:

(1)由于各地区合资、合作的对象有多个跨国汽车集团,每一个不同的跨国汽车企业都有其自己的开发体系与技术风格,从而导致在我国同一集群区内存在多个产品技术路线的现象,这种情况必然构成集群内企业间自由交易的障碍,降低集群内部各机构企业间交易的程度,企业的产品、技术、服务的适应性相对降低,相互的交易成本提高。所以集群内企业间交易的频度降低,集群内企业间的网络紧密性必然降低,从而影响集群功能的发挥。

(2)集群对外交易频度主要包括企业对外的交易频度、个人对外的交易频度以及地方汽车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对外进行的交易频度。对外交易内容包括与集群外部相关企业、机构或其它集群整体发生的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一切联系,而不是仅仅限于市场意义上的交易。由于我国的汽车产业,特别是轿车行业主要是由各大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构成。无论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都各有其特殊性。各个汽车集群之间的技术与资本的相容性较差。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汽车企业主要以日系车为主,那么这些整车企业的供应商大多数是由日系的零部件企业所构成(来自日本的机床、零部件企业,或日方在中国的合资公司),而来自于欧洲、美国、韩国等汽车发达国家的零部件企业或他们与中方的合资企业则难有与他们合作、交易的机会,更不必说中国本土的相关企业了。另外我国的市场化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然存在着地方经济的条块分割现象,人为的造成全国性的汽车产业市场割裂。集群间技术、管理、资本的相容性较差以及汽车产品市场的割裂性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汽车集群的对外交易的障碍,降低了集群的对外交易频度。

(3)某一地区的汽车产业集群由于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管理与产业文化,提高了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度。但由于技术与管理文化的多样性和不相容性,以及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又会加强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降低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信任度。

(4)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而言,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传统的三大汽车集团(一汽、二汽、上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失去了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汽车工业并驾齐驱的机遇,未能形成汽车产业的有效积聚。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通过与世界汽车巨头的合作,大幅度的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在全国部分工业条件好的地区初步形成了汽车产业的积聚状态,集群的经济效应逐步显现。但由于与世界上先进的汽车产业集群相比(如美国的底特律、德国的狼堡、日本的丰田汽车城),这些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时间非常短暂,社会资本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积累。

(5)2004年5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该政策强调,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改善汽车使用环境;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汽车市场和管理制度;国家统一制定和公布针对汽车的所有行政事业性消费和政府性基金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强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国家鼓励二手车流通,完善汽车保险制度。该产业政策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市场机制的逐步成熟。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节能,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肯定要超过六千五百万辆,从节能的总体要求来看,新车油耗标准降低百分之十五的目标必须达到,这样汽车产业才有可能实现科学、持续地发展;其次是环保,“十一五”后期中国生产的汽车排放标准起码要达到相当于欧Ⅳ标准的要求,而现在却还在讨论落实国三标准的问题,这显然落后于形势;再者是对汽车出口不能掉以轻心,虽然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出口保持了强劲的势头,但这不过是刚刚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最后,要落实自主创新的目标,到2010年,中国生产的乘用车中,自主品牌产品要占到六成以上的份额,而目前只有四成多。如市场分割的情况依然存在,汽车消费阶段的税费仍然偏高,汽车消费信贷刚刚起步,道路与停车设施跟不上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的要求,部分地区不合理的限制汽车消费的措施依然存在等等。这些国内的汽车产品消费环境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从这个角度上讲,说明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4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平台的构建

(1)强化汽车文化的交流与互惠规范的建立。鼓励企业与员工参与社会是保障企业知识的交流、传播、创造和应用的有效途径,如各种汽车制造技术的学术交流、汽车及零部件的产品展示、产业发展未来趋势的探讨、各种为业内人士举行的沙龙以及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俱乐部等。这些活动频繁的开展将有力的促进知识、信息等在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传播,促进相互协作的企业间相互信任的强度,从而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的积累。

(2)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信用规则和制度,塑造企业诚信。丰田汽车产业集群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埴根于集群内部的强大的诚信力。我们应加强法规在信用规则与制度中的地位,加强市场经济诚信的立法和执法,出台相关的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惩罚度,增加企业交易过程中违法的机会成本,降低甚至杜绝企业交易过程中的败德行为。由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交流和传播是知识传播者和接受者间直接的接触。因此企业中隐性知识的共享就在很大程度受限于交流双方彼此间的公开和诚实性、可依赖性程度。提高企业的信任度可以有效降低不确定性,缩减企业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防范投机行为;提高组织信任度;促进人际间的沟通,强化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提升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组织效能。通过制度规范客观上减少投机行为的发生。在地域性汽车产业集群中,无论是行会或商会还是企业之间,成员之间是否存在信任对网络和组织效能的发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任可以使网络和组织减少交易成本,获取更多稀缺资源。

(3)开展电子商务,建立国际化营销网络。开展电子商务,可以大幅度降低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内外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的开展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宣传集群内产品的整体形象,利用信息量丰富的网络,把集群产品的优势向国内外进一步推广;推广和销售本汽车集群内的产品。使客户能利用网络提供的产品价格、性能等信息,方便、快捷地进行网上采购,节省双方地交易成本和时间,扩大和加快产品的销售;提供多元化的客户服务。由于技术条件和管理能力的约束,我国的汽车产业在这方面的服务非常欠缺,从而不能达到整个产业的发展与国内、国际的消费良性互动的要求。

(4)发展和完善产业集群中的行业协会或商会。发展得好的行会或商会,成员身份本身就具有品牌效应。协会可以通过建立行规行约,约束企业的行为,避免无序的竞争。

同时会员通过正式的组织参与,可以结识更多的合作者,扩展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同时产业集群内的行会或商会可以成为行业内信任机制建立的组织和推动者。目前我国有许多涉及到汽车产业行业协会,在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提高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许多协会成立的时间不长,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协会的功能还不完整,约束力和公信力不强,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

(5)建立完善的产权管理制度。市场经济下的诚信,是以财产所有权的明确界定和独占为前提,以财产使用权的交易为内容的。信用关系的实质是产权关系,产权不明则交易不清,交易不清则信用不立。没有明确的产权,也就无法积累社会资本。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同时存在多种产权性质的企业,如民营企业浙江吉利汽车,国营企业三大汽车集团公司(一汽、上汽、东风),外资独资企业(一些汽车零部件公司)以及中外合资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等,有些企业的产权性质是复合性的。中国许多汽车企业集团下属的整车及零部件公司与外企合作,其中的绝大多数成立了合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是由国外的专业厂家与部分国营企业合资组成,公司的中方管理者由上级部门委派,内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经营者的任期大多数较短,经营者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与战略存在明显的不一致,从而导致企业的绩效的考核难以有一个客观准确的标准。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的个人成本与个人收益显著不对称。这样就会在企业内各级管理部门产生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各级经营者个人的道德风险增加,从而最终的影响到单个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甚至整个汽车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的提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急待解决的问题。

(6)调整政府的角色定位,规范政府行为。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政府职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行政区域内汽车产业的过分干预,会使得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生命周期缺乏良好的预期,助长了短期经济行为,加剧了市场经济信用缺失,所以,社会诚信的建立,首先政府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稳定产业政策、增强政策的透明度,让人们理解政策的科学决策过程,对政策有个正确、长期的预期,才有利于人们树立信心及社会诚信的建立。

参考文献

[1]Coleman,J.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Supplement:S95-120.

[2]Woolcock,M.: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Theory and Society,1997(27):151-208.

[3]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周小虎,陈传明.企业社会资本与持续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作者:周 龙

上一篇:经济理论资源开发研究论文下一篇:六五普法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