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因素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以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并检验了在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下财务柔性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财务柔性越大对企业成长性的挤出效应越明显;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能反向调节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性,且这种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显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因素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因素论文 篇1:

高校财务管理决策初探

[摘 要]财务决策既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财务活动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进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资金的管理及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地运用有限的办学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成为高校财务管理者所决策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现状入手,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模式,对高校财务管理决策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决策;财务决策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6.040

提高财务决策能力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配置资源,需要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目前,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决策方面的文献大多侧重于研究高校如何从内部完善决策制度与方法。刘长河在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研究中指出,高校在投资筹资中的决策方法以及高校财务决策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人员素质、充分掌握决策信息、定性与定量的决策方法相结合。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高校开始面向市场,决策层需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将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关方法引入高校。这类文献主要集中于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而财务管理决策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高校财务管理决策进行专门研究的较少。邓纯燕在研究中将高校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了比较,提出高校借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现状、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方法,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特殊性,以期找到更适用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决策模式,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1 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现状

财务管理决策是指财务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采用合法的手段、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财务活动的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的过程。与企业相比,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决策者构成方面

从影响财务管理决策内因的角度来看,高校的组织结构对其财务管理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财务管理决策机构是高校党委会,财务管理决策者只是由上级部门任命的学校部分党政领导。而在企业财务治理中,财务决策的责任往往是由经营者承担的。企业经营者又分为3类财务主体:董事会、总经理及财务主管。其中,董事会与总经理承担财务管理的决策职责、财务主管主要是决策的执行者。现代大学要求行政权与决策权相分离。显然,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这种主体构成不符合现代大学的发展要求。我国高校财务决策一般由财经领导小组或学校党委常委会决定,高校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很少能参与到决策中去,财务决策机制不完善。如有些高校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往往存在着领导“一支笔”的现象,财务管理部门及人员很少参与到财务管理活动。这种集中领导决策的机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增加了财务管理决策的风险性。同时,由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决策主体仅为部分学校党政领导,缺少职工代表、专家等多方参与决策,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受到影响。

1.2 决策目标方面

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在财务管理决策上明显不同于企业组织,尤其是体现在决策的目标上。从本质上来说,财务决策的目标取决于组织生存目的或其存在目标,以及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高校决策者在进行财务管理决策时,要更多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财务管理决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高校的非营利组织属性使其在决策中容易忽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这也体现在决策的目标中。而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最终目标则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

1.3 决策内容方面

从财务管理决策的内容来看,尽管高校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根本上都是基于资金的财务管理活动,但二者在具体的决策内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高校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使其内部事务可以分为两类:行政事务、学术事务。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考虑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预算的合理编制以及其执行过程的控制,对学校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规范高校的经济秩序等。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基础是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问题,决策的内容涉及到筹资、投资、资金的运营及分配活动。企业的财务决策往往要权衡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的实质是管理资金运动及运动过程中与各方面产生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筹资、投资两个方面对高校财务管理决策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的贷款额度截至2005年底已达2 001亿元。《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的数据则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 500亿~5 000亿元。另外,有教育部内部权威人士测算,保守估计我国高校的负债约为4 000亿元。对我国高校而言,每年仅偿付贷款利息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再加上贷款结构的过度集中,特别是当还贷高峰到来时,这样的财务风险给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凸显了高校在财务管理特别是筹资决策上的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高校已不再仅具有教学职能,也在开展各种投资增值活动。但由于我国高校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决策者往往缺乏适应市场化的经验。高校的投资决策机制不完善缺乏合理的投资论证和有效监督机制,如有些高校关于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并未建立论证、决策机制等内控制度,以至于造成对外投资决策失误,给高校造成了经济损失。显示了投资决策的风险性,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投资决策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以上论述的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如下。

近年来,我国高校虽然整体发展迅速,但高校的财务决策机制却落后于高校的发展速度,高校的财务决策机制尚待完善。高校财务部门还不能完全统一管理全校的经济活动,财务部门往往只是作为既定政策和决定的执行者。另外,高校校级领导大都兼有教学科研任务,造成财务管理的决策层中缺乏专人系统的研究学校的经济问题。同时,由于高校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决策者市场操作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风险性。

2 高校财务管理决策问题解决的依据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决策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借鉴企业财务决策的角度,对解决高校财务管理决策问题提出建议,高校借鉴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其原因主要是二者在内外部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高校与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决策一般都按照6个步骤进行:确定决策目标、收集相关数据信息、提出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确定最优方案、监督和评估决策的执行情况。高校作为教育性组织有其特殊性,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高校自身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依附于政府的事业单位到独立自主的法人,这种角色上的转变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面向市场的高校在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必然要树立市场意识,在进行财务管理决策时将效率与效益的成本考虑在内。因此,高校借鉴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校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财务活动中基建、筹资、投资以及一些有风险的活动也随之开展。如近年来,北京大学目前已拥有包括5个上市公司在内的一系列校办企业,这其中就有北大方正集团(香港上市)、未明集团(上海A股上市),这些校办企业给北京大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有力地支持了北大的科研项目发展,高校开展的这些活动与企业的财务活动相类似。现代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财务管理决策机制。借鉴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些成熟的决策方法,可以为高校决策提供新思路。同时,高校与企业在一些经营活动上有着相类似的业务如上文所论述的校办企业,在进行此类业务的财务管理决策时,可借鉴企业的决策方法,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效率与科学性。

面对着高校财务管理决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高校在其财务管理决策中应立足自身实际,有选择性的借鉴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手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以构建高校财务管理决策新模式:该模式既要满足内部信息需求者的需求、管理层监督控制的要求;同时,要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因此,结合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索高校的财务管理决策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值得研究的。

3 高校财务管理决策问题的解决路径

高校不同于企业,因此,高校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模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地借鉴企业的部分财务管理决策方法。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侧重点要向发展职能进行转变,为决策提供专业的信息支持。也就是说,基本目标是要完善高校财务决策机制,适应经济形势及市场的新变化。

3.1 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的集体决策机制

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和“满意准则”,该假设说明了管理者的有限理性,集权式的决策往往会降低决策的科学性。根据Gallupe R B等的研究:在集体决策中当成员少于5人时,成员参与讨论的程度高;而当人数多于7人时,成员参与讨论的机会就会降低,易造成决策受少数人支配,使群体再分裂成小的群体。这种集体决策的方式已经在企业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成效,有效地提高了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因此,高校财务管理决策中要建立集体决策机制,可以通过建立财务管理决策小组的方式。一方面,要根据决策的具体内容确定合理的人数,如当决策一些重大但不紧急的事务时可以采用中等大小的群体决策,对于日常事务就比较适合小规模群体决策,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面临需要快速做出反应的危机决策则可以减少决策的人数甚至是个人决策;另一方面,决策小组的人员构成中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的特殊性,高校存在着学术与行政两大并行的事务,这就要求决策层应充分反映这两大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决策小组的成员中有行政人员、学术人员的代表。同时,根据决策的具体内容适当地增加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最重要的一点是增加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参与度,为决策提供专业的意见,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总之,建立高校财务管理的集体决策制度,不论是人员数量还是人员结构都要依据具体的决策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

3.2 强化高校财务决策中资金的时间价值

以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借贷关系的普遍存在为前提条件的资金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决策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往往容易忽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把资金时间价值引入高校财务管理将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决策者做出科学的决策。如应将引入金融机构贷款或BOT固定资产的产生的贷款利息等超出购建成本的支出计入购建成本中,改掉在预算中用资本性支出中的财务费用进行支出的旧习,减小购建成本的核算决策的偏差,实现高校资产的有效利用,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3.3 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分析是根据财务报告及有关财务信息对组织运行状况及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的过程。财务分析不仅是对财务活动的事后总结,也是对未来财务活动的预测,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校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过于简单,无法为财务决策提供充分的指导,因此,必须完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见表1)。首先,应将高校各部门的财务报告及有关材料进行收集,然后,再将收集整理好的资料通过专业的系统分析评价,客观分析已完成的财务活动、详细列明其中的利弊得失,并对高校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决策层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优化决策。

3.4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决策信息化建设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质就是学校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财务信息进行整合以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目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务决策信息系统构建主要分为:信息的采集、利用以及展现3个方面,财务决策数据仓库可以提高财务数据的利用率,并产生相应的财务图表,为各级部门提供有效财务数据信息,帮助决策人员进行分析决策。高校可以在“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开发财务信息查询系统,列示有关财务信息,使高校各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财务信息。同时,建立专门的数据端口对接,将决策层需要的数据随时上报,并通过不同的口径进行汇总。这样高校的决策层就可以根据这些不断更新的财务信息进行相关预测分析,形成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4 结 论

科学的财务管理决策制度,可以实现高校财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在考虑到高校组织的特殊性,对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剖析。结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方式,提出了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新思路,以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良好发展。在决策方法的适用性上,主要是在考虑到高校与企业具有一定类似性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参考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部分做法,提出适合高校的财务管理决策模式。但是本文中关于高校借鉴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研究特别是对一些方法的适用性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也缺乏定量的研究。同时,由于笔者的研究水平有限,因此文章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仍需进一步完善与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长河.浅谈高等学校财务决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3,22(3):140-141.

[2] 邓纯燕.高校财务管理引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3]胡帆,阎银泉.谈大学财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J].财政监督,2011(21):53-54.

[4]王玉海.企业财务治理结构问题初探[J].企业经济,2003(11).

[5]杨玉环.浅析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10(6):66-67.

[6]刘凤超.我国公立高校财务风险与控制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 赵善庆.高校财务管理问题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8]程波.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9]Desanctis G, Gallupe R B.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J].Management Science,1987, 33(5): 589-609.

[10]谢丹,刘树林.企业财务决策群体成员构成因素及建议[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9(4): 59-61.

[11]陆敏.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研究[J].网络财富,2010(1).

[12]施春园.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外资,2013(5).

[13]帅毅.企业财务管理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2(13):107-108.

[14]袁隽媛,谢健.基于 OLAP 的高校财务决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

作者:宋慧晶 王同孝 孟凡斌 李双双

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因素论文 篇2:

产品市场竞争、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

【摘 要】 文章以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并检验了在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下财务柔性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财务柔性越大对企业成长性的挤出效应越明显;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能反向调节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性,且这种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显著。该研究为探讨产品市场竞争、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证据,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财务柔性; 企业成长性; 调节效应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升级周期越来越短和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所面临的环境因素也越来越复杂,面对复杂的风险与稍纵即逝的机遇,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方法也需要及时调整跟进。柔性财务管理体系强调增强企业对未来不确定性环境的预测和控制,注重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做出科学决策,化解经营风险,进而拓展企业的成长空间,因而受到理论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早期财务柔性理论主要是依据融资优序理论中的财务松弛理论推演而来,强调了企业对现金流量的调控能力,提倡企业通过财务柔性来消除预期外的现金支出对企业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1]。进入21世纪,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降低环境因素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财务柔性储备的功能也由对经营风险的“预防性”转化为对环境机遇的“利用性”[2],尤其对于成长型企业来说,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对把握未来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财务柔性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关于外部环境变化对财务柔性动态调节问题的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将在不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背景下,探讨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探讨产品市场竞争对这一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的作用机理。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

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企业通过保持较低负债融资比率或者提高现金持有率,可以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3]。但是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认为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存在负相关性,企业自由现金流增加会激化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从而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企业持有大量超额现金会刺激经理人的非理性投资,过度的财务柔性储备又会挤占企业正常的发展投入,阻碍企业成长[4],故提出假设1。

H1: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二)产品市场竞争、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

财务柔性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力度如何,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密不可分。产品市场竞争作为有效的外部约束与激励机制,在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中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刘志强等[5]认为产品市场竞争可以减少经理人的懈怠行为,降低企业现金持有的代理成本,对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具有显著效果。杨兴全[6]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当企业处于高市场竞争环境时,持有高水平的现金可以满足企业成长性投资需要,从而促进企业绩效。吴昊[7]认为产品市场竞争会提升企业现金持有价值,且当外部融资约束增加时,企业事先储备财务柔性产生的价值效应会增强。综上所述,提出假设2。

H2:產品市场竞争能反向调节企业成长性与财务柔性的负相关性。

(三)产权性质对产品市场竞争、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影响

在不同产品竞争环境下,企业成长性与财务柔性关系的作用程度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是否存在差异呢?对于正处在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政府干预虽可降低国有企业融资成本,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国有企业经营依赖性,破坏市场平衡[8]。高平[9]认为在面对市场环境危机时,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享受更多的政策补贴和信贷援助,对财务柔性储备的需求较低。刘名旭等[10]对未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受所有制影响,贷款融资约束较大,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时,通常会利用先前的财务柔性储备来保持高成长性,故提出假设3。

H3:相比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负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为避免其他因素对研究产生的影响,对样本进行如下筛选:(1)考虑到金融行业资本结构特殊性,根据证监会2012年《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剔除金融业的上市公司;(2)为降低制度因素干扰,剔除同时发行B股和H股的公司;(3)为排除异常数据导致的误差,剔除2010—2016年被ST处理和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研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金融数据库(CSMAR),采用Excel 2007和Stata 13.0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二) 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企业成长性可以反映一段时期内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速度,以往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企业成长性进行描述,一是采用市场价值增长率指标,如托宾Q值、资产市价账面比、盈余市价比等;二是采用财务业绩增长率指标,如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根据王斌等[11]和徐宁等[12]的研究,企业可以通过外部融资和内部留存收益来实现价值的增长,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成长,最终都会造成总资产的增加。因此,本研究将企业总资产增长率作为企业成长性的衡量指标。

2.解释变量

上市公司会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调整财务柔性,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获取财务柔性的途径包括持有高额现金、保持低负债融资比率和选择合适的支付政策三种。但由于国内特定的历史制度背景,企业支付政策相对单一且很难与财务柔性决策相结合。借鉴Arslan[13]的研究,仅从代表企业调用内部资金能力的现金柔性和获取外部资金能力的负债融资柔性两个方面,采用多指标法来判定财务柔性,即财务柔性(FF)=现金柔性+负债融资柔性。其中,现金柔性=公司现金持有比率-行业平均现金持有比率,负债融资柔性=Max(0,行业平均负债比率-公司负债比率)。由于财务柔性指标具有滞后效应,故采用滞后一期的数据进行度量。

3.控制变量

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财务柔性的影响,厘清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参考曾爱民等[15]和杨荣华[16]的研究,从企业运营和公司治理两个角度引入控制变量。从企业运营视角,选取企业规模(Size)、企业上市年限(Firmage)、固定资产占比(FA)和企业价值(ROA)四个变量,用来控制企业当期经营状况。从公司治理视角,选取股权集中度(Shrcr1)和产权性质(Soe)两个变量,用来控制大股东和政企关联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设计

根据战略管理理论,企业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对未来经营战略进行修正,借鉴王满等[17]关于财务柔性的研究,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模型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

利用F检验和Hausman检验来选取最优的面板数据模型。从表2可知,模型1和模型2的F检验结果都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回归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都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此外,考虑到时间维度的影响,最终选用时间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1.总体样本描述性分析

由表3可知,样本企业整体处于发展阶段,样本企业财务柔性水平总体较低且企业间财务柔性水平差异大,行业间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具有显著差异,选题有研究意义。

2.分组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表4可知,国有企业成长性指标均值低于非国有企业成长性指标均值,显示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发展趋势更好;国有企业财务柔性水平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说明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注重储备财务柔性;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均值低于非国有企业,说明非国有企业所处市场竞争环境更为激烈,产权性质对企业运营和公司治理具有一定影响。

(二)相关性分析

根据表5可知,企业财务柔性水平总体上抑制了企业的成长,初步验证了假设1。企业成长性和企业规模、企业上市年限、股权集中度、固定资产占比、企业价值等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控制变量选取的合理性。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可利用回归分析对变量关系做进一步检验。

(三)回归分析

利用模型1和模型2分别对总体样本和分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见表6。总体样本模型1中,财务柔性的回归系数为-0.132,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财务柔性对企业成长性具有挤出效应,从而验证假设1成立。总体样本模型2的回归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得到了优化,说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是影响企业财务柔性储备的重要变量,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增加会缓解财务柔性对企业成长性的挤出效应,即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反向调节了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负相关性,验证假设2成立。

为检验产品市场竞争、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三者间是否还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利用分组后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分组后模型1的结果可知,不同产权性质下财务柔性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存在差异,相比国有企业,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長性的负相关性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根据分组后模型2的结果可知,产品市场竞争对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反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样本企业中具有显著影响,在国有样本企业中影响不显著。因此,产品市场竞争反向调节了财务柔性对企业成长性的挤出效应,使非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先前的财务柔性储备来维持业绩增长。国有企业规模较大,容易得到政府扶持,企业外部融资相对更容易,因此,国有企业的财务柔性储备需求较低,受市场竞争环境影响较小,验证假设3成立。

(四)稳定性检验

为了确保上述对产品市场竞争、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关系检验结果的稳健性,一是改变解释变量阈值,采用Marchica et al.[18]的研究方法,将行业平均现金持有比率增加10%,行业平均负债比率降低10%,用新定义的基准计算财务柔性储备水平,并带入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回归结果与上述一致。二是减少宏观经济政策对样本的影响,我国在2009—2010年间实施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上市公司财务柔性储备水平异常,因此在稳定性检验时剔除了2009—2010年数据,选取2011—2016年的样本进行回归,研究结论并未产生实质性变化。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首先,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呈负相关关系,即由于高昂的财务柔性成本会占用企业发展资金,提高财务柔性水平会对企业成长性产生挤出效应。其次,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能反向调节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的挤出效应。最后,不同产权性质下财务柔性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存在差异。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财务柔性储备对企业成长性的挤出效应更明显,且受产品市场竞争环境的调节效应更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柔性与企业成长性之间并非只是单一对应关系,还可能受到产品市场竞争和产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处于高市场竞争环境下的非国有企业会通过降低财务柔性水平来保证高成长性,这说明储备财务柔性有助于企业抵御外部环境波动带来的冲击。政府应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环境,加大对非垄断性、竞争程度高的非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拓宽其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成本,以降低财务柔性对其成长性的挤出效应。同时,企业自身应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财务柔性管理水平,努力提升转危为机的财务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HEATH L C.Financial reporting and the evaluation of solvency[Z].1978.

[2] BYOUN S.Financial flexibility,leverage,and firm size [D].Working Paper,2008.

[3] BATES T W,KAHLE K M,STULZ R M.Why do U.S.firms hold so much more cash than they used to?[J].Journal of Finance,2009,64(5):1985-2021.

[4] 王满,沙秀娟,田昊.财务柔性、公司治理水平与过度投资[J].经济经纬,2016,33(6):102-106.

[5] 刘志强,余明桂.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2):144-149.

[6] 杨兴全,吴昊.行业特征、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09(1):69-76.

[7] 吴昊,谢广霞.产品市场竞争、融资约束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效应[J].金融论坛,2015(9):48-59.

[8] 孙铮,刘凤委,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5):52-63.

[9] 高平.金融危机冲击、国有产权背景与公司行为策略[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0] 刘名旭,向显湖.环境不确定性、企业特征与财务柔性[J].宏观经济研究,2014(4):127-134.

[11] 王斌,张伟华.外部环境、公司成长与总部自营[J].管理世界,2014(1):144-155.

[12] 徐宁,任天龙.高管股权激励对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基于双重代理成本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2014,V180(4):55-63.

[13] ARSLAN-AYAYDIN, FLORACKIS C,OZKAN.Financial flexibility,corporate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financial crises[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14,42(2):211-250.

[14] 余明桂,潘紅波.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产品市场竞争[J].管理世界,2010(8):117-129.

[15] 曾爱民,张纯,魏志华.金融危机冲击、财务柔性储备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3(4):107-120.

[16] 杨荣华,黄陟.环境不确定性、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基于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6(36).

[17] 王满,许诺,于浩洋.环境不确定性、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J].财经问题研究,2015(6):130-137.

[18] MARCHICA M T,MURA R.Financial flexibility,investment ability,and firm value:evidence from firms with spare debt capacity[J]. Financial Management,2010,39(4):1339-1365.

作者:林斌 舒文燕

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因素论文 篇3:

关于国际工程项目中财务风险规避的探讨

【摘 要】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国际工程项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国际工程项目特别是国际工程承包方面,面临国外的工程承包企业激烈的竞争更是需要不断的发展。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国际经济市场的变化,对于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也是引起我国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企业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际工程项目发展的现状,了解企业在财务风险规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企业可以在财务风险规避中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国际工程承包 财务风险 风险规避

引言

一直以来,国际工程都是利润和风险并存,更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国际上每年都有一批工程公司倒闭,又有一批新的公司成长起来,因此一个公司要想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就要努力加强风险管理。涉外工程承包涉及不同国籍的公司及项目,必须受到其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民俗、外交、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增加了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实施的复杂性及风险性,使合同管理也更加困难。财务风险的规避方面也是需要引起国际工程项目企业的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财务风险是基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讲我们将财务风险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概念。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目标和预期财务收益目标出现不一致,因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使得风险转化为损失。这种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方法,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从市场经济的高度出发,以企业的价值以及资金运动为主线,衡量、辨识、评价和处置企业所面对的全部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融资或筹资风险,它是指由企业负债引起的,也就说是指企业由于借入资金而引起的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債务的不确定性,没有债务就不存在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则是指企业通过识别、衡量以及分析其理财的过程中的出现各种不确定风险,同时实施恰当的手段和方法来控制财务风险,并达到保证其理财活动能够安全和正常的开展的科学管理过程。

1. 我国国际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规避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国际市场环境多变,加大企业对财务风险规避的难度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风险较大的经济活动,它不仅涉及到工程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对外关系、进出口、资金和劳务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及法律规定,以及外汇管理等等,而且还可能遇到不同的技术规范标准、不同的业主、不同的咨询工程师、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国际工程承包公司经常处于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环境当中,承担在国内承包工程所无法比拟的巨大风险,这些风险中面对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考虑的不足都可能导致工程亏损。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若是不能够适应复杂且多变的宏观环境,就势必会令企业的理财面临困难。

1.2国际工程项目的规模扩大,财务风险管理不够完善

就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来说,仍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导作用。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企业还是有较大的压力,所以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承包企业紧抓机遇拓宽市场,在一些领域的设计咨询能力方面比较突出,承揽大型、特大型项目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很多企业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却忽略了企业面对的更加多变的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规避也就相对不足,出现了不能及时应对的情况,这些都是需要企业面对的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在扩大规模过程中,企业注重扩大经营范围的同时,就会忽略应有的财务部门中风险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1.3工程项目融资数额大,资本结构不合理

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企业都是规模大,成本高,需要大额的资金的支持,所以我国企业现实中融资有很大的缺口。近些年来,我国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融资方式仍旧单一,股权融资难度大,民间资本介入少,银行借款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银行贷款的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额有限,银行借款融资方式会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升高,从而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剧。另一方面,从资本结构看,某些工程企业过于追求负债融资带来的抵税效应,便不断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加大负债的比重,却导致利息负担的加重,最终抵消了抵税的好处。此外,有些企业长短期借款的期限结构不合理,没有合理的编制还款计划,也造成了财务压力变大。

1.4财务管理部门低效,人员素质不高

有些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企业只重视业务的承揽和工程的施工,忽视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财务管理基础薄弱,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不高。在现实的工作中,我国很多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存在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够,财务管理人员缺少风险意识的问题,是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的环境中,会使企业财务人员放松警惕,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财务风险的本质,以为只要对资金做好管理,就不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2. 加强财务风险规避的建议措施

2.1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

国际市场相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更具有变化性,市场总是会随着国际的政治形势、经济状况等发生变化,所以我国的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中也会面临更多的财务风险。企业在这样多变的环境中,更要树立起正确的规避财务风险的观念。要规避财务风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更要学会居安思危,企业的领导层应该树立风险观念。这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需要对企业的资产的流动情况进行经常的动态分析,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增强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的适应能力。

2.2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

我国国际工程项目企业要加强资金的管理,企业应该编制切实可行的预算,并保证预算的执行、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在资金运作上也要实行集中管理及统一调配,充分发挥资金的规模优势,减少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的权衡资本成本及财务风险两者间的关系,要坚持适当负债的原则,保持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例如,某国合集团公司在发展中会与中外很多金融机构保持长期而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样为项目的融资提供了更多便利。该企业通过不断拓展多方面的融资渠道,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通资金,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了单一借款方式带来的财务风险。

作者:尹嵩

上一篇:骨髓内皮细胞增殖研究论文下一篇:文旅局负责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