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美学意境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英语翻译成为传播文化、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使中国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西方文化。英语翻译不仅能展现西方文化特点及民族语言文化,也反映出了翻译人员的综合素养。良好的英语翻译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英美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文学翻译美学意境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文学翻译美学意境论文 篇1:

浅谈文学翻译中美学意境的传达

[摘 要]本文通过界定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引用美学理论的相关论述,以张培基教授的译作《巷》为个案,从选词与美、音韵与美、意境与美以及补译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采用变通和补偿传达美学意境,达到文学翻译的真正对等,对于与美学有关的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文学翻译 美学 变通 补偿

(一)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

张今在总结了古今中外对翻译各种不同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完备的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或)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是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他还指出:在这个定义中,逻辑映像的移注指的是科技翻译,而艺术映像的移注指的就是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除了传达原作的故事情节等基本信息外,还要传达原作的艺术审美信息,而这却是一个相对无限且难以捉摸的“变量”。谢天振先生曾举李清照的一首《如梦令》为例:“昨夜雨疏风骤……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果翻译时只用一种纯粹解释性的语言传达其“指称意义”:“昨天晚上雨很大,风很大,把室外的海棠花吹打掉不少,但叶子倒长大了。”不相应地用一种具有美学功能的语言传达原作中的艺术审美信息,则译文显得毫无美感,无法带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也就失去了原作的美学价值,没有完成文学翻译的真正任务,不能称为真正的文学翻译。因此,我们可以把文学翻译简单地定义为艺术创造性翻译,非文学翻译则为“信息传递性翻译”。

(二)文学翻译的美学解析

笔者认为文学作品区别于非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的美 (aestheticalness),因此为能在下文中全面评析文学翻译,这里有必要从美学角度加以阐述。

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翻译文学作品的最高美学境界是出神入化。就如金隄先生讲过:“翻译中的艺术性,要求译者对原文从形式到内容的统一体有全面而又细微的理解和感受,真正做到和原作者心灵相通,然后调动译入语中最适宜的手段,用恰如其分的译文,使读者也获得同样全面而细致的理解和感受。”译者如果能把原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气语调甚至说话的节奏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那原文的美感一定会得到完美的体现。

首先音韵美能否在译文里表现出来着实很重要。因为当一个人在读文学作品时,在他心头也会响起这段话引起的美妙旋律。

笔者将要分析的个案取自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一篇——《巷》。该文是柯灵写于1930年秋的一篇著名小品散文。作者以沉挚细腻的笔调叙述江南小城市中的小巷,向往那里悠闲宁静的情调,流露出对大都市喧闹纷争的生活的厌恶。通篇选词文气精致,格调舒缓雅静,是不可多得的散文佳作。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文字技艺,极强地展示了汉语的音韵美与形式美。

(三)译作评析

1.选词与美。文学作品的选词与力求准确的科普读物不同,它讲究诗情画意,其实也就是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文学绘画。虽然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必雕琢藻饰,但如果文学语言芜杂松散,平庸暗淡,那么即使作品具有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它也无法激动人心,因为文学作品的魅力在相当程度上在于它的形式。诗情画意构出种种美丽神奇的意境,而词汇正是创建意境之美妙大厦的石头。

而在《巷》这篇散文中,“憧憧、寂寂、古雅、澄明”等一系列逼真的词语,还有“重门叠户、怡然自得、斑斑驳驳、娉娉婷婷”等数不胜数的四字成语,着实把汉字的韵纳与灵秀发挥到了极致。例如,原文: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译文:The lane, in terms of the art of urban architecture, is like a piece of prose of gentle gracefulness or a painting of classic elegance and simplicity.这里,原文中两个并列的四字结构反映了汉语中“两分法”的特点,因此张教授均换译为以名词为中心的修饰解构,顺合了英语“三分法”的特征。但翻译时只要有美的效果就行了,故意堆砌词藻只会画蛇添足。简单的词汇也可以表现复杂的美,因为质朴并非简陋,而是自然中的隽永,单纯中的丰富,是简洁明朗与深刻复杂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不要为了寻求美而刻意雕饰,把原本文体简洁、具有质朴美的作品俗丽化,以至破坏了其美感。

2.音韵与美。由于汉语自身的音韵美,再加上原文中大量成语的运用,读起来抑扬动听、朗朗上口。为达到音律对等的目的,译文中应有意识地避免使用含有爆破音、破擦音等不悦耳音素的词语。同时,可借助译语中的头韵、半韵与尾韵来仿造原语中的双声、叠韵及四字格,譬如,“hustle and bustle”对“红尘”,“all-pervading and all-purifying”对“净化一切,笼罩一切”等。然而,笔者认为有几处还可稍稍修改,例如:原文: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肃杀。译文:There you will experience a kind of peaceful calmness rather than gloomy sternness. 这里“和平的静穆”和“阴森和肃杀”,不妨也尝试译成头韵,如“peaceful placation”(“composed calmness”)和“gloomy glaring”。再如:原文: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译文:There is nothing but stillness there.很明显,张教授使用了两个“there”来呼应原文中的“寂寂的,寂寂的”;但鉴于英语中忌单词的重复,所以将“stillness there”换作“stillness and serenity”如何?

3.意境与美。重回到文学翻译意境的再创造。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性特点,使得翻译中意境的传达尤为困难,但通过适当的补偿(compensation)并非不可为。

就本文而言:

(1)可调动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的手法,表现这篇美文的诗意。譬如,原文中“宁静的黄昏”在张教授的笔下化作了“the dust-like quiet”,巧妙的再现了原文的情境。

(2)可通过移情(empathy) 来加以转化,这不但符合作家创作的规律,更顺应读者的审美过程。例如作者用“杂草乱生”来形容“乡村的陋巷”,张教授翻译为“overgrown with wild weeds”,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是,如果把“overgrown”改为“frowning”,行人对“湫隘破败”的“陋巷”的厌恶之情似乎也随之跃然纸上了。再如张教授把“修竹森森,天籁细细”,译成“with dense groves of tall bamboos as well as soft sounds of nature”;笔者认为可大胆突破原文模式,尝试译成“with dense groves of slender bamboos, whispering in breeze”。虽形式上相去甚远,然意境似更准确生动。

在文学翻译之中,美学阐释给予了译者更高的要求。因此,把一个词语或一段话语的全部意义同时传递给译语的读者,只能是一种理想。译者必须在保留什么和舍弃什么之间作出选择。怎样确切传达那些可以对应的意义以及怎样变通和补偿那些缺损的意义,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茅盾先生认为,“文学的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 这确实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傅德岷.散文艺术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2]金隄.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林同华.美学心理学[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06

[4]刘宓庆.翻译的美学观[J].外国语,1996.

[5]王菊泉,郑立信.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

[6]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4).

作者:王 萌 吴道迅

文学翻译美学意境论文 篇2:

英美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英语翻译成为传播文化、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使中国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西方文化。英语翻译不仅能展现西方文化特点及民族语言文化,也反映出了翻译人员的综合素养。良好的英语翻译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英美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英美文学翻译;方式的欠缺;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

引言

美学价值的文化欠缺会对英语翻译实践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注重文化重构,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应只重视两种文化的融合,还要根据英语翻译的相关原则,利用灵活的翻译方式,在传达表面文字意思的同时,实现情感交流,完成理想的翻译目标。

1、英语文学翻译的艺术特征

艺术特性的实质其实是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例如夸张、排比、抒情、比喻、讽刺、一语双关等,在对英文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不论使用什么表现手法,都必须建立在与原文意思表达一致的基础上,整个翻译过程可以视为一个重新创作的过程,因此英语文学翻译也可看成是一种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特性。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英语单词同中文一样,常常会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解释,因此英文表达方式中经常会使用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许多翻译人员也经常会为了过分追求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采取五花八门的表现手法,可是,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就能体现英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吗?答案是不能。并不是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就能凸显英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表现手法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只有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表现手法,才能将英语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真正激发出来。作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熟练运用汉语文学作品中的各种表现手法,还应当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探索两国表现手法上的使用区别,能够更加灵活地在英语文学翻译中运用。如何使英文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得到更好体现,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时首先应当考虑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结合原著,抓住每一个词语的意境,使用最贴合原著的词语进行翻译,突出原文的艺术特性,不同的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带有其特有的属性和个人情感,充分体会作者的心境,使译文富含感情,将英语文学的特性充分展现出来。

2、英翻译方式的欠缺

在英语翻译活动中,许多翻译人员仅仅采取简单的方式,比如直译及音译,并未对原本进行过多的修饰,使译文过于简单化。直译或音译会造成译文较为直白,难以体现原文的深刻内涵,并在传播过程中容易造成原意的扭曲,使目标读者难以理解原文的含义,无法感受文章的魅力。直译是指译者對原文进行逐字的翻译,没有对翻译原文进行删减或增加,而是最大化保持原文意思。

3、英美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

3.1了解异国文化

新世纪以来,国家之间的交流往来更加密切,国家之间的文学交流也越来越多,需要更多的翻译工作者把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用中国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中国的读者了解不同文化的魅力,开阔视野,增加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文学修养。双语翻译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翻译人员提高自身的文学素质,由结实的语言基础,能够发挥好语言的把控。对于译者来说,想要翻译好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需要先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只有在充分掌握文化知识后才能把自己带入到文化环境里,才能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感情和特色。还要结合作品所处时代,换位思考进行合理安排,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国家和翻译国家的语言结合在一起,从作品的内在含义去翻译,分析其中蕴含的意义,更好的提高翻译质量,提高翻译水平。

3.2赏析经典译作

翻译可以让不同的国家进行交流,是一门不可缺少的艺术。从翻译出现开始,就陆续有很多翻译作品出现。大家一致认为,阅读优秀翻译者的翻译作品,可以快速有效提高美学价值,培养自身的翻译能力。名家作品赏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慢慢融入环境中去,了解翻译者的思路、分析翻译者的词句和语言表达能力,从中增加自身的感悟,提高对外界事物美的探索,得到不一样的体验。翻译作品的成功,是在巨人肩膀上进行的,翻译过程中,需要阅读大量前人的作品,进行深刻分析,反复对比不同作品的相同之处,从不同中找寻翻译方法,还可以在不断对比中找寻到自身的感悟,品味不一样的美学价值。

3.3翻译美学与格式塔意象“建构”

翻译美学是翻译研究一个分支,用美学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述和解决预计转换中的美学问题。许渊冲教授创造性地提出“音美、形美、意美”三原则,视诗歌翻译为艺术创造,号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建构自身审美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最大化地把审美和美感能力输入译文之中,并尽力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译者既是源语接受者,可以自我建构审美认知;同时又是译文输出和阐释者,需考虑目标语读者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构成和异质化,尽力创造性再现美感。文学翻译的灵魂体现是诗歌翻译,诗歌翻译最丰富的内涵是意境美,如何重新建构诗歌翻译的格式塔异质美与意象美,再现艺术美是十分复杂和艰难的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的翻译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各国家交流与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英语翻译,作为我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文化沟通、经济往来的桥梁,对翻译的相关要求更应不断提高,从而确保翻译内容能够保留原始意思,达到高效翻译。

参考文献

[1]翟翔.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J].校园英语,2018(21):249.

[2]曹艳红.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J].中学生英语,2018(12):122.

[3]陈超.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J].中国高新区,2017(06):144.

作者:田文文

文学翻译美学意境论文 篇3:

论“审美沟通”模式下中国当代散文翻译中的意境迁移

摘要意境美是中国当代散文美学价值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意境在翻译中的迁移问题则是散文英译的难点。本文试根据中国当代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要点,构建一个有自己内在逻辑联系的审美沟通模式,并在有关参照规范的指导下,对译者如何通过译文与读者就意境达成审美沟通做具体英译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当代散文意境迁移审美沟通

当代散文以表现为主要特征,旨在通过写人、叙事和说理来传达作者主观感受和情思,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情感性。学者孙艺风认为:“在文学性很强的作品中,话语信息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所传递出的附属信息似乎更为重要。”而当代散文翻译的主要任务应是让读者感受到原文中的美,并通过言语提供的美学空间,去了解与分享作者的感受,以达到自己的美感体验。事实上,作为美学价值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意境美在翻译中的迁移问题一直是中国当代散文英译的难点。

一散文意境的特征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关于创作和鉴赏的核心概念,是指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把读者引入到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生成意境的第一个条件是必须有“意象”的存在。意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东汉王充《论衡·乱龙》里:“礼贵意象,示取名也。”古义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现指作家将主观情意投射到客观物态所形成的物我合一的形式。意象通过主体对物象的感发,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如用月亮表达离情别绪,荷花象征着品格高尚的隐者等。

生成意境的第二个条件是必须能“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源自清人郑绩的画论:“以一幅论,如一处聚密,必间一处放疏,以舒其气,此虚实相生法也。”在创作中,作家将意象符号纷繁叠加,诗化了生活实景和人物形象的美感,使读者头脑中的联想和想象不断产生,从而达到对意境的审美。散文意境就是作品提供的实境和读者想象和联想中的虚境叠加而产生的一种悠远的境界,是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形而上的感受,具有无限延伸的特点。

二散文意境迁移的障碍

语言的美学功能是建立在语言的物质形态基础上的,当代散文原文特有的形式特征不可能完全转移到译语中,而奇异玄妙的意境是通过汉语这种特有的语言传达的。事实上,即使译语有足够的手段可以复制出原文中的意境,译文读者也未必会有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美感体验,这牵涉到不同的美学渊源差异和审美习惯问题。

西方文学着重作品的形式,认为形式是内容的“框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尺度、完满、秩序、一致、均衡等因素的结合关系。而内容仅作为形式的填充材料是短暂的、相对的、无关紧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中的形式是可以转换的。而“意境”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审美基础。中国传统美学素有美在神而不在形的审美倾向,既然语言文字难以透彻贴切地状物写意,那么要突破语言的限制就唯有求诸于“言外”,即采用“象”来弥补语言的局限性。“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方式,它的要求是意境美需含而不露,要通过感悟而得知,而非本身直观显豁的呈现。由此可见,意境的内涵远远超过单纯的艺术形式本身。试想,当把意境的种种内涵外化为英语的形式和内容之后,读者还能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吗?事实上,许多意境不可译论正是从原文读者的一维视角出发,或是追求译文和原文画等号,这是对意境迁移的一种认识局限。

美是存在于主客体的审美关系中的,原文的意境美存在于原文与原文读者(译者)的审美关系中,译文的意境美存在于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审美关系中,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如果译文不能进入到与读者的审美关系中,即使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到了与原文的完全对应,意境也是无法迁移的。因此,研究中国当代散文英译中的意境迁移问题,所关涉的不仅仅是静态的、文本内部的审美要素的对应和转换问题,而更应是两套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之间的沟通问题,是作为主体的译者与读者的审美沟通问题。

三审美沟通模式的建立

在当代散文英译中,“审美沟通”意味着:译者在尊重现实、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在译文中积极寻求适合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可以接受并欣赏译文,至少是给予译文审美肯定,而不是审美否定。同时,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对译者所感受到的原文的美也能有所领略和体会,有所认识和认同。具体到意境迁移问题,即研究译者如何能够在译文中既传递原文的意境美学特质,又能使译文被读者审美地接受,将研究的重心落到“译者—译文—读者”这一环节。

1译者的创造性

翻译美学理论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对于再现原文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性对于当代散文翻译中的意境迁移尤其重要。意境美的本质是模糊的、非直观可感、无形式可观,译者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模糊的审美体验用另一种语言具体传达出来。译者要冥思苦想,在不可译中寻求可译的途径,在可译中探求美的表达方式。具体来说,译者需要把原文中的意境所激发出的相应的联想和想象等内容通过各种方式让读者有所感受,而这些文本非形式系统美学要素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点,需要译者运用自己的内在感官,发挥自己的审美想象力,对这些言外之意进行揣摩和体会,对它们进行个性化的填充。在传递当代散文中的意境时,译者不该拜倒在原文前,束手无策;也不能抛开原文,随意发挥,而应是在两种语言交汇的有限空间内积极发挥创造性来有所作为。

例1: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

译文:But if you keep walking until you take a turning,you will find it again lying endless and still more quiet.

原文中的“巷陌深深”四字充满了意境美,读至此,读者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小巷,深邃悠远。译者没有照搬原文的字面意思译为“deep alley”,而是发挥创造性,将其灵活地处理为“lying endless”。动词“lying”使巷子具有了动态的延伸的美感,“endless”则恰当地将小巷无限伸展的特点展现出来。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译文读者也能较准确地体会到原文的意境。

2读者的隐性介入

在审美沟通模式中,审美主体译者和读者都同样重要。单纯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忠实对等,不考虑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译文不可能被读者喜欢和接受。但若完全把读者放在中心地位,一味地迎合读者,原文的面貌又会有所失真。这两种情况都与审美沟通模式的文化传播目的相悖。事实上,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积极的沟通者,占据主导地位,但读者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干预和影响着译者,并以积极、宽容的态度接受译文。

在当代散文译文阅读活动中,西方读者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期待着能够通过阅读异域文学作品,了解到生活在不同文化传统和审美背景下的人们的人生态度、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等等,希望能够找到与自己精神世界相契合的东西,从而体会到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愉悦感。由此可见,意境层是读者审美的关键层次,而形式要为意境层的传递服务。

例2: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译文:After a street cleaner has done the sweeping under the shade of the trees,you will discover countless lines left by his broom in the dust,which look so fine and quiet that somehow a feeling of forlornness will begin to creep up on you.

作者用“清闲”“落寞”等词描写扫帚的丝纹,实际上是抒发自己对故都的情思。深秋的故都有清新的凉意,笼罩着沧桑感,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片充满淡淡愁绪的意境,作者的孤独寂寥感跃然纸上。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了读者审美的需要,采取直译的方法,用“forlornness”充分地表现了作者落寞的情怀,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意境,达到成功的审美沟通。

3译文的审美参照规范

译文是译者与读者进行审美沟通的媒介,译者把他从原文中获得的美感体验移植到译文中,期望读者对自己所体会到的原文的美有所感受。根据审美沟通模式的要求,在进行散文意境迁移之前,译者不仅要考虑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和隐性介入,还要对译文中形象层的审美参照规范有所研究和认识。

意境是形象层的核心问题,它是文本的实境和读者头脑中虚境的结合。意境的营造讲究含蓄、留白,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需要读者积极地参与和思考来“补白”,读者要能透过有限的文字,展开无限的联想和想象,意境就在这“言外”的想象中生成。而英语读者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和我们迥异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他们是否能够对含蓄的意境有所理解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

事实上,在理解的基础上,每一个面对散文译文的读者,面对充满启发性的意象,都会产生联想和想象,这种联想和想象反过来又进一步加深他对文本的理解,扩大审美效果。为了帮助读者克服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偏差,译者需要对原文中比较含蓄的意境美做适当地阐释、补白和具体化,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显豁明显,以帮助读者理解。

例3:夕阳影里,野花闲草,燕子低飞,寻觅回家。

译文:When the sun is setting,swallows will fly low over wild flowers and grass on their way to their nests.

原文渲染出一幅黄昏时分的美丽图画,夕阳西下,满地芳菲,一群燕子飞来,寻找着回家的方向。四个分句都是四字词组,语言简练,充满着意境美。译文没有采取直译法用四字词组翻译,而采用意译的方法,将词组译为通顺的长句,对原文中含蓄的意境美进行了适当地具体化,帮助读者体会原文美妙的意境。

四结语

从审美沟通视角探究当代散文英译中的意境迁移问题,不是追求审美要素或审美体验上的完全画等号,而是将译者、读者和译本都考虑在内,研究在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中,在语言符号转换之后,译文中的意境如何被读者接受和欣赏,主体间的美感体验如何找到契合点,从而得以沟通的问题。合格的译者是成功实现审美沟通的保证。当代散文的译者尤其需要具备积极的创造性,这是译者在阅读鉴赏阶段和翻译表达阶段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和审美条件。美是主客体关系的产物,译文的意境美产生于译文与读者的审美关系中,读者对译文的隐性介入直接影响译者的审美选择和翻译策略的制定,因此必须重视对读者的研究。译文是依附于原文的审美构成和审美效果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立特点的、新的、美的表现品,译者在进行意境迁移时,需要研究并参照一定的审美规范。从审美沟通角度讲,当代散文翻译中的意境迁移不是原文实体美学要素一一对应的问题,而是虚体审美体验的传递和沟通过程。

注:本文系2010年度成都理工大学校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QJ17)。

参考文献:

[1]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蒋济永:《“虚实”构成意境的条件与意境现代阐释的路向》,《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3] 赵炎秋:《形象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周红民:《意境能翻译吗?》,《上海翻译》,2010年第2期。

[6] 李慧燕、黄晓艳:《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以〈故都的秋〉为例》,《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第2期。

作者简介:舒舟,女,1983—,重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散文翻译,工作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舒舟

上一篇:公司年终总结2范文下一篇:安全教育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