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因素中普外科护理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面对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护理管理人员就如何搞好护理风险管理、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生、安全有效开展护理服务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外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胸外科作为外科中的重大科室,具有病种繁多、病情紧急、病况多变的特点,存在多种隐性危险因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全因素中普外科护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安全因素中普外科护理论文 篇1:

普通外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及人民生活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民及健康与安全。本文通过分析普通外科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和交流,以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随之提出措施,目的在于促进普外科临床护理的安全性。

【关键词】普通外科;临床护理;问题;对策

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直接关系着患者健康,工作时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加以防范,只有良好科学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1 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普通外科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急诊科和妇产科护士的“急”、内科护士的“细”、儿科护士的“暖”,因为护理的服务对象有急诊患者、手术患者、老年性高危并发症患者等,普通外科护理工作的繁琐、细碎,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有章不循。普通外科护理工作技术性强、压力大、风险大、风险大、夜班多、待遇低等综合因素,并且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给护理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压心理力,体力精力透支,身心疲惫,导致护士对工作的行为和态度发生了改变,出现易怒、脾气暴躁等不良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职业效能降低,极易出现护理的不安全效果,以至于护理人员严重流失。

1.2老年性病人并发症多,造成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存在风险性

虽然我过普通外科护理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普通外科是以老年性病人及急性腹痛为主要特征,并伴有急性全身症状等一系列表现的一种多发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和病因复杂等特点,工作预见性难,易造成工作忙乱、态度急躁、解释不细致、记录不完善等,以及病人自身因素,自然性社会因素、人为因素等许多因素影响,从而存在不可预测的危险,均可导致意外的发生,意外的发生,意外后果严重,有时造成的远期后果不可弥补。

1.3护理

1.3.1术前护理

1.3.1.1术前呼吸系统的护理。老年患者因为排痰能力相对较弱,在呼吸到分泌物多的情况下,不仅会妨碍换气,术后也容易发生肺不张。因此在术前要求患者戒烟,并服用抗生素治疗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严重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雾化吸入以改善排痰功能。如果。如果有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控制炎症。

1.3.2术后护理

1.3.2.1基本生命体征监测。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老年患者抵抗力低下,术后体温常出现异常。比如发热可高达38-40℃,心脏、动脉和循环血量,可通过对脉搏的监测来实现。而呼吸不同,表示术后病症不同,例如呼吸深且慢,表示可能是急性腹膜炎、膈下感染或低氧酸中毒。很多患者有高血压老年疾病,患者生理性血压增高,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因此,观察是要注意基础血压的高低【1】。

1.3.2.2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控制。急腹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呕吐、腹痛、不能进食和腹腔渗出的情况,很容易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要进行监测和及时补充,否则容易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2】。

1.3.2.3注意胃肠道功能恢复。腹部大手术后,常因卧床不起,胃肠功能减退,进食少、应用抗生素等引起腹胀和便秘【2】。

1.3.2.4切口的观察。普通外科患者多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切口愈合差晚。当有腹内压增高时,常突然发生腹膜撕裂致切口裂开或切口疝,甚至因肠管嵌顿于缝线之间引起肠坏死。为预防起见,可在围手术期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等。肝肾功能正常时,可每静滴复方氨基酸、人血白蛋白,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有利于切口愈合。切口必须加张力缝线线并应用腹带包扎。术后预防防治剧烈咳嗽、腹胀、便秘和尿潴留;缝线一般于2周左右拆线。一旦裂开应即时再次手术,按上述步骤缝合。有嵌顿坏死肠管者一并切除【3】。

1.3.2.5吻合口瘘。普通外科患者常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动脉硬化、肠管供血不足,常发生消化管道吻合口瘘。结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预防中可继续纠正低蛋白血症,并遵守晚下床、晚进食、晚拔胃管、腹腔引流管、侧卧位的原则,以减轻吻合口的张力,可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发生。若一旦发生,轻者,经腹腔引流管严密观察,以期自愈;重者应及时行肠外置造瘘术。

1.3.2.6尿管护理。绝大部分患者术后存在排尿困难,所以术后多会留置尿管。要保持清洁,引流管及时更换,必要时行膀胱冲洗,会留置尿管。要保持清洁,引流管及时更换,必要时行膀胱冲洗,以防止尿路的逆行感染。

1.3.2.7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普通外科病人术后如果病情允许,就及早进行适当的运动或者按摩,可以防止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另外,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肤组织特点,很容易发生压疮。所以当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对体位定时更换,定时给卧床患者翻身,注意观察受压部位及皮肤【4】。

2 普通外科临床护理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拟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制定巡视签名卡,督促按时巡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同事对于普通外科护理专科操作必须全面熟练掌握,便于在临床工作中灵活应用。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努力學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因此,要想每名护理人员都精通业务,必须加强普通外科护士的业务技能专业培训。

2.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医学技术水平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含量的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医院要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站稳脚步,就必须全面加强医院的硬件建设。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加快现有的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针对性防范措施,检查病区设施,保证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硬件设施的性能和操作,落实对医疗器械的用前检查,治疗中观察,定期故障维修制度、及时维修或报损等,还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发生意外的不安全情况,以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3 讨论

“健康是福,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临床护理水平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专业学术团队,提高临床实践中普外科临床护理关键,从而提高普外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7-288

[2] 王文生,刑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96-97

[3] 张培生.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应试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413

[4] 沈桂花.褥疮的预防与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1):101-102

[5] 邹莉.褥疮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杂志.2009.9(2):326-327

作者:郑建华

安全因素中普外科护理论文 篇2:

试论胸外科护理风险管理

【摘要】面对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护理管理人员就如何搞好护理风险管理、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生、安全有效开展护理服务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外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胸外科作为外科中的重大科室,具有病种繁多、病情紧急、病况多变的特点,存在多种隐性危险因素。胸外科护理风险在日常护理操作、处理、抢救、护理文书管理等多重环节中普遍存在,因此如何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急于解决的重大难题。

【关键词】胸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患者;药品

护理风险管理指对已知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评价及处理,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评估风险对医院和患者造成的危害、经济损失的管理方法[1]。胸外科具有病种繁多、病情较重、病况紧急、病情多变、隐形危险因素多发等特点。胸外科护理风险始普遍存在于护理操作、护理处置、护理抢救、护理文书整理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属于高风险、高频发科室。因此,作为胸外科的管理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针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鉴定和评估,积极采取高效的管理手段,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现将胸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进展综述如下。

一、护理风险的研究现状

护理风险具备一般风险不具备的特性,例如风险水平高、不确定性、复杂性、严重性。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对医疗护理风险的防范与管理,风险预防管理机制较为完善。美国是实施医院风险管理最早的国家之一,美国医疗研究机构在 1999 年发表的医院医疗差错报告表明[2],美国每年大约有 5~10 万人因可预防的医疗差错而死亡,给国家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份报告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投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医疗风险监管预防机制。国内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医院护理工作者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和风险危机意识,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鉴于护患关系日益紧张,医院管理者逐步认识到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派遣人员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先进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经过系统改良应用于国内医院日常护理工作中。

二、护理风险的识别

护理风险识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通过鉴定和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和护理风险,分析得出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护理识别是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端,是整个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3]。

三、胸外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

第一,患者自身因素。①胸外科肿瘤患者居多,例如食管癌、贲门恶性肿瘤、肺癌等。患者渴望病情治愈程度高,如果手术治疗后不能达到患者的期望值,患者家属往往会与诊疗医师和护士发生纠纷,增加了护患风险。②胸外科住院患者普遍年龄偏大,病情发杂,并发症较多,记忆能力较差,医从能力欠缺。③部分患者因地域因素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不能理解医务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④住院患者并发症多、术后创伤面积大,疼痛强烈,医务人员要求患者咳嗽时,不能积极配合,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第二,药品因素。胸外科患者并发症多,药物使用种类多,常需要多种药物共同服用,如果药物配伍不当,不能及时补充急救药品等都可能发生医疗风险。在给术后患者用药时若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可能会发生多用、少用、错用药现象[4]。

第三,护理人员自身因素。首先,护理核心制度执行力度不足。不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易导致护理缺陷发生,同时也是导致高频发、高危害、后果严重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5]。①胸外科患者术后用药品种多、输液量大,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可能导致患者输液错误,误用、少用或多用药的危险。②护理人员如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口严重感染。③护理人员如不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履行护理注意事项,就可能会发生大手术后病情危重、严重烧伤等危险。其次,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较较差。部分护理人员对专科抢救流程不熟悉,麻木的执行医嘱或着倾向于操作性工作,缺乏掌控病情动态观察能力。如果护理操作不熟练 , 应急抢救配合能力差,延误抢救和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发生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6]。

四、胸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第一, 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预防护理风险发生的根本是完善风险组织管理。首先,医院应妥善筹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定期召开护理安全评估分析会议,及时整理、掌握相关信息,分析现存护理风险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发现新的安全隐患。其次,应建立健全护理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提高护理风险监控能力,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最后,应严格执行病房消毒隔离制度,药品查对制度,规范护理用品的使用以及保证仪器的规范化操作和管理[7]。

第二,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士参加护理管理培训讲座,学习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正确认识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外,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典型的护理风险案例共同研究讨论预防措施,知道护理人员学会处理护理风险,把不安全因素尽早消除。

第三, 护士长应加强对风险的监控管理护士长除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外 , 还应加强对护理工作基础环节质量的风险监控,特别是对“四个重点”即重点对象 ( 新护士、责任感差护士、情绪易波动护士 )、重点患者 ( 新患者、病重患者、特需患者 )、重点时段 ( 交接班、节假日 )、重点环节 ( 患者插管管道管理、安全用药管理、护理并发症管理 ) 的质量监控。对监控质量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管理者,并制定或改进措施。住院病房应建立护理缺陷考核记录档案,严格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查看,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8]。

总之,加强护理风险识别意识、增強护理业务水平、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管理中护患纠纷的发生,减少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虽然我国护理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但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在护理工作中加强风险管理对有效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吾金取.初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控制护理缺陷[J].中国当代医药 ,2011(8):226.

[2] Kohn LT,Corrigan JM,Donaldson MS,et al,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Safety Health System[J].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22.

[3]徐秀英,张惠贤,阿部富美子 等.日本医院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 ,2007,22(8):744-745.

[4]张海燕,顾潇,朱希燕等.胸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4(9):73.

[5]雷玉珍.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26(4):418-420.

[6]姚玉蓉.护理风险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6,19(9):1090-1091.

[7]章磊玉,邵礼仙,葛小琴等.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5):198.

[8]王会接,杜立,陈彩玲等.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90.

作者:张宏宝

安全因素中普外科护理论文 篇3:

外科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9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2例,其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4%。在三类切口感染类型中,其中Ⅰ类切口感染4例,其感染率为1.4%;Ⅱ类切口感染9例,其感染率为3.0%;Ⅲ类切口感染20例,其感染率为6.8%。结论:根据切口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的使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得到降低,使患者尽早得到康复。

【关键词】外科感染;原因分析;护理

引言

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普外科是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而感染又是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损害,同时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普外科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针对患者的感染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率、确保手术的安全,改善患者预后。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选择自己所在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9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9±3.6)岁;女136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6.8±4.1)岁。

2、诊断标准

依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的有关标准实施诊断。手术切口感染主要指的是发生在完成手术后的30天之内,而感染一定和手术有关,且伤口内存在脓样分泌物,伤口部位存在发热、局部肿胀、疼痛、发红与压痛等。完成手术后的第3天、5天与7天对切口渗液情况进行检测,且详细的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完成检测以后,综合患者的辅助检查记录、手术记录、重症监护记录、麻醉单、医嘱单与体温记录等资料进行辅助诊断[1]。

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9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2例,其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4%。在三类切口感染类型中,其中Ⅰ类切口感染4例,其感染率为1.4%;Ⅱ类切口感染9例,其感染率为3.0%;Ⅲ类切口感染20例,其感染率为6.8%。

三、讨论

在临床中,普外科手术是一种有创治疗,其中手术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因素,例如留置引流管、合并症、切口类型与手术时间过长等,都会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本研究中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9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表明,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2例,其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4%。其中,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一般为肥胖、糖尿病、年龄、手术时间与切口类型等,临床中应该根据这些高危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其具体步骤如下。

1、年龄因素以及护理对策

相关研究指出,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远远大于年龄低于60岁的患者。患者年龄越大,发生感染的几率越高,其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各个方面的生理机能发生退化而导致切口愈合能力降低,所以,经过有创治疗以后,其创口更加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临床中应对老年患者进行重视,手术后应采取措施增强患者抵抗力,加强营养支持,并适当的对老年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从而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2]。

2、肥胖因素以及护理对策

肥胖者完成外科手术以后,且切口由于脂肪层较厚,非常容易发生组织坏死、液体积聚与创口脂肪液化等情况,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则会逐渐的发展成感染。所以,在实施切口时,应尽可能一切完成切割,防止再次钳夹、切割与牵拉等,避免发生脂肪组织损坏而导致脂肪液化。同时,术前与术后应提高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而对于已经发生血肿与脂肪液化等情况的患者,尽可能不采取引流管实施引流处理,防止液体渗出导致二次污染。

3、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同时还应提高护理人员的配合能力,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尽量减少组织损伤。

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使其控制好体重,指导患者适当加强运动锻炼,尤其是肥胖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做好换药工作。

尽量缩短术前备皮至开展手术的时间,轻柔操作,防止损伤皮肤,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指导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在术前要做好患者的访视工作,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以及简单的手术过程向患者做好介绍,缓解患者的焦虑、担心、害怕的心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提高配合依从性。术后配合各项基础护理的实施,如规范饮食等,增加防御能力,降低感染率[3]。

4、切口感染的预防

4.1术前预防

尽量缩短术前患者的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时尽可能等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治愈,糖尿病患者等有效控制血糖后再行手术。要及时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医护人员有明显皮肤感染、重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时,均不参加手术。备皮应在术日进行,用剪刀或脱毛剂去除手术区毛发,不使用刀片剃毛刀等损伤皮肤的备皮用品,备皮后用皂液彻底清除手术部位皮肤污染。术者要严格进行外科手消毒,患者皮肤消毒范围在手术野范围内向外扩展≥15cm,碘伏棉球由内向外擦拭两遍,时间>2min。需要延长切口或放置引流管时,应扩大消毒范围。

4.2术中预防

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室人员的数量和流动,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室内环境物表清洁,手术器械达到灭菌水平,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冲洗手术部位时,使用37℃的生理盐水。术中首选密闭式负压引流,尽量选择在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引流。

4.3术后预防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换药前后要进行手卫生,换药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并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引流管。

结束语

总之,普外科患者发生感染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对于感染患者应积极分析感染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艾方,张会敏.小儿外科伤口感染原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6):1165-1167.

[2]姜欣梅.普外科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6):146-147.

[3]任旭,李燕.医院感染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1):38-39.

作者:张洁

上一篇:中学关工委工作计划范文2下一篇:校团委工作计划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