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财务分析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由于缺乏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财务评价方法,无法对企业的环保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本文将绿色会计理念纳入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中,设置定量定性分析评价指标,构建综合环保财务评价体系,从而使企业在决策时自觉考虑到环境因素,实现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全面评价。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绿色会计财务分析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绿色会计财务分析论文 篇1: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及时性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绿色会计信息也逐渐成为会计信息的重要构成之一。绿色会计信息与其他会计信息一样,是一种特殊公共物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绿色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从绿色会计信息公示及时性的制度状况和披露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当前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不及时的原因,并提出应借鉴相关国家的经验,尽快制定相应的绿色会计准则及绿色会计信息公示制度、内化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建议,以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的及时性问题。

[关键词]绿色会计;信息公示;及时性;社会责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17

1 绿色会计信息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过度消耗、企业废弃物过度排放等环境问题已引起各方关注,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在取得经营成果的过程中,也应主动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并及时向各方提供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本文所指绿色会计信息是从微观角度反映企业的环境问题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及企业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

2 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及时性的现状

我国目前有绿色会计信息公示的企业中,很少以单独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报告中反映,而多采取补充绿色会计报告的方式。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方面的相关会计信息往往很少专门对外披露。只有当上市公司发生了环境污染并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后,大众才可能通过外部媒体了解有关信息,很少有上市公司主动及时地对外披露突发事件的绿色会计信息及其相应的财务影响。

2.1 上市公司定期披露会计信息中没有对绿色会计信息的专门列示

绿色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内容看,主要涉及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的各种经济活动的财务数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变化的说明和会计政策的相关说明、直接影响以后各期财务报表金额的事项、严重改变资产负债表计价连续性、严重影响资产权益之间关系、严重影响以前年度所呈报的有关本期的预测活动的事项及对未来收益和计价的影响不明了或不确定的期后事项等方面的信息,但却没有专门列示绿色会计信息。

2.2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的信息中,也存在着披露内容不全面的问题

当前部分上市公司对绿色会计信息的对外披露主要从会计报表附注、年度财务报表、董事长的报告、上市公司招股說明书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零星体现披露的绿色会计信息。从披露的内容看,多运用非会计方法披露,在披露的环境信息中选择性的披露有利于企业形象的信息。而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与绿色会计有关的问题并不进行特别的绿色会计信息核算处理。例如,交纳的排污费,直接列入管理费用;因环境问题而交纳的罚款及因此而造成的停业损失或因此对他人造成的损害赔偿等,列入营业外支出。

2.3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不定期披露的及时性严重不足

近两年几家高污染的上市公司屡次出现环境污染的重大事件,但没有一家在事发后及时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对环境污染治理可能发生的财务影响均未进行专项披露。

3 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会计披露不及时的原因分析

3.1 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中小投资者难以对管理层实行监管,需要建立起治理机制防止管理层的利己主义行为。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模式应属于大陆模式,在信息公示的透明度及对所有股东负责的方面需要逐步增强。因此,我国公司治理需要逐步向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过渡,即要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方面来改善。绿色会计信息公示改善需要从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来提高会计信息公示质量,从改善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来促进会计信息公示制度的有效实施。

3.2 缺乏对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相关准则规范

当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绿色会计信息缺乏日常核算制度的指导,也缺乏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准则规范。从政府政策层面上看,缺乏引导企业进行绿色会计及时核算的机制;在制度层面,也没有计量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内容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许多企业对环境污染、环境维护、环境效益等方面的会计核算无章可循,因而没有将其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计量;缺乏对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规范和要求。政府并未将绿色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体现在制度上,也没有要求每个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与其相关的环境问题,因此在执行上,上市公司完全自主完成对环境信息的完整计量和披露,导致多数上市公司选择有利于本企业的方式和内容进行处理和披露。

3.3 对上市公司在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方面缺乏协调统一的监管制度

对上市公司进行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要求亟须完善,证券管理部门应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及时公开绿色会计信息,对违反环保部门的法规记录或重大污染事故处罚记录的绿色会计信息等都应及时进行绿色会计信息公示。

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示的法规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示指引>的通知》《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示指南》中,还没有明确要求企业及时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对上市公司在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方面缺乏协调统一的监管机制。

3.4 上市公司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绿色会计及时披露的内在动力

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和绿色会计及时披露的内在动力不足,内在原因是企业的价值判断准则依旧滞留在以往仅考虑短期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阶段,而当前的趋势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下的企业价值创造,这要求上市公司内化环境成本,并建立起包括环境因素在内的财务评价体系,从而使上市公司关注长期效益。

4 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会计披露及时性问题的几点建议

4.1 政府应借鉴相关国家经验,尽快制定上市公司绿色会计准则

美国和日本在绿色会计制度的制定方面的经验上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制定了与环保法规相对应的绿色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和报告及财务分析中考虑环境问题,定量披露环境成本和负债。日本从1999年起发布《关于环境保护成本公示指南》《关于绿色会计体系的建立》及《绿色会计指南》,对环境治理效益和环境收益进行讨论,并确定了计量环境费用和环境收益的相关方法,提出3种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报表格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的披露问题做了规定,对上市公司提出强制性的环境信息公示要求。

4.2 明确政府机构对上市公司绿色会计及时披露的管理责任,完善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的监督体系

明确监督管理主体。明确绿色会计信息是由财政部、证监会和环保部3个机构协作解决的,是当前对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领导的关键所在。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存在不能全面、如实地披露履行资源环境责任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

4.3 规范绿色会计报告模式

从利益相关者对绿色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角度,上市公司有责任披露环境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也有责任披露公司在环境决策后带来的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从制度约束的角度,管理部门应规范上市公司对绿色会计报告的模式,满足各方利益相关人的需求。无论什么模式的绿色会计报告,都需要围绕信息需求,改进传统会计报告,此所谓“改进企业报告”。鉴于当前会计信息报告披露的模式,对绿色会计报告可采用过渡方式,用主表加附表的方式,将可以用货币量化的绿色会计信息包含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同时将不可用货币计量的绿色会计信息采用独立报告的形式集中在另一张会计报表中,作为财务报表的附表,并逐渐向编制独立式的绿色会计报表及独立式的环境信息公示报告模式过渡。

4.4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化

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逐步将外在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机制转化为企业内化的部分,从而使企业从自身出发成为主动参与的社会公民,真正在绿色会计信息公示的行为中体现“三重底线”(三重底线是指包含了盈利能力、社会关注和生态持续性的综合衡量方法,是近年来评价公司公民的内部衡量方法,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最新发展的一种衡量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尤霞.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技术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

[2]黃秀华,李静.闽南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应用的调查研究——以晋江、石狮中小企业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7).

[3]熊建设,刘晓瑜.三维会计教学法应用初探[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2).

[4]王卫红.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5]尹淑平.税务筹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技术师范学院特点的探讨[J].职教研究,2011(2).

作者:樊大娟

绿色会计财务分析论文 篇2:

基于绿色会计理念的环保财务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由于缺乏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财务评价方法,无法对企业的环保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本文将绿色会计理念纳入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中, 设置定量定性分析评价指标,构建综合环保财务评价体系,从而使企业在决策时自觉考虑到环境因素,实现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全面评价。

关键词:环境会计 财务分析 综合评价

一、引言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体量和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同时又是制造大国,“世界工厂”的桂冠既响亮又略显些无耐,意味着我国工业还处于产业链的未端,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是长期存在的基本特征。我们以自己的污染横流换取了发达国家的碧水蓝天,还被贯以“倾销”、“低廉”的代名词,这或许是工业化必经的阶段。但守土有责,我们绝不能再重复西方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老路,而且人类发展的自醒也不允许我们无视环境的代价。科学发展的理念已为人们熟知和接收,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同时兼顾不但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也对全球节能减排、保护生态贡献巨大。我国深知自身的重任,一直从战略高度重视环保事业,在2009年12月18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郑重承诺我国在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当然环境污染并不局限于温室气体减排,还包含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都是由于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各类生产企业是经济系统运行的主体,对环境的影响尤为深重。求生存谋发展是我们不可剥夺的权力,但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经济性与环保性相矛盾的情况,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压力,希望尽可能降低各方面的成本,提高利润,现在己经有了一整套相对比较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可以对此做出评价;但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却还缺乏一套有针对性的财务分析方法,有时甚至连进行货币化计量工作也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从财务的角度反映出企业的环境保护、治理等管理情况,企业决策者也就很难对自己的决策,尤其是对環境产生较大影响的决策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估。而事实上要从根本缓解治理环境问题,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将环保成本、环保收益纳入企业考评对象,最终使环保成为企业自觉追求,才是实现绿色GDP的根本之道。财务信息由于求证严密、综合性强、信息含量丰富,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希望借助国外内绿色会计研究和应用成果,在绿色会计和企业传统财务分析之间建立连接通道,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一种相对合理的环境管理情况评价方法,使其可以用比较明确的指标等来度量自身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做出更客观、更综合的决策;同时,也使外部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绿色会计基本理论及相关分析

( 一 )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又名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绿色会计可分为宏观绿色会计和微观绿色会计,本文仅研究微观,即企业的绿色会计。绿色会计的基本职能仍然是反映和控制,环境会计的工作体系也就大致的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提供信息,包括为外部使用的信息和为内部使用的信息;二是参与企业的环境管理,从而促使企业在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绿色会计的目标可以界定为两个方面:第一,对外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第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第一个目标是绿色会计的基本的和最低的目标,第二个目标是人们对绿色会计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发挥作用所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可以看到,绿色会计的目标和传统财务会计的目标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绿色会计比传统的财务会计更加直接地涉及一些企业决策时所需要的信息,尤其是一些战略性的决策。它以更好地帮助政府、生产者、消费者进行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改变人们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为国家建立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及实施提供可供计算的依据,并促进生产者将环境成本纳入自己的经济核算体系,同时也可引导消费者实施正确的“绿色消费”。

( 二 )环保财务评价现状 对于企业的财务评价分析,国内外己经有了比较完善、也比较成熟的综合体系。但对国内外财务评价分析现状进行仔细的分析之后会发现,即在通过现有的财务会计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评价分析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考虑。如只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未考虑环境效益;只考虑企业自身效益而较少考虑社会效益;未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外部不经济问题;原始资料多来源于强制性披露信息,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有潜在问题。在资源浪费与资源短缺并存、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同步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提出,应该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作为评价企业的标准之一。在人们的心目中,企业的业绩评价主要靠财务评价分析来实现,因此,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或是企业的由于生产经营活动而造成的与环境相关的支出,以某种方式纳入财务评价分析中,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目前的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中引入绿色会计的思想、原理和方法,以更为系统地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全面的评价。

( 三 )绿色会计视角下财务指标分析方法 考虑到目前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仍然不够成熟、不够系统,绿色会计具体准则空缺的情况下,本文认为企业采用补充报告模式,即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报告内容的方式报告企业环境信息。这一模式可以起到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不足的作用,使现行财务报告日益完善。待将来我国制定和颁布环境会计具体准则后,再采用独立报告模式渐进式改良较为现实。基于补充报告模式的选择,在将绿色会计理念和方法引入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时,需要重点思考的核心问题就转向为如何在此传统财务会计构架下,在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财务报告中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反映、监督及报告功能,使财务指标分析绿色化改进水到渠成、可行可用。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并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结构,对绿色会计也是如此。对于绿色会计要素本文推崇“四要素论”学说,即认为绿色会计要素应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支出、环境收益四项,并依据绿色会计要素的变化,对财务报表做出更新。环境资产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用于环境治理或防止环境污染的投资,这些投资可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也可能仅仅表现为社会效益。环境负债是由过去的、与环境有关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履行该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环境费用是企业因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所消耗的环境资产价值,以及由此而承担的各种损失,是企业在环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环境收益是从企业角度对环境保护和治理活动做出的经济评价,其评价指标以货币计量为主,以其他计量为辅,核定一定时期内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三、绿色会计视角的财务分析指标设计与分析

( 一 )可计量环境因素分析方法 对于绿色会计中一些可以货币计量的因素,设计一系列新的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1)反映企业环境活动总体情况的指标。环保设备投资比率=环保设备净值/固定资产净值×100%。这一指标是衡量企业对环保设备的投入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此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越积极,同时也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环保设备投资比率过低,说明企业在环境保护(尤其是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没有足够的、实质性举措。从理论上来说,企业环保比率过高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足或是环保投入力度过大,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能力或是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鉴于企业的盈利目的,应在获得利润和环境保护之间尽力找到一个平衡点。环境负债比率=环境负债/流动负债×100%。环境负债比率衡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环境负债比率较高的企业,其发展存在一定的隐患,由于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影响或者破坏,其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以作为补偿或者惩罚,环境负债的存在说明这种补偿或者惩罚尚未真正发生。而当这种尚未发生的惩罚或者补偿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企业的环境风险己经变得很大,严重的话,很可能在国家相关检查和执法机构检查之后被勒令停产整顿。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环境负债率越小,说明企业的环保意识越强,相应的环境风险就越小。环境费用比率=环境费用/营运成本×100%。环境费用绝大部分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或主要由于生产活动而产生。如果其环境费用比率高,说明企业的环境费用相对于营运成本而言较高,那么企业的生产经营就存在一定的潜在威胁。环境费用比率过低,说明企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同样存在着环境风险。因此,企业的环境费用比率应该保持在一个比较适中程度。环境收益比率=环境收益/环境费用×100%。这里所说的环境收益,指企业的直接环境收益和间接环境收益的总和,之所以要计算企业的环境收益比率,是为了明确企业在环境方面的投入效率。如果企业在环境方面支出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环境收益,那么不仅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降低存在环境费用支出负担,还可以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使企业内部资金也得到良性的循环,促进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企业的环境收益比率越高,就越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也越接近一致。资产环境影响比率=因环境导致资产的增值(减值)/资产原值×100%。长期受到污染物侵蚀或熏陶的固定资产、存货及无形资产等,都会因为其内在的对环境的损耗而使其使用价值降低甚至是报废,并进而使其价值发生一定的减损。与此同时,企业会开发或购买一些有助于减少污染或专门治理污染的新型的专利或技术;或对现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改进并取得绿色标志,使得原有的资产的价值得到提高。可见,企业的资产因为环境的原因而导致价值改变是很常见的。此指标可以反映这种正面、负面影响引起的增值(减值)变化,当然越大越好。

(2)反映企业环境支出情况的指标。资本性环境支出比率=资本性环境支出/环境支出总额×100%。所谓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的某些支出可以使企业在多年受益的环境支出,这些支出可以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入账,并且在资产负债表得到反映,然后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折旧或者摊销等转化为各期费用。企业的资本性环境支出比率越高,其可能占用的企业流动资金越多,对企业的变现能力可能有所影响,相应的,对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就要高一些。而企业的资本性环境支出比率过低,从长远来看,将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生产经营。收益性环境支出比率=收益性环境支出/环境支出总额×100%。企业的收益性环境支出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出,这种支出对于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力有着正向的作用。收益性环境支出可以为企业带来当期或者未来某一时期的环境收益或者环境状况的改善,那么在同等支出条件下,这种收益或者改善越多越好,也就是说,企业的收益性环境支出比率越高越好。处罚性环境支出比率=处罚性环境支出/环境支出总额×100%。处罚性环境支出比率,是指企业由于某些环境项目或者指标超过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上限,对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受到政府以及相关执法部门的处罚而产生的支出。没有一家企业希望自己有巨额的处罚性环境支出,理所当然的,企业的处罚性环境支出越少越好,用相对的比率来表示,就是处罚性环境支出比率越低越好。预防性环境支出比率=预防性环境支出/环境支出总额×100%。对于企业来说,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预防工作做得如何,也是影响企业整体环境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企业的预防性环境支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环境意识越强,相应的处罚性环境支出比率应该越低。因此,企业的预防性环境支出比率越高,企业在环境方面的主动性越强,相关的支出收益等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可预测性越高,企业的计划以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反映企业环境收益情况的指标。直接收益比率=直接环境收益/环境收益总额×100%。企业的直接环境收益主要是一些直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管理效率之后减少了支出而形成的收益,以及由这些收益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的其他收益。在企业的环境收益总额中,如果直接环境收益占有比较大的比重,那么说明该企业在取得环境收益的途径上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生产经营过程可能对环境產生的损害,来取得其环境收益,这样的企业所取得的环境收益是一种被动的收益。间接环境收益比率=间接环境收益/环境收益总额×100%。所谓间接环境收益,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企业事先对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或者造成环境损害的事件采取了预防措施,或者是将传统意义上的废弃物重新利用,从而取得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间接环境收益越高,企业在环境方面的预防措施越完善,资源的利用效率越高,企业总的环境管理能力也就越强,因而在环境方面的主动性也就越强,对企业的发展也越有利。

(4)企业环境活动的非货币化指标。对于企业的那些难以完全用货币计量的企业环境活动,其中的一些内容我们同样可以用指标的形式来对其进行反映,只是这些指标的构成因素不再是(或者不全是)以货币计量的,可称为非货币化指标。这些非货币化的指标,和货币化指标一起,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企业的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状况。

( 二 )非计量环境因素的分析方法 考虑到环境因素自身的特点,可以用一些定性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如将一些难以计量的环境因素归纳成为一些比较明确的问题,然后根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答案分成不同的档次,各档次有着不同的分数,这样就可以获得全部问题的答案的总分数。然后根据行业内的平均水平,对这些分数再分成不同的档次给予评价,从而实现对这些难以计量的环境因素的分析评价工作。

(三)对企业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 本文将综合体系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部份,分别给予80%和20%的权重,见(表1)。在企业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中,各方面的不同因素在经过与标准数据(以行业平均数为基础)的比较评分之后,被分配以不同的权重,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从而得出最终的评价得分,因此,权重的分配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环境综合评价得分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综合财务评价得分。在企业环境综合评价中,对于各项环境会计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从两个方面来确定,一是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如果在某一方面只用了一个指标来反映,那么这个指标所分配到的权重就会相应的多一些,如果有两三个指标(甚至更多)来反映同一个方面的问题,那么这几个指标分别分配到的权重就会稍微少一些。除此之外,权重的确定中还应使用专家评议法,通过请一些专家对这些不同指标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对这些意见进行综合,从而得出专家的意见。然后使用沃尔综合比率评价体系,考虑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对环境综合评价的可接受性,可将环境综合评价得分与企业传统财务评价得分按照25%和75%的比例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出最终的综合财务评价得分法。

本文仅是对绿色会计视角下的财务指标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大致的构想框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心,更随着各项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的完善,相信在未来的研究和使用过程中,绿色会计视角下的企业综合财务分析方法将会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其评价结果也会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经营生产活动的各方面综合状况,具有更大的实际参考价值,引导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对我国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会计研究》2002年第1期。

[2]丁红燕:《环境会计报告模式研究》,《四川会计》2002年第1期。

[3]许家林,孟凡利等著:《环境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编辑 聂慧丽)

作者:王红娟

绿色会计财务分析论文 篇3:

生态文明理念下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探讨

【摘 要】 “十二五”是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文章在此环境下,通过阐述生态文明理念和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分析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现状及面临的绿色财务制度缺失、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企业自身实力不足三个难点,构建了培植绿色文化、转变理财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实行绿色会计、加大奖罚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六大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对策体系,以期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财务管理; 煤炭企业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就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进而调整和优化经济及产业结构,最终实现国家富强和可持续发展。煤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资源浪费、破坏较大,“三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财务管理将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财务管理为契机,统筹研究煤炭企业的资源开发、安全保障、环境治理、经济效益等各项工作,为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探寻道路。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一、生态文明理念和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

(一)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次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它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意识、制度和行为三方面。意识文明是确立一种进步的生态思想。制度文明是建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行为文明是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活动。

近年来,我国推进的绿色矿山建设就是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层面。经济层面主要是发展方式的转型,煤炭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要紧紧围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生态的目标进行。政治层面是指党政领导干部要成为企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建设者、实践者和示范者。文化层面是指企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都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员工转变观念。社会层面是指企业要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区域共谋发展、共享发展。

(二)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

绿色财务管理就是综合考虑有限资源、环境保护、企业盈利和社会效益的一种财务管理。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包括绿色筹资、绿色投资、绿色营运、绿色分配四方面内容。

绿色筹资是煤炭企业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战略去吸引投资者的注意,有效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煤炭企业的绿色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应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灵活掌握。可以利用国家对煤炭企业的绿色政策取得财政专项拨款;也可以借助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在煤层气开发等项目上取得政策性或低息贷款;还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等方式寻求民间资本的参与。

绿色投资就是在加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后,煤炭企业所采取的投资模式。绿色投资可分为两大方向:自然资源有效利用投资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投资。煤炭企业是重污染、高耗费企业,两大方向都应有所涉及。要投资新建矿井水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要在综合机械化采煤、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和工艺方面投资,确保安全回收煤炭资源,减少废弃物的对外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投资大量资金进行采空塌陷区复垦治理、煤矸石综合治理。

绿色营运就是煤炭企业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要保持动态平衡,要保证不发生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持这一动态平衡,不仅要合理估算现金流入量,而且要合理估算现金流出量,尤其是其中的绿色流量,煤炭企业要考虑到环保形象好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加的收益现金流量,考虑到正常的环保成本,加大绿色宣传费用、绿色设备购置费用、绿色设备运行费用,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绿色管理的思想,进行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销售。

绿色分配是通过制定合理的绿色利润分配政策,达到宣传环境保护的目的,形成绿色积累,用于煤炭企业再发展。一是使绿色股的股利发放顺序早于普通股股利,但后于优先股股利;二是早期绿色投资者的分配比例要高于晚期绿色投资者,鼓励投资者尽快加入绿色投资行列;三是绿色债权人可以按一定比例参与一般投资者的利润分配,行使参与煤炭企业债券的权利;四是提取绿色公积金和绿色公益金,为煤炭企业后续的绿色经营提供资金保证。

二、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难点

目前,国内多数煤炭企业基本能认识到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有实行的主观意愿,但迄今为止既没有总结出完善的绿色财务管理思想,又没有探索出全面的绿色财务管理策略,均是在单个环节实行。在我国,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行动才刚刚起步,不如发达国家的企业那样积极,它们对绿色财务管理持观望态度。一方面说明我国煤炭企业管理者因循守旧,满足于现状,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说明在煤炭企业推行绿色财务管理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绿色财务制度缺失使绿色财务管理失去依据

制度是规范、约束企业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制度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比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但都没有涉及到绿色发展内容,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规范。发展绿色经济,要从制度层面上构建绿色经济的增长模式和运行机制,这就必须对传统会计和财务进行反思,有所突破,然而,迄今为止,有关绿色财务方面的制度尚未出台,都只是在讨论。因此,由于我国缺少绿色制度的指导与约束,导致煤炭企业不会自发地实施绿色财务管理。

(二)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使绿色财务管理实施不力

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自身三方监管。实施初期,企业多数是绿色费用的增加,看不到绿色管理带来的效益,这时政府监管起主导作用,但我国政府管理部门自身能力较弱,一方面由于环境因素和自然资源难以确认、计量和管理,政府很难作出准确判断;另一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危害生态环境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导致政府不能有效监控,造成企业违法成本偏低。所以,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不会主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这时如果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起作用,对煤炭企业开展绿色财务管理无疑也是一种约束。但我国行业协会地位弱化、相应的职能得不到真正履行,在推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企业实行绿色经营获得效益后,其经济实力增强了,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进行绿色财务管理,自身的监管能力就会加强。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绿色管理才刚刚起步,还谈不上企业自身的监管职能。

(三)企业自身实力不足使绿色财务管理失去动力

我国煤炭企业缺乏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实力,其制约因素主要是人员素质、科学技术和资金限制。首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对企业是否推行绿色财务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也有很大影响。我国煤炭企业高管人员对保护生态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其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很难准确预测及估算生态问题,从客观上讲,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受到了人力资本的制约。其次,我国多数煤炭企业技术相对落后、产业层次较低,如果实施绿色财务管理,防止对环境造成破坏,就需要利用科技力量,改进生产工艺处置废弃物质、生产出可以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替代品、加强污染的监控及检测、科学治理污染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增加成本,这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受到了科学技术和投入资本的双重制约。

三、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培植绿色文化,抓住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煤炭企业要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就必须进行绿色宣传,培植绿色文化。首先是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宣传,企业的这些灵魂人物要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要变“环境发展与企业发展无关”理念为“环境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理念。只有这样,以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才能在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时兼顾到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问题,承担起本企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达到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他们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社会责任风险、环保风险、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始终贯穿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各环节中,贯穿于资金筹措、资金投放、资金耗费、资金收回和资金分配全过程中。最后是加强对其他人员的宣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绿色意识,树立他们的绿色思想。

在培植企业绿色文化的具体方法上还可借鉴和吸收国外的一些做法,如设立专门机构,由煤炭企业负责人直接负责,定期发布企业的“绿色宣言”,制定企业的绿色战略计划,监管企业的环保情况,进一步将“绿色”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使“绿色”意识触及到职工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转变理财目标,为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指明方向

煤炭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而淡化企业对环境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在悄悄发生改变,越来越青睐绿色商品,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因此,煤炭企业必须考虑变革,进行绿色经营、绿色管理。绿色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在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中加入社会及生态效益因素,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改变目前环境成本外在性的局面,其内涵是在不破坏环境和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好资金运动,协调好财务关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效益和谐统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必然需求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活动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再生”的封闭性的循环反馈系统,它以“充分利用资源”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符合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式。近年来,煤炭经济发展迅速,但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也开展了一些循环经济项目,但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煤炭企业应把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工作纳入常态化轨道。一是走科技创新之路,研究无煤柱开采技术、采空区固体充填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主通风机变频改造技术、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加强环保手段与洁净煤技术的衔接,推动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二是建立一套绿色保证制度体系,以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煤炭企业只有将循环经济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产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实行绿色会计,奠定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基础

煤炭企业造成了自然资源被极度开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充分强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为核算对象,是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内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一种有效的价值管理。有了绿色会计提供的这些绿色信息,煤炭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煤炭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真正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大奖罚力度,强化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

我国政府虽然也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不仅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而且可操作性差、处罚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紧细化环境和资源立法,约束企业,比如生产环节的污染排放标准、超标排放的各级处罚措施;第二,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除国家特需的企业外),一律不予注册登记,从根本上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第三,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用来评价一项活动的环保绩效及资源利用绩效,如绿色收益率、绿色市盈率、绿色可持续发展力等,对绩效好的要重奖,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要重罚;第四,积极推行ISO4000认证制度,对于真正符合标准的企业颁发“绿牌”,大力宣传,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

(六)制定优惠政策,为推进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创造条件

国家应倡导企业向环保、节能、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展,支持和鼓励“绿色产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倾斜,增强“绿色企业”的竞争力。第一,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对资源节约型企业、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配合地方政府整治生态环境需要而搬迁的企业,减征或免征税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企业,可加计征税。如德国征收差别环境税、丹麦对特定排放物征税。第二,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在信贷方面给予绿色企业倾斜,使他们尽快筹到资金,开展绿色经营,取得绿色收益。第三,给予企业财政补贴。政府可以筹集专项基金,对实施绿色管理的企业或对企业实施的某些环保项目给予补贴。第四,政府实施绿色审计。政府在进行审计时,要有义务地披露企业绿色信息,比如绿色经营措施、环保措施,或者这些方面的问题,以便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或给企业形成舆论压力。

【参考文献】

[1] 宋晓华,郭亦伟.中国绿色低碳经济区域布局研究[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2] 张叶,张国云.绿色经济[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3] 吴金波.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体系设计及推进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赵蕊芬

上一篇:考核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司法理念司法独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