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花园设计探讨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屋顶花园是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等的顶层、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绿化装饰、造园、种植树木花草及草坪地被,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活动。这是一种不占用土地的空中高科技绿化形式,目前已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进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屋顶花园设计探讨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屋顶花园设计探讨论文 篇1:

以现象学理论为指导的屋顶花园设计探讨

摘 要:城市的不断发展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逐渐疏远,使得人们对亲近自然有了更加强烈的愿望。设计合理的屋顶花园恰恰能实现人们的这种愿望。本文中笔者将以现象学理论为指导,对屋顶花园的空间场所及细部营造进行探索。

关键词:屋顶花园;现象学;空间;场所;体验;认同感

文献标识码:A

1 屋顶花园的兴起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用地也加速的被钢筋混凝土所代替,由此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疏远,使得人们的生活品质并未得到与经济发展相称的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城市用地的不断人工化越发使人们产生对亲近自然的渴望,但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迫使人们在寻求自然元素水平发展的同时,也在探寻在竖向层面的自然环境表达,屋顶花园即是一例。它指的是建筑物的顶部、露台、天台之上的绿化景观。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开始考虑在建筑屋顶设计屋顶花园,在技术上已发展的较为成熟。我国对屋顶花园的设计是近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虽然发展的较晚,但由于人们对亲近自然的渴望,使得屋顶花园的建设量比较大。

2 存在的问题

屋顶花园的需求虽在不断增加,但作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设计人员对其的设计研究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安全、防水、植物配置、绿化等层面上,更甚者把屋顶花园的设计与建筑割裂开来,没能使屋顶花园的设计上升到与建筑相称、相关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说我国当今建筑界的现状是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但还未能很好的解决的话,对与屋顶花园的设计研究则是没有充分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很多屋顶花园的设计仅仅是在总图上的平面贴图游戏。

3 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对屋顶花园的建设活动也是一种对场所空间的营造,且这一空间是建筑的延续、是建筑的一部分。建筑的意义在于为使用者提供人与外在世界沟通的场所,使人产生丰富的生活体验。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的屋顶花园,其目的理应和建筑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在增加城市绿化、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与自然界亲密接触的、能产生丰富体验的空间场所。关于现象学,它关注的是事物的呈现方式,注重人们亲身的、直接的直观和体验。在设计中,设计者应关注我们在意识或生活体验之中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在屋顶花园的设计中,关注生活体验及意识存在,对我们创造具有丰富空间体验的场所或许比纯粹的平面贴图更具现实意义。

4 案例剖析

在接触了现象学思想及了解了一些建筑师在运用现象学方法塑造场所的成果后,本人体会到在具体的屋顶花园设计中运用现象学方法或许对空间场所的塑造有很大的帮助。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一商业广场的设计项目,在对屋顶花园的设计工作中,有意识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指导设计,获益匪浅。

该项目属改扩建项目,位于岳阳市繁华商业中心德胜北路与战前路交汇处,整个基地由南至北呈L型,裙房呼应基地布置,在裙房之上布置有居住塔楼和办公塔楼三栋,屋顶花园则分布于塔楼之间的裙房屋面上,而屋顶花园的使用者则主要集中于此三栋塔楼的居住或办公人员。对此屋顶花园的建造为的是提供一个自然清新的场所,使建筑使用者在繁忙之余可放松身心、回归自然。

此项目的屋顶花园与大多数屋顶花园有其共同点,也有其不同之处。在使用人群上有多在白天在其上休憩的上班族,有多在晚上闲庭散步的居民,还有住在公寓楼处流动性较大的人群。因此,在总体布局上紧紧抓住如何针对不同使用人群的活动规律,在提高屋顶花园使用效率的同时,丰富人们的体验路径及场所,是使用者获得更高的认同感。在此,我们没有直接去引用那些收集到的屋顶花园素材及模板,而是从实际现状及使用人群着手,从对当地的感知体验着手来创造设计出能丰富使用者感知体验的能使人们产生认同感的空间场所。

在平面布局中,从不同人群及不同使用时间段对屋顶花园的需求的规律来考虑。对于办公人员,主要集中在中午午饭后在其上的休息,而居住用户更多的却是在傍晚或是晚饭过后再其上的闲庭散步,两种人群都有对休憩场所的要求,但两者在使用的时间段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在设计中考虑了上述的要求,对于主要为上班人员服务的茶室放在了住宅塔楼的旁边,目的是为了加长办公人员在午饭后过去茶室休憩时的步行路径,这一路径长度是饭后散步的休憩的尺度,在这一路经的行进中悄无声息的丰富的使用者的知觉体验。傍晚,办公人员都已下班回家,游园人员则多是住户人员。由于住户对茶室的使用效率较低,因此在设计中除了对茶室这一景观节点进行了充分的游园路径考量外,在临公寓塔楼和办公塔楼处也各设置了一处景观节点,为人们延长游园路径的同时也提供了场所选择的可能性。至于儿童游戏场地,则从安全和照看方便的角度考虑,将其紧邻住宅塔楼布置。至于公寓塔楼的使用人员,因为住户的变动性较大、使用人群较广、更换频率较快,为增加公寓住户人员对屋顶花园的使用频率,游园景点则尽量靠近塔楼布置。

在具体的场所空间细部塑造上,考虑到无论是办公人员还是住户多为当地人,因此,在设计时考虑到这属于地方性的建筑,重视当地民居和景观的存在,是人们产生获得认同感。

在小品建筑的处理上,主要集中在对茶室和休憩亭的处理上,茶室借鉴当地民间做法做成的亭子,在构造处理上努力传达出‘当地’的存在,如高低双坡屋面的交接处理、对屋檐及斗拱的简化处理,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简洁的力量,在茶室设计中我们对上述细部进行了借鉴。对茶室室内的设计,我们则是借鉴学习了当地一处庙宇的室内处理,该庙宇紧临山壁而建,在靠山的墙面上没有进行过多的装饰化处理,而是保留原有山壁让其充当庙宇的一面墙,这充分体现了人工与自然的结合,同时也让我们的感知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在对茶室的山墙内部我们则采用了粗糙的蘑菇石贴面,以表现天然石壁的肌理,对室内进行自然化、室外化处理,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又融于自然,且试图使人们产生似曾相识的体验。

在对屋顶处三个休憩亭的设计处理上,则借鉴了当地一古村落亭子的做法,该亭子原有的功用是用来堆放稻草,现在由于旅游开发,则在里头布置了石凳以供休憩之用,身处其中,有浓厚的古朴的生活气息。对其的比例、构造处理在设计中都给予了参考,试图传达出类似的氛围。

对于紧邻A栋塔楼景观节点处的水景,池壁护栏用原木搭接而成,既充当护栏又有坐凳的功用,同时采用榫卯结合这一古老又实用的构造做法,目的是为了使其不至于‘太现代’而富有文化及自然生活气息。

虽然在设计中对空间的塑造、材料的运用、构造处理很多还只是局限在手法层面上,但他们却是设计者试图糅合人们对当地民居、自然风景的个人体验于设计中的探索,奢望所塑造的空间场所能使使用者产生‘回家’的感觉。

图1-岳阳光宏商业广场平面图

5 思考和启发

直面生活本身,不是从素材、范例、概念中寻找创作灵感,而是考虑此时此地生活的人们及人们的生活。

重视当地已有的存在,从实实在在文化、物质出发,这是此时此地的生活、历史、文化,只有这样才会获得能使人们产生认同感的空间场所。

参考文献:

[1] 王志民.我国屋顶花园设计初探,低温建筑技术,2007.

[2] 王明洁.浅论在设计实践中借鉴现象学,热带建筑,2005.

[3] 吕小辉,杨豪中,何泉.诗意中探寻本质——史蒂文·霍尔建筑现象学思想及创作研究,华中建筑,2006.

[4]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王涛.以现象学方法进行建筑思考,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2000.

[6] (美)西奥多·奥斯曼德森.屋顶花园历史·设计·建造,林韵然,郑筱津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彭良秋

屋顶花园设计探讨论文 篇2:

城市建筑屋顶花园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屋顶花园是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等的顶层、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绿化装饰、造园、种植树木花草及草坪地被,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活动。这是一种不占用土地的空中高科技绿化形式,目前已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阐述了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与造景技巧,并详细地总结了设计施工中减小荷载、防水设施及排水系统和种植基质以及屋顶绿化的养护与管理几个重要要技术问题。

【关键词】城市建筑;屋顶花园;设计原则;施工技术;注意问题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的建筑用地不断增加。同时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忽视生态效益,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屋顶花园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利用土地的情况下进行植物的种植,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本文阐述了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与造景技巧,并详细地总结了设计施工中减小荷载、防水设施及排水系统和种植基质以及屋顶花园的养护与管理几个重要要技术问题。

二、城市建筑屋顶花园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屋顶花园的载体是建筑物顶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屋顶承重、防水、排水、人员安全,以及屋顶四周防护栏杆的安全等,使屋顶花园景观建立在能够维持建筑屋面正常使用基础之上。

(2)经济适用原则。屋顶花园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环境。合理、经济地利用城市空间环境,始终是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屋顶花园除满足不同使用要求外,应以绿色植物为主,创造多种环境气氛。以精品园林小景新颖多变的布局,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同时,由于屋顶花园同样需要一定的管理和维护,因此在建置时就要考虑以后管理的方便和节省。

(3)美化环境原则。屋顶花园是要为人们提供优美的游息环境,因此屋顶花园也突出美的特点。不仅要在维护城市环境生态上有显著作用,同时也要达到使身居高空的人们,无论是俯视大地,还是仰望天空,都如同置身于园林美景之中的效果。

三、城市建筑屋顶花园设计的技巧性

屋顶花园应以树木花卉为造景主材,适当配置假山、棚架、花墙等,少建或不建亭、台、楼、阁等大体量建施,各类树木、花卉、草坪等所占的比例不得低于60%--70%。常用植物造景形式的设计有以下几种:

(1)乔灌木的丛植、孤植:植株较小的观赏乔木以及灌木、藤本,不仅是园林艺术的骨干,更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角。所以屋顶园林中乔灌木应是主体,这与大地园林突出群体美不同,其种植形式以矮灌丛植、中乔孤植为主。丛植就是将多种乔灌木种在一起,通过树种不同及高矮错落的搭配,利用其形态和季相变化,形成富于变化的造型,表达某一意境。孤植则是将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和优美姿态,独具特色的中小乔木或较大灌木,如罗汉松、小叶紫薇等,独植在人们视线集中的一处。

(2)花坛、花台设计:在有微地形变化的自由种植区建花坛、花台。花坛采用方形、圆形、长方形、双菱形、梅花形等,可用单独或连续带状,也可用成群组合类型。所用花草要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与整齐的轮廓。多选用植株低矮、株形紧凑、开花繁茂、色系丰富、花期较长的种类,如灌木可用:簕杜鹃、毛杜鹃、龙船花、黄金叶、稀美莉等,时花类可用三色堇(冬季)、百日草、一串红、万寿菊、长春花、矮牵牛等。而花台,是将花卉栽植于高出屋顶平面的台座上,类似花坛,但面积较小。也可将花台布置成“盆景式”,可选择:九里香、福建茶、四季桂等,并配以山石小草。

(3)巧设花境及草坪:以树丛、绿篱、矮墙或建筑小品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配置。花径的边缘,依屋顶环境地段的不同,可以是自然曲线,也可以采用直线,而各种花卉的配植是自然混交。草坪种植不宜单独成景,而是以“见缝插绿”或在丛植、孤植乔灌木的屋面铺设,以形成“绿色地毯”,起到点缀作用。

(4)配景处理:除在主景采用花盆、花桶等以及在点线式绿化区域或沿建筑物屋顶周边,增加气氛和景观外,应在曲径、草地边和较高的植株下,摆放1至2块形状特异的奇石等,以体现刚柔相济的内涵。此外,有些屋顶面的落水管、排水管等与园林气氛极不协调,可用假石将其包藏起来,也可用雕塑手法把它裹塑成树干等,以收到园林景观的效果。

(5)园路的设置:园路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整个屋顶花园的布局、景观风格以及其功能上的需求,尽可能做到宽度大小适宜,曲直自然。铺装材料的选择尽可能在美观的基础上使之与周围植物以及其它园林小品相协调。

四、城市建筑屋顶花园施工中应注意几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1)减小荷载:用于园林造景的屋顶应采用整体浇筑或预制装配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作结构层,有条件者,可用隔热防渗透水泥材料制成的“生态屋顶块”。一般情况下,要求提供500千克/平方米以上的外加荷载能力。在具体设计中,除考虑屋面静荷载外,还应考虑非固定物体流动、外加自然力等因素。为了减轻荷载,应将亭、廊、花坛、水池、假山等重量较大的构筑物设计在承重结构或跨度较小的位置上,同时尽量选择人造栽培基质。屋顶绿化必须做到:屋顶允许承载重量>一定厚度种植层最大湿度重量+一定厚度排水物质重量+植物重量+固定及移动物重量+自然力。

(2)防水设施及排水系统:在满足承重要求之后,应对整个屋顶进行防漏处理。一般屋顶花园的防水要比一般住宅防水要求高一级,即至少是二级防水。防水层处理应采用复合防水设施,即设置涂膜防水层和配筋细石砼刚性防水层两道防线。经检验无渗漏后,在其上再铺设排水层,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排水层可用、PVC排水管、陶粒或粒径为2~4厘米以上的卵石)。排水层上放置不低于250克/平方米聚酯纤维土工布或无纺布的隔离层。屋面四周应砌筑挡墙,挡墙下部留置泄水口,应与落水口连通,满足日常排水及暴雨时泄洪的需要。同时做好定期清洁、疏通工作。

(3)种植层:在隔离层上铺置种植层,要求所选用的种植介质应具有材质轻、不板结、保水保肥、适宜植物生长、施工简便和经济环保等性能。一般选用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園土+泥炭土+膨胀珍珠岩+河砂+菇泥等。这样的基质轻、透气、富含养分。种植层的厚度一般为:草本15-30厘米,小灌木30-35厘米,大灌木40-50厘米,小乔木50-80厘米,深根乔木90-150厘米。值得注意的是,在屋顶园林施工中,任何设施均不得破坏屋面的防水层或保护层。

五、屋顶花园养护与管理

屋顶花园建成后,为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注意植物的长势,对于生长不良植物及时采取措施;注重肥水,浇水要开始勤浇,以后少浇。经常修剪,及时清理枯枝落叶。草花应及时更新,以免影响整体效果。

六、结语

总之,屋顶花园是具有巨大社会效益、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利民工程:对改善城市总体环境有利,是美化城市、活跃景观的一种方法。因此,做好屋顶花园宣传,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并加入屋顶花园的建设,同时,要规范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使屋顶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体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美化家园,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赵定国.屋顶绿化及轻型平屋顶绿化技术[J].中国建筑防水,2004(4):17-20.

[2]章士巍.空中花园不是梦—屋顶绿化技术探讨[J].园林,2005(5):32-33.

[3]徐峰,封蕾,郭之一等,屋顶花园设计与施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朱泊铸

屋顶花园设计探讨论文 篇3:

民居屋顶花园防水与规划设计探讨

摘要:无论是人口潮涌向城市还是房价飙升的刺激,居民建筑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伴随住房的增加,大块的绿地面积被吞噬,人们的居住环境绿色慢慢减少。屋顶花园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新方式,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现状。如今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者开始重视和完善屋顶花园。

关键词:屋顶花园;民居;防水;绿化;规划设计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年来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房价的疯长。可是老百姓花高价不单买的是一个房子其实也是花钱买一个居住环境,可是相应的环境条件却愈加恶化。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即便是见逢插绿也还是达不到人们预期的目的。虽然屋顶花园的设想让死气沉沉的屋顶生机盎然,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难题。

2 屋顶花园的历史及现状

宫崎骏的动画片《天空之城》并非原创,早在4000年前的古代苏美尔人所建的亚述古庙塔才是屋顶花园的雏形,而真正的屋顶花园是在其以后1500余年的著名的巴比伦“空中花园”。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相继建造各类规模的屋顶花园和屋顶绿化工程如美国华盛顿水门饭店屋顶花园,不仅美观,还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但是,多年来屋顶花园的建设一直没有形成模式和规范,从而暴露出了很多缺陷和不足。比如:防渗抗漏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污染问题,植物配置问题,荷载超标问题,建造成本问题等。但人类总是智慧的一族,总会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在这里,我就屋顶防水问题和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问题做一下探讨。

3 屋顶花园防水问题

现代建筑物大多为平顶房,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上面做隔热防水层,防水层温度应力是致使屋顶构造被破坏的重要原因,还有少部分是承重物件引起的,温度变化导致热胀冷缩,建筑物出现裂缝,雨水渗入形成渗漏。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建筑物屋面防水保修期只有三年。这样就得对屋面防水层进行整修。

3.1 从材质及建筑手法上入手

选材应注意材料质量和节点构造,选择高温不流淌、低温不碎裂、不宜老化、防水效果好的防水材料。如使用膨胀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用粒径1~3㎜粗砂,并且施工中要严格掌握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的配合比等。新型架空技术足以克服传统屋顶花园与楼顶接触造成的顶层含水、根系破坏等结构性缺陷。而新型反渗过滤技术将会克服传统屋顶花园的水土流失、营养流失,做到一次培土,长久使用。新型微喷、滴、渗灌技术保证了屋顶花园种植作物的生长用水需求,对于水池等设施采用单独的防水系统。

3.2 从荷载方面入手

运用新型轻质施工材料,彻底避免传统屋顶花园施工中所造成的屋顶荷载增大诱发建筑质量问题的危险。尝试用中空类的泡沫塑料制品作为绿化土层与屋顶之间的良好排水层和填充物以减轻自重在国外也有尝试。为确定花园顺利建造,屋顶花园中各项园林工程的荷载都要等效均布为每平方米的,然后再与花园的荷载相比,精确计算。

选择种植基质和植物也颇为重要,先考虑材料的重量。种植介质除了选择种植原土,还可以使用新型种植基质。新型基质重量比较轻,并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透水性。屋顶花园适宜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花卉和草坪,尽量避免用小乔木,实在想用我在下面会跟大家探讨。

4 屋顶花园的绿化规划设计

(1)植物。因为屋顶花园土层浅薄,所以须根较多的、水平根系发达的植物会是最佳选择,如观赏草、地被植物、灌木等。重量较大的乔木也会有用到,那么承重柱和主墙所在的位置将是上选,不要种在屋面板上。因为土层浅,植物不能正常从土壤吸水,全靠短暂的人工灌溉及自然降水,因此耐干旱或耐短期积水的品种将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在屋顶,光照长、强度大,喜光的植物也是大爱。还有,选择抗污染且最好能吸收污染气体的品种,可以净化大气且不被污染的大气所伤害。

确定栽植距离时要考虑到屋顶绿化场大小和植物生长速度及充分成长后所需时间和面积。想要节省养护管理费用,省时省工,就选择生长缓慢、耐修剪的品种。

(2)设计原则。建筑固有平面的限制和建筑结构承重制约着屋顶花园的空间布局,与露地造园相比,其设计既复杂又关系到相关工种的协同,成败的关键是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和水电等工种的协调配合。

造园目的是实用。绿化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求绿化覆盖率指标必须保证在50%至70%。耐阴或阴生植物配置在阴影区,并防止阳光的反射和聚光灼伤植物。

5 结束语

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要由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融为一体,城市文明又与生活环境文化融合。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休息场所,还屋顶植物可以截留部分降水,冬冷夏热也会离顶层住户远去。随着文明的进步,屋顶花园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上的花园尽管占尽先机,但对于用地紧张的今天开畅的花园价格非常之贵,屋顶花园则相对有很大优势,但从占用土地上来讲,还是免费的,相比之下屋顶花园要比地面上开畅空间的花园投资少许多。“人们建设一栋楼房等于销毁一块土地,我们只要把屋面建成屋顶花园的形式,就能把被毁的土地挽救回来”。

参考文献

[1]毛龙生等人工地面植物造景.垂直绿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谭琦屋顶、墙面绿化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张福墁设施园艺[M].北京:中国农业文学出版社,2001.

[4]李光晨等园艺植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作者:曹伟

上一篇:工商局两年报告下一篇:话务员述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