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来对大学物理教学进行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自行设计的实验融入到物理实验中,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等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此来保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篇1: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了通过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思路,合理编排实验内容;改进实验仪器;开放创新实验室等方法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高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1]。学生通过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可以系统地了解力、热、光、电磁学的基本原理,为专业课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实验是验证和理解物理规律的最好方法[2]。同时,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实验课,也是他们系统学习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开端,在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理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主要有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和技术,独立完成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独立完成设计性实验等。但是,笔者在长期的物理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实地的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在预习、实验、报告等诸多环节存在许多问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据统计,全校每年大约有1500名大一学生修大学物理实验课。通过实验课堂上的观察,并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其实验报告进行分析,现将调查结果列举如下。

首先,在预习阶段,有4/5的学生认为实验很重要,并且预习有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会选择提前预习,但也只是通过阅读物理实验课本预习。真正在预习过程中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的不足1/3;有1/3的学生虽然预习,但表示不是很理解;还有1/3的学生根本不理解,只是把书上的实验原理抄下来,交上预习报告应付了事。总之,学生的预习方法单一,预习效果差。

其次,在实验阶段,几乎所有学生都反映,教师先讲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并且一次课讲两个实验原理,下次课来了教师简单演示实验过程,接着学生自己做实验,有问题请教老师,最后老师检查数据,签名。在教师讲解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仅有3/4的学生认真听讲,但只有3/5的学生能听懂,并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有1/4的学生根本不听,要么打瞌睡,要么摆弄仪器。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只有2/5的学生能够通过小组配合完成实验;2/5的学生需在老师指导或同学帮助下完成实验;1/5的学生不懂操作,只负责记录数据;甚至个别学生看都不看实验,只等抄写别的同学的数据完成任务。当实验仪器遇到故障或测量数据误差大时,大部分学生请教老师帮助解决,少部分学生自己分析误差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当实验做完还没下课时,极少部分学生选择继续研究仪器或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实验;大部分学生选择处理实验数据,也有极个别学生聊天或离开实验室。

在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2/5的学生会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2/5的学生只处理实验数据,不进行误差分析;1/5的学生不能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后思考题,只有大约一半的学生会认真思考并作出回答,其余的大都是抄袭其他同学或干脆不答。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发现,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物理实验课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物理实验不感兴趣。其次,预习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加之部分学生大学物理没学好,导致预习效果差,教师讲解听不懂,出现按照教师演示步骤机械操作,甚至拼凑数据,抄袭实验结果等现象。再次,由于近几年本科专业学生逐年递增,而购买实验仪器的经费有限,导致实验设备紧缺或损坏严重,部分实验几名学生共用一套仪器,甚至应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最后,由于实验课时少,一般要求学生在2个学时内完成一个物理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一般会立刻向老师求援而不是主动思考解决。由于学生人数多、实验课时间又比较短,很多教师只能简单地替学生排除问题,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不够,有问题立即求助,依赖性强。为了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把物理学史引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若把物理学史引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实验中建立的许多理想模型、理想过程,运用了比较法、放大法、转换法、模拟法、补偿法、干涉法等。这些实验设计都十分巧妙,可以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运用科学思想和方法发现真理的重要性。

重视预习过程。在排课过程中,应注意物理理论课在前,实验课在后。学生在接触实验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做起实验就相对容易。另外,物理实验中心应逐步完善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网上预习平台。学生通过网站可以提前了解实验设备的名称、性能、用途等,并观看实验内容、实验演示录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以学生为主导,转变教学模式。对于基础实验,采用精讲多问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巩固经验知识。对于综合应用性实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不急于解释和处理实验中的意外现象和故障问题,多反问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循序启发,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设计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项目,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题目,独立设计实验过程,完成实验,处理数据等。由于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只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便给学生创造了不受约束的实验环境,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建立开放实验室。通过预约模式,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以便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

严格把关实验报告。首先,坚决杜绝抄袭实验报告,形成良好的实验氛围。其次,重视实验报告中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对实验提出大胆改进的设想或解决方案。

总之,在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物理实验课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动手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有帮助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付静,梁路光,姜广军.把物理学史引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9(1).

[2]冯娟,周惟公,张自力,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4(3).

[3]桑芝芳,彭玉华.大学物理基础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物理通报,2011(9).

作者:叶金琴 丁俊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篇2:

关于开放实验室条件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分析

摘 要:在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来对大学物理教学进行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自行设计的实验融入到物理实验中,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等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此来保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开放实验室条件下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改革分析

前言

对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来说,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间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大学教学中,就要做好物料实验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同时还要利用好物理实验资源,以此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促使学生可以掌握好物理知识,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与发展。

一、开放实验室条件下的物理實验意义与条件

对开放实验室教学来说,其核心就是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研究中去。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实现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通过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可以保证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学习产生出全新的认识,这样也就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实验中去了。其次,在开放实验室条件下,要保证仪器设备上的充足,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实现独立学习与自主研究,也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足够的实验项目也是保证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1]。

二、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各大学校也开始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同时也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实验教学中的基本设施与条件。对于开放实验室条件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来说,就是要利用好实验室,让学生通过自行设计物理实验,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进行实验设计的过程,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科研的过程,可以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且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来说,教师在开展物理实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与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实现思维的扩展与延伸,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来选择好题目,通过自行设计与操作,来得出最终的结果。然后,学生就可以运用自身的物理知识与思维来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不断的归纳与总结,可以让学生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也就实现了高效的学习与发展。在保证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以及条件等因素处于开放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通过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到实践中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2]。

对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来说,开放的实验室管理是可以让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自主设计的,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上出发,从而感受到实验设计的整个过程,以此来加深对物理实验的了解。其次,对于这种管理模式来说,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运用好自己的物理知识,提高自身的创造意识。

(一)做好项目的选择工作

在开放物理实验的管理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进行选择,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转变对物理学习的看法,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物理实验中,从而实现高效的学习。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的物理实验来说,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要明确其重点工作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来找出适合进行科研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也满足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且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以此来保证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自选与限选结合的方法,通过让学生掌握好要进行科研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可以在自主申报的课题中进行选择。通过对相关专业采取自行设计物理实验的开放式教学,可以保证所形成的项目具有内容分广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对实验的条件实现优化,提高其操作性,增强创新性与科研的价值。其次,对于物理实验来说,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后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这样也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说,在开放实验室条件的影响下,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成果,同时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3]。

(二)实施的过程

在学生对自行设计的物理实验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要明确其重点所在,如方案的制定、论文撰写以及总结报告等,通过多个环节的影响,可以有效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要利用好空间,如在实验室的走廊中的墙壁上悬挂出对实验室的简单介绍或是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以此来形成具有特色的走廊文化。其次,还可以开设出相应的物理多媒体实验室,以此来对实验的项目进行有效的讲解与预演,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上入手,保证科研方向的准确性。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建出相应的小组,并通过对科研的过程进行模拟,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选择、实施等环节,在学生实验完成后,教师还要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在实验原始数据以及报告等方面的基础上来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要求来撰写出实验的论文。最后,教师可以采取论文总结报告会的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同时还要对学生所撰写的论文进行总结,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高效的学习[4]。

三、质量上的保障

通过对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开放实验室条件的影响下,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还对教学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实际中想要促进教学模式的快速发展,就要建立出一个全新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此来为教学工作提供支持。所以就要明确其中心就在质控环节、开放制度以及信息平台等众多方面,通过对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相应的探索与研究,可以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发展。

(一)做好质控工作

对于开放实验室来说,不仅可以保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也给学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可以说在开放实验室条件的影响下来建立出质量保障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开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自身学校的实际特点上出发,来做好教学方案的改革工作,同时还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找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建立出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质量工作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好物理知识。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可以有效提高开放实验教学质量的相关原则,通过从对学生的管理、项目的组织以及条件的保障等三个层面上出发,来建立出相应的质控点,如课外实验室开放组织、自选和限选课题的宣传等。以此来建立出完善的在开放实验室条件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控制保障体系[5]。

(二)开放制度

通过建立出相关的制度,如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开放管理细则以及开放性试验考核办法等,以此来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管理体系。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与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开展开放实验室的教学机制。对于物理实验室来说,其开放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高度。因此,在实际中就要确保在开放实验室条件的基础上来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正常化与规模化,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说,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且在制度的影响下,还可以对开放性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三)信息平台

通过建立出具有一定特色的网络化实验室与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在保证先进管理手段的基础上来对开放实验室条件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来保证开放性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且对于信息平台来说,其中包含了中心网站以及相应的多媒体展示平台等。通过让学生在网上进行预约实验等,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网上咨询以及研究等。对于信息平台来说,可以为课堂教学工作提出适当的指导,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课前与课后的辅导工具,这样也就可以实现高效的教学[6]。

(四)对物理实验室的成绩进行相应的考核

在开放实验室条件的影响下,通过让学生对实验的内容与课题等进行自主的选择,从而也就使得学生所选择的个数与难易程度等方面是不能依靠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的。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对学生所进行的实验考核方法进行衡量,通过确定好实验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出不同的标准,可以保证评分上的科学性,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在这种考核制度的影响下,也可以产生出对实验的兴趣,从而也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提高实验的效果与质量,让学生也可以掌握好更多的物理知識[7]。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放实验室条件的基础上来开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来感受到实验的全过程,这样也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让学生产生出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好物理知识的动力。且在这种方法的影响下,还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荣,侯庆军.面向文科学生的开放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新探[J].大学物理实验,2011(3):78-79.

[2]周岚,王伟,朱蜀梅.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物理,2002(10):89.

[3]胡仁杰.营造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开展开放式自主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7):24-25.

[4]王金发,戚康标,何炎明,等.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及实践效果[J].高等理科教育,2003(6):72-73.

[5]顾百青.大学物理实验开放性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大学物理实验,2008(21):114-116.

[6]马德明,施卫,张显斌,等.学分制下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5):74.

[7]邹亚琪,薛同莲,李雅丽,等.基于开放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4(12):168-169.

作者:沈阳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分析论文 篇3: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分析

摘 要: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多数普通本科高校面临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变时,如何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旨在提高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教学方式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和层次化,普通高校做出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的规划,以“应用”为核心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提高其应用技术水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

大学物实验课是工科类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理工科学生较早接触到的一门系统全面的实验课程,是学生实验能力系统训练的开端。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在实验思想、方法、技能等方面得到训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学物理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新形式,积极应对大学物理课程压缩课时的问题,必须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应用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顺应学校的发展方向,为学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内容设置的单一普遍性,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实验项目一致,不能将实验项目和学生的专业方向有效结合,不能够目标明确的培养不同专业的学生。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涉及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内容比较广泛,但是大部分还是以重复性和验证性为主的实验项目,开发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很少。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出现,但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仍然沿用多年前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没有随时代发展做出相应更新,教学内容的设置缺少与现代技术相关的实验项目。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利于高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一名应用型高校物理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将大学物理实验和学生的专业方向想结合,有针对性的选择实验项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实验,勇于探索创新。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目前仍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中心”的传统方法,教学过程一般是:教师随堂讲解实验目的、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测量实验数据;学生对测量好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仅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渠道,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有敷衍了事的心态,而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尊重学生,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只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老师演示的步骤和方法,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和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相对比较独立的完成实验项目。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够合理性和科学性,形式也比较单一。一般的考核方式是以最终的实验报告为主。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占的比重较大,容易忽略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处理和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具体问题的能力,而这部分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是尤为重要的。如何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科学化、合理化也是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2 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相应对策

2.1 实验内容具有专业针对性,设置具有研究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项目

为了满足应用型高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发展要求,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应该改变原有的课程设置方式,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制定不同的实验教学计划,开展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物理实验项目,和学生的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对自己的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具有很大的帮助,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如土木工程专业应开设“金属杨氏模量的测量”、“光敏电阻特性实验”、“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等,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开设“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实验”、“单量程三用电表的改装与校准”、“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等实验项目。[1]此外,开设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找些和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就地取材,自主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充分感受物理在实际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从而建立对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意识。课程结束后,还可以要求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完成此次实验项目,又是一次锻炼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机会。

2.2 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资源相融合而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模式之一。微课是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或问题而设计的网络视频课程,通常由简短的微课视频及配套资源组成。[2]可将其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提前自主预习,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分发实验任务,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以及在网络课程交流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提前了解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等,为实验课堂中更好的理解老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做铺垫。在物理实验课堂上,老师只需简单讲解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将更多的思考、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原来的老师“言传身教”的演示实验步骤,转变为让学生自行成立小组讨论,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独立完成实验。期间遇到的问题可以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查阅资料,也可以咨询老师。老师则要密切关注各小组的实验进展情况,及时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鼓励学生勇于发现和创新,最终顺利完成实验。这种学习方式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由学生自主掌控,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课堂的限制,充分锻炼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2.3 改革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基础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前面提到的通过网络平台利用微课方式提前预习实验内容,撰写好预习实验报告,在学生预习结束后可以设置考核问题,成绩作为综合成绩的20%。老师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应当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3]作为考核学生的核心内容。因为这项内容最能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也是最难以抄袭和作弊的,占综合成绩的50%,相对比例较大。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占总成绩的30%。老师在对这项工作的检查工作既简单,又复杂。学生之间容易相互抄袭,老师应该认真批阅实验报告,及时发现可疑问题,告知学生重新处理,认真完成报告。对于研究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项目,考核方式也可以是研究性和设计性的,课堂上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且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课程结束后要求以论文的形式展示课堂上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其中遇到的困难和已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什么,都要求有逻辑的,详细的,科学的论证。

3 结语

大学物理实验是应用型理工类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型高校重在培养实际应用型技术人才,对大学物理实验进行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深化,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钟家富,刘丽,何志伟.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物理通报,2015(4).

[2]吕红英.基于微课和反转课堂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大学物理实验,2018(3).

[3]于欣欣,李爱侠,马阳成,等.创新型实验的教學模式改革初探——水污染物降解[J].大学物理实验,2017,30(3):139-141.

作者:张娇 陈林峰

上一篇:粮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总下一篇:小组联动合作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