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设计的网络技术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由于课程体系和硬件设施的限制,现行职业教育学科化倾向依然占据课程主导地位,教学效果达不到岗位职业化技能要求。只有通过改革课程,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课程体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己任,实现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模式,从市场和行业需求出发,设置课程内容。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课程设计的网络技术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职课程设计的网络技术论文 篇1:

跨越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困境的模式探索与实践创新

摘要:面向市场、紧贴专业、符合高职办学特色的行业英语教学业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充斥着困难和-阻力的条件下,众多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科特色,集学校之合力,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把这些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途径加以总结、拓展和提升,能够引领和推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行业英语;模式;创新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方兴未艾,遗憾的是,高职英语教学远远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以大学英语A、B级与三级、四级考试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常年没有变化,纯粹的知识“填鸭”式教育使得外语基础本来就偏弱的高职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英语教学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渐行渐远。面对尴尬的现实,人们不禁要问:高职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理论与现实的不断反思告诉我们:灵活运用语言工具为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才是当前高职生英语学习的切实目标。在这一背景下,行业英语教学在高职外语中的作用和意义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行业英语教学确立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然而,在教育實践中,推行行业英语教学的困难和阻力却不容忽视。

一、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高职院校对行业英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基本仿效本科院校,通过开设3—4个学期的普通公共英语课程帮助学生们应付国家的各级各类考试,学校对英语教学的考核标准在于学生过级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行业英语教学对于许多’院校分管领导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许多普通教师也认为,单纯的“听、说、读、写、译”已经囊括了高职阶段所有的英语教学内容,至于如何将这些技能与学生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实际上,行业英语教学是公共英语教学的提升,两者差异显著:公共外语注重的是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行业英语却要紧跟市场、结合实际,面向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将英语技能充分融入到工作过程中,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

(二)“双师型”教师缺乏成为行业英语教学发展的重大阻碍。根据行业英语课程的性质特点,讲授这门课的老师应具备“双师”素质:一是要有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引导和讲解能力,二是要通晓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关键环节的专业知识。现实条件是,语言专业出身的教师缺乏行业知识,行业教师们无法用英语地道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专业,他们往往存在读音不够准确流畅、语法分析及句子结构分析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当前,高职院校许多教师因为缺乏公司、企业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职业教学技能缺失,尤其是英语教师,他们中大多数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坛,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使他们与社会脱节、与学生们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脱节。实践证明,单纯的语言类教师已经不能满足高职教育改革对外语教师发展的需要,行业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双师型”教师。

(三)行业英语教材的研究和开发相对滞后。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行业英语教材的研究和开发确实处于探索阶段,教育规划部门还未统一制订各行业英语教材的编制和出版计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我国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也日新月异,从教材内容上看,行业英语的选材应难度适中、内容丰富、紧跟市场、新颖实用。然而,高职院校现有的教材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的知识陈旧、内容乏味;有的过于简要、蜻蜒点水、选材不当。许多教材没有对现实工作流程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钩,英语语言技能难以完全融合到工作内容中去。

(四)行业英语还未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从教学规划来看,行业英语的教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人门阶段、适应阶段和提高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们需要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很难拿出一个适应于不同行业英语教学的相对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从教学模式上看,大多数行业英语教师教学流程与公共英语课程模式并无差异,以教师、教材为主,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改善,教学缺乏明确的侧重点,教学内容未能根据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及时更新,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中还没有加入行业英语实训的相关内容,如何加入,怎么考核,均需不断进行探索和及时总结。

二、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模式探索

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全国众多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科特色,集教师之智慧、学校之合力,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切实可行的行业英语教学模式。通过对以下三种典型模式的分析与比较,可以摸索出一些行业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有效方法。

(一)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所创立的汽车英语教学模式。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该校的汽车英语教学充分发挥学校汽车技术学院的学科特长,依据“系统改革、学语致用”的建设宗旨,按照“一个中心”、“两条线索”和“深度融合”为原则,开发教材体系,研究教学内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教材和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这一中心来开发。“两条线索”是指教材和教学内容既考虑英语语言技能又紧贴汽车专业的知识、技能与文化,形成相互交织的两条线索。“深度融合”是指借鉴CBI理念,确定“3+1”的教学模式,“3”指代三大职业能力,分三个学期展开:第一学期以汽车基础知识为语料库,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第二学期重点培养学生在汽车工作情境和流通领域中的英语应用能力;第三学期要求学生以英语为工具了解汽车基本构造和维修知识。“1”指代第四学期独立的课程综合实训板块,这里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岗位差异,通过不同模块灵活组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将英语运用于工作的职业技能。此外,“4T”教学模式也是该校行业英语教学的一大特色,“4T”是指Taste(工作体验)、Task(实践任务)、Tackle(解决问题)和Test(综合考核),该模式实现了语言运用环境与真实工作环境高度融合,英语学习的内容信息与汽车技术发展同步更新,通过工学结合、无缝对接,在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高职英语教学与工作实际需求脱节的矛盾。

(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所创立的文秘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认真分析当前高职文秘专业人才的英语技能需求,制定出专门的文秘英语应用能力标准。该校的文秘英语安排在第三和第四个学期进行,整个课程设计为五个模块,分别是上司出行、商务接待、会议安排、日常事务管理和商务社交。五个模块的设计紧密围绕秘书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

包含对阅读、写作、听说等多方面的技能训练,尤其突出了听、说方面技能的培养。该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平面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教学”的形式,多层面、立体推进文秘英语教学:课堂教学部分依托秘书工作的典型素材,突出情景设计和现场演示,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现代教学理论,借助文字、图示、动画和影视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语言点和工作流程都进行了有效的分解,努力增进学习的实效性;自主学习部分则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以生动活泼的感官刺激,将课堂教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得以拓展和延伸,同时加强监管,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外学习动态。实践教学方面,该校文秘专业与五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们通过认知性生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等形式,大大提高了所学专业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此外,“双师素质”的教师培养也是该模式的重要内容。

(三)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所创立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深刻剖析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三大问题,提出富有特色的“1+1”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所谓“1+1”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一课双语,一课双师。为弥补学生英语基础的不足,课程教材选用中英文对照版本,每一章节分别用中文和英文进行教学,旅游专业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交叉上课、合作教学,高标准严要求地培养学生,努力实现“1+1>2”的教学效果,即两位专业教师所进行的合作教学收效大于一位教师进行的双语教学,以此培养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该模式选择第二学年实施,精选教材《模拟导游》(A Simulated Course for Tour Guides),旅游专业教师组织专业教学,介绍旅游基础理论,指导学生先用中文讲解导游词,为后面的行业英语学习预热、暖身。英语专业教师将旅游专业知识、导游常用解说词与英语词汇、口语表达一一对应,完全融合。“1+1”模式使得英语专业教师不但可以抓学生的语音语调、专业词汇的记忆等基础知识,还做到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双语训练,随机流利表达英文导游词,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专业英语功底。

二、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实践创新

对上述三种成功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在现实条件不足甚至极为有限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能够通过集中教育资源和教学智慧,深挖自身潜力,团结和利用校内外资源,突破性地开创出一条面向市场、紧贴专业、符合高职特色的行业英语教学之路。把这些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加以总结、拓展和提升对未来行业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从肩负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和提升行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行业英语教学毕竟是一次全新的变革,阻力大、困难多,改革的成败首先取决于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们重不重视,有没有一干到底的信心和决心。2010年9月结束的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要肩负起这一使命,就必须摒弃原有的追随普本院校的那种学科式、应试型教学模式,将所教授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完全融入到工作第一线的实践运用中去。与此同时,向“文秘英语教学模式”学习,认真分析当前高职不同专业人才的英语技能需求,通过行业英语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行业通用的专业词汇和基本句式,能基本读懂说明书、合同、相关技术资料和英文信函等,并能进行准确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以此提高高职毕业生的从业水平和就业能力。毋庸置疑,行业英语将越来越成为未来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高职生通向职业成功道路的利器。

(二)加强行业英语教学的师资建设,用“行业+英语”的模式推动高职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从上述三个模式成功经验来看,行业英语教学关键在师资。然而,教育实践中“双师型”教师的严重不足阻碍了行业英语教学的发展,成为繁重工作中的当务之急。一直以来,许多高职外语教师有所抱怨,多年重复的教学工作使他们陷入了“职业倦怠期”,难以实现专业发展,现在学校可以利用行业英语教学改革这一契机,用“行业+英语”的“双师”模式推动高职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学校可明确规定,新引进的教师必须有一至二年的专业实践经历,或者在其走上讲台前要求其去学校安排的企业见习一段时间,以熟悉不同的职业环境。原有英语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发展方向,选择另外一门专业(行业)作为自己进修的内容,学校建立相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岗进修。比如,学习经济管理类课程、学习汽车物流知识,学习IT和信息技术等。为使教学不与社会实际脱节,学校可定期选派英语教师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也可聘请企业高管作为客座教师来校讲学,介绍业界前沿,浓厚专业氛围,补充教师专业知识,提升“双师”素养。

(三)集中教育资源,促进院系合作,兼顾语言与专业优势,在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案设计等方面形成有效互补、相互促进的态势。从“汽车英语教学模式”和“旅游英语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整合资源、深挖潜力、实现院系合作教学是推动行业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行业英语教学难就难在让英语教师学专业、让专业教师讲英语。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可促进不同行业的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相互取长补短,比如,相互听课评课,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再比如,相互切磋教学技能技巧,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互通。对于校内分布在各院系的语言活动中心、计算机机房和专业实训室等教学资源应敞开对各专业师生开放,以达到资源共享与优化。此外,教材的好坏对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行业英语教学对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要求较高。然而,由于行业英语教学近年来刚刚起步,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高职行业英语教材数量少、品种少,那些难度适中、题材多样、内容系统并能反映行业科技发展前沿和动态的实践性较强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各高校很有必要下决心整合部门功能、发挥集体智慧、切实加强合作,组织起自己的编著队伍,根据不同专业的内容体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文秘英语教学模式”提出的“一个中心”、“两条线索”和“深度融合”为原则开发教材体系、研究教学内容,着手自编符合课程要求,融国际音标、专业单词、中文翻译、英文写作、科技学术交流等方面内容和实训为一体的实用型教材。此外,学校还可根据学科发展要求购买一些网络数据库如TRB(美国运输协会)、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TM(美国试验材料协会)的数字文献资源用来开阔师生的专业视野。

(四)组合教学资源、更新教学信息、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涵、强化模擬实训,开创独具特色的行业英语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如前所述,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所开设的汽车英语课程在教学资源、内容、方法和考核等方面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值得总结学习和进一步发展。首先,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规划,研究和安排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攻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注意公共英语、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与行业英语之间的有效衔接,以保证教学活动有层次、高质量地开展。针对行业英语学习的“入门、适应、提高”三个阶段,分别从词汇、科普阅读、专业材料的理解和函电撰写等方面人手,逐步增加难度。其次,行业英语中涉及科技英语的部分往往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专业技术资料常常以科技性说明文为主,词汇量大、长句难句多,反复记忆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熟悉句子结构、把握有效信息、提高翻译技巧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这些方面下工夫、夯实基础。最后,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和教学信息的组合运用对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十分重要。通过图文并茂的三维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认知性和真实感;通过案例式、任务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模拟工作情景、紧贴工作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

作者:熊倪

高职课程设计的网络技术论文 篇2: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由于课程体系和硬件设施的限制,现行职业教育学科化倾向依然占据课程主导地位,教学效果达不到岗位职业化技能要求。只有通过改革课程,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课程体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己任,实现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模式,从市场和行业需求出发,设置课程内容。

关键词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实践性教学

Reflections on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NG Wei

(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Tianshui, Gansu 741020)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高职院校从建立之初就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教学核心的培养目标,但现行课程模式对培养学生职业基础,提升学生职业岗位技能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1 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 理论教学在课程体系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高职院校虽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几乎都强调课程体系必须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实行“产学研”一体,使学生按照阶梯式的培养方式,把理论基础转化为胜任工作的职业能力。但设计课程标准时,依然按照理论和知识要点确立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过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层次性,最终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一堆知识却不知道能做什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1.2 实践教学设计流于形式

专业课是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设计的核心,它体现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受外部教学资源条件限制,在上专业课时,没有真正做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课时安排不足、内容老化、效果欠佳,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也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实践教学最终变成了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当然,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工作较复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度,既要考虑实验实训等硬件设施,还要兼顾校外实训基地的协调和学生校外实习的管理工作,如果学生赴较远的实训基地,其衣食住行的费用都是阻碍实践性教学顺利实施的因素。所以教师怕麻烦就轻避重,实践教学最终只是走过场,应付过关了事,使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高职院校一直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却一直停留在表面和典型汇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老师思想中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手段,教师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目的便达到。(2)老师一面想改变填鸭式教学,但对企业和行业需求不了解,迷茫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这将岗位要求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方向大相径庭,导致学生继续“厌学”。(3)硬件设施落后,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和情景模拟等具有特色的教学手段都需要硬件实训设施作为保障,但由于资金等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现有硬件设施满足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要求。结果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只能掌握理论知识,做不到与岗位工作的链接。

1.4 师资欠缺,以“双师型”为特点的专业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只有高职院校教师同时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才能为专业的变化方向及实践教学创新等提出建设性意见,保证职业化课程的改革的顺利实施。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都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后通过假期企业锻炼等方式转变为“双师型”教师,由于企业锻炼形式单一,时间短,从而缺乏企业生产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无法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也不能引领学生走“从书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书本”的技能提升之路。

1.5 校企合作的合作机制及运营价值有待提升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有别于其他院校的显著特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是简单的顶岗实习,也不是单纯的以企业的名义成班,企业要利用学校资源培养适合自己发展的具有扎实文化和熟练技能的基层人才;学校要利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建设应该是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并实施的,以满足学生掌握某一专业岗位从业能力的要求。然而,受区域经济条件等方面限制,目前多数校企合作模式依旧停留在半年或一年顶岗实习的层次上,学生变成了一种劳动力而不是真正的学习者。

1.6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无法衡量实际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普遍沿用的是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讲授课程、练习巩固和布置作业。在这种典型的知识本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中无需智慧和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无需去思考、探究、评判和创造知识。同时,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也完全依赖于传统的固定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程安排合理”、 “板书设计美观”、“教态自然”、“语言流畅”等,完全是对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情有独钟”,这种以教师全面主宰学生学习的一厢情愿式的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与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学理念格格不入,跟不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符合职业能力要求的高职毕业生,就要对课程体系,尤其是体现学生岗位能力的课程进行相应改革。

(1)设计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内容改革。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实际岗位操作能力,而不是纯粹的理论基础。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因以实际岗位要求相对应,突出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能力需要进行知识的有机整合来确定课程内容。同时深入研究适应行业和企业岗位从业标准的各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与真实岗位环境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同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推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在教学内涵上的整合,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

(2)建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含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以及相应课程和实训项目在内的一套完整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教师可利用校外资源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跟班研讨等方式,让不同层次的教师熟练掌握真实的岗位过程,进一步优化实践环节教学队伍的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同时与企业结合,把课程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向,逐步形成完善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

(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模拟训练进行情境练习。同时可以采用“公开课”、“观摩课”的方式,推广成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进新技能的实践,冲破传统手段带来的实践教学的局限。在教学手段上,积极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应用,鼓励教师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教学。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步伐,它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教师进工厂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聘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等方式,促使教室向“双师型”发展。为学生的技能化培养提供保障。

(4)加强实训基地设施建设,积极提升校企合作的运行力度。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基础,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平台,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地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来设计实训中心,避免其成为一种供人参观的摆设。学校应把专业课程实践化,尽快实现专业课程有操作,能操作,落实培养过程的各项措施,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校企双方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合作办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的岗位能力, 真正的“双师型”,将学生培养成更贴近企业的人才,实现与岗位真正的零对接。同时,企业可向学校提供实习设备,实训场地,改善学校的实习条件。

(5)设立课程评价新标准,建立考核保障体系。课程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考核,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高职院校应该摆脱传统的考评方式,不要让课程评价变为一场特别准备的表演,将技能操作、教法形式、学生掌握程度等具体实质的标准纳入评价体系,评价不是单纯的一次听课,也不是课堂艺术,而是以一个工作任务或岗位操作为周期,综合评价教师的职业技能。课程评价的质量标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高职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评价就应以职业能力本位的标准来进行。学生考核应重点考核学生的工作过程,采取技能考核、职业素质考核、情景模拟等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定。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发挥校企合作的机制,实施校企结合的评价方法

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贯彻理论和技能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提升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成为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郝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 石伟平,陈霞.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职业技术教育,2002.1.

[3] 赵志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习新理念.科学出版社,2003.6.

[4] 于俊乐,许永龙.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2.

[5] 孙东方.如何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高教论坛,2005.4.

作者:董伟

高职课程设计的网络技术论文 篇3: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摘 要] 加强听说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从学生能力、师资状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当前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教学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了“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在此背景下,明确高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对于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结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基本要求》,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在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工作和交际中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英语听说教学侧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听说能力是语言应用能力的基本表现,所以听说教学对于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一)学生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源较为复杂,其教育水平本身存在较大差异,而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政策,导致高职教育生源质量下降较为明显,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学生没有达到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英语语法知识和语音知识不扎实,读写能力薄弱,基本不具备听说能力。这种状况给高职英语教学造成了极大影响,相当一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课现象较为严重。英语听说课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大量听说训练,而听说能力低下恰恰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软肋,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课堂焦虑,很多学生消极应对听说练习,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同时,由于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高职院校各教学环节主要围绕就业展开,造成了学生注重专业课学习、轻视基础课学习的现象,很多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不强,得过且过,客观上也影响了包括听说课在内的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不利于实现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

(二)师资状况

在当前高职英语教育中,师资状况总体不理想。从学历结构看,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比重不高,几乎没有教师具有博士学历,虽然近几年英语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不断增长,但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学历偏低问题的改善仍需一定时间。从职称结构看,讲师、助教职称的教师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主力军,副教授比例偏低,教授职称的教师严重不足。这种情况造成许多职业院校英语听说教学缺少经验丰富的教学带头人,教学研究滞后,不能形成教研梯队,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等方面难以适应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这种状况造成许多教师对听说教学基本特征和特点认识不足,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很少将先进的外语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对听说教学重视不够,角色定位不准,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有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受到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和判断的过程,全面客观的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对教学过程具有有效的诊断作用。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主要是基于教学测试的评价,即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英语教学的终结性评价。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强调词汇掌握、语法记忆和提升阅读能力,弱化听说能力训练。在听说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往往以读写教材为依托,缺乏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在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很难提升学生听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不到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没有有意识地、系统地、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教学过程中很少融入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等教学理念和方法,传统的听说训练依然扮演主要角色,即课堂上播放听力材料,然后组织学生围绕材料内容进行会话练习。由于学生语言输出能力有限,普遍存在课堂焦虑,口语训练往往流于形式,造成课堂气氛压抑,达不到期望的教学效果,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三、提升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适应职业教育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研究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等理念获得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认可。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深受这些理念的影响和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讲授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就听说教学而言,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与学生职业发展的相关性,在课程设计上要体现与学生语言能力相对应的匹配性,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符合职教学生特点的技术性和灵活性,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听说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英语听说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转变教师角色,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角色转变是以教学理念的更新为基础的。近年来,许多院校结合高职英语的教学特点,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英语听说教学,仍然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不少学校的改革还停留在“课堂+多媒体”层面上,网络技术、微课、慕课远远没有融入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在听说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听说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就是要结合时代发展,转变教师角色。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支撑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实现听说教学的教学目的。在新形势下,英语听说教师应该是优秀的课程设计者,善于从资源丰富的网络世界比较、筛选适于职教学生水平的听说教学资源,并能够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将其整合、设计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效的课堂设计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听说教师应该是教学的参与者,以演员、观众和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教学过程,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听说教师应该是学生听说学习的指导者,帮助学生制定提高听说能力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训练模仿力、记忆力、观察力、分析力。听说教师还应该作为顾问、辅导员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帮助学生在网络环境里提取资源,及时回答学生听说学习中的疑问,辅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听说训练,实现知识到技能的迁移。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核心。开展听说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将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政策倾斜,尽快改善高职英语听说教师在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方面的不合理状况。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法,不断加强现有队伍的建设力度,如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为听说教学的骨干力量;邀请校内外专家针对外语教学理论、大学英语教改以及教师科研等内容做主题报告,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帮助听说教师适应互联网教学环境,领会新的教学模式在听说教学中的运用;开展国内外进修,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及教学水平;进行在岗培训,通过举办教学示范课、主题研讨会、信息化技术培训会、教学经验交流会等,促进听说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以及高等教学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客观分析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探索提高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实现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学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更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荣萃,史玉娟.论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信息素养[J].沈阳大学学报,2012(6).

[2]刘杰.网络教学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研究[J].科学时代,2013(8).

作者:秦伟

上一篇:《你在为谁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备战期末考试国旗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