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童装品牌营销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中国羊毛衫名镇发展亮点:大朗经过40年的培育发展,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群,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全国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的22张国家级名片中有15张与毛织相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企合作童装品牌营销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企合作童装品牌营销论文 篇1:

中职服装专业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多次提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区域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向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结构和发展方向,本文拟从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服装专业群建设出发,探索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

一、东莞市服装产业发展状况与现实需求

1.东莞服装业发展概况

东莞市作为世界闻名的制造业之都,服装产业起始于改革开放之时,成長于20世纪90年代,兴盛于21世纪初。东莞服装业发展经历了接单生产、生产批发、品牌营销几个阶段。自2000年以来一直是东莞市八大支柱产业。“东莞服装”首入国家战略规划,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东莞有诸多项目入列,其中对东莞服装产业有重要影响的便是“打造东莞服装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莞形成了虎门女装和童装、大朗毛织、东坑西服、茶山休闲装等特色镇街,涌现了以纯、潮流前线、都市丽人等知名品牌。

2.服装产业发展遭遇瓶颈及原因分析

2012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东莞的服装产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制造成本上升、从业人口尤其是服装制造人口减少、上游挤压效应等。从内因来讲,缺乏自主设计风格、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推广力度不足、智能制造程度不高、营销模式落后(依然依赖传统的门店模式)等,也是制约东莞服装行业从大到强的主要因素。

3.东莞服装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职业教育必须为产业服务,服装产业的发展对服装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表现在:

(1)服装制造技术不断替代更新,更多的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应用于服装制造,服装工程类一线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新的服装制造系统和新的技术设备。

(2)随着自主品牌的发展,企业需要在抓服装产品研发与营销两端上发力,需要更多的本地设计师和服装店面营销人才。

(3)电子商务技术对服装销售影响较大,服装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大。

(4)服装产业规模不断增大,服装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急速变化,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服装行业工作岗位更进一步细分,对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不断更新,对从业者素质要求更高。

二、服装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1994年始因虎门的新兴服装产业而开设服装专业。近30年来,学校以“面向产业、融合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为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融合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产研结合、市场评价,探索了产教互促之路。

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1)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职业教育源于产业发展需求,又作用于产业递进,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必须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结构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布局问题。学校开办服装专业之初,主要为解决加工型服装企业人才需要,设置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随着产业发展,对服装设计与营销人才提出了需求,学校又开设了服装设计与工艺和服装礼仪与营销专业。随着毛织产业的兴起壮大,学校又开设了针织工艺和毛纺织品营销专业。为解决门店营销人才培养问题,学校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和服装陈列设计专业课程。近年来,因应电子商务发展态势,学校又自主研发服装电商课程。因应染整业发展及小批量个性化的服装发展趋势,学校开设了图案设计与数码印花课程。灵活的紧贴产业需求导向的专业及课程,为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2)重视实践教学,加强技能与素养融合培养。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以培养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为总体目标,以校内练习+企业训练为手段,以生产性实训为内容,以项目学习和任务驱动为形式,构建了“产业调研-企业见习-技能训练-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的递进式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在技能学习中融入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意识。

(3)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服装专业在校企合作中一是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了“厂中校”“校中厂”、共建实践实习基地等。二是开设订单班,为企业定制人才。在订单班中实行“岗位导向、联合培养”模式,即联合研制岗位工作标准、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制订课程标准、联合制订实践教学标准、联合确定评价方案、联合评价。三是与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中职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双元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打通招生招工、学习工作、教师导师多元化培养通道。

(4)建立成果导向的学习评价体系。将“学习者为中心”思维植入教学体系设计之中,将知识导向的教学设计流程换为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流程,即行业需求——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习组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评价。服装专业学生毕业的专业要求:结合当年流行趋势,选择某一时尚方向,针对具体企业风格,设计并完成一组作品,并参与该企业产品发布会,接受客户“盲评”。在学习期间,通过企业项目学习和企业任务学习,不断提升研发技能、不断累积研发经验,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不断增加职业素养。

2.基于服装工作室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和技术,直接服务区域产业升级

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东莞加工型服装企业部分转向自有品牌发展战略,转型期的重点和难点就是需要大量熟悉市场且有创新能力的产品研发团队。学校利用技术优势,建立工作室,协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等项目合作,进行技术革新与产品创新。

(1)工作室采取“四企业三协同”培养模式,走出一条中职研学产训特色之路。“四企业”是指在企业情景学习环境,运用企业项目教学,使用企业管理运营模式,建立企业考评机制。“三协同”是指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就业。

(2)工作室学习模式注重行动建构、过程培养。工作思维与教学思维相互融通,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效同构,是企业项目教学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职业发展规律对企业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教学化设计。

(3)立足产教转化。利用专业技术力量,与企业合作研发产品,实现上学即上岗、学习即工作、作业即产品。

(4)在研发过程中融入团队意识、流程管理观念、时间管理意识、及时交付概念、质量意识、客户第一观念、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教育,拉近上学与就业距离。

3.培训企业员工,升级技能包,为产业升级提供内驱动力

东莞服装产业发展30余年,累积了大批的传统产业工人,他们需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服装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针对企业需求,开展了技术培训服务。

(1)根据企业需求,开发针对性的技能包。服装专业科组先后调研以纯、光晖针织、搜于特、卡蔓、格润等服装企业,针对需求研发了新设备应用、电脑横机操作、电子商务技术、服装门店营销、服装吊挂管理技术等企业培训课程,应用于企业员工培训。

(2)运用线上线下模式,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为配合企业生产需要,方便企业员工学习,服装专业教师开发了线上学习慕课资源,借助东莞慕课平台(莞易学),员工可以利用手机方便地开展学习。根据企业及员工需要,利用晚上和休息日开展集中的线下培训,提升了员工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

三、服装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成效

自2014年实施专业办学以来,服装专业以导业需求为导向,极大地提升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专业数量不断增加,专业规模不断扩大

自2012年以来,服装专业因应产业发展需要,陆续增加了针织工艺、纺织品技术营销、服装陈列设计、连锁经营管理等专业,增加了服装摄影、数码印花设计与工艺、服装电子商务等专业方向,较好地满足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提大,由原来的4个班180人,到现在的12个班600多人,生源也由原来需要调剂到现在需要淘汰,专业吸引力持续加强。

2.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通过企业融入式的实践教学,学生熟悉了岗位技能,培育了职业素养。服装专业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持续提升,学生就业稳回率不断提升,学生薪资待遇呈上升之势,用人单位满意度也在不断增加,整体保持高水平就业。

3.建立了东莞市服装专业技能实训和实习基地

根据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和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企业意愿和企业条件,建立了包括以纯集团、搜于特服饰、格润科技服饰、现心制衣、光晖针织等不同服品种类的企业成为东莞市服装专业技能定点实训和实习基地,规范了基地进行的实训项目、设施设备、技术力量等。

4.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研发

根据东莞中小服装企业转型升级要求,学校成立时尚创新研发中心,开展时装设计、版型开发、陈列设计方面的产学研合作。2016年以来,工作室为虎门童装企业和女装企业设计研发数千款符合企业标准的产品,投放市场销量上千万件,直接产值超过数亿元。版型开发部为企业提供了数千种各类服装版型,陈列设计室为企业设计了数百款陈

列方案和陈列模型,直接经济价值数百万元。

5.联合企业开展员工能力提升计划

根据东莞市打造“技能之都”的要求,服装专业招收了3000余人开展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服装专业被东莞市人力资源局认定为市技能培训基地,承担全市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任务,完成每年100人次的企业培训任务。

6.制订服装陈列设计专业国家标准,填补了中职相关专业空白

随着企业品牌营销需求的增加,对服装陈列设计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新需求。而相关的专业目录、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一直处在空白。由于我校服装专业较早开展了服装陈列设计方面的教学,并利用工作室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经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推荐,我校服装专业作为目标研制的主要承担单位,联合了全国十多家中职学校,歷经一年的研究与编写,完成了专业目标制订的相关工作,并经教育部在新的专业目录中分布,填补了中职服装陈列设计专业的空白。

四、中职服务区域产业能力提升的研究思考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其最大特点就是和产业的直接联系,直接为区域产业服务。无论是早期的“大力发展”,还是中期的“加快发展”,以及近期的“高端发展”,无不是围绕发展经济大局出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也要围绕服务发展这一大局,增强适应性。

(1)将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实训对接生产、评价对接市场落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之中。唯有以产业之水,浇职教之根,才会根深叶茂,茁壮成长。职业教育需要精准调研地方产业需求,精心开发职业技能课程,为受教育者提升素质和稳定就业服务,为促进产业发展服务。

(2)抓住专业实践能力这个关键点。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力,核心是高素质,落脚点是技术技能。技术技能的培养需要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要突出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需要在“实干中真学”。高素质也是体现在技能的精与强上,体现在解决问题上,体现在职业精神上,体现在劳动素养上,而这一切也是实践教学应注意加强的。

(3)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培养服务产业急需的人才。职业教育的导向是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学什么”“学得怎样”应该由产业说了算,“怎么学”由学校来完成。学校在解决怎么学的问题上还要借助企业资源,需要在真实环境中完成真实任务,以得到从技术技能到职业技能的升级。

(4)在对接关键岗位提升学生就业层次上。根据调查,来中职学校就读服装专业的学生都怀着一个“设计师”梦想,而企业受学历层次和年龄层次的传统思维影响,不大看好中职生这一就业愿景,更多地定位于流水线,这也是造成国内多数服装专业难以为继的原因。我校成立工作室,与企业联合研发,学生的成绩得到了企业的肯定,更多的中小企业愿意招收工作室学生进入研发部门,提高了学生就业层次,拓展了其职业生涯,也提高了服务产业水平。

责任编辑 朱守锂

作者:江学斌

校企合作童装品牌营销论文 篇2:

十大特色集群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

——中国羊毛衫名镇

发展亮点:大朗经过40年的培育发展,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群,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全国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的22张国家级名片中有15张与毛织相关。

近年来,大朗毛织业保持平稳发展,市场主体的数量每年保持接近20%的增长,此外,大朗还是国内重要的毛织产品交易基地,毛织服装、纱线、机械等全产业链年交易额超600亿元,仅纱线行业年交易额就超过300亿元,是全国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群。

当前,“科技、时尚、绿色”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纺织工业的工作新定位、行业新标签、社会新认知。大朗毛织产业正直面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依托和完善“1+2+5+N”的管理服务体系,把握原创设计、新型纱线、智能制造三大发展趋势,通过打造两个“10”,即10平方公里毛织商贸城和10大行业特色活动,推动传统毛织产业升级为智造产业、时尚产业和文化产业,为建设“湾区强镇,品质大朗”,以及中国纺织工业实现由大变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

——中国女装名镇、中国童装名镇

发展亮点:虎门服装服饰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产业集群。目前,虎门服装服饰业年工业总产值约450亿元,市场年销售额超900亿元。

近年来,虎门不断引领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资源汇聚能力日渐增强,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成熟的市场交易体系。据悉,虎门现有服装服饰生产加工企业2300多家,配套服务企业及机构1000余家,总生产面积251万平方米,总经营面积超300万平方米,专业市场40个,各类服装服饰注册品牌50000多个。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虎门还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式达成“共建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战略合作协议。此外,虎门通过举办第24届服交会暨2019虎门时装周(秋季)、2019虎门时装周(春季)、2019首届中国(虎门)纺织面辅料交易会、2019东莞婴童产业展览会、国家级服装印花“双会”等配套展会,进一步完善了集群的时尚产业链。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

——中国丝绸名镇、中国纺织名镇

发展亮点:盛泽纺织业的底气源自持续并富有成效的科技创新,源自内外联动的时尚升级,源自有责任有担当的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以来,盛泽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以千亿产业集群、千亿级市场和千亿级企业为目标,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树立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产业集约化程度快速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天下纺织第一镇”的轮廓日渐鲜明。

科技创新方面,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和纺织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使盛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竞争力日益增强。时尚创意方面,今年盛泽提出了“时尚之都”的新发展目标,通过与全国顶尖时尚设计院校探索校企融合落地方案、举办多项时尚赛事和品牌秀演等,让时尚界的目光一次次聚焦盛泽。生态文明方面,正式启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变印染的短板为盛泽纺织产业链提档升级的长腿。此外,盛泽携手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等平台,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江西省于都县

——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

发展亮点:于都县将纺织服装确立为首位产业,产业发展迅速,集群效益凸显,全县纺织服装全行业产值超400亿元。

近年来,于都县凭借纺织服装产业的迅速发展,先后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被江西省工信厅评为省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县,全县纺织服装全行业产值超400亿元。于都工业园区被江西省工信厅评为“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联盟核心园区。

于都县通过狠抓做优平台、招大引强、强链补链、培育品牌等工作,实现了突出智能制造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模式,成功打造了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名城。如今,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数等均已翻番。投资30亿元建设了服装设计中心、物流中心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标准厂房152万平方米,产业聚集特色突出,产业活力优势显著。

辽宁省兴城市

——中国泳装名城

发展亮点:2019年,兴城泳装产业集群被工信部纳入第一批复评创意试点园区,此外,兴城泳装行业协会与大连工业大学合作共建泳装研发设计创意平台,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思维与设计重组。

兴城泳装业目前年销售收入约120亿元,年产量达1.9亿件(套),已形成泳装、瑜伽服、沙滩装、骑行服及面辅料配件等轻运动系列产品多样化发展的格局,注册商标1325个,其中全国驰名商标3个,辽宁省著名商标28个,集群优势日渐明显。此外,还建成了国际比基尼展览展示中心、天诚泳业公共服务平台等。

2019年,兴城泳装产业集群被国家工信部纳入第一批复评创意试点园区等。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下,兴城泳装行业协会与大连工业大学合作共建泳装研发设计创意平台,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思维与设计重组。目前,泳装研发设计创意平台已成为兴城泳装产业集群培育新设计、新思维、新创意、新技术的摇篮。

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

——中国布艺名镇

发展亮点:目前,海宁许村镇已经成为全球装饰布产量和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生产地,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5%,海宁市许村镇被授予“中国布艺名镇”。

海宁历史上是名满江南的丝绸之府,“家家织机响,户户织绸忙”。海宁家纺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构筑起從原料生产、织造、印染印花、后整理和成品缝制一条龙的家纺装饰布生产协作配套体系。从小规模的零星生产到如今的快速成长,慢慢演变为产业集群,构筑了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电子商务及物流运输为一体的成熟产业链基地。

2019年,海宁许村在招商引资方面,坚持“双招双引”、“招大引强”,做好“店小二”服务;集群建设方面,通过产业集群的品牌,树立家纺行业城市形象;绿色环保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倡导绿色环保生产销售;服务平台方面,新建艺创中心、两创中心、小微园区等多个产业承接平台。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

——中国毛衫名镇

发展亮点:在行业协会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洪合发挥专业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推动了毛针织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洪合已经成为拥有4000多个门市的综合性市场。今年,嘉兴市秀洲区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扶持政策、建立监督监管机制、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全面统筹与协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一直以来,洪合始终坚持发挥专业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推进专业市场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进而推动洪合毛针织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如今在洪合,以“毛衫汇”为基础的线上大数据分析与B2B交易平台、重点打造的国贸中心电商产业服务园区,以及积极推进产业公共服务的嘉兴乐福时尚广场等明星项目,为产业发展带来无限活力,为洪合的毛针织产业发展助力前行。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发展亮点:2019年,柯桥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的排名中,比去年再进一位,列全国第11位。围绕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的总目标,柯桥区大力实施“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业标杆·高端纺城”和“共建共融·大轻纺城”三大行动,奏响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今年以来,柯桥区一方面加大力度对外开放,通过走进集群、走进品牌、海外巡展等多项活动,无缝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入长三角、面向全世界。另一方面,以“科技、时尚、绿色”为导向,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版权保护、节能减排等同步推进,努力以“时尚+展会”领跑“印染+市场”,使纺织印染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9年,柯桥深度融杭接沪联甬。以大纺织产业为基础,通过成功举办一年两季的柯桥纺博会、柯桥时尚周,以及链动全球纺织界的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和行业话语权,致力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

浙江省天台县

——中国过滤布名城

发展亮点:以产能看,天台县是全国最大的机织过滤布生产基地,有各类织机2000多台。产业用布成为天台县工业经济七大主导产业之一,主要生产机织过滤材料和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

近年来,天台过滤布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一是天台县委县政府出台鼓励企业上市的激励政策,全行业企业上市、龙头企业培育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全行业技术创新有了重大突破。据统计,三年来,获评浙江省新产品50多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浙江严牌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荣获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

三是产业链延伸、差异化发展取得明显突破。浙江三星特种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年产5000吨液晶聚芳酯项目,历时近7年,已在中试线上纺制出第一批初生丝。强盛滤料公司年产200台耐高温除尘过滤成套设备生产线项目,有望于2020年全面投入生产;

四是企业品牌建设有了新进展。严牌公司的“严牌滤布”、三星公司的“星轮凯地毯”获评“浙江省名牌产品”。

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

——中国袜子名镇

发展亮点:袜艺小镇大唐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改造是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进一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政府的推动下,大唐企业纷纷展开袜业数字化改造提升行动,广泛推进企业上云、机器换人、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车间、电商换市等建设,全面提升袜业产业链,聚焦优链、延链、补链等重点,进一步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加快走出一条质量好、效益好的发展新路。

大唐袜业在“数字经济”发展引擎驱动下,成功实施袜业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战略,努力展示现代化袜业产业集聚地改革创新的新范本。今年第十四届中国·大唐国际袜业博览会上,阿里巴巴和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举行阿里巴巴·诸暨袜业产业带数字戰略合作启动仪式,标志着阿里巴巴聚划算将以“数字化”+“品牌化”的方式,对诸暨万余家袜业企业进行数字化生产改造和品牌营销升级,引领大唐产业带商家走向全球。

校企合作童装品牌营销论文 篇3:

盛会展华章 霓裳舞太平

改革开放近40年,虎门大力创新发展服装服饰产业,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历经21年的力炼和30余载的沉淀,今年的虎门服交会承载着怎样的时尚新力量?又如何演绎了虎门服装的锦绣繁华?

11月17~20日,第22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暨2017虎门时装周(以下简称“虎门服交会”)在虎门热力举行。

四天时间内,主会场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迪拜等20多个国家、12万人次的专业采购商和普通观众。本届服交会交易成效显著,创新特色明显,时尚氛围浓郁,呈现了虎门服装“生态圈”创新发展的蓬勃生机,为服装生态圈注入新模式、新思维,引领虎门服装创新发展。

服交会精彩连连,备受瞩目

本届虎门服交会集中展示了“虎门特色”的服装供应链,涵盖了女装、男装、童装、中国流行面料、印花创意等。展场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主会场设在虎门会展中心,同时还设有20个分会场。

星光熠熠的虎门精彩连连,备受瞩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副会长夏令敏,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冠梓,东莞市政协原副主席钟淦泉,虎门镇委书记叶孔新,虎门镇委副书记、镇长邓卫洪,以及来自国家、广东省、东莞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协会的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活动,见证了本届虎门服交会的启幕。

多年来,虎门服装服饰业在创意设计、品牌培育、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智慧市场、智慧物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步。截至去年,虎门服装服饰业年工业总产值约450亿元,年销售额超900亿元,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以女装、童装、休闲装为特色的服装名城。夏令敏评价说,虎门为行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虎门服交会依托虎门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聚集海内外优势资源,成为了行业年度盛会。

在本届服交会主会场,以纯、纽方、ANOTHER ONE、木棉道、Zimple、意澳、ECA等近百家品牌企业进行了实力与形象展示,他们用创意和匠心呈现出一个更加年轻化、潮流化和品质化的虎门服装。

另一方面,本届服交会追本溯源,从产业链源头出发,形成四大新特色:一是联合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设置“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静态展示区,推动虎门服装面料水准的提升;二是特设服装印花创意精品展,让数码印花先进工艺与虎门服装相对接;三是推广社会责任,设立“虎门责任品牌”推介专区,展示虎门“责任品牌”企业风貌,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电商专区更趋专业化,猪八戒、拼多多、南讯软件、绣码等知名电商服务商,为虎门本地企业带来更加专业的服务。

服交会期间还举办了虎门国际电商节、“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12场时装发布会、多个行业高峰论坛等30多项活动,呈现了一场时尚盛宴。邓卫洪表示,虎门将借此契机,着力搭平台、建设施、优服务,打造虎门千亿级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共同携手,再创辉煌。

采购商精准对接,硕果累累

虎门服交会全面展示时尚虎门、魅力虎门、活力虎门新形象的同时,更为来自全球的品牌商、渠道商提供了一站式采购新体验。

本届服交会布局全球,吸引了一批国外知名大型服装专业采购商亲临展会。来自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土耳其、泰国、约旦、南非、阿根廷、斯里兰卡、玻利维亚、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的服装采购商与虎门服交会参展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此外,还有来自上海、成都、武汉等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专业买手聚集虎门,精准对接。

从采购商、专业买手与服装品牌企业、服装市场的对接,到纺织服装上下游的面料企业、印花企业与服装企业的对接;从虎门服装集群与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之间的对接,到设计师与服装企业的对接,再到电商与传统企业的线上线下对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对接更广泛、更深入,可谓全产业链对接。

在这个“零距离、高效率”的跨国采购平台上,贸易订单硕果累累。例如,奥盈纪元服饰(ANOTHER ONE)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场签约的意向订单金额达58万元;今年首次参展服交会的阿力男装与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客商成功签订30万元的订单;衣玮服饰签订意向订单12万元。

此外,不少参展企业还实现了加盟代理签约,反响热烈。比如,木棉道签订了来自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江西、四川、上海等地的加盟商16家;卡雯琳服饰有12名客商签订合作意向书;阿力男装成功洽谈客商10家。

时尚活动创意不断,国际味更浓

自2014年首次提出“时装周”的概念以来,虎门服交会逐步向汇聚时尚文化产业的盛会发展,本届服交会时尚功能再升级,国际味更浓。

2017虎门时装周继续推出了“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这一重头戏,并结合十余场国际时尚流行趋势发布,打造国际味、创意味十足的时装周,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合作与创新。

今年的第十八届“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以“超越·自我”为主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新锐设计师前来参加。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乌克兰、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者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中国选手郑林祥凭借作品《异装》夺得金奖。

时装周期间,第四届中国(虎门)时尚微电影大赛、“中國新锐设计师联合发布秀”、乌克兰知名女装设计师品牌发布秀等时尚活动及设计师专场发布会相继上演。本土知名品牌企业YISHION、New Found、ANOTHER ONE、木棉道、Zimple、Eall.cz、ECA及富民公司也借助服交会T台对外展示了虎门的时尚能量。

多场高规格的论坛在服交会期间轮番上演:在中国纺织服装“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发展论坛、中国(虎门)孕婴童产业“实战·制胜大讲堂”、2017中国纺织服装供应链(虎门)论坛、大湾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活动篇——牛仔系列、2017年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协同创新联盟虎门圆桌会议等论坛和交流活动上,来自国内外服装业界专家在虎门展开了一场场头脑风暴,就当下经济新常态、服装业的创新发展、“互联网+”等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服装企业发展传经送宝,为服装行业发展指引方向。

厚植发展基础,积聚发展动能,虎门经过多年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服装服饰业以富民集团和以纯集团两个龙头,不断创新升级,并推出建设虎门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一套组合拳。今天的虎门,已有诸多的荣誉与成就加身,站在新的历史出发点上,虎门服装服饰业将在创新中谋发展,继续引领南派服装时尚。“一届比一届火,参展的企业一届比一届多,影响力一届比一届大”的虎门服交会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产业观察

虎门服装腾“云”驾雾谋划新突破

虎门,地处珠三角中心。改革开放以来,虎门凭借优越的地缘优势,以及虎门服装产品开发信息速度快、国际接轨程度高,市场定位明确,产业链完善等优势,为虎门服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

如今,一大批品牌服装如雨后春笋般在虎门这方沃土生根结果,并大步伐“走出去”:虎门服企龙头之一的以纯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设立专卖店;已在虎门发展了20多年的东莞市伟景服装辅料有限公司,80%产品出口销往以欧洲为主的30多个国家、地区。

随着区域城市格局调整、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新一轮产业变革不断深化以及价值创造机制不断变革,“虎门服装”这一区域品牌也受到严峻的挑战。此外,虎门服装还有企业自主创新不足、商业模式发展滞后等发展瓶颈。

突破,也從此开始。

近些年来,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先进制造技术为突破口,以价值生态系统为产业组织形态的产业变革,虎门服装产业同步进入了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标志的云经济时代。

在虎门金洲第一工业区,一栋栋原本陈旧的厂房正在“旧貌换新颜”。这个工业区不仅是厂房外观上在变化,今年的服交会上,它还为虎门服装注入新的生机——“虎门服装云”正式诞生于此。

“‘虎门服装云’(现更名为“创意时尚公社”)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内外知名的服装设计师进驻。”虎门服装服饰产业管理委员会主任谭志强说,这也是未来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发展的核心能量之一。

据介绍,“虎门服装云”项目由虎门服装服饰产业管理委员会主导、万科公司承办,致力打造集功能性、服务性、展示性、交易性、欣赏性为一体的园区综合体。该项目由销售云、品牌云、设计云、供应链云、教育云等五大块组成,集服装设计研发、品牌打造、新兴销售、供应链整合、人才教育于一体。开园后,该园区可为虎门服装企业提供包括金融、市场、人才等在内的服务,并通过资源聚集、价值提升、氛围打造,助力虎门服装服饰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提升、高端化发展。

根据“虎门服装云”的规划设计,这里可为100多位设计师提供创业、就业平台。虎门镇政府以及虎门服装管委会将为进驻的设计师提供创业就业资助和帮扶,并将在园区开展服装生产数字化、服装设计智能化、服装消费的DIY互动模式上进行试点,为虎门服装行业大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据悉,除了打造“虎门服装云”,“虎门服装产业品牌大街”也将很快与业界见面。“这些都是近些年虎门服装服饰业创新发展的一个个缩影。”谭志强说,近5年来,虎门镇委、镇政府继续将服装产业作为全镇的支柱产业给予扶持,专门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与措施。

对此,虎门镇副镇长黄沛民表示,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行业形势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虎门服装服饰行业积极转型换档,谋变创新,从“品牌阵容强大化、产业链高端化、经营模式多元化、创新平台系列化、内拓外展常态化”等方面继续推动着虎门服装服饰业向前发展;而面对发展新态势,虎门也将努力把握机遇,坚持“产业立镇、创新驱动”,按照龙头舞动、创新驱动、服务促动、品牌带动、质量推动“五拳联动”思路,加快推动服装服饰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专业市场篇

富民时装城:智造新“裁”富

服装专业市场,在中国服装产业生态中始终是品牌孵化和品牌培育的重要平台和基地,而对于服装产业集群而言,更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承接平台,承载着引导产业升级、推动设计与市场对接的重任,成为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的引擎和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

作为全国知名的服装产业集群基地专业市场、南派时尚源头、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富民时装城从未停止过思索、探求和前行的脚步,从容应对新挑战。

本届虎门服交会期间,虎门富民时装城隆重举办了智造新“裁”富—2017虎门富民原创时尚服装采购节暨世界小姐走进富民时装城活动。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西班牙、乌克兰、巴西、泰国等国家以及国内各省市地区的数百位采购商齐聚虎门富民。

在2015年、2016年服交会期间成功举办采购对接会的基础上,富民时装城的采购对接活动全面升级,突出了三大特点:一是打造出智造新“裁”富的新理念,二是邀请“世界小姐”走进富民时装城与商家互动,三是以专业市场的视角发布2018春夏流行趋势。

个性化竞争时期,消费者对原创趋之若鹜,富民时装城通过吸纳原创品牌、支持原创设计、扶持原创品牌、培育新锐力量,通过精细化分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为虎门服装产业和作为服装专业市场的富民时装城带来新活力。

采购节期间,围绕“智造新‘裁’富”的主题,虎门富民时装城正门主通道两侧推出了“予歌”、“芭韩”、“禾娅”、“利索”、“猫咪”、“依米儿”、“K·TVB”、“妙玲”八大富民原创时尚品牌的服装展示区。

近20年来,虎门富民一直以服装专业市场身份,每年都会带领旗下原创服装品牌举行流行趋势发布,这在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领域,是独树一帜的。

在本次采购节期间,不仅有“予歌”、“芭韩”、“禾娅”、“利索”、“猫咪”、“依米儿”等富民本土原创品牌举行了新品发布,富民时装城还携手“曼崎贝儿”品牌发布“西域风韵”2018春夏流行趋势。

此次采购节不仅令采购商加深了对富民乃至虎门服装产业的整体认知,实现真正的对接和长久的合作,更为产业基地和各级采购商的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进一步架起了采购商与品牌商之间的桥梁,让市场、品牌商户、采购商实现多方共赢。

20多年来,富民时装城创造了无数奇迹,今天,时尚话语权的形成和提升不仅仅来自设计和品牌本身,也来自平台的推动力量——整合行业和社会的各个要素,从而形成一种生态。如今的富民时装城,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产业链资源,也正在形成一个独有的生态圈,未来的富民时装城,不仅任重道远,也更加大有可为。

跨境电商篇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虎门能量

KERAWERA FZE、KIAUW HIN、M.MOHANLAL、FADISITAL……这组长长的全球采购商名录,足足有40多家,这些来自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土耳其、泰国、约旦、苏丹、南非、阿根廷、斯里兰卡、津巴布韦、玻利维亚、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的著名服装采购商曾是广交会上的座上宾,此次虎门服交会期间,他们从世界各地涌向了虎门。

实际上,在虎门服装服饰业,全球化营销格局早已形成,“走出去”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而跨境电商成为虎门服装服饰业发展的一股新浪潮。数据显示,2016年虎门镇年快递业务量约2.9亿票,其中,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量同比翻一番。

在“一带一路”建设热潮下,虎门服装服饰业正在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渠道”。在11月16日举行的中国纺织服装“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发展论坛上,中纺联流通分会副会长朱国学介绍说,201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一带一路”国家累计出口891.5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达33.4%。同时,近几年中国跨境电商飞速发展,逐渐成为新时期纺织品服装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

虎门镇委副书记、镇长邓卫洪则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跨境电商成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纽带,近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从虎门的发展来看,虎门有着坚实的服装服饰产业基础和较为完善的电商产业生态,虎门跨境电商发展的新契机将进一步推动虎门服装和电商产业的高水平发展。

当前,跨境电商呈现了资本加速、分工细化、产品升级、新兴市场崛起的新格局,正驱动着中国制造的升级,加速中国品牌出海国际市场,推动着中国制造的品质提升。

实际上,近年来虎门服装企业正搭乘着这股东风,在欧美及东南亚、中东国家设立子公司,甚至有企业分别在9个国家设立了9个海外仓。

例如,东莞派尔格服饰有限公司利用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和快速设计、快速生产已打开了欧美市场。東莞派尔格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陈发认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给国内企业带来了讯息和运输的便利。由于成本等因素,目前中国服装出口不能以跑量为主,要发挥技术能力优势。

骏岱服饰则是通过阿里巴巴等平台开启了新的运营模式。骏岱服饰总经理刘志国介绍道,做跨境电商B2B,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有欠款,“和对方合作下单,对方首先付定金,才开始安排生产,直至生产结束、对方打款后才发货。随着网络平台增多和不断的参加展会,现在根本不愁订单,也免去了拖欠货款的担忧。”

随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虎门未来的产业集群建设,应建成国际合作的崭新平台。虎门服装服饰产业管理委员会主任谭志强介绍说:“目前,虎门镇政府正积极为服装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环境,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一带一路’建设将更好地促进虎门服装企业走出去,同时也有利于虎门开放型经济的引进来,引进一些新的发展要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产学研合作篇

“园中校”新模式:人才辈出的秘密

在本届虎门服交会期间,一位采购商被一家韩风女装电商店的新品所吸引,走进店内细谈才得知,与他接洽的4名“店主”竟然是高三在校生。4名高中生如何将电商店铺做得风生水起,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实际上,这4名学生来自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的电商专业,他们只是该校位于虎门大莹服装电商城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基地“大莹专班”众多实习生中的代表。仅仅经过四个月“上午上课、下午到店实习”的“现代学徒模式”,这4位实习生便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得到了店主的信任,全权接手打理起这家女装店。

据介绍,该实践教学基地由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和大莹电商城共同发起,自去年成立以来,向大莹输送了大量人才。

据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学生处主任屈怀鹏介绍,四年前该校就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发展目标,近年来,与大莹电商城的校企联合已经从最初单一的做招聘宣讲、推荐实习生,发展到了如今颇具规模的“园中校”模式。屈怀鹏表示,自实践基地成立以来,该校师生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企业,拉近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更促进了教育教学。

虎门大莹服装电商城总经理程意军介绍说,作为虎门最早布局电商的专业市场,虎门大莹服装电商城以其实体店与网上商铺同步发展的“1+1”模式,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一批批创业者进驻大莹,开设实体店、注册网店、同步承接订单,一个个财富传奇也在这里不断诞生,这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学生创业者。而大莹,也成为了虎门乃至东莞最大的网络服装供货中心之一,年供货额超30亿元。

人才培训与引进是大莹一直以来关注的要点,与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的合作便是其中的举措之一。程意军认为,对于电商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来说,年轻人本就是主力军,而学生们敢想敢做,更应当发挥能量。在合作之初,大莹的出发点是促进商家企业引进人才,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和尝试创业,后来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实践基地的正式成立,克服了空间上的距离,让学生走进企业更加便捷高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50多位学生留在了大莹就业或创业。

谈及未来,不论是大莹还是校方都对深入合作充满着期待。本着向行业输送更多人才,支持学生就业与创业,完善培训、对接、孵化等功能,“园中校”模式下的实践基地还将扩展到更多专业领域,合作也将更加深远。

上一篇:政协会议工作报告范文2下一篇:捕捞渔船节能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