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兴趣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兴趣为主线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巩固学生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强化体育兴趣,评价体系的全面化、多样化,是兴趣最终转变为终身学习的动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育兴趣素质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体育兴趣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对于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摘 要 我国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既要明确新世纪下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与过去高校体育教育在定位,观念,教学体系的区别,也要正视问题,积极深入改革不断完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体育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素质教育 改革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体育素质在人才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全面提高民族素质,而体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直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我国高层次人才的身心素质和体育素质的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具备较高的体育素质。培养学生拥有较高的体育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21世纪素质教育中的高校体育

(一)素质教育下的高校体育的角色解读

对于21世纪素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的高校体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中的体育素质教育,使高校学生充分发展体能、增进健康、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运动行为的延续性对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素质教育中的体育活动是使高校学生的身体获得发育,使它变得结实健壮,有坚忍和持久的力量,和心理素质获得极大提升,进而达到身心健康。因此,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角色可描述为:充分发展体质养成良好的運动行为习惯。

(二)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互相促进

21世纪高校体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高校学生,是每一位高校学生既能遵循个性发展又能全面提升自身体育素质的一种基础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将极大地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高校学生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的同时,通过体育达到素质教育的目。高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个体性,均衡性,发展性,对高校学生进行良好的身体教育,和必要的心理教育,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身心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与提高,从而奠定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基础。

三、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硬件设施和体育器材不能满足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

目前,自我国高等学校扩大招生以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然而,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体育设施,器材等都没有太大的改善和提高,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体育活动,对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硬件设施和器材是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的前提,也是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改革的基石,增加体育硬件设施和器材是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必须优先解决。

(二)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影响

高校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的影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不能贯彻实行。过去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已不能满足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影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应试教育和竞技体给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带来的弊端,在这个充满机遇、充满竞争,拥有较高的体育素质尤为重要的新时代,应及时调整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方针消除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综合素质不能满足高体育素质教育要求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无论在学历层次还是知识结构上,都不能满足高校体育素质教学改革的要求。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师,几乎都是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下培养,成长起来的大都是技术型,训练型的,知识不够全面,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工作随意性较大,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科学知识学习重视不够,缺乏与体育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体育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偏低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

四、21世纪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改革

(一)改善体育活动环境,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增加体育器材

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点多、面广,运用新世纪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观念下的现代化高校管理理念加强体育基础设施方面建设以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加大高校体育教育经费的同时,高校领导应重视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争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对体育设施资源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把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利用好有限的资金,先建设高校体育素质教学最急需的设施,逐步完善体育环境基础建设。

(二)全面深入建设高校体育素质教学体系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构建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体育教学新体系,对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明确高校体育素质教学以引导和教育高校学生自觉,积极地锻炼,增强学生自主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体育素质,培养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的目标,根据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时代性,搞出特色的要求对教学观念,内容,方法进行改革,全面增强高校学生体育素质,以提高高校体育素质教学质量和培养高校学生体育意识为依据完善和优化评价方法,另外,相应的加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学科建设和高校学生实践教学建设。

(三)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抓住21世纪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改革机遇,转变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观念,贯彻国家关于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改革的精神,全面提高体育师资综合素质为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更高效的实施做好基础。

五、总结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体育素质尤为重要。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进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快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改革步伐,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努力使高校体育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晓红.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和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

[2] 高晨晨.新形式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成功教育期刊.2012.

作者:闫冬

体育兴趣素质教育论文 篇2:

在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农村学生的体育课兴趣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兴趣为主线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巩固学生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强化体育兴趣,评价体系的全面化、多样化,是兴趣最终转变为终身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农村学生 体育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开始,是学生最初求知识学技能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体育课堂也不例外,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则是把机体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在乐中学、学中乐,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可为苦中得乐,乐中生智,要做到这一步,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学校表现为体育师资不足,体育器材,场地不足,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塑胶跑道等体育设施,平时的体育课除了两操,课余训练等枯燥的学校体育,也是致使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滞后发展的一个原因,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爱上体育,喜欢体育,是本文要阐述的重点。本研究为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改革和部分新上任的体育教师授课作参考。

二、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体育课堂的经验之谈

(一)以生为主体,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师生间建立和谐、融洽的情感关系是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先决条件。毋庸置疑,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是从对体育教师不信任开始的。因此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里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学生自然会尊敬、拥戴老师,这样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之朝夕相处的体育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到师德与师能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響,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从而燃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伊始,设计一些精彩的内容,讲典故,猜谜和激将法开头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始设计“情境”。如课的一开始,主动向学生提问“你们看过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吗?”并引导学生在队列练习的时候,积极模仿八路军的形象。又如一开始主动提出开一个小动物运动会,让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跳起优美的舞蹈。再如我们模仿八路军同敌人作战,出发前做的一些工作等,把这些都编成模仿练习。这样既能达到练习的效果,又能起到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和活跃情绪的作用。同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游戏及比赛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游戏不但改变了单一的重复的练习,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上跳绳内容时,可进行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看绳、过绳比赛”,两个同学拉着绳子的两端,左右摆动,其他同学排成一路纵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进行比赛,当绳摆到自己脚前时,快速的跳过去,依次进行,看哪组跳得最快,那组就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跳绳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完成教学内容时举行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比赛,如刚学完跳绳,同学都掌握的情况下,组织一次跳绳比赛,这样不但进一步巩固了跳绳的饿动作,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让每位学生都感觉到他很受关注

不要在学生心目中感到教师只关注他人,不关注自己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一个目光,教师在叫每一个学生的姓名,能让学生赶到教师很熟悉他,关注他、关心她,当学生有精彩表演和良好表现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并配合以鼓励、赞喜的目光和手势,是学生感到满足。学生偶尔有异常活不好的表现,教师应主要提示时机和方法,用宽容的态度“点到即止”。从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关注着他,关心着他,从而对老师产生尊敬,对本门学科产生兴趣从以前的“要我学,要我练”转变为“我要学,我要练”。

(五)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全面考察、方式多样,不要单一化评价某些学生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力手段。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校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的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的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评价。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他人评定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

三、小结

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首先要从巩固学生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逐渐强化体育兴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渐加强。在评价体过程中,全面化、多样化,是兴趣最终转变为终身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微,李进.体育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王崇理.学生的心理探究[J].黄河体育科技.2007(11).

作者:王建奇

体育兴趣素质教育论文 篇3:

从培养锻炼兴趣入手,谈落实体育素质教育

[摘要] 此文立足于本校,通过对提高认识、优化教学、开展课外体育及竞赛活动等方面的叙述,让学校、教师认识到“兴趣”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方法,以便落实体育素质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

[关键词] 兴趣 提高认识 优化教学 开展活动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学校体育改革措施,其中尤以两大改革举措影响最大,一是制订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二是把课间操改为大课间活动。这两大改革举措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实施推广,其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周济部长向全国青少年学生提出了一句响亮而鲜明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作为体育教师,如何去落实?怎么坚持把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和大课间改革深入开展下去呢?如何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呢?如何构建体育大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呢?这成了摆在体育教师们面前的难题。

近几年来,笔者在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从而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形成终生体育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天智”和“天性”,是求知的“原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语道出了兴趣与爱好的重要性。新颖的能引起好奇的事物,易引起学生兴趣,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到新奇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直接关系到体育学习的效果,是奠定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前提。因为只有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快乐体育的思想理念。每一节体育课或训练课从不单一指定只练某方面内容,而是拿出各种体育器材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练习,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寻找他们所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实行因材施教,我上体育课很受学生欢迎。同时,我把室内的体育理论课当作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来抓。作为体育教师,我认为不应只教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生体育意识”。我经常向学生介绍各种体育锻炼项目和各种体坛赛事,启发和引导学生亲自去观看或收看体育比赛,让他们感受体育的魅力,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例如,我经常通过多媒体组织学生集体收看美国NBA篮球联赛,然后结合教材,上篮球课,对此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另外,我还经常下载和制作田径运动各项目课件,把动作分步骤演示给学生看,他们通过观看国内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兴趣也大大提高。

二、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进行有趣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寻找教学内容丰富的训练项目,这样训练手段新颖多样,就能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将艰苦的练习变成愉快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利用兴趣搞好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成绩,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呢?作为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运用语言激励、场景调节、要领归纳等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有趣的体验。

1.言语激励法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上课的情绪影响较大,上课时要用心关注学生,用表扬、鼓励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当学生练习成功时,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练习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焦躁不安时,及时给予安慰等,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为目的。但如果表扬不当,言过其实,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学生情绪的正向变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从不直接提出批评,而是正面提出要求。这样做,有利于防止负面作用的产生,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当学生有好表现,遵守纪律,认真练习,帮助他人等良好行为时,我向学生示意微笑,以示赞同,当学生掌握了一定动作技术并有所提高时,我竖起大拇指或提倡学生集体鼓掌以示“做得不错”、“好”、“有进步”等,学生从我的各种示意中得到肯定,就会产生精神上的满足,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同时也会产生动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体育成绩差、身体瘦弱、自卑心强、性格内向的学生,我更是在语言上进行鼓励,耐心地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一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如我在教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动作时,曾有一位不爱讲话,平时做事小心谨慎的女同学的抱腹团身动作做得好,我及时给予了表扬,这给了她很大的鼓舞,激发了她练习的兴趣。一节课下来,她也能高质量完成全套动作,确实让我们惊奇不已。

2.场景调节法

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熟悉学校的环境、场地、器械,在课前与项目相适应的场地上,器械的布置应做到井然有序,合理得当;上课时教师应精神抖擞,衣着干净利落,语言简洁明快,这一切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之注意力集中,使得体育教学能顺利进行。体育课堂中,如果过于严肃和死板,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感而启,有启而创,是激活主体意识的重要因素。教学情景的创设:(1)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形象。体育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同伴的练习和自身的实践,增强形象的真实感,调动学生“形真”的激情。(2)能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欲望。我倡导的教学情景是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是在没有方圆,及近似方圆轻松自由中学习,从而激起学生主观的能动性。(3)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想学的意向。创设教学情景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所创造的鲜明形象,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借助图画,音乐,实物,示范及表情,一步步地展现,引导学生去琢磨,感悟,从而形成行为的理念。为了寓教于乐,我经常把音乐、舞蹈、游戏等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运用到课堂的各个部分,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在体育课上,学生在优美、和谐的音乐和欢快有趣的游戏中更能激发起强烈的练习兴趣。如上体育课时很多学生不愿做身体素质练习,我便把俯卧撑、跳跳箱、掷实心球投分、跳绳等身体练习的内容,配合音乐编成接力游戏进行练习。学生的练习情绪一下就高涨起来,也不感觉累,我们常做的游戏贴膏药、网鱼、找朋友、大小西瓜高矮人等全校学生都会,而且百玩不厌。上课前我就摆好了器材,学生一到操场就高兴、就来劲。选配教材内容更是相当重要。新课标给教材的选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被更大程度的激发出来。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基础上,必须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时尚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3.重点归纳法

在课的重点、难点或不易掌握处,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分寸,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学生会因学不懂、做不会而丧失信心,导致前功尽弃。我通过钻研教材,经常把难点、重点编成口诀或者歌谣,让学生多背、多唱之后慢慢体会再练习。如在篮球课中,就编了“一大、二小、三起跳”“双手持球在胸前,抬头屈膝步自然,蹬伸翻腕将球传,重心前移球后旋。”“肩上持球眼看圈、左手扶住球左边、两脚微弯右在前、充分伸直前压腕、球出食指、中指间。”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上篮、传球和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在学跨越式跳高时,我又告诉学生“助跑轻松有角度,踏跳滚动要有力,过竿内旋要下压,落地屈膝要缓冲”学生基本上就理解了动作要点;在教前滚翻时,又指导学生“眼睛看胸部,团身像个球,滚翻不能散,牢记在心头”;学生跑步时,我很自然地又念起了“松肩、夹肘、两臂平行摆”的手臂摆法,用“松、大、快、前”四个字纠正跑步的动作;学鱼跃前翻是“蹬摆如兔跃、臀部比肩高、支撑作退让、滚动紧腹腰”;学侧手翻是“四点一条线,空中一个面”;用“踏、展、收”三字来概括挺身式跳远的动作过程等,这些通俗易懂的口诀,学生一听就来兴趣,他们首先听我的讲解,然后自已结合练习去揣摩动作要领,学习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群众性最强的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需要进行经常地、全面地体育锻炼。仅靠每周二至三节体育课显然是不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有力保证,是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的最好空间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身习惯的好途径。只有把课内外活动结合起来,科学地安排活动时间,实现学生每天足够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体育锻炼具有不间断性,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成功地推行素质教育。我经常利用学校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长跑、接力赛、集体舞、跳远、跳绳、爬竿、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掷飞碟、摇呼啦圈等,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他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而我在活动中适时进行督促指导,活动后一小结,一周一总结。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四、组织参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我认为组织学生多参加竞赛也是一个好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作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有利于强化身体练习。我教的学生就经常参加一年一度的田径对抗赛、田径运动会、篮、排、足球等赛事。由于学生有好胜、上进、不服输等心理特征,这些比赛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甚至观看比赛都可以感染他们,让他们亲身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懊恼,让他们或多或少了解奋斗的价值。在感受那扣人心弦的竞赛魅力后,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去进行体育锻炼。我所带的校田径代表队的成绩也有了飞速的提高,从以前的拿不到分,上升到三次蝉联全市初中组冠军,涌现了一大批田径方面的好苗子,代表队的训练由“我要求学生练”,变成了“学生想跟我学,想跟我练”,每年都有一大批体育苗子作为体育特长生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应多组织体育竞赛,让学生在参与中有一个你赶我超的劲头,把体育锻炼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体育素质教育中的目的所在。

总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广泛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让他们的学习、生活生动起来!快乐起来!

作者:戴 明

上一篇:机电实习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制度管理体系(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