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绘画艺术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雨花石,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盛产于六朝古都南京,以其色彩斑斓、玉质天章、小巧玲珑、纹理奇妙、包罗万象、诗情画意著称于世,被誉为“天赐国宝”、“石中皇后”。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藏,其文化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曾盛赞雨花石之美,堪称灵秀,不可思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色彩绘画艺术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色彩绘画艺术论文 篇1:

探析归纳色彩在绘画艺术中的表现

归纳色彩表现是衔接绘画与设计艺术的一门艺术,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色彩表现,是写实绘画的延伸或转化。它的表现方式是通过以写生的方式进行,摆脱客观自然形态的束缚,用归纳表现手段来获取对装饰性色彩的把握。着重对主观的“悟解”,多方位探求造型的多面性、完整性和形式关感,其目的就是在于艺术为绘画与设计服务。

归纳色彩是指运用色彩理论对客观物象的色彩进行夸张、概括、简化和条理等手法进行表现,有别于绘画写生基础训练,具有较主观、理性的特点。其意义在于训练对色彩的感觉、理性思维方式以及处理色调的能力。这样的表现方式可以赋予感性的引发和新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表现自然。表现方法主要有写实归纳、平面归纳、意象归纳等几种。

写实色彩归纳表现

写实性归纳是相对于写实性绘画而言的一种表现手法,介于具象绘画和平面装饰绘画之间的表现形式。写实性归纳是在不违反光色关系的前提下,对物象进行概括、提炼。对复杂细微的色彩、明暗关系以减法的方式进行表现,使画面具有定的装饰感和立体感,是一个删繁就简、提纲携领的绘画表现过程。

1.构图

构图是进行绘画表现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写实性归纳表现在对客观物象进行提炼、概括的同时,通过构图来体现作者的表达思想与内涵,运用透视方法用透视方法把客观物象的立体感在画面上真实的表现出来,具有量感和质感。其次,在表现中要注意选择好位置和角度。

2.构形

写实性归纳绘画表现的形象变化是在进行酷似自然物象的基础上,运用剪裁、取舍和修饰等手法、保留形象特征、突出的重点部分进行艺术取舍,使之產生一种净化、单纯、整体的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立体化:形象描须忠实于客观对象的基本特征。保持每个物象的立体的空间状态及体形特征,每个物象的形体特征以及形与形之间的空间关系必须按照客观自然序列来进行塑造。

②整体感:写实性归纳绘画表现并不是把看到的都画下来,必须在客观自然的形态中以减法形式有所取舍,再通过艺术加工,增强形象的整体感。

③秩序化:秩序化是把自然中散乱无序的东西进行归类予以顺理成章;在不失自然特色的条件下,把画面进行装饰性变化处理,使形体、结构、空间、位置、质感等呈现出秩序感。

3.构色

在把握好画面色彩关系的前提下,用较少的颜色去表达丰富的色彩层次,以少胜多,突出形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画面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其表现方法一般采用“分阶法”或“限色法”进行。切记不要机械地照抄和模仿自然色彩。

主观性平面归纳表现

1.构图

运用散点透视、多点透视的构图方式来观察自然物象,将立体的三维空间转化为平面的二维空间,可不考虑物象的组合和远近关系,大胆地进行取舍,应用方向、重叠、大小、疏密、移位、错接、倒置等手法组成了一个新的画面形式。

2.变形的方法包括

洁;②夸张;③添加;④锚接;⑤叠映:⑥倒置;⑦嫁接;⑧切割。

3.构形

所谓构形就是将客观立体的三维物象转换成二维平面形体。利用平视观察、剪影观察和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对客观原形进行变化。所以构形这一部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画面的构图、布局,同时也是设色依照的基本形象。

4.构色

在色彩感受的前提下,用主观的手段将原有物象本身的颜色进行改变(做变色处理)。一般运用色彩对比、调和、均衡、节韵、点缀、统调等方式进行调节画面,以取得画面色彩关系的和谐与完美。

意象色彩归纳写生

意象是指用主观情感色彩的形象去表现理智、情感的复合的东西。强调对画面意境的追求,使作品弥漫着诗情画意般的意境。在色彩上追求奇艳、独特的色彩之美,通过色彩引发人的情感和种种创作构想,寻求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现出新颖的风格样式。

1.构图

弱化透视空间,把复杂的立体形态转换成二维平面效果。强调自我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运用色彩提炼、取舍冗繁、取其精华,将客观对象的形态相融合,融入更多的意念、情感、个性等内在的因素,其表现手法上呈现多样化特征。

2.构形

抛开光线对物体照射的影响将物体作平光处理,可不必追求三维立体效果。从形态构造、体面转折着手,将画面及形象做主观意象处理。色彩上追求奇艳、独特的色彩之美。一般运用概括、夸张、变形等在表现手法,凭借点、线、面来创造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进而引发人的情感。

3.构色

依据客观对象色彩为本来色彩协调画面色彩,在准确把握其色彩关系的前提下,加入更多的主观处理,强化形象的变色。运用色彩对比、调和、均衡、节韵、点缀、统调等手法来协调画面和谐与完美。还可以借鉴其他艺术作品开扩视野,启发思路而获取灵感。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要大胆主观运用主次、虚实、整体等一般规律进行构图,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作者对生活情感的真实体会、辛勤耕耘,才得以感染观众进而引发大家的共鸣,使绘画作品更臻完美,起到影响大众的传递作用,这也许就是人类对精神领域诉求的需要吧。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作者:刘子裕

色彩绘画艺术论文 篇2:

雨花石色彩与绘画艺术的比较研究

雨花石,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盛产于六朝古都南京,以其色彩斑斓、玉质天章、小巧玲珑、纹理奇妙、包罗万象、诗情画意著称于世,被誉为“天赐国宝”、“石中皇后”。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藏,其文化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曾盛赞雨花石之美,堪称灵秀,不可思议。“雨花石明艳,灵异,非常细致,也很完整,而且又形成鲜明的对照,取得自我平衡,这个非常少,我没有见到雨花石以外的东西。”为此,他特别题写“雨花石明艳、灵异,着实不可思议”的题词。

雨花石欣赏的重点不在于像不像,而在于美不美。雨花石美的根源在于它的品相和内涵。人们喜爱雨花石,除了雨花石以品相、内涵取胜外,更因其色彩美见长。雨花石色彩是精美画面及艺术构成的重要因素。雨花石色彩之美,主要美在色彩之间的自然组合、变化,涵盖了各种风格,彼此渗透、融合、补充,却又独立,突显视觉冲击带来的美感。就单个石头而言,色彩是建立在石皮、石肉、石筋构成的三维空间之上或之内,被戏称为雨花石的血和质地、形态、纹理的统一。

一、石美在于色

自然界是一个绚丽多姿、五彩纷呈的色彩世界。马克思说过:“色彩是一种感人的力量”。雨花石由于色彩繁多,五彩缤纷,包容万象:“有物必在色,有色,必夺人”。本文中遴选出来的雨花石,造型别致,圆润饱满,色彩艳丽,或象形或写意或抽象。入水观之,千姿百态而美不胜收,人见人爱,爱不释手。

明代大儒孙国敉在《灵岩图说》中写到:“丹砂逊赤,水碧让绿,茄花歉紫,粟胎输黄,脂肪愧白”、“玉质天章,色不啻五”;明代姜二酉在《灵岩子石记》中更是列举了雨花石中6种自然色彩:“缤纷璀灿,发缕丝萦,其白如霏雪,紫若蒸霞,绿映远山之黛,黑回瀚海之波,黄琮可荐于虞禋,赤文曾藏于禹穴:”苏轼在《怪石供》中是这样描述雨花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纹如人指上螺”。由此可见,色谱中所呈现的色彩雨花石应有尽有,让人意想不到。

二、雨花石色彩与绘画艺术的比较

雨花石被历代名人所钟爱。明代的米万钟是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的后代,人称“石痴”,是一位雨花石鉴赏大家。元代画家倪瓒曰:逸笔草草,聊以自娱。这种草草逸笔,贯注了画家的情趣,寄托了他的理想,美而不丽。这种风格反映在雨花石的色彩上的表现为:色彩组合不符合常规,无法而有法,天然、淡泊、虚寂,文人气息比较浓,有时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雨花石《秋色赋》(图四所示),油画般地描绘了“枫叶红、稻谷黄、高梁香”的天然画卷。透过篱笆墙向外远眺,绚丽灿烂的秋色即映眼帘,漫山遍野五彩斑斓、金光闪闪,枫叶红、稻谷黄在山峦上尽展风姿。红是那样鲜艳,黄是那样迷人,色彩与自然的巧妙结合。给人一种丰收、奋发、蓬勃的美感。

雨花石《秋色赋》主要由红色、黄色、褐色、黑色等色彩构成;主题暖色调,斑驳纹理,非常接近油画刮刀的效果:或后印象派画家,如梵高特有的碎小笔触,石底略带少许绿,作为冷色的衬托,起到“压色”的作用,又如同画面中冷色的反光,鲜艳的色彩却表现出古朴之美。

“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

——梵高

梵高《夜晚的咖啡馆——室内景》(图五所示),大量运用高纯度的红色和黄色、绿色调和,展现的主题是激情。《夜晚的咖啡馆一室内景》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黄色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这种色彩的胶着与对抗,表现的是一种冲突。

赵无极的后期绘画作品(如图六、七所示),很多从自然元素中提炼色彩,包括各种奇石。将西方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结合起来,从抽象到写意。一方面传达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另一方面却又化入象外之象,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哲学所特有的天人合一、虚静忘我的精神境界。

油画《暮色古船》(图八所示)是画家徐然利用教学之余,提炼雨花石《秋色赋》的色彩,大胆创作,以独特的视角艺术地再现了连云港美丽的傍晚海滨景色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结语

自古以来为之撰写诗文、绘画的不乏其人,当代沈钧儒、徐悲鸿、梅兰芳、郭沫若即是代表:周总理爱称其为“雨花玛瑙”并珍而藏之。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将雨花石把玩良久感慨道,我一生画画用色甚多,然这小小的石头上竟有我没看过的颜色,提笔写下“五彩缤纷”四字。

综上所述,雨花石的色彩是视觉冲击与绘画艺术的融合,是绘画创作的重要元素和表现,不同的画面色彩关系会引起受众不同联想和情感变化,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色彩可以说是绘画艺术中的生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雨花石《秋色赋》的红色、黄色、褐色、黑色等色彩对绘画创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暖色调、颜色纯,真实表达了激烈的情绪:亮度高,突出了古朴(稚拙)的意境:其质地、品相、内涵、色彩和无残裂的完美表现,堪称一绝。

参考文献:

1、《雨花石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16012.htm。

2、常征《王蒙盛赞雨花石》,载于《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2009年第3期。

3、王建文《论雨花石的审美标准的构建及观赏价值研究》,http://www.gss.org.cn/ZX/ZM/2011/12/20/11252635329.html。

4、石泉《论雨花石色彩的美学风格》,载于《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2008年第4期。

5、袁俐《浅析色彩语言在绘画中的作用和意义》,载于《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9期。

作者:石灵

色彩绘画艺术论文 篇3:

浅谈色彩在绘画中的艺术表现

摘要:在绘画作品中,色彩的作用不容小觑。绘画作品往往需要色彩来承托其蕴意和内涵。由于写生和创作有着不一样的环境,所以绘画作品的设色手法也有着不一样的艺术表现。通过对不同的创造灵感及艺术技法的运用,能够对绘画作品中的艺术内涵进行准确的表达。在现代绘画中,色彩有着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本文重点对色彩的演变与发展,以及色彩在绘画中的艺术表现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绘画 色彩 艺术表现 运用

色彩的演变和发展,彰显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而色彩成就了绘画艺术的演变和发展。在形成的过程中,绘画艺术经历了诸多的历史变迁,关于对绘画艺术的风格和理解,中西方也有着迥然不同的表达。绘画有机的结合了艺术表达和情感表达,而在绘画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中,色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 色彩的演变与发展

在光的环境和条件下,五彩斑斓的色彩产生。色彩可对人的视觉感官进行刺激,而色彩不同,对人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色彩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又是如何呢?作为宇宙组成部分的地球,是利用太阳来提供光明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因为太阳而充满了绚烂的色彩和光彩。正是由于存在着太阳的光亮,人类才能按部就班的生产和生活。而在原始社会中,有着比较浑浊的光亮和色彩,关于色彩,人们所产生的概念并不特别,在当时并没有将色彩视为是一种艺术活动,而仅仅是看做生活和自然颜色的不可分割的成分。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社会生活中,色彩呈现着一种相对和谐的、自然的生活状态。它不仅仅能够对人类生存的条件和环境给予改变,同时还能表现出整体性。由色彩组成的图形,已经成为一种装饰,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因此呈现出一种有秩序的色彩环境。

色彩逐渐成为一种智慧的结晶,并在美术艺术上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始有了越来越灵活的表达方式,成为一种个性的标志和象征,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中西方,色彩有着迥然不同的表现风格和艺术手法,在情感的差异性也非常的显著。中国对实体比较注重,而西方对自由更加的注重。

二 色彩在绘画中的艺术表现

在远古时代,色彩就已经有着广泛的运用,利用色彩,人们能够达到一种美的享受。在古代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已经是炉火纯青。色彩能够对艺术家作品中的内涵和意蕴,进行最直观的表达。线条和色彩,是绘画作品中的最重要的造型手段。线条和色彩相互承托,二者密不可分。可谓是“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由此能够看出,在绘画作品中,色彩担纲着主要的角色,有着非常重要的运用。色要对墨的不足进行弥补,而墨要将色的位置让出。二者之间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1 色彩在绘画作品中是依形设色

首先,在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是依形设色,但它的运用标准并非是遵循自然形象的色彩,它是利用主观来配置色彩,通过色彩与线条的离分和联系,塑造了完美的色彩结构,色和形可谓是相得益彰。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变化,往往更注重提升色质,而不是在实用调和上,其变化不是对调和使用的注重,而是对提炼色质的注重。而性质的衡量及选择和运用色彩材料,决定了色彩的混合使用,这同时也是色彩运用在中国绘画作品的特性。

2 平涂是配置色彩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绘画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将平涂作为配置色彩的主要因素,并将投影暗部和反光等等的色彩进行了淡化,我国的绘画作品在色彩上也因此表现出单纯、艳丽、明朗等富含装挂的意趣。在一种色中,完美地结合了其它的色彩,并利用其深浅的变化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色彩在中国画中的运用为例,借助于留白艺术所发挥的调剂作用,通过融合色和墨,使中国画更加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通过平衡调节色彩,将绘画作品的整体欣赏感进行完美的统一,使绘画作品彰显出一种勃勃的生机。这就要求在绘画作品中灵活的运用色彩,通过一气呵成一种色,使欣赏效果达到一种独特和完美。

3 渲染是色彩运用的又一特色

中国画对色彩运用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渲染。它能将画面色彩的独特性突出出来,进而使绘画作品的欣赏力和感染价值增强。正是由于色彩的娴熟运用,才使得绘画作品的欣赏价值提高。人类对有颜色的物件的制作,会受到色彩的局限。因此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们会运用色彩的调和,对自身艺术作品所需要的元素进行给予满足。

4 绘画作品中色彩运用的美学原则

在绘画作品中,色彩的基本运用方法,是对民间画家和历代画家的技法进行了传承和发展。因此,在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有着丰富多样的技法。谢赫的“随类赋彩”和宗炳的“以色貌色”,就是对绘画作品中色彩的美学原则和基本点进行了形象的总结。为了达到一种美感的效果,并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表达,在运用色彩时,需要对作品的底蕴和内涵进行表现。在绘画作品中,色彩有着非常重要的运用。我国古代一般都是采用天然的色彩,很少运用人工的色彩,当时,红、黑、黄等天然色,是绘画作品的重要组成元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绘画作品中,色彩就有了越来越丰富多彩的运用方式。墨(黑)色,墨(黑)色是中国绘画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种载体和经典的用色。“中国红”是绘画作品中比较常见的,是对红色运用的承托。而正是奇妙融合了天然的颜料色,中国传统的彩陶才将自身艺术的生命力彰显出来。在运用色彩方面,彩陶是经过处理的,它通过黑红及黑白的图像,给人一种朴实和稳重之感。墨(黑)色,是我国一直以来绘画作品的主要用色,而黑、紫、红等,也是我国彩陶艺术作品的主要运用色彩,这些颜料主要是依靠磨制而成。

在我国古代,画家们就非常重视色彩的运用。譬如我国马家窑研制的彩陶,有着非常鲜丽和明亮的色彩,并且有着极大的反差,橘红色运用最多,并将其运用到极致。正是因为完美的运用了色彩,才对彩陶的艺术价值进行了极大的衬托。还有就是色彩在中国画中的运用,其恰到好处的运用,代表了中国画的特点。而中国画中的白色和黑色,这两个色种是极其重要。从本质上而言,中国画的画风,正是由于这两个色彩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衬托而成。

中国画另外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就是运用飞白和空白色彩,由宣纸白和色彩黑,而在宣纸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色彩的艺术运用。在中国画中,白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民族特色的一种体现。对绘画作品而言,色彩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影响。

三 情感与色彩双向关系

1 色彩能够表现出一种象征性和寓意性

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们正是借助于色彩,来表达一种情感。正如黑色所象征的情感是神秘深沉的,黄色所代表的情感是阳光向上的,绿色代表的情感是春意盎然的。在绘画作品中,通过巧妙的运用色彩,能够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蕴进行深刻的传达。艺术家门正是通过情感的巧妙运用,将自然色向自我心中所想之色进行内化。进而在绘画作品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内心之色,使绘画作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增强。色彩如果失去了情感,就不会引发人的共鸣。画家通过应用色彩,来释放和表达情感。色彩能够对人的某种情感进行表达,可影响到人的某些行为。在绘画作品中,色彩因为不同的情感,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所差异。正是因为人有不同的情感,才使产生的色彩也有所不同。看到黄色,人们就会对秋天进行联想,看到绿色,就会对春天浮想联翩。色彩能够对人的情感进行表达,对人的情感进行释放,进而影响到人的想象和感知,促使人类灵感的爆发。

2 色彩完美的结合了情感

色彩能够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进行表达。在人类交往的过程中,会释放所产生的不同情感,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会达到一种共鸣。而情感和色彩的共鸣,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和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不断的磨合和传承的。一些颜色会影响到人类的情感,如褐色是肃穆庄严的象征,而红色代表着骄阳似火。人们一般都能读懂绘画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这样也因此使绘画艺术更加富有人性化和情感化。

四 色彩在绘画中的艺术传达

色彩源于人们的想象和自然,色彩在初始阶段,仅仅是社会生命的一个构成。而色彩在当今社会中,可对一种精神世界和艺术世界进行传达。这是文明的象征,也彰显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在绘画艺术中,色彩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角色。譬如,天空是蓝白交接的颜色。而天空在绘画作品中,由于多样化的风格和形式多样的技巧,而对不同的艺术效果进行了展现。色彩有着多种表现方式,在绘画艺术中,我们不是苛求有多么完美的绘画,而是人们能否接受和欣赏这种这种绘画艺术。色彩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种保护,无论颜色是色彩斑斓的,还是黑白两种保护色,都能极大的影响到绘画艺术。在临摹花园的过程中,绘画是依靠多种色彩的重叠,来赋予大自然一种斑斓的色彩。正是由于色彩而构成了会画艺术。色彩的协调和搭配,以及色彩是否与人的审美情趣相符合,决定了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绘画艺术中,色彩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其想象空间也是非常巨大的。

结语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绘画艺术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形式。在绘画艺术的演变过程中,色彩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色彩已经由最初的自然颜色,向如今的带有情感感情的色彩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色彩是不断的变化的,这些都代表了绘画艺术的进步。在绘画艺术中,色彩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这是绘画艺术一种必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作者:张妍妍

上一篇:转正申请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党员个人整改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