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文体活动教育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阐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区老年教育的问题,提出人口老龄化下的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建议。【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老年教育积极老龄化时间银行社区老年教育一直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人教育的重要范畴。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老年文体活动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老年文体活动教育论文 篇1:

校企协同下的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文化自觉、自信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尤其是对于都市老年教育来讲,通过建设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能够让老年人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化,实现自价值,提升生活幸福感。因此就需要从发挥校企协同作用入手,做好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筛选适合的教育内容,提升老年教育质量。

关键词:校企协同;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

前言:针对老年群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老年教育发展的重点组成之一。推进老年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就需要从校企协同出发,创新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路径,构建专业素质高、综合实力强的教师队伍,在掌握老年群体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实现教育目标。

一、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原有培养体系进行了创新,同时也提出应当主动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采取多样化合作方法,打造出良好的教育体系。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我国所面临的老年教育压力不断增加,怎样利用企业优势、社会力量解决老年教育中的问题、探索出适合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与发展的道路就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由于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所以老年人对老年大学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但是从老年大学的发展层面来讲,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老年大学主要集中在城市中,以退休离休干部为主,呈现部门、行业特点明显等现象。在部分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都市中,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多样化,学员能够获取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但是也部分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中,资金、课程安排难以满足办学需求,传统文化课程针对性不足。然而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只有做好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工作,才能帮助更多的老年群体了解茶文化,才能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在终身教育体系中,老年教育属于最为重要的组成之一,因此在课程体系中需要做好茶文化研究工作,发挥校企合作作用,提升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力度,真正将老年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支持[1]。

二、开展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的意义

我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茶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其发展层次也在不断深入。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通过打造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不仅可以提升老年教育的层次性,同时也可以实现体系化发展目标。因此在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中,需要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做好学习基地创新工作,在完善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平台,帮助老年群体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想要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就需要积极做好文体活动创新工作,进一步丰富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想要发展都市老年教育,就需要从深化校企合作入手,保障资金的充足性,积极开展基地建设,在深入探索与创新中打造出全新的发展局面,转变传统老年教育中的局限性,让老年群体能够在参与体验学习活动中正确理解茶文化。通过将茶文化引入到老年教育中,在构建查茶文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做好品牌建设,提升基地建设的科学性,如可以在基地中借助体验、文化活动等来帮助老年群体系统化的学习茶文化知识,掌握茶艺技能,或是进入到茶叶产地中,全面了解茶文化[2]。

三、校企协同下的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措施

(一)展现合办作用,实现优势互补

在开展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工作时,应当坚持从深化校企合作入手,保障资金上的充足性,强化阵地建设,保障探索与研究的深入性,打造出全新的教育体系。通过展现合办作用,在优势互补基础上发展特色化老年教育。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老年群体数量明显增加,在教育中就需要及时关注老年群体心理变化、需求,做好晚年再教育创新,加大再学习调研力度,利用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来帮助老年群体消除心理、生活上的孤独感,转变传统教育方式与方法,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引导,让老年群体在进入到体验基地后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因此在开展老年教育时需要及时与相关部门合作,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做好校企协同研究工作。通过实践可以看出,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已经成为了促进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同时也是丰富老年群体对茶文化认識的重要渠道[3]。

(二)落实法律政策、做好配套支持

国外针对校企合作的研究相对较早,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政策、资金扶持。为校企合作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在开展老年教育中就可以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关于做好城乡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入手,根据都市具体情况出台具体的暂行规定,以此来指导当地老年教育发展。现如今老年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终身教育发展中的重点之一,在立法方面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在政策保障措施落实等方面还需要做好调整工作,确保教育的高效开展,为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校企协同发展等奠定基础。其次,积极开展宣传与引导工作,借鉴成功经验,加大推广力度。但是在研究中也发现,专门针对校企协同与老年教育的结合案例相对较少,使得在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中存在认识不准确、动力不足等问题。此外受到办学理念、形式比较保守的影响,使得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现阶段发展中需要从及时转变这一状态入手,在主动汲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转变思想观念,加大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宣传与引导力度,提升老年教育质量。

(三)开展合作实践,找准合作交点

首先,需要从提升社会责任感出发,打造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企业有着逐利性的特点,使得其市场属性相对较强,公益属性处于弱势地位。企业在发展中农更加关注自身利益,而对于需要投资以后才能获取回报的项目关注度不高,如在开展校企合作中虽然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取良好的效益,但是从长期发展角度来讲,对自身品牌形象树立、人力资源充实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因此在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中需要从做好企业社会属性研究工作,在明确自身社会责任的基础上主动与学校进行协作,以此来实现共赢发展目标。其次,找准与老年教育之间的融合点。企业参与老年教育对自身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声誉,同时也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在与学校合作中需要从延伸市场空间入手,找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点,在做好员工培训、基地建设等工作的基础上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最后,加强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互动。第一,找准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要点。在开展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工作时,应当做好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区分,在明确自身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凸显老年教育社会价值。所以老年教育机构应当正确认识到校企协作的意义所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入性,实现老年教育目标,凸显老年教育特色。如可以与茶文化机构进行合作,在基地中开展茶文化宣传讲座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帮助老年群体深入了解茶文化。第二,凸显老年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意义。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做好校企协作的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转变传统校企协作局限性,提升合作灵活性,在提升办学思路开放性的基础上利用多方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为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支持[4]。

(四)提升教师队伍教育能力

在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中应当从做好结构建设工作入手,充实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育能力。通过对当前都市老年教育进行研究发现,老年群体在面对传统文化时更关注诗词鉴赏、书法、太极等方面,其中茶文化的引入并不多。因此想要提升茶文化教育地位,就需要从做好师资补充入手,在教师招聘计划中做好调整工作,鼓励专业人员进入到老年教育中,通过参与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工作,不断充实学校优秀教师资源。第一,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鼓励专业教师、特长教师等参与到茶文化培训活动中,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后续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为了适应老年教育改革发展,国家对骨干教师的培训重视度有了明显提升,茶文化教育地位明显提升,培训活动针对性也在不断增多。第二,提升对老年教育的适应力,通过组织学历教育教学教师结合自身专业情况增设与茶文化相关的课程,在选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做好角色转型工作。

(五)做好基地内容建设工作

首先,需要掌握老年群體心理特点,做好茶文化课程教材编制工作。通过筛选与茶文化相关的素材,在增加传统文化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因此就需要结合老年群体知识能力、接受能力,创新教材内容,提升教育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在视频、动画等的展示下帮助老年群体掌握知识。因老年群体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学习时间很容易出现分散等问题,所以就需要做好教育内容碎片化处理,便于老年群体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在基地中还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实现对碎片化知识的整合,进而提升老年群体教育效果。其次,从教育过程入手,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保障设计的个性化。第一,深入挖掘茶文化,帮助老年群体认识到学习茶文化的意义所在,并探索出茶文化的传承策略。如在课程中可以从茶艺等方面出发,实现与文化修养教育之间的结合,帮助老年群体在理解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修养。第二,找出传统文化与生活之间的结合点,让老年群体在进入到体验基地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因此在选择与阐述茶文化时,需要从激发老年群体学习积极性与生活经验入手,选择经典的案例,帮助其认识到探索茶文化价值的意义[5]。

(六)引入新型教育模式

在校企协作下的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中,应当从及时引入信息技术、先进教育理念入手,在丰富办学经验的同时展现教育优势,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通过将新型教育模式引入到体验基地中,不仅可以加深老年群体的真实感受,同时也可以为后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第一,创新线下教育模式。在教育中可以从情景教学等方面出发,在做好现场解说、点茶演绎等的基础上确保老年群体能够对茶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创设情景时需要做好模式创新,以丰富多样的方式提升情景趣味性,让老年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能够产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第二,在互动活动中理解文化。通过从线上教学入手,在增设与茶文化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吸引老年群体关注度。因老年群体对复杂的智能功能接受度较低,所以为了提升教育效果,就可以从提供简单容易操作的互动操作方式入手,选择老年群体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参与学习积极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校企协同下老年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学习基地建设应当坚持从打造高效的茶文化课程体系入手,展现茶文化特色,做好品牌建设工作,保障茶文化教育全面性,让老年群体在体验、茶文化活动中系统掌握文化知识,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丰富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谢宇.老年教育特色项目建设路径构建策略[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4):1-4.

[2]代鑫.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J].数字化用户,2018,(05):182-183.

[3]王永明.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休闲文化生活研究——以常熟市为例[J].长白学刊,2015,(01):130-135.

[4]孙静松.浅谈传统文化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融合与发展[J].美与时代(7期),2014,(09):131-132.

[5]吴珊.文化养老路径探析——以高校老年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20,(03):189-190.

作者:王宇

老年文体活动教育论文 篇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

【摘 要】阐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区老年教育的问题,提出人口老龄化下的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老年教育 积极老龄化 时间银行

社区老年教育一直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人教育的重要范畴。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在《人口学词典》中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就称为“老龄社会”。根据现有的数据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60周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12亿,占人口总数的15.5%。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也将长期处于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即使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36.5%,也就是每10个人有三个以上是老年人,这是一个庞大惊人的数字。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以社区老年教育为内涵的社区养老,被认为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它的核心内涵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服务体系,通过社区老年教育等服务,丰富和拓展老年人晚年生活,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区老年教育是国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所谓老年教育,具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为 60岁以上的老人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知识的增进,情意与态度的改变,以达成自我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为一般社会大众提供老化方面的知识,使其改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老化、对待老化。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其一,老年教育是老人应有的权利。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人到老年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终止和权利被剥夺,因为未知领域是无限的,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也因为随着身体机能、思想行为的变化而进入了新的领域,因此老年教育应当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获取知识的权利。其二,老年教育是老人应有的福利,福利是国家对老年人应尽的义务的体现,对老人负责,教育有高度才有老年人认识的高度,老年人能影响千千万万个家庭成员,这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其三,老年教育是老人的自我完善。老年人通过教育正确地认识人生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实现生理的自我完善、心理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自我完善。其四,老年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人在各阶段的教育需求是变化的,人与人的教育需求也是不同的,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是社区老年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区老年教育的问题

(一)全社会对老年教育的迫切形势认识不足。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形势对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但限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人们对参与社区老年人教育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和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学者做过城市居民参与的社区教育活动调查显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参与人数占不到社区老人可参与人数的30%。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已达到比较大的基数,老年人教育方面的需求是庞大的,但没有引起家庭的足够重视。老人一旦退休,传统观念认为他们只是物质上被动需要赡养和扶助的对象,虽然精神上受到“尊重”,但实则是一种消极养老。因为社会接触范围缩小,子女不在家,有变成“空巢老人”的可能。身体健康的稍可负担起照顾孙辈的任务,为上班的子女承担饮食照顾,实际与外部发展更新的速度不匹配,而且他们为日常家庭琐事困扰,自然会产生很多健康精神方面的问题,会成为“空心老人”。近年来,老年人犯罪率有所上升,这里有很大因素。身体不健康的老人,自然成为家人重点照顾的对象,缺乏行动自由和缺少与同龄人的活动接触,加上长期病痛和精神折磨,让他们消极应对,既让自身感到痛苦无奈,也让家人觉得无所适从。

(二)老年教育形式方法和内容不完善。从教育的形式方法上看,近年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有老年短期培训班、文娱科技活动以及开放大学课程等,其动员程度不高,力度不够,参加人数有限。社区老年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形式上缺少多样化,不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没有采用现代技术。从教育的课程内容来看,社区老年人教育的课程内容较为陈旧,不够丰富,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琴、棋、书、画”、文体活动等自身导向式的常规课程,虽然能勉强满足,但相比日益更新的知识及其表现方式,缺少新颖的引导内容,显然落后。

(三)老人参与教育活动的障碍还比较多。社区老年教育的参与度要得到有效的提高,必须正确面对老人参加这些活动时所碰到的障碍。一般来说这些障碍主要有意向障碍、情景障碍、机构障碍。意向障碍通过社区宣传、人们意识和观念的不断提高会有所改善。情景障碍指的是家庭或其他非健康方面原因造成其无法参加活动,如需要承担家庭照看孙辈任务的老人、因变故返贫的家庭等,需要社区和社会其他各方面共同努力来消除。机构障碍指的是课程所安排的地点和内容造成参与者的流失的情况,这些需要在提高教育内容水平上下工夫。

(四)老年教育的服务资源区域不平衡。如前所述,与老龄化人口庞大的基数相比,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及其教育服务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体系缺口非常大。尽管在城市地区有条件的社区有所改善,但数量有限,在城乡接合部或城市中条件差的很多社区都还有很大缺口,而贫困乡村一级的农村社区情况更糟。但和硬件问题相比,社区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软件建设是影响老年教育发展最主要因素。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所致,老年教育服务人员少、专业素质低、缺乏耐心等敬业精神。

三、人口老龄化下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下的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各配套制度体系的建设,如社区教育组织机构的建设、社区教育人员保障体系建设、社区教育政府管理评估监督体系建设、社区教育志愿者制度建设等,这些都是人口老龄化下社区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社区老年教育应积极倡导“积极老龄化”的视野。生活的现代化必先是思想意识的现代化,社区老年教育首先应倡导“积极老龄化”的视野观。在欧美地区,老人再就业和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已成为常态,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就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养老观念。所谓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健康及参与保障的机会的过程,这适用于个体和人群,非常符合新形势下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

社区老年教育必须引导人们将“人口红利”观念转变为“老年人口红利”观念。我国传统养老观认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在退休后将不再从事生产,成为“被供养者”,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各种精神及物质等方面福利,社会将消耗很大部分的有效资源,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和空间,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老年人口红利”观指的是通过社区养老模式及其教育活动,发挥老年人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文化传承等各方面的优势,通过再续就业等,带动年轻一代的成长,维护社会公益良俗的稳定秩序。所以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应给老年人提供一个优越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实践“积极老龄化”。

(二)引进国外“志愿者时间银行”先进管理经验。目前社区教育模式主要缺乏比较好的人力资源和服务保障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如“时间银行”的概念就是在发达国家应用比较成功的案例。它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在志愿参加服务后,可以享受得到需要的时候同等的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和累积小时数。借鉴银行的概念,把自己所贡献的积累时数先存起来,以后有需要时再支取。这种方式需要顶层设计,民政需配套一些相关的管理、运行以及时间兑换制度,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可以弥补民政管理人员不足、知识水平不高的问题。“志愿者时间银行”的概念不局限于老年人,可以把一些优秀的年轻志愿者吸引进来,通过一定的资格审定和分类管理来服务于社区老年教育,实现充分利用系统内和社会两种有效资源。至于管理方面,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进行数据智能跟踪管理,是可以有效实现的。

(三)引导老年人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丰富晚年生活。社区老年教育活动还可以引导老年人积极在公益慈善活动方面进行努力,实现“老有所乐”。公益慈善活动是一项为社会奉献的无私活动,传递正能量,奉献爱心,是老年人心理精神安慰满足的一种需求,实际上老年人是非常愿意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的。社区教育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点举办这样的活动,进行这方面的正确引导,把老年人潜在的人生经历和宝贵的经验经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表达,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公益慈善,例如可以组织有技能的老电工举办无偿知识讲座、家用电器维修、定期的文艺汇演等。当然传统的财务捐赠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愿地进行,最好秉持就近互帮互助原则,让爱心与和谐互相传递。

(四)建立并完善以老年教育为主的多功能社区中心。未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鼓励市场资本逐步介入的政策制度才是根本解决老龄人口教育需求的治本之策。社区老年教育必须发展完善网络,政府的刀刃资金投入急需的部分,如场地、必要硬件等,鼓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城镇社区可以探索市场化的路子,引进一些专业的民营单位,政府可向他们购买社区服务。政府还可鼓励非营利性的一些组织对接,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劳务服务、专业化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支持。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方向和规划上,必须把社区中心定位为集活动中心、教育、健康支持、老年服务等多功能一体的中心,老人就近开展教育活动,做到省时省力省成本。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社区老年教育体系结构。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体系结构的完善保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点。第一,运用先进的大数据现代互联网云技术,建立层次精简、管理面宽、结构扁平的管理体系。在这个管理体系下,统一的社区教育职能部门可逐步建立各区域教育云,对社区教育的管理数据、课程数据、人员数据进行各种应用管理,并且各区域之间可以互联,建成一个互联一个,优势资源之间可以共享,防止每年的财政投入不做重复的建设。第二,建立完善灵活的考核评价监督体系。以往的考核注重在行政层面绩效考核,各种量化指标应付了事,其实老年教育是一项耐心和细致的长期投入,品牌与口碑是关键,不能以某一短期的指标来量化,如何评价工作成效,还需要社区基层不断探索。第三,建立科学规范的社区教育服务人员培训体系。日常培训把职业道德培训、老人护理培训、社区教育课程培训等囊括在内,具体的管理人员学会了这些,就可以尽可能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日常服务,消除老年人参与教育活动的各种障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服务队伍的培训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区教育的能否正常开展,所以培训的专业化必须提上的重要日程。第四,建立内容丰富、直观有效、展现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改善课程及其表现方式是吸引老人参加活动的有效提高方法,例如开设一些政治、经济、科学方面的有深度的内容,引起大家共鸣讨论。再如可开设新颖的防诈骗课程,提高老年人的防范能力等。这些深度的课程可请老人中有这方面知识的专家进行讲授课,提高老人们的综合知识,提高思想精神活跃度。此外,老人课程体系涵盖的内容广泛,质量的提升也需要时间的积累,课程的开发需要多专业辅助,政府不妨采用公开竞争的方式,邀请社会专业人员进行开发,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试用,改善提高后推广。课程体系的构建切忌闭门造车,在当前条件下,只有通过政府引导,家庭和社会参与,共谋共建的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六)加强老年服务教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老龄人口服务人才的缺口是十分庞大的,我国应做好服务老年人员产业化下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第一,鼓励高校开设这方面的专业。现阶段主要是医学类院校开设有相应的健康护理专业,但这仅仅是需求的一部分,实际上师范文科类院校都可以开设这类专业,因为就业市场没法完全提供这类人才所需的系统学习和教育。第二,加强对在岗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管理人员的再培养,发现精英人才。一些社区的在岗服务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必须想办法让他们补充学习老年生理学、心理学、老年教育学等,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也让他们认识老龄人口教育服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这些在岗人员中也不乏精英,只要在强化培训中鼓励他们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必然能发现高水平的人才。另外在培训的同时,也要把不称职和不适合做这方面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调整,建立退出机制。第三,发现、扶持和储备一批民营的老年教育专业服务队伍,政府加强引导监督管理,只有走市场化,才能根本解决老年教育的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仅仅靠政府层面的人才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老人需求产业化的今天,实际主力是民营机构,它们更贴近市场去了解老人教育方面的各种需求,这些机构的人员必然有很多专业精英,政府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鼓励他们发展并做好市场秩序维护和监督,这些老年教育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必然可以为我国老年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R].2014

[2]高娟.社区老年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李文坚.社区教育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以无锡市广瑞一村社区为例[J].成人教育,2014(2)

[4]吕如敏.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5]张如敏.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群体的教育参与障碍研究——以宁波社区大学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2013(5)

[6]段寅雪.近十年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

[7]李河均.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实践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8]郭新红.老龄化社会高校图书馆为老年群体服务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9]鲍忠良.社区教育视野下的老年教育问题与策略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9)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终身教育理念下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体系构建研究”(KY2015336)

作者:陆丹梅

老年文体活动教育论文 篇3:

浅谈社区老年文体活动

摘 要: 社区老年文化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文化事业,有助于“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目前,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存在老年人参与意识薄弱、设施场地不足、经费投入少、活动组织、指导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通过不断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和文体活动经费投入,加强活动组织、指导力度,加强老年文体组织、文体骨干队伍建设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切实抓实抓好社区老年文体工作,从而繁荣社区群众文化。

关键词:社区;老年文化;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已步入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搞好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对于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三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意义

1.开展文体活动,有助于“健康老龄化”的实现。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奋斗目标,即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坚强、心理协调、反应适度、关系融洽。多年的实践证明,经常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减缓生理机能衰退,还能有效地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参加老年文体活动不但消除了老年人的孤独感,促进了思维活跃,记忆力增强,还使老年人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生活、身心愉悦,因而被称之为“文化保健”。

2.开展文体活动,有利于发挥老年人的潜能。从各个领域、行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当中,有的青年时期曾是所在单位的文体骨干,专业人士,有的自幼就爱好文化、体育锻炼,他们有着丰富的文体活动实践经验,且大多数身体健康,又有奉献余热的迫切愿望。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在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的时候,使这些人再次成为老年活动的文体骨干力量,发挥他们的潜能,创造佳绩。

3.开展文体活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以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能使他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完善人格,使晚年生活更放异彩。

二、兰城街道社区老年文体组织基本情况

老年文体组织是开展社区老年文化活动的支柱,目前,街道共发展建立了28个老年文体活动团。刚开始时,这些老年文体活动团大部分是在自发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形成的,老人们常常聚在一起跳交际舞、广场舞、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但规模小、人数少、地点不固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文体活动中,各类老年文体组织的成员增加了,队伍壮大了。街道、社区也意识到了老年文化的重要意义,对已成立的文体团队加以指导、管理,对还没成立,但有成立意愿的积极引导,指导成立文体活动团队,并把这些活动团队纳入社区老年协会的旗下,平时在老年协会的管理下开展各种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而在元旦、春节、端阳节、建党节、全民健身日、敬老节、国庆节等,积极组织老年文体团队参加街道、社区开展的各种节庆活动,让广大老年人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文体活动中来。

三、街道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对社区文体活动需求不足,参与意识薄弱。开展有声有色的老年文体活动,离不开老年人的积极参与。但60%的老年人或因为照顾孙代没有时间、或因为不知如何参与、或因为身体不佳,对社区精神文化需求很低,不太热心参与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参与率低。

2.各级干部对老年文体活动组织、指导不够。目前,由于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任务繁重,一部分街道、社区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重要性,缺乏做好此项工作的经验,对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不够,一些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处于无序和单调的状况,活动少,内容和档次有待提升。

3.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设施、场地不足。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街道、社区缺少资金和可利用资源,老年文化活动场地不足,设施不够,难以满足老年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需求。

4.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经费投入少。由于财政困难,街道、社区每年对老年文体活动经费投入有限,导致每年开展的大型文体活动少,且活动内容单调。

四、加强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几点建议

1.引导老年人转变观念,积极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积极发展老年学校、老年大学,通过讲课、面授、电化教育等手段,满足老年人对社区文化的需求,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他们自得其乐、积极参与、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要加强对社区老年文体工作的指导。老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社区应注重加强对老年文体工作的业务指导,切实把老年文体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社区老年文体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新途径、新办法,把指导开展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做为重要职责,使社区老年文体工作落到实处。

3.要全面加强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老年活动场所是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主阵地,要加强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加快推进建设速度,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求知、健身的阵地和平台。一是要加大政府的投入。要高度重视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将其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和考核内容,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比如,由政府协调,从城市建设的配套费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社区公益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费用,使开发商在建盖楼房时,按比例留足公益性文化阵地,确保每个小区拥有200平方米左右,适合中老年人活动的文体活动阵地。二是要发动社会力量支持。老年活动室是公益事业,可以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兴建,形成尊老敬老的舆论氛围。尤其是一些经济薄弱的社区,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党员、老干部、以及在外经商、办企人员的积极性,多渠道开展社区老年活动室建设。三是要纳入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利用闲置的学校、公房、空地等建盖公益性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建成后,要管好用好,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成为名符其实的“老人之家”。四是要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资源配置方面采取政府拨款购一点,企事业单位赠一点,发动个人捐一点,形成社区老年文化建设体系。要大力发掘社区单位、小区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文化设施,倡导社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文化设施,实现文化设施资源共享。如图书馆、活动场地、排练场、文化馆、体育馆等向社区免费开放,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

4.要不断加大对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经费投入。要切实建立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公共财政应加大对社区老年文化的投入,包括文化设施建设和重大活动经费的投入;二是将老年文体活动经费列入社区财政预算;三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资助以及老年人个人出资等,多渠道筹措活动资金,弥补经费的不足。

5.要组建好各种形式的社区老年文体组织。老年文体组织是老年活动中心、文化馆、老年大学培育文体骨干队伍的平台,是促进老年文体活动普遍开展的支柱。积极支持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各种文体团队,并将这些团队纳入社区老年协会、老年学校、老体协的管理范围,形成管理有序的新格局。不断变换活动方式,在适当时机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级组织的文体汇演,将更多、更好的节目推向社会,以此调动更多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要充分发挥基层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从街道调查的情况看,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地方,都是基层老年群众组织比较健全、作用发挥比较好的地方。因此,要充分发挥社区老年协会和中老年文艺团队在社区老年文体活动中的具体组织作用,以老年学校、老体协和中老年文艺团队为组织形式,以老年活动中心(室)等为阵地,形成老年文体活动的基层组织管理体系。

7.要切实加强社区老年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以老年学校、老体协为依托,发现和培育一批思想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老年文化工作的骨干,充分发挥社区中老党员、老干部、老文化工作者、老文艺工作者和老体育工作者等有一技之长的老人的作用,动员他们组成社区老年文化宣传辅导站。通过培训文化骨干,组织和动员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促进老年文体队伍的发展。

8.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老年文体活动以延年益寿为主要目的,以愉悦身心为最佳选择,以自我参与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小型多样、健康向上为活动的落脚点。因此,要充分发挥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的作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利用健身广场开展晨晚锻炼。从老年人的需要和愿望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小型分散与相对集中相结合,提高活动质量与改善设施条件相结合,坚持活动内容的广泛性与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群体的需求。

9.要不断加大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宣传力度。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要多通过老年专栏、老年节目、“敬老宣传”活动、文艺演出等形式,集中、经常地宣传老年人享受文化、体育建设成果的方针、政策,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营造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活动上照顾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宗旨上服务老年人的良好的道德风尚。

总之,做好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工作,拓宽老年文化方式,是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是老年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内容,需要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思考。

参考文献:

[1] 关于丰富基层老年文体活动的思考[EB/OL].中国论文网,2013-01.

[2] 张爱平.浅谈社区老年文化[J].赤子,2009,(12).

作者:郑彩云

上一篇:参观考察报告范文下一篇:团支部竞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