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爱国教育特色分析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育的特色与本源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育必须遵循本源的规律,也只有遵循了教育本源的规律,才可能真正显示出教育自身的特色。“教育本源”是教育的本质,是教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教会学生做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小学爱国教育特色分析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爱国教育特色分析论文 篇1: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摘 要: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的德育内容。分析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内涵,并在教学中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爱国主义;与时俱进;传统文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08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尽管饱受磨难却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是与中华民族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密不可分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只有在爱国主义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健康向上。

一、教学中遭遇几大问题

尽管从上到下,一直都在讲爱国主义教育,但落实到我们的中小学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课程标准”“窄化”到少数学科

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2015年小学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此明确地提出爱国主义,为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保障。但除此之外,仅有政治和历史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观点,其他各学科都少有涉及。

(二)实施环节“肤浅化”

思想品德的四大要素为知、情、意、行。知为道德认知,即理解和掌握某种道德规范及其意义。情,即道德感情,即人们对社会思想和人们行为的情绪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道德行为而做出的自觉努力。行,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对社会、他人的行为做出的行为上的反应,是知和情的外部表现。一般来说,知是基础,而行是关键。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重“知”和“情”,而忽視“行”。尤其是“知”,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中小学教学也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从课本上读到很多关于爱国主义的故事,看了很多爱国主义的影片,但却落实不到行动上,似乎爱国主义就是课本上的,高大上的,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

(三)教学地位“边缘化”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一直传唱不朽。在这个学校教育追求成绩,“衡中模式”被奉为神话的时代,除了各学科学习外,其他似乎一切都被请到了旁听席。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教育,没有任何考核机制,在学校的地位更是遭遇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

(四)学校教学“形式化”

中小学校每年都会在一些重要节日举行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陵园、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形式多样,热热闹闹。但是其效果如何呢?很多情况下,学生不懂得这些节日的深刻内涵,因此,活动形式虽然多样,内容也很丰富,学生也很忙,但却一直在“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只是形式,但活动的效果似乎只止于这些形式,并未深入学生的内心,未升华为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影响其行为。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建议

那到底该怎样在中小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怎么让爱国主义的思想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到学生心田呢?

(一)理解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个人所应该具有的公民道德之一。革命先烈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主义,科学家为祖国兢兢业业、埋头钻研是爱国主义,工人们为祖国坚守岗位、吃苦耐劳是爱国主义。现阶段,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为:(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在中小学教学中,也要从这几个要求入手,变宽泛的口头的“爱国主义”,为行动上的对祖国河山、身边同胞、灿烂文化、国旗国徽等的热爱与保护。将大的空的目标切分、细化、具体化到生活的细节中,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情感的伟大与美好,了解爱国主义就在身边,就在举手投足间。

另外,还要明白爱国主义教育不等于仇恨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知国情、明国史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给学生引入一些历史事实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百年的屈辱的近代史,“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圆明园被洗劫”“南京大屠杀”等,都可以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的斗志和激情,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富强繁荣而学习”的崇高理想。但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咒骂、仇恨敌对国家,发一些过激言论,更不能有过激行为。对于网络流行的很多过激帖子,不要盲目相信、传播,要理性爱国。

(二)开展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讲爱国主义就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忍受烈火焚烧等故事,对于学生来说,缺少新意,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甚至出现有人在网上公开侮辱革命英雄的恶劣事件。革命英雄的事迹确实激励人心,但教育不当,反倒容易收到不好甚至相反的效果。

2016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不是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育、呆板式教育,爱国主义也应搭上时代的列车,驾着时代的春风,走进学生的生活。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方式和途径也应“微”起来,生动起来。如在微信、微博中开展热点讨论、网络投票、观点大辩论等,用鲜活生动的形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传播正能量,将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三)开展国学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国学的学习要结合历史故事进行。文化是国家的基础,国学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开展国学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得到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如今,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关于古诗文诵读的校本课程,这可以让国学更好地落到实处。但是形式有些单一,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以考级的形式进行结业考查,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国学的学习要结合历史故事,将枯燥难懂的古诗词名句与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记住古诗词名句。

2.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构成故事。要重视祖国的语言文字。《最后一课》中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文字有著丰富的表意功能。每一个字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挖掘汉字的构成故事,比单纯地写一百遍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理解,所以热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自然也热爱自己的祖国。

3.各种传统课程进校园。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京剧、象棋等传统文化课程,让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脚步迈得更加强劲。但也存在着缺少系统性的特点。传统文化的学习应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课程,不能只涉及一个年级或者一门课程,学完没有续接。学校应根据各年级的特点,设定一个阶梯性、系统性的传统文化课程,并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内部互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其内心对祖国伟大文化的认同与赞赏,才更容易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规范学生行为,将爱国主义落到实处

很多学生都觉得爱国主义是遥不可及的事,那些为祖国牺牲生命、研究宇宙飞船的人才配爱国,而自己没有机会爱国。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进行规范,让学生明白爱国就在身边,就体现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每周一升国旗,态度庄严、严肃、守纪律,唱国歌声音洪亮、感情真挚,是爱国。每天认真学习,完成作业,学好文化,写好祖国文字,是爱国。不随地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干净整洁,是爱国。见到师长、朋友,积极主动打招呼,热情有礼来对话,是爱国。出去旅游,不乱涂乱画,不乱骑雕像,尊重文化古迹,是爱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好日常行为中的每一件小事,就是最实际最具体的爱国。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光荣的事业,任重而道远。中小学生生机蓬勃、积极向上,必能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起爱国的情绪,用旺盛的斗志学习文化知识,积极为投身祖国的建设拼搏奋进。

参考文献: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A].新华网,2015-12-30.

作者:韩春民 毛红领 宋凤轩 王金兰 孙佳嘉

中小学爱国教育特色分析论文 篇2:

学校的特色之路如何走

摘要 教育的特色与本源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育必须遵循本源的规律,也只有遵循了教育本源的规律,才可能真正显示出教育自身的特色。“教育本源”是教育的本质,是教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教会学生做人。

关键词 教育特色 教育本源 规律 坚持 行动 历史 未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工作方针。关于学校特色建设,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便首提“各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的要求,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许多地区和基层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和展示平台,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提供了样板,作出了贡献。

然而,在推进的过程中,也有个别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利用自身行政优势,强势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出台制定当地创建特色学校的计划、目标和完成时间进度表,速成式的“特色学校”比比皆是。经过一段时间软件材料的整理,便创成某某级、某某项目特色学校,“一夜”之间,不少学校便有了“特色”的名头,领导也感到很有面子。对特色的理解只停留在一些表象上,以为拥有一批特长学生便是特色学校,一些项目竞赛取得较好成绩便是特色学校,全校学生被“一刀切”地发展同一特长便是特色学校,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只抓住眼前利益,发展特色是名,上级来检查,就玩一玩课外活动,搞一些花拳绣腿,不在内涵上下工夫,而是抱着一蹴而就的心态,过分追逐时髦,急功近利,对特色建设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这些与国家提出的“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工作方针已是大相径庭,与教育的本源已是背道而驰。

上述种种,究竟给学生们带来了什么?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什么?给未来的社会发展能带来什么?这是所有的教育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值得仔细反思的问题。我们不反对特色教育,但我们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教育,需要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带来正面影响和深度体验的特色教育。

古语云:“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一所学校的教育特色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挥优势,深化改革,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稳定的内涵与风格。学校特色实质上是一种整体性的风貌独特、质量较高、理念先进的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外在表现,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校的特色之路如何走?笔者以为学校的特色之路应该是循教育本源的特色之路。“教育本源”是什么?是教育的本质,是教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教会学生做人。成才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才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才是教育的原点。学校的特色之路,是循教育本源之路前提下的特色之路,而不是教育管理者为追求“教育政绩”前提下对学生施予的“生硬”之路、“强制”之路、“填鸭”之路、“被特色”之路、“伪特色”之路。

一、学校的特色之路,需要坚持

学校的特色之路不是一蹴而就、想建设就建设的,也不是三五年就能见到效果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不断累积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一个自然积淀的过程,因此必须持之以恒。特色一旦形成,就应当相对稳定下来,做到既有长远规划,又有短期安排,要一年一年地传承下去,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很多成功的学校特色之路在形成的过程中,学校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但这些学校坚持规范办学,在规范的基础上注重某一层面的创新,时间长了,拿出一些遵循教育规律的经验来,这些经验是别人没有的,是独特的,但能解决现实的问题,被人们所认可,于是就形成了特色。

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的形成过程中,校园里每天都有琴声在流淌,每天都有歌声在荡漾;每年都能坚持举办校园艺术节、书画展、读书节、文艺汇演等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每年都能涌现出一批学有所长的艺术人才和精彩纷呈的艺术作品。如今,我校创作的多件艺术作品已经在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大奖。

二、学校的特色之路,需要全校积极行动

从校级领导开始,从团队学习开始,从改变观念开始,学校着眼于现实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实际,正确认识自己,在把握素质教育大方向的前提下,找准本校出发点和立脚点,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特别注意优势中的劣势,劣势中的优势。正确认识客观和主观条件,在与外校的比较中分析自己的特点、不同和差异,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盯准目标,优势出击,矢志不渝,以期取胜。通过特色引领提升办学质量,凭学校团体力量对教育的洞见提炼出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教育理念,并一以贯之,经过不断完善最终赢得大家的认可。

我校在艺术特色学校的推进过程中,首先统一负责人的思想,然后召开专项会议,使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要确立大艺术教育观,艺术教育是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环境,而不是挑选适合艺术教育的儿童,不断在学生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在教学中有机渗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感。学校循着这一教育目标,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营造和利用各种载体,提高全体师生的艺术素养,积极开展艺术创造活动,创设艺术化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学校的特色之路,需要挖掘历史

挖掘历史方面,要关注學校的“故人、故事”,因为历史是不可再生、不可再现的资源,它经历了风雨沧桑,它印证学校是从怎样的历史走过的,一些事情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什么能传下来,对今天有何影响,什么已经消亡,是何种原因。用今天的眼光重新挖掘历史中有生命力的、积极的东西,使历史自然地、有机地融入现代。在提升特色方面要提高品位,高品位就要有内涵,要有历史渊源,培养“老字号”,当然不是说一切照搬过去,而是把老的、旧的东西浓缩加工,取其精华,融入现在,要对已有的特色丰富完整,从理念到制度、作法、规则和相应的软、硬件加以完善加强。我镇地处扬州西山,拥有丰富的有地域特质的地方文化——古筝、剪纸。因此,从传承扬州传统文化着眼,我校确立了以古筝、剪纸为突破口的艺术特色教学内容,从规划到实施,从粗浅探索到专家引领,从通识培养到精品突破,不断凝练和发扬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广大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努力提升我校艺术特色建设的内涵。

四、学校的特色之路,需要开创未来

特色之路是个历史过程,不应该,也不可能停留在某一水平,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最主要的是要认识现在,预见未来,认识现在主客观条件和过去有何不同,未来有什么变化,现在的优势和不足与过去有何不同,将来有何变化,现在和将来对我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等等。对这些我们都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次还要有一个创新的精神,注意发现、引导、培养带有个性的东西,这样我们面对未来既有创新的勇气,又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前景才是广阔、乐观的。

我校去年在艺术特色剪纸项目推进上,便有意识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剪纸项目相结合,从剪纸的单幅内容和由单幅剪纸组成巨幅的图案加进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元素,拼成了一个长12米、宽1.2米的巨幅图案“祖国,我爱你”,展示时辅之以朗诵、音乐、造型、舞蹈等形式,场面壮观,令人震撼,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这个项目也在全区举办的“百人特色团队项目展示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江苏教育报》也作了大篇幅的报道。

教育还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特色”有如此渴求,在对教育弊端反思之后,特色理所当然是质量的组成部分。应该说,我校特色教育之路已初见成效,其中也存在诸多困惑和误区。现在我们把这个问题摆在了您面前。如果文中的一些观念与经验有偏颇的话,还请批评指正。

作者:田宗祥

中小学爱国教育特色分析论文 篇3:

乡土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摘要:乡土教育是中国特色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吉林省边疆地区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在教育實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在新的国家发展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选择吉林省5个县市区的典型中小学,对学校开展乡土教育的态度、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此来了解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的实施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为思路,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吉林省 边疆地区 乡土教育 全球化 教育改革

一、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现状

吉林省作为边疆省份,其民族民俗、历史变迁、地理生态等都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质和乡土教育开发空间,所以就这一区域的乡土教育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价值而言,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乡土教育尽管近年来在“反宏大叙事”的教育研究潮流中愈发得到重视,但仍缺乏具体而实证的研究。对于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机理的分析,是对于当下中国乡土教育这一宏大课题的微观实证,也是一次教育理论与乡土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探索。吉林的个案成果,或将有助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中国化道路的选择。就现实意义而言,在国家建设全面提质的“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以教育的力量助推吉林等东北地区的振兴,服务于“长吉图”战略先导区的开发与建设,正是研究吉林边疆地区乡土教育的现实基点。乡土教育不仅间接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更关涉到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有利于文化保护与精神传承。探索保护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文化资源及其教育实践的途径,既是在开展爱乡教育,同时也是在进行以乡土为原点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进步观念教育和全球意识的教育。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吉林省边疆地区包括延吉市、珲春市、白山市、长白山池北区、集安等5个市县10所学校,共计925名中小学生接受调查。通过汇总调查数据,我们看到了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的实施现状。

1.乡土意识较浓厚

据数据显示,93.5%的学生喜欢自己的家乡,92.32%的学生认为学习、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和习俗文化传统很重要;有87%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91.03%的老师利用课堂向学生讲过有关自己家乡各方面的知识;有79.14%的老师会把自己家乡各方面的知识贯穿在其他学科课程中讲给学生;有83.68%的学校开设了专门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课程;有79.1%的学校设置专门教师讲授有关家乡的知识;有61.51%的学生对学习自己家乡知识感兴趣。

2.乡土教育方式多样

学生对家乡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途径:38.49%的学生通过父母了解;55.03%的学生通过学校教师了解;24.11%的学生通过广播电视了解;11.24%的学生通过报纸了解;26.6%的学生通过书籍了解;13.62%的学生通过当地庆祝活动了解;18.70%的学生通过民族节日了解。

3.乡土教育内容较丰富

乡土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民族传统手工艺与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掌握了当地民族文化知识。24%的学生会唱当地民歌;10.6%的学生会跳当地民族舞蹈;10.81%的学生会画民间美术作品;37.41%的学生会做当地游戏及体育项目;42.92%的学生会做当地的特色食品;26.49%的学生会做其他方面的内容。

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族群认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他们热爱乡土的感情,而乡土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

二、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土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在教师问卷调查中,关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是否有专门的经费用于实施乡土教育,仅有24.69%的教师回答有,17.17%的教师回答没有,58.13%的教师不清楚。关于“学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开展乡土教育课程吗”,29.16%的教师回答有,20.48%回答没有,50.36%的教师不清楚此事。36.88%的教师认为地方和学校不重视乡土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师资力量相对缺乏

教师是教育中的主要因素,教师质量的高低决定和影响着教研质量。教师问卷中“您认为影响乡土教育实施的最大困难是什么”,55.87%的教师认为是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也是排在第2位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之一。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教师结构不合理的这两个问题,是影响乡土教育实施的关键。

3.乡土教材缺乏

45.50%的教师认为乡土教育缺乏教材,这是乡土教育实施的第三大困难。国家尚未颁布指导性的地方乡土教材建设的体系化方针,更未将乡土教育纳入到学业考试范围内,而地方教师受限于教师个人素养和资料限制,也无力开发高质量的地方乡土教材。

三、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实施对策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改革规划的历史元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中国社会改革的总方针。解决吉林省边疆乡土教育的问题,提升吉林省边疆乡土教育的品质,应当置于国家整体改革的战略背景中予以理性应对。全会公报中所提出的社会全面改革的基本方针,正是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实施对策的“关键词”和“着力点”。

1.“创新”的乡土教育——“互联网+”战略的实施

传统的乡土教育所遗留的历史问题,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来予以解决。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乡土教育的前提是乡土教育资源的创生。吉林省边疆地区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但现有的开发和整合力度远远不够,建议在鼓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大力开发乡土教材的同时,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施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的“互联网+”战略,开发“白山黑水:吉林乡土教育网”。诚如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将信息科技融入本土教育,建构乡土网站,打造特色本土文化资源中心,为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的学科教学,以及基于本土文化特色的探究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服务,是有意义的事业。”[2]乡土教育资源网的理想形态,不应仅仅是单向度的信息的呈现和灌输,而应当是允许教师和学生参与和互动的双向度、参与式的学习交往平台,网站的建立将有助于更高层次的乡土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创新,那就是打造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的品牌“慕课”,让传统的处在“边缘”地区的乡土教育,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而成为现代教育的焦点话题。

2.“协调”的乡土教育——“G-S-S”教育治理模式的建立

处理好鄉土教育实施与参与主体的关系。具体而言,吉林省边疆地区的乡土教育品质的提升需要教育体制的创新、学校教育机制的创新、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教师人才队伍凝聚和稳定机制的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的创新、学生学习与实践模式的创新等等各个维度。上述创新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保障吉林省边疆乡土教育稳定持续开展的教育治理模式的创新。与传统的教育管理不同,教育治理新思维强调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组织和学生个体等诸多利益群体,在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机制保障下,通过合作、协商与共治的方式,实现乡土教育价值创造的最大化。我们建议成立由“政府-学校-社会”三级机构合作联动的“G-S-S”模式,具体而言,就是由吉林省教育厅边疆与民族教育部门(Government)牵头,组织省内边疆地区中小学(School),吸纳有志于参与边疆乡土教育的社会力量(Society)组成扁平的教育治理体系,统筹全省的边疆地区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与高效利用,从体制机制源头理顺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的治理体系,确保乡土教育品质提升途径新常态的建构。

3.“绿色”的乡土教育——“吉林乡土文化”标志物的打造

乡土教育贵在葆有乡土文化的本位,拒绝千篇一律的同质化教育资源。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成果表明,如同自然物产的鲜明地域特征一样,地方性的文化资源同样值得传承和保护。以吉林省为腹地的关东文化圈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数千年来形成了独具“关东-吉林”风味的地域文化,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吉林省边疆地区尚有比较完好的保存。但是,这种原生态的地域文化正在迅速地受到社会现代化同质潮流的侵蚀,如果不加以保护,此种地域文化将迅速消亡,我们的子孙将来会面对没有地域文化传承和滋养的窘境,从而在精神上“无家可归”。“乡土是我们的精神之根。教育现代化要记得住乡愁。”[2]因此,建议组织省内乃至全国精专于吉林乡土文化的历史与文博专家,组织专门的吉林边疆地区乡土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委员会,借用现代教育与科技手段,系统建设“吉林风土文化遗产名录”,像评选“吉林八景”一样,发动社会力量组织酝酿最具吉林乡土气息和历史底蕴的“吉林乡土文化”景观,让学生和吉林公众熟知最原汁原味的、充满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风情的吉林乡土文化标志物,从而让受教育者通过感性认识产生强烈持久的吉林乡土认同。

4.“开放”的乡土教育——“地方性”知识的“普世化”

毋庸置疑,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的和开放的社会,在此背景下开展乡土教育决不能故步自封,而应当与时代、国家和世界发展的潮流相适应。在吉林省边疆地区开展乡土教育,应当以全局和整体性的思维,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辩证关系。首先,乡土教育与时代进步观念的教育。乡土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它积淀和传承了具有历史性的地方性文化遗产,但乡土教育绝不是仅仅强调乡土文化的历史性,它的现实价值恰恰体现在其鲜明的时代性上。乡土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让传统的地方性文化在时代整体进步的潮流和国家日新月异的新变革中找到新的教育生长点。其次,乡土教育与全球意识的教育。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乡土教育的“地方性知识”应当向世界敞开胸怀,与开放的世界意识的熏染同步。乡土教育应当以一种独特的“普世化”的方式贡献于世界文化基因库。再次,从学科角度讲,乡土教育应当寻找与其他基础教育学科之间的逻辑契合点,有机融入中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学科知识的体系当中,以“知识普世化”的方式向其他学科保持开放的态度。建议组织专家修订吉林省基础教育人文学科课程大纲细则,将吉林省边疆地区的乡土教育纳入中文、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学科知识与能力网络之中,同时组织省教研部门制定具体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边疆乡土教育的学科教育内涵与边界、价值与意义、方法与手段,通过“课程大纲指导意见”的方式下发,以利于乡土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交融。

5.“共享”的乡土教育——作为“爱国”教育的“乡土”教育

乡土教育强调地方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但乡土教育的根则深植于更宽广深厚的民族国家背景。在中国正经历深度变革和社会巨变的现时代,尚存诸多影响国家稳定的因素。对于吉林省而言,边疆地区往往也容易受到国家分裂主义势力的攻击。因此,一定要处理好乡土教育与国家教育的关系。要让教师和学生深刻感知:乡土是国家的乡土,没有国就没有家乡,没有国就没有本土,乡土是乡民的“根”,而国家则是乡土的“根”,乡土教育正是展现我们祖国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多样,乡土教育应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在边疆地区开展片面的乡土教育而滋生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极端情绪,那种乡土教育是无根无魂无原则的乡土教育,是应予以坚决抵制的。总之,乡土教育在有益于学生个体的人文主义素养提升的同时,更应当有益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建设“长吉图”先导区和“振兴吉林”的战略构想,促进吉林省边疆地区与其他内陆省份的交往和与邻近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将吉林省边疆地区乡土教育的成果“共享”于吉林省乃至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业,这是吉林省边疆地区积极开展乡土教育的根本政治原则与学科导向。

————————

参考文献

[1] 李臣之,王虹.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逻辑、空间与限制.课程·教材·教法,2016(1).

[2] 《人民教育》编辑部.2016,我们向上生长[J].人民教育,2016(1).

[作者:张岩(1973-),女,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吉林省教育学院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兼高中历史教研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郑雪凌】

作者:张岩

上一篇:校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演讲与口才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