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科技档案水利水电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勘测设计企业在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字档案资源。伴随网络环境的成熟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量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有限的网络化服务形成矛盾,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成为企业档案工作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设计院科技档案水利水电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院科技档案水利水电论文 篇1:

人网公司:智慧小区云平台服务系统

北京友好创达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为部委级和全国各省市众多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化建设的设计、实施以及长期的服务维护。

北京友好创达科技有限公司对于政府信息化建设中专注于以下领域:网络系统的基础建设、应用集成和信息资源服务、数据资源的交换、共享与整合、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管理、数据存储系统与数据备份容灾系统、信息系统的完善、融合与发展、高性能、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标准开放性、可管理性及易维护性、对业务流量模型变化的适应性。

典型用户:国家信息中心、中央档案馆、审计署、总参测绘信息中心、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华北电力设计院、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青海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安徽省测绘局、河北省测绘局、宁夏国土厅、安徽省国土厅、青海省国土厅、内蒙古国土厅、中国地质资料档案馆国土资源部。

成功案例。

案例一:山东省某数据中心系统项目。

涉及产品:IBM P720、IBM X3650M4、IBM X3550M4、EMC VNX5100存储系统、博科BR-310光纤交换机、负载均衡CoyotePoint E450GX、FTC SANNAS存储系统、ARCGISGIS系统、Symantec NBU7.5等。

项目情况:山东省某数据中心信息系统,提供全省公路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数据信息资源的平台。本次建设的信息系统将支撑省级、地市、区县三级用户的访问,重点解决业务大规模应用和数据大集中的问题,采用了包括虚拟化技术、负载均衡技术。数据安全存储等,各种先进的技术,山东省交调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在本行业中,成为了信息系统建设的示范项目。

案例二:金土工程广西某网上交易系统项目。

涉及产品:IBM X3650M4、天融信安全产品(审计系统、防火墙、WEB应用防护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绿盟 漏洞扫描、深信服 应用负载均衡、H3C交换机、NETAPP FAS2240存储系统。

项目情况:本项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厅的金土工程广西项目(一期三阶段)广西某网上交易系统专用设备采购项目。此网上交易系统通过互联网使更多的开发商、企业老板等意向用地单位和个人了解出让信息的平台,并参与到网上挂牌活动中来,使得某挂牌活动管理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鉴于核心数据为交易数据,因此本系统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是系统建设的重点。

案例三:广西水利普查台帐系统

涉及产品:IBM X3850X5服务器、EMC VNX5300存储系统、昆腾Scalar i80磁带库、Brocade 300光纤交换机、ARCGIS软件、ORACLE 11G数据库系统、华为Quidway S5348全千兆三层交换机、华为NIP200入侵监测系统、华为eLog安全审计系统、华为 Secospace USG5320防火墙、达顿EP3320SL UPS后备电源。

项目情况:本项目主要是建立某地区水利普查的台帐系统。各专业普查组通过本单位局域网连接至服务器,市、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均使用终端计算机采用B/S方式通过水利信息网或者是VPN远程访问集中部署在区级水利普查基层登记台账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录入、编辑、审核等工作。

设计院科技档案水利水电论文 篇2:

勘测设计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摘 要:勘测设计企业在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字档案资源。伴随网络环境的成熟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量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有限的网络化服务形成矛盾,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成为企业档案工作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是档案管理优化升级的途径,是实现电子文件前端控制的重要手段,能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化利用,是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的内在需求和“精益档案管理”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企业数字档案室;数字资源;档案利用

引言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越来越深入,我国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以“档案”、“用户需求”、“信息服务”作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篇名组合检索、主题组合检索,共得到最近十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140余篇文献,这些文献主要对档案馆(室)服务能力的基本内容、服务方式、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评价、提升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停留在对公共档案馆、高校档案馆的研究上,企业数字档案室仍在建设实践中摸索前行,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而对于勘测设计行业设计类企业档案全流程管理、基于BIM技术的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模式等研究较少。

勘测设计企业在数字化、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字档案资源。同时,伴随网络环境的成熟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档案在勘测设计、成果增加出版、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工程回访等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勘测设计人员对数字档案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大量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有限的网络化服务形成了矛盾。另外,企业档案室作为档案管理最基本的部门,是职工群众了解档案、认识档案、使用档案的窗口。加强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事关档案服务的提质增效,事关企业转企改制、繁荣发展。

按照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全面推进档案资源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与信息社会融合,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因此,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已成为企业档案工作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档案管理优化升级的途径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初级信息化条件下,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带给档案管理的效能提升,在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来完成,尤其是信息化技术条件下传统档案管理不能有效满足企业降本增效、高效提供信息资源利用支持、精益化业务流程管理能力提升的多样需求,尤其是随着勘测设计企业承接工程项目的增多,档案数量以每年几万卷的速度增加,且工程设计档案大部分都需要永久保存,所需空间资源大幅增加,库房空间无法满足需要,导致档案库房负荷过大。再加上,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建设工程项目使用了BIM技术,过程中诞生了大量的三维数据,BIM的多元化数据对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促进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优化升级,满足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档案服务需求与业务精益化目标实现条件,是我们开展数字档案室建设的重要着眼点。

二、实现电子文件前端控制的重要手段

前端控制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重要内容,文件的形成是前端,归档、鉴定、整理、保管等是后端,永久保存或销毁是末端。由于电子文件的易更改性,电子文件显得“稍纵即逝”,档案人员若不积极介入文件的形成和保管过程,文件将可能不存在,故前端控制是确保电子文件真实可靠、完整安全的重要保障。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建设数字档案室,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归档,再到永久保管或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监控和记录该电子文件创建、登记、修改、审核、签署、分发等一切操作过程,将电子文件中不可视的部分变为可视的元数据保存下来,同时,元数据不间断地对电子文件的物理管理进行自我记录。这些管理和追踪记录,对于证明电子文件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极其重要。

三、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化利用

勘测设计类档案利用于勘测设计、项目设计成果增加出版、各级各类职称评审、项目申报、项目成果报奖、项目验收、工程回访等工作过程中,对各门类档案的需求呈现“集中喷发”、“间歇井喷”、“短期急需”等特点。通过对近年来勘测设计企业档案管理现状与利用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档案利用类型非常丰富、利用率非常频繁,除以上几种档案利用基本利用形式外,还衍生出知识挖掘、知识参考咨询等更深层次的利用需求。为满足日益多样化、深层次的档案利用需求,建设数字档案室已成为“十三五规划”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

四、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的内在需求

传统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在当前信息化条件下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根据信息化条件与工作实践,对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与模式再造。例如,有些档案系统从办公自动化系统接转而来的文件只能人工逐条处理,不能与归档档案数据库实现信息及数据的互联、共享,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现象时有发生;勘测设计的成果(图纸、技术报告)还不能实现自动归档,需手动归档或扫描归档;现行系统在档案保存、鉴定与利用方面主要依赖档案管理人员手动操作完成。“集中”、“反复”成为传统档案管理遇到的最主要的困境。

五、“精益档案管理”的内在要求

档案管理需要大多数部门的参与,档案管理单位需要通过健全的特色管理体系,明确每个人在项目档案管理中的责任、工作内容及目标,划定档案管理与利用各个环节的细节化管理与精细化流程,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逐步推进精益档案管理的建设步伐。同时,档案作为知识资源的主要载体,承载着企业丰富的智力资源,蕴藏着宝贵的知识源泉。企业的多项业务,都与档案业务有流程和数据层面的关联。因此通过数字档案室建设,将“精细管理”思想贯穿全程,改进档案管理体系,实现与相关信息系统集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勘测设计企业主营业务,发挥知识的价值、智慧宝库的功能。

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记录,是企业多年技术和经验的沉淀,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企业持续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建设数字档案室是搭建企业知识平台的根本保障,是践行国家“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

按照《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要求,建设独立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OA办公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原生电子文件直接、自动归档,再造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业务工作流程,搭建企业内统一应用、共享便捷的档案资源利用平台,将有利于整合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打破各业务系统“信息孤岛”,全面提升档案现代化管理与档案资源服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洪源清.机关数字档案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档案,2018

[2]王 凤.数字档案室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档案天地,2018

[3]次 鹏.水电勘测设计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

[4]朱庆利,马士峰,武 建,唐 芳.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数字档案馆设计与实现[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

[5]张 然.水电勘测设计服务提升与对策研究[J].水电站设计,2017

[6]穆文智.加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

[7]郭 秋.浅論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企业的营销策略[J].浙江水利科技,201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广东省档案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面向勘测设计人员需求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编号:YDK-243-2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富敬(1986-),女,副研究馆员,已发表论文11篇。

作者:罗富敬

设计院科技档案水利水电论文 篇3:

企事业科技档案初级数字现代化管理探讨

企事业档案记载着单位的发展历程,是企事业单位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需求,新时期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同时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网站已从大规模的建设阶段发展到持续改进和广泛应用阶段。各省会档案管理主管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基本达到网上办公、审批、查阅、展览、咨询等工作,逐步成为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平台。利用者足不出户,轻移鼠标,就能够查阅档案数字资源,实现档案数字信息的社会共享,为数字档案信息化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科技数字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以网络、计算机、数字技术为手段,以档案资源对象,按照国家行政部门的要求,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数字电子文件或准备归档的数字电子文件做成数字信息。它突破传统管理的束缚,以其快速、高效的便捷手段,获得了众人的赞许。在2007年末辽宁档案信息网开设了“网上课堂”栏目,发布档案业务知识、数字档案信息化方面的专业知识等,力求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促进学习、交流和共享知识的组织文化环境,为档案人员提供知识学习的平台,以此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档案管理者具有较大推进意义。

一、科技数字档案信息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格、务实的管理制度

科技档案是直接反映和记述科技活动的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资料。它产生于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科技活动中,是一种科技信息和载体的统一体。企事业科技档案可分为科研档案,生产技术档案,基本建设档案和设备档案,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了,但是鉴于目前,身处信息时代,如何适应这个快速变迁、技术革新的年代,最合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及即领导系统化、队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使用便捷化、运行安全化。

(二)数字档案信息保存中存在的风险

数字檔案信息包括两方面含义,它既可以是数字形式的档案信息,也可以是馆藏的纸质档案经过数字化加工而形成的视频、音频、图像等数字信息。在数字档案信息保存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因数可以转化为具体的风险,具体表写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数字档案信息保存中的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是指载体介质材料和信息技术不稳定性。另外,任何数字档案信息都面临着承载数字档案信息的退化而带来的数字档案信息丢失的危险以及因数字档案信息格式的多样化与读取、利用这些数字档案信息所使用的软硬件设备更新换代频繁而造成管理与使用上的不便。其次,数字档案信息保存中存在的突发事件风险。突发事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战争、系统灾难性故障等原因,造成数字档案信息无法可持续使用。比如“5.12汶川地震;日本3.11地震、福岛核电站;美国9.11事件以及水灾等数不甚数,档案资料损失惨重,关键数据永远消失、关闭。第三,数字档案信息保存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保存数字档案信息,主要是数字档案信息的知识产权问题,数字档案信息保存过程中所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主要表现在:按许可协议:“购买”的数字档案信息,无法被纳入档案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对目前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类型的数字档案信息格式,以及频繁的软件升级换代情况,购买是否能够(或有权)及时对原先收藏的数字档案信息的格式进行格式转换,以便于在新的软、硬件环境下使原有的档案信息得以利用,这些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带来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工作。最后,数字档案信息保存缺乏持续性。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保护所要求的持续性是指数字档案信息由产生直至灭亡的整个过程和周期都要对其保护。目前,大多数的数字档案信息系统除了日常进行杀毒,软件升级和数据备份外,基本没有进行其他的保护措施调整,造成安全保护不能长久持续。

(三)数字档案信息保存现状

笔者在近几年的学习调研过程中,目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数字档案信息保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强调技术而忽视管理。70%以上的档案管理人员都认为数字档案信息保存的关键是技术问题。人们对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则重于技术。但事实上仅仅依靠技术和产品来保障数字档案信息可持续利用的愿望很难实现。许多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和隐患单靠技术和产品是无法消除的。大家公认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个在其他领域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和原则,数字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领域中也同样适用。

二、数字档案信息风险评估与组织管理建设

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2010年5月12日召开的“全国档案安全系统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涉及档案将会遭受的安全威胁、安全防范技术、管理方法、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数字档案信息必须建立,科学组织,控制流程。数字档案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角色一般有档案主管机关、数字档案信息系统拥有者、数字档案信息承建者、数字档案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机构、数字档案信息系统的关联者。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各参与角色需要对风险评估的流程、质量实施有效的组织、监控和管理,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

(二)规范标准,控制质量。数字档案信息宏观上应纳入到国家档案管理战略中,否则,各地、各系统信息孤岛增加,最终可能导致整个信息社会的“失忆”。要保证数字档案信息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果,就要制定严格的规范标准,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做到明确责任、明确分工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城发供热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档案室)

注释:

1.杨公之《档案信息建设导论》

2.中国档案学会编《回顾与展望》

3.兰惠 王顺《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材料汇编》

4.中国档案2012第五期

作者:王玉媛 王锋

上一篇:做学习型干部演讲稿通用下一篇:优秀教师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