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确保人们更深入地认识自然、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必要性、基础性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论文 篇1: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技术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在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建筑工程勘察单位必须强化勘察工作质量,保障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于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是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工作。因此,本文针对岩土工程的特点、方法以及目的,分析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的优势,结合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技术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岩土工程;质量勘察

1.引言

城市化建设大型项目,带动了建筑领域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质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岩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一项重要工程,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特别是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岩土工程。为此,加强对岩土工程的勘察,了解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技术问题,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提高建筑质量。

2.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历经多年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工作体制,可以有效的开展室内试验、现场检测、勘探取样以及原位测试等工作内容,充分了解岩土地质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更加合理。

我国现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也逐渐趋于完善。我国建筑领域多次对岩土勘察规范进行修正与改革,促使岩土工程勘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地质测绘的方式实现工程勘察效果,了解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场地的特点开展工程设计。地质测绘主要运用钻探、坑探和物探三种方式,全面了解地质情况,为后续勘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主要内容就是检验和检测,实现对整个勘察过程的监督效果,及时发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制订方法。

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为了更好解决工程建设工程中由于地理条件产生的问题,包括地质条件、岩土结构和气候环境,必须全面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技术水平。一些施工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勘测方法和老旧的勘测设备,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和质量达不到标准,在实际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包括复杂地质环境中勘察难度较大,许多结合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3.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控制优势

3.1提高建设工程的安全性

在开展岩土工程时,施工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无法得到合理的保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一切建设工程的开端,只有全面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保障施工周围的安全性,认真做好质量控制,才能全面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施工人员通过勘察结果了解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这些风险,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提供保障。

3.2保障施工进度

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技术不仅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还可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出现耽误工期的现象,促进建设工程如期完成。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技术工作中,能够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施工企业结合勘察结果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使施工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保障各项施工的顺利开展,避免由于施工过程中出现方案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而造成的影响施工进度。

4.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技术问题

4.1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缺乏综合素养

我国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需要提升,在地质勘察的前期,没有针对地点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依靠自身的经验制订方案,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具体分析,导致岩土工程勘察结果与需求不符,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的岩土工程勘察,其中涉及非常多的勘察内容,因此对勘察人员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才能胜任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从而保证勘察质量。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就整体情况来看,从业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技术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很少进行工作交流,这就导致勘察工作繁忙时出现慌乱。对于一些个别现象,存在一些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较低的民工队伍,并不具备细致的工作流程,都是结合自身的经验勘察,使岩土工程勘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岩土工程勘察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许多勘察人员并不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当事故发生时经常推卸责任,影响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4.2岩土工程勘察缺乏完善的勘察体制

现阶段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勘察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勘察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工程的需求,因此,仍然采用以往的工作模式势必会降低勘察技术的实际质量。此外,一些岩土工程勘察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规范化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经常处于浑水摸鱼的状态,甚至一些单位伪造图章,导致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严重下降。就我国目前的勘察市场来看,一些勘察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企业为了节省岩土工程勘察成本,并没有进行系统化培训,从而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无法顺利进行。

4.3岩土工程勘察缺乏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目前,针对建筑单位的质量监控高度重视起来,但是在此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导致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影响勘察技术的质量提升。一部分建筑工程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收益,降低勘察工作的要求,导致勘察工作质量问题严重,例如在实际工作中,仅三天就完成了大量钻孔勘察工作,可见勘察工作的粗糙程度。同时,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涉及的内容众多,难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政策。一些勘察企业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并没有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考察,生态环保意识保护薄弱,导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但增加工作難度,同时还会降低企业收益,不利于建筑工程企业的健康发展。

4.4勘察市场管理不严谨

目前,我国的勘察单位的资质一般分为甲乙丙三类,并且每个级别的勘察单位可以承担不同的勘察任务,构建出层次化的勘察市场。我国现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现状来看,许多企业的资质管理不够严谨,入行门槛水分比较大,导致虽然具备甲类资质,但是实际勘察工作质量并不高。建筑工程勘察市场的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管理工作不够严谨,导致市场混乱,影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4.5勘察资料不齐全

目前,岩土工程勘察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的保障后期的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对于设计工作来说,需要结合现场勘察数据进行合理的设计,对勘察工作的质量、数据的管理与分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勘察资料的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影响勘察资料的全面性,为后期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资料需求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产生勘察数据质量问题,降低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后期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4.6勘察方式过于单一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来说,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开展针对性的设计,整体工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就目前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来说,勘察方式仍然以传统单一的技术方式为主,导致受到了多重因素的限制,不利于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对勘察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5.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控制策略

5.1提高勘察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了更好的促进岩土工程勘察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强化企业内部人才管理,积极提高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障勘察工作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引导勘察人员应用专业的技术软件来开展工作,保障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岩土工程勘察对人才的专业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要全面提升勘察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良好的操作技术,企业积极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强化勘察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提升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还要结合实际需求,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保障勘察人员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全方面的提高企业勘察人员的综合素养,为后续勘察工作的質量奠定基础。

5.2构建统一的地质勘察制度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为了提高勘察工作的质量,首先需要全面构建岩土工程勘察体系,规范化构建勘察制度,通过完善的勘察制度和体系,实现统一化的勘察行为,保障工作人员都能够依照相关制度开展工作。在统一构建勘察制度时,需要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从而避免头重脚轻的情况,此外,还应该加强勘察的细化管理工作。如果周围存在单一建筑或者群体建筑,就需要对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全面勘察,并结合实际的复杂地质条件来设计出合理的地基施工方案。

5.3勘察人员的合理配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控制,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需要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团队,因此,施工人员的合理安排和配置至关重要。

不但能够保障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能可实现良好的勘察质量控制。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工作中,需要对企业的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具体内容包括:首先,企业在开展人员招聘时,一定要严格制订人才录取标准,确保录取的勘察人员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复杂环境下的地质勘察工作,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其次,除了招聘以外,应该注重勘察人员的定期培训,及时做好每一次培训活动,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技术,规范化勘察流程,同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细节勘察,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在进行实际作业中保障勘察工作的质量。

5.4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规范化市场机制,避免一些资质不足的勘察企业融入到市场中,保障勘察市场中的企业和施工团队都具备较高的素质,保障市场秩序,同时也要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机制,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

5.5提高科学化的勘察技术

随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水平的全面发展,许多技术已经多样化,因此,在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基础上,企业要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勘察理念,确保勘察工作尊重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勘察质量的稳步提升。此外,勘察企业还要全面积攒勘察经验,建立科学的勘察纲要,结合实际环境特点进行项目模拟,不断完善地质勘查工作,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的掌握工程资料。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涉及的内容众多,专业性较强,容易出现勘察质量问题,为此,我国岩土工程勘察部门必须全面创新勘察技术,结合实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有效的地址勘察策略,解决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影响因素,提高勘察工作技术水平,强化勘察人员的综合素养,构建规范化的勘察市场,促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军.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 2018(07):205-206.

[2]晏浩翔,李江涛.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相关问题与对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 2017(18):252,254.

[3]于奇志,卢强.有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 2017(07):272-273.

[4]周洪东,陈童男.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技术问题的总结[J].科技展望, 2015, 25(25):120.

[5]贾发科.关于岩土工程中数字化勘察技术的实践策略探究[J].价值工程, 2015, 34(04):323-324.

[6]刘志鹏,伊海昌,曹国升.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2).

[7]康朝勇.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4).

[8]郑建明.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问题及建议措施[J].西部资源, 2020(06):64-65+68.

作者:陈柏成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论文 篇2:

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问题与防治措施

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确保人们更深入地认识自然、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必要性、基础性措施。科学合理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实现人类开发与自然供给相平衡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未来的地质学发展中,需要对水工环勘察工作中的问题进行重视和研究,在勘察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中实现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从目前水工环地质工作现状来看,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并细化工作流程,对整个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水工环地质工作实际可知,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既要了解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特点和内容,又要做好专业水平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人员的储备,为整个水工环地质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使水工环地质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提升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实效性。可见,夯实水工环地质工作基础,并积极推动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实施,对整个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问题分析

1.1 相关意识缺乏

水工环地质勘察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在项目开展及工程进行之前能够提供其所涉及的地质环境的可靠信息,以便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在地质工程项目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相关单位往往更倾向于将注意力锁定在工程项目的直接效益之上,而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對相关的理念和意识也不能实时更新和学习。在对水工环地质勘察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普遍形成勘察技术落后、勘察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勘察设备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都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1]。

1.2 相关机制落后

由于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也间接导致了关于该工作的机制落后,比如,缺乏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作分配不到位以及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规章制度方面,由于国内相关的监管部门缺乏相应的法规及制度,乏于对水工环地质勘察落实工作的监管,从而出现由于规则真空而带来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国内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管理效率;在工作分配方面,一些单位由于缺乏合理的工作分配机制,加之过分强调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常见将多种勘察工作交于一人的分配情况,不仅影响了勘察效果,而且会导致水工环地质勘察本身难辞形式化的发展趋势;在监管层面,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需要对相应的程序、原则及方法进行遵守,而外部的有效监管则是促使地质勘察工作满足基本程序和原则的有效手段[2]。在现实情况中,存在部分勘察人员并不了解自身岗位职责、对检查流程不够清晰的问题,这与相应的监管缺失是相关的,监管不到位最终也导致了水工环地质勘察的专业化程度低。

2    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概述

2.1 水工环地质勘察的要求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本文就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基本要求展开分析,首先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一般包括:地下水工环实际情况的勘察、地理条件的勘察以及地下水层分布条件的勘察等。在进行实际勘察时,要准确地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水位变化情况以及地下水等流经情况等,了解施工现场的水层厚度、流向、水位以及分布情况,进一步与政府相关部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结合分析,准确地对地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后续的施工[3]。

2.2 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内容

一般在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时候所需要勘察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并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针对不同的重点进行勘察。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制定科学的勘察方案。在进行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且针对地下水进行初步检测的过程中要准确地记录数据,将所有的数据全部记录在统一的表格当中,可以清楚且直观地将所有的勘察结果体现出来。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应该将勘察的重点放在地下水位的深度和顶板深度方面。(2)设计过程中,可以引入电法技术看勘察地下水的水流速度与流向,也要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因为这些数据可以为后续的勘察提供一定的依据[4]。(3)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并且可以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勘察的质量.

3    解决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问题的措施

3.1 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

当前,我国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紧紧围绕着社会民生问题来开展,因此,保障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对于国家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进行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既要围绕当前实际发展的需求,也要综合考虑过往的历史经验教训。同时,在制定的战略计划中要体现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而服务的这一主旨,确保规划的可行性,注重发挥对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3.2 加强对于调查成果的信息化管理

以前对于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主要是通过纸质载体和人工记录来保存,这不利于调查成果的保护和管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可以建立专门的数据信息系统来管理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便于实现调查工作中调查成果的资源共享,提高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中调查数据资料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调查成果的转化,真正发挥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社会效益,真正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3.3 提升队伍能力

水工环地质勘察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在相关勘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与培养提升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人才引进方面,通过准入条件的提高,确保应聘人员在基本专业及素质具备上能够满足日后发展的要求,从而为人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人才培养方面,勘察单位应该在定期的能力培训及知识更新方面加大投入,转变以往的勘察观念,用放眼全球的视野积极进行世界范围内先进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用先进的理论与技能来提高当下地质勘察人员的能力,以期满足目前地质勘察的较高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勘察数据的分析及应用能力,增强现代勘察人员对先进设备的运用能力,凭借地质勘察设备及遥感技术的普遍应用,掌握对观测数据的获取以及分析技能,凭借队伍能力提高现代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5]。

3.4 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策略

工程地质问题危害性大,隐蔽性较强,防治工作难度比较大。常见的工程地質问题包括泥石流、滑坡、崩塌、岩溶、地震等,各类工程地质灾害均会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以及使用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工程地质问题防治方面,必须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对勘察区域中的地质构造特征、活动构造、地质活动等进行详细调查,同时还需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客观评价,查明区域地貌形态特征、外力地质现象、分布规律发育程度等,进而对区域地表稳定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分析。在工程地质问题防治方面,应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以及综合整治的原则,根据地质问题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防治方法。在泥石流灾害防治方面,可在上游区域种植树木,强化水土保持,同时还需对地表水以地下水起到疏导作用。 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落实中,从技术手段层面进行创新优化以及及时引入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应该做好技术层面的改进完善。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可供选择和应用的技术手段同样也比较多,比如地理信息系统、物探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确保其能够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较为匹配,进而也就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实际应用价值。当然,相应先进勘察技术的应用也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提升人员的技术能力,规避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较大失误和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之下利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我国当前能源紧缺的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所以政府相关部分需要重视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财政方面的支持。当前阶段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GPS勘察技术的应用、TEM勘查技术应用、电法技术的应用、RTK技术的应用以及RS技术的应用。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水工环地质勘察当中对于环保领域以及防灾领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此方面的相关内容与规定,确保勘察的价值能够被充分的发挥出来。

(本文作者:黄树梅,陈卫琴   工作单位: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磊.浅谈水工环地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20,39(9):248-250.

[2] 谢腾.探究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金属通报,2020(1):276,278.

[3] 孙迪.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分析[J].华北自然资源,2020(6):48-49.

[4] 廖柱坤.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20(11):257-258.

[5] 徐国翔.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分析[J].冶金管理,2020(7):147,149.

勘察工作中价值工程论文 篇3:

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开始提高。其中,建筑业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建筑工程的发展中,岩土勘察工作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岩土勘察的结果对建筑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有很大影响,优质的岩土可以使建筑业效益增加。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有很大的提高,但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力度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重视起来。

【关键词】岩土工程;建筑质量 ;问题

当今社会,国家对建筑业要求提高[1],为了给施工人员和人民群众带来人身安全的保障,国家对建筑工程设立了很多施工要求,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问题当然也在其中。岩土工程勘察决定着项目的开工和建设,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的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岩土勘察的岩土质量推测出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相关难题。所以,岩土勘察的质量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国家应该尽早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有效的方案,并加以实施。

一、当前岩土勘察工作问题

(一)野外记录存在的问题

野外岩土勘察记录是以钻探、井探的方式对地层信息的采集,可以直接观察到岩土的颜色、状态等,而一些勘察部门对野外勘察不够重视,使用不合理的钻机钻进方法,在非饱和地层中采取冲击取土、回转振动钻进等方法进行钻进。对位于地下水位的碎石、卵石等高采集方法难度岩土不给予采集,野外岩土勘察记录不准确、勘察深度不够,使得野外勘察记录参考性降低,影响设计人员对工程的设计,加大了施工风险,使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二)勘察技术落后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网络信息化也开始普及,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也开始利用网络信息化进行工作。虽然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已经引用了计算机,但是在关于岩土勘察的软件应用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计算机中关于岩土勘察的软件存在着应用不够系统、完善、功能不全面,适用范围不广泛等问题,并没有使设计人员更好的参考勘察人员提供的岩土质量数据信息,并没有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工作的效率。岩土勘察工作对计算机的应用并没有比人工的应用增加太多效益,并且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增加了经济负担,网络信息化失去了利用价值。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的技术决定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技术的落后不仅使工程建筑效率降低,还影响建筑质量的安全问题。所以,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技术的提高刻不容缓[4]。

(三)技术人员不专业

建筑工程中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使建筑工程安全有效的进行。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工作也不例外,现在的很多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不够专业、素质低,这使勘察结果的准确率低,不能提供准确的参考等,建筑工程也就难以完成。技术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自身责任重大,自身素质不加以提升。管理人员为了眼前的利益,低薪聘请专业度不高的技术人员,致使建筑岩土勘察的水平达不到一定的程度,建筑工程出现问题。这些问题不断出现在我国的建筑事业上,给我国建筑事业造成损失,建筑事业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收储工作就不能更好的进行,导致一系列的经济链失衡,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尽早实现全民走进小康社会的理想。

(四)岩土勘察市场不规范

岩土勘察市场在岩土勘察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今我国岩土勘察市场还不够规范,出现了一些分包等不利于岩土勘察的行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勘察机制,没有更好的完成勘察的正常程序,勘察单位自身也没有遵循最基本的勘察程序,不能确保勘察市场的秩序,使岩土勘察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勘察市场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勘察工作的效率,岩土勘察出现问题,建筑施工就不能顺利进行,降低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阻碍建筑业更好地发展,使国民经济达不到更好的层次,严重影响我国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勘察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规范勘察市场

岩土勘察市场是否规范决定着岩土勘察工作的进行,至今,我国岩土勘察市场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勘察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勘察收费标准执行,压低市场价格,降低勘察费用,使得勘察工作不能有效地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通过不合常理的方法进行工作,有的勘察工作者还会利用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编写资料,并没有实际的勘察数据,这使岩土勘察工作不能有效地进行。所以,国家应该对岩土勘察市场进行细致的调查,并且强制要求岩土勘察市场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定价,对违反制度的单位进行严惩。只有岩土勘察市场规范了,勘察工作才能正常进行,勘察工作经费增加了,勘察工作者才能利用各种勘察工具对需要勘察的地段进行岩土勘察,编写出准确、实际的勘察数据,使得勘察结果有效的被技术人员所参考,建筑工程质量才会得以保证,减少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为施工人员和人民群众带来良好的安全保障。

(二)加强对岩土勘察的重视

每个工程在进行设计之前都要做好岩土勘察工作,而现今一些施工单位对岩土勘察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岩土勘察信息不准确,工程质量不能得以良好的保证。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对岩土勘察工作重视起来,对地形地貌的观察要全面、对断层要进行勘察、保证勘察深度等。只有岩土勘察得到重视,勘察结果具有良好地参考性,施工前期的工程设计才能更好地进行,施工安全才能得以保证,工程质量才能达到标准。

(三)引进先进的勘察设备

由于我国勘察技术落后,勘察人员在对岩土进行勘察费时费力,达不到一定的工作效率,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无法提高,造成对建筑业的经济损失。所以,建筑业要加大对岩土勘察技术的重视,适时的完善计算机中对于岩土勘察的软件、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勘察设备等,为岩土勘察工作提供便捷的服务,才能使岩土勘察工作更好的进行。

结束语:

岩土勘察工作对建筑业来说尤为重要,我国要对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加强对岩土勘察市场的管理,抑制岩土勘察市场的压价行为。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岩土勘察所得出的数据准确性高、有利于建筑的施工。管理人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不为贪图眼前利益而伤害国民利益。国家也应该引进一些岩土勘察的先进设备,不仅可以使岩土勘测的探测结果精准,还有利于提升岩土勘测的工作效率,使全体人民都进入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小军.浅谈如何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J].价值工程,2011,30(6):137-137.

[2]任建喜,贺小俪,刘朝科等.旁压试验在西安地铁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3(11):98-101.

[3]刘伟,和佳良,杨文辉等.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J].铁道工程学报,2012(10):106-110.

[4]蔡国军,巨能攀,付小敏等.岩土工程勘察实习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64-167.

[5]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12):56-57.

作者:张永辉

上一篇:班组总结(通用3篇)下一篇:专项整治活动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