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生存质量下的药学服务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医药改革一直是我国当前国内医疗保险改革面临的一项难题。而医院药房托管作为我国进行医药分业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在我国已有近7年的试行历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种药房托管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医院和托管方都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互相监督,才能使这种模式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病人生存质量下的药学服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病人生存质量下的药学服务论文 篇1:

连锁药店一线员工SDS测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随着医药行业的飞速发展,连锁药店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对一线员工的要求越发提升。行内激烈的竞争环境让员工承受巨大的工作及生活压力,一线员工的抑郁情绪日趋明显。因此本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连锁药店一线员工工作状态调查问卷》对大参林连锁药店番禺片区五家门店一线员工心理抑郁情绪及工作状态进行研究,了解一线员工的抑郁情绪,并对其影响因素作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 连锁药店 一线员工 抑郁情绪

SDS Evaluation of Chain pharmacies Front-line

Staff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LIANG Minshan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

Key words chain pharmacies; front-line employees; depression

连锁药店是指经营同类药品、使用统一名称的若干个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采取统一采购配送、统一质量标准、实行规模化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①在经历了十余年的蓬勃发展后,中国药店集中化和规模化的趋势愈发明朗,②连锁药店对一线员工的要求随之提高,不仅要有热情的服务,而且要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认真学习药品知识,熟记适应症,了解禁忌症等,行业对一线员工自身专业知识的迅猛需求以及来自服务手段、业绩、医药纠纷等压力,连锁药店的一线员工中大部分表示其曾经或长期感到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或者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③

本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连锁药店一线员工工作状态调查问卷》对大参林连锁药店番禺片区的五家门店的一线员工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探究一线员工的抑郁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连锁药店的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管理参考依据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对连锁药店一线员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参林连锁药店番禺片区的五家门店(分别是万顷沙店,黄阁店,江南店,金州店,横沥店)的一线员工共99人,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20~35岁,受教育程度为9年及以上。

1.2 研究材料和工具

(1)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Zung于1965年编制而成。能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本测验为短程自评量表,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正常人或各类精神病人。(2)连锁药店一线员工工作状态调查问卷:通过与部分员工进行访谈,总结员工对工作状态的主要看法,分为“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和晋升机会”“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顾客的对待”四个维度,设置具体条目,编制调查问卷。

1.3 研究程序

(1)与大参林连锁药店番禺片区的万顷沙店、黄阁店的所有员工围绕工作状态及自身的满意度进行访谈;(2)总结员工对工作状态的主要看法,分为“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和晋升机会”“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顾客的对待”四个维度,设置具体条目,编制《连锁药店一线员工工作状态调查问卷》;(3)向大参林连锁药店番禺片区的五家门店(分别是万顷沙店,黄阁店,江南店,金州店,横沥店)的一线员工共99人发放量表及调查问卷,每个分店的员工在同一时间填写,填写后立即回收。(4)筛选出有效量表90份及有效问卷90份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

1.4 实验结果处理

计量资料以 €?s表示,应用SPSS16.0 For window软件处理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情况

在收集回来的90份抑郁自评量表中显示,标准分为53分以下的有52人,53~62分的有38人,63~72分为0人,72以上为0人。

2.2 不同性别抑郁情绪的比较

男性与女性在抑郁自评量表中的标准分得分存在显著的差异,F =2.16,P<0.01,男性标准分的平均得分(=48.12)显著小于女性标准分的平均得分(=52.96),其中女性标准分得分接近边缘状态,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一线员工在抑郁自评量表中的标准分得分

注:** P<0.01

2.3 不同年龄段抑郁情绪的比较

22岁以下的员工在抑郁自评量表中的标准分得分与22岁以上的员工存在显著的差异,F =2.13,P<0.05,22岁以下的员工的标准分平均得分(=54.02)显著大于22岁以上的员工(= 47.26),其中22岁以下员工表现出轻度抑郁的情绪,而22岁以上的员工则处于正常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一线员工在抑郁自评量表中的标准分得分

注:* P<0.05

2.4 不同门店之间员工抑郁情绪的比较

不同门店一线员工在抑郁自评量表中的标准分存在显著的差异,F=4.226,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金州店的一线员工标准分平均得分(=57.12)显著大于横沥店一线员工(=44.98)(P<0.05),江南店的一线员工标准分平均得分(=55.17)显著大于横沥店一线员工(=45.35)(P<0.05),见表3。

表3 不同门店一线员工在抑郁自评量表中的标准分得分及各门店的月销售目标

注:* P<0.05

2.5 连锁药店一线员工的工作现状

68%的员工表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10~11个小时,其余均为8~9个小时,平均每周放假1天;工资大部分集中在2000元左右,其中28%少于2000元;

2.6 连锁药店一线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92%的员工表示对工作时间不满意;针对其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来说,大部分员工表示对现有工资不满意;此外,86%的员工反映公司晋升机会较少,其中学历较低的员工甚至反映没有晋升机会;而大部分员工反映公司对员工的专业知识要求和销售目标都比较高,门店之间的销售目标差异性定制不太合理;64%的员工表示顾客的购买态度欠佳。

3 分析讨论

3.1 连锁药店一线员工抑郁情绪的总体情况分析

以往有调查显示,随着企业改革发展不断深入,长年工作、生活在一线的员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机率在增大。④由调查结果可得,被试中42%的人具有轻度的抑郁情绪。近年来,随着国内连锁药店的迅速发展,药店的经营者逐渐意识到,连锁药店经营成功的关键,除了掌握精确的经营策略、规划完善的制度系统之外,还必须靠人才从中作为联结策略、系统及制度的重要介面,以使经营的硬件与软件之间,总部与各连锁药店之间,能融合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提供给顾客以满意的服务。药店及顾客对于药店一线员工的要求迅速增长,大大地增加了药店一线员工的工作压力,导致将近三分之一的员工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员工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从业的困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工作时间长,工资不对称

作为一线城市的药店从业员,其每月的工资大多在1500~ 2500元的水平,与物价和生活水平严重不对称。然而与之相反的却是她们的劳动强度。多数连锁药店采取两班倒的工作制度,每天早8:00~下午3:00或下午3:00~晚上10:00,平均每周有一天休息。虽然每天规定的工作时间为7个小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要远远超过这个时间,如上班时需要提前30~60 分钟,而换班也需要将近一个小时,遇到店里每月都有的促销活动或者培训时还得延迟更多的时间。药店每月至少还要盘点一次,而且多是在晚上歇业以后进行。工作时间经常不规则地延长,让连锁药店一线员工难以合理地安排日常生活和娱乐。

3.1.2 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服务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营业员素质。当今的药品零售领域不仅要求营业员要有热情的服务,更要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只有认真学习药品知识,熟记适应症,了解禁忌症,熟悉保健常识,略知养生之道,才能更好地为消费者当好参谋。因此,连锁药店强烈要求一线工作人员迅速掌握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各方面的素质,这无疑在其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3 来自顾客方面的不良影响

不同药店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面向人群的消费特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居民区药店的主要客户群体为居民区的老住户,他们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药品的引导销售要以质优价廉为准则,同时要备有老人热衷的一些常用药。⑤药店的一线员工因为业务的需要而不时被调派到不同地区的店面工作,这种“因地制宜”的销售模式无疑为这些员工带来了销售困难。此外,作为服务行业,连锁药店的一线员工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由于疾病的影响,顾客往往表现得情绪低落或易激惹,这反过来容易导致药店员工抑郁情绪的产生。尤其是在节假日及其他高峰期,即便是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药店一线员工面对顾客时也依旧要求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人,这无疑对员工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3.2 不同性别的连锁药店一线员工抑郁情绪分析

作为医药门店的服务人员,员工的任务除了为顾客提供专业的药物推荐及店铺宣传外,还需要承担药店内所有日常事务的处理,包括门店间的货物调度、卸货、推广活动的筹划、场地布置等体力活动,这要求女性需要有与男性相当的体力与耐力。此外,药店员工需要长期每天持续站立8小时左右,有时遇上节假日或者其他加班、盘点等情况还需要延长。女性的生理状态与男性有别,其生理特征制约了女性不能像男性一样承受长期站立的挑战,这无疑为广大的女性一线员工带来了精神上的困扰。日常工作的强度之大,加上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假期少,让女性员工不能得到及时的休息,与家人朋友的沟通相对较少,这种种原因都促使女性出现抑郁情绪的情况较男性更多。

3.3 不同年龄段的连锁药店一线员工抑郁情绪分析

调查发现,22岁以下的一线员工主要是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在大多的连锁药店中,员工的工资与员工的学历挂钩,其待遇上的不公令不少22岁以下的员工产生心理落差,导致对自身价值的怀疑和贬低,反过来影响到业绩。此外,连锁药店的层级繁多,竞争激烈,升迁对学历有一定的要求,这使得部分学历较低的一线员工感到职业生涯前景不甚明朗,甚至产生无望感。

3.4 不同门店间的差异对一线员工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作为连锁药店,各门店分布的片区、同一片区分布的不同板块其服务人群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其相应门店的销售目标有所不同。在本研究当中,金洲店的月销售目标为430253元,江南店为352101元,是本研究五个门店中月销售目标最多的两家,相比之下,横沥店的销售目标为82513元则是五家当中最低的。从月销售目标来看,即使是在同一片区,但其销售目标则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不同地方的居民数量、消费水平会有所差异,但差别巨大的销售目标绝对值无疑会令金洲店与江南店的员工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各门店店长时刻把销售目标及业绩情况放在首位,无形中也为员工制造了巨大的销售压力。

4 结论

连锁药店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一线员工具有轻度的抑郁情绪,其中女性及22岁以下的员工更为严重,较多的月销售目标容易导致员工产生抑郁情绪,药店工作时间长,假期少,工资偏低,大部分员工对工作现状不满。

注释

① 王淑玲,田丽娟,李楠.我国连锁药店的历史发展进程.药业纵横,2007(16):20.

② 张莹.连锁药店的“软”改造.中国药店,2010(9):100-101.

③ 丁渤,高洪玲.服务创新是连锁药店生命力的源泉.商业研究,2005(20):196-197.

④ 聂惠珍.一线员工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对策.剑南文学(经典教范),2012(3).

⑤ 赵金蕊.中美连锁药店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市场论坛,2008(9):65-67.

作者:梁敏珊

病人生存质量下的药学服务论文 篇2:

南京药房托管模式及其经验

【摘要】医药改革一直是我国当前国内医疗保险改革面临的一项难题。而医院药房托管作为我国进行医药分业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在我国已有近7年的试行历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种药房托管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医院和托管方都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互相监督,才能使这种模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药房托管 医药分业 集成化供应链 政府

2008年3月两会期间,南京药房托管模式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而10月份国家最新公布的医疗改革方案中也提到了“规范药品流通,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而这种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就包含了药房托管这种模式。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中最早提出要“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药房托管最初在2001年6月由柳州中医院与三九集团合作试行。这在当时被视为是医院实行医药分开的一种模式和大胆的尝试。此后,国内又先后有廣西、湖北、青海、广州、上海、河北、山东、四川、江苏和北京等地的众多医院尝试药房托管的改革模式。南京市自2003年开始尝试医院药房托管,2006年开始大规模推行。目前,南京市已经有156家二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实行了药房托管模式(南京市药房托管模式以下简称“南京模式”)。

一、“南京模式”的内涵

所谓药房托管,就是将医院药房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权仍属医院,将经营权和管理权交给医药公司,双方按某种方式进行利益分成。这种通过明晰医院药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关系,保证医院药房财产保值增值并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营活动,是医药分家的一种过渡模式。而南京市的药房托管模式并不同于一般的药房托管模式。“南京模式”是一种现行的改革模式,而非过渡模式。南京市的药房托管可以说是南京市政府大力推行“医药分开”的一个新尝试。其新就在于“南京模式”是基于集成化供应链的,具有药学服务思想的药房托管。该模式是从调整产业组织方式和构造有效率的微观机制着手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的有益尝试。具体表现为:在政府的指导下,利用市场化的契机,在制药企业和医院部门间引入医药流通公司。将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经营、药房管理、药学服务委托给具备相关资质的医药商业企业经营管理。同时,“南京模式”为了预防新的腐败行为的产生,还将基本医药目录的药品数量进行控制,使用通用名编制目录,制定了《药房托管临床用药目录大全》。从而降低了“处方权寻租”的发生率。为了给药房托管创造一个阳光透明的环境,“南京模式”还设计出了特有的基于“电子平台”的阳光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及过程“全透明化”的措施暴露医药流通的全过程,减少了医药腐败滋生的环境。

二、“南京模式”的实践成效

以改革为取向的“南京模式”试点时间虽然不长,但已初步取得了“三得一失”的良好效果。即患者、医院、医药公司三方都得到了实惠和规范,药品购销利益链中的不当得利者失去了利益空间。初步实现了预期的防腐、惠民、增效的目标,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南京市卫生部门的一项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南京市推行“药房托管”的156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药品销售2亿多元。直接让利群众1176.2万元;实施药房托管的医疗机构平均处方值、平均门急诊人次药费比去年同期下降10.4%;平均住院日药费比上年同期下降20.3%。至2007年上半年,这些被托管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额达5.98亿元,直接从处方上让利患者3134.9万元。同时由于实行药房托管后,流通环节大大减少,仅仅包括生产企业、物流配送、托管医院、托管企业4个环节。这不仅挤压了流通渠道中不合理的利益结构和价格水分,而且还割断了医生和医药代表的利益链,降低了药品价格(见表1、2)。

三、“南京模式”的经验总结

第一,充分利用医药公司的资源,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给百姓带来了实惠。“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各界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而不住院;门诊与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中药占比分别在52%和43%左右。药价虚高直接导致了看病贵,加剧了看病难。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零售市场上的双向垄断地位,以及医疗服务价格低估导致“以药养医”机制赋予了医疗机构抬高药价的合理性。加上部分药品流通领域内的灰色回扣等现象,就形成了药价虚高。这也是我国老百姓医疗费用支出沉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过渡办法就是实现医药分业。南京市实行药房托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从分成中让利群众5%-10%,实际普遍让利10%。到目前为止,药房托管的医疗机构已经直接从处方上让利群众6500万元。由于大处方、高价药明显减少,药品费用总水平降低。托管后的医疗机构药占比比托管前平均下降15%,平均单处方值、平均门(急)诊人次药费、平均出院病人药费、平均住院日药费等均下降了25%左右。

第二,有利于医院行风建设。医院药品的经营和管理历来都是倍受社会争议的问题之一。医生开大处方拿回扣,滥用药这些问题,是各个医院都极力避免但却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自药房托管后,切断了医务人员和药品销售商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从源头上杜绝了药品营销中的各种不正之风。药房托管打破了多家生产企业竞争医院药品市场的局面,在托管这一环境下,所有的药品都由一家公司采购供应。没有厂商、品种、价格之争,药品回扣和临床促销费等也就自然消失了。同时也保护了医务人员,有利于医疗单位摆脱医药购销不正之风的困扰。

第三,有利于医院的管理。其实药房托管对医院本身来说,也是管理的一种提升。因为在过去,医院自己管理药房存在着很多问题,不仅花费了医院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在资源的配置上也很不合理。实行药房托管后,领导能集中力量抓医院管理、抓医疗质量,使医院的各方面管理更加规范。

第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资金利用率。在药房托管前,中小型医院用于维护药剂科运转的资金大约需要200万元。这对中小型医院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在药房托管后,用于维护药剂科运转的资金由托管公司负担。医院可以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先进医疗设备等。从而加速了医院资金周转,有利于医院的发展。药房托管对于医院改革具有积极的影响,但药房托管只是尝试医药分开的一个探索模式,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在未成熟的托管模式产生之前必然会存在诸多不足。如:托管公司不太了解医院的用药习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还存在着缺药、断药情况,供应量与使用量脱节;在院方选择医药托管方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寻租”空间,药房托管难度增加;政府投入少可能影响药房托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选择好托管方。对受托方实行招标或议标,选择信誉比较好、实力强的公司,以利药品供应。要做到企业经营理念同原有医院管理模式的兼容相济、取长补短。院方在管理中要积极协调,用企业管理模式推动原有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不断更新医院管理机制。在制定合同条款时,亦应考虑受托方的利益,以实现双赢。药房委托管理以后,在培训方面需加大力度,提高药剂人员的素质。要加强同临床的沟通,弥合双方的分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托管的合同条款中,还要强调常用药品及时供货,坚决落实药品补缺的制约条款及办法。

其次,政府在药房托管过程中应该有所作为。要想真正实现“医药分开”,仅仅靠托管企业和医院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政府这个外力的推动才行。政府应该建立一种能够协调医院财政补偿、医疗服务收费补偿、药品价格补偿的机制。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公立医院都是靠财政补贴解决生存问题。面对财政补贴不足的困境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大型医院由于技术高,设备先进并不担心其生存问题。而中小型医院要解决生存问题就不得不靠以药养医。如果在托管后,财政投入并无变化,中小型医院为了生存就会与托管公司建立新的利益链。医院开大处方,高价药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药房托管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其最终结果也只会治标不治本。除了增加投入以外,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从不同侧面来减轻药房托管或医药分家给医疗机构带来的压力。

再次,必须加强对药房托管双方的监督管理。尽管药房托管工作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和监管之下,托管与被托管方也通过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在利益分配问题之外做了许多配套规定,如托管方必须保障医院的临床用药(包括急诊抢救药品)供应;托管方必须按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药品招标采购的要求采购药品,招标采购的药品种类所占总品种的比例不得低于规定的限度(一般规定为50%),不得擅自提高药价标准;托管方如果销售假药、劣药,一经发现合同立即终止,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托管方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被托管方的医务人员开具制定药品,禁止任何形式的回扣,一经发现合同立即终止,并追究违约责任,开处方的医生也将受到重惩;等等。这些配套规定就内容而言是比较完善的。但是由谁来监管和执行确是一个疑问。可以进行监管的主体有医院自身、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由于共同的利益,医院自身和其主管难以对合同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有力的监督管理。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有精力和能力进行这样微观的监管。所以除了合同中利益分配是非常现实明确的之外,其他的规定几乎都是“软约束”,能否得到切实执行,几乎完全依赖托管双方的自身约束和管理能力。因此,要使这些规定得到切实执行,就必须引进外力加强对药房托管双方的监督管理,并且最好还能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监管方的责任。

最后,医院必须加强对自身队伍的建设。实行药房托管的同时,医院必须加强对自身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科研水平;在业务上多方拓展,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患者就医。从而进一步深化医药改革,达到以医养医,真正做到医药分业。

四、总结

总之,医院药房托管作为医疗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医药分业的一项全新尝试,从这7年的实践成效中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虽然医院药房托管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应该允许创新与改革活动中的“试错”,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药房托管也并非“一托就灵”,要想这一创新模式能够可持续发展,除了企业和医院的自律以外,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只有各方积极参与到新模式的建设中,才能巩固改革尝试的成果,使模式的后续发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武锋:医院药房托管经营的背景及发展前景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4(4).

[2] 吕政:对南京医药“药房托管”新模式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8).

[3] 南京市卫生局:南京市2006-2007年各托管医院门诊服务情况通报[EB/OL].http://njhinet.nj.gov.cn,2007-12-10.

[4] 雷婷、顾海:关于我国医药分业试点模式的思考[J].上海医药,2004(4).

[5] 郭艷、冯国忠:充分认识药房托管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J].中国药业,2006(13).

[6] 袁妮、邵蓉:药房托管可能治标不治本[J].中国药业,2006(13).

作者:蔡 怡 董登新

病人生存质量下的药学服务论文 篇3:

浅谈如何开展全方位的药学服务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药学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工作的需要,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脚踏实地地开展药学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障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从而提高病人的医疗质量及生活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主要针对如何开展全方位的药学服务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药学服务;药房;药师

医院与医疗制度不断改革,医院开始由面向药品转移面向病人,由侧重药品本身转移到侧重药品的临床治疗效果。当前社会整体素质的进步和发展,医学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药学服务以及医院药学的定位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 药学服务的特征

目前药学服务基本是以药师为给患者和公众健康方面进行专业服务的,其有以下几点特征:(1)和药物治疗存在一定联系的药学服务需由药师提供合格的药物,特别重要的还有注重观察疾病发展情況和合理治疗,并且对其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果断进行决定,还要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保证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2)药学服务需多加注重对患者健康的关注,要细致的对待患者进行治疗,虽然不用为患者进行实际照顾,但应该对患者实施耐心负责的治疗;(3)必须对药学服务预期目标明确,其中含括对疾病的预防和对疾病的治愈、对其消除或者减轻其症状、缩短病程,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些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望的,同时也是医务工作者的愿望和目标;(4)要更多的关注群众的生活健康质量,注重治疗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深刻认识药物治疗本质,药物不但能防治疾病,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生活品质。

2 药学服务的内容

药学服务需要的不是不假思索地依照医师处方给患者用药并做出相应的一系列工作,而是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提供恰当的药物治疗,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达到最佳的效果。目前,国际国内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极为严重,药源性疾病和死亡已经成为一个棘手和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这是急需发展药学服务的根本原因。

2.1 现代药学与传统药学的区别

现代药学服务它除了完成传统药学服务的处方调剂、药品检验、药品供应外,更上升为一种临床的实践,不像传统药学服务一样在教室、实验室、办公室能完成的,它涵盖了患者用药需求的全过程,包括了选药、用药、疗效跟踪、用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控、不良反应的预测回避、疾病的防治和患者健康方面的教育等一系列繁琐的过程,贯穿了医疗的全过程。

2.2 药学服务的形式

药学服务从字面上不难看出它是“与药物有关”的“服务”。当然对于“服务”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而是以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形式满足患者的需求。药学服务不同于其他的服务,包含了药师对于患者的责任和关心,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

2.3 药学服务的目的和主体

药学服务是药师与病人和其他医疗服务人员一起设计实施和监测的将对病人产生特殊治疗效果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的治疗药物,达到身心全面康复的目的,实现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药师是实施的主体,应该对治疗结果负责。药师在治疗过程中至少要发现潜在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解决用药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

3 如何开展全方位的药学服务

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药学工作者在药学服务中,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3.1 转变药师观念

在社会上,药师是保障药品质量和负责用药咨询,指导合理用药,解决用药中的问题离不开药师:医院、社会药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师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同时,对用药者的用药全过程进行监护,节约药物资源,提高疗效,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药师不但保障药品质量,而且要对合格药品应用中,在体内,应用后的效果负责,药师要转变“只要发药、制药正确,其它与我无关”观念为药师应具备临床药学、临床医学、临床护理学知识,具有“七星”素质,能为用药者提出个体化用药方案供医师参考,要监护用药者用药全过程,应承担用药者用药效果的责任。

3.2 认真做到实事求是

药师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回答病人关于药物的问题,还是进行主动地用药指导,都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信息内容准确,可靠。在调配处方时要注意一下医生在处方前记中明确书写的临床诊断,这便于药师有针对性地与病人沟通,解释用药知识,增加其用药的依从性,消除病人用药时的盲目感。药师在回答咨询者问题时要抓住重点,充分利用自己的药学知识提供详实的答案,切忌不懂装懂,提供错误的药学信息。感到答案不确定时,应认真查找资料,向工作经验丰富的主管药师请教,得到证实后,再予回答。

3.3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掌握药品的服用方法,是患者正确服药的关键。在多数情况下,由于药房顾客多,因此药学人员往往只局限于照方取药,在药袋上写用药方法。而顾客在离开医院时,对拿到手的药不知道怎么服用并没有完全的了解,在服用时要注意什么,患者也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是似懂非懂,这可能会导致患者不能完全或完全没有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如下情况:由于药效不明显,患者感觉已经好转,或者由于某些不适的副作用,患者可能会过早停药,这就导致了患者不依从性的产生。这些情况在内服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当患者自己感到症状减轻或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而导致病情反复、耐药性的产生、病程的延长等,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对于药学人员在药袋上所写的服用方法:如需要时不能完全理解而导致患者不依从性的产生。例如用阿托品这种药时,如果患者体温在39℃以上,用此药必须先降温,否则,因本药抑制汗腺分泌,使散热困难,不仅难降温,还可能使体温更加升高。

结束语

药学服务是一种实践,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同时必须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并获得效果,不管是预防性的,治疗性的或康复性的,无论是在医院药房还是社会药房,无论是住院患者还是门诊患者,急诊患者,药学服务要直接面向需要服务的患者,渗透于医疗保健行为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李玉春.论药学服务在改善药患关系中的作用[A];2013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13(03):294-299.

[2]张贞良,廖晓玲,范积平.军队中心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思考[A];2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15(09):1042-1045.

[3]刘澍楠.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难点及对策[A];2011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1,18(07):701-704.

[4]刘先进,张晓蒙,张华,等.浅谈如何开展临床用药咨询服务工作.中国药事,2003,17(10):623.

作者:焦彦双

上一篇:特殊药品监管实施方案下一篇:酒店圣诞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