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德育内容适应形式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就目前来说,早读课的效果不佳。学生对早读课重视不足,在早读课上,学生的活动较为单一,无非就是背诵学习过的文章,学生经常感到枯燥泛味,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偏低了。所以说,高中语文的早读课堂,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都需要进行调整。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整合德育内容适应形式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整合德育内容适应形式论文 篇1:

德育过程的文化解读

摘要:提高德育实效,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德育过程。德育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体现价值观传递-和升华要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即通过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建构新的文化价值结构体系。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均对德育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构成德育过程文化整合的要素。深刻认识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层次性与有序性、先决性与超越性,有助于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实施。

关键词:德育;德育过程;文化整合;价值建构

文献标识码:A

对德育过程的研究,是德育基础理论建设所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德育过程的不同认识,将直接影响德育过程的实施。提高德育实效,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德育过程。对德育过程的文化本质进行探讨,对德育过程的文化整合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德育理论研究水平和完善德育理论体系,而且有助于科学指导德育实践,增强德育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其实效性。

一、德育过程的文化内涵分析

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以往理论界一般认为德育就是“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这种“转化”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于只看到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作用。之后,不少学者又提出“内化”理论、“建构”理论等,注重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作用。然而,以往研究无论是注重德育过程的主导作用,还是注重德育过程的主体作用,本质上还摆脱不了德育研究中二元对立的倾向,因此,还需要转换视角对德育过程重新认识。本文认为从文化视角对德育全过程进行再认识,尤其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多种文化共同作用机制下主体性的发挥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深刻认识与把握德育过程的文化本质,仍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实际上,德育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首先是依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性的文化建构来完成的。完整的德育过程应包括以下环节:传授(引导)、认同(接受)、转化、内化、建构、外化。作为处在主导地位的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德育内容的传授及引导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而引导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自身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建构等方面。同时,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又对教育者的主体性产生影响,进而形成二者之间的互动。这一过程及其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授(引导)一认同(接受)。受教育者首先要对教育者所“传授”的德育内容在思想上和情感上给予认同,并在认同的基础上接受,亦即思想与情感上应与教育者达成某种共识或理想状态的共鸣。此环节是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引导受教育者对所实施的德育给予认同,是教育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过去这一问题往往被教育者所忽视,只注重主流的或自己的价值观,却不注重受教育者的认同,这是导致“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灌输”,并影响德育实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强调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价值取向能否融通,对于德育内容认同有着关键的影响。

2、认同(接受)一转化。受教育者在认同的基础上接受德育内容,这种接受即意味着其自觉地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身发展需求。由“要求”转化为“需求”,关键在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此环节是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转化不同于前面所提“转化”论的转化。前者是指教育者主体性的单向发挥,这里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启发引导下认同其观念的基础上主体性的发挥。而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求”,这种内在的需求其实质是一种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需求。过去我们往往忽视对受教育者价值需求的关注与研究,以致影响着教育“要求”向自身“需求”的转化。由此,教育者需要加强对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成长“需求”二者之间价值取向的研究。

3、转化一内化。受教育者对转化而来的德育内容进行消化吸收,使之内化为自身思想品德构成要素。此环节是关键。内化的过程即消化吸收的过程,即对德育内容深层的实质性的理解与把握。内化的程度取决于德育内容对受教育者的有用、有利、有益程度,即德育内容相对于受教育者的价值性。这又对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使德育内容和方法更加符合受教育者的道德需求。

4、内化一建构。受教育者在自身已有思想品德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品德要素建构自己更为完善的、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素质结构体系。这种建构的结果意味着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水准在不断提升。此环节是重点。受教育者建构自己新的思想品德素质结构体系,其实质是一种价值重构。引导和促成受教育者不断完成自身的价值重构,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准,是以价值观教育为己任的德育的根本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的价值体系建构,应是教育者的工作重点所在。

5、建构一外化。受教育者所具有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要外化为思想道德行为,进而完成整个德育过程。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其自身行为表现出来,是教育规律使然,也是教育效果的必然体现。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才算是德育过程的完结,也是德育的目标与使命所在。因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此环节是落脚点。这种外化其实质是受教育者在自身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价值取向的体现。考察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价值取向是对德育实效的重要检验,以此对整个德育过程的效果进行反思,是做好新一轮的德育工作基础。

由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德育过程是一个以教育者的价值传授与引导为前提,以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与接受为基础、价值内化与建构为关键、价值行为外化为标志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简言之,德育过程实质上就是发挥主导作用的教育者与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与条件下的文化建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是有机不可分割的,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可能导致对德育理解上的偏颇和实践上的低效。

立足于文化视角,对德育过程我们还可以作如下理解:

其一,德育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体现价值观传递和升华要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因此,德育与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德育即高层次文化教育。通过德育,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实现着价值观的传递与升华。

其二,德育过程在要素上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载体等,其对德育过程中的价值观传递与升华有着重要影响。就教育者而言,其主要体现在对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要素的选择与运用,取决于德育目的的价值导向要求和教育者自身的价值取向,由此决定

传递什么,怎样传递。就受教育者而言,对德育内容和方法的认同和接受,取决于其对新的价值导向的理解和自身原有价值体系与之的相容性。就教育载体而言,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要素所内含的价值观及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新的价值体系建构,而这个建构直接决定着德育过程能否真正完成价值观的传递与升华,及其所体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其三,德育过程在实践层面必须关注德育过程中相关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整合。德育过程作为一个体现价值观传递和升华本质要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同时存在并具有内在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进而影响着德育主体的价值建构,实现着价值观的传递与升华,体现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注重和加强德育过程中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整合,使之形成统一的价值导向,对于提高德育过程的实效是十分必要的。

二、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界定及要素分析

“整合”的基本词义是指“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整合,既注重事物间动态作用,又强调事物间结成一个整体的独特性质。文化整合,“是指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或形式相互适应、协调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文化整合中的核心因素是文化上的主要目标,以及体现在这些目标上并作为这些目标的基础的价值观念,各种文化形式围绕它们构成相互协调、适应的文化系统”。也有学者认为,“文化整合,是指在文化相互接触过程中,一个文化系统作为主位文化,以其文化价值为核心,以其内在结构为参照系,对其它客位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选择和建构的功能和过程”。

基于对文化整合的基本认识,我们认为,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德育主体以主位文化价值为核心,以原有文化价值结构为参照,对相关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文化特质进行价值选择和建构,以形成新的体现德育目的要求的文化价值结构体系的功能和过程。

对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理解应强调以下几点:

其一,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目的是建构符合德育目的要求的新的文化价值结构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是一个在德育实践中生成的德育文化创新过程。因此,德育主体科学吸收体现德育要求的新的文化特质,对自身文化系统进行扬弃和改造,以达成自身的价值观重构,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其二,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必须有占有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体系,这是整个文化整合的核心,也是文化价值导向的根本所在。在当前,整个德育过程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其三,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是一个价值选择和建构的复杂过程。既包括对社会创新文化特质的选择,又包括对各种外来文化成分的修正,更含有对自身文化系统中某些不适用因素的扬弃和改造。

其四,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不仅是一个过程,同时也体现着德育的功能。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有利于德育功能的优化和提高。德育过程中的各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在功能优化组合原则的指导下,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和调适,使德育过程相关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功能趋于一体化,以提高德育的整体功能。

从提高德育整体功能的角度实施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有必要对德育过程相关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进一步分析。

文化资源的整合,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各种社会文化资源中的优秀文化的整合。优秀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德育之“根”。优秀传统文化中内含着社会的永恒价值,使其成为宝贵的德育资源。优秀现代文化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使得与其紧密相连的德育具有时代气息和生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构成了德育的“发展生态圈”,使德育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内涵,强化自身生命力。

在文化要素的整合方面,就学校德育而言,校园文化要素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均对学校德育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它们构成了德育过程文化整合的要素。正确认识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要素的文化特质,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以增强文化影响力,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面。

1、精神文化要素。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校园价值观系统的集中浓缩和凝聚,它在最高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主旨,表现为校园文化的内在要素。“所谓校园精神,是指校园师生在从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所特有的心理素质(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以及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长期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审美情趣等展示人格风貌的群体意识。”精神文化是由校园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体现出来的师生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文化传统、校园舆论和师生认同意识,核心是凝聚着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强调校园精神文化在德育过程中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校园精神的凝聚作用和价值观的整合机制,即通过集体认同校园文化所内含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系,把师生不同的意识、信念、感情统合为一个整体,使师生在校园文化中获得一种归属感,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努力建立起自己的具有特色的学校精神”,形成具有学校德育功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2、物质文化要素。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的载体,是大学文化的外在标志。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能反映学校发展历史和学校校园精神的校园物质设施。学校的校园建筑、活动场馆、景点布置等构成外显的、物化的、具有文化价值的校园物质设施。这些物质文化要素都能传达一种积极向上、催人上进的文化气息,同时也体现着学校的一种文化价值导向。强调校园物质文化在德育过程中的功能,主要是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学校师生的基本工作生活的需要,而且要注重校园建设中的文化内涵,使之形成体现着德育功能要求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3、制度文化要素。学校的组织制度作为文化规范,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规范体系“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协调和规范着各种校园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校园文化的关系要素”。制度文化包括大学的各种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的管理制度以及群体规范、习俗、典礼形式等。强调校园制度文化在德育过程中的功能,不仅在于制度文化反映了校园文化的准则,它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练,而且在于其体现着学校的文化价值导向,有助于凝聚和提升师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形成价值取向一致的学校行为文化有重要意义。

4、行为文化要素。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精神的外化。校园精神外化的形式很多,其中作为师生文化行为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其重要体现。我们这里所讲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指师生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文化建设要求而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师生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外现的一种主要形式,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实践性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作为校园行为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与德育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校园行为文化在德育过程中的功能,既是突出德育的实践性要求,也是注重师生思想价值取向与行为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并以此对德育过程的效果进行检验。

研究和实施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不仅要关注与德育过程相关的校园文化各要素的文化特质的整合,而且要关注校园文化要素之间的整合。

我们必须认识到,校园文化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体现出校园文化的有机整体性。校园文化要素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则反映校园文化主体活动的规则,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校园精神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对其他文化层面起着决定性的指导和凝聚作用。在优化校园文化各要素的文化特质的同时,必须加强校园文化要素之间的整合,使之真正形成一个体现德育目标要求、具有明显的教育导向功能的德育载体,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建构与升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德育过程中实施文化整合的理性思考

对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层次性与有序性、先决性与超越性的进一步思考,有助于提高实施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实践自觉性。

1、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德育具有文化的属性。德育过程作为一种体现价值观传递和升华本质要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对其所内含的文化要素进行整合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任何文化都是‘文化通性’和‘文化间性’的辩证统一。这是文化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即不同文化的‘文化通性’是文化整合的前提,不同文化的‘文化间性’是文化整合的基础”。德育文化也不例外。德育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文化要素具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和文化特质,体现一种“文化间性”。但是,不同文化要素之间又同属于共同的德育过程,德育目标能够对该德育过程中的各种文化要素起到价值取向的统领作用,使得不同的文化要素具有相同的本质和特征,这就决定了不同文化要素之间具有可以融合的“文化通性”,其实质是在德育目标的统领下德育过程中文化要素所具有的文化价值通性。基于德育过程的文化要素是“文化通性”和“文化间性”的统一,使得德育过程的文化整合成为可能。

2、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层次性与有序性。德育过程的文化整合是德育主体以主位文化价值为核心,以原有文化价值结构为参照系,对相关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文化特质进行价值选择和建构,以形成新的文化价值结构体系的功能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文化价值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此结合自身原有的文化价值结构,对相关文化要素进行整合。其一是教育者将体现德育目标要求的文化要素与自身文化价值体系进行整合,这种整合直接关系到教育者对德育文化资源的价值选择并决定着德育过程的导向性。其二是受教育者将通过教育者所传授的体现德育目标要求的文化要素与自身文化价值体系进行整合,这种整合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价值重构并影响着受教育者价值体系的优化与升华。从一定意义上讲,体现在教育者身上的文化整合,因其在德育过程中的导向性要求而先进行,并对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的文化整合产生影响。同时,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层次性与有序性还体现在对德育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校文化系统中。它既包括学校的精神文化要素、物质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和行为文化要素等各自文化特质的整合,也包括学校各文化要素之间价值取向的整合。

3、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先决性与超越性。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先决性是指德育主体对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认知。因为认知是理解和行动的前提。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整合这个点上。一个行为的发生与品德的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需要一个过程,即都是一个体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德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形成道德上的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构成的个体的品德或“德性”。德育过程包括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统一。其中,以认知为核心的理性在道德教育中的先决性作用尤为重要。认知,是后续一切活动的基本发端,是道德情感、信念和意志形成的依据,是将观念中的意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无论道德情感,抑或道德行为,离开了理性和人的道德思维,便失去了维持和发展的根基。知,在于提高理性,在于通过提高理性而做出科学的判断与实施正确的实践。道德认知重在提高道德理性,进而在道德理性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选择以及道德实践,而非是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主体对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认知水平,决定着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效果。

整合是为了更好的超越,同时整合本身是一种超越。超越性是德育过程中文化整合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首先,“超越”一词在内涵上体现出价值评价的意味,体现出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到的目的。因此,超越作为运动的一种方式,只能与人的活动有关,也只有人的活动才能称为超越性的活动。“超越性是人的根本特性。”这种超越性的活动具有明确的主观目的性。在德育过程的文化整合中,主体对各文化要素的选择,正是一种有目的的价值选择,其体现了人的这种目的性。其次,超越并不是不顾现实的绝对自由的超越,想达到什么目的就能达到什么目的,而是立足于现实条件,又超越现实条件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且合理目的的确立本身就是基于现实条件的。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总是在一定基础上的整合,是对原有文化要素中合理成分的继承和对某些不适用成分的扬弃和改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超越与辩证法所讲的扬弃是同义的,超越也就是扬弃。最后,超越的过程也是一个纳新的过程。文化整合是一个在实践中生成的文化创新过程。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会形成以现代化的主体精神为主要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各种文化资源和要素的优秀成分的融合为主要内容的一个新的文化体系,最终达成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与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

作者:路 琳 翟 栋

整合德育内容适应形式论文 篇2:

充分利用早读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目前来说,早读课的效果不佳。学生对早读课重视不足,在早读课上,学生的活动较为单一,无非就是背诵学习过的文章,学生经常感到枯燥泛味,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偏低了。所以说,高中语文的早读课堂,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都需要进行调整。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早读课其实就是学生知识巩固、能力拓展和素质提升的课堂,在早读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全方位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多角度的释放,学生的自觉性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引导等等。如何上好早读课,利用早读课增加学生学习素材的积累,提升他们的素养呢?下面笔者从高中语文早读课出发,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利用早读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思想上重视,优化阅读内容

要想在早读课堂增加学生的学习素材,提升他们的素质,首先必须对早读课有足够的重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改变以往的怠慢态度。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加以重视,教师要做到早读课必到,并做好相关的辅导和督促工作。学生不准迟到早退,在早读的时候还要认真、专心。如果师生对早读课都给与了重视,那早读的效果自然就会大大提升。

其次,要优化早读课的内容和形式。以往的早读课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会感觉背书枯燥乏味。为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学情和学习内容的需要,及时调整早读课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的经典文章诵读,也可以是课外知识的拓展、美文佳句的赏析,还可以是文学著作的阅读、新闻杂志的翻阅等等,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早读课的形式可以多元化,如背诵、诵读、阅读比赛、辩论赛、文学创作、诗歌赏析等。总而言之,早读课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学情,切实可行,优质高效。

二、设计阅读板块,强化知识积累

高中生语文学习主要的目标还是积累语文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能力,掌握语言技巧,提升审美和交际能力。为此,早读课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教师丰富早读课的板块,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所以早读课也要做到梯度早读,实现分层早读,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积累教材中的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可以适当放宽他们的早读内容,适量地增加课外读物的阅读和赏析。

比如在教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二的内容《获得教养的途径》之后,在早读课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掌握教材中比较重要的文章及片断,如背诵《劝学》《师说》,这是基础工作,在背诵这些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或者分角色的诵读,学生不太理解的内容,也可以询问教师或者在小组内开展合作探究,做到理解性的阅读。然后让学生收集类似的文章,并掌握其中精美的论述。

在现代社会,网络学习已经成为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在早读课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开展以“网络学习的利与弊”为主题的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学生不但了解了网络学习的利弊,还能修正他们存在的错误行为,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观念,掌握高效的网络学习方法。在早读课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谈论自己的学习途径和学习心得。让学生集思广益,掌握这些有效的学习路径,方便今后的生活与学习。

总之,早读课就是知识积累的有效课堂,教师在设计早读板块的时候,一定要整合学情和学习内容,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早读板块,其一般的思路都是先让学生掌握既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然后增加素材积累,最后拓展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突出品性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高中语文拥有德育的优势,所以在早读课堂,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提升文学修养外,还要发挥语文课素质教育的功能。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早读课的内容,让学生受到情感的教育、修养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早读课的内容不仅仅是朗读和背诵,还要体现一定的人文气息。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三维目标,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就必须利用好早读课,突出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品质品德。

如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颂》之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学习《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祖国,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等文章,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感觉到做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与荣耀,感受中华儿女的团结与奋进。早读课堂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比赛,并做好相关的评价。一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开展有效的情感熏陶和德育教育。

语文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工具性,所以,学好语文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慢慢累积和沉淀的过程。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发展最重要,为此,如何利用语文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语言教师探究的重要问题。早读课效率的低下无疑是时间的巨大浪费,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早读课,探究语文早读课与学生素材积累的关系,优化早读课的效果,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起着巨大的助推作用,而阅读课作为学生复习旧知、预习新知、积累素材、拓展能力的重要路径,已经成为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就目前高中语文早读课来说,成效甚微,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淡,从效果上来看,形式大于内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早读课主要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极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早读课的主角,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兴趣和自觉。

对于高中生来说,无论是为了提升语文成绩,还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都需要积累和掌握一定量的语文知识。实践证明,高中语文早读课不但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复习旧知识和预习新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极大的积极影响。早读课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依据学情的变化、教学内容学习的需要及社会形势的变迁自觉进行调整,并且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文学素养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熏陶。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24000)

作者:蔡萍

整合德育内容适应形式论文 篇3:

同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整合构想

摘要:鉴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实施整合,要从德育课程、德育资源、德育内容、德育理念、德育评价等方面对德育i作进行整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德育整合;构建思路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德育的知行分离、方法单一、资源分散、重视不够、队伍不稳、效果不佳等问题,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存在教书意识强、育人意识弱的问题。加之高职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个性化趋势明显,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对中国搞西化,通过各种渠道宣扬腐朽的生活方式,这就使得加强高职德育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起来。

一、德育课程整合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择业就业指导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帮助高职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择业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渗透职业指导教育。高职毕业生面临的不再是升学压力,而是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根据这一现实,对学生进行择业、创业和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专业。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让学生明确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创业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技巧和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整合。人文素质教育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在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向学生进行历史、文学、地理、时事政治、宗教等知识的教育,就是通过鉴赏音乐、美术、影视、戏剧、摄影等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操,使他们具有高雅的气质。长期以来,由于考试制度的制约,使得学生特别是工科类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较差,从而影响完善人格的形成和索质的提高,在高职生中更是如此。比如,有的学生基本的文学常识、历史常识、法律常识都不知道。因此,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增开人文课程,如文学精品欣赏、艺术欣赏、社会心理学、法律常识、社交礼仪等课程,使高职生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加强和提高。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整合。高职学生入校后有社会实践课,二年级后有专业实践课,毕业前有就业实践课,应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而不是少数学生的“精英”实践。当然,学生社会实践的目光要转向农村、西部、街道、军营等,让学生去亲自经历、感受,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高职院校德育要与学生成才紧密联系,要积极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要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深入工农群众、深入社会的教育实践活动,坚定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能力;要开展技术、体育、艺术和娱乐等活动,帮助高职学生德才并进,全面发展。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整合。学生社团是以共同的观念、兴趣、爱好、目标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学生组织。社团有群体目标的整合性,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团目标而努力。学生社团具有普遍的群众性,表现为数量多,成员来源广,社团辐射面广。社团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社团对于德育工作,对于造就和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高职德育活动要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积极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社团活动,不但可以为学生展示才能提供舞台,同时还可以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高职院校要积极支持社团工作,引导学生社团健康自主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教育教学整合。高职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应结合专业课、实训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道德教育。高职专业课程要增强其人文教育意识,提高专业教师的德育素质,创新教育方法,转变教学思路,构建育人功能的专业课程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水平,塑造个人品格,加强自身修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党团教育活动整合。积极开展党团活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共青团和党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重要的组织体系和保障,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高职生的德育工作。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使其成为德育工作的坚强堡垒。要利用高职学生加入共青团和加入中国共产党等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具有深刻意义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发挥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生动有效的德育工作。

二、德育资源整合

1、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资源整合。高职院校要构建学校与家庭协同运作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要努力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统一的支撑点,以及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使之与学校教育统一起来,以发挥教育合力作用。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汇报交流机制等使学校与家庭和谐互动,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如高职院校主动争取家长配合,辅导员、班主任经常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通报学校改革和发展情况,反映学生在校表现,有在校发生重大问题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来校,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家长成为学校德育的助手。

2、学校德育与社区德育资源整合。优化社区环境,整合德育资源。学校必须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重点清理校园周边的黑网吧、麻将馆、非法出版物等,坚持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清除它们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公寓物管的联系,强化物业管理服务意识,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学校要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强化德育实践。构建学校与社会协同运作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消除社会抵消学校教育效果的现象,实现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最大限度地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学校德育与传统德育资源整合。立足校本德育,通过各种途径,整合校内广播、橱窗等德育宣传阵地,进行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学校要定期更换橱窗内的图片,遇到重大节日,学校要利用校内资源举行活动,进行革

命传统教育。如举行“缅怀先烈、发愤学习”纪念仪式,通过缅怀先烈,激励学生继承先烈的遗志,发愤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4、学校德育与现代德育资源整合。面向世界和未来,借鉴国外德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发达国家的德育工作有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要加强学校德育的社会性,树立大德育的观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德育工作的气氛,以防止不良因素对学生思想的渗透和影响。要通过心理咨询,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好学校德育网站。将传统美德故事、人生修养、社会道德观等内容输入校园网络,以增强德育的及时性、实效性。

三、德育内容整合

1、创新教育整合。高职德育内容要不断创新,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善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思路。创新能力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进行创新的本领,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创新能力包括具有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有本专业扎实的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创新素质的培养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格等教育。

2、理想教育整合。部分高职学生有自卑感、挫折感,存在理想信念危机,有的学生只看重个人的前途和幸福。要改变传统的理想化、空洞化的理想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各行各业,特别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岗位与个人的前途、幸福的辩证关系。使他们确立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烈事业心,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历史观教育整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何阶段,人民群众都始终是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要使学生懂得尊重劳动、尊重知识,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受到尊重。

4、职业观教育整合。要使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社会分工所致,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无论是在什么职业岗位,只要勇于艰苦创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高尚的、可贵的;无论在什么职业岗位,只要勇于拼搏创新,就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个人就能获得重大成就。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服务于第一线岗位的职业理想,培养职业精神,明确职业责任,端正职业态度。

5、人文教育整合。针对一些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高技能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现象,以及部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比较低的实际,高职院校更应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基础和前提,人文素质低的人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要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人文选修课的比例,第二课堂要广泛开展人文讲座,校园文化建设要大造人文氛围。

四、德育理念整合

1、坚持“和谐德育”的理念。“和谐德育”的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德育本质的要求。要努力倡导和谐德育,用全新的德育理念培育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德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其要义包括民主融洽的师生观、师生“双主体”的和谐观等。

2、坚持“以生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本是坚持“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人成才”是一切思想和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实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育之以德”的教育机制,把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注重学生与家庭、与班级、与学校等组织的和谐,营造学生亲情、友情、师生情的和谐。建设人文校园、生态校园,达到“人与环境和谐”。

3、坚持“道德能力”的观念。高职教育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能力本位的理念是高职德育的理念。高职生的道德能力主要指的是道德实践能力,即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能力,不断提升高职生道德是非的判断力、非道德行为的约束力和道德情感的意志力。

4、坚持“德育效果”的观念。要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切实从高职院校办学规律、人才培养特点出发,紧密结合高职生的思想和学习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拓宽途径,采取高职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适合于高职生心理的载体,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实效。

五、德育评价整合

1、家校结合的评价。家校结合的德育评价就是家长与学校共同评价学生,是学校通过电访、家访、家长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其生活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思想倾向等方面的客观评价,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具体、客观的评价提供依据。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来,学生更容易表现出自己某种一贯的和综合的品德行为方式。而这些方式也只有家长更为清楚,更容易做出真实的评价,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师生结合的德育评价。师生结合的德育评价就是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学生。教师在德育评价中,是良师也是益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被评对象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改正缺点,完善自己。师生结合共同评价学生,能提出对学生以后发展的希望,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并为之而努力。而过去一切都要听教师的,这既不公平,也不民主,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不能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实现沟通和理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公正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3、生生结合的德育评价。生生结合的德育评价就是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学生自评能将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根据评价项目,对自己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价。通过自评,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同学互评就是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真实、公正、公开、合理的评价,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对同学的思想感情倾向、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等最为了解。基于高职学生年龄特点,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逐渐增强,他们会特别在意自己在同龄人心中的地位和印象,并且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缺点,发挥长处,不断优化自我,激发潜能。要焕发他们积极参与管理与评价的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价值,激发自觉,努力奋进。

4、社会结合的德育评价。社区、社团和企业等对学生的评价是指学校通过向学生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社区、社团、实习企业等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思想倾向、社会责任感和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补充和完善学校德育评价的内容。

5、成绩与非成绩结合的德育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把学生的成绩评价和非成绩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能够达到激励学生上进、希望和期待学生发展的目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其中,除了道德认识之外,其他几个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因此,对于道德教育来说,主要是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基础的。但也要考虑智力因素的评价,使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和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相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引导学生沿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前进。

[责任编辑:闰长生]

作者:吴兴富

上一篇: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公司政治部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