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专业广告创意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针对新媒体工程专业为培养具备计算机软件应用专业知识、新媒体动画设计专业知识、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和营销专业知识的跨学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教学进行改革,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提高教学能力,以培养既有新媒体动画艺术修养又有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动画专业教学改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动画专业广告创意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画专业广告创意论文 篇1:

新媒体动画在广告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新媒体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且越加先进,新媒体动画与广告的结合也日益紧密。新媒体动画在广告创意实现、形式多样化、广告内涵魅力捉升和视觉传达与传播方面都具备很大的应用价值,也是未来广告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就新媒体动画在广告中的应用优势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梳理新媒体动画与广告结合的契合点,以推动广告设计与传播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动画应用;广告创新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动画领域,新媒体的应用使动画的设计、表现和效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新形式。在广告形式与传播领域,广告的制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真人秀和现场拍摄,广告与新媒体动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使得新媒体动画广告成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和传统电视,新媒体动画已经以广告和传播的形式发展起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新媒体动画在广告中的应用必将密不可分,它也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更强的互动性、艺术性和人性化。以下主要论述了新媒体动画在广告中的应用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一、新媒体动画在广告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新媒体动画为广告设计和创意实现提供了条件。广告设计与创意突破了传统写实手法的局限性,从写意、抽象到超现实的风格,再到时空的转换,所有的广告创意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动画技术来表现。这离不开CG技术、3D技术,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将过去的纸质设计转化为数字设计,通过添加AE、Maya等特效技术,让广告更能体现设计师的创意,在创新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多媒体动画在广告中的应用是无所不能的,它不但冲击了人们的视觉效果,而且相比于传统广告模式,变得更加新颖。以中央电视台在电视媒体、CNTV、手机流媒体上推出的公益广告《创客》为例。幽默开脑的动画图片和搞笑的演唱,使创客思维和创客社会的构建突破了以往说教式的广告形式,如恐龙、机器人、云彩等元素在多媒体动画中完美融合,使创客精神由内而外,更具吸引力。其次,新媒体动画为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可能,推动了广告也的不断发展,让广告能够深入人心,使得观众能够与广告产生共鸣的效果。多媒体动画的表现形式,也为动画广告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丰富了广告的内容,吸引了更多的群众目标,不断突破创新,在当前多媒体动画广告形式中,有立体、平面、立体和平面结合等多种形式。这些新形式突破了传统平面动画的画面,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使观众乐于观看动画广告,实现了广告传播的效率,广告中所要向观众传递的信息表现得更显突出,让人通过动画就能对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广告宣传的时间,更加推动了广告的进展,让广告投放的目标能够离理想目标更近一步。比如米其林轮胎广告,传统的轮胎广告主要是根据轮胎的实际情况做的,主要介绍轮胎的外形、作用、优势等,介绍的方式没有新颖的点,让人很想跳过此广。但是,多媒体动画打破了传统的宣传规则,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可以更自由地表達,尤其是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实现虚拟背景,人物等常规的动作和情节进行表现,让人能够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多媒体动画可以满足广告所表达的所有要求,不受现实因素的限制。同时,不同行业的广告对动画有着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表现要求,不同的魅力呈现方式,因此多媒体动画是可以实现的,更加吸引了顾客的眼球。比如,“梦宝宝”系列动画广告就是传达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告,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媒体上看到,其运用水墨、玩偶、故事等形式展现中国梦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几分钟的广告时间充分提升了这种公益广告的魅力,这是传统广告无法做到的展示。在米其林广告中,运用3D造型等技术突出米其林轮胎宝宝,使动画主角形象生动,更加深入人心。第三,新媒体动画为广告魅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广告不仅要达到相应的社会和商业效果,而且要有一定的魅力和内涵。它应通过表现形式传达其内在意义,体现其艺术性。传统的广告则是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现场和情节来实现。

二、新媒体动画广告的发展状况

在未来的多媒体动画广告制作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来呈现一个具有三维空间感的虚拟世界,观众可以体验到视觉和听觉之外的触觉,观众可以通过身体运动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使得自己不去现场就能感受到实际的环境,更加方便了顾客的选择,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淘宝网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广告展示相结合。观众可以用专业设备完成一系列的体感动作,实现虚拟试衣、家装等活动。广告不再是单向的传播,让受众参与广告,体验互动。同时,多媒体动画广告更能体现艺术恐慌,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艺术语言,通过对艺术元素的提炼,可以使优质广告的内涵更具美感,通过一定的艺术风格或表达方式,实现广告与艺术的无缝衔接。2016年,本土广告公司制作的动画广告“T4·logo”荣获evcomscreen Awards最高级别金奖——“视觉效果与图形形象金奖”,这是对动画广告艺术价值的认可,也是未来多媒体动画广告的发展方向。

三、结束语

总之,新媒体动画在广告的应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这不仅提高了广告创意设计的广度,而且可以实现。同时,也为丰富广告形式、提升内涵魅力提供了依据。在广告传播方面,也从平面广告、单一形式的传播向多元化呈现、多元化传播路径转变,促进了广告效果的实现。广告的艺术性和互动性是未来广告发展的重点和趋势。多媒体动画与广告的结合将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凌子.新媒体动画在广告中能够应用的优势及发展趋势[J].艺术品鉴,2018(27):162-163.

[2] 牛晓婉.新媒体动画在广告中的应用优势及发展前景[J].现代装饰(理论),2016(08):238.

[3] 张显卫,杨帆. 基于新媒体动画在广告中的应用及发展的研究[J].今日财富,2020(13):63+65.

作者:董星莹

动画专业广告创意论文 篇2:

新媒体时代下动画教学探析

摘 要:针对新媒体工程专业为培养具备计算机软件应用专业知识、新媒体动画设计专业知识、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和营销专业知识的跨学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教学进行改革,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提高教学能力,以培养既有新媒体动画艺术修养又有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动画专业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动画教学; 改革创新

新媒体之含义是一种媒体形态,是以新的技术支撑的体系条件下出现的“第五媒体”,传统的电视、广播、报刊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迅捷发展下,逐渐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车载媒体等等的新兴媒体技术所替代。而新媒体动画则是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新媒体动画兼具“新媒体”和“动画”两者的特点。动画本身也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渐由平面、卡通画、赛璐珞等传统手段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动画的创作空间与含义也由于网络动画、三维动画、虚拟空间等等新兴媒体技术的出现,渐渐呈现出大动画信息技术以及多门类结合的演变趋势,并且扩宽了动画创作的空间。[1]

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为动画专业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同时社会对新兴人才综合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人才教育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教学背景

动画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现。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动画极强的融合性体现在广泛的运用领域和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动画表情、微博博客、即时通信、移动媒体到网络电台、动画广告、游戏动漫以及其他互联网领域。

纵观动画的发展,色彩由黑白胶卷发展至彩色胶卷,从传统的赛璐珞片到电脑CG无纸化动画制作,电脑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为现代化的动画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使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出现多样化的追求。[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艺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里,随着新媒体文化产业的网络化以及市场化,社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作为数字媒体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高校应该适应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备扎实基础又符合行业需要的新媒体人才。

二、当前动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技术轻理论,缺乏大局思维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方向不明确,缺乏自主判断能力,缺乏创新思想和独立意识。往往掌握某一项技术的能力很强,学习软件技能较快,但缺乏对艺术修养的正确理解。重技术轻理论,缺乏艺术审美意识和传统艺术文化底蕴,缺少大局思维,导致学生很难有独立的创作能力去完成某一单独项目。只有技术而缺乏理论作为指导,这样就造成了目前复合型人才严重缺失,学生较难与新媒体产业接轨。

(二)专业定位模糊,技术特色有限

现今,中国各高校内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并没有形成特别成熟的体系,大部分高校由于专业数字媒体师资人员较为稀缺,在教材的规范建设以及课程的科学设置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与要求,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课程的选择上则不考虑本校学习特色,盲目使用同类院校的相关课程,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现如今专业教育课程和基础课程的衔接问题。诸如此類的专业设置、课程衔接等问题导致学生离开校园就业时工作不适应、专业技能不对位等问题。

办学,办专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软硬件结合,整合学校相关专业周边学科的学科优势,结合校周边的企业、行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发扬自身特色,使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具备核心竞争力,从而有利于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创新发展。[3]

(三)资源整合有限,缺乏实践平台

动画学科的开展需要综合型人才,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立体的、全面的,一名优秀的动画相关从业人员需要精纯的技艺,但更重要的是审美的水准和对动画独树一帜的理解力。而高等院校的动画学科不仅仅只是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动画制作的流程,还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专业创新,比如角色塑造、剧本编写能力、动画表现方式等。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配合专业教学教法的提升,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学科交叉发展,培养具备原创技能型的动画设计人员。因此,在面对学生时,提供平台以保证其进行自主、个性化以及研究型学习。

三、动画教学心得体会

(一)教学内容灵活化,让专业可持续发展

从教学内容上看,以往在专科的教学上只注重教授学生如何制作一部完整的二维动画短片,从前期剧本设定,分镜头脚本绘制,角色场景绘制,动作绘制,音乐音效,到后期剪辑合成,都只是纯粹的动画制作模式,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只懂得制作动画不懂得如何运用。因此,本科教改以后应当转变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要学会技术的运用更应该将这些具有视觉审美图案应用到网络、创意广告、网站设计、游戏创意与制作、APP应用、互联网、装置与演示等领域,把动画专业与这些新兴领域结合起来,结合本校软件工程本科方向的学生具备计算机学科知识的优势,让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学会开发创作出目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如此,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就业领域,还可以为动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形式从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扩展到让学生参与教学,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学生分享环节

在每次课程中安排十分钟学生分享环节,让学生主动去寻找并发现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如动画短片、插画作品、漫画作品、游戏作品、MV音乐作品或电子杂志等,从中挑选并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分析其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化被动听课为主动研究式学习,让学生从一贯的听教师授课到主动分享知识,主动思考,在此过程中积累并掌握一定理论研究分析能力。不仅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将他们的视觉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的美学素养进行培养和整合。让学生可以扩展获得知识的方式方法,不仅仅只掌握本专业的各种表现技巧,而是从课堂扩展到互联网、博物馆、展览馆以及企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专题讨论

课程结束前设置十分钟创意专题讨论,针对每堂课中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扩展,设置专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创意,可以以命题的方式,也可以针对一段国内外优秀作品,进行大胆的讨论,促进学生鉴赏艺术能力的提高并提出更具创意的思路 ,并在此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在工作和实践中快速掌握动手技能,而美感、审美艺术修养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创意主题讨论可以通过学生对优秀作品的观摩和分析,提高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以及分析能力;在动画艺术及技术方面,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方式,同时注重动画技艺实现手段的双向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专业素养。

3.分组创作

在实验课上采取分组创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是大部分动画院校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必经之路,但在学院软件工程方向下这个课程的分组不仅让学生提高团队意识,更主要是让学生认清创作方向并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以自由分组的方式让学生组成各兴趣组,如手机游戏软件开发小组、动态广告创意小组、创意动画短片小组、数码动画合成剪辑等。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充分让学生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实验课让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教授学生软件的应用,先把每个小组通用的软件技术以案例操作的方式示范给学生,进而了解每组不同的需求进行个别讲解。教师因材施教的指导,学生间技术合作交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优势都得到展示,既锻炼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新媒体动画本身具备以下特色,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以及综合学科的实践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当中发现自身专业特长,调整自身能力,在探索、质疑、讨论中获取经验积累,完成思考和创造以及再创造的过程。

4.考核方式

期末安排作品展览和交流,总结经验。课程结束后以答辩的形式让每组学生上台演示讲解,通过对自身项目的整体构思、美术风格的设定进行讲述和演示,总结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运用理论课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让学生对自己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而且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作品在该专业的定位,通过自身实践对相关理论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研究能力也会有所增强。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新媒体艺术专业不像其他相对成熟的艺术设计专业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因此通过项目的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尝试明确自身定位。在学期末举办作品展览也可以邀请从事相关专业往届毕业生对学生进行点评,或者邀请企业相关人员以应聘者的身份让学生模拟求职,将个别学生的优秀项目推荐到企业,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提早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专业分析和职业分析。

(三)优化师资力量,提高办学水平

除了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以外,建议学院聘请国内在新媒体艺术上有建树的艺术家和高校教师到校内进行新媒体相关的艺术创作的学术演讲以及艺术教育理念讲座,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资源,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

在新媒体时代下,动画教育的目标便是顺应时代发展,作为专业教师更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知识储备,多跟外界交流沟通,关注企业发展新动向,及时更新教学思路并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符合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学院现有资源和硬件条件,不断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企业输送较高技能水平以及同时具备艺术涵养及审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4]

参考文献:

[1]徐丽珍.新媒体动漫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4,(12):89-90.

[2]李航.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动画教学改革[J].中國教育技术装备,2014,(24):122-123.

[3]王玉.新媒体时代下的动画艺术形式——科技与艺术的结合[J].经济研究导刊,2014,(36):233-235.

[4]陈立博.浅谈“微时代”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J].软件工程师,2013,(04):35-37.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工程学院

作者:张晓静

动画专业广告创意论文 篇3:

以赛促教模式下动画成组课混合式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摘要:为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深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动画创作深度。基于以赛促教模式及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对动画专业《动画基础造型》、《动画运动规律》、《影视广告创意》三门设计类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以赛促教;“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我国高校的教育事业逐渐向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方向进行快速发展,因此,在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需要对学生自身的思想理念予以重视。我们将动画专业中的《动画基础造型》、《动画运动规律》、《影视广告创意》三门课程进行资源整合,研究教学手段,增加思政教育理念,使其实现联合教学,以以赛促教创作方式带动课程教学,打造动画产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式,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广教学成果,实现对学生创业能力的训练。

一、教学内容改革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课程衔接是成组课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而每个课程的课程任务衔接是系列课程衔接的起点,专业课衔接是课程衔接的基础,建立统一课程标准是课程衔接的核心,课程内容衔接是课程衔接的主体。

本次动画系列课程教学手段改革是围绕上述课程衔接要素进行的改革,开展相关系统化理论研究,并建立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线下教学加入思政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案例教学内容和创作内容,并通过国家级竞赛命题分析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结合在各个环节完成教学和创作任务的同时,分类整理思政素材库,实现加入思政教学的同时,结合以赛促教教学过程建立教学素材库。

(2)线上教学加入MOCC内容。线上将动画二维系列课程进行平台化整合,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以MOCC形式上传推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利用“公众号”进行线上辅导答疑,阶段考试,进行成果介绍与展示。

(4)结合参赛命题布置课程设计命题,按照参赛要求修改评分标准。

(5)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将《动画基础造型》、《动画运动规律》、《影视广告创意》三门课程作为成组课,将课堂作业进行串联。

二、教学实施方法改革

课程作业和考试内容围绕A类竞赛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进行展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讲授课内容提前录制微课视频或电子课件,在课后第一时间上传公众号资源共享,以便学生进行复习,及时在公众平台推送分享每个知识点的拓展补充资料,实现知识点内化。

线下的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围绕主题展开,将一个领域的研究透彻深入,创作有市场说服力的动画作品。每门课程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动画基础造型》教学侧重点为人物造型结构、透视学基础上针对中国传统人物造型、服饰等方面进行分析及再艺术创作,学生的作品以展示二维人设六视图展为主,结合辽宁省大学生动漫游戏设计创新大赛的命题要求进行创作。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动画专业知识,还要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例如各朝代的人物、典故、服饰、习俗等,同时基于人设性格、年龄、服饰等方面来绘制[1]。

2.《动画运动规律》在前期人设设定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进行中期所涉及到动画表演来进行二维动画制作,运用人走、禽类、自然现象、兽类等运动规律的学习进一步完善动画的制作。再结合大赛的参赛要求来制作动画短片。《动画运动规律》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二维动画制作为主要内容,并创建运动规律素材库,整理上传至公众号进行分享[2]。

3.《影视广告创意》整合制作,完成完整作品,针对已完成的动画产品进行广告推广宣传[3]。结合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的参赛要求完成平面广告与动画广告。《影视广告创意》整合制作,完成完整作品,对动画影片进行平面及影视推广。作品分享上传,作为成果展示,也为未来教学提供参考[4]。

三、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

项目分别从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促进专业建设,提高学生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教学成果的转化,大大促进未来的教学。具体成果如下:

1.促进未来教学。课程中加入思政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中去。

2.发表科研论文。专业教师和学生通过设计类课程的阶段教学和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预期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3.拓宽就业口径。动画专业就业方向更加多元化。

4.以赛促教。通过参与专业大赛,提高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取长补短,以赛会友,提高创新能力。

5.考核方式。利用“公众号”平台发布平时考核内容,学生可通过线上提交平时作业,结合产学研项目标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设置考试题目,建立既能客观反映学生能力培养水平,又能促进未来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

6.课程设置。《动画基础造型》、《动画运动规律》和《影视广告创意》课程等设计类课程的对接,最终目的都是为完整的动画的创作打下基础,都是围绕着参与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大赛进行改革。

7.学生创新能力培养。2020-2021年间,带领动画专业学生,预期完成多部质量较优秀的二、三短片,进行参赛。建立“分组上崗”制度,学生自己维护教学公众号,提高学生的媒体管理运营能力。

四、特色与创新点

以赛促教,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体系中的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同一主题开展,通过教学平台分享教学素材资源,课程之间相互促进支持。创建线上素材库,主讲教师利用项目素材直接转化教学案例,进一步实现科研成果相互转化所带来的教学价值,体现了产学研相互促进的意义。

五、总结

通过“以赛促教”“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我们希望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到实际案例制作中去。学生能够将课程的知识点运用到参与的项目中去,真正实现了课程建设的目标与课程实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动画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戏剧之家,2016(18):206-207.

[2]刘红琴.《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2(35):11-12.

[3]李楠.“影视广告策划创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东西南北,2020(12):176-177.

[4]黄维鹏,李方照.基于“大广赛”的影视广告制作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以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广告制作课程为例[J].传媒论坛,2019,2(22):125+127.

(辽宁科技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51)

作者:马奔

上一篇:中西文化路径研究论文下一篇:我国税制结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