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改革与发展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民营企业家素质是民营企业家个性特征与能力的综合体现。伴随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退休,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在思想政治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缺陷。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引导和教育是提高民营经济发展力、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需要,是建设“四个湖南”的必然要求。持续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是目前湖南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存在的突出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营企业家改革与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营企业家改革与发展论文 篇1:

国内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研究综述

摘要:民营企业家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心态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在对社会心态的内涵、结构、测量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的维度、特征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社会转型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9SJZDA029);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JY-015)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再一次肯定了包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市场主体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向企业家们传达了热切的期望。民营企业家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者,是新时代下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映射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现存问题,是民营企业家群体在某一特定时期下,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影响下的,超越个体心理的社会心理现象,并通过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行为得以表现。因此,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关系着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进程。在“社会转型”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对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有关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的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心态的内涵、结构与指标体系,将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作为调查研究主体的文献在近几年中才开始出现,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目前该方向的研究缺少对现有理论基础成果的梳理、对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因此,本文将依据时代背景,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析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未来研究的方向。

1社会心态的内涵

厘清核心名词的内涵是做好科学研究的关键和基础。“社会心态”是一个被广泛使用但又缺乏明确定义的概念,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哲学研究者强调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入手展开研究,社会意识又包含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因此,在对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过程中往往需要辩驳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张二芳[1]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状态,胡红生[2]认为社会心态仅是社会心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李静等[3]则表示社会心态就等同于社会心理;社会学研究者关注社会心态对作用群体的影响,王俊秀[4]强调社会心态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上多数成员表现出来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成为影响每个成员个体行为的模板;社会心理学研究者重视个体与群体心理、微观和宏观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杨宜音[5]表示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在此基础上,马广海[6]强调社会心态与社会变迁的紧密联系,以及社会心态的动态性特质。

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重点有所不同,但已基本达到共识的是:社会心态具有宏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的、超越个体心理的社会心理现象。

2社会心态的结构与测量

社会心态概念的科学量化需要借助于框架结构的确定,使其具备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对社会心态内涵的解读,致使社会心态的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质。

2.1三维结构论

杨宜音[5]从经验科学角度出发围绕社会态度三要素展开研究,将社会心态的心理层次由表及里依次分为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及社会价值取向;龙书芹[7]提出社会心态应操作化为社会价值观、社会信任和社会认知;彭文英[8]表示大学生社会心态可以从社会认知、社会感受、社会态度三个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2.2四维结构论

马广海[6]在杨宜音三维结构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行为意向”这一维度,认为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与社会行为高度关联,是决定社会行为最重要的心理要素,可以作为社会心态的测量指标;司明宇[9]表示社会心态的四维结构理论对社会心态的测量起到了指导作用,后续学习心态的调查研究大多是以此为基础展开,包括对社会整体以及不同群体社会心态和典型社会心态的调查。

2.3五维结构论

王俊秀[4,10]在马广海的四维结构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需要”这一维度,并将“社会行为意向”指标修改为“社会行动”,从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动五个维度(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包含多个二级指标)出发,研发了“社会心态测量和指标体系”框架和测量工具,此问卷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相应成果。

现有的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维度的确定,借鉴了已有的结构层次与指标体系,昌晓秋[11]从个人认知、阶层认知和企业认知这三个维度出发来探究私營企业主阶层社会心态的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章琼等[12]、陈林[13]在昌晓秋的社会心态指标体系基础上增加了“政府和社会认知”这一维度;王晓燕等[14]将价值观、社会感受、社会认知和社会信任作为一级指标,并据此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

3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的基本特征

3.1积极性

在“社会转型”这一历史背景下,市场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这也给民营企业家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外部压力和困扰,同时他们又缺乏理性面对的能力,致使其难以排解消极的社会心态[15]。但王晓燕等[14]的研究发现,有超过99%的民营企业家对自己企业的发展表示了不同程度的信心,仅有不到1%的民营企业家表示完全没有信心。类似地,就宏观经济运行认知而言,73.4%的青年民营企业家认为未来5年中国GDP将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GDP增长率≥5%),仅有26.6%的青年民营企业家认为国内GDP未来将处于低速、停滞甚至负发展阶段(GDP增长率<5%)[16]。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民营企业家面临着技术发展、环境变化、制度改革等形形色色的未知和变革,积极的社会心态仍在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中占据上风。

3.2矛盾性

作為新时代的新明星,民营企业家群体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他们既是追逐企业经济效益的商人,也是肩负就业重任、勇担社会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角色的多样性使其社会心态呈现出矛盾的特质。就慈善捐赠角度而言,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2018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民营企业全年捐赠约450亿元,在捐赠总额中占比最高,是慈善捐赠的重要力量。那么,民营企业家为何如此热衷于慈善事业?毕素华[17]发现,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选择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社会公益行为。而另一方面,山立威等[18]指出,公司是出于广告效用的经济动机来选择捐赠数量和方式的。黄伟等[19]的研究也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民营企业家政治身份与企业家的慈善行为有着显著的关系。

3.3多元性

民营企业家群体因受到年龄、所处地域、政治面貌、学历、信仰以及公司规模等因素影响,社会心态呈献出多元化和差异化的表现形式。就共享发展角度而言,一项针对所有年龄段的民营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共享理念在民营企业家群体中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他们对竞争者保持着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共同富裕”的价值观在其群体中排序靠后[14]。然而,对青年民营企业家群体而言,他们更倾向于以尊重、平等、互惠为主的共享经营方式,排斥占有式的经营理念[16]。从创新动力来源角度而言,学历在本科以下的民营企业家将“企业生存”作为创新的首要来源,而本科以上的民营企业家则更具有理想情怀,视“企业发展的愿景”作为第一来源[14]。就未来5年经济发展信心而言,规模越大的企业发展信心越强,微型、小型、中型、大型民营企业家中认为未来5年我国经济不可能陷入低迷的群体占比分别为25.3%、30%、33.9%、42.5%,小微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还有待提升[20]。由此可知,对民营企业家群体社会心态的研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关注群体内部的差异性。

3.4动态性

社会心态是社会矛盾的“晴雨表”和“指示器”,在社会转型这一时代背景下,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外部环境的变革使民营企业家面临新的挑战,其社会心态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就法律意识和关系意识角度而言,随着时代的变迁,民营企业家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而关系意识不断淡薄。2008年一项对河南省私营企业主阶层社会心态的研究表明,私营企业主的法律认同度仅有39.8%,低于社会各阶层认同度的平均值(40.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关系意识异常强烈,高达39%,远高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平均值(27.1%)[11]。而2018年一项类似的研究显示,民营企业家群体在对企业发展因素进行排序时,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创业过程中曾经高度依赖的“人脉资源”因素被排在末位,占比仅有4.7%,民营企业家的关系意识正在淡化[14]。就经济发展的风险预期角度而言,2018年民营企业家对未来五年经济发展预期较2014年和2016年有了明显提升,并且在2016年达到最低值[20]。

3.5不平衡性

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虽然总体呈正向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开放、和平、包容社会心态的培育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章琼[12]、陈林[13]等学者的研究数据均表明,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呈现出不平衡性。在个人认知维度上,民营企业家对法律和政治的认同较强,而对个人信仰和社会道德的认同较弱,对企业经济长远发展的认同较强,而对短期效果持观望态度。在阶层认知维度上,民营企业家对社会安全感和公平感的认同较强,而对社会地位、社会压力的认同较弱。

从上文对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特征研究文献的论述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具有积极、矛盾、多元化、动态和不平衡的特点,为了让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全面正向、和谐、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引导机制,但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为了帮助部分民营企业家调整消极社会心态,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把民营企业家纳入政府培训体系;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建立保障机制激发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积极性;对民营企业家的生存发展现状适时展开调研,建立数据库,及时发现并帮助企业家解决实际困难,建立服务和保障机制;依托健康医疗和心理健康咨询等机构,畅通民营企业家心理健康和社会情绪疏导渠道。

4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在转型经济体制下,市场环境、政策制度环境以及舆论环境构成了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的培育和发展至关重要。

4.1市场环境

根据现有的研究分析,市场环境与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并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民营企业家们不仅关注当下的市场现状,更有着对未来发展的预判。近年来,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更加剧了市场经济的低迷。但2018年于南京市对青年民营企业家的调查显示,有87.2%的青年民营企业家看好未来5年企业的发展,仅有12.8%的被调查者预测该行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16]。同时,王晓燕等[14]发现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唱衰中国民营企业的声音开始日益增多,但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家表示“国家政策”“人才团队”“企业信誉”“关键核心技术”才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这也警示当代民营企业家们在面临市场外部挑战时,要明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4.2政策制度环境

现有文献显示,政策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密切相关。2019年江苏省工商联合课题组发现,地方政府“敢作为、善作为”是苏南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地方干部“不等、不靠、不要”的发展理念和积极服务民营企业的政策手段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宽松、优越的政策制度环境,当地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归属感才得以不断强化[21]。李艳双等[22]也同样指出政商关系不清是我国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一大表现,我国的市场竞争制度和民营企业家利益保护制度尚未健全,企业家精神和社会心态易受到侵害。对此,国家在政策制度方面做出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情、志存高远,对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规划和论断,为民营经济在转型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23]。从“三个平等”“两个健康”“两个都是”到“内在要素”,这些重要论断背后体现了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强烈支持,表达了希望民营企业家们能够在转型时代勇于创新,树立信心,安心办好企业,形成积极社会心态的愿望。

4.3舆论环境

现有文献显示,舆论环境与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积极的社会心态离不开良好的舆论环境。社会舆论的潜在压力与尚未完善的容错机制是当代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缺乏的重要原因。我国学者在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很多地方政府虽然表面上支持创业、鼓励创新,实际上却不接受投资失误等情况的发生[22]。再加之部分媒体有意的引导性报道,使得民营企业家面临的舆论环境更为恶劣,部分学者关于“民营企业最终会被国有企业取缔”的不当言论,深深挫伤了民营企业家在转型时代发展创新的精神。

令人欣喜的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在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通考察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民族工商业代表人物张謇兴办实业、帮助群众、造福乡梓的事迹,赞誉张謇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对张謇的高度评价和对民营企业家们的殷切期望一度在界内引起轰动,企业家们一致积极表示要走好“实业报国”“创新报国”之路[24]。

因此,为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家在转型时代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的舆论环境,应在未来健全与舆论引导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谣言散布者的惩治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

综上,对于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与外部环境关系文献的论述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与政策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与市场环境的关系不明显。因此,为了帮助民营企业家树立和保持积极的社会心态,需要完善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政策制度,也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5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5.1部分民营企业家产生不公平感

已有研究显示,民营企业家们渴望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公平感主要集中在经营环境上。2018年对青年民营企业家的调查结果显示,资源短缺、潜在影响力弱、经济地位低下、国家优惠政策力度不强是当今民营企业家不公平感集中的主要原因[16]。同时,王晓燕等课题组在对民营企业家进行关于公平感议题的访谈中有民营企业家谈到了自己的疑惑和烦恼:“为什么银行宁愿把资金借贷给大街上资本充裕的共享项目,却不愿意给真正缺钱的实体企业”?由此可以看出,部分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较弱、企业家影响力不强等原因在资金借贷方面存在阻碍,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存在不公平竞争,企业家也由此产生了不公平感[14]。

5.2部分民营企业家产生不安全感

现有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家对安全感不满意程度较大,且关注点聚焦于国家政策、公共服务、市场环境等方面。对青年民营企业家的调查结果表明,没有长效的政府优惠激励政策、行政公共服务具有保守性和繁琐性的特质,是导致民营企业家产生持续性不安全感的重要原因[16]。另一方面,王晓燕等[14]的研究指出,20世纪50、60年代政治运动的集体记忆、国家政策的调整、不当言论的泛起、民营企业发展中“三个门”和“三座大山”的存在,使得民营企业家缺乏稳定预期,难以安心做企业。

5.3部分民营企业家感觉社会压力增大

民营企业家们需要面临开拓市场困难、不确定性加大等的问题,社会压力往往大于常人。据现有研究可知,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压力过大已经成为威胁该群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民营企业家存在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问题。“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自2001年建立以来,曾对500多位企业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家常年处于创业竞争的心理重压之下。公开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已有1200余名企业家因为摆脱不了心理障碍走上了自杀身亡的道路[25]。同时,王晓燕等[14]的研究显示,民营企业家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主要来自企业经营层面,“市场开拓受阻”“环境不确定性大”“产品创新难”是主要的压力源。另外,民营企业家在心理自我调节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一项关于中小企业家心理调节能力的测试结果显示,企业家中心理调节能力很强、一般、偏低、很低的人群的占比分别为12%、13%、72%、3%,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15]。

5.4民营企业家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有待加强

王晓燕等[14]研究显示,仅有43.5%的民营企业家将“创新意识”視为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且“敢于冒险”已不再是当代民营企业家的主流价值取向。部分企业家出于企业利润、自身实力等考量,不愿意创新或者害怕创新,以期维持现有利润。近年来,由于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许多由于创新意识不强而产生的弊端逐渐显现:关键核心技术受限,产业链断裂等。因此,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不强已然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综上关于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问题研究的论述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问题的出现,与民营企业经济实力、民营企业经营环境、民营企业经营风险承受能力有关,因此,为了应对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问题,需要提升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民营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

6研究展望

对近年来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研究进行归纳、比较、总结后发现,当前国内学者对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术界对社会心态的内涵、结构、指标体系已基本形成较为一致的结论,但以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为主体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有待深入,目前,国内对于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的研究主要关注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的现实表现以及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可以重点研究当代民营企业家的心态现状、特征、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的培育和引导机制的完善,以期造就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二芳.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J].理论探索,1996(1): 28-31.

[2]胡紅生.社会心态论[D].武汉:武汉大学, 2004.

[3]李静,何云峰,冯显诚.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4): 39-45.

[4]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14, 29(1): 104-124, 244.

[5]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 2006(4): 117-131, 244.

[6]马广海.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J].社会科学, 2008, 338(10): 66-73, 189.

[7]龙书芹.转型期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及其阶层差异性——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72(6): 32-37.

[8]彭文英.大学生社会心态[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

[9]司明宇.当代中国社会心态基本内容和方向的研究——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J].中国教育学刊, 2018,298(2): 129.

[10]王俊秀.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J].社会科学战线, 2013, 212(2): 167-173.

[11]昌晓秋.河南省私营企业主阶层社会心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21(3): 64-65.

[12]章琼,郭玉飞.新常态下杭州中小企业主阶层社会心态的调适[J].杭州学刊, 2016, 141(3): 85-96.

[13]陈林.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调查分析——基于T市的实证[J].中外企业家, 2020(31): 257-259.

[14]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扬州大学联合课题组,王晓燕.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研究[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2): 69-75.

[15]吴梅生.中小企业家心理状况调查与高校实用人才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68(5): 194-196.

[16]杜沙沙,袁迎春.青年民营企业家的经济心态与优化治理[J].当代青年研究, 2020, 366(3): 92-97.

[17]毕素华.义、利与爱:企业家慈善行为的伦理考察[J].南京社会科学, 2009, 264(10): 35-39.

[18]山立威,甘犁,郑涛.公司捐款与经济动机——汶川地震后中国上市公司捐款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8, 43(11): 51-61.

[19]黄伟,王旸.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政治身份与企业慈善捐赠——基于全国民营企业调查的证据[J].当代财经, 2020, 431(10): 39-50.

[20]孙明.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社会态度——基于第十三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J].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9, 3(2): 62-76.

[21]江苏省工商联课题组,许仲梓,顾万峰.江苏民营经济70年发展经验启示[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 122(6): 43-50.

[22]李艳双,朱丽娜.激发保护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J].宏观经济管理, 2019, 433(11): 75-80.

[23]隗斌贤.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治理研究, 2019, 35(2): 19-30.

[24]陈发明.新时代呼唤"张謇式"民营企业家[N].经济日报.2020-11-18.

[25]钟海连,黄诚.王阳明心学智慧与企业家心态建设[J].中国文化与管理, 2019, 1(1): 50-59, 152-153.

A Review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Social Mentalit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s

CHEN Quan,CAO Yaping(School of Management,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 China)

作者:陈权 曹雅萍

民营企业家改革与发展论文 篇2:

新形势下湖南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培育和引导

摘要:民营企业家素质是民营企业家个性特征与能力的综合体现。伴随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退休,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在思想政治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缺陷。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引导和教育是提高民营经济发展力、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需要,是建设“四个湖南”的必然要求。持续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是目前湖南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通过购买培训服务实施素质培养,鼓励引导和促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素质;缺陷;提升

民营企业家是湖南省企业家队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面提升湖南省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培养一只“政治上跟党走,经营上有能力,文化上有内涵,责任上有担当”的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一直是湖南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随着改革开放后涌现的一代民营企业家步入退休年龄,以民企二代和自主创业型青年企业家为主体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逐渐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舞台上的中坚力量,这意味今后阶段,湖南省各级开展双创活动的一个工作重心,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肩负起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做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工作。为此,就加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育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下建议。

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常态化的湖南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长效培养机制

(一)加强顶层设计,凝聚培育合力

扶持、造就一批具备广阔视野和丰富经验的新生代企业家,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动力,关系到湖南省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关系到湖南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建议省政府把加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出台湖南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工作提供整体设计。

1. 明确领导机制、参与部门分工和职责,如建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统战部和开展双创活动牵头,各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工作格局,定期研究、部署、推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工作。

2. 提出相应的目标和日程表。如实施湖南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建设百千万工程,3~5年内争取培养百名领军型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千名成长型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万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3. 建立人才发现和分层培养机制。制定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三个层次培养对象的选拔标准,通过省市区县三级联动在全省范围内進行广泛遴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施教,分层培养,系统提升各层级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素质。同时进行跟踪评价,了解对象在政治表现、企业发展、社会贡献等方面的情况,建立考核档案,将考核情况作为其所在企业高层次人才申报、科技项目申报、技术改造奖励,财政政策返还、土地指标等方面享受政策倾斜时的参考。

4. 将新生代民营家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落实经费保障、监督机制。建议各级政府把购买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的服务资金列入相关部门财政预算,从部门预算经费或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同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实际需要决定省市区县不同的承担比例。各级财政部门和购买服务主体单位还要对购买服务全过程跟踪评价,确保资金规范管理、安全高效使用。

(二)开展政府购买服务,优化长效培养机制

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建立一套长效培养机制,以不断适应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地方政府一直以来对此高度重视,初步建立了一套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开展双创活动直接实施的培养机制,一些省市在实际实施的过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一是当培训覆盖面扩大时,由于工作任务加重,导致相关部门人事编制的膨胀,这有悖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二是当培训需求专业性较高时,尽管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训效果不好的情况仍常有发生,这不仅打击了相关实施部门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也造成本身有强烈培养需求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对于引导和教育的抵触心理;三是主要培养方式对省外承接机构过于依赖,不利于省内相关机构发展。

为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解决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日益强烈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需求与政府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通过政府在市场上购买相关培养服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购买相关服务,政府将培养过程中对专业要求较高的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来生产,不仅能使政府扮演好“政策制定者”、“制度供给者”、“服务购买者”和“售后监管者”的角色,更能通过市场的竞争性获取性价比较高的服务,在有效节约财政支出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满意度,从而发扬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荣传统,另一方面,在主动向社会释放资源的同时扶持省内相关机构,基于财政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促进人力、社会资本等要素向省内相关服务业集聚,有利于湖南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动能转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有知名度的第三方优质培育机构

第一,在定向委托和公开招投标等多样性购买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借鉴公益创投的形式,以专项资金支持优质培育机构做大做强,鼓励优质培育机构通过市场调研自主设计新生代企业家培养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后即可予以立项并签订合同。

第二,鼓励第三方优质培育机构依托现有力量,参考新余长江创业大学,温州民营经济学院,东莞莞商学院培养模式,设立以培养和打造“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文化上有内涵,责任上有担当”的新生代湘商为己任的湘江创业学院。

第三,鼓励第三方优质培育机构在相关部门领导下,组建专家团队,从为民营企业解决问题着手,探索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律、方式和方法,及时总结省内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成长成才,创业创新的成功经验的宣传推广,鼓励第三方优质培育机构适时开展湖南省杰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评选工作。

第四,鼓励和支持第三方优质培育机构参与到贯彻科技部、全国开展双创活动《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中来,支持第三方优质培育机构在做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训工作的同时,做大做强创新创业载体,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本要素,牵头设立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投基金,组织和推动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参与“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鼓励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三、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纽带,从企业家实际需求出发,督促第三方培育机构在省内建立科学、系统、有效、覆盖面广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体系

第一,在请进来讲,送出去学,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成熟培训方式的基础上,首先,采购主体要督促第三方培育机构加强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引导,鼓励第三方培训机构加强与社会主义学院、党校及行政学院的合作,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把企业发展与民族兴衰紧密联系,培养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历史使命感;其次,在强化政治引导基础上,督促第三方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上以弘扬湘商精神为核心,突出创业精神,社会责任,亲清政商关系三个板块;最后,采购主体要鼓励第三方培育机构,以政府采购为纽带,搭建政府、第三方培育机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三方良性互动平台,通过邀请不同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定期为行业企业做政策辅导来保证各级政府的决策部署直通企业,在此基础上建立表达机制,从而保证优秀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需求和建议也能直达政府。

第二,采购主体督促第三方培育机构在政府正式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政策出台前未雨绸缪,在分类分层多批次,扩大培训覆盖面的前提下,从不同层次企业家实际需求出发,依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制定培训内容,开展精准化培训教育。同时鼓励第三方培训机构深化现有模式,扩大行业覆盖面,修桥引路,搭建新老企业家交流平台,突出以大带小,以老带新,成立资深企业家导师团,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进行传、帮、带教育。

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全面提升湖南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素质具有可行性

该机制在充分尊重各方的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阻力较小,有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使得该项制度具有可行性。

第一,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满意。满足了不同层次企业家个性化成长需求。在相关部门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筛选的基础上,第三方培育机构依托专业能力结合三个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发三套科学的课程体系,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进行分层分类培养,更易于让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满意,激发企业从自发成长到自发成长与组织培养良性互动之间的转变,如对于经营人才的重点在于提高综合素质,并有条件地鼓励培训学分与更高层次学历教育学分的转换;对于领军型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培养的重点在于提高政治素养,根据培养结果,在其中选拔一批综合素质较好的优秀人才;对于成长型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的重点在于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第二,承接政府购买业务的第三方机构满意。有助于做大做强,塑造品牌。财政资金的引導作用,有利于优秀的人才、优质的社会资本等要素向市场上处于发展瓶颈期的第三方服务机构集聚,促进他们跨过瓶颈做大做强,更好的塑造自己企业品牌。

第三,政府满意。降低了成本、发展了服务业、服务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更多以及效果能够得到检验和维持。政府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训服务,首先,能够缓解相关部门任务过重,编制紧缺的局面,使相关部门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其次,第三方优质培育机构,对于如何做好教育工作驾轻就熟,相对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利用现有资源为更多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提供更专业和更优质的教育服务;然后,政府购买服务,还能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人才投参与到行业中来,有助于发展相关服务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后,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以及专业机构组成政府购买服务的综合评价机制有利于检测服务机构的成效,使培训服务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五、政府购买民营企业家培训服务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第一,存在培训服务购买主体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的可能。通过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宣传,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鼓励购买主体和承接服务股务机构双向交流以及设置培育工作专项考核制度来解决。

第二,存在第三方优质培育主体供给能力不足的可能。可通过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政策扶持,如提供专项扶持资金、免费办公场地和设备等,协助塑造品牌,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等措施,帮助优质培育主体做大做强。

第三,存在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欠佳的可能。一方面鼓励优质培育机构加强研发能力,积极参与相关政府课题的申请,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与时俱进,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案。同时依据政府购买服务综合评价机制,对培训效果优秀的第三方培育机构进行额外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服务质量不合格的第三方培育机构,加大惩罚力度,鼓励和引导培育机构提高培训质量。另一方面对于培训对象,通过个性化的激励方式,激励他们主动成长,如对于经营管理人才,可以借鉴学分银行制度,设定标准,鼓励培训教育学分与更高层次学历教育学分的转换。

参考文献:

[1]陈姝,陈芳.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育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报,2013(12):33-34.

[2]曹胜,杜裕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2):110-114.

[3]汉吉月.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80-81.

[4]林国华.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代表人士政治思想引导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新丝路,2016(16):84-86.

[5]桂婷炜,杜建国,姜琼琼.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创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038(20):24-29.

[6]陈天鹏.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和工作绩效[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9.

[7]孟姝瑱.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代表人士能力素质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9,000(002):103-108.

[8]桂婷炜.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9.

[9]张琭颖.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现状及引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10]孙庆珍.山东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山东青年,2016(10):149-152.

[11]陈志华.政府购买服务[D].厦门:厦门大学,2012.

[12]韩俊魁.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06):128-134.

[13]蔡苕升.政府购买服务[J].中国减灾,2004(05):26-27.

[14]魏中龙,王小艺,孙剑文,等.政府购买服务效率评价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25(05):21-25.

[15]陈锦梅,吴文兴,吕天佑.关于政府购买服务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0(44):32-35.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丁思懿

民营企业家改革与发展论文 篇3:

民营企业家的精神动力及激励机制

[摘 要]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与民营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关系密切。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主要有哪些,它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以及如何来激励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这些都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学界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政府的政策扶持机制、平等的市场竞争机制、社会地位的认同机制、企业的文化培育机制和家庭个人的支持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精神动力;基本特征;激励机制

一、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主要精神动力

在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诸因素中,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因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基于对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和笔者实证调查①的分析来看,当前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

(一)个体和家庭的内源性动力

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来说,之所以要创业,发展企业,其中来自自身和家庭的因素成为其发展企业的内源性动力,也是支撑其发展企业的首要因素。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企业家的心理状况是企业家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的压力情况及幸福感也是反映企业经营环境、社会心理及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1]企业家的心态如何将影响着他们创业创新的热忱,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调查问卷显示,当问及“您初始创立或投资企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在诸多的选项中,排在并列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是养家糊口和追求自己的事业,各占36.3%和34.5%,二者合加起来超过了70%(见表1),可见基于家庭和自身的原因成为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内源性动力。

在访谈中,有不少企业家告诉笔者:“若不是为了家庭,为了能在他人面前争一口气,谁愿意吃这么多的苦,受那么多的罪。别看我现在风光,天天坐在办公室,刚创业那段时间,为了推销产品,天天往外跑,饥一顿,饱一顿,现在的胃病就是那时候造成的,天天睡不着觉,一想到借了那么多钱,只能硬着头皮上,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老婆小孩都不管的。”正如我们的调查问卷所反映的,大多数的企业家在家庭和事业的时间分配上,分别有35.3%和47.1%的企业家选择“二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事业上”“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事业上”(见表2),可见超过80%以上的企业家选择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发展企业这一事业上。

当然,其付出与回报也是成正比的,在问到“发展企业给您带来的最大收益”时,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分别占到总数的43.2%和23.5%(见表3)。

(二)市场和利益的直接驱动力

如果说基于家庭和自身的原因考虑是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内源性动力的话,那么在此基础上,来自市场和利益的因素则是民营企业家发展的直接驱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2]作为一个企业家,尤其是创业的初期,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生存问题,因此基于市场和经济利益的考虑成为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打算在事业上如何发展”时,排在前三位的是“力争企业成为行业最佳企业”“维持企业的现有规模和正常运转”“准备扩大企业规模”,分别占到总数的41.2%、29.4%和17.6%(见表4)。正如龙南县某民营企业家所谈到的:“目前这个阶段,对于我这样规模的企业来说,谈社会责任还不太现实,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怎么样扩大生产占领市场,多营利。只有企业多赚钱,多营利了,才会考虑回馈社会,但生存是我们的第一选择。在我看来,不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而大谈社会责任,这样的企业是走不远的”。

(三)政府和社会的外部推动力

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就像行驶在大海中的一条船,除了靠民营企业家这样的舵手保障企业这条船向前安全行驶外,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因素也是企业家发展企业的另一动力。政府和社会的外部推动力,一方面既体现在政府基于政绩、财政或体现政府服务职能转变等因素的考虑从资金和政策上推动当地的民营企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民营企业家们也要考虑企业员工的就业问题甚至是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调查问卷显示,当问及“促使您做好、做大企业的原因”时,排在前三位的是“自己的人生目标”“政府力量的推动”“丰厚利润的回报”,分别占到总数的31.2%、23.3%和22.4%(见表5),可见,在影响企业做大做强的因素中,基于政府和社会的原因考虑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正如南昌县的一位民营企业家所讲到的:“虽然企业是你一手创立的,但一旦企业发展起来,就不是由你一个人来决定它的命运,县里面虽然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在他们的财政收入预算中,早已将你这一块纳入,你不想发展都不行,有时候他们都上门服务,你都不好意思不扩大生产”“作为企业,我们也有社会责任,一是保障企业的正常发展,让员工都有活可干而不用担心失业,二是对一些受灾群众进行捐赠,既体现了我们的企业责任,又扩大了企业的社会效应”。

二、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精神动力的基本特征

(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不同

如上所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既有来自家庭和自身的内源动力,也有来自市场和利益的直接驱动力,还面临着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在推动力。然而,这些精神动力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呈現出结构性差异。调查显示,当企业处于创立时期,民营企业家更多的是基于家庭和自身因素的考虑,考虑如何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如何营利,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经济利益。正如表1和表4所显示的,为了“养家糊口”“追求自己的事业”“力争企业成为行业最佳企业”等目的是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最主要原因。而当企业处于发展阶段,甚至是成熟阶段,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则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从家庭、自身和经济利益的考虑转向了在保障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更多的社会责任,如当地的财政收入问题、就业问题等。正如一位民营企业家自豪的说道:“我现在不担心企业的生存问题,我们每年给当地政府缴纳上亿元的税,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公益和捐赠活动,如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企业就捐了100万元,还提供大量救灾物资。”

(二)企业规模大小不一的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也不同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事实上企业也存在以上五种需求,当企业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求问题时,就会向更高级的需求转向,基于社会责任感的考虑正是企业自我实现需求的体现。同样,企业的规模大小和发展程度对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相比较而言,规模较小的企业,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相对要弱一些,其动力主要来自于家庭和个人层面;而规模较大企业的企业家的精神动力则要更强,其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和社会等外部性动力。调查显示,同样是对“创立或发展企业的最主要原因”等问题进行分析时,当我们控制企业规模这个变量后,发现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交叉分析所得到的系数λ=0.45,可知企业规模和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主要原因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用企业规模来预测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可以消除45%的误差。具体来说,当企业规模低于年销售额500万时,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回答“发展企业的主要原因”时,主要是基于家庭、自身和改善物质生活,获取经济利益等原因考虑;而当企业年销售额高在1000-5000万时,基于“政府力量的推动”和“社会责任感所使”也成为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重要原因。

(三)不同文化程度的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也不同

从民营企业家个体层面来看,个体的文化程度高低会影响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调查显示,当对“创立或发展企业的最主要原因”问题进行分析时,在引入民营企业家文化程度这一变量并对其控制后,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精神动力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交叉分析所得到的系数λ=0.39,可知民营企业家文化程度和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主要原因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用民营企业家文化程度来预测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原因时可以消除39%的误差。具体来说,当民营企业家的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时,更多的民营企业考虑的是家庭、自身和改善物质生活,获取经济利益等原因;而当民营企业家的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时,基于“实现人生的目标”和“社会责任感所使”等原因也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正如一些民营企业家所说的:“我就一初中水平,初中毕业后就在外闯荡,现在好不容易有自己的企业,已经很知足了,和过去相比,家庭条件有很大改善,但不会再扩大规模了,毕竟资金有限,现在生意也不好做”“大学毕业后,我没有去找工作,拿工资也赚不了多少钱,在父母帮助下,开了家小公司,现在规模越来越大,公司不存在生存问题,现在主要是想把公司做大、做强,争取上市,虽成不了马云这样的商人,但也希望有一天能排进胡润榜上。”

三、构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激励机制

(一)政府的政策扶持机制

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调查显示,73.2%的被调查企业家认为“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家的扶持力度”。另一数据显示,在“您认为影响未来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时,29.4%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效的政府激励机制”。

1.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税收负担。加快并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扩大民营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加快“费改税”步伐,清理对民营企业的各种收费项目,借助税收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指导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尽快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立足区域发展的战略,把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加强对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培训。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私营企业主提供分类的培训教育,更新民营企业家的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培养出一批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企业家。在调研中,不少的民营企业家提到,目前企业家的培训教育主要以企业家个体化的行为居多,而政府有组织的较少,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家的学习动力相对就较弱。一些企业家呼吁政府应该要更有所作为,为民营企业家提供更好的平台。

3.设立专项的奖励制度。民营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力量之一,对这一群体也要设立专项的奖励,以此来激励他们,如奖金、税收优惠、贷款优惠等。首先,要建立专项的奖励制度。要将民营企业家及其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要素纳入到奖励制度中去,并将这种奖励纳入到企业融资、税收、用地和科技等各项政策中去,把这些要素之间相互打通,让真正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真正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要定期开展优秀民营企业家或民营企业评选活动。比如,可以每2年为一个周期开展全省十佳企业评选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和模范榜样来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民营企业家相互之间的良性竞争,以此激活企业发展的活力。此外,还可以对科技创新贡献大的民营企业家进行嘉奖。

4.加大对民营企业家的宣传。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对那些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在舆论上给予宣传,宣传他们对國家、社会和企业做出的贡献,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他们从精神上获得社会认同感和事业成就感。同时,更要注重民营经济宣传的质量,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二)平等的市场竞争机制

通过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机制,让民营企业家与其他范畴企业家之间有平等较量机会,使民营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壮大起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1.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的活力。政府要通过加快简政放权,通过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等来给市场减负松绑,把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市场和企业,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此来真正促进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2.要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将民营企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必须进一步明确放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打破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行政性垄断。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共设施等领域,具体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清洁能源、热电联产、军民品生产、医疗设施以及城市供水、供电、供暖等行业领域。

3.平等的市场优惠政策。在制定和实施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贸易政策、人才政策等有关政策时,要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在科技立项、成果鉴定、成果奖励等方面,民营企业应享有与国有企业、院所同等待遇。

4.培育灵活的人才市场。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第一资源。努力建立政府搭台、组织企业参加人才招聘的机制,为企业引智引才。引导民营企业实施人性化、科学化管理,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发展的空间和成长的机会,使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三)社会地位的认同机制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对其发展企业的动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现实中,追求社会的认同也是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又一重要动因。良好的声誉是企业家的成就发展的需要,也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取更多的经济回报并非民营企业家发展企业的唯一目标,他们还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以实现自我的价值。调查的结果显示也是如此,在问及“在过去的时间里,发展企业给您带来的最大收益是什么”时,回答“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提高了社会地位”三者的比例为52.9%。同时,在问及“在未来的时间里,您希望发展企业给您带来的最大收益是什么”时,仅“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项就高达53.4%。(见表7)

1.要努力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民营企业家在省、市、县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比例,不断增强他们的代表性,充分发挥其参政议政的作用。民营企业家通过参加人大、政协,不但可以提高其政治地位,也可以增强与政府协商对话的能力,从而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潜力。据统计,目前江西各级商会组织中,非公企业人士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13人,担任江西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200多人,担任县级人大代表1198人、政协委员3513人。在调查访谈中,民营企业家普遍表示就是希望能够增加民营企业家的入党名额、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代表名额。无疑,民营企业家的参政议政之所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重要形式,其得益于中国转轨过程中民营经济在政治上获得认可,并且成为日益重要和普遍的政治关联形式。[3]

2.加强政府与企业家之间的交流,使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的企业家自觉为社会多做贡献。在企业家基本物质条件相对满足的前提下,对荣誉感的需要欲望会逐步上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民营企业家感受到在政府政策与决策方面有他们的声音,这对那些實现良好经营业绩的企业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也将引起他们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欲望。此外,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对企业素质和企业形象等进行评估,科学地显示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从而间接地显示出企业家的地位与作用。

(四)企业的文化培育机制

1.提高民营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发挥核心作用。民营企业家在民营企业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管理者,还是直接受益者,是多种角色的集合。他们的率先垂范和倡导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培育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还不高,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所以,培育好企业文化,首要的是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这也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2.更新理念,注重企业灵魂的塑造。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对于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4]新发展理念不但适用于行政部门,而且也适用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构建中,要以企业经营灵魂塑造为中枢,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集体价值观,培育反映企业集体个性的集体行为。同时,民营企业要保持制度制定与文化理念的一致性,将本企业的价值观渗透到各项制度之中,通过制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来保证企业价值取向的实现。

3.打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是指通过一定的价值观来激发工作人员,让他们遵循相应的价值观标准和思维方式。在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润滑剂,也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对企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少些拿来主义,多些创新。如“质量就是生命”“顾客就是上帝”等文化语言和符号,没有突出本企业的文化特性,这种缺乏个性的企业文化很难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民营企业要准确定位自身的企业文化,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并将这种文化灌输和渗透到企业员工中去,形成自己个性色彩鲜明的企业文化,从而产生巨大的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严冰.四大因素影响中国企业家心理健康[EB/OL].人民网,2010-08-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3]胡旭阳.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及其经济效应分析经济[J].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2).

[4]冯蕾.“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N].光明日报,2016-06-06.

[5]高凤荣,宋惠卿.宋艳君试析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7,(3).

责任编辑 杜福洲

作者:姚亮 吴振华

上一篇:农业局专项治理工作总结下一篇:实验学校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