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价的中医护理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例护理人员,分别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管理前后的护理情况调查对比。结果:在服务态度、专业技术与病房环境管理上,评价管理后均显著高于评价管理前,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评价管理后为97.5%,评价管理前为82.5%,p<0.05。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质量评价的中医护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质量评价的中医护理论文 篇1:

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2名在病区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个小组,采取常规中医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评价的则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护理常规应用、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在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护理整体质量,值得重视。

【关键词】中医护理管理;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价值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入实施,我国各大中医院也愈发重视护理工作。其中,护理质量不仅能够将护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体现出来,而且也反映了中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在此种形势下,中医院为向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就应转变传統的护理管理模式,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工作,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同时,充分促进中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1]。基于此,本文以我院72名护理人员为例,就在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的价值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试验对象为我院72名在病区工作的护理人员,时间为2016.5~2018.10。将护理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名,其年龄跨度为21至47岁,平均(32.57±4.06)岁;工龄为1至20年,平均(11.08±1.53)年;2名为副主任护师,8名为主管护师,21名护师,41名护士;学历水平:中专21名,大专34名,本科及以上17名。基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不大,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中医护理管理模式,也即对护理人员掌握中医理论知识的程度,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以及辩证施护的实施效果展开考核。对于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则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体操作如下。

(1)与患者展开访谈。考核团队通过与患者展开访谈,从而充分了解其中医护理情况(包括住院的环境,病情控制效果,用药及饮食指导,情志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通过对患者了解及掌握上述中医护理内容的程度进行考察,并以此为依据,对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做出评判。

(2)与护理人员展开访谈。考核团队通过与护理人员展开访谈,从而对其掌握及运用中医护理知识的情况进行考察。其中,考核的内容主要有中医重点护理内容的掌握程度,疾病症候分型的准确性,以及辨证护理的实施效果等。考核人员需认真听取护理人员的回答,并以其回答为依据,做出准确评估。

(3)对护理现场进行检查。安排考核人员对护理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展开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全面了解并评估护理人员中医诊疗仪器的使用是否规范,推拿、按摩的力度及手法是否到位,中药的用量及用法是否准确,各项中医护理操作及病房环境护理的实施效果等。除此之外,还需 检查护理人员是否严格按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是否完整且准确记录患者的病例等,及时将中医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找出,并进行纠正。

(4)提出整改措施并执行。考核人员应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对中医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与相关科室的主管人员取得联系,与其就问题的解决方案展开共同探讨,并确保提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及针对性。此外,还需对护理人员展开良好的培训,在促进其中医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及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应用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1.3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常规应用、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于采集到的计量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当P<0.05时,证明结果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的中医护理常规应用、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结论

中医作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一种疗法,其主要研究人体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并兼顾疾病的诊治与预防。近些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养生也愈发重视,而在养生方面,中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具体分析,中医护理主张“三分治,七分养”,认为相比于治疗,做好预防工作更加重要。作为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医院应积极做好中医护理的管理工作,通过对护理管理体系进行规范与优化,从而充分促进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患者信任度与满意度的提高[3]。

本实验中,通过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常规应用、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仅采取常规中医护理管理的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在应用护理质量评价时,安排考核人员来访谈患者及护理人员等,从而充分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以及护理人员掌握中医护理知识的程度;通过对护理现场进行检查,可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对护理人员的中医 护理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束访谈及现场检查工作以后,考核人员再将护理管理中的问题及时找出,并提出改进方案,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可充分促进其中医护理操作能力的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通过在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护理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小兰.护理质量评价在提高中医护理管理水平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14):165.

[2]高心悦.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5(05):257-258.

[3]张学智.探讨护理质量评价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27):179.

作者:徐秀英 邵殿华

质量评价的中医护理论文 篇2:

中医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例护理人员,分别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管理前后的护理情况调查对比。结果:在服务态度、专业技术与病房环境管理上,评价管理后均显著高于评价管理前,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评价管理后为97.5%,评价管理前为82.5%,p<0.05。结论:中医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护理管理;护理质量评价管理;管理效果

中医治疗技术不断发展,而为了提升治疗的效果,中医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其护理关系到患者生理与心理的恢复状态,影响着患者治疗配合度和顺利程度。护理人妖需要懂得专业的护理技术、沟通能力以及各方面综合素养才能有效的达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认可与配合度。而对于护理工作做一定的质量评估管理,可以有效的起到监督管理作用,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细致度与积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例护理人员,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9名,护士21名;学历上,中专19人,大专8人,本科13人;年龄范围为20岁至49岁,平均年龄为(31.8±3.9)岁。

1.2 方法

有本院专业理论水平与经验丰富的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构成专家团评估检查小组,其中主要是护理部主任与副主任为主要成员,对中医护理标准有纯熟的掌控与知晓,对于日常护理质量检查保持常态化操作,定期与随机性检查结合。对护理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访谈的形式做调查监督,其所有评价标准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展开,要保证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与满意。同时要针对护理的患者做对应的情况访谈,了解其生活起居护理、饮食、用药与情志护理等情况的状态,让患者对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各方面内容做评估反馈,了解护理人员对专业技术的掌握能力以及岗位服务意识的执行能力。对责任护理进访谈,了解其对科室内中医护理情况的反馈状况,了解辨证施护的具体操作与执行效果,对护理人员在安全问题上的处理情况,以及在护理执行中,上级护理人员对护士的具体指导情况,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对医院管理的护理流程执行情况等。与护士长进行访谈,了解护理计划、培训等情况的落实与熟悉状况,以及对护理质量评估情况的了解程度。此外,要配合现场督查管理。对于护理中的基本技术与操作规程执行状态、护理记录、护理项目开展、分级护理措施、辨证护理、患者身份审核、护理质量问题与情况、护理改进措施与跟踪调查情况,护理人员对培训计划、内容与执行、考核的情况与记录,护理文书、查房、病例讨论与疑难情况处理中是否有涉及到中医护理以及对应的辨证护理处理。对患者进行跟踪性调查,了解其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入院、给药、抢救各流程是否规范,审核相关制度的落实状态,了解流程与规范上的漏洞与疏忽之处,而后针对护理情况做质量考评。以及考评情况,做对应的考评报告,而后为科室护理提升做对应的管理指导意见,并且具体到落实的方案与执行,此外要有整改的管理时间约定,督促护理工作管理的进程[1-3]。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服务态度、专业技术与病房环境管理等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调查表进行90分 至100分为非常满意,80分至89分为基本满意,80分以内为不满意,满意率为80分以上群体的总比例。所有评价来自于患者200例调查数据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护理服务质量情况

如表1所示,在服务态度、专业技术与病房环境管理上,评价管理后均显著高于评价管理前,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见表2,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中医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估来达到发现护理问题、提出对应解决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升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谨慎性,让护理执行更加落实到实处,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提高疾病恢复效果。科学合理的监督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将护理质量评估与个人薪资考核和岗位晋升直接挂钩,在一定程度还可以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因此,护理质量评价时护理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有专业的评价体系与操作人员,有效的找准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所在,才能真实的反馈临床护理工作问题。具体的护理质量评价的操作频次、监督措施等方式需要依照各科室与医院人员物资具体情况而定,要保持护患双方没有较大的情绪反感与波动,要在积极配合度的情况进行,不会打扰到患者正常的疾病治疗与恢复,同时不会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高心悦.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5):257-258.

[2]韦衡秋.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3):100-101.

[3]李小英.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4):116-117.

作者:张梅

质量评价的中医护理论文 篇3:

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的尝试

【摘要】目的: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需要,是现代护理理念的需要。中医护理理论可以指导辨证施护,提升基础护理效果,促进基础护理发展。在护理教学和护理实践中,可以通过中医护理理论的培训、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基础护理操作,从而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

【关键词】中医护理;基础护理;中医理论

护理的理念历来在中医中占有重要位置,“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充分显示了护理在中医中的作用,按摩、针灸等传统中医方法在护理中的应用也显示了中医护理在基础护理中的作用。

1基础护理中引入中医护理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现代健康的概念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人的健康、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1]。护理也已经由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为整体,以生物学的病人与社会、心理学为整体,以病人与社会及周围的环境为整体,即整体护理。而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整体观念包括了人体、社会环境、心理等各方面,要求各方面的平衡与统一。这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相一致[2]。充分说明了中医护理与现代整体护理的理念是一致的。中医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需要。中医护理能丰富优质护理内涵[3]。中医护理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中尤其是预防和康复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药、按摩、针灸等均有助于康复治疗,对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命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真正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预防和康复护理。

中医护理有自己的护理特色和优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这种特色和优势更是发扬光大,中医药技术为中医护理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2基础护理中引入中医护理的方法

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认识到中医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重视中医知识的学习,掌握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是做好中医护理工作的基础。《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明确要求,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中医医院工作三年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技术,必须有中医护理的理念,有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护理操作规程要在这些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进行。其次是在基础护理的教学中引入中医护理。护理院校的学生时期,是打好基础的时期,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中医护理的理念和提高理论基础,并将中西医护理相互结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两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促进社区医学与全科医学护理的发展。再次是要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与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在护理操作培训中,要结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将中医护理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康复训练护理、饮食调护等护理方法融合在基础护理操作中。让护士正确理解预防与治疗的原则,树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观点。理解观察在护理中的作用,了解心理护理对治疗的作用,多于患者沟通,帮助病人克服负面情绪,“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既来之则安之”,使患者保持乐观、平静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在饮食调护中,帮助病人制定合理的食谱,教会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对口舌生疮的患者,除遵医嘱给予清热解毒的外用药物外,还要嘱患者忌食油腻煎炸食物,以免心火亢盛,心火上炎。同时在情志护理上,嘱患者不要有激动发怒等过激的情绪,以免火上加火,使病情加重或者拖延治愈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膳食护理,并且有时还可以代替药物的治疗[4]。尤其是在病人初愈,脾胃功能还未完全恢复时,应少食多餐,以促进病人的康复。第四是要将中医护理的知识融入基础护理实施。如长期卧床的病人,可运用康复护理的理念,为病人进行背部和肢体按摩,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在测量脉搏时,可利用脉象形成的原理,从脉搏的次数、节律、浮脉、沉脉、数脉、缓脉等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等[5]。

3将中医护理的特色融入基础护理

在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的过程中,将中西医进行结合,各取所长,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如压疮护理时,在常规压疮护理的同时加用中医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效果,缩短疗程。如首先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可用浸泡中药红花、紫草、丹参的酒精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发生。压疮发生后,可以用中药涂抹、清洗、TPD烤灯照射,有利于压疮的愈合。

对风湿性关节炎、骨退化性病变等骨质疾病可通过药浴加按摩,过药液的有效成分刺激相关穴位,达到气血调和、经络疏通、祛邪扶正的作用。

总之,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和精华。在辨证施护前对病人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解,在护理中综合分析望、闻、问、切所搜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辨清疾病的性质、部位、原因,结合个体性别、年龄、体质及气候的变化,结合情志调节选择合理的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药物薰洗等相应的护理技术进行疾病防治。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可以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增加基础护理效果,促进基础护理的发展,提高护理人员观察疾病的能力,丰富优质护理的内涵,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黎娟兰.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的尝试[J].内蒙古中医药,2013,(12):163-165.

[2]冯明英,熊玉华,黄琼芳.医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探[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7):382-383.

[3]陈超.中医饮食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22):12-15.

[4]楊翔宇,成翼娟.护理质量评价中医院感染评价标准的构建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1):29-31.

[5]高倩.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8):302.

作者:张家瑛

上一篇:先进申报材料三篇下一篇:毕业总结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