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分析了山區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后续管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护意识差,参与力度弱;受益区域广,经费落实难;地形落差大,损毁频率高。从理顺产权归属、健全管护制度、筹集管护资金、引导设施使用、示范引领带动、履行监督职责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山区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后续管护的对策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地整理档案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地整理档案管理论文 篇1:

关于农村土地整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农村,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妨碍了土地整理工作的进行,进而影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全面实现, 影响补充耕地的质量。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宣传方面、生态方面、社会方面五个方面来寻求解决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途径, 使农村土地整理规范化, 以提高农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 土地整理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的现状为农业从业人口多,大约有8亿农民;耕地面积少,可开发的土地质量和数量都不足。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土地整理的概念,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一般分为市地整理和农地整理,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的重点是农地整理。根据《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到2010 年,全国约有近1733.3万hm2 的土地需要调整改造,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

2005 年10 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土地整理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必将为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发挥长期而重要的支持作用。

一、农业土地整理中的一些问题

我归纳为五方面的问题,分别涉及土地整理如下几个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宣传方面、生态方面、社会方面等。

1、经济方面

(1)整理项目的资金仅仅是政府投入,资金渠道单一,资金利用的效率不高。由于我国广大土地都需要整理资金,仅仅政府的投入是很不够的,在大多数的土地整理项目中,资金不足是制约土地整理工作的瓶颈,影响土地整理的效果。同时,尽管国家实行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制度,土地整理的资金在由上级发放到下级时,还会出现相关资金的截留,使本来就不足的资金更显得捉襟见肘。同时,会影响土地整理项目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影响项目的工程质量。

(2) 要长效进行土地整理资金投入,不仅要做好整理的资金投入,还要对完成的整理项目进行长效管理。有些土地整理项目完成了土地整理项目,其后,没有配套资金管理和维护项目的设施,过几年后,新增耕地中水渠堵塞、树苗枯死、道路塌陷, 项目的其他设施也有所损坏,成了新的抛荒,是“一年种、二年荒、三年回到老模样”,使土地整理变为了土地平整,失去了土地整理的意义。

(3)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利用新农村建设中规划或已建好的工程设施,节省整理项目的资金。有的地方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和新农村建设中,申报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建设,在施工中,是两份钱做一份事,从中捞取利润。

(4)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层层转包给其他不正规的施工队,项目领导从中从事苗木、砂石生意中攫取利益。使土地整理项目不能起到规划的效果。

2.政治方面

(1)土地整理项目一般是行政领导挂名,领导整理项目,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使整理项目领导不得力,指导不到位,影响整理项目的效果。土地整理工作是系统工程, 土地整理涉及到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畜牧、财政等部门。为了土地整理项目的顺利进行,就要这些部门形成共识,统一领导,统一行动,使部门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由政府负责,国土部门牵头,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土地整理工作。

(2)整理项目当地领导为了依靠整理项目,满足其自身政绩要求,仅仅片面追求表面上的占补平衡,使整理项目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土地整理队伍里缺乏专业人才和市场化土地整理公司, 以至政事不分, 机构不健全, 对农村土地整理监督指导不力。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从申报、立项、实施均是国土部门参与并委托村委会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 把农村土地整理当作追求经济利益的项目, 往往是以赚钱为目的。

(3)由于土地整理项目一般不是小的工程项目,其中涉及到较大的资金,但一般是行政领导一手遮天,没有相应的土地整理的监督机制,较容易发生腐败的行为。这是土地整理相关制度的缺陷。

3.宣传方面

(1)农民是整理项目的主要受益者,要进行整理项目也需要广大的农民的支持,要向广大的农民宣传土地整理的好处,才会使整理项目的顺利进行。通过土地整理,真正实现农业增加产量,农民增加收入,生态得到改善,农村更加整洁,农村更加文明和谐。

(2)同时,也要向广大的社会宣传整理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好处,促使政企结合。引进一些有土地整理专业背景的公司参与到土地整理项目中来,实现政企双赢局面。这样既解决土地整理专项资金不足,又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4.生态方面

(1)土地整理项目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导向下,土地整理项目单纯追求耕地数量的增加,不考虑整理后的生态破坏,同样也不考虑耕地的质量的影响。在土地整理项目立项过程中, 仍然过分强调数量的增加。而土地质量、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往往只作形式上要求。尤其是在当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促使下。许多土地整理项目都把能否增加耕地数量作为项目能否立项的主要指标, 这是导致土地整理过分注重数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5.社会方面

(1)我国的国情决定要进行土地整理项目。我国现有13亿的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1%,但耕地仅占全世界总耕地的7%,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而不造成世界粮食安全的危机,中国实行土地整理制度是很必要的。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全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土地整理项目的建议:

1.完善土地整理的制度体系。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国家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土地执法人员的素质,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表现在缺乏明确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政府仍热采取行政手段而非市场的手段运作土地,采取直接的手段而非间接的手段对农村土地整理进行经营管理,这种管理带来的后果带来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对土地的管理政府应该在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地价监管、耕地保护政策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在土地经营方面应该交给市场调节,从而从宏观上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监督。另外,应加强土地整理权属登记管理和地籍档案管理工作。农村土地整理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按照中央关于部署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村土地的调研和立法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整理机制。针对农村土地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加大对农村土地市场服务体系的投入,以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在土地整理项目加大公众参与力度。调动群众参与土地整理是农村土地整理成败关键举措。在农村土地整理中涉及项目区零散户归并、旧宅基地整理、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补偿, 这些都与农民利益休戚相关。没有农民参与, 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公众参与土地整理项目,可直接了解项目各方面的情况,提出意见,起到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使规划方案更加可行,设计更加科学,实施更为顺利。也要召开村民代表会, 土地整理中项目向农民告之,对群众对土地整理意见归纳梳理, 获取准确的资料,双方达成共识,制定可行的调整方案, 消除农民群众抵触情绪,使群众理解支持土地整理。在项目区选择及规划确定以后要及时公示,当土地整理工作触及农民利益时,要给予农民适当的补助;同样,当项目区新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占用的农田,要调换或给予补偿。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登记, 确立合理补偿办法。

3.拓展土地整理项目的资金筹措来源,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是土地整理发展的润滑剂,没有资金的支持,土地整理工作将无法开展。目前的土地整理资金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以福利的形式下拨给项目区,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有限,这种资金来源方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可持续的土地整理必须拓展土地整理资金筹措渠道,土地整理也必须改变目前土地整理收益率低、收益期长的缺点, 吸引银行资金、社会资金和个人资金投入到土地整理中来。在资金开源的同时,也要注意资金的节流,加强资金利用管理,缩短资金流通渠道,减少资金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土地资金的利用效率。

4.加强土地整理项目的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施工、验收等规范要求, 并签订相关合同,建立严格的施工资质审查, 杜绝层层转包。要求项目承担单位按质施工,对大的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 择优选择具有施工资质的企业。并加强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督,防止施工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对不按要求施工的责令停工改正,如无效根据签订的合同执行违约的处罚。还要抓好试点村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路成框、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 达到高产稳产农田要求, 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产能运, 提高耕地生产能力。让农民看到土地整理带来的实惠,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农民从土地整理项目中实实在在得到好处。

5.对于整理项目的效益评价,大多数仅仅进行项目前期效益评价,效益后评价开展较少。总体上,效益评价不说重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健全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制度, 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 在项目设计阶段进行初步的预评价,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再进行详细的效益后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上也要有所创新, 应该将土地整理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纳入土地整理收益中去进行成本效益核算, 这将更有利于促进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

6.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到土地整理项目中。只有将生产实际和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发挥科学技术的先进性,提高实际生产的效率;同时,通过实际生产运用可以改进科学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前进。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双方都将受益,实现互利双赢,造福与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伟,张宏业,郑财贵.建立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机制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4)

[2] 陶文星,杨子生,罗妮.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09, 37

[3] 郑拥军,孙鹏举,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09,37

[4] 朱红波.深入开展土地整理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第25卷,第1期

[5] 洪红,周军.浅析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2008(12)

作者:熊 迅

土地整理档案管理论文 篇2:

山区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后续管护问题与对策

摘要 分析了山區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后续管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护意识差,参与力度弱;受益区域广,经费落实难;地形落差大,损毁频率高。从理顺产权归属、健全管护制度、筹集管护资金、引导设施使用、示范引领带动、履行监督职责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山区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后续管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后续管护;山区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asic Tobacco Field Consolidation Follow-up Management in Mountainous Area

ZHANG Mei-shui,TANG Ying-liang(Guizhou Province Tobacco Company Qiandongnan Prefecture,Kaili,Guizhou 556000)

Key words Basic tobacco field;Land consolidation;Follow-up management;Mountainous area

烟草行业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不断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开展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是继烟草行业开展烟水工程、密集烤房、育苗设施、机耕路、农机具配置等设施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深入推进及基本烟田土地整理的配套建设,山区烤烟生产条件已逐年得到明显改善,加快了田间机械化作业进程,有效促进了烟草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实现减工降本和提质增效目标。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轻管,加之管护机制不顺畅,责任主体不明确,管护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烤烟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笔者分析了山区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后续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引导、责任主体、资金筹集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1 山区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后续管护问题

近年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已逐步提上日程,各产区已相继在烟水工程、育苗设施、农机具、烤房设施等项目进行了积极探索,已形成了受益主体管护、合作社运作、专业队承包等多种管护模式,有效提高了设施利用率,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起步较晚,对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实施后的管护问题预见性不够,导致该项目管护工作相对其他设施项目滞后,管护难度较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当前,各烟叶产区政府相继出台了设施管护办法,对项目管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各级领导在会上也反复强调管护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管护主体及责任不明确,监督考核及奖惩机制不配套,相当一部分县(市、区)政府对项目建后管护工作漠不关心,既不建立机构,也不落实人员和资金,对存在问题遮遮掩掩,对管护工作涉入不多,乡镇和村委会效而仿之,导致管护责任主体缺失,工作落不到实处。

1.2 管护意识差,参与力度弱

多数烟叶产区在进行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前已进行了土地流转,整理结束后由种植大户承包经营,土地经营权发生改变,项目受益主体及承包经营户游离于设施管护边缘,未树立较强的设施管护意识,组织管理不到位,对设施后续管护工作主动关心不够,对土地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和使用,透支了土地的自我修复能力,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贫瘠化,给烟叶生产带来了严峻考验。

1.3 受益区域广,经费落实难

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建设内容包括去障回土、耕地平整、农机进出道口修砌、排洪沟渠修砌、烟田机耕路配套等内容,基本涵盖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类型,是现代烟草农业设施展示的重要平台。项目实施后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群众满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但由于项目区域内一些公益性的烟水工程及机耕路除了本区域受益外,还牵涉到相邻村组,造成管护责任不明确,管护经费筹集困难,设施修复往往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协调工作困难。

1.4 地形落差大,损毁频率高

山区基本烟田土地整理不宜“贪大图洋”,盲目追求视觉效果,应结合山区地形地势特点,规划以旱地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整理,采取“平倒坎、台成块、坡顺行、沟相连、渠相通、涝能排”的方式,宜平则平、宜台则台、宜坡则坡、宜梯则梯,以轻度整理为主,6.67~33.33 hm2连片区域为重点,突出小而全、效果好的特点。但配套的渠道、机耕路等设施多数处于“两山夹一谷”地带,点多面广,设施数量集中,雨季易受到山洪或泥石流沖刷破坏,后期设施损毁修复工作难度较大。

2 对策与建议

2.1 理顺产权归属

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受益烟农或村民委员会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产权所有人,也是管护的责任主体,应承担管理辖区内基础设施使用管护的主要职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烟农或村民委员会对其管辖范围内基础设施享有设施产权的权利和管护的义务。县、乡(镇)人民政府是其管辖范围内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使用管护的监督主体,县级人民政府对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辖区内基础设施管护情况承担监督、考核责任。

2.2 健全管护制度

强化设施建后管护,建立制度是保障。项目区地方政府需担负起管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协调好方方面面工作,推动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后续管护工作的开展,通过制定烟叶基础设施管护办法,成立管护机构,明确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资金,确保设施管护工作有制度、有专人、有资金。同时,针对项目类型拟定基本烟田土地整理管护具体管护措施,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管护办法”,确保工作步骤科学可行,管护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度高。

2.3 筹集管护资金

按照“地方政府补贴一点、受益主体自筹一点和项目设施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管护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建立财政专项管护资金。产烟县(市、区)从上年烟叶税收入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财政专项管护资金,列入下年度财政支出预算。二是受益主体自筹。由村委會召开村民大会,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按本村烟农每交售一担(50 kg)烟叶收取适当费用作为专项管护资金。专项管护资金由村民委员会向烟叶站提供“一事一议”决议书,并委托烟叶站统一收取,交管护机构存入财政专项管护资金专户。三是人饮工程水费收取。涉及土地整理区域人饮的烟水工程,向受益户收取水费,用于项目管护。收费标准根据当地市场价格由物价部门制定。四是可经营性项目的收益。通过在土地整理项目区闲置期间开展接茬作物综合利用,从经营和租赁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项目管护。五是加强管护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定管护资金使用制度,坚持自下而上申请设施修复资金,再自上而下审核批复的方式,把有限的管护资金用到实处,并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对农村财务的预决算工作进行进一步强化,完善资金票据管理以及财务档案管理等工作,做到用制度对人、事以及财务进行管理[1]。

2.4 引导设施使用

使用就是最好的管护。项目建成后,要加强宣传引导,结合项目特点,与市场搞好对接,制定综合利用措施,在非烤烟生产季节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蔬菜、瓜果或其他经济作物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设施,达到“以用促管”的目的。同时,要注重对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可通过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农家肥堆制发酵、增施有机肥、翻犁炕冬、合理轮作及保护性栽培等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有效提高地力。

2.5 示范引领带动

围绕重点烟区、发展烟区、潜力烟区,集中资源,高水平打造烟田土地整理示范项目,配套设施建管工作方案,促进设施建设和管护工作并重,确保示范点可复制、有推广价值。积极发挥区域示范带动作用,在土地整理区域合理安排机耕路、排洪渠、育苗、烘烤工场及附属设施,确保规模综合效应,打造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引领烤烟产业发展[2]。

2.6 履行监督职责

烟草行业是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因此烟草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去监督烟田土地整理项目是否正常运行,这是保证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烟草部门在将项目产权移交给当地乡镇政府或所在村委会时,根据管护协议要求,有权要求受益主体对烟田土地整理项目设施进行及时维护修缮,并跟踪了解管护效果。

3 结语

烟草行业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是对现有基本烟田实行综合整治,以提高耕地质量、种烟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作业为目的的行为[3]。土地整理项目的后期管护是实现土地整理工程综合效益长期发挥的保证,落实明确的管护主体、建立完善的土地整理工程后期管护制度、开拓多方面的管护资金筹集渠道是顺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有效方式,建设与管护并重必将是未来土地整理项目开展的趋势[4]。烟田土地整理项目靠的是“三分建七分管”,在后续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从管护机制、资金落实、管护责任等方面入手,以制度理顺机构,靠措施落实资金,用考核明确责任,努力做到“建管并重、以用促管”,切实推动山区烟田土地整理后续管护,确保项目长久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爱萍,宋斌,王强.对农村财务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0(2):51-52.

[2] 姚军.黔东南州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建设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340-341.

[3] 国家烟草专卖局.烟田土地整理管理办法:国烟办〔2011〕336号[A].2011.

[4] 潘文辉.关于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0(6):73

作者:张美水 唐映良

土地整理档案管理论文 篇3:

如何开展土地整理档案工作

土地整理档案是专门档案

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程,即依据土地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项工程对土地整理的面积、质量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内容包括对成片土地上的道路、管线、农居建设及土壤节后改造等,主要有选址、测量、科研论证、规划设计、审查批复、资金预算、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涵盖了工程建设、市政道路、通讯设施、园林绿化、土地复垦等领域。

有鉴于此,土地整理产生的档案种类多、数量大、专业性强,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及国土资源系统其他门类的档案。且土地整理项目的档案具有内在的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因此,在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时应遵循完整、准确、系统的特点。

土地整理档案的归档范围

土地整理档案资料的形成十分丰富,涉及阶段(环节)很多。与土地整理涉及的四个阶段——项目设计、监理、施工、竣工验收等过程一样,可以阶段确定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即形成的档案主要有立项、拆迁安置、招投标、施工及监理、竣工验收等文件材料。

(一)立项、申报阶段文件材料:包括国土管理部门申请立项的请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评估意见;土地利用现状的开发地块图:土地开发转向规划图:土地权属情况材料:项目工程规划设计平面图和工程剖面图;投资预算和资金来源及证明:水利部门对河滩地开发的意见及相关资料;勘察、测绘、设计文件,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察报,自然条件、地震调查,建设用地定桩通知书,地形测量和拔地测量成果报告,申报的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初步、技术设计图纸和说明,施工图及其说明,招投标文件等文件材料。

(二)施工阶段文件材料:施工技术准备文件、施工现场准备文件。包括工程控制、定位、安全、环保等文件材料;工程图纸变更记录:施工材料质量证明及试验材料:各种施工试验记录:施工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竣工测量等文件材料。

(三)竣工图:道路、桥梁、广场、隧道、水利(排水)工程竣工图;供水、供热、供气、电力、通讯等地下管线工程竣工图:高压架空输电线工程竣工图:污水、垃圾的处理处置等配套工程竣工图:各种厂、场、站工程竣工图等文件材料。

(四)项目验收阶段文件材料:项目竣工验收的请示及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核意见;项目竣工图;勘测定界图(1:2000)及数字化材料;经批准的立项文件、规划设计文本图样及预算文本;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项目实施方案;权属调整方案及实施情况;项目招投标有关材料;工程监理材料及总结报告:工程质量检验材料;工程审计报告等文件材料。

管理土地整理档案 应重点解决问题

1.健全档案管理体制

目前由于国家相关部门没有一个规范,用以约束、指导土地整理档案管理,因此,就目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分级负责。主要是针对不同级别项目档案的管理。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级、省级、市(地区)级土地整理项目的审批级别,保存一套在同级的国土行政管理部门(项目所在的县级国土行政管理部门可存部分项目施工、竣工材料);二是在实施土地整理时,制作至少三套系统的材料,待项目验收完毕,分别移交省、市(地区)、县级国土行政管理部门。

明确责任,各负其责。根据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程序和工程的特点,明确归档要求,包括时间、质量、整理义务等。归档时间可考虑在工程(或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竣工验收后,也可在阶段性工作完成后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前期即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由项目建设方(国土行政管理部门或代理业主1整理,监理、施工、竣工材料分别由监理、施工单位整理向建设方移交。此外,项目实行总承包的,由各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项目全部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并提交总承包单位汇总;由建设单位分别向几个单位发包的,由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积累其承包项目的全部文件:项目监理单位负责收集、积累项目监理文件。建设单位委托的项目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检查项目建设中文件收集、积累和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审核、签署竣工文件,并向建设单位提交有关专项报告、验证材料及其他监理文件。

项目档案的验收。按照《科技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都应对档案材料进行预验收,或在竣工验收时组织档案单项验收,验收由国土行政管理部门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联合组织,项目未进行档案验收的,不组织建设项目验收。

2.规范土地整理档案的整理要求和标准

分类。土地整理项目档案属类的划分,宜在国土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全宗里单独设置“土地整理”一级类目,可以在单个工程下结合单位(分部)工程设置二级类目录,再按照项目的阶段设置三级类目。

保管期限。立项、招标、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合同文件、监理及施工结论性文件、竣工图及竣工材料、项目原址及建成后的面貌等声像材料可作为永久保管:项目施工文件材料、监理的一般文件材料等可长期保管:其他一般性的文件材料短期保管。

立卷。具体整理归档时,应尊重土地整理项目档案完整、准确、系统的特点,以单个项目为基本整理单位,排列文件材料。排列、编目、装订时,参照《科技档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进行操作为宜。

项目档案卷内文件材料的排列,应注意文件材料须按照事项、专业顺序进行。同一事项的请示与批复、印本与定稿、主件与附件不能分开:相关图纸按照专业排列,同专业图纸按图号顺序排列;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纸的,文字材料在前、图纸在后。(作者单位:成都市档案局610072)

作者:张永红

上一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工程心得体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