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总局各厂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五年内可保证增加修车产量:内燃机车增加294台,电力机车131台,电动车组84列;增加配件产量10%;节约4500多个劳动力;经济效益超过10万卢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篇1:

科学技术发展与科学技术异化

【摘 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人际关系淡漠等相关社会问题和理论的介绍,旨在呼唤人们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际关系;物化;异化

科学技术发展的不仅仅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同时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等等。科学技术的频繁应用,我们成了被科学技术力量支配的角色。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与生产中,人们失去了自觉的主体性和自由,唯我的观念盛行,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人与人之间变得疏离。

一 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在以蒸汽机作为机器动力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的近百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进步,虽然它的进步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阶级,但是从这次产业革命的影响来看,它对于全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它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先进技术的传播冲击着人们旧有的观念、生活方式等等。实际上,伴随着三次世界革命的进行,我们的自身和我们所接触的世界确实受到极大地影响。

曾国屏在《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中指出:科学技术推动了人们的认识水平,延伸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手段和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现代化,推动着哲学观点和思维方式的变更[1],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在政治文明的产生了推动作用。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正是推动了中国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转型。二者的相互作用推动了政治文明的延续,同时在我国当代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政治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十分注重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不只是我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进步,它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我们在工厂里工作,进行的是被我们的企业家经过仔细测算的各个步骤操作,各个环节的紧密连接,使得我们无法得到喘息,根本无法享受那种生产的乐趣,我们没有了自我,成了奴隶。这不就是伟大的马克思曾经所阐述的“异化理论”吗?越发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和生产的日益集中,人们越发的被严格的控制。我们变成数字化了个体,我们在生产中根本得不到任何幸福的体验和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物化和异化现象。在当代社会,虽然已经没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但是并不代表着物化和异化现象的消失,人们仍然受到的是科学技术无处不在的控制,技术的合理性,使得我们屈服于扩大舒适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装置。[2]

二 人际关系的淡漠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批判了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社会的不断进步,原本应该得益于这种成果,恰恰相反,科学技术、技术理性破坏了每一个参与生产的个体,他们在这个先进的技术时代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在工作之中完全找不到自我,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他们不愿去彼此交流,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态度。卢卡奇恰恰将这种人的自我丧失的关注转向对科技、理性的全面的历史的批判。在马尔库塞眼中,科学技术已走到了它的反面,人们感受到的不是它带来的幸福,而是更多的失落,在这种技术时代,人的一切愿望与超越的理想成为了泡影。

人际关系的疏离也导致了人们对于公共世界的漠不关心,利己主义盛行,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随之急剧下降,没有了社会成员间的基本联接,社会变得松散、无秩序、规范与制度失去意义。

当代,众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的个体,工具理性和唯我主义成为这些社会个体在急剧变迁的社会转型期不断原子化的重要原因。人们忙于自己的生计,对于“物”的依赖表现的更为明显。在判断某些事物时,失去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各种问题的答案全然依靠“百度”的帮助。工具理性和唯我主义的产生同样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杰作”。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沉浸于这种虚拟的世界,人们不自觉的放弃了程式化工作之余人与人交往的机会,人与人便丧失了有机的联系,割裂成为各自孤立的原子,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金钱拜物教”、“技术拜物教”等不良因素盛行,人们无暇顾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他们目的明确的进行着工作,但事实上他们都是 “迷途的羔羊”。西方消费主义中消费体现物质文化的同时体现了商品的文化含义,也就是体现了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人们为了虚荣,便让这种消费主义决定自己的选择。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毫无瑕疵的影响我们,这同时也印证了马尔库塞的著名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增长=奴役的扩展。

三 对待科学技术的正确态度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异化现象不断加剧。从自我的意识和立场出发,评判科学技术实际价值。我们应该依靠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享受科学技术的带来的便利之余,保持自己的清醒的主体意识,不放弃批判这种表现为“人的数字化”“人的原子化”以及“主体性丧失”为具体表现的物化现象,以防陷入这个文化困境之中。

从人的活动角度,去揭示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直观的,人类在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中得到了发展,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物的依赖也逐渐的增强,人们此影响下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同时忽视了人际关系的构建,个人的数字化、原子化程度也不断的加深,因此,缺少相互联结人类也就不能自由的发展与超越。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积极与科学技术互动,此外我国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国家在发展科学技术或者进行其他建设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和发展观,不忽视人的主体意识,进行更完善的文化建设,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丰富多彩的交流平台,在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发挥由原子化的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的活力,消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

参考文献:

[1] 曾国屏,高亮华,刘立,吴彤.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387-388.

[2]王华英.技术拜物教探析[J].理论界,2009(06).

作者简介:

李萌(1988-),男,汉族,河北保定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李萌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篇2:

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辩证思考

单霁翔,男,早年从事关于历史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的研究工作。1994年至1997年,主持故宫筒子河保护整治、圆明园遗址保护整治、明北京城墙遗址保护整治等项目的规划实施。2000年至2002年,先后主持《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等项目。2002年后任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积极倡导、推动并实施在城市化加速进程条件下的各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乡土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工业遗产等文化遗产保护新领域的研究和实践。2005年3月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出版专著《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等,并发表数十篇学术文章。

讨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和学术前沿问题;提出正确处理好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专业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重要基础研究与重大专项研究、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转化等方面的关系,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由此探讨了相关的各项强化措施和进一步发展方向。

文化遗产保护是指针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调查、认定、研究、展示、利用和传承,对文化遗产本体的保存、保全和修复,以及对相关环境的控制与整治等。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是指综合和专门地将一切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已认知的传统技艺,施用于从调查到传承全过程的一切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由于时序的单一方向性,见证某一阶段人类文明历程的文化遗产,其本身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城市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又加剧了它们损毁的速度和程度,因此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新技术革命发展势头迅猛,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以及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新的前景。所有这些发展与进步,都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带来深刻影响,一切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会被考虑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回顾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往往对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提高起到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在人力和物力投入方面,还是在资金的注入方面都较过去有了显著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例如意大利启动了“文化遗产保护特别项目”;法国实施了“文化遗产国家级研究计划”;美国制定了“拯救美国财富计划”;印度也于2003年提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部潜力来保护、保全、评价、尊重和利用印度的悠久文明。这些计划的实施,充分采取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推动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

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是文化遗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而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则是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无论在广度和深度,在针对性和普适性,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均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手段,甚至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模式。在文化遗产保护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呈现出活跃与多样性的态势。

当前,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科学技术保护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氛围得到提升;发挥政府主导、协调作用,打破部门、条块界限,组合多学科联合力量,聚焦攻克保护技术难题已成共识;以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需求为牵引,“基础—应用—推广”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的科学研究体制不断强化;科学技术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协同世界优秀科学技术资源参与地区保护工作的国际合作机制正在形成。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从宏观到微观,从广度到深度,都有较快的发展。同时,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管理学科功能的日益强大,引发人们对传统保护技术进行理性思考,重新审视,重新定位,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以新的理念推动保护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尽管中国文化遗产事业不断进步,但是与国外同行和国内其他行业发展水平相比,保护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仍然落后,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繁重任务相比,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撑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预防性保护”观念相对薄弱。一方面,在频发的自然灾害和病害面前文化遗产往往十分脆弱。雨水入侵、风沙危害、生物虫害等自然破坏使不可移动文物面临诸多挑战;霉变、酥碱、起甲、变色、脱落等病害,使可移动文物难以长久保存。另一方面,普遍存在“重被动性抢修、轻预防性保护”的观念。对于文物建筑来说,注重安排重点修缮项目,缺少日常维护制度;对于博物馆来说,注重安排馆舍建设经费,缺少藏品修复预算。

“综合性研究”投入相对不足。一方面,在文化遗产调查、发掘、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播中,存在忽视合理运用科学技术的倾向,甚至认为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门科学,而仅是一项纯技术性工作,导致科学研究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适应、地域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功能性障碍。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较为零散,战略性综合研究明显不足,尚未形成针对各类文化遗产的集成性科学研究成果,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技术难题面前,今天科学技术的贡献率尚不高。

“重大专项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一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缓慢,应用技术科研成果匮乏,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系统研究滞后,对传统技术的发掘整理薄弱,对科学技术前沿的发展动态缺乏了解。另一方面,缺少针对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专项研究,尚未形成带动保护水平整体提高的支撑力量,科学技术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亟需开展,多学科互动的科学技术保护体系亟需确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建设亟需推动。

“成果推广转化”机制相对滞后。一方面,对科学技术保护的创新理论和技术研发支持不足,有效借鉴和利用科学技术和方法不够,致使困扰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应用的许多关键问题,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得不到有效推广利用,相当部分科学技术成果在鉴定、评奖之后束之高阁,尘封在档案柜中,没有主动积极推广转化,或仅仅局限在本地区、本单位应用,这种供需信息的断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的辩证思考

今天,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结构布局、战略重点和政策举措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和学术前沿问题,既要顺应科学技术发展潮流,遵循文化遗产保护规律,又要紧密结合国情和文化遗产发展需求,选择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而正确处理好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专业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重要基础研究与重大专项研究、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转化等方面的关系,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

科学技术保护的目的是延缓文化遗产的衰老过程。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类不断地开发建设,破坏与保护的矛盾必然长期存在,人们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往往缺乏经验,矛盾经常变得异常尖锐。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属于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文化遗产资源是有限的,科学技术保护的手段则是无限多样的,保护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全社会也都负有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这些构成了文化遗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

实践证明,真正要扭转文化遗产保护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在大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向全面、规范的预防性保护转化。例如“阿嘎”土是藏式文物建筑屋顶和地面普遍采用的传统材料,但其抗水性能差,过去“年年打阿嘎,年年漏雨”。针对既要保持原材料的传统特色不变,又要提高“阿嘎”土的各项性能这一难题,科研人员研制出“阿嘎土改性外加剂”配方,大大提高了“阿嘎”土抗压强度、抗冻融性能及防水性能,并在西藏重点文物维修工程中正式启用。这一经验表明,在文物建筑维修工程中,可以通过提高保护工程的科学技术含量,实现“预防性保护”的目标。

坚持“预防性保护”,必须将具体实际与宏观战略相结合,近期任务与中长期规划相结合。例如晋东南地区是中国早期木结构古建筑的宝库,但是目前大多数文物建筑由于年久失修,保护状况令人堪忧。为此启动了系统保护专项工程,该地区木结构古建筑将在五年内得到有效保护,一些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和保护材料将得到应用,木结构古建筑保护法规规章、工作程序、资质管理等将得以完善,建立科学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的有机结合。

当前,要全力推进“预防性保护”重点科学技术攻关,在石质文物防风化、铁质文物保护、土遗址保护、壁画岩画保护、文物保存环境控制、生物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共性技术。例如加强科学技术保护修复应用基础研究,进行各类材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环境中的防治对策研究;开展保存环境和保护修复材料工艺评价标准的研究,实施保存环境控制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保护修复工程的科学技术含量,特别是保护修复重度腐蚀以上珍贵文物。

“专业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

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以及毁损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必然涉及众多学科。同时,繁杂的文化遗产类别具有的复杂性状,又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和更大规模的需求。“宏观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反映这些事物规划的各门学科也是相互联系的,而非彼此孤立。”1今天,许多前沿学科领域必须以文化遗产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体现在时间尺度大、与人类关联因素密切的领域。李政道教授曾经指出:“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我们认为21世纪微观与宏观应结合成一体。” 2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吴良镛教授就针对加强城市研究中所涉及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以至由此推及城市物质空间的结构与形态的重构与发展的过程,倡导建立在“融贯的综合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上进行研究。3这种理论框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而是以某一学科为中心,有目的地向外围展开,在有关科学中寻找结合点,以解决有关具体问题。这样,既可以扩大人们的知识领域,又比在目的不明确的情况下,一般地从多学科间的交叉来探索更为集中,因而有可能将学科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层次。

今天,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范围极其广阔,既包括各类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技术,也包括各类文化遗产的保存修复技术等。在众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将环境、气象、地质、物理、生物、化学、旅游等多种科学技术综合运用,进行广泛探索。同时,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领域聚集了众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与人员不但包括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建筑学等领域的学者,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植物学,以及其他领域的学者,由此可见,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需要众多学科的通力合作。

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已经逐步呈现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并重、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相辅的发展趋势。例如“中国古代发明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研究,以实证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创造的文化遗产为工作对象,开展农业、水利、交通、制造、纺织等领域的系列专项调查;采用文献学方法、考古学方法、实验室方法、工程模拟方法、国际对比方法,多学科交叉渗透、多重证据相互印证的方法,从宏观上把握中华民族数千年间发明创造的概况和特点,重点解决目前尚不能科学和有效的诠释、展示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突出问题。

“重要基础研究”与“重大专项研究”

当前,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应特别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研究,包括对文化遗产的属性与价值研究、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研究、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代表性研究、文化遗产的材料与工艺研究等。例如敦煌研究院通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结合,一方面,开展对莫高窟的调查、监测、分析、加固、修复、研究等工作,在壁画保护、土遗址加固、修复材料研制等方面成果丰硕。另一方面,开展石窟和文献的综合研究,对其所承载的信息和价值进行调查、整理、考证、解读,经过不懈努力,“敦煌学”研究取得重要成就。

文化遗产保护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取得突破性成就,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自然科学引入考古学领域之后,引发考古学研究范围、技术方法各个环节的进步,航空考古、水下考古、农业考古、环境考古、DNA考古等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多学科的交叉配合,扩展了以往考古学研究的领域,提高了考古学研究的效率及精确度。“在这一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和对新的研究方法的获取,较之田野中的考古新发现,更加重要。考古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关键取决于我们学会如何提出恰当的问题,并寻求切实有效的方法对这些问题加以解答。” 4

要以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重点解决科学技术保护的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为核心,凝练重大科学技术专项,解决重点科学研究课题。例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历史遗存为重点,开展中国这一重要历史时段文化遗产的综合研究。以田野考古调查为基础,在已有考古学成果特别是区系类型学说的指导下,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各部门、各学科、各地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析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发展脉络及相互关系,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强化和整合遗存信息的提取、分析与解读。

当前,要紧密围绕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管理与利用等主要环节,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装备升级、体制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统筹考虑,以重大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计划为载体,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例如大型古代遗址综合保护研究,是以大规模区域和线型遗产地为保护研究对象,从解决建设性破坏、盗掘等突出问题出发,研究综合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理念,积极开展以考古学及有关人文科学为代表的基础研究,有效支撑文化遗产的调查与评估,推动大型古代遗址的综合性保护。

“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转化”

加强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的发展,必须建立起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立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对于形成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之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形成保护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创新合作联系,形成政府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政策引导作用,形成各部门、各地区在工作职能上的协调一致和集成作用,形成科学技术不断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社会不断增加科学技术投入的良好机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要紧密结合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改革,以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整体创新能力为目标, 进一步优化科学技术结构布局,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快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要整合国家级科研机构、地方科研单位和有关高等院校的科研基础资源;建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在内的一批行业重点科研基地及流动实验室;形成集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行业重点科研基地以及文物博物馆等相关科研部门构成的三个层次的科学技术创新及成果推广体系。

科学技术人员是科学技术成果的创造者,又是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者,因此,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应加强科学技术信息服务能力,建立试验基地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标本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技术文献、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以及科学技术网络环境等六大共享平台,为广大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人员提供更加开放、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进一步提升科学技术投入与产出效益,促进先进、适用科学技术成果的及时推广和转化。

应重视中国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以科学技术创新带动事业的新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为科学技术人员科学保护好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人文价值,带来了新的契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载体,可以使有关文化遗产的数据实现永久保存、升级扩容,通过将网络技术与文化遗产资源嫁接,可以更加广泛地揭示其潜在的综合价值。今天,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把数字技术文化遗产化”和“把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是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紧迫任务。

结 语

科学技术工作在国家文化遗产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长期发展的原动力和基础。今天,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水平,是极其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必须不断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经过不懈努力,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更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做到理论有创新、政策有突破、实践有建树、学科有发展,全面支撑和引领文化遗产事业的进步。

“预防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是延长文化遗产寿命的核心内容,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更高目标,是更主动、更积极的保护。为此,首先应对保存环境实施严格控制和日常养护,注重改善文化遗产生存环境质量,着力解决环境控制水平低下、环境净化能力不足、环境监测技术欠缺等问题,优化保护环境指标,提高保护设施性能,为文化遗产提供稳定、安全、洁净的生存空间。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新的概念兴起和扩展,需要传统保护方法的改进和更多学科的参与,提出“综合性研究”方案,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和条块分割局面,建立和完善开放、流动、竞争、协调的科学技术发展运行机制,集中国内外优势资源、实现国家与地方科学技术力量有机整合,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组合强势科学技术团体联合攻关,协同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问题。

要根据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需求,对中国科学技术保护发展做出总体部署,统筹当前和长远,建设起一批科学研究基地,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把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亟待科学技术提供支撑的方面作为重点领域,把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作为优先主题,开展“重大专项研究”,加快突破瓶颈制约,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科学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及因素,各种问题相互交错,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因此,必须积极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基础条件平台,建成适应科学技术创新和事业发展的基础支撑环境,努力将科学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水平整体提升到新的高度,形成一批具有引领、示范、应用作用的,真正能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进步的科学研究成果。

注释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pp.101—102。

2 李政道:《展望21世纪的科学发展前景》,转引自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p.102。

3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p.232。

4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p.503。

作者:单霁翔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篇3:

中印两国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

摘 要:中国和印度均是发展中国家,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两国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中印两国快速增长的背后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本文以两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为背景,从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的运行状况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个部分来对中印两国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进一步探索两国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科学技术;中印比较;经济发展

中印两国的崛起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近几年来两国的持续快速发展也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3至2014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印度上个财年的增速为5%,本财年预计增速在5.5%左右,中国前两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7%和7.5%,虽然两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但是优势依然存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构建科技竞争力的背景及环境因素,对两国科学技术的若干重要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以获得两国经济发展比较的相关启示。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

1.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和管理方式。印度科技资金的分配按投入单位的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投向研究机构,另一类投向企业。对于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印度政府主要采取了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通过减免税收的方法向科技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另一种是通过政府出资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以产权资本和可转换债券的形式向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中国,一个科技型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可以向国家申请“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多种资助计划,也可以申请科技三项经费。

2.科学技术就绪水平。科学技术就绪水平(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s)是一种比较系统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其基本思想是用符合科学技术研究规律的技术成熟状况来评价科学技术的研究进程及其创新阶梯。

3. 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科技人才队伍的质量与规模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水平。

在中等教育入学率、高等教育入学率上中国排名领先于印度,但是在教育系统质量(即教育系统能否满足竞争性经济需求)上,低于印度水平。尤其在数学与科学教育和管理教育质量两方面与印度差距较大。

中国的教育普及率比印度更为成功,而印度的教育质量有明显优势,这可能与印度重视精英教育,注重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关,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印度就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全国相继建立了6所“印度理工学院”,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400多所工程技术学院,印度在信息产业和软件业的教育质量上已经超过了某些科技较为发达的国家。

二、科学技术发展运行情况

1. R&D投入。中印两国近年都相当重视科学技术研究与试验活动,伴随着投入经费数量的不断增长,两国在核能与核技术、空间技术及生物技术领域都有较明显进步。R&D投入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也是规范化程度最高的、用于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投入情况的指标。由于各国经济总量差异较大,通常用R&D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

2.专利水平。目前我国的专利水平还没有充分体现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具有专利授权数量和增长率方面的总体优势,但是比较优势的专利领域还没有体现出与之对应的科技领先优势,整体技术含量不高,同印度相比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稍显逊色。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我们从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高科技出口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虽然近几年两国经济增长有所减缓,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具有较高的增长率。目前,中国的GDP远远超过印度,且發展速度比印度更高,并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中国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但是深入分析印度的产业结构呈现以下特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其产业排列顺序是“三、一、二”,由第三产业为主导 , 由此形成知识密集型的、以服务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服务贸易总额比例印度明显高于中国,而在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是软件产业。图5显示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例印度明显低于中国,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中印度发展快于中国。正如印度人所说的,印度虽然在发展制造业方面没有能够成为一只“老虎”,但是它将努力使自己成为服务业的“老虎”。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的运行状况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个部分的分析,可归纳以下几点:

1.中印两国政府主导的科研政策和资金投入为中印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但在衡量科技成熟度的各项指标中两国都需有所提高。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就绪水平利用度,印度则需进一步扩大科学技术的普及率。

2.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运行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科技投入的总量上虽然中国占有优势,但是在投入强度上中国仍需要向印度学习,加大科技产出在整个产业产出的比例,使科技发展对整个经济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形成良性循环。

3.两国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反映出印度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更有后劲,尽管目前印度由于宏观环境和一些国内问题的恶化导致经济增速下降,但是印度的产业发展战略仍是正确无误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值得中国借鉴和关注。

总体来说,中印的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将会逐步加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较大,在随后的发展过程如何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发展将仍是两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崇明.中日韩印经济、科技发展成就研究.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6(1).

[2] 吴晓波,范志刚,杜健.国家创新系统视角下的中印比较.科学学研究,2007 (12),第25卷增刊.

[3] 郭晔.能源、技术与经济增长---机遇中国与印度的比较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4] 赵鸣歧.印度正在崛起--关于印度经济现代化模式的评价.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6),第8卷第3期.

[5] 刘凤朝, 李滨, 孙玉涛.中、印、巴专利发展与技术领域比较优势分析. 科学管理研究, 2008(12),第26卷第6期.

作者简介:张君(1990-),女,汉族,甘肃酒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作者:张君

上一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下一篇:大学数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