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事故消防安全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业为了定量对地铁站点消防安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地铁站点影响消防安全的各项指标和因素,解决地铁站点系统内不确定信息难以量化的问题,引入信息熵。以信息熵来度量整个地铁站点的消防安全风险,构建地铁站点消防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同时介绍了信息熵法的计算步骤,并探析了将信息熵法应用于评估地铁站点消防风险的可行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铁事故消防安全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地铁事故消防安全论文 篇1:

地铁火灾事故分析和消防安全对策

摘要:地铁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重要手段,但因其结构封闭,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人员伤亡巨大,社会损失难以估量。文章分析了地铁火灾特点及其成因,并针对特点和成因制定了相应的消防安全对策,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联合预防体系,该体系有助于减少地铁火灾事故发生和降低事故伤亡及财产损失。

关键词:地铁火灾;消防安全;火灾预防教育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大动脉有着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无法替代的功效,在诸多城市交通工具中也被冠以安全性最高的桂冠,但纵观近代地铁100余年的发展史,关于地铁灾难性事故发生已不在少数。其中火灾是发生频率最高、损失最大的,由于地铁结构的特殊性,发生火灾比地面建筑更具危险性。目前我国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地铁安全,不断加大地铁火灾防灾救援措施的研究投入并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大多相关措施偏重于灾后应对,而对于预防火灾的发生则重视不够。因此应当仔细分析灾害成因、控制隐患,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有效消防对策就成为应对地铁火灾的

目标。

1地铁火灾事故

最近十几年间世界范围内运营中的地铁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火灾,表1为2000年至今世界各国地体火灾事故统计表。

以上火灾事故中伤亡人数最多、损失最大、后果最严重的当属韩国大邱地铁站火灾事故。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1079号地铁3号车厢中一名男子故意纵火,塑料瓶中易燃物引发大火,顿时浓烟大作。随即火势蔓延至整个6节车厢,并在驶入地铁站后引起相邻停靠列车起火燃烧。车站内电力系统瘫痪,600多名乘客陷入极度恐慌,由于电力中断车门无法开启,加之地铁车窗玻璃十分坚固难以砸开逃生,后续消防救援不及时,共造了126人死亡,126人受伤,300多人失踪的惨痛后果,全世界为之震惊。

2地铁火灾特点

地铁隧道段封闭,发生火灾更具有危险性。地铁火灾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4方面:

2.1混乱程度高,人员不易疏散

地铁人员运输量大,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加之隧道出入口少、上下通道狭窄,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由于人员恐慌造成的行动混乱程度远大于地面建筑,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拥挤踩踏事故。

地铁内疏散和避难多选择到达地面开阔区域,由于地铁车站点多处于地下1~2层,个别换乘站点甚至位于在地下3~4层,疏散时上行比下行耗费体力影响疏散速度。同时,人员疏散路线与火灾产生有害高温烟气流动方向一致,疏散时还要防止人员中毒、窒息、视线被阻等情况,要求疏散早于烟雾扩散,往往时间紧迫难以完成。

2.2浓烟不易及时排出

行驶中的列车一旦起火,由于行驶速度较高,火势极易蔓延扩大。隧道中氧气不足造成燃烧不完全,会产生大量浓烟同时伴随着有毒气体释放。发生火灾后隧道内设备电源受损导致断电,隧道排风系统失效,无法及时将烟雾排出。浓烟积聚不散,对人员逃生和火灾扑救都将带来很大的障碍。

2.3温度上升快,峰值高

封闭的地铁空间发生火灾后,因短时间大量热量积聚,火势猛烈阶段温度可迅速达到1000℃以上。高温将削弱车站结构抗力,钢筋在高温下承载力迅速下降,可能会导致梁柱结构倒塌,同时高温对气流方向也会造成影响,妨碍站内人员逃生。

2.4施救困难

地下空间狭小,大型灭火设备难以及时进入,消防人员防护有限,保障自身安全已属不宜,救援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诸多不利环境因素,如浓烟、高温、通讯中断等,现场情况复杂难以准确掌握,增加了救人、灭火的困难程度。

3火灾成因

3.1人员因素

人员是地铁运营中的主动因素,往往也是造成地铁发生火灾事故的直接因素。引发火灾事故的人员行为按照参与地铁活动职能分类有以下三种:

乘客行为:携带违禁物品进站,违规吸烟乱丢烟头,故意纵火或精神异常无法自控。

操作人员行为:地铁工作人员违规操作。

管理人员行为:管理人员渎职,玩忽职守,安检松懈,管理制度不健全。

3.2物品因素

物品是指与火灾发生直接相关的事物,总体而言相对复杂,但仍属于可控范围,易从制度措施等指标性规定中控制。

第一,易燃易爆物品:当前大多城市火车站已设置安检装置,但地铁中尚未普及或已安装但平时不使用,如果严格执行安检,则可最大限度地杜绝违禁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地铁。

第二,地铁工程及车辆材料不当:装修未采用阻燃、无烟材料,车身、座椅材料未经过防火处

理等。

第三,消防设施短缺、失灵:地铁运营中多关注于车辆保养检修,消防设施易被忽略,长期未经检测养护,火灾探测器和报警器老化,灭火器过期,都是导致地铁火灾发生不能及时扑灭的

隐患。

3.3管理因素

第一,设备设计不合理,硬件设备先天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第二,运管部门操作规范不完善,安全制度不健全,运营组织不合理,监管不力,流程存在安全漏洞。

第三,员工系统的安全教育不足,违章操作引发事故;乘客防火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不够,人员防火意识淡薄。

第四,政府部门督导不力,没有成立专门的防灾指挥机构定期组织进行防灾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民众缺少火灾自救能力,导致事故发生时伤亡加重。

4消防安全对策

根据上述地铁火灾发生的特点及构成因素,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技术和管理综合对策,三种措施相辅相成,共同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4.1加强火灾预防教育

地铁火灾预防教育任重道远,涉及社会诸多层面,教育范围较广,实施困难较大。但通过坚持长期而有效的教育,可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预防火灾发生,具有广泛持久社会效应。

第一,除了地铁运营部门方面的,政府部门应该承担火灾防范的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教育,牢固树立民众安全意识,维护社会环境安定团结。

第二,学校、家庭教育有助于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对预防火灾有重要的作用。虽然见效缓慢,但效果稳固长久,是从根本上控制火灾起因的最佳措施。

第三,通过地铁运营部门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培养员工安全操作意识,提高部门处突能力;在车站及列车醒目位置粘贴警示标志,在地铁电视中插播安全教育片,播放相关提醒广播,还应定期进行火灾疏散演习,切实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4.2完善技术措施

地铁火灾预防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的建筑结构、地铁列车、电气设备和消防系统等硬件设施的设计和选择。

第一,地铁设计时认真执行防火规范标准要求,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车站及车内装修材料必须符合防火等级标准,预留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通道,在设计层面上重视火灾事故发生后果,提早做出相应部署。吸取韩国大邱等相关地铁火灾事故血的教训,从源头上避免车站及列车成为火灾帮凶。

第二,地铁工程中,应选择可靠性优异(高)和耐高温性良好的电气设备,以免出现因电气设备故障而造成火灾的局面。

第三,根据地铁环境特点设置完备的消防设施,重视地铁站点、隧道区段差异性,针对具体情况精心勘察、区别设计,不能照搬照抄千篇一律,使其真正具有对火灾及时预警和扑灭的能力,减少损失因设计缺陷引起的不必要损失。同时在重点区域醒目位置做标识,方便事故发生后及时迅速的救援逃生。

第四,安全操作规范的制定:对车站电气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地铁列车的操作、消防设备的操作与检修均应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杜绝由于技术操作上的错误而造成火灾。

作者:陈华杰

地铁事故消防安全论文 篇2:

基于信息熵的地铁站点消防风险评估研究

摘 要:业为了定量对地铁站点消防安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地铁站点影响消防安全的各项指标和因素,解决地铁站点系统内不确定信息难以量化的问题,引入信息熵。以信息熵来度量整个地铁站点的消防安全风险,构建地铁站点消防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同时介绍了信息熵法的计算步骤,并探析了将信息熵法应用于评估地铁站点消防风险的可行性。

关键词:风险评估 信息熵 评价指标

现今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密集人口区域出行的主要方式。然而地铁车站内环境封闭客流量大,发生火灾安全事故对于人群的疏散和救援十分困难,其火灾特点具有火情发展快,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难,逃生时间短,逃生途径少等弊端,对人员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1 地铁站点消防风险评估的研究概述

对于地下建筑内的消防风险度评估,国内外在火灾风险评估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开展了制定发展规划,进行专题研究,建立评估模型,开发相应的软件等多项工作。对于建筑评估研究首先明确建筑的消防性能目标,并选用合适的评估手段衡量建筑达到目标的程度。

对于城市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事故分析,灰色系统预测,回归预测等。自1948年美国数学家香农在解决信息度量问题时提出信息熵的概念以来,信息熵理论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其已经应用于:数据集分割、教育信息处理、工程造价风险分析、临床定量诊断分析、信息熵在粗糙集理论、信息熵在优化问题等领域上。

2 地铁站点消防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地铁车站的消防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各个因素间紧密关联,任何因素的故障或失效都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后果。根据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以现代事故预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核心,从系统的及基本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和适应性)为出发点,从人(乘客,工作人员)的风险、物(建筑,设备)的风险、环境(周边环境)的风险,管理(规章)的风险四个方面设置了消防风险评价指标,见表1。

3 信息熵法在地铁站点消防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1948年,维纳出版《控制论》,申农发表《通信数字理论》,几乎同时以熵的形式表述了信息量的概念。维纳指出,信息损失的过程与熵增加十分相似,系统的信息量与其熵互为消长,其定义n个可能的消息X1,X2,……Xn,其状态的概率为P1,P2……Pn,(i=1,2……n),假设H(P1,P2,P3……Pn),为这一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量度,它应满足,函数(其中为k比例系数),用来表示

信息源输出后每个消息提供的平均信息量,将此函数称为信息熵。

在评估过程中用信息熵值来计算各地铁车站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从而得出的结果较以往的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其过程如下。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对于地铁车站消防风险的评价指标的选取,本文从人、物、环、管风险中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对全国同类型的10个地铁车站进行评价,形成了12个评价指标,10个被评价对象的评价体系。设有m个评价指标,n个被评价对象形成一个多对象关于多评价指标的评价矩阵如下。

(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在本文中采取了极差标准化法来去除各指标量纲影响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三)计算各指标的熵值

在评价中指标的熵权表示该指标在风险评估中的重要程度,熵权越大,说明该指标对风险水平的影响也更加的大,也表示该指标提供的有用信息也更多。

(五)熵权评价模型

根据熵的定义,用个评价指标,个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为:

4 结语

信息熵的理论的应用在随着理论的发展和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但是在安全领域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用信息熵理论进行安全评估,有着传统定性和定量方占有优势,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少结果更加客观。本文运用信息熵理论进行地铁站点消防安全评估的计算,为地下公共建筑内的消防安全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姗姗.信息熵的性质及应用[J].科技信息,2011(14):14.

[2] 陈宝智.安全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3] 邢修三.物理熵、信息熵及其演化方程[J].中国科学,2001,31(1):78-84.

[4] 刘浩广,蔡绍洪.信息熵及其随机性[J].贵州大学学报2007,24(4):350-356.

[5]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编.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6] 邓艳丽,谭志光.地铁消防安全的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3):80-82.

[7] 朱健.地鐵消防安全措施模糊评价[J].消防科技与技术,2005(3):10-11.

[8] 闫宏,孙颜松.对开展消防安全评价的几点建议[J].消防科技与技术,2006,25(3):130-131.

[9] 王莹.地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评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作者:王二飞

地铁事故消防安全论文 篇3:

地铁消防联动控制策略探讨

[摘 要 ]地铁消防安全属于城市地铁运营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构建地铁消防安全体系时,需要将各项消防联动控制工作落实到位,才能确保地铁的安全性。由于地铁属于人流极其密集的区域,并且地铁轨道单一,现对于地表空间结构而言非常单一,所以如果地铁出现火灾安全事故,那么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消防联动控制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地铁消防的稳定性,确保城市地铁安全运行。

[关键词]地铁消防;联动控制;地铁安全

近些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城市地铁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带来了地铁安全问题,在地铁安全事故中,火灾事故危害极大,所以要求地铁管理人员能够在地铁整体管理中切实落实好消防工作[1]。由于地铁运输系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所以消防安全工作的难度也相对较高。通过合理的消防体系提升地铁消防的质量是当前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地铁火灾多种多样,消防控制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增加,这对地铁运行部门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1 地铁消防联动控制重要性

进行地铁消防联动控制非常重要,是地铁运行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在确定地铁火灾报警系统信息无误后,要求各消防系统能够及时启动,以最快的速度解决火灾问题[2]。地铁消防联动控制具备十分明显的优势,其重要性也非常高。

1.1 展开快速救援

地铁系统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交通运输系统,所以在地铁运行的整个阶段都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火灾。一旦地铁车厢发生火灾,势必将加大救援难度,使得人员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在火灾发生阶段,大部分人员无法得到及时疏散,从而会引发踩踏事故等[3]。在发生火灾后,无法第一时间制定消防救援方案,而仅仅依靠地铁内的管理人员远远无法快速解决火灾问题。使用联动消防形式,能够提升救援的效率,在救援过程中,能够极大地减少人员损失,确保人们生命健康不受影响。

1.2 降低火灾危害

通过分析可知,消防联动控制属于一个完善消防控制过程,根据控制特点可以分析出,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极大地降低火灾带来的影响,提高地铁的安全性能。将联动控制机制作为管理的基础,在获取到火灾信息后,消防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选择合理的消防方案,围绕着主控制系统开展工作,在收到火灾报警信息后,消防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火灾问题。不过,一旦地铁联动装置发生了异常问题,那么势必会导致地铁消防响应速率降低,为将消防联动融入管理系统中,在实现系统化控制过程中,能够大大降低相应速率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提升消防响应速率[4]。

1.3 降低经济损失

由于地铁系统人流量大,人流的复杂程度使地铁本身面临着众多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了地铁消防隐患,一旦发生消防事故,势必会提升消防人员的救援难度,严重时导致人员出现重大伤亡情况[5]。在进行地铁运营控制管理时,以消防联动控制为核心能够大大提升消防系统的稳定性。借助于主控制系统管控地铁运行,可以防止系统本身异常导致地铁运行出现问题,从而确保其稳定性。

2 地铁消防联动控制策略

在城市地铁运营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则是消防联动控制管理工作,由于该项工作在整个调控过程中可能在外力的影响下出现各类漏洞,降低系统稳定性,所以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策略分析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消防应急效率[6]。本节主要分析了消防联动系统中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善意见,以期提升地铁消防联动控制的稳定性,使得地铁消防应急质量得到切实提升。

2.1 消防信号控制

在地铁联动系统中,选择信号的要求非常高,在应用消防控制系统时,管理人员应该切实发掘出联动控制中的优势,选择行之有效的信息。消防安全事故出现后将会引发其他各类事故,从而导致更大的人员伤亡问题,所以在控制管理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能够明确消防控制最为关键的内容,切实把控好信号处理工作。在开展联动控制过程中,也会因为联动控制不稳定的问题导致联动系统中各个系统联动的调和度出现问题。在开展消防作业时,相关人员应该做好整体协调工作,这也是这项工作的重点内容,在现行的消防控制系统中进一步优化系统,满足地铁消防的实际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将消防分区作為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进一步优化消防控制管理,使得各项问题能够得到协调处理,同时也要做好疏散通道管控工作,确保消防信号传递的合理性。在检测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地铁排烟情况进行优化,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引导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防止烟雾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在选择联动信号时需要选择特殊的手段,在消防联动工作中,为了防止一些区域出现管理不足等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协调好各管理内容,使得各项内容能够协调一致地进行,切实提升消防系统的稳定性。

2.2 消防供电控制

在地铁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需要对供电系统进行优化。一般情况下,外控设备主要选择低压直流24V的电源,以确保电能供给能够满足地铁照明要求,在进行电源供给时,还需要调整供给系统。在展开消防救援时,可能出现照明系统异常问题,从而导致照明系统无法满足照明需求,所以务必要做好备用电源供给,以确保在消防结缘过程中消防人员能够获取足够的电能供给。按照消防安全要求,一旦备用电源无法及时启动,一定会导致消防救援的难度和安全风险将大幅增加。针对这类问题,应该根据火灾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在控制管理中应该设计出多种电能供给方案,合理地设计消防用电的线路,同时要确保消防线路不会受到火灾的影响。在电能供给中,电源的稳定性非常关键,应该设计多组稳定的备用电源,进一步减少电源补给不充足的影响,确保消防救援的高效性。

2.3 隧道火灾控制

如果地铁隧道发生火灾,那么此时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能够结合列车停靠位置以及隧道内出现火灾的位置,及时地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消防人员,然后结合火灾特点制定救灾方案,借助于控制中心能够实现火灾报警实时监控的目的,在火灾出现的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模式,然后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将火灾信息传递给指挥人员,系统会将控制命令发送给控制器,之后通过相关接口,将信息传递到机电监控系统中,最后系统将消防联动设备打开,对隧道内的情况进行联动控制,从而实现救灾目的。控制中心在隧道联动控制模式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次,在车站控制正常运作中,由控制中心执行隧道火灾消防控制工作,如果控制中心系统存在问题,则无法及时准确地将相关信息传输出去,此时则可以借助电话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控制室,然后由车站消防人员控制消防联动控制柜,进一步实现消防联动的目标,确保救灾的及时性。在隧道联动控制模式中,车站控制室的重要性仅仅小于控制中心的重要性,其能够实时指挥救灾工作,但是这些指令则需要由控制中心授权,之后才能够行使相关功能以及相关权利。此外,车站控制室中的手动控制键主要借助于硬线与环控电控室设备相连接,通过手动控制功能能够对联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这方式属于独立于通信网络之外的一种硬线控制方式,能够大大满足消防要求,提升地铁车站的救灾效率[7]。

2.4 车站内火灾控制

①在自动控制中,主要采用车站FAS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快速地检测火灾信号,经过确认后通过FAS控制盘将相关信息传递到车站控制室内,再有FAS接口接收到这些信息,系统能够将区域救灾控制命令下达给监控系统,然后由控制中心启动救灾设备,从而达到区域救灾的目的,大大提升车站的救灾效率。在车站消防联动控制模式中,行使最高控制权的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将FAS自动控制接口应用于车站控制室内,采用独立设备对消防系统进行连接,这种方式能够直接为FAS系统服务,从而达成在出现火灾后,系统能够将命令准确地传输到消防联动控制中心内。②在手动控制中,按照消防要求,需要在地铁车站控制室内安装消防联动控制柜,借助于硬线连接相关设备,从而实现环控电控室设备连接的目的,将区域救灾命令直接下达之救灾设备之中,从而满足车站救灾的目的。这种直接硬线控制方式进行控制,能够独立于通信网络,进一步满足消防要求,通过专线独立控制的方式可以提升控制效率,这种模式的控制优势在于能将消防分区联动控制模式的优势体现出来。③车站消防联动控制最大的优势在于分区功能控制上,所有消防联动设备状态,都能够在车站控制室内显示出来。在车站控制室中,模式状态信号主要通过监控显示器进行显示,一般都是借助于车站设备监控系统获取相关信息,车站控制室内部的消防联动控制柜主要是将模式状态信号显示出来,借助于硬线能够将线路状态反馈出来,从而实现对地铁车站内部消防信息实时控制的目标。

2.5 FAS与EMCS接口

在车站控制室内部安装隧道消防系统以及车站消防系统消防联动控制柜,需要在控制柜上安装相关的手动控制键,以实现手动控制的目标,同时还需要做好消防控制分区工作。在FAS系统获取到车站内的火灾信号以后,需要进一步确认信息的准确性,然后自动控制接口,将相应的控制命令发送给EMCS系统,再由系统将区域消防联动控制命令传输给站内消防设备,从而完成一次自动控制,实现火灾救援目的。通常情况下,FAS与EMCS接口的连接都是选择硬线连接形式,这种方式是以干接点进行相连,每一个接点都对应着一种模式,此外选择通信接口连接也可以实现预定的目标,最主要的在于确保接口指令传输能够非常可靠。

3 结束语

地铁火災属于重大灾害,应该制定完善的救灾体系。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地铁火灾救援的效率,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因此,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应该将各项系统的衔接工作做好,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促进地铁消防系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杨生鸿.地铁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5):280-281.

[2] 华孟迪,余祺晖,赵健.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设计分析[J].电气技术,2020,21(7):116-119,124.

[3] 柳萌.地铁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J].智能城市,2020,6(20):96-97.

[4] 涂仲新.基于综合监控系统的地铁消防联动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86-88.

[5] 汤伯龙.地铁车站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26):187-189.

[6] 张鸿才,张俊瑄,于德涌,等.地铁地下车辆基地消防设计创新与关键点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12):111-117.

[7] 于青春,丁阿平.地铁运营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措施研究[J].今日消防,2021,6(1):90-91.

作者:李璋

上一篇:社区商业初探下一篇:社区工作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