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棉花种植管理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先进的栽培技术涌现,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棉花间作辣椒就是在棉花种植过程中,植株间种植辣椒,通过调整合适的间作距离,配合有效育苗、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本文从辣椒品种选择开始,详细探讨棉花间作辣椒绿色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期为相关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敦煌棉花种植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敦煌棉花种植管理论文 篇1:

敦煌市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敦煌植棉历史悠久,棉花一直是当地的主导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膜技术的普及推广,棉花生产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宽幅地膜覆盖、高密度栽培、矮化促早、科学调控为主的种植模式。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植棉技术的不断完善,植棉比较效益提高,棉花播种面积由1980年的0.30万hm2发展到目前的1.30万hm2左右,单产稳步提高,由1980年的607.50kg/hm2提高到1 800kg/hm2左右,总产由201.90万 kg提高到2 600多万kg,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棉农的生产积极性高涨。棉花生产已经成为敦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敦煌市棉花生产出现了徘徊和下滑的趋势,植棉效益有所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1存在的问题

1.1品种多、乱、杂

受经济利益驱动,种子部门、涉农单位、私营企业和农户纷纷自调、自留、自繁种子,致使棉花种植品种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敦煌市种植的棉花品种达20多个,主要是来自新疆和本省相关单位引育的棉花品种,如酒棉6号、7号、8号、陇棉2号、R036、V3、8709、新陆早21号、33号、36号、惠远系列、庄稼汉系列等品种,在我市均有种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品种,未经正规试验示范,就频繁调引,相互串卖,加大了病虫草害的传入、蔓延扩散速率,品种混杂退化机率增加。加之引进品种对特早熟高密度栽培条件不适应,生长期偏长,霜前花产量不高,品质低下。品种多乱杂导致栽培管理的针对性不强,机械化栽培和集约化程度降低,纤维异质化程度因品种多而增加。同时受场地、人力、物资等的限制,棉花分类分级收购、存放、加工难度大,达不到优质优价优用的目的。如2009年生产上种植的石选88等品种,由于生长期长,在10月10日枯霜来临时,有相当一部分棉田才零零星星裂铃吐絮,对霜前花产量、纤维品质影响很大,而且后期摘花费用又增加,棉花的生产效益下降。

1.2栽培管理技术不到位

近年来,我市部分棉农科技意识淡化,认为棉花是传统主导产业,栽培管理仍然沿用以前的模式,对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发生等情况变化应变能力显得不够强。在具体农事操作过程中,抱着传统的耕作种植技术不放松,认为棉花年年种植,也没有什么新的技术。由于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棉花生产上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整地保墒不够,田间缺苗断垄严重

我市春季风大风多,空气干燥,地面蒸发大,整地保墒对棉花播种出苗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近几年播种出苗情况,出现问题较多,表现为缺苗断垄严重,有时几个村组整体出苗不理想,但其中也有一些农户或者一些地块出苗很好,而品种及灌安根水时间相同,只是整地播种日期不同。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出苗不好的地块,若遇上下雨的情况,雨后又有一部分棉花陆续出苗。这就说明适宜耕地时期不当,墒情不好,引起出苗不全,最终导致收获株数不够,影响产量和效益。

1.2.2脱裤腿打顶不及时,甚者被省略

我市棉花生长发育较为集中,且生长期短,是以精细管理而促进早熟,从而提高产量与品质。脱裤腿打顶不及时,导致现蕾开花推迟,植株高度增加,节间拉长,田间提前封垄郁闭,通风透光性差,蕾铃脱落严重,形成中空现象,后期吐絮裂铃延迟,影响产量品质。

1.2.3化学调控技术跟不上

大部分棉农为了图省事,化学调控只在头水灌溉过后,重喷1次化学调控剂。将现蕾前后和灌溉头水前的2次化学控制都省略掉,前者导致苗期生长过旺,现蕾开花延后,出现高脚苗;后者等到头水地干,地块能下去人时,一般要经过8~10d,棉田的水肥均已经发生作用,棉株长势迅猛,化控时农药用量不好掌握,要么用药太多,抑制住了棉花的继续生长,要么用药过少,棉株旺盛生长,形成旺长植株,已经伸长的节间不可能缩短,反而还有继续伸长的可能,最终导致棉株过高,田间封垄遮阴,通风透光性差。再者就是在摘除顶尖之后,化控不及时,用药量不准确,要么用药过重,造成药害,要么用药过轻,达不到化控的目的,使群尖、侧芽迅速生长,形成倒三角形,棉田封垄遮阴,造成贪青晚熟。有时还需要采取人工措施进行多次喷药,摘除群尖及侧枝侧芽,无形中加大了成本和投入。

1.3病虫害防治上盲目跟从

我市棉花病害主要是枯萎病和黄萎病,防治上多采用种植抗(耐)病棉花品种。在病田类型中,有单一枯萎病田、黄萎病田、枯黄萎病混生田和无枯黄萎病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棉农只注重经销商的鼓动宣传和周围熟人的购种情况,至于自家的地适宜种植什么品种,则考虑的不多。近几年来,棉田出现大面积病死植株,究其原因是枯萎病田不种植抗枯萎病的品种,黄萎病田不种植抗(耐)黄萎病的品种。无病田又种植抗病性好,生长期较长,丰产性欠佳的品种。

棉花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地老虎的防治时间推迟到现蕾前后,此时已经造成大面积危害,有些棉农干脆不防治,导致田间缺苗断垄严重。蚜虫是我市棉花生产上的优势害虫,隔年暴发成灾,发生早,危害重,在防治上棉农无所适从。2009年,蚜虫又是个重发生年份,有的棉田个别植株零星出现蚜虫时,部分棉农就采用化学农药全田喷雾,天敌被杀死,但是没有杀死的蚜虫很快又繁殖起来,扩散比以前更快,危害更加严重。有些棉田一个生长季节喷施了10多次农药,农药种类换了7、8种,最后蚜虫没有控制住,棉花却遭受到药害。在红蜘蛛、棉铃虫的防治上,近年来也不根据具体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而是以盲目喷施农药为主要防治方法,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效果不佳。

1.4植棉整体效益有所下降

一是种植品种年际间产量变化较大,衣分率处于中低水平的品种较多,品种间纤维长短不一致,收购价格低于周边县市。二是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仍是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为主,户均不足0.70hm2,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三是近年来采摘棉花的费用增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渐提高,如果棉花生产管理粗放,生产效益就有所下降。

2发展对策

2.1选择种植适宜的棉花优良品种

适宜优良品种是棉花优质高效生产的前提条件。该区棉花生长发育季节相对集中,春季气温回升慢,不稳定,常伴随有倒春寒,秋季气温下降快,霜冻来的早。棉花开花结铃的7月份,常有高温天气出现,对棉花的开花结铃极为不利。加之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等在该区发生较早,蔓延危害重。因此,必须慎重选择棉花品种,若选择不当,就会对产量和收入造成很大损失。譬如2009年度,生产上大多应用新疆的新陆早33号、新陆早36号、石选88、惠远、庄稼汉等系列品种,这些品种在抗枯萎病、耐(抗)黄萎病方面表现较好,结铃多,生长势强,后期不早衰。但本年度气温较之常年偏低,7月份也没有出现高温天气,8、9月份田间调查时,单株结铃数比历年高出2~3个,从7月份开始温度一直不高,到10月10日霜冻时,有相当一部分棉田才零零星星吐絮,致使产量、品质大幅度下降,加上后期采摘棉花费用的提高,棉花生产效益很低。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结合目前我市棉花生产实际,品种选择必须贯彻早熟、抗病、优质、丰产、适宜的原则,黄萎病田和枯黄萎病混生田,宜选择种植抗病性好的新陆早33号,枯萎病田或者无病田,可选择种植熟性适中,高抗枯萎病,铃大铃多,衣分高,品质优的酒棉7号。

2.2关键技术重要环节落实到位

关键技术环节落实到位,是该区棉花优质高效生产的前提。该区热量条件刚好满足特早熟棉花生产发育的要求,若各项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就会使棉株生长发育进程推迟,后期的早霜对棉花产量品质造成影响。因此,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在保墒保苗、化学调控、棉株整枝等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在保墒播种上,应参照当地气象部门的中长期预报资料,结合春旱和土壤墒情、晚霜等情况,及时整地保墒,适期播种,一般物候期为“当地梨花含苞”播种较适宜,有利于一播全苗。在化学调控上,要贯彻“早控、轻控、勤控”的原则,现蕾前后,用50%矮壮素30mL/hm2进行第1次化控,有利于降低脚高,促进生殖生长发育,塑造理想株型。灌溉头水时,用50%矮壮素60mL/hm2进行化控,有利于棉花稳步生长,及时开花结铃,保障了花铃期对水肥、光合产物的需求。打顶后及时用50%矮壮素90mL/hm2化控,可抑制侧芽、群尖和上部果枝的生长,使棉株平稳生长,田间通风透光性良好,使得中下部棉铃光照充沛,正常裂铃吐絮。在田间整枝上,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在第一果枝明显时,及时脱裤腿,抑制地上营养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和生殖生长,为后期抗旱早熟打基础。当果枝达到10层时要及时打顶,保证现有蕾铃的养分供应和良好发育,有利于确保棉花产量和品质。

2.3预防为主,科学防治,防治结合

在病虫的防治上,要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对棉花枯黄病的防治,主要选取种植抗(耐)病品种,烧埋病残植株,杜绝带有病菌的种子在市场上流通。对棉叶螨的防治,重点做好5月份棉田地埂四周杂草的虫源防治即可。对棉花蚜虫的防治,重点抓好棉田中心虫株的防治,采用人工手抹、土埋、拔除中心虫株等方式方法,点片发生时,采用涂茎、滴心等点片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全田大面积喷施化学农药,充分保护利用天敌,为后期防治减轻压力,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植株效益的目的。棉铃虫主要采用种植诱集带和杀虫灯捕杀的办法进行防治。

2.4强化科技培训,实现规模经营和订单生产,提高植棉效益

运用电视讲座、现场讲解、资料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强化棉农科技培训,增强棉农科技素质和意识。继续完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体系,充分发挥棉花生产合作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大土地扭转合并力度,尽可能地将土地集中到种植能手和经营大户的手中,加快规模经营的步伐。同时,扩大订单农业生产的规模和范围,对衣分高、品质优的品种,播种之前就与棉花收购企业签定协议,实行订单生产,优质优价,提高棉花生产的整体效益。

作者:许 军

敦煌棉花种植管理论文 篇2:

棉花间作辣椒绿色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先进的栽培技术涌现,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棉花间作辣椒就是在棉花种植过程中,植株间种植辣椒,通过调整合适的间作距离,配合有效育苗、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本文从辣椒品种选择开始,详细探讨棉花间作辣椒绿色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期为相关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间作;辣椒;栽培技术

1 辣椒品种选择

棉花间作套种辣椒必须选用一次性采收的于辣椒品种,如“弘士顿”“兵团六号”“川崎2号”“辣多美”等,不适合种植“天宇”系列品种。

2 育苗技术

育苗时间为2月底到3月初,精细化整地、施足基肥、培育壮苗。

(1)育苗应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排水方便、2年以上没种过辣椒的土壤,并且土壤的通透性好。耕翻前应施足底肥,以利于培育壮苗。

(2)底肥的施用。一般每个标准苗床应施用磷酸二铵0.3~0.4g/㎡,或苗床肥1袋,施用底肥后耕翻备播。

(3)整平做苗床。应根据地块情况、大田种植面积确定苗床的面积。为了有利于拔草和苗床管理,一般可做成1.5~1.6m宽苗床畦,长度可根据地块和种植面积大小确定。

(4)播种量。1盒种子约为150g,可种植约666.7㎡土地。

2.1 苗床播种方法

2.1.1划块点播

一般苗床畦做好后,根据播期情况,播种前一天浇灌苗床,要浇足、浇透,整平畦面,便于第二天进行播种。播种前要先用利刀把苗床畦切成4×4cm的方块(棉花的营养块育苗),然后点播辣椒种子,辣椒种子应点播在4×4cm的方块内,以便起苗。播后覆土(盖土),覆土深度1~1.5cm为宜…。

2.1.2撒播

苗床浇透水,落于后第二天将辣椒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然后覆土1~1.5cm即可。

2.2 苗床化学除草技术

苗床播种覆土后,盖薄膜前每个标准苗床( lO㎡)用20%敌草胺乳油1支(2mL),兑水1~1.5kg,播种、覆土后均匀地喷洒苗床,防止重喷和漏喷,盖好薄膜。

2.3地下害虫防治

使用0.5kg的3%辛硫磷颗粒剂,一部分盖膜前成墩丢放在苗床内,另一部分盖膜后撤施苗床周围。也可用lOOmL的50%辛硫磷拌玉米糁或炒香麦麸子制成毒饵撤施苗床周围,防治蝼蛄。

2.4 苗床管理2.4.1 通风炼苗、培育壮苗、预防高脚苗

辣椒苗基本出齐时应及时通风,预防高脚苗,在通风时,通风口的数量和通风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辣椒苗情况和天气情况进行,一般前期小通风、中期適当通风、后期大通风[2]。

辣椒的中后期苗床通风也可以采用在塑料薄膜上方打孔通气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减少揭膜、盖膜的时间,移栽前3~4d可揭膜炼苗,晚上也不盖膜,增加辣椒苗对露天环境的适应能力。

2.4.2肥水管理

(1)浇水。前期一般不浇水,苗床干旱时可以用喷壶喷水,中后期遇旱浇小水(辣椒特性:喜水怕涝)。

(2)提倡叶面施肥。辣椒对钙元素敏感,补钙充足的辣椒苗出现病害的情况较少。苗期可喷德国拜耳沃生钙,每15mL沃生兑水15kg,制成喷雾进行喷洒,也可用磷酸二氢钾加芸苔素内脂叶面喷施,对辣椒壮苗有好处[3-5]。

(3)病虫害防治。辣椒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和飞虱,要选择对应农药进行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的防治方法:齐苗后用70%恶霉灵59或20%普力克20mL兑水15kg,制成喷雾进行喷洒;蚜虫、飞虱可用70%吡虫啉39或70%啶虫脒49,兑水lOkg,制成喷雾进行喷洒。3选择适宜棉花、辣椒生长的间作套种模式

棉花、辣椒间作套种宜采用“3-1”式种植模式,即每个种植带1.9 - 2m,种3行辣椒、1行棉花。棉花、辣椒间作套种rrI间种植见图1。

4定植

(1)定植时间:4月下旬中后期,辣椒苗3-4片真叶。

(2)定植密度:行距0.4m,株距0.33m,定植7.575墩/㎡(一般双株定植),10 000株左右。棉花间作套种辣椒一般辣椒占地按60%计算。定植辣椒为4_5墩/㎡以上,6 000株左右(棉花约为1.395株/㎡)。

(3)定植方法:棉花、辣椒定植前大蒜应浇水一次,为定植棉花、辣椒造足底墒。棉花、辣椒间作套种一般是先移栽定植棉花,隔3~4d再移栽定植辣椒。移栽定植辣椒时,按0.33m株距,一人用打孔器在大蒜田中打孔,一人用移苗器移苗并将移好的苗子放在打好的孔巾即可[6]。

5 大田的田间管理

5.1 防治蜗牛

棉花、辣椒移栽定植大田后,必须及时防治蜗牛危害棉花、辣椒苗,一般是在棉花、辣椒移栽后2 - 3d的傍晚,天黑前撒施6%四聚乙醛颗粒剂0.75 - O.9g/㎡均匀撒施“于棉花、辣椒行内[7-8]。

5.2查苗补苗

棉花、辣椒定植后3~5d查看卣情长势情况,发现有缺苗和死苗、病苗应及时补栽,确保苗全、苗匀、苗壮,打好丰产基础。

5.3 打顶

当辣椒苗达到7~9片真叶,及早打掉顶心。打顶十分重要,打顶后有利于侧枝的喷发和生长,是辣椒高产的基础。

5.4 化学调控

由于大蒜施肥较多,辣椒移栽后生长速度较快,导致后期倒伏的危险性大。辣椒后期倒伏后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所以必须进行化学调控。化学调控方法:化控时期,辣椒现蕾至盛花结果期根据辣椒长势确定,一般用辣椒专用控旺剂控旺,如辣椒控多收,或小胖墩等专用药剂0.037 5 -0.045g/㎡均匀喷雾,根据辣椒长势隔10~15d,可连续进行2~3次[9]。

5.5 肥水管理

5.5.1 施肥

生长前期因大蒜施肥较多,辣椒一般不追肥,当辣椒有70%~80%坐果时一次性追肥。追施低氮、高钾型硫酸钾复合肥(17-17-17) 6.06kg/m2,也可配施有机肥、微生物肥料、钙肥等一同施入。

5.5.2 浇水

辣椒的特性是喜水、耐旱、怕涝。因此,干旱时辣椒要及时浇水,特别是中后期干旱容易造成落花、落果。5.5.3 排涝 辣椒根系分布浅,一般分布在0~20cm土壤中,抗涝性能极差,田间积水24h,大雨后突然放晴就会造成辣椒死亡、减产,甚至绝收。因此,辣椒必须种植在高亢、易于排水的地块上,要十分重视排涝工作。

5.6 病虫害防治

(1)大田辣椒常发生的虫害有棉铃虫、甜菜夜蛾、烟青虫、蚜虫、飞虱、盲蝽象、烟粉虱等,要选择合适的农药适期防治。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烟青虫等鳞翅目害虫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 - 30mL兑水30kg,制成喷雾进行喷洒,也可用50%虫螨腈20g兑水15kg,制成喷雾进行防治;蚜虫、烟粉虱、盲蝽象、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可用70%噻虫嗪59或70%吡虫啉59兑水15kg,制成喷雾进行防治[10]。

(2)大田辣椒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辣椒疫病、辣椒炭疽病、病毒病、辣椒细菌性软腐病等,要选用合适的农药于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及时防治。防治辣椒疫病可用每IL含量为687.5g的银法利悬浮剂25mL(1支)兑水15kg,制成喷雾进行防治;防治辣椒炭疽病可用70%安泰生259加75%“拿敌稳”59兑水15kg,制成喷雾进行防治,并能兼治其他病害;防治辣椒病毒病可用“病毒灵”或“病毒一次净”等杀菌剂喷雾防治;防治辣椒细菌性软腐病可用“可杀得3000”或农用硫酸链霉素等兑水后制成喷雾进行防治。

5.7收获、晾晒、防花皮。

一次性采用辣椒一般在白露后收获,采收前建议农户在收获前的3~7d打一遍“露娜森”或“拿敌稳”,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收获后辣椒再出现花皮现象。

收割辣椒后在田间进行晾晒时,要多次翻动,防治花皮,遇雨要及时盖上薄膜防雨,辣椒果见水后极易引起花皮,影响品质和经济效益。辣椒晒干后要及时上垛或根据市场行情采收出售。

6棉花绿色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棉花绿色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选择优质高产的“双叁零”棉花品种,营养块或基质育苗技术,适期移栽、加强各生育时期的田间管理等,田间管理与其他常规植棉管理相同,不再详细叙述。

7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棉花、辣椒间作套种模式,通过2018年9月测产验收和实际产量效益调查,试验区鱼城镇夏庄村村民夏海玲约2 666.7㎡套种田中,棉花产量为1.414 5株/㎡,籽棉价格按6.4元计算,产值约为1.82元㎡;辣椒收获面积按占地60%计算,收获辣椒4.5t/㎡,6000株以上,实产收获干辣椒0.315kg/㎡,干辣椒价格为14.6元/kg,产值约为4.60元/㎡。该种植模式合计产值约为6.42元/㎡,比单一棉花種植增收效益明显,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旷义.辣椒高效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9 (3):61.

[2]廖月枝,田平增,严金娥.林下套种辣椒栽培管理技术及其效 益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9 (1):19-20.

[3]肖丽艳.舂大棚辣椒提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9(1):7-8.

[4]陈琰臻.设施大棚辣椒专用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 科技,2018 (12):13-15.

[5]张磊,徐帅,涂珊珊,设施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栽培措施防 控技术[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 (7):103-111.

[6]刘营营,欧阳建勋,李忠海,等.辣椒素的抑菌活性研究现状 [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 (5):18-22.

[7]孙竹梅,李雪,徐宝龙,等.枣庄市棉花辣椒间作绿色高产高 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8 (7):235-237.

[8]曾小林,杨磊,柯兴盛,等.赣北植棉区棉花套种辣椒高效种 植模式研究[J]棉花科学,2017 (1):34-36+44.

[9]王海,余彩芬,李风梅.敦煌市小拱棚西甜瓜套棉花(辣椒) 套玉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 (10):51.

[10]滕久皆,贾朝应,李跃辉,等,辣椒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试验[J]上海蔬菜,2014 (1):74-75

作者:黎仲冰

敦煌棉花种植管理论文 篇3:

棉花新品种陇棉10号选育报告

摘要:棉花新品种陇棉10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品系07-1为母本、自育品系81-10-1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在2016 — 2017年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中,陇棉10号2 a 10点(次)皮棉平均折合产量为2 254.5 kg/hm2,较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5.10%。在2018年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中,陇棉10号皮棉平均折合产量为2 505.0 kg/hm2,较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5.60%。该品种株高80 cm,叶片深绿,株型紧凑。Ⅰ式果枝,筒形,第1果枝着生高度25 cm,果枝层8~13层。铃卵圆型偏尖,单株结铃数8.8~10个,单铃重5.8~6.8 g,衣分含量44%,籽指10.0 g。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8.7 mm,断裂比强度为30.9 cN/tex,马克隆值为4.1,整齐度指数86.3%。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宜在甘肃敦煌、瓜州以及气候条件类似的西北内陆棉区种植。

关键词:棉花;新品种;陇棉10号;选育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6.001

Report on Breeding of New Cotton Cultivar Longmian 10

FENG Keyun 1, NAN Hongyu 1, WANG Ning 1, QIN Xia 2

(1. Institute of Crops,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Dunhu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Dunhuang Gansu 736200, China)

Key words:Cotton;New cultivar;Longmian 10;Breeding

棉花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1 ],较其他作物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以及较强的抗旱节水性[2 - 3 ]。随着我国种植结构调整和植棉效益的下降,棉花种植不断向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转移[4 ]。作为西北内陆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走廊棉区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符合优质、高产棉花生产的气候条件[5 ]。同时该地区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较为严重[6 ],水資源短缺[7 ],基于棉花抗旱耐盐性较强以及早期种植效益较高等优势,该区域具有优越的植棉条件和悠久的植棉历史,历来是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8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棉花种植用工多、投入大、效益低的问题逐渐成为河西走廊棉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生产实践表明,以轻简节本为目标的轻简化植棉技术是解决当地棉花产业的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9 ],而培育适宜于轻简化栽培的优质棉花新品种是实现轻简化植棉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由于甘肃河西走廊棉区温热变化较大、无霜期短、降温快,适于该区域的轻简化棉花品种不仅要满足早熟性好、株行紧凑、果枝高度适宜、后期顶尖生长势弱、叶枝生长慢等农艺特性,同时还需具备纤维品质优良的品质性状。针对区域轻简化育种目标,在国家育种专项支持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多代筛选鉴定,从陆地棉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了棉花新品种陇棉10号,于2019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甘审棉20190001)。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母本07-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棉花品系9505与引进埃及棉的杂交分离后代中选育出的棉花新品系,其特点为纤维品质优良,晚熟(生育期140 d左右),株型松散,生长旺盛,铃大(单铃重6.7 g左右)。父本81-10-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自育的高衣分陆地棉新品系,衣分含量高达45%,高抗黄萎病,抗枯萎病,早熟(生育期130 d左右),株型极紧凑,纤维品质优良。陇棉10号的选育以株型改良和选育高衣分为主要目标,兼顾纤维品质和产量。2007年以大铃、优质棉花新品系07-1为母本,早熟、高衣分、株型紧凑的新品系81-10-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F1代开始南繁加代,以81-10-1为轮回亲本回交,回交后代进入病圃选择单株。从2009年开始选单株,入选材料进入病圃,并筛选性状稳定株行,2011年选育出性状稳定的株系。2012 — 2013年进行新品系鉴定试验,2014 — 2015 年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2016 — 2017年参加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2018年参加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同期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2 — 2013年参加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敦煌试验站进行的品鉴试验。陇棉10号2 a皮棉平均折合产量为2 340.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棉3号增产8.87%。其中2012年皮棉平均折合产量为2 436.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棉3号增产8.63%,居18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13年皮棉平均折合产量为2 24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棉3号增产8.12%,居2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

2.2 品比试验

2014 — 2015年参加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敦煌试验站进行的品比试验。陇棉10号2 a皮棉平均折合产量为2 416.2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棉3号增产9.15%。其中2014年皮棉平均折合产量为2 462.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棉3号增产9.43%,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15年皮棉平均折合产量为2 369.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棉3号增产8.87%,居12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

2.3 区域试验

在2016 — 2017年进行的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中,陇棉10号2 a皮棉平均折合产量为2 254.5 kg/hm2,较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5.10%,增产达显著水平。其中2016年皮棉平均折合产量2 238.2 kg/hm2,较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1.53%,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2017年皮棉平均折合产量2 194.5 kg/hm2,较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8.90%,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5位。

2.4 生产试验及示范

2018年在敦煌市、金塔县、民勤县进行的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各试点陇棉10号皮棉平均折合产量均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9.40%、6.20%、8.70%。皮棉平均折合产量为2 505.0 kg/hm2,较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5.60%,居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陇棉10号幼苗浅绿色,叶片深绿,株型紧凑,Ⅰ式果枝,筒形,株高80 cm。第1果枝着生高度25 cm,果枝层8~13层,成株叶片数10~16片。茎基浅绿色,横茎粗1.0~1.8 cm。花药白色微黄。铃卵圆型偏尖,单株结铃数8.8~10个,单铃重5.8~6.8 g,衣分含量44%左右,籽指10.0 g。植株生长旺盛,中期生长稳健,后期叶功能强,不早衰,耐旱耐瘠薄。结铃性强,吐絮集中而畅,易采摘。

3.2 品质

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陇棉10号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8.7 mm,断裂比强度为30.9 cN/tex,马克隆值为4.1,整齐度指数86.3%,伸长率7.9%,反射率79%,黄度7.1,纺纱均匀性指数154.4。纤维品质完全符合国家优质棉标准。

3.3 抗病性

2016 — 2017年在敦煌枯黄萎病自然病圃内种植陇棉10号,经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敦煌棉花试验站对其进行剖秆调查发病株率和发病程度的鉴定表明,陇棉10号高抗枯萎病(病指1.3),耐黄萎病(病指28.3)。

4 适宜区域

陇棉10号适宜甘肃敦煌、瓜州以及气候条件类似的西北内陆棉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

利用地膜覆盖种植,一般在4月5—20日播種。播前造好墒,力争一播全苗。棉籽播种时需要拌种,一般用15%福美拌种灵悬浮种衣剂15 g均匀拌种1 kg棉籽。密度以19.5万株/hm2左右为最佳。

5.2 平衡施肥, 及时化控

一般应基施尿素225 kg/hm2、普通过磷酸钙375 kg/hm2、磷酸二氢钾375 kg/hm2。初花期追施尿素225 kg/hm2、磷酸二氢钾375 kg/hm2,花铃期追施尿素225 kg/hm2。从苗期植株高度30 cm左右开始化控,化控时注意应以少量多次、前轻后重为宜,而且在每次灌水前化控。

5.3 强化田间管理, 及时采收

及时灌水,壤土田一般灌水3次,沙壤土田需灌水4次,灌水量每次为1 500 m3/hm2。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高效灭蚜剂赛丹等田间喷雾杀灭蚜虫,采用高效杀螨剂克螨灵等田间喷雾防治红蜘蛛。手采棉田应在吐絮后达到铃壳干燥的标准采摘为宜。机采棉田应在9月根据天气状况,当棉花吐絮率达到 40% 左右时,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550 g/hm2+ 40%乙烯利水剂1 100 mL/hm2兑水450 kg对棉株全株叶面均匀喷雾进行脱叶处理,待9月底至10月上旬脱叶率达到90%、吐絮率达到95%以上、纤维含水率在12%以下时,使用棉花收获机及时进行机械采收。

参考文献:

[1] 石有太,罗俊杰,裴怀弟, 等. 干旱胁迫对不同色彩棉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20(7):59-64.

[2] 叶武威,庞念厂,王俊娟. 盐胁迫下棉花体内Na+的积累、分配及耐盐机制研究[J]. 棉花学报,2006,18(5):279-283.

[3] 易小平,张亚黎,姚贺盛,等. 土壤水分亏缺下棉花葉片光破坏防御机制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2017,53(3):339-351.

[4] 朱启荣. 中国棉花主产区生产布局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9(4):31-38.

[5] 宋 福,庄生仁,赵贵宾,等. 加强高产集成技术应用,推动甘肃棉花产业提质增效[J]. 中国棉花,2012,39(7):7-9.

[6] 郭世乾,崔增团,傅亲民. 甘肃省盐碱地现状及治理思路与建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4):75-79.

[7] 冯克云,王 宁,南红宇. 甘肃河西棉花全生育期不同灌溉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5):140-146.

[8] 王 宁,南宏宇,冯克云. 10个棉花品种在河西走廊棉区的耐盐性评价[J]. 甘肃农业科技,2016(3):23-26.

[9] 董合忠,杨国正,李亚兵,等. 棉花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及其生理生态学机制[J]. 作物学报,2017,43(5):631-639.

(本文责编:郑立龙)

作者:冯克云 南宏宇 王宁 秦霞

上一篇:女生部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理事会工作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