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中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初级和高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的比较,提出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应对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学科中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学科中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篇1: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了解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为我国信息技术在生物教育中的应用及后续发展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对中国知网上关于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文献进行了总结,认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中生物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资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 生物课堂

生物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内容普遍、丰富,单纯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以及知识传授方式的需求。本文就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从其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方法或模式、在不同教学内容中的应用方法或模式、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1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文献分布研究

笔者在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以“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相关文献54篇,结果见图1。为了更精确地了解相关内容,笔者又利用中国知网的“文献来源”功能,对我国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信息化》《新课程(教育学术)》《中国校外教育》上对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关注度进行分析。笔者在这六类期刊上精选50篇关于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中应用的文献作为主要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大多数研究者将研究视角放在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中的作用、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方法或模式、在不同教学内容中的应用方法或模式、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内容,所占比例如图2。

从图1柱状图变化趋势看出2003、2004都没有相关文献,直到2005年才开始有所起色。而到2014年对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的研究真正达到巅峰。从2015年的刊载量也可以预测2015年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势头依旧强劲。

2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图2可以看出我国对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占44%,从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是可观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生物学科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通过查阅文献,笔者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认为研究者对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2.1激发热情,提供思考的教学环境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教学中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活跃了生物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例如,祁金富(2015)认为通过影像、影音视频等方式,将生物分子的进化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对于生物的生长变化有一定的印象,对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也能起到推动作用,还有助于培养自学、创新思维能力;高翠贤(2015)、陈鑫(2013)也认为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具有更强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同时也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刘淑丽(2015)、管尚勇(2014)还认为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则需要教师对课本中高度概括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解释和分析,恰当地引导学生去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

2.2进行难点突破,改变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制作相应的课件,并添加适当的图片或文,集中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刘淑丽(2015)在高中生物教学研究中,涉及到学生难以理解的生命现象和难以观察的具体的生物反应,利用多媒体课件难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形成清晰和明确的生物知识网络。吴继平(2014)、李凤(2014)、贾玉玲(2014)也提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攻克难点,巧妙地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集于一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满足学生各项感觉器官的需求。信息技术提供的动态演示能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刘淑丽(2015)提到信息技术让生物教学与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调动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对学习充满了信心,也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生物教学变得多元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生物知识。

2.3可以丰富师生互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大课堂容量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占主体地位,而学生被动接受,师生间互动不仅很少,而且教学模式单一。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可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它可以更好、更方便地设计师生互动环节。陈鑫(2013)提到最典型的就是使用简单的聊天室、MSN等工具建设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指导学生从网络上自主获取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师生互动模式。朱晓华(2015)在此基础上又提到利用视听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建立师生互动合作的平台。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探究过程中所需的材料,学生可以自主寻找所需的学习资料,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陈雪磊(2009)、管尚勇(2014)认为通过课件,简洁、生动、动态模拟实验原理或操作过程,激发了兴趣,节省了时间,浓缩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刘慧明(2013)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增大课堂容量;吴继平(2014)也提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练习,提高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不仅为课堂教学延伸了时间、空间,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平台、学习资源、参考信息。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融入到生物教学中,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并带来了一定好处。但它也有一定的弊端,利用信息技术安排教学,学生有时候只顾享受技术带来乐趣,并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技术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真正代替课堂。

3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方法或模式

查阅大量的资料,笔者发现,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中的各个环节的应用方法或者模式不尽相同,即: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音频,模拟实验,制作课件等等。

在课程导入阶段,李颖俊(2012)、孟广莲(2006)认为教师在导入新的课程时,应把情境创设看作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图片展示、课件播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动性,培养其对生物科学深入探索的精神。祁金富(2015)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在讲授新的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影像、声音等资源对教学中的生物结构进行演示,再加上自己的讲解,定会达到相应教学的目的:又如,在实验阶段,他认为教师通过教学影片来展示实验的内容,学生可以跟随课件进行实地操作,还可以进行模拟实验室,避免实验器材条件不完善的问题;再如,在课后,学生可以自行下载教师做的多媒体课件,用做课后复习之参考。姚德义(2013)指出,在实验阶段,学生实验不成功,引导其回顾时,也不能准确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录像,这样,在分析结果时就有了证据,就能准确地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他还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弥补了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等缺点,学生通过人机合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各样的协作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各自的学习结果,甚至可以进行练习。孟广莲(2006)提出,在复习阶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完整的知识体系投放到屏幕上,以便学生理解、增加课堂信息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她还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进行反馈活动,利用系统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快速的智能分析,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指导,这是传统的评价手段所不能及的。

笔者认为虽然在生物教学中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从近几年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方式方法或模式会越来越多。在笔者看来,探索其方式方法或模式是一项极具探索性、挑战性的实践过程,在这过程中,必定出现很多未知的障碍,不论怎样,必须坚持一点,那就是顺应教育教学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出真正适应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应对难点知识的解决方法或模式

高中生物教学是以探索生命特征以及活动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其内容大多与生活相关,但不乏抽象的、难以理解、难以通过实验开展教学的知识。自此,高翠贤(2015)认为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就可将难见的细胞制成夸张的卡通化形象,也可以为学生收集相应的科学视频,还可以开展虚拟教学。通过慢放、放大等技术,对细胞变化的过程进行特写,让学生的观察更加具体与直观,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0她还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虚拟实验室,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过程进行虚拟操作就可得到相应的结果,极大地降低了操作方面的要求,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杜生平(2014)也认为在讲解抽象、难理解的知识时,利用动画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环境中,观看其具体的多样化的变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姜云娜(2014)、管尚勇(2014)也提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走进微观的生物世界,促进学生完整的生物思维的形成,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认为生物学科中的知识,并不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例如,比较简单易懂的知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话,可能是将知识扩大化,会浪费时间、资源等。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先判断知识的难易程度,然后依据知识的困难程度,选择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将信息技术看做辅助工具,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总之,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真切的实验操作,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5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科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物课堂教学,但是,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教学时大都会出现一些误区,如何避免这些误区,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值得思考的。

例如,吴绮珊(2012)指出,应该依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切入点,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方法进行高效的选择,教师还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贾玉玲(2014)在此基础上认为,教师还有必要寻求课件与学生的结合点。同样的,李凤(2014)认为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而且它是一种没有感情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进行互动式教学。当然,黄静(2014)也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情境教学的同时不可以忽略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忽略内容,不可随意应用信息技术,应避免教学设计的不细致。

除了上述需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使用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考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老师应加强与教学课件的互动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需要、教学现场的具体情况,随意地使用,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6总结

信息技术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使用信息技術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工具,选择媒体时应依据内容、目标合理的进行信息技术的选择,也要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还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作者:贾洋洋 苟江凤 李小红 陈末 马璐

生物学科中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篇2: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的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改革探讨

摘要:在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初级和高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的比较,提出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改革

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2016年以后,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全部实行新的教师资格证统考制度。云南省于2016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改革工作。并确定自2017年起入学的全日制师范类学生,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都必须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证的统一考试。

一、新形势下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的紧迫性

根据国家教师资格证统考的相关要求,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及以上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三个科目的全国统一考试。笔试各科目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考生,才可参加面试。

我國新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变化,使得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必须进行优化和改革,才能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生物学教学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的生物学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规律的学习,从事中学生物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一些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针对我国新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改革,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作出新的变革。

二、对初级和高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的比较

(一)考试目标的比较

1.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相同,均为: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具备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能举例说出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生物学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的表述为: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准确理解《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能用其指导初中生物学教学。高级中学考试大纲的表述为: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准确理解《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并能用其指导高中生物学教学。

3.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相同,差异仅为:针对初中(或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的比较

1.学科知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相同,差异仅为:掌握与初中(或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相关的……

2.教学知识。初级中学考试大纲的表述为:理解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熟悉初中生物学课程10个主题的内容标准涉及的重要概念;知道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高级中学考试大纲的表述为:理解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熟悉高中生物学课程3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知道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除“初中”和“高中”之别,其他条款几乎完全相同。

3.教学设计。(1)学习需求分析。①分析学习者。分析初中(或高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一般特征,如年龄特征、整体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分析初中(或高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差异性,如个性差异、知识水平差异、不同的学习态度等。②分析教材。根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或《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特点,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生物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明确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明确核心概念,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2)确定教学目标。①领会初中(或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②根据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定并准确表述教学目标。考试大纲在教学设计部分,差异仅为:分析学习者条目中,仅“初中”和“高中”之别;分析教材条目中“根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不同;确定教学目标条目中,仅“初中”和“高中”之别,其他方面相同。(3)试卷结构的比较(初中和高中相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包括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为学科知识,第二个模块为教学知识,第三个模块为教学设计,题型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教学设计题和材料分析题。

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论课程内容的改革

笔者对近十余年来出版的生物学教学论的教材内容作了比较分析,可以看到,虽然不同学者编著的教材名称有所不同,但内容却十分相似,普遍包括了以下6个部分:(1)绪论,阐述生物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学习方法;(2)基本的生物学课程(含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和学习理论;(3)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技能、学习方法指导、教学设计及实施、教学评价;(4)生物学实验教学;(5)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6)生物学教学研究及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应根据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结合新形势下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要求,在生物学教学论课程内容上,尽量淡化学科逻辑体系,力求少而精、新而实,要突出生物教学论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突出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见习、试讲、说课、评课等实践性环节,并熟悉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要求、内容和题型,在日常的教学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四、变革生物学教学论课堂教学的方式

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证《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笔试,更加注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从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大纲,还是从笔试的题型、面试的考核方式来看,都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更加关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熟悉课程标准并用于指导中学生物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物学教学技能的考核,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运用一定的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评价、编写教案、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等;强调生物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考核。

《生物学教学论》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是学科教学论的一门分支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感受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验新课程改革的方法。教师在教授本课程的过程中,不应采取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顺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生物学教学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在教学评价时,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总之,我们的课程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性,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和健全人格的完善。

在我国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背景下,要提高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合格率,仅从一门课程或仅靠教学论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凸显生物教育类课程的比重,改革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重视试教指导、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各个环节,才能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J].山西教育(招生考试),2014,(12):23.

[2]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J].山西教育(招生考试),2014,(12):38-39.

[3]徐志梅.教师资格证“国考”下地理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地理教育,2015,(11):4-6.

作者:朱慧贤 张晓东 刘家忠 陈祯

生物学科中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篇3: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和深入,提升高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目标和任务,而生物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课堂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基于小部分学生对生物兴趣不大以及会有学生有厌学心理的原因,以何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就成了很多生物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课堂经历和其他教师教学过程,提出了设计导入、生动类比、课堂活动和信息技术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 兴趣激发; 方法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延续和拓展,意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所以,在新高考、“新课标”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而通过何种途径使枯燥乏味的教学生动有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为高中生物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1]。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原因

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中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知识较多,特例也多,这些内容还都比较抽象,而且分布零散,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就会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其他学科,不利于生物的学习。因此就需要生物学科的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稍显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所以在课前准备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准确掌握该节内容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还需要教师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2]。

二、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一定数量的高中生对生物这门学科是感兴趣的,有学生甚至说生物在他心中的科目排名位置仅次于体育、美术和音乐,当然这有些夸张,但是还是说明了一部分高中学生认为学习生物是一种乐趣。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甚至是不愿意学习,宁可在生物课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也不愿意听课。分析调查发现,对生物学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生物学科需要学生较强的记忆能力,去记忆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在新课改进行以来,使用新教材后更是有切身体会,生物科目中很多理论知识还在不断的发展中,很难从中总结出类似物理和数学等学科那样的一般性规律[3]。因此,生物学中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主要靠不停地重复记忆,整个过程既繁重又枯燥。教师如果照本宣科,课后再为了提高成绩,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地学习,必然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低下,从而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以上现状引发很多教师思考,并积极提出许多方式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

三、激发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

笔者通过个人课堂实际教学经历结合听取其他教师的精彩展示课程,列举了激发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四种方法,具体如下:

(一)设计引人入胜的课前导入情境

万事开头难,对于授课来说这句话也适用,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开始部分认真准备。生物学科的每一节内容之前都有一个问题探讨部分,可以提供材料帮助教师导入课堂内容。除此之外,笔者还会精心准备别出心裁的课前导入情境,比如将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利用其他学科当中学生学习过的内容引入,可以将学生的思绪拉到自己的课堂中来。

语文学科中有许多课文、诗句还有一些与课外文学知识涉及到生物学的相关内容。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恰当时机插入文学知识,让学生以多种角度理解联系到一起的两门学科,帮助学生加深生物学内容的记忆,增强兴趣[4]。例如,在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这一节内容时,课外文学知识的导入令人耳目一新。笔者导入内容的灵感来自一次承德之行,在游览承德市古建筑景点普陀宗乘之庙时,两边有两座台阶,台阶共100级。佛语有云,人生在世有108苦。每一级代表一种苦难,每迈一级台阶代表躲过一种苦难,为何有100级台阶而不是108级,因为人生有八苦是无法躲过的。这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就与这人生八苦里的“老”和“死”相关。这样一段导入内容在课外文学知识的牵引下,使学生感到新奇,由此产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更能在这样特殊导入内容的启发下,加深對本节细胞衰老特点和细胞死亡方式等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二)以叙述故事的方式进行形象生动的类比

高中生物教学将抽象的生物学系统知识进行恰当的类比,可以让高深变亲切,化抽象为具体,且通俗易懂。例如,免疫调节是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的内容,这种调节方式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一样对生物体稳态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比较贴近生活,但是仍然比较难以理解,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抽象的原理和概念。以人体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新教材内容,把免疫调节比喻成发生在人体内的一场“战役”[5],入侵人体的病原体和病菌就可以看作是进犯的“敌军”,而免疫调节过程就相当于“我军与敌军作战”的过程。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共设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纤毛以及黏膜组成的“城墙”,保护着机体细胞,大部分“敌军”都无法跨越“城墙”,被阻挡在了机体之外。但是一些狡猾的体力较强的“敌军”还是会突破这道防线,然后发展壮大它们的队伍,这个时候“我军”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到了要反击的时候。“我军”派出了以吞噬细胞为主要战斗力的“前线部队”作为第二道防线,它们在“我军”内部巡逻,时刻准备着与“敌军”对战,但是“前线部队”的这种战斗没有目标,而一些狡猾的“敌军”成为漏网之鱼,这些“敌军”就又突破了第二道防线,此时,“我军”就会集结出作战能力非常强的“能力之师”,组成“能力之师”的是机体内众多的淋巴细胞,“能力之师”主要有两种“作战方式”,分别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体液免疫这种“作战方式”里“我军的能力之师”可以依靠多兵种作战,抗原呈递细胞为“侦察兵”,它们可以发现“敌军”并将这一消息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组成,此时辅助性T细胞给B细胞提供淋巴因子,B细胞开始使出它真正的能力,它能够分裂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抑制“敌军”的发展壮大,记忆B细胞负责下次该类“敌军”再次来犯迅速识别并作出反应。

在细胞免疫这种“作战方式”中,T细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时战斗升级,一些“敌军”打入“我军”内部,伪装成自己人不易发现,T细胞能够识别这些伪装分子,并分裂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对“敌军”绝不会手下留情直至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最后,等“我军”取得“战役”的全面胜利之后,再有吞噬细胞帮助清理打扫战场。

这是发生在我们人体内的调节活动,学生可以从此则类比小故事中掌握整节课的知识脉络和重难点,把抽象的知识拟人化,如果再结合以趣味性的动画和图片,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牢固。

(三)设置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6]。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2004)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课程时,就可以进行趣味的学生活动。教师可以鼓励8名学生到讲台前,6名学生背对黑板站立成两排,相邻同学之间要留出一定的距离,这样作为较简单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另外2名学生可以作为跨膜运输的物质。安排好后抛出假设,让全体学生自主分析,相互探究。假设这2名学生代表“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让8名学生共同展示,两个“气体分子”穿过“细胞膜”的过程。假设这2名学生代表“葡萄糖分子”,其他6名学生代表“红细胞的细胞膜”,那么“葡萄糖分子”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应该如何表示。再假设这2名学生是“无机盐离子”呢?通过对该节知识的引导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展示,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很快提出自己的想法。当“气体分子”跨膜时,是从站成两排的相邻学生之间穿过,表明气体分子較小,可以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穿过细胞膜;当“葡萄糖分子”跨膜时,站在靠外侧一排的1名同学伸手拉了作为“葡萄糖分子”的同学,帮助其穿过“细胞膜”,表明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这里同学伸出的双手就相当于载体蛋白;当“无机盐离子”跨膜时,站在靠外一侧的另一名同学来帮助跨膜的“无机盐离子”,此时,有在座的一名男同学积极起身,在靠里一排高举“ATP”的标志,给跨膜过程助力,充分说明了无机盐离子进入细胞不仅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还需要能量。另外学生们还很细心地区分了无机盐离子和葡萄糖分子具有不同的载体蛋白。

这一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生物知识以一种直观的,参与性较强的形式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刺激了学生们的感官,以这种方式了解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帮助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

(四)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全世界带来了很多便利,也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在教育领域带来的改变与革新也是显而易见的。近几年来,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基本上都利用现代化技术中的信息技术手段,增强了生物学习的趣味性。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铺陈于书中的单调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图片、视频、声音等[8]。例如,在讲授细胞器相关内容时,可以播放在网络教学资源中下载细胞器分工合作的视频。笔者曾经选择的视频中,背景音乐是学生熟知的,瞬间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此时再将书中的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向学生们讲述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辅助形式使得许多生物课本中无法完全表达的部分都可以具象化地展现给学生,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知识点复杂,不具备规律性,但是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也是能够激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的。兴趣教学促使学生有效学习,既能提升学习成绩,又能增强学生信心。当学生的兴趣浓厚了,教师的满足感和使命感也会得到提升[3]。由此可见,兴趣教学适应当今“新课标”的要求,满足高中学生学习的需要,符合教育的功能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海霞.新高考、“新课标”下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途径[J]教学研究,2019,(29):45

[2]邓利琴.刍议高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考试周刊,2020,(72):129-130

[3]王骥.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生物素养[J]教师教育,2020,(13):109

[4]冯媛.“5E”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教育综合视线,2019,(2):67

[5]孔勇,范俊.故事情景化创编,生成高中生物理想课堂[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3):84-86

[6]冯荟萃,闫香慧,李艳红.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免疫调节”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33):83-84

[7]梁胜男,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9):8

[8]程刚.提高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分析[J]学科教育,2019,(30):75

作者:王秋实

上一篇:县小学工作总结下一篇:镇四五普法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