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信息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电力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关系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电力工程管理是保证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工作。本文作者分析了提高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力工程信息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力工程信息管理论文 篇1:

BIM在电力工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电力工程信息管理的现状,分析了现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引进BIM进行管理的思路,并针对BIM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组织平台建立、合同法律环境改善、框架构建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工程;信息管理;BIM;国内应用

1.电力工程信息相关

1.1 电力工程信息的特点

电力建设项目有自身特点,投资金额巨大、施工周期长、参与者众多、工序复杂繁琐、信息沟通频繁、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等。项目信息包括与项目相关的所有外部的、内部的信息。其中,外部信息主要是外界条件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内部信息主要是信息在项目内部流通、共享的问题。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一方面,项目上的信息如进度信息、财务信息、质量信息等等很多是可以量化的信息,另一方面,如施工人员的文化背景、施工状态很多不可量化的甚至包括非正常渠道的信息。本文讨论的信息主要针对前者,即受到人员情感因素影响较少的客观信息。

1.2 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资料数量众多。从项目立项决策阶段,就应该开始收集、分析、积累大量的项目基础数据。随着项目的进行,招投标、合同签订、设计管理、施工管理、交付使用过程中同样要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的来源是多渠道的,有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也有来自于上级主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各承包商的。这些数据包含的内容、涉及到额范围很广泛,既有各种历史经验数据,也有各种政府批文、图纸,建设期间各种来往信函、项目承包合同等等。这些原始数据各式各样,需要经过加工处理形成可以再项目周期中保证流向下一环节、对决策者的行为起到辅助作用。

在此过程中,项目内部的信息流按照流向分包括由管理层下基层流动的自上而下的指令性信息、有基层向管理层流动的汇报型信息、有平级不同专业部门之间流动的横向信息,这些信息的其使用和发挥更多的是局限在收集后的使用阶段,没有经过继续的处理,更谈不到继续的流动为后续决策做准备。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本项目要求的基建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BIM相关

2.1 BIM相关概念

BIM是英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常被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

2.2 BIM数据的属性

(1)客观性。BIM是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电力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能够真实的反映电力工程中的实际生产力水平。通过BIM模型与实际项目进展的虚实结合,可以进行计算造价与实际造价的动态对比,质量安全的实时监控,计划与实施对比调整,从而提升对于造价、质量、计划的总体管理水平。

(2)集成性。BIM数据模型中的数据随着项目的产生而产生,依靠项目参与各方的共同维护和更新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同步模拟直至项目投入使用、再到结束,能够快速、全面整理信息、进行有机关联,形成4D关系数据库,从而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部门对口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

图1 造价数据平台和传统管理模式对比图

(3)精确性。BIM数据库的数据精度达到构件级,可以快速提供支撑项目各条线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能够自动生成材料和设备明细表,为电力工程量计算、造价、预算和决算提供证据。借助BIM技术,现场管理人员直接使用原有的建设模型进行现场建设状况的对比,使判断准确性更为科学。

(4)实时性。BIM模型可以适时的反映特定时间点的电力工程造价信息数据,为同类电力工程的决策提供更科学准确地参考;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可以由不同的参与人通过在BIM系统中插入、提取、更新和共享信息数据,具有强大查询分析统计功能,为规避在电力工程现场大量存在的问题起到巨大作用,这些数据也可以由造价管理人员整理成满足不同管理需求的造价指标。

(5)决策性。从造价管理决策的角度讲,每一项决策都要有实际的电力工程数据作为依据。BIM数据模型能够显示资金使用额,实现短周期对资金风险以及盈利目标的控制;能够通过建立关联数据库,准确快速计算电力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可以实现任一时间点上电力工程基础数据的快速提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享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盈亏,消耗量有无超标;可以通过模型与实际项目进展的虚实结合,进行计算造价与实际造价的动态对比,质量安全的实时监控,计划与实施对比调整,从而提升对于造价、质量、计划的总体管理水平。

3.BIM在国内应用的建议

BIM是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数字化表达,是数字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直接应用,它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业中应用的新方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障碍,最主要的是组织平台的建立、合同与法律环境体系和模型框架构建三个方面。

3.1 组织平台的建立

传统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组织模式以施工总承包为主,设计和施工由不同的单位完成,按照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交付使用的程序进行。通常业主将设计总包给一家设计单位,将施工总包给一家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是平行关系。设计方和施工方有不同的利益目标造成设计与施工相脱节。设计方按照业主的预算和功能要求进行工程设计,追求设计费用的最大化,尽量降低设计成本。施工方在完成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条件下,按计价方式的不同,追求利润最大化。业主方则追求投资成本的最小化。由于不同的利益目标,三方存在着很多矛盾。

BIM的实现依托于合适的组织建设,在这个组织建设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模式的管理,数据信息模式更加的标准化、精确化和公开化。原先组织中中很多职能人员的权责会有重新分配。所以,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为BIM的推行组建合适的项目组织是顺利推行的前提。

3.2 合同与法律体系的搭建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包括1997年11月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

合同体系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及时联合颁布及修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等等。

我国法律对于建设项目信息的各项要求以及相关责任都由明确规定。与信息相关的条款不下几十条,但是可以看出这类法律法规要么在很多地方空白,规定的不够充分,要么规定归于简单,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为约定清楚各方负责的信息资料的具体内容、收集的时间和具体要求、如何传递、信息责任人如何管理,以及各方之间在建设项目信息的管理上如何配合,相关责任也未有约定等,对现阶段BIM的应用造成一定障碍,主要表现在: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缺乏贯穿和统一的整合,无法支持BIM对信息的要求;在法律效力最高的法律、行政法规中,没有对建设项目电子信息文件的使用、交付及管理等作出规定;缺乏标准化分工和统一数据标准,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未明确设计阶段设计者的协同设计责任,导致设计中出现错漏碰缺或者增加后期大量的设计变更;建设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版本不协同;对工程资料移交、验收体系的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不明晰和不健全,严重影响建筑的后续运营和维护工作。

基于这种情况,首先提出相应的法律修改规范建议,其次,合同条款的设计包括权责的划分,结合组织的重新设计应进行修改和完善。

3.3 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框架构建

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在本土化的过程除了本身组织建设和法律合同方面的“不服水土”,其中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本身项目的多边性,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管理体系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项目,很多工作的细化程度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对象时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针对前两部分组织的搭建,法律、合同体系的完善和修改,更需要有依托实际项目的信息管理流程的再造和体系的建设。

按照项目建设的流程,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针对国内工程建设的特点,把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对待的工作内容的信息共享和管理工作作出更细致的的规范。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邢毓静,杨现领.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的前景与挑战[J].

[2]赵振宇,宋琦,邢玫,刘伊生.美国建筑学会(AIA)建筑合同条件及其特点[J].中国工程咨询,2002(4).

[3]谢颖,王要武.我国建筑业改革开放的成长轨迹及对策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119-124.

[4]张明媛,袁永博.论虚拟仿真技术与群体支持系统在工程管理中联合应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1):26-29.

[5]王要武.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张建新.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7]张建平.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1(1):15-18.

[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EB/OL].2011-5-10.

[9]张建新.建筑信息模型在中国工程设计行业中应用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4):387-392.

作者简介:张云飞(1990—),男,山西忻州人,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现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工程建设管理。

作者:张云飞

电力工程信息管理论文 篇2:

探究提高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摘 要:电力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关系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电力工程管理是保证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工作。本文作者分析了提高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措施

引言

电力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趋势,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就目前来看,电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以及信息化的应用。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提前做好有计划的组织和沟通,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从根本上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1.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电力工程是一项复杂性和综合性都极强的工作,因此电力工程的管理工作非常具有难度。电力工程工作有多个环节,涉及到诸多的专业知识,同时会受到很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综合多方面,目前电力工程想有更好的发展就要从管理方面入手。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如何到电力工程的管理中,通过运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管理,把工程有关的全部信息都记录到计算机系统里。这样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及时的掌握工程的动态信息,另外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效率。与当前的发展趋势相融合,追求相关经济效益的同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这是发展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最终愿景。

2.电力工程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根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的电力工程中,对于管理人员的重视不足,电力工程的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其中,初中文化水平的管理人员占管理人员的一半左右,而小学文化的管理人员占了1/4,其余的为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大学水平的管理人员仅占总人数的5%。这一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下,这就使得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无法进入到工地,也不可能发挥它自身的优势,这就使得一些工程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者不能保证工程質量的有效性,使得整个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

2.2工程施工进展控制小力度弱

在电力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供电公司的技术,它在整个的电力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把整个电力工程串联起来,与此同时,还可以帮助内部的公司于用户之前建立一座桥梁,使他们更好的沟通。在公司内部和电力工程的联系部门主要是工程管理部,与此同时,业务部和财务部也是比较关键的部门。工程部是负责整个工程运行的一个关键部门,但是,财务部也是至关重要的,假使没有工程款的支持,那么工程也不会按期的进行和完成,每一个部门都在电力工程起着自己的作用,这些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会出现交接,但是,假使在交接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理解,也会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展产生影响。

2.3工程施工中仍然存在违规操作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施工违规是电力工程管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管理人员的一个难题。一般情况下,在项目施工之后需要进行验收,并且需要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进行工程的造价决算,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违规的行为,例如,一些施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会对监理人员的工作进行阻碍,这就使得监理人员的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和实施,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转。

3.提高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3.1根据情况制定发展计划

要想提升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水平,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对于不同的电力工程和电力公司,需要根据自己实际电力工程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信息管理模式。在制定管理模式时,需要将管理的目的和管理的要求进行明确,通过技术人员和领导层的共同商议来对当前电力工程的信息管理活动范围制定相应的计划,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确定信息管理等有效性。通过这样灵活的设计,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与周围的电力发展环境进行接,同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也能对当前电力工程的全面性。

3.2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保证施工安全

任何工程项目开工的前提都是保证施工安全,因此在开展电力工程项目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开展任何工作前要首先排除一切的危险因素。这方面工作要从多方面抓起:首先在施工现场的设置上,对于危险的事故高发区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其次对于施工设备要及时进行检修,不断地完善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还有对于员工的安全意识要不断加强,定期的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所有的这些条例要写在固定的安全施工准则中,制定明确的赏罚制度,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在出现相关问题后及时追责到个人。企业要不断把电力工程项目信息化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3.3建设相关的电力运营监控系统

通过建设运营监控系统,能够对电力工程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控,充分的重视各种新型监控系统的应用,能够在当前的技术应用阶段进行全方位的监管。通过分析现有电力运营状况来对电力运营的信息进行管控,如果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进行汇报,同时对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能够对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解。提前预防和相关管控的方式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保障,所以对于电力系统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电力信息管理的力度,应用电力运营监控系统来对电力工程做好全方位的管控,同时还要注意对各个部门进行电力状况,掌握对各个区域的划分进行相关的管理,提升电力信息的有效性。这种方式能够在工程的前期和后期都得到有效的管理,避免出现管理漏洞的情况。

3.4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规范的施工方案是展开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开展施工前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顺应当前的信息化潮流,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方案的制定工作中。以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面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让每一步操作都有据可循。另外,对于方案的执行度要进行把握。施工人员全面践行施工方案的前提是熟练的掌握操作流程,同时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让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3.5灵活运用技术,应用信息管理软件

目前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很多的信息管理软件应运而生。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很多信息管理软件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项目开展前,项目的技术部门可以对信息管理软件进行充分的评测,选择最适合的软件应用到施工过程中。信息人员全面掌握技术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的对影响施工的多个因素进行控制,目前电力工程项目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在把信息技术和项目管理融合到一起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保证措施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3.6完善电力工程的规章制度和责任机制

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责任机制是电力工程顺利进行的外在保障。在很多电力企业中规章制度还不完善,不重视责任机制的形成和分配,一定程度上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备安全使用规章制度、监督规章制度等等,从多方面多层次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为提升管理水平做出保障。同时完善的规章制度要结合科学的责任机制,把每一项工作责任到人,出现问题相关的找相关的人员负责,层级落实,不断加强施工规范管理,在技术流程上不断进行创新,保证电力工程的可靠安全运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工程来说,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是提升电力工程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式。对于信息管理能够保证施工更加稳定和安全,也是整个电力工程进行过程中的重点。因此,加强电力工程信息管理,灵活应用信息管理模式,解决当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宇,陈伟,戴光.信息化环境下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0(05):130-131.

[2]於颖晖.探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全过程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J].化工管理,2019(03):177-178.

[3]曾伟新.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全过程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10):251+270.

(河南九域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 郑州 450000)

作者:陈思宇

电力工程信息管理论文 篇3:

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电力需求大幅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快速增长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高效有序地对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过程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技术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为大型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控制提供了全新的管理理念、技术支撑平台和全面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工程信息管理智能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工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产业的基础,承担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从电网的“十二·五规划”可知,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高速的态势。伴随着社会对电力工业旺盛的增长需求,电力项目按照超前规划、适度发展原则进行建设,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能源的高效开发及利用,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发电厂、变电站等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任务繁重,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信息管理,对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电力项目信息管理

对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随着电力项目的计划、启动、规划、实施等项目生命周期活动内容的展开,大量项目的文件、报告、合同、照片、图纸、录像等各种各类信息会不断地产生,需要对其进行诸如收集、分类、加工、过滤、归档、储存等处理,以实现对项目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所谓电力项目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电力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活动的总称。项目信息管理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等内容。

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风险、质量和成本。因此,如何有效、有序、有组织地对电力项目全生命过程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是电力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力项目信息处理技术在电力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又为大型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控制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管理理念、技术支撑平台和全面解决方案。

1.1 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项目信息管理是涉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参与活动的人员等要素,是多要素、多学科、多手段的管理活动。项目信息管理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它要运用许多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具有以下四大基本原理:

1.1.1 信息增值原理

信息增值是指项目信息内容的增加或者信息活动效率的提高,它是通过对项目信息的收集、组织、存储、查找、加工、传输、共享和利用来实现的。

1.1.2 增效原理

项目信息管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开发信息,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包括信息和知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要素的渗透、激活与倍增作用,从而能够节省社会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企业效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3 服务原理

项目信息管理与一般的管理过程相比,具有更强烈的服务性,项目信息管理所有过程、手段和目的都必须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服务用户来发挥作用。

1.1.4 市场调节原理

信息管理也受到市场规律的调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信息产品的价格受市场规律的调节;信息资源要素受市场规律的调节。

1.2 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特征

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具有管理的一般性特征。例如,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等。这些基本职能在信息管理中同样具备。但是,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作为一个专门行业的管理类型,又有自己的独有特征:与电力企业制度紧密结合,设备及人员信息需要高度集中。正是有了信息的集中统一,才使得信息真正成为一种资源,并且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电力项目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设备、人员的相关信息,使电力运行安全可靠。

2 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电力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是向电力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以及组织外的有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它通过提供作为决策依据的统一信息来为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日常的作业服务。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向主管部门提供四种主要的信息服务:确定项目信息、搜集项目信息、处理项目信息及使用信息服务。

以“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为例:

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条码(无线射频钮)”作为设备标识器,各个需要巡检的设备上安装一个“条码”,内部存储特定的代码,代表了设备的状态、参数等所有内容。当工作人员巡检时只需带着巡检器(掌上电脑)到现场读取各设备标识器的数据即可。巡检器小巧轻便、操作简单,还解决了巡检到位问题,省去了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十分适合现场使用,对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及减轻数据的输入工作量也起了很好的作用。当需要进行设备状态检修、缺陷管理和性能动态分析时,将工作站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调出,设备的历史状况便一目了然。

2.1 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组成

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无线射频设备标识器(条码)、巡检器(掌上电脑PDA)、客户计算机、网络、防火墙、服务器和中心数据库组成。

2.2 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2.2.1 巡检内容的编制灵活

巡检路线按部门、专业、巡检员分类;

每一条巡检路线按设备、部件、项目分层组织;

每一条巡检路线可定义巡检或点检两种模式;

2.2.2 巡检项目齐全,巡检工作人员录入方便

系统设定了“观察类”、“记录类”、“代码类”、“测温类”、“测振类”五种巡检项目类型。

2.2.3 强大服务器软件的信息处理与统计功能,可实现信息查询、考核统计、报表功能和缺陷管理。

3 结论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应当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制度、方法和手段,实现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促进工程建设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进行。

信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而且提升了工程管控水平。

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保证了各项生产任务优质高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董士波,沈维春.《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便携手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杨旭中,张政治.《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版.2006.

[5]徐莉,赖一飞、程鸿群.《项目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6]刘长征,熊璋,王剑昆.《基于智能标签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研究和实现》.《计算机工程》.2003.

作者:黄璐微

上一篇:职称评定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大学生个人实践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