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本科毕业实习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针对高校毕业生毕业实习现状进行剖析,从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精选实习单位、毕业实习与教师科研项目有机整合、专业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有效整合等方面,提出提高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草业本科毕业实习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草业本科毕业实习论文 篇1:

草业科学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 针对草业科学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庞杂、教学形式单调、考核方法单一等问题,对教学内容做出了与专业课内容衔接、利用互联网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及学科交叉等改进;尝试采用互动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对草业科学本科生专业英语成绩进行评定,建立了4个评价准则、8个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成立专业英语成绩评定委员会,对评价尺度和评价指标权重进行确定。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使专业英语成绩评价更加客观,兼顾了激励和导向作用,为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草业科学;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

Key words Pratacultural Science;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近年来,由于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网络资源的丰富,草业科学本科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竞赛、听取英语专业演讲报告等的机会也日益增多,草业科学专业人员使用英语作为媒介进行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也将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1]。这些需求客观上要求对草业科学本科生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强化和改革,以适应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当前草业科学本科生专业英语课程存在课时少、课程安排时间不合理、授课内容与形式单调、师资配备不完善、考核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亟需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手段进行改革。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法的角度探讨了草业科学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问题,以激发学生对草业学科的热爱和学习热情,开阔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草业人才。

1 教学内容改革

草业科学是一个学科跨度大、学科交叉频繁的学科,包括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外生产层[2],其专业英语不仅涉及植物、土壤、生态、生理、微生物等基础学科,还涉及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产品加工、园林等应用领域[3-4]。因此,其教学内容不仅范围广,学科交叉频繁,而且内容更新极快,这为教学内容的确定带来了极大困难。现有的草业科学专业英语教材很难涵盖所有范围[5],而且无法反映草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此同时,农科院校大学本科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深奥,学生感觉挑战巨大,失去学习兴趣。有鉴于此,笔者对草业科学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1 与专业课内容衔接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与专业课对接后,学生学习的是自己熟悉的内容,消除了大部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恐惧,有利于引导学生较快进入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将草业科学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划分为Grassland Resource and Management(草地资源及其管理)、Grassland Physiology and Ecology(草地生理与生态学)、Forage Germplasm Resource and Breeding(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Forage Processing and Store(牧草加工与贮藏)、Turfs(草坪学)5个部分,与这些内容相对应的课程分别是草地培育学、草地调查规划学,草地生态学、生理学、土壤学,牧草种子学、牧草遗传学、牧草育种学,牧草及饲料作物生产学、牧草及饲料加工与贮藏,草坪学概论、运动场草坪等。

1.2 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利用互联网资源更新学习内容 针对上述5个教学内容,利用专业词汇、科技小短文及国外教材摘编等形式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地与学生交流,逐渐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Grassland Resource and Management部分,首先给学生介绍部分专业词汇,然后让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查找我国草地资源及管理方法的科技小论文或文献摘要,通过一定的筛选和整理,制作学习材料,最后选择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写的Grassland of the world,给学生介绍世界草地资源概况及其管理方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

1.3 教学内容少而精,突出多学科交叉 草业科学研究的学科交叉比较频繁,英文教材和专业文献的研究内容往往涉及很多方面。如何让学生从大量繁杂的英文教材和专业文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专业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精选英文教材、研究报告和专业文献中关于某个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回顾、研究展望等,让学生理解学科发展思路与学科交叉碰撞的思想火花。另外,让学生自己查找重要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我国草业科学文章,通过一定的整理与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分析我国草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转化成持久而强有力的学习动力。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互动式教学

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不仅是将其用于简单的专业阅读,更要用于专业场合的英语表达,所以需要参与到该课程的教学中来,锻炼主动学习的能力[6]。因此,应该给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期刊文献或研究报告,如被SCI收录的期刊《牧草与饲料科学》(Grass and Forage Science)、《草地生态与管理》(Rangeland Ecology and Management)、《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世界草原》(Grassland of the world)等,供学生挑选,进行课外阅读理解与总结。引导学生用英文制作PPT,尝试用英语课堂小型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报告期间,提倡学生用英语进行提问与答疑。这样的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英语表达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报告、专业文献的理解。学生刚开始会觉得比较困难,应该由难度一般的专业研究报告逐渐过渡到一般英文期刊,最后到SCI收录的英文期刊,通过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以及自身的努力逐步适应。另外,针对草业科学专业英语的5个教学内容,让学生组成5个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主要负责相关部分内容的报告。在有限的学时内,每个学生均有机会上台发言。实施这种互动式教学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课堂气氛越发活跃。

2.2 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MBA课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手段,特别是案例讨论环节,对学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都是极好的锻炼[7]。在草业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同样可以引入案例式教学方式。草业科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学生沟通、表达、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案例式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对学生这4项能力进行全面锻炼。

例如,以“放牧对草原的影响”为主题设计一次案例教学,可以让草地资源及其管理与草地生理与生态学2个兴趣小组联合制订案例教学计划与报告内容。首先,让全班对这2个小组制订的教学计划与报告内容进行讨论,然后指导教师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确定教学计划与报告内容。草地资源及其管理小组以“草地放牧后草地资源价值变化”“草地放牧的适应性管理”2个小专题向全班介绍,而草地生理与生态学小组以“草地放牧后草地非生物环境的变化”“草地动植物对放牧的适应”2个小专题向全班介绍。学生在小专题介绍过程中尽量用英语表达,不能用英语表达的专业术语在课后通过请教教师或查找进行补充。每个小专题介绍完后,教师对小专题的内容进行点评,并更加深入地介绍相关文献,提醒学生做好笔记,由教师重点介绍特别好的句子和表达。最后,让学生在前面小专题学习的基础上,从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与放牧的关系、草地放牧的生理生态过程、非生物环境(特别是土壤)对放牧的反应等方面选取合适的主题,用英语展开讨论,并选出代表上台做汇总报告。

通过上述案例式教学的组织,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草业科学专业术语的表达、英语课堂讨论频频冷场等问题。由“让学生试着用英语表达专业科学问题”到“让学生学习别人如何表达英语专业科学问题”,再到“在别人表达的基础上,自己可以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开展讨论,用英语自由表达”,层层递进,既把握了课程的语言性,也把握了课程的学科专业性[7],对于草业科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思路启发较大。

3 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3.1 考核评价体系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听取国外研究人员的研究报告,以及阅读国外与本专业相关的科技文献并从中吸收或了解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同时它也是正确撰写专业科技论文、科技成果以便进行国际交流必不可少的手段。专业英语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专业英语的文体特征,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提高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水平,初步具备撰写英文论文和用英文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9]。因而,初步筛选出4个评价准则和8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表1)。

3.2 考核方法

草业科学专业英语涉及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听说,国际会议、专业讲座、研究报告的听说,英语教材、专业文献的阅读,专业术语与科技论文的翻译,以及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等诸多领域,其评价体系是典型的多因素评价体系。上述评价指标虽已转换成相应评价等级,具有可量化特征,但是主要还是以主观判断来确定各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且评价结论还具有模糊特性。如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翻译能力以及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等,评价结果或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或难以区分各等级之间的差异,评价的准确性受到制约。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能够较好地处理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10],为草业科学专业英语成绩的综合评定提供了重要方法。

3.2.1 确定评价指标集、评定集。

评价指标集Am=(AA2,…,Am),m=2,3,4,A1、A2、A3、A4分别为听说能力、阅读能力、英汉互译能力、英文写作能力;对应的权重向量WAm=(WA1,WA2,WA3,WA4),WAm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即WCk=1;0≤WCk≤1。评定集D=(DD2,D3,…,Dq),q=2,3,4,5;D1、D2、D3、D4、D5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如用百分制则可赋值为95、85、75、65、50)。

3.2.2 建立隶属度矩阵。按照评价指标集及相对应的评价尺度(评定集)建立隶属度矩阵R。

3.2.4 评价尺度与指标权重的确定。影响专业英语综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因素主要是评价指标权重与评价尺度的确定,为了使评价体系更加客观、科学,就需要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与组织。可成立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专业外语教师、英语教师组成的专业英语成绩评定委员会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翻译能力以及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评价尺度、各指标的权重给予赋值。

4 建议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国外学者学术报告、专业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大学生专业英语学习营造浓郁的氛围[13];积极邀请国内外草学、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英语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同时可举办草业专业英语演讲比赛,展示草业学生的风采,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设立相应奖项(可将奖项的名字命名权给企业或著名草业专家)。上述活动既给大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又促进了草业文化的交流,同时还增强了草业学生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金中波,董晓威,李庆达,等.农业院校机械设计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8):253-254.

[2]任继周,侯扶江.草业科学框架纲要[J].草业学报,2004,13(4):1-6.

[3]金樑,王晓娟,南志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做好草业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J].草业科学,2005,22(8):90-93.

[4]安沙舟.新形势下的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设想[J].草原与草坪,2002,22(4):73-74.

[5]李青丰.草业科学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6]李英华,王丽敏,魏薇.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与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8(2):67-69.

[7]何丽波,甘德欣.园林学科本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4(1):210-211.

[8]王相晶,李丹.农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75-76.

[9]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等.农业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性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9(17):130.

[10]张跃,皱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11]金玉国.一种测定权数的新方法:灰色关联分析[J].统计教育,2002(4):12-15.

[12]郑伟.草业科学本科毕业实习的评价体系[J].草业科学,2014,31(11):2155-2163.

[13]干友民,张新全,杨春华,等.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思考[J].草业科学,20128(9):1724-1728.

作者:郑伟

草业本科毕业实习论文 篇2:

浅析本科毕业实习的现状及改进途径

摘 要 针对高校毕业生毕业实习现状进行剖析,从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精选实习单位、毕业实习与教师科研项目有机整合、专业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有效整合等方面,提出提高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毕业实习;本科;实践能力

1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毕业实习是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综合化、系统化运用的过程。通过毕业实习,提高了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2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实习现状

毕业生和专业教师的比例上升 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一直在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毕业生和专业教师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使得毕业实习碰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毕业生人数较少,专业教师平均仅带2~3名毕业生[1],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亲自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毕业生能够深入到企业生产的第一线或科研单位的实验室,进行实际生产或科学研究,使学生在学校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升华。然而现在,平均每一个专业教师需要带7~8名毕业生,除了指导毕业实习,还要搞科学研究、承担在校本科生的教学、处理学科的行政事务,其指导实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工作和研究生复试的压力 在就业压力巨大的中医药本科院校,有些毕业生从第七学期就开始投简历、寻找工作了,而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研究生复试,学生无法静下心来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毕业实习中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是熟悉环境、了解情况,没有时间开展具体的工作,实习就已结束。与此同时,也出现有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协调,即学生抱怨教师不能理解就业或考研的压力,而专业教师认为学生浮躁,不认真对待交给的任务。有些教师感慨学生的难处,由于担心其就业与前途等问题也很少过于苛求,碍于面子不能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这就造成毕业实习的名存实亡。很多学生担心毕业实习会减少考研复习的时间,为了正常毕业,草草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交差。这种毕业实习安排形式,学生没有机会将学校所学的理论和实践运用到生产实际,不利于职业生涯规划。

事实上毕业实习与准备考研复试并不完全冲突,只要能够合理安排,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尤其是准备报考药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毕业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最好和自己研究生报考的方向一致,既能在实习中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又能为今后的复试和研究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规范的实习基地 由于毕业生人数增加,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不能满足毕业实习的需求,造成无法有效安排实习。大部分药学或中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实习时选择了药厂或医院,而有些实习单位因为生产任务繁忙,担心影响生产或会泄露商业技术和管理秘密,而不敢放手让毕业生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动手实践,只是参观性的实习而已,毕业生无法立刻融入工作流程中。极个别的实习单位没有精力甚至没有能力来培养实习的毕业生,安排实习生做一些接待、打扫卫生、登记等与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毕业实习了。

忽视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毕业实习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然而在部分高校中还存在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的现象。由于有些实习单位在技术上的保护,使学生无法了解具体的操作工艺,这样毕业实习在学生看来就是可有可无的。有些青年教师不愿意进企业、下生产基地,进行实践指导。有些高校缺乏规范的实习教学大纲,有些学校的实习教学大纲不符合学科的最新发展,这样就导致毕业实习缺乏总体的指导思想。

3 改进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毕业实习是高等学校毕业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但是很多学生抱着无论怎样都能毕业的态度,忽视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有的随便找个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有的做市场调查的毕业生调查数据的样本数量不足,草草填写了毕业实习报告;更有甚者,直接将他人的科研成果写到自己的毕业论文里面。

因此在毕业生实习前,向其讲解实习的重要性、目的、任务、要求,让毕业生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实习前应该将毕业生分成几类,派往不同类型的实习单位。对于在实习前已经签订工作协议的学生,尽量安排到签约单位进行实习,可以使他们尽早熟悉单位的生产和管理,投入正式的工作中;对于考研究生或日后打算从事科学研究的毕业生,安排到高校或研究所实习,为日后的科研之路奠定实践基础。

精心选择毕业实习的单位 目前的许多企业生产任务比较紧张,领导在主观上也担心安排学生的实习会影响生产。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和专业教师多和相关的企业联系,尽可能建立更多产—学—研基地,以便根据企业的人才需要和学校毕业生的培养要求选择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为保障学生的有效实习,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大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如河南中医学院已经为毕业生实习建立了GMP模拟生产车间、药材栽培生产基地、中药材标本馆等。

毕业实习与教师科研项目有机整合[2] 在大学三年级开始专业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公布所有指导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的情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以后的工作意向选择研究课题。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查阅文献资料,训练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开展科研实验,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闲余时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专业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有效整合[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专业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有效整合。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实习主要有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栽培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剂学等,这些课程实习需要到野外、药厂、医院或大型药材市场调研。可将这些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在这些课程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一些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利用实习单位和高校的科研条件,开展研究工作,培养学生在实际生产、科研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考核实行定期汇报制度,

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管理[3] 学校应充分重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加强对实习各环节的管理,包括联系实习单位,制订实习计划、具体的实习时间、实习考核要求与标准、实习目标,同时还要强调实习的安全性和纪律性,以防止实习过程中出现事故。监督检查毕业实习的准备工作、实习的过程以及实习成绩的评定等环节,对毕业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实习的质量。

4 结语

21世纪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一步融会贯通,也是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就当前的实习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既要求学校和教师高度重视毕业实习,同时要求学校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调整办学的思路,严格规范毕业实习的管理,真正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义忠,黄振锋.对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的思考和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83-184.

[2]郑伟.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78-13079.

[3]潘柳燕.加强毕业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J].高教论坛,2004(1):139-142.

作者:孙彦君等

草业本科毕业实习论文 篇3:

立足区域特色 发展新疆草学专业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摘要:在阐述新疆草地资源社会与经济、多样性和脆弱性等区域特色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合理草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对少数民族草学人才需要的迫切性。同时,本文还进一步结合新疆农业大学草学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培养层次少数民族学生在族别和规模上的培养现状,讨论了新疆草学专业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培养规模、质量和专业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层次、教育模式、教育制度与政策方面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發展对策。

关键词:新疆;草学专业;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指除汉族以外,对55个少数民族所实施的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各种专业教育[1],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关系着国家稳定、民族发展[2]。因此,近年来学者们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从其内涵与现状[3-5]、问题与措施[6-8]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共4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0%左右[9]。草地资源丰富,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近15%[10],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牧区总面积为64.95万km2,占全疆面积的39.1%,牧区人口为447.44万多人,占新疆总人口的23.85%,从事草原畜牧业的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汉族等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牧区总人口的90%以上[9]。因此发展草学专业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但是关系新疆草业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维系边疆稳定和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新疆农业大学草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最早成立的三个草学专业之一,也是目前新疆唯一一所拥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育层次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11],肩负着我国近16%草地面积的草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兴草的重任。草学教育工作者针对草学专业高等教育方式与改革进行了一定的研究[12-15]。面对目前草地资源普遍退化,草地资源的区域文化特性的现实,该如何认清现状,改革教育模式,同时突出区域特色和服务地方,已经成为新疆草学高等教育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新疆草地资源的特殊地位对少数民族草学高等教育的需求

1.草地资源的社会与经济特性。新疆草原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集中分布区,牧养着该区草食家畜总数的一半以上。同时,草地也是构成新疆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和畜牧业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新疆边境线长达5000千米,均处于草原区,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相接壤,有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13个主体少数民族[9],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草原畜牧业是新疆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生存及生产的基础。然而,新疆牧民年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70%左右,国家级贫困县的一半以上分布在这些地区,影响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稳定,给我国社会和谐带来巨大的隐患。实践证明,对新疆草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要求草原工作人员不但掌握一定的草学知识,而且还要通晓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不可否认,管理少数民族区域草地资源,同族别科技工作者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加强少数民族草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对进一步了解区域草地资源社会和经济的特殊属性,提高草地资源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草地资源的多样性与脆弱性。随着21世纪科技地飞速发展,不但需要开发资源优势,而且也需要保护特色资源。新疆草地面积大且类型丰富。全区草地总面积为5725.88×104hm2,可利用面积为4800.68×104hm2,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新疆草地牧草种类丰富,优良牧草多,高等植物有108科,687属,3270种[10]。然而,新疆也同时具有资源丰富和环境脆弱的双重特征,严峻的荒漠化现实使得新疆地区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对生态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广袤的荒漠化土地,也使得新疆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源区之一。近30年来,天然草地80%退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需要科技,需要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因此提高草原世居民族子女草业文化知识的高等教育,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生产资料,并掌握科学的经营方法,这对草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草畜业的盛衰,直接关系到边疆的社会稳定与繁荣。由于新疆草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地缘政治复杂,“三股势力”活动频繁,草业的发展在新农村、牧区建设方面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因此,培养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下得去、能力强的草业工作者便成为当务之急。

二、新疆草学专业少数民族教育现状

1.本科教育。新疆农业大学草学专业是1964年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的草原专业,开始招收的是从事草原建设的科技干部专科班,为自治区培养了首批从事草业生产与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1971年,新疆农业大学开始面向各民族培养本科学生。受办学条件及就业因素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前,新疆农业大学主要采取的是跨年度招生,90年代后基本为每年招生民、汉班级各1—2班,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1977—2016年,新疆农业大学共招收本科生215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53人,占58.25%。可见,新疆农业大学草学本科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其中,新疆农业大学中少数民族的学生主要来源为新疆南北疆地区,少数为面向全国招生民考汉学生,分别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满族、蒙古族、乌兹别克族、锡伯族、壮族、畲族、苗族、东乡族、侗族、土家族、朝鲜族、塔吉克族、瑶族等17个少数民族。而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每年不同族别的学生也比较稳定(图1),其中排在前3位的为维吾尔族69.43%,哈萨克族22.03%,回族2.79%。

2.研究生教育。新疆农业大学自1981年获得草学硕士学位授权就开始陆续面向各民族进行研究生招生。从2000—2016年,新疆农业大学招生的研究生可以看出,在研究生培养层次上,少数民族比例较本科大幅度下降,研究生主要以汉族学生为主。新疆农业大学158名硕士中,少数民族学生仅占23.42%,分别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满族、东乡族、畲族、柯尔克孜族等9个民族。同时,新疆农业大学中研究生少数民族生源中大部分来源于农业推广硕士、推免生、民考汉的学生,直接由本科班少数民族生考入的较少。各民族硕士所占总人数比例如图2,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维吾尔族6.96%,哈萨克族7.59%,回族2.53%。

2000—2016年,新疆农业大学录取的79名博士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硕士又有所下降,仅占17.72%,分别为维吾尔族、满族、白族、回族4个少数民族,且主要是维吾尔族学生,占总人数的12.66%(图3)。

三、新疆草学专业少数民族教育存在问题

1.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新疆经营草地资源的牧民大多居住在天山、阿勒泰山、昆侖山等山地牧区,主要涵盖有23个牧业县(市)和14个半农半牧县(市),牧区县(市)数在全疆县(市)总数的42.5%,牧区总面积为64.95万km2,占全疆总面积的39.1%,牧区人口总数为447.44万多人,占新疆总人口的23.85%,其中近3/5为少数民族。特别是从事草原畜牧业的90%以上为少数民族。而目前新疆农业大学培养的草学专业中的本科生近40年的平均人数为54人/年,近17年硕士生的平均人数为9.29人/年,博士生的平均人数为4.65人/年。其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分别为31.32人/年、2.18人/年、0.82人/年,可见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上与经营管理草地资源的少数民族人数比例相差甚远。因此,无论从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和牧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上看,还是从新疆草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来看,都必须加大新疆农业大学草学专业高等教育的规模。

2.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数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着新疆地区草地资源的严重退化,牧区生存的环境也日益恶化。再加之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指导生产,导致大部分牧民处于生活贫困的状态。新疆23个牧业县(市)中,11个被列为国家、自治区级贫困县,新疆牧区已经成为新疆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无论是退化草地的治理、人工草地的建设、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等都需要专业化的技术队伍,而少数民族学生应该是其中最大的生力军。新疆草学专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基本来源于偏远牧区,底子薄,家庭贫困。再加之受语言、传统学习理念、固定的教育模式等的限制,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质量始终较低,课程成绩不理想,留级率较汉族学生高,且本升硕、硕升博的人数屈指可数。因此,从不同途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新疆农业大学的当务之急。

3.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思想需要进一步稳定。少数民族学生从草原中来,将来若再服务于草原,对草业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从新疆目前草业教育、研究、企事业单位来看,少数民族人数所占的比例较低。例如新疆农业大学中草业少数民族教师的比例仅占16.00%,畜科院草业研究所少数民族研究人员以及新疆草原总站少数民族工作者均占各单位总人数的35%左右,这不但与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质量有关,也与目前各单位倾向于聘用高学历人才的聘用制度有关。县乡级草原工作者少数民族人样比例会有所增加,但相当一部分并不是草学专业毕业的,这大多取决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观念。因此,稳定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培养少数民族草业人才的关键之一。

四、草学专业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对策

1.教育理念。以“立足新疆、服务新疆、突出区域特色、发挥优势”作为草学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凝练与发展草地资源与生态、饲草生产与育种、草坪建植与管理的学科方向,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草业技术为主线,创新本校草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从而着力提高草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育层次。本校在未来应逐步提高与稳定草学专业人才的本科教育,推进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其中,在草学专业人才的本科教育上,应在稳定现有本科生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逐年上浮10%—15%,并稳定到培养总人数的65%左右;研究生教育上,应该通过加大推免名额、转变学生学习理念、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来提高招生规模,争取使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10%—20%;在成人教育方面,应该通过加大进修,自考本科、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力度,提高本校现有从事草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招生上,可以对部分族别的少数民族通过定向培养等特殊政策,以增加草业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族别多元化和满足需求。

3.教育模式。本校采用“三段制少数民族草业人才培养体系”,即“3+M”培养方案,分别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打通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流程,同时在三个层次之间建立分流培养机制。此外,还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在本科教育阶段,当学生在校经过3年的专业教育后,可以进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1年,选拔优秀学生直接进入硕士培养阶段;在硕士教育阶段,在校专业教育2(学术型)或1年(专业型)后,可以进入到相关企事业或研究单位实践1年,选拔优秀学生直接进入博士培养阶段;在博士教育阶段,在校专业教育2年后,可以进入到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单位实践1年。

4.教育制度与政策。本校也应该改革培养制度,在打通基础课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社会需求,因材施教地探索宽进严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灵活学制。提高少数民族师资力量,优化少数民族师资比例,通过攻读学位、进修、在职培训等方式,较大幅度地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有目标地培养本专业高学历人才留校任教。拓宽创新就业途径,通过政府政策支撑,与用人单位实行“定单式+定向式”培养与就业方式,充分保证少数民族教育的针对性和就业的保障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对草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择业和创业教育及指导,邀请各地州草业企事业单位人员来校讲座,增强学生对就业部门与岗位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佚名.新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1,(4):59-65.

[2]覃红霞.冲突与融合: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30-136.

[3]吴吉惠,邓黎颜.我国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9):118-121.

[4]肖雪.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111-114.

[5]陈·巴特尔,张朝乐门.“民族高等教育”概念研究的反思与辨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5):5-13.

[6]哈布凯,崔光莲,司马义·尼牙孜,等.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新疆社会科学,2003,(6):68-73.

[7]陈虹.西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92-193.

[8]王铁志.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之探讨[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1):14-20.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10]许鹏.新疆草地资源及其利用[M].新疆:科技出版社,1993.

[11]安沙舟.新形势下的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设想[J].草业科学,2003,30(6):82-84.

[12]胡自治.中国高等草业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J].草原与草坪,2002,32(4):57-61.

[13]许鹏.弘扬王栋导师学术思想,深化草业科学教学改革[J].草原与草坪,2002,32(4):52-53.

[14]郑伟.草业科学本科毕业实习的评价体系[J].草业科学,2014,31(11):2155-2163.

[15]赵祥,董宽虎.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多元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4(5):16-18.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Minority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Grassland Science Based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JIN Gui-li,AN Sha-zhou,LI Gui-zhen,SONG Zhi-fang,SUN Zong-jiu

(College of Grassland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Ecology of Xinjiang,Urumqi,Xinjiang 830052,China)

Key words:Xinjiang;grassland science;minority;higher education

作者:靳瑰丽 安沙舟 李桂真 宋智芳 孙宗玖

上一篇:供电企业审计经济论文下一篇:教研组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