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语文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中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效率,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向、主题、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并在共同体阅读中感受体验的快乐,在师生、生生、亲子阅读中增进亲子感情,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阅读语文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阅读语文论文 篇1:

小学群文阅读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群文阅读克服了传统语文教育单篇精读精讲的弊端,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意义重大,让语文教学回归读书的本质,走出咬文嚼字的误区。本文结合教学经验,联系先进理论,先阐述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分析了在实施群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小学群文阅读语文核心素养构建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语言;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的本质其实就是读书,著名的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早就提出,阅读应该从小做起,我国古代教育也是提倡博览群书,更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但是由于小学教师自身阅读素养有限,知识视野狭窄,传统教学经验习惯和应试教育压力等原因,语文教育陷入了咬文嚼字的误区。本来应该是优美愉悦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学起来,感觉像学一门外语,这大大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认知规律,对他们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提倡群文阅读就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小学群文阅读对语文素养培养的价值

(一)小学群文阅读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内容,是最应该加以重视的,阅读可以建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是知识传递和人类文明延续的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早已经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2014年到2018年连续五年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仅仅依靠教材,很显然难以达到阅读量的要求,完全依赖课外阅读教师又难以督促,因此课堂群文阅读就成了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群文阅读构建核心素养框架体系

小学语文不仅是教“语言建构与运用”,更是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素养。学生除了具备语言素养,更要有思维素养、审美素养、文化素养乃至于道德素养,而群文阅读的多文本构建本身就是情景模拟和语言实践的过程,主动丰富原有认识,发散和创造思维,并从中自觉汲取审美意趣,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核心素养构建的长期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三)小学群文阅读克服了传统语文的弊端

“单篇精读精讲”的教学模式不但不适合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也不符合语文教育发展的规律,这种细嚼慢咽的教育方式把汉语文学本身的美切割得七零八碎,让汉语的流畅变成了顿挫。小学生原本能够说流利的汉语,能够利用汉语表达他们的思想和创造力,但是语法式的教育方式和强制灌输给学生的中心思想分析,让语文的创造变成了遣词造句和咬文嚼字,学生好像在学习一门外语,这也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语文的原因。在课堂上,他们曾经渴望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教师却滔滔不绝地讲述,之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这造成了思维禁锢,学生早早地丧失了学习和阅读的兴趣,更不用提核心素养了。

二、当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认识模糊

第一,对小学群文阅读的内涵认识模糊,对群文阅读的目标、本质内涵认识不清晰,对议题和主题区别不清,认识不到小学群文阅读的价值。第二,对思维力、想象力、阅读力等核心素养如何培养缺乏认知,不知道如何引导主题、情感度价值观,还是偏向于分析、比较快速阅读类和言语表达、语文知识类。第三,对阅读存在轻视现象,还是习惯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应试教育思维严重。

(二)教学模式陈旧

第一,群文阅读来源单一,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差,缺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缺乏相关读本。第二,教学中教师传统习惯难以改变,过度主导课堂,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三,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只是增加了阅读量,没有构建阅读素养的有效策略,在课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三)教学效果较差

第一,由于教学中流于形式,过程失真,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培养效果不佳。比如很多教师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但是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很难感受到抽象的意向。第二,教学中不注重采用直观的教学素材,甚至一味说教,不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缺乏核心素养构建的长效机制,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核心素养的能力得不到检验。

三、小学群文阅读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

第一,正确认识小学群文阅读的意义,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总结出不同目标指向的议题生成策略。语言建构方面聚焦结构形式、表达技巧和文体特点;思维发展方面建议聚焦观点认知和阅读策略;审美鉴赏方面聚焦形象、语言和意境;文化传承方面聚焦文化传承;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良好的人格。第二,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渗透终身教学意識,把握语言规律典型,丰富体裁和作者,形成明显的整合效果;在阅读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难度,用文本的艺术性加强对学生美的熏陶,增加古诗词的比例,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第三,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中心,建立终身学习理念,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建立正确的方法,重点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理解力。从根本上以阅读为中心建立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思维。

(二)革新教学模式

第一,开发学生感兴趣的趣味课程,如“古代的孩子玩什么”“古代游戏是什么样”“古代教学的故事”等较为稀少。课程建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能够解决现时学生的问题。第二,创新课堂模式,采用任务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在课后阅读,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辩论等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不要禁止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丧失了群文阅读的意义。第三,创设群文阅读的情境,根据一组阅读内容建立持续的阅读机制,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教育意义,并且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培养长期的阅读素养。

(三)提升教学效果

第一,教学中注重实效,在学生的语言技巧、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道德修养方面提升效果,而非超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一味拔高,切忌讲述华而不实的知识,脱离生活实际。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发优质课程,擅长处理教学中的意外,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而非急功近利,刻板僵化地进行教学过程。第三,教师要善于选择优秀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除了阅读之外,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文化提升,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3]汪潮.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培养——关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J].小学教学研究,2017(4).

[4]郭圣林.“语文素养”理念的重大意义——兼论“语文核心素养”[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8(2).

[5]张丽华.群文阅读要从儿童立场出发——基于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群文阅读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6(14).

作者简介:张君兰,女,1970年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人,大学学历,现任教于中宁县第一小学,从教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

(编辑:马梦杰)

作者:张君兰

小学阅读语文论文 篇2:

构建小学高段语文阅读共同体,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中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效率,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向、主题、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并在共同体阅读中感受体验的快乐,在师生、生生、亲子阅读中增进亲子感情,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共同体;教学效率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中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效率,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向、主题、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并在共同体阅读中感受体验的快樂,在师生、生生、亲子阅读中增进亲子感情,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是学生感知文本、拓宽视野、感悟生活、形成兴趣的起点。我校以构建阅读共同体的形式拓宽、拓广、拓深学生阅读的视野,把一个人的阅读变为引领式阅读、发散式、活动式阅读,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很难达到新课标要求。

一、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内合作阅读缺乏语文味

新课程改革后,小组合作模式下的课内阅读教学,看似将文本的感知能力交给了学生,但实则也是在教授一种模式和套路,学生在解析课文的时候容易碎片化、全解化,缺乏语文味,纯粹只是为解析词语、解释句子而交流谈感受,组内成员之间交流后与交流前相比并没有太大提升,只是“和而求同”的群体思维展示,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个性思维、自主能力提升没有多少指导意义,展学交流看似“求异”,实则也是停留在文本表面。另外一方面,小组合作形式下的合作大都以交流、探讨为主,学生只是“纸上练兵”“合作”并没有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有效指导和全面发展的作用,没有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笔者认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是这样的合作还远远不够。这种小组合作模式只是一种假的共同体。

2.课外拓展阅读无具体指导策略

新课标对小学高段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列举出了相应的书目,目前语文教师的阅读指导策略大都是以摘抄、读书笔记及写读后感等个体形式进行,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来说也许能从中获益良多,但是基于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阅读没有进行有效交流和互动,一种思维没有变成多种思维,一种解读没有变成多重解读,爱阅读的学生启发不了不爱阅读的学生,对于教师推荐的阅读书目和读书笔记也不过都是走形式而已,这些问题真实并且赤裸裸地存在于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因为阅读构建成有内涵、有价值的共同体。

3.阅读教学和生活实践脱节

学生学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是,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多的是停留文本本身的词句训练,句段分析,往往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阅读与实际生活联系甚少,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学习交流也只是检查作业,沟通缺乏深度和广度。

二、以“学习共同体”,解决阅读教学问题

我们不断地研究,不断实践,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与实践中发散思维,感悟分享与合作带来的阅读的快乐。构建阅读共同体可以很好地解决阅读教学以及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弊端。

“学习共同体”是指以完成共同的学习认为为载体,以促进全员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为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与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阅读共同体”就是所有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阅读,为了这一主题共同投入热情,并在这一共同领域的追求中,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这个阅读共同体中,教师作为其中的主导者,应创设多种交流的平台,促使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1.从形式上突破

构建阅读共同体,创建有师生阅读共同体、生生阅读共同体和亲子共同体。

教师是阅读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老师的引导与支持、鼓舞与帮助对于共同体品质的提升、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教师自身的阅读视野需要不断拓展、阅读趣味需要多元浸润,师生阅读共同体旨在引领、点拨和提升。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是文本的直接感受者,同伴之间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阅读主题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阅读共同体,这样的影响远比教师更有吸引力,思维碰撞出的火花也更加精彩;亲子阅读共同体为家长和学生搭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沟通平台,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让家长对孩子的陪伴成为一种深度陪伴。

2.从内容上拓展

阅读共同体阅读的材料主要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为主,课内阅读是抓手,课外阅读是拓展和升华,将以主题式阅读为思路开展有效阅读教学活动。

3.从策略上深化

在传统的个体摘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基础上,本课题研究将尝试阅读共同体式教学方法,例如同伴荐读、教师导读、名师引读、师生共度、读书分享会、写作素材库、图书漂流记、小组文集、亲子读书笔记等,让阅读共同体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同伴的牵引和力量。

三、有效实践方法

1.构建阅读共同体,把阅读共同体从学习共同体中细化出来,既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课内、课外阅读,又能形成独具学校特色构建阅读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填补了阅读共同体研究的空白。

2.利用阅读共同体的构建,创新阅读教学策略,提升课内阅读中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深度,对课外阅读进行有策略、有主题、有目的、有方向的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利用各种内容的阅读资源,在阅读共同体形式下,能进行资源的整合,由一本书拓展到读一类书,拓宽了学生阅读的范围。

4.在构建阅读共同体形式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微课形式的“微阅读”教学。

综上所述,构建阅读共同体,就是在创新和改革阅读教学形式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为一体的阅读共同体教学模式,从而实现独具乐从小学特色的“分享与合作”的办学理念。

作者:张劲红

小学阅读语文论文 篇3:

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摘要: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师整合相同或同类主题课文,在单位时间内开展多篇文章联动阅读,延展学生阅读空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本文将针对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展开研究与分析,旨在借助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指导、体验、激励等有效的应用方法,助力学生阅读效率与阅读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前言:

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开展教学活动,以创新性、突破性的现代阅读教学方式,通过将多篇文章联动阅读模式,引导学生围绕共同阅读主题进行自主讨论,形成有效性阅读共识。基于此,教师应重视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应用,借助群文阅读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其阅读视域,提高其阅读自信心,达成提高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效率目标,并取得良好群文阅读效果。

一、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促进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性发展。以此,教师应重视通过群文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群文阅读方法基础上,有章有法的进入群文阅读中,并产生浓厚阅读兴趣。以此,教师可在指导学生群文阅读时,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群文阅读,如何进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过程中应当怎样进行群文阅读对比与知识点的整合。经过教师的群文阅读指导,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群文阅读教学,并有效完成阅读教学目标。

如,教师进行以古典四大名著节选课文为主的群文阅读,可依据教材中的《草船借箭》课文、《景阳冈》课文以及《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引导学生以四大名著的文学作品价值为主要阅读主题,指导学生完成群文阅读目标,以此通过课堂群文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群文阅读方法,了解群文阅读的意义,并通过名著阅读对比,从不同角度进行名著知识点的整合,促使学生目标清晰的完成群文式的阅读体验。以此,教师可依据我国四大名著的价值为主题,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而后通过对课文出处中的四大名著作品介绍,使学生有效完成课文阅读基础上,对四大名著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达成群文有效性阅读目标。

二、合作体验,锻造学生阅读思维

群文阅读合作体验模式,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主,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使得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得到突破性成长,锻造其阅读思维能力。以此,群文阅读伊始,教师可在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群文阅读小组组建,而后以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师在学生群文阅读小组组建后,可引导每个小组依托教师设计的群文阅读问题,进行阅读探究与思考,并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得出答案,提高整体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如,以《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有感》群文阅读时,教师可将设计好的群文阅读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阅读体验,锻造学生群文阅读思维能力。让每个小组以合作阅读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得出问题的答案,有效完成群文阅读目标。以此,教师就可通过设计群文阅读问题的方式,指导学生合作阅读,经过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并及时发表出来。教师的问题设计可以从浅入深,如“除了这幾篇课文,我们还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有感》这几篇课文共性的地方是什么?不同之处又是什么?”、“这几篇课文主要讲述内容是什么?”。经过问题的思考与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锻造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三、评价激励,提高学生阅读自信

群文阅读评价激励环节,是群文阅读的最后环节,同样不可或缺,可起到提高学生阅读自信心的作用。以此,教师在学生进行群文式的阅读时,应及时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指导,使学生有效完成群文阅读目标,并接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肯定,提高阅读自信心,并提高其阅读效率。

同时,教师还应依据学生阅读效果,激励学生提高其群文阅读能力,促进群文阅读目标达成。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总结时,应重视对每一位学生在群文阅读时取得的点滴成就,进行及时表扬与激励,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激励与肯定,不断提高阅读自信心,并喜欢上群文阅读。以此,促使学生积极融入群文阅读中,有效完成阅读目标,不断提高其群文阅读水平。

总结:

总之,群文阅读应用于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通过拓展阅读视域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丰富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阅读数量不断增加,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以此,提高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将阅读教学以创新性、突破性呈现出来,使学生形成阅读共识。同时,使学生借助新颖阅读模式,激发出浓厚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自信心与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天元.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名师在线,2020(13):71-72.

[2]李淑萍.探讨小学语文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95.

作者:董春艳

上一篇:工程物资管理论文下一篇:环境法律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