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排序的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安全排序的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排序的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1:

基于安全软实力的煤矿行为安全研究

摘 要:为探析影响煤矿行为安全的因素,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角度出发,提出安全软实力的概念并阐述其内容,结合员工个人层面,确定4个二级指标以及20个一级指标,构建煤矿行为安全模型,较好地涵盖了煤矿安全的各方面工作。将该模型运用于某煤矿,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得到该煤矿行为安全联系度的表达式,对联系度的同一度、差异度和对立度进行了分析,该煤矿行为安全情况较好,但仍需要根据指标,针对不足之处开展改善工作。所得结果表明,基于安全软实力的煤矿行为安全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煤矿行为安全情况,并为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安全软实力;煤矿行为安全模型;集对分析;安全联系度;行为安全

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safety soft power;the coal mine behavior-based safety model;set pair analysis;safety contact degree;behavioral safety

0 引 言

通過对近年来的煤矿所发生的的事故进行分析,表明了随着科技发展与进步,技术与设备不断的提升,其导致的事故数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1],同时注意到由于员工行为不当引起的事故数占比却呈逐渐上升趋势,可见今后煤矿企业必将安全工作的重心从技术、装备等客观层面均移到员工行为等主观方面[2]。

在煤矿行为安全方面,众多学者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李乃文[3]以矿山工人为对象,分析了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关系;解学才[4]以HFACS(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为模型,开展了矿山安全管理和矿山事故中人为因素的研究;马小平[5]应用蚁群聚类算法从职工素质、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了对煤矿生产中影响较大的人因事故主导因素分类模式;孙林辉[6]探讨了煤矿井下作业工人事故倾向性与工作倦怠性的关系,并以年龄、工龄、工种等关键因素建立调查表与统计分析;赵璧[7]采用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煤矿工人素质冰山模型,分析表明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煤矿工人安全意识不佳、安全知识不足与安全习惯不佳。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研究对象主要为煤矿工人,研究内容主要为知识储备、素质涵养、身体健康、年龄分布等因素对煤矿工人行为安全与否的影响,并提出煤矿工人行为安全与煤矿生产事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大体上总结出应该重视煤矿企业的安全组织管理与安全制度,但未能从煤矿企业的角度具体的阐述煤矿企业安全组织管理等内容与煤矿工人行为安全之间的联系。因此,本研究从煤矿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煤矿安全软实力,构建煤矿行为安全模型,分析其对煤矿工人行为安全的影响,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1 煤矿安全软实力

1.1 煤矿安全文化的定义

煤矿安全文化,为煤矿企业内关于安全的物质资产(安全工程技术、设施、设备)和精神资产(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安全宣传)的总和[8]。它包含了各项与实现安全有关的事物和各项安全工作及其成果在内的文化类别[9]。如果将煤矿安全文化视为一个系统,那么看的见、摸得着的部分,即物质资产部分,为煤矿安全硬件,也就是煤矿安全硬实力。而煤矿安全的精神资产部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每一位员工,可称其为煤矿安全软件,即煤矿安全软实力,包括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安全宣传4部分内容。

1.2 煤矿安全理念

安全理念是软实力的核心,是煤矿企业安全工作中的自我要求,凝聚了员工在生产活动中对安全的诉求,体现企业的安全价值观与安全道德,所有的安全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安全理念展开,使员工心中的安全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从被动接受安全教育、安全施工、安全监督变为主动的追求,实现客观安全与主观安全的结合。

1.3 煤矿安全制度

安全制度是协调企业安全生产各类关系、规范企业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准则,企业所有人应共同遵守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10]。

它是软实力的框架,一切安全工作的展开都要在制度所定的框架之中,安全制度还保证问责机制的正常进行,生产工作中不论哪一环出现问题,都能从制度中找到应该负责的个人或部门。

1.4 煤矿安全宣传

安全宣传是安全软文化的发声器,是煤矿安全工作中能够被员工通过视觉、听觉直接接受的部分,将安全理念以方针、口号等形式,通过张贴海报、字幅,分发安全宣传手册,组织安全学习会议,使全体员工理解并牢记企业安全理念。

安全宣传还承担着对员工的教育工作,员工所掌握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术,都由平时的安全培训课程而来,应给予高度重视,不仅要重量,还应该重质。同时,课后对培训质量的检测、反馈,都应该纳入到煤矿企业安全宣传工作当中。

1.5 煤矿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在企业生产工作中直接产生安全效益的一环,是秉承于安全理念、服务于安全制度的工作体系,承担着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责任。

在生产工作中,负责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强调不可重效益轻安全,把一线工人的生命置于利益之下,并为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同时,管理还包含着监督,正是在对生产工作每一环的不间断监督中,使得员工从安全工作的被动执行,逐渐转变为自身行为习惯,将安全理念贯彻到每一步工作中,渗透到每一天的生活中。

在应急处理方面,应未雨绸缪,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都有相应的应急救援计划和措施,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人和物的损失。

2 员工个体行为

2.1 员工安全知识、意识、习惯

员工处于企业大环境下,通过企业的安全宣传,反复接受着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识的灌输,久而久之形成了自身安全知识储备,同时,在长鸣的安全钟声中,自身安全意识也在点点滴滴的积累起来,加上平时工作中制度的监督,不知不觉间将自身的动作逐渐向“安全”二字靠拢,最终形成工作中的安全习惯。

同时,员工安全知识、意识、习惯也受到自身受教育程度,年龄层次分布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所接受的安全知识越多,安全责任心越好;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由于煤矿工作劳动强度大,社会环境复杂,给工作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要对这两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11]。

2.2 员工安全动作

不安全的动作直接关系着事故发生与否,主要针对工作现场的一线工作人员。对于一线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且要依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来留意工作环境中异常情况的发生。

3 煤矿行为安全模型

3.1 煤矿行为安全影响因素

安全软文化中的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宣传等内容具有组织层面的指导作用,应该划分为第一阶段,包含安全理念的凝练、相关政策、方针、口号的制定、责任制度的分配等因素。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属于组织层面的应用,应该划分为第二阶段,包含生产计划的安排、操作规程的制定等因素。

员工在平时的学习中所掌握的安全知识、培训时所养成的安全意识、工作中形成的安全习惯具有个人层面的指导作用,可划分为第三阶段,包含安全知识定期考核,受教育程度,年龄层次等影响因素。

员工最终在工作中所执行的动作,是个人层面的应用,可划分为第四阶段,包含对纪律的遵守、是否按规程操作、现场工作经验等因素。

3.2 煤矿行为安全模型

综上所述,得到煤矿行为安全模型(如图1)。

该模型包含有1个总指标:煤矿行为安全;4个二级指标:组织指导、组织应用、个人指导和个人应用;20个一级指标:安全教育机制、相关政策、责任制度的分配、宣传力度等,指标具体释义见表1.

4 实例应用

4.1 指标评级

将煤矿行为安全模型所列出的20个一级指标以三级评语的形式,如优良、中等、差等见表2,作为调查内容,调查范围涉及该煤矿安全管理领导、技术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和一线矿工共100人。

4.2 分析方法

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上,选择集对分析法。集对分析式的表现形式為联系度μ式(1),由同一性、差异性、对立性3方面组成,能够很好地对应调查结果中的3个评语等级,其中同一度a(Ⅰ级评语)和对立度cj(Ⅲ级评语)是确定性信息,而bi(Ⅱ级评语)则代表不确定信息参与到分析中,联系度μ将两个系统之间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全面体现出来,得到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提高了研究的可靠性。

4.3 权重计算

在计算权重时,选择序关系分析法。其是一种由专家对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确定相邻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标度值,而求得评价指标权重的权重确定方法[12],优点在于无须构造判断矩阵与检验一致性,计算过程简洁、清晰。

4.3.1 确定评价指标序关系

评价专家在n个评价指标中,挑选出最重要的一个作为x1,然后在剩下的n-1个中再挑选出最重要的一个作为x2,如此反复n-1次,得到一个有序重要性排列

4.3.4 权重计算结果

权重计算时,邀请10位相关专家进行排序、赋值及计算,最终取其平均值,结果见表5.表4为某专家针对4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及重要度赋值,并根据式(5)、式(6)进行计算的结果。

4.4 权重赋值及调查结果

权重赋值及调查结果见表5.

1)在二级指标层面,可以看出安全软文化在组织指导作用、组织应用作用层面上,对于煤矿行为安全的重要性相差无几,分别为0.28和0.26;而个人层面上,起指导作用的安全意识、知识、习惯和实际应用,对于煤矿行为安全重要性相等但均略比软文化方面低。

2)安全软文化文化的组织指导方面,比较重要的指标是安全理念的凝练和安全教育机制,其权重分别为0.27和0.25,这两个指标同时在安全评级方面表现较好,分别有58%和61%的Ⅰ级评价率,说明该煤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比较完善,安全教育工作受到群众认可;宣传方面还需要加强,Ⅲ级评价率达25%;煤矿的相关政策、方针、口号方面,Ⅰ级评价率达到了68%,说明员工能够很好地了解其内容。

3)安全软文化文化的组织应用方面,安全操作规程和生产计划合理性的权重值分别为0.29和0.28,两者重要度不相上下,均为应受到重视的指标。两者在该矿的表现较好,Ⅰ级评价率达到了69%和65%,需要继续保持;而监督检查的力度这项指标Ⅱ级评价率达40%,说明该矿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以确保员工养成更好的安全习惯。

4)安全知识、意识、习惯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安全知识定期考核,权重为0.27,Ⅰ级评价率67%,说明随着安全教育机制的完善,定期考核作为其反馈机制,也应该随之更好;次重要的是员工的安全责任心,权重为0.22,Ⅰ级评价率达59%,说明在员工受到的安全教育效果较好,责任意识较重。

5)员工安全动作方面,比较重要的是按规程操作和对纪律的遵守,权重分别为0.31和0.22,且该煤矿员工在这两个指标上执行较好,Ⅰ级评价率达到了69%和60%,这是受到安全责任意识的影响,

违规违纪现象有所减少;同时应注意到劳动组织的合理性的Ⅲ级评价率达到了21%,说明现场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工作安排,急需改进以确保员工安全。

4.5 计算结果及分析

由表5中的统计数据及权重值,通过式2进行计算,结果见表6.

1)该煤矿行为安全评价总联系度μ=0.57+0.29i+0.14j,其中同一度a=0.57,说明该煤矿行为安全形势较好,安全工作效果较明显;差异度b=0.29,表明部分指标存在着变坏的趋势,需要对表5中的指标进行改善;对立度c=0.14,表明安全工作仍存在着漏洞,需采取相应措施。

2)联系度分析,当i=1时,即所有的不确定情况均偏向理想情况,μ=0.72>0.33,煤矿行为安全评价等级为Ⅰ级,需要继续保持安全工作的开展和改进;当i=-1时,即不确定情况偏向坏的趋势,-0.33<μ=0.14<0.33,煤矿行为安全评价等级为Ⅱ级,表现较为一般;i在[-1,1]之间取值时,μ∈[0.14,0.72],说明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些指标需要改善。

5 结 论

1)提出煤矿安全软文化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宣传、安全管理在安全工作中的内容及对员工个人行为的影响。

2)从煤矿企业层面出发,结合员工个人层面建立了含4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一级指标的煤矿安全行为模型,逻辑性较强,涵盖了大部分煤矿安全工作,并通过实例验证,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3)以集对分析法对煤矿行为安全模型中的各指标进行定量的计算,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且各指标数据来源于煤矿实际工作,能反映出不足点与漏洞所在,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 牟善军,施红勋,王秀香,等.安全认知观念的研究与决策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02):156-159.

[2] 梅 强,张 超,李 雯,等.安全文化、安全氛围与员工安全行为关系研究——基于高危行业中小企业的实证[J].系统管理学报,2017,26(02):277-286.

[3] 李乃文,张 丽,牛莉霞.工作压力、安全注意力与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06):14-19.

[4] 解学才,杨振宏,许贵阁.基于改进的HFACS和SPA的矿山安全人因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15(03):37-42.

[5] 马小平,金 珠.蚁群聚类算法在煤矿安全评价人因事故分析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9,34(05):678-682.

[6] 孙林辉,章艺蒙,崔 凯,等.煤矿井下作业工人工作倦怠与事故倾向性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7(02):158-162+166+221.

[7] 赵 璧.工人素质对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影响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7(04):456-462.

[8] 傅 贵,李长修,邢国军,等.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及其定量测量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01):86-92.

[9] 邱 成.安全文化学的实践与现实[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2):226-230.

[10]党应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重构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3):335-339.

[11]朱阳阳.团队心理安全、团队自省性与绩效的关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1):94-99.

[12]王俊生,戴云龙.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网络课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9(11):55-58.

(责任编辑:張 江)

作者:代伟 谢雄刚 白雯 郭鹏飞

安全排序的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2:

基于PR—SEM的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素综合评价

摘 要: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为探究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致因,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专家访谈获取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素,将随机游走的Page Rank算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相结合,运用随机游走的Page Rank算法进行专家权重计算,将问卷分值中引入专家权重值,精准挖掘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18项关键风险因素,以此作为外源潜变量,以3个风险后果指标为内源潜变量,构建基于PR-SEM的风险因素评价模型,对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STATA 12.0软件工具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在直接影响效应排序中,安全管理能力影响作用较大,在综合影响效应排序中,安全管理能力的影响作用较小。说明安全管理能力对安全管理风险后果作用的显著性和直接性,而且各种风险因素会相互演化,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煤矿;PR-SEM;安全管理;风险因素;综合评价

0 引 言

由于煤矿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近几年全国煤矿安全事故呈大幅下降趋势,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是,重特大事故出现明显反弹,2016年共发生重特大事故11起、死亡194人,同比上升120%,128%[1]。据统计,在引起煤矿安全事故的诸多因素中,由于管理失范导致的人因问题是关键性的风险因素[2]。早在20 世纪70 年代,Petersen就指出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所致,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政策、程序、监督和培训[3];Heinrich经过一系列研究,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是管理制度和管理决策[4]。可见管理对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曹庆仁等从影响煤矿安全管理行为和管理维度的特点入手,探索出更为合理的安全管理行为模式,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持[5];傅贵提出了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的“2-4”模型,通过对事故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编码,以提高利用该模型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预防的可操作性[6];田水承等运用文献综述与现场访谈的方法,對煤矿瓦斯爆炸险兆事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出煤矿瓦斯爆炸险兆事件的致因机理,对煤矿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7]。文中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将随机游走的Page Rank算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相结合,识别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素,建立风险因素评价模型,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演化路径,对安全管理的事故进行预防预控,避免或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8]。

1 原理及程序

1.1 基于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素的评价原理在进行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素识别时,需要在煤矿及相关部门进行问卷发放及专家访谈。为了更准确找到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要风险因素。文中引入随机游走的Page Rank算法进行专家权重确定。Page Rank算法是一种网页排名技术,这里是一个图片值的大小反映一个网页在互联网中的重要程度[8-10]。

1.1.1 Page Rank(PR)值计算过程Page Rank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借鉴传统的学术文献的引文分析方法,即一篇文献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其他文献对其引用情况来衡量。根据每篇文献的这里是一个图片值来判断文献的重要性。如果一个文献被许多文献引用,那么它可能获得很高的这里是一个图片值;如果一个文献被一个本身这里是一个图片值很高的文献所引用,那么它同样可能具有很高的这里是一个图片值,目前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1-13]。

在模型准备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变量设计及研究假设的提出,数据是PR-SEM模型构建的基础,将基于Page Rank的专家权重与原始问卷数据的内积作为预处理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确立各变量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模型构建阶段主要进行初始模型构建与模型拟合。模型构建时设定相关参数关系;模型拟合即对模型参数的估计值进行计算,分析结构方程解的适合度,迭代估计是否收敛、各参数估计值是否合理;依据理论或有关假设对模型进行修正[17]。模型评价阶段即对最终的模型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2 研究过程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2.1.1 样本选择在5所煤炭高校和12个煤矿,发放3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18份。问卷包括4个部分:问卷填写指南、基本信息、风险因素和风险后果表述,其中选择性问题部分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完全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基本不同意(3分),不完全同意(4分),基本同意(5分),同意(6分),完全同意(7分)。

运用Matlab 7.0软件工具进行运算,运算结果作为本研究的实际分析数据。根据问卷统计分析,结合专家访谈结果,归集18个关键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均可能引发煤矿安全风险,进而导致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后果[8]。运用STATA 12.0软件工具,对于采集的数据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18个风险评价指标和3个风险后果指标数据的基本概要统计情况。

2.1.3 数据归一化处理及信度和效度分析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以增加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处理后的数据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见表1,表2.

表1显示,总体Cronbach’s Alpha值为0.927,大于参照值0.7;Bartlett球形检验用于检验各变量的独立性,其值越大越好,表2显示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指标的KMO和Bartlett球型检验值分别为0.887,1 650.32;相应概率Sig为0,存在显著差异。指标的信度、效度均较好[8]。

2.2 研究假设安全管理组织风险是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关键风险因素,着重从煤矿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组织文化等方面对煤矿安全管理组织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涉及管理方法、程序及制度体系;安全管理能力则是风险后果的直接影响因素;信息是煤矿安全管理决策的基础,信息的时效性、信息来源及质量直接决定了安全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安全管理监控系统能对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控,以便能提前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综合以上内容,文中提出如下H1~H5的假设:安全管理组织(SMO),安全管理模式(SMM),安全管理能力(SMA),安全管理要素(AMF),安全管理监控(SMC),这5个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对安全管理风险后果(SMR)均具有直接显著影响。这5个方面的风险因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SMO会对SMA和SMM产生一定影响;SMA也会受SMM,AMF,SMC等的影响;SMC会对SMA,AMF等产生影响。因此,文中又提出如下假设:H6~H7:SMO风险可能会增加SMA和SMM的风险概率并导致风险后果。H8:SMM风险可能会增加SMA风险概率并导致风险后果。H9:AMF风险可能会增加SMA风险概率并导致风险后果。H10~H11:SMC风险可能会增加SMA和AMF的风险概率并导致风险后果。经过反复集体讨论,文中提出11个研究假设。H1~H5是直接影响效应,H6~H11是间接效应对煤矿安全管理产生影响效应。 2.3 模型构建根据研究假设,构建5个外源潜变量和一个内源潜变量的初始概念模型。外源潜变量和内源潜变量之间有11条传输路径。以问卷调查题目的协方差矩阵为基础数据进行建模。

2.3.1 外源潜变量测量方程根据以上分析结果,5个外源潜变量中每个变量分别包含3,4,4,4,3,共计18个观测指标。根据X=Λxξ+δ,确立外源潜变量测量方程

表4显示,模型修正后各变量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05.χ2/df为2.321,表示模型很好,模型修正后的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是0.058 4,NFI(赋范拟合指数)为0.919,NNFI(非范拟合指数)为0.918,IFI(增值拟合优度指数)为0.921,均大于0.9的标准,说明是好的拟合[21]。运算结果如图2所示。

3 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素综合评价

由表4修正后模型各变量之间的参数值和图2结构方程模型显示:H1的影响系数为0.79,H2的影响系数为0.78,H3的影响系数为0.98,H4的影响系数为0.68,H5的影响系数为0.73,对于H1~H5,均为影响显著,通过检验,H1~H5成立;H6的影响系数为0.59,H7的影响系数为0.70,H8的影响系数为0.75,H9的影响系数为0.68,H10的影响系数为0.61,H11的影响系数为0.72,H6~H11均为影响显著,通过检验,H6~H11成立。根据路径系数计算值,5个外源潜变量对安全管理风险后果的影响直接效用排序为:SMC

安全管理组织通过一条直接路径和2条间接路径作用于风险后果,路径系数分别为0.79,0.70,0.75.综合路径系数值为psmo=0.79+0.98(0.70×0.75+0.59)=1.88

同理,依次计算出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要素、安全管理监控等的综合路径系数值,分别为

psmm=0.78+0.98×0.75=1.52

psmf=0.82+0.98×0.68=1.37

psmc=0.79+0.98(0.72×0.68+0.61)=1.87

安全管理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98,呈直接显著效应。通过综合计算,归一化处理后,得到5个一级风险指标对风险后果的影响路径系数值为

W=(0.247,0.199,0.179,0.245,0.130),影响大小总排序为:安全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要素<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监控<安全管理组织。

4 结 论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在直接影响效应排序中,安全管理能力对安全管理风险后果的影响用最大,在综合影响效应排序中,安全管理能力对安全管理风险后果的影响用最小。这恰说明了安全管理能力对安全管理风险后果作用的显著性和直接性,同时煤矿安安全管理能力受多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其他几个方面潜在的风险因素也会演化成安全管理能力风险,进而引发风险后果,以至于造成风险损失。二级风险指标路径系数分别为

wsmo=(0.38,0.33,0.29),wsma=(0.27,0.26,0.24,0.23),wsmf=(0.32,0.23,0.24,0.26),

wsmc=(0.25,0.38,0.37)其系数值的大小反映了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影响大小,主要通过一级指标对风险后果产生影响。 总之,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既要关注各种风险因素的直接影响,又要关注风险因素间的演化與传导。只有准确把握各种风险因素对风险后果的影响路径及作用程度,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风险因素的影响作用,切断风险传导路径,才能将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概率降到最低,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的精细化与本质化管理。

作者:何叶荣 洪力学 黄廷辉

安全排序的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3:

基于5E的天津爆炸事故预防与控制研究

摘 要:针对8.12天津港爆炸事故,运用5E控制对策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安全事故的5E控制对策,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储业事故5E控制系统。只有有效地建立起事故5E控制系统,才能扭转我国危险化学品仓储业事故多发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危险化学品仓储业的安全水平。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5E;控制系统

武汉工程大学第十一期校长基金资助项目立项号:2016023

引言

“8·12”天津港港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68.66亿元人民幣,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认定此次事故为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这次事故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社会反响剧烈,给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危险化学品的仓储是事故多发环节,是安全监督检查的重点[1]。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仓储的安全工作比较松散,而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所以预防危险化学品仓储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控制也必须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储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系统。

1 5E控制系统

通常情况下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不善引发的,因此事故的预防与控制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根据事故发生以及扩大的机理,从事故5E控制对策(风险评价Evaluation、工程技术Engineering、安全教育Education、安全管理Enforcement、应急救援Emergency)出发,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储生产安全事故5E控制系统,并且利用系统的优势,弥补系统中欠缺的部分,全方面地提高安全水平。在事故5E控制系统中风险评价是前提,安全教育和工程技术是保障,安全管理是重点,应急救援是补救[2]。由此事故5E控制对策为基础,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安全生产事故5E控制系统见图1。

图1 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5E控制系统

1.风险评价通过定期或计划性地对危险化学品仓储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及时查找出潜在的危险和各种有害因素,确立危险等级,并且根据危险等级提出并落实对策措施。

2.工程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及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3.安全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让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且让从业人员掌握危险化学品仓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4.安全管理用各项规章制度、奖惩条例约束人的行为和自由,达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的目的[3]。

5.应急救援对危险化学品仓储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使发生事故后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所出具的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原因进行分类见图2。

图2 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分类

通过对导致天津港瑞海公司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原因基本是事故5E控制对策所涵盖的几方面:

(1)风险评价

没有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本单位的港口危险货物存储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没有向公安消防部门进行重大危险源备案。

(2)安全管理

瑞海公司的安全管理及其混乱,违规存放硝酸铵、严重超负荷超量经营、违规开展拆箱搬运装卸作业,并且存在野蛮作业行为,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安全教育

瑞海公司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部分作业人员没有取得作业许可证,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相关资格证,并未掌握必需的危险化学品防护知识。

(4)安全技术

无证违法经营并且严重违反天津城市规划,未批先建,边建边经营危险货物堆场,机械设备没有起码的防火装置。

(5)应急救援

没有按照消防法规的要求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没有进行演练,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通知周边企业,导致人员伤亡情况加重。

3 5E控制对策在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中应用

(1)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种客观而科学评价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安全状态的方法,是企业有目的加强安全工作的依据,并且事故的发生基本都是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风险。企业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的需求,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评价报告,真实地反映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确定安全隐患的状态,并且制定出包含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合理化的建议的安全方案,最终达到提高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安全水平的目的。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安全评价相关要求的规定,但是针对危险化学品仓储的风险评价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可以把风险评价这一方法常态化,这也能减少企业多次进行完整安全评价的成本,同时便于安监机构对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监管。

(2)工程技术

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库房要符合相应化学品的安全消防要求、防毒喷淋系统、消防高压龙喉、消防水池、消防沙池、干粉灭火筒、闭路电视监控、避雷针等,堆放的化学品的数量以及堆放的间距要合适。库房配备相应的各种泄露报警监视系统,目前危险化学品仓储主要依据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而在仓储环境下危险化学品的泄露、反应、燃烧爆炸情况更为复杂,应该尽快推进危险化学品仓储火灾爆炸的研究分析,加强有效阻止化学品火灾蔓延的设备及方法的研究。

(3)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建立危化品仓储企业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各种规章制度。针对当下安全管理的现状,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安全机构和责任制度,发展互相督促的机制。

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仓储企业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专职安全员等要落实到个人,用责任制度的形式将各岗位人员的责任范围用文字的方式明确下来,以各司其职,杜绝人员配置和人员责任范围的规定的责任空缺地带。各类人员不但责任明确,又以岗位责任和应急预案等制度将各类人员的责任网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责任体系,在履行中得到有效的互相督促。

2.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领导还是部门管理人员或者现场作业人员,上岗前都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有关从业上岗资格证书。

3.确保现场作业的规范。

危险化学物品仓储的现场作业主要有装卸、搬运等,不同的化学品有不同的工序,有不同的操作规范。作业场所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库房的门、窗必须牢固严密;装卸等作业仓管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现场监督;装卸工人现场作业时必须穿戴相应的劳保用品;离开现场时必须锁上库房双门。这些措施能够很好地避免了非专业人员进入库房内造成地安全隐患。

4.實行三级现场巡查制度。

仓储安全生产的现场管理,现场巡查(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谓三级现场巡查,就是领导到现场巡查,安全监管人员(如安全总监、保卫科长等)到现场巡查,仓管员在作业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要及时组织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质量要求和规定完成期限的整改,并且还要做好巡查、监督记录。

6.实行危险化学品的台帐管理制度。

确保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位置在仓储过程中的装卸、搬运、存放等的变化。严格控制必须保证进入仓储企业化学品的质量是清楚明确的。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了化学品的遗漏形成的隐患,也利于事故发生后事故的控制工作。

(4)安全教育培训是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同时也是预防事故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新《安全生产法》第25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可见安全教育培训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危化品仓储安全教育培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以下建议:

1.建立安全培训台账

安全培训台账的建立,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全面掌握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台账内容需要包括: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厂时间、岗位类别和当前已培训时间等要素;按照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顺序依次排序;培训结束后,安全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在台账上登记培训时间保留照片等资料,保持从业人员培训记录的真实性和连续性。

2.制定安全培训计划

由安全管理部门牵头编制《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工作年末根据上一年度《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基本情况》提供的从业人员信息确定参训人员,针对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经营工作性质、特点确定培训内容。其内容包括:培训目的、指导思想、对象、内容、人数、时间、实施方式、培训形式、考核时间、责任人、具体要求等,并附《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课时、培训内容、参训人员、培训方式、授课人、培训地点、培训教材、考核方式等),经安全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落实安全培训授课企业安全培训授课,是执行《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的核心环节,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企业安全培训应当有详细的培训课表。安排培训课程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和《安全培训大纲》要求,以及本单位《年度安全培训计划》,针对不同仓储区和不同班组的工作差异、特点及需求,在每期培训开班前,安全管理部门应编制《安全培训课程表》。

②选聘优秀的师资。企业安全培训应当聘用有资质的安全培训专职教师,在本企业抽选具有丰富安全管理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一线安全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授课教师应当备有制式教案和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③安全管理部门应当负责企业安全培训的考勤工作。详细记录参训人员的签到情况。开课前,安全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参训人员及时签到;授课中,实行到课抽查制度,准确真实地记录学员的出勤情况。培训后,将签到表与其它培训资料一并存档。

④落实安全培训记录制。培训后,填写《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记录表》,其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学时、对象、人数、主讲人、方式、纲要、缺勤人员、效果评估、学员签名、记录人及日期等,必须做到有记录。培训结束后,与其它培训资料一并存档。

4.企业应当制定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培训后,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培训考核工作,对参训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将试卷等考核资料与当期培训资料一并存档保管,考核后,填写《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基本情况》和《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成绩表》。

5.健全安全培训档案及安全管理资料,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对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的规定。培训后,企业必须建立《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它是接受安全培训工作监督检查的重要证明,一旦发生事故,便立即成为为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核实安全培训情况的法律证据[4]。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安全培训档案规范化管理,做到每个人的档案随时可查。同时仓储企业应当建立安全培训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培训情况,或者利用网络平台将安全培训的具体情况上报(可以借鉴湖北省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两化系统),以便安监部门及时掌握企业安全培訓动态,督促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5)应急救援

作为一个储存危险化学物品的仓储单位,必须要有一套切合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这套预案包括组织运用仓储单位自有的救援力量和公安消防部门等政府、社会的救援力量[5]。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牵头,根据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事故应急救援处置预案,包括总的应急救援处置预案以及各种专项预案以及预案的执行机构组成,并且包括预案的培训演练计划等具体细节,向当地消防部门报备,定期演练并且总结改进。

结语

天津港爆炸事故给我国化工生产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并且危险化学品仓储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一个高危行业,危险化学品仓储安全对于我国工业经济至关重要。危险化学品仓储的安全工作并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必须从5E控制对策的各个方面同时入手,建立起仓储企业事故5E控制系统,利用系统的优势及时消除隐患,保障危险化学品在仓储过程中的安全,以实现扭转化学工业事故多发的局面,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强.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存储[J]. 火灾科学,2011,3(24):78-80.

[2]周德红,赵云胜,庞奇志,邓航. 煤矿生产事故5E控制对策[J]. 矿山机械, 2009,37(2):44-47.

[3]景国勋,杨玉中.安全管理学[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2. 147.

[4]梁跃成.浅谈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培训[J]. 化工管理, 2014,9:42.

[5]刘道春. 危险化学品仓储的消防安全管理[J]. 化学工业,2011,29(2):39-41.

作者:饶林波 周德红 李想

上一篇:外线工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地方教育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