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服务财政管理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工作的主旋律,是财政运行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加强财政监督,推进依法理财,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规范财政分配秩序,防止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基层财政部门大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财政监督,规范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财政监督服务财政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政监督服务财政管理论文 篇1:

关于基层财政监督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工作的主旋律,是财政运行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加强财政监督,推进依法理财,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规范财政分配秩序,防止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基层财政部门大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财政监督,规范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 基层财政 监督管理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工作的主旋律,是财政运行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加强财政监督,推进依法理财,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规范财政分配秩序,防止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基层财政部门大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财政监督,规范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基层财政监督的工作方式、监督手段、法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显露了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本文结合对近年来财政监督工作的管理实践,作出以下几点探析。

一、基层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

1、财政监督观念淡薄。虽说财政监督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少数单位对财政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高,“自收自支”的观念难以去根,对财政监督存在着误解、反感和抵触情绪。从另一方面讲,作为财政监督主体的工作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存在着监督不自愿、监督不够严、监督不坚决等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观念和思路上的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2、财政监督办法不完善。由于财政监督部门只有监督权和建议权,监督办法缺乏刚性措施,监督检查仍偏于突击性专项检查或任务性的事后监督,日常检查流于形式,且因与其它监督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确,交叉制约不规范,增加了监督工作的难度。

3、财政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由于财政监督的职责权限及法律条款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漏洞可钻,私设“小金库”、立“账外账”的行为屡禁不止。个别单位无视国家财经纪律,在资金管理上圈“自留地”,采用转移、隐匿等手段逃避监督检查,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逃税、骗税,致应收不收或应收未尽收、应罚不罚,造成财政资金流失。而财政内部忽视监督也成为弊端,有的人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利,有“伸手不为人知”的侥幸心理,也出现了一些违法违纪现象。

4、监督法规不够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财政预算收入解缴、征管、入库不均衡的现象,财政支出方面透明度不高、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挤占挪用等等都成为制约财政监督职能发挥的“绊脚石”,加之关系网、人情网从中作梗,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基层财政监督部门的执法行为缺少法律依据,排干扰能力减弱,惩罚措施和力度不够,财政注重监督的权威性、及时性、有效性大打折扣,致使一些腐败违法事件发生。

二、对策

1、提高财政队伍素质。财政干部要牢记为民理财的宗旨,树立财政监督的政治观念、大局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观念,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同时,加大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力度。国家财政法律制度的逐步增多,对财政执法人员依法理财和监督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当前财政工作的特点,重点学习预算法、政府采购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财政税收新理论、新制度、新法规、新政策,逐渐提高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员的素质,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督工作创造条件。作为基层财政部门,高质量、高效益的服务是为政府聚好财、管好财、用好财、理好财的前提,在管理上要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努力使财政支出最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把财政监督管理贯穿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2、拓宽财政监督工作方式。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财政监督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财政监督的工作方式是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是财政管理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立足基层财政工作实际,财政监督工作应寓监督于管理之中,寓服务于监督之中,转变重收入监督而注重收支并重;转变事后监督为主而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督为主,逐步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日常监督上来。通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财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完善制度。同时,积极配合税务等执法部门,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堵塞漏洞,依法严厉打击偷、逃、抗、骗、漏税行为,作到应收尽收。提高财政监督手段,真正形成监督与管理并重,日常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格局。

3、创新财政监督机制。一是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自我约束和行为规范。开展财政内部监督是财政部门内部对权力的一种制约,通过对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可以促进财政政策、法规、制度正确贯彻落实,要对财政部门内部机构预算资金、专项资金、以及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加强自我约束,规范行政行为。二是加快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实施网络跟踪监督,创新高质量、高效率的监督手段。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财政监督效率。围绕“效益财政”的工作目标,基层财政监督工作要以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在拓宽财政监督检查的领域和范围的基础上,理顺财政监督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关系,使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和社会监督目标一致,齐抓共管,明确责任,突出重点,抓住特点,找准结合点,相互配合和促进,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4、深化改革,依法理财。早在2006年,财政部就下发了《全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为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和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指明了方向。基层财政部门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明确财政监督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依法理财,从严理财,科学理财。 同时,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行政事业性收入及票证的解缴进行专项检查,加强票据管理,有效地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

总之,基层财政监督要着眼长远,树立经济意识和大财政意识,不断地拓宽监督方式和创新监督机制,为财政经济运行助推。真正做到以监督促管理,以监督促规范,以监督促改革,财政工作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领域。

(作者系湖北省京山县三阳镇财政所所长)

作者:黄粱

财政监督服务财政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基层财政监督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工作的主旋律,是财政运行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加强财政监督,推进依法理财,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规范财政分配秩序,防止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基层财政部门大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财政监督,规范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基层财政监督的工作方式、监督手段、法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显露了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本文结合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财政管理所近年来财政监督工作的管理实践,作出以下几点探析。

一、基层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

1、财政监督观念淡薄。虽说财政监督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少数单位对财政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高,“自收自支”的观念难以去根,对财政监督存在着误解、反感和抵触情绪。从另一方面讲,作为财政监督主体的工作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存在着监督不自愿、监督不够严、监督不坚决等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观念和思路上的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2、财政监督办法不完善。由于财政监督部门只有监督权和建议权,监督办法缺乏刚性措施,监督检查仍偏于突击性专项检查或任务性的事后监督,日常检查流于形式,且因与其它监督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确,交叉制约不规范,增加了监督工作的难度。

3、财政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由于财政监督的职责权限及法律条款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漏洞可钻,私设“小金库”、立“账外账”的行为屡禁不止。个别单位无视国家财经纪律,在资金管理上圈“自留地”,采用转移、隐匿等手段逃避监督检查,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逃税、骗税,致应收不收或应收未尽收、应罚不罚,造成财政资金流失。而财政内部忽视监督也成为弊端,有的人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利,有“伸手不为人知”的侥幸心理,也出现了一些违法违纪现象。

4、监督法规不够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财政预算收入解缴、征管、入库不均衡的现象,财政支出方面透明度不高、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挤占挪用等等都成为制约财政监督职能发挥的“绊脚石”,加之关系网、人情网从中作梗,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基层财政监督部门的执法行为缺少法律依据,排干扰能力减弱,惩罚措施和力度不够,财政注重监督的权威性、及时性、有效性大打折扣,致使一些腐败违法事件发生。

二、对策

1、提高财政队伍素质。财政干部要牢记为民理财的宗旨,树立财政监督的政治观念、大局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观念,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同时,加大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力度。国家财政法律制度的逐步增多,对财政执法人员依法理财和监督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当前财政工作的特点,重点学习预算法、政府采购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财政税收新理论、新制度、新法规、新政策,逐渐提高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员的素质,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督工作创造条件。

2、拓宽财政监督工作方式。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财政监督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财政监督的工作方式是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是财政管理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立足基层财政工作实际,财政监督工作应寓监督于管理之中,寓服务于监督之中,转变重收入监督而注重收支并重;转变事后监督为主而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督为主,逐步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日常监督上来。通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财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完善制度。同时,积极配合税务等执法部门,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堵塞漏洞,依法严厉打击偷、逃、抗、骗、漏税行为,作到应收尽收。提高财政监督手段,真正形成监督与管理并重,日常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格局。

3、创新财政监督机制。一是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自我约束和行为规范。开展财政内部监督是财政部门内部对权力的一种制约,通过对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可以促进财政政策、法规、制度正确贯彻落实,要对财政部门内部机构预算资金、专项资金、以及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加强自我约束,规范行政行为。二是加快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实施网络跟踪监督,创新高质量、高效率的监督手段。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财政监督效率。围绕“效益财政”的工作目标,基层财政监督工作要以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在拓宽财政监督检查的领域和范围的基础上,理顺财政监督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关系,使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和社会监督目标一致,齐抓共管,明确责任,突出重点,抓住特点,找准结合点,相互配合和促进,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4、深化改革,依法理财。2006年是“五五”普法的开局之年,财政部下发了《全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为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和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指明了方向。基层财政部门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明确财政监督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依法理财,从严理财,科学理财。一是依法监督,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罚力度,该收缴的收缴,该罚款的罚款,特别是要对违纪事项的处理与对责任人的处理结合起来,对那些违纪问题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人必须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切实做到违法必纠,执法必严,切实提高财政监督权威性和财经法纪的严肃性。二是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预算法》,是提高财政监督检查质量的重要法律武器。 三是坚持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实行部门预算,以增强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和调控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行政事业性收入及票证的解缴进行专项检查,加强票据管理,有效地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加强会计管理,强化业务培训,实行建账监管,做到应管尽管,使之步入科学化、信息化的规范管理。落实《政府采购法》,加大年度政府采购预算的监督力度,从源头控管,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通过监督有效提高政府采购质量,确保财政支出的合理高效。

总之,基层财政监督要着眼长远,树立经济意识和大财政意识,不断地拓宽监督方式和创新监督机制,为财政经济运行助推。真正做到以监督促管理,以监督促规范,以监督促改革,财政工作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领域。

(作者单位: 湖北省沙洋县曾集镇财政所)

作者:丁毅

财政监督服务财政管理论文 篇3:

财政监督工作对策探析

摘 要: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对于各项税收、费用等均需要实施统一的财政管理,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保障国家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内容,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够有效的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及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并优化资金的利用效率,使财政职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有效避免腐败问题,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现代人们广泛关注,且由于财政监督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效果,限制了财政管理的效率及功能的发挥,需要引起监督人员的高度重视。简单分析了财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点改善意见,包括完善监督机制、规范监督、优化人员综合素养、多样化工作方式等,为从事财政监督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政监督;监督机制;制度落实;问题;相应对策;研究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财政监督是财政部门根据相关的法律发挥对财政运行主体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包括监督、检查、稽核、制裁、督促、反馈等各项措施,其目的在于促进国家财政政策的有效执行及财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财政监督体系涵盖了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各种监督措施渗透至资金使用的所有环节,是对于各项财政资金开展的整体控制。现在我国财政监督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方案,统筹安排其他业务处室及专门监督机构的工作内容,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个部门则需要积极配合监督部门的工作,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督部门还需要正确行使监督权力,构建监督检查报告制度,科学评估,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来,公证裁定,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财政监督职能的发挥。其工作内容较为丰富,因此也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使其在执行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职能的发挥,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财政监督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内容十分广阔,涉及到财政活动的各个方面,由于各个方面的影响,其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1)监督法规有缺陷。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运行极为复杂,包罗万象,财政经济运行时,许多不同的因素引起了各种问题,包括资金利用率不佳,财政支出不透明、财政预算收入解缴与入库不平衡、挤占挪用、腐败现象等,严重限制了财政监督职能的作用;(2)监督方式不科学。财政监督部门的权利有限,仅仅能行使监督权和建议权,而监督方式没有硬性的措施,且检查工作等形式大于内容,与其他部门的职责没有明确的区分;(3)监督意识薄弱。某些单位没有深刻认识到财政监督的重要性,且对于财政监督没有全面的了解,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不配合监督,影响到监督工作的效果。

2 相应对策

2.1 完善监督机制

财政机构内部的监督机制是保障监督活动落实到位及财政管理工作顺利展开的基本条件之一,需要对其进行完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强化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等高科技、高效率的方式对财政活动进行实动态监督,财政事务中的各项数据均需要录入专用的系统,对其进行审核检查,监督各项活动;(2)在财务部门内部构建监督机制。构建监督机制能够强化各类人员的行为规范及自我管理。进行财政内部监督是财政部门对于自身的建设,限制权力的行使,能够保障各项政策法规及制度的落实,并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检查工作,包括机构预算情况、专项资金的使用、活动资金的使用、流动资金的去向、财务收支活动等,强化人员的自我管理,并规范各项财政行为;(3)各个部门之间充分协调沟通。财政监督的事务需要各个部门配合完成,需要充分的协调沟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财政监督效率。将财政效益作为监督工作的目标,优化财政管理的方式,强化管理水平,扩展监督检查的项目,使之更加全面。财政监督部门还需要与其他监督部门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包括审计监督部门、税务监督部门、社会监督部门等,互相配合,协调关系,使之具有共同的目标,明确各自的责任。

2.2 规范监督

财政部发布的《全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是财政部门结合现代的社会形势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其目的在于正确的引导财政管理及其各项工作规范化,并逐步实现监督管理的法制化。财政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确定财政监督工作的重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严格根据法律法规开展各项财政管理工作。另外还需要强化,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包括收入及支出等,严格核查行政事业性收入、票证的解缴等,强化票据管理与控制,预防各种违规行为,一旦发现及时处理,提升监督的效果。

2.3 优化人员综合素养

优化人员综合素养最为有效的方式即为强化业务培训,加大知识更新力度。国家对于财政十分重视,在该方面的立法较为丰富,且逐步颁布并完善了较多的规章制度,需要财政执法人员具有较高的依法理财意识及良好的监督技能。结合现代财政工作的性质、特征、内容等,将培训学习的重点集中于与财政税收有着密切关系的各项理论、制度及法规政策等,包括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提升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员的综合素养,使之在新形势下更好的进行各项财政监督工作。财政干部则需要以为民理财为核心价值观,构建财政监督的法制观念、正确的政治观,强化服务观念,保持自律性及廉洁性,对工作有责任心,强化思想教育,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严格自我要求。为国家做好财政管理工作,需要以良好的服务及高效率的工作为基本条件,同时还需要协调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促使财政支出更优,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使财政的监督管理工作渗透至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实现财政全方位监督,财政管理水平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4 多样化工作方式

国家在不断推进财政的深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政监督力度,但是财政监督的许多工作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目前的财政监督大多数为事后监督,对于财政资金的支出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对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财政管理将面对许多的问题与困难。结合财政工作的实际情况,财政监督工作应将监督与服务融于管理工作中,将工作重点集中于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并且需要监督活动全过程,包含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后监督,把突击性监督检查制定成日常管理制度,注重日常监督。日常监督检查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的发现财政管理中的隐患及已经出现的问题,能够立即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整改建议,及时完善、优化制度。还需要与税务等执法部门进行联合,强化税收征管,减少财政损失,严格查处各项违法活动,包括偷税漏税、逃税、抗税的等,做好税收工作,最终形成立体的、全面的财政监督工作新形式。

3 总结

财政监督工作是财务管理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对于财政管理工作的效果、效率及其顺利的推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其工作内容丰富,涉及到财务管理的不同方面及各个环节,具有较为复杂的特点,其也会出现某些问题,造成财政管理的运行受到限制,亟待解决。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财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实践的监督工作中还需要监督人员具有长远的眼光,强化经济意识及整体的财政观念,优化监督方式,不断革新监督机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锋.弘扬财政监督文化强化财政监督工作[J].中国财政,2009,(13):77-78.

[2]彭章贵,郭重新.论基层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75.

[3]阙俊刚,曹春光.关于基层财政监督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21):144.

[4]吴志华.浅论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06):221.

作者:李锋然

上一篇:房管局行风评议工作总结下一篇:年中学禁毒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