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草甘膦药害及杂草综合防治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桑园杂草不但与桑树竞争水肥, 使桑树树势衰退, 桑叶质量和产量严重下降[1], 而且是多种病虫害的宿主和中间媒介, 诱导某些病虫害迅速发生和蔓延, 间接或直接妨碍桑树的生长发育[2]。桑园杂草主要特点是种类多, 密度大, 生命力强, 人工除草费时费工[3,4]。为了将大量的农村劳力从繁重的防除桑园杂草工作中解放出来, 提高生产率, 常采用非选择性、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进行化学除草, 但在草甘膦的使用过程中致使桑树受到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5,6]。本文介绍桑园实生桑苗、老桑树受草甘膦药害的症状, 分析造成草甘膦药害的原因, 并提出针对桑园杂草的综合防治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甘宁基地, 海拔325 m, 地形狭长, 土壤为沙壤土, 土层厚度≥1.0m, p H值为8.2。

除草剂为30%草甘膦铵盐水剂, 江西威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调查桑树品种为桐乡青, 实生桑苗, 树龄12年。

1.2 药剂用量

于2014年桑园夏伐后进行土壤表面施药, 采用3WBD-20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在上午露水干后, 667m2施用30%草甘膦铵盐水剂400 g, 并加入少量洗衣粉以增加附着力。

1.3 药害调查

喷药3天后发现实生桑苗、部分12年生桑树出现药害。在实生桑苗圃选取A、B、C三个面积相当的小区 (A区为土壤相对干燥, B区为土壤相对湿润, C区为土壤特别湿润) , 每隔7天观察桑树生长情况, 记录草甘膦对实生桑苗、12年生桑树的药害情况。

1.4 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分别采用Microsoft office2010和IBM SPSS 16.0软件。调查数据差异性分析方法为One-Way ANOVO, 表示方法为 (x±s, n=3) 。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甘膦药害症状

对桑树草甘膦药害症状的调查表明, 不同部位的药害症状虽有所不同, 但都表现出桑叶失去正常生理功能, 叶形发生畸变等。其具体症状如下:1) 桑叶被草甘膦药液沾污后, 药害症状十分明显, 桑叶失去正常生理功能, 对新梢生长的影响严重, 桑叶焦枯脱落, 新梢出现皱缩症状, 未枯死新梢在20~30 d后重新缓慢生长, 叶形发生畸变, 叶色呈深绿色, 新梢木质化程度降低。2) 桑芽一旦被草甘膦药液沾污, 桑芽就会快速枯死, 新梢下部叶片逐渐黄化脱落, 药害较重的桑树陆续中毒死亡。轻微药害造成桑芽呈明显的簇状生长, 桑叶外形严重畸变曲缩, 与桑树萎缩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 桑树生长势严重受损, 桑树产叶量大幅下降。3) 新梢被草甘膦药液沾污后, 桑树容易发生全树中毒, 导致桑树逐渐死亡, 新梢与叶芽同时受草甘膦药液沾污时, 新梢在15 d后全部枯死。剪除枯死新梢后, 支干桑拳重新萌发新芽, 但新芽呈簇状畸形, 新叶呈深绿色, 生长势稍弱的桑树陆续死亡。4) 夏伐桑茎干被草甘膦药液沾污后, 少量药液被渗透吸收, 对新芽生长产生轻微影响, 但不会造成树体死亡, 桑树外表皮栓质化阻碍了草甘膦药液的渗透传输, 茎干药害效应明显低于新梢。

实生桑苗草甘膦药害, 主要表现3种症状:1) 桑苗死亡, 桑芽枯死, 桑叶焦枯脱落直至桑树枯死。2) 丛枝, 桑芽呈明显的簇状生长形成丛枝, 枝条细弱叶片畸形。3) 生长不良, 叶片外形偏小、轻微卷曲。从实生桑苗圃草甘膦药害调查结果 (表1) 可以看出, 不同苗圃调查桑苗总株数无显著差异, 苗圃A与苗圃B桑苗的死亡率、丛枝率、生长不良率、健康桑苗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与苗圃C存在显著性差异;苗圃A与苗圃B桑苗的健康率>生长不良率>死亡率>丛枝率, 苗圃C桑苗的死亡率>生长不良率>丛枝率>健康率。

1 2年生桐乡青受草甘膦药害, 主要表现2种症状:1) 夏伐后芽头迟发, 叶型变小, 叶片皱缩畸形, 厚薄不匀, 叶色斑驳, 枝条瘦弱短小, 生长不良。2) 部分桑芽呈明显的簇状生长形成丛枝, 枝条细弱、叶片畸形 (见图1) 。

2.2 桑园发生草甘膦药害的原因

2.2.1 施药操作不当

在桑园定向防除杂草, 因施药喷头未装防护罩, 在有风天气操作不当或风速过大难于掌握时, 不慎将草甘膦的药液喷洒或飘移到桑树叶片或桑苗上造成药害, 田间表现为不均匀性。误将草甘膦当杀虫剂使用 (因农药标签破损或丢失、农户不认识字等) , 又没有及时发现, 田间表现为分布均匀, 对桑树药害最大。

2.2.2 桑苗圃湿度过大, 根系吸收草甘膦

桑苗圃定向除草, 由于施药时土壤过湿或刚施药后出现降雨, 将药液渗透至桑苗根际, 通过根系的吸收输导而产生药害。此类药害田间表现为分布比较均匀, 危害较重难以恢复, 雨水多的年份较易发生。

2.2.3 施药器械混用

在桑园喷杀虫剂和除草剂共用一个喷雾器, 使用草甘膦的喷雾器未清洗干净, 桶内或增压瓶内残存草甘膦药液, 再使用该喷雾器防虫, 残余药剂造成药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同一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因此, 防止草甘膦药害, 要以预防为主, 提高农药安全使用的意识。从草甘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着手, 从各个环节避免错用草甘膦。农户购买草甘膦要求一次性用完, 用药后彻底清洗喷雾器, 大风天最好不用, 防止飘移危害。

2.3 杂草综合防治

2.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桑园农业生产操作, 减少杂草侵入机会, 创造不适宜桑园杂草生长的环境以控制杂草危害, 是桑园杂草防除工作的首要环节, 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无污染等优点。

2.3.1. 1 冬季深耕

桑园冬耕既可将杂草翻入土中, 破坏杂草自然生存环境, 减少桑园土壤表层杂草种子的萌发率, 减少桑园杂草发生量, 又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 为桑树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保蓄土壤水分, 还有利于桑椹菌核病和椹瘿蚊的防治, 一举多得[2]。桑园冬耕一般在落叶休眠后, 既是消灭多年生杂草如水花生、狗牙根、白茅等地下营养器官繁殖根茎的机会, 还是将当年掉落的杂草种子翻埋于土壤深层, 使之不能萌发出土, 尽量采用人工翻耕, 有条件的也可用微耕机翻耕。在深耕过程中捡除根状茎、块茎、鳞茎、球茎, 铲除宿根个体, 使杂草根部、营养器官向上暴露, 彻底消灭杂草。

2.3.1. 2 农家肥需经腐熟后施用

农作物的秸秆、牲畜过腹的圈肥、杂草、饲料残渣等均是农家肥的重要来源[7,8], 里面混有大量杂草种子, 如果不经高温沤制腐熟就施入桑园, 必然造成杂草的人为扩散。必须将农家肥高温发酵, 充分腐熟杀死杂草种子后再施用。

2.3.1. 3 清洁桑园

田边、田埂、路边、沟边及渠道内外的杂草是草害的重要来源[7], 因其可通过人为活动或风力、动物带入桑园;渠道内杂草种子可通过水流带入桑园。为防止园外杂草向园内扩散蔓延, 应结合耕地、积肥及时清除田边、路边、沟渠等的杂草, 减少草源。

2.3.1. 4 桑园间作

增加桑园复种指数, 可以提高桑园经济效益。根据土壤质地和当地农业生产需求, 果桑园可以在冬季间种榨菜、蔬菜, 也可间种生姜或喜阴药材, 还可间种绿肥压青, 提高桑园肥力。桑园间作有利于提高作物覆盖面积, 减少杂草生长空间。

2.3.1. 5 合理留叶

延长叶幕郁闭时间, 可以截住阳光, 抑制杂草的生长。果桑增加叶面积指数的方法:可以分批采叶, 顶上适当多留叶片。同时, 加强肥水管理, 促使秋叶旺盛生长, 推迟秋叶硬化封顶时间, 减少透光性, 也可抑制杂草的生长。

2.3.2 物理防治

桑园覆盖, 春季可在桑园覆盖稻草、树叶、麦糠等, 既能起到截留阳光, 抑制杂草繁殖的作用, 还可保温保湿, 增加土壤有机质, 无污染、无残留, 除草效果好。

地膜除草, 采用黑色地膜、无药无色普通地膜或增温地膜覆盖桑园, 既可抑制春季杂草, 减少药剂除草次数, 又可防桑椹菌核病和椹瘿蚊。

2.3.3 生物防治

利用动物防除桑园杂草, 既可减少草甘膦等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 又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可以利用鸡、鸭、鹅喜食杂草, 不喜桑叶的习性, 在桑园养鸡、鸭、鹅来控制杂草。

2.3.4 化学防治

化学除草是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要措施之一, 具有省工、省力、降低成本, 防除杂草效果好等优点。根据桑园杂草发生特点、种类和群落组成, 采取冬春季以芽前处理剂控制阔叶杂草, 夏秋季在春蚕养殖结束后以茎叶处理剂防除单子叶杂草的对策。根据桑园周年生长规律, 桑园化学除草可进行3次:1) 第1次, 在春季桑树萌发时进行, 此时气温较低, 杂草以双子叶为主, 并伴有部分顽固性杂草, 桑树枝叶能在1个月封闭桑园。可选用百草枯, 具有触杀和一定内吸作用, 能迅速发挥作用。2) 第2次, 在桑树夏肥施用前后, 此期桑园地面暴露时间长, 杂草生长旺, 选用草甘膦除草效果较好, 能将杂草整株杀死, 作用时间长。3) 第3次, 在秋叶采摘结束后进行, 因桑树中下部叶已采, 桑园透光性增强, 多年生杂草已开始进入花果期, 二年生杂草又处于种子发芽期, 此时可选用草甘膦或百草枯防除。

只有根据不同季节和杂草生长的不同时期, 合理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才能达到防除草害目的。冬春季气温低, 杂草生长缓慢,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好;夏秋季气温高, 杂草生长快, 又正值农忙季节, 以化学防治为佳。

3 讨论

不同苗圃草甘膦药害症状表现不同, 苗圃C中毒症状明显强于苗圃A、B, 可能是因为苗圃C土壤湿度明显大于A、B, 药液渗透至桑苗根际较多而产生较强的药害。要正确使用草甘膦除草剂, 尽量避免将草甘膦喷洒到桑树上, 避免在大风天气喷药, 避免杀虫剂和除草剂共用一个喷雾器等对桑树造成药害。随着科技的发展, 在未来的化学防治中, 希望可以研制出桑树草甘膦药害解除剂, 甚至研制出对桑树安全的专用除草剂, 使蚕桑业得以更快更好地发展。

摘要:对桑树草甘膦药害症状的调查表明, 不同部位的药害症状虽有所不同, 但都表现出桑叶失去正常生理功能, 叶形发生畸变等。桑园发生草甘膦药害的原因有:施药操作不当;桑苗圃湿度过大, 根系吸收草甘膦;施药器械混用。为了防止草甘膦药害, 要尽量避免将草甘膦喷洒到桑树上, 避免在大风天气喷药, 避免杀虫 (菌) 剂和除草剂共用一个喷雾器。杂草综合防治方法:采用冬季深耕, 农家肥经腐熟后施用, 清洁桑园, 桑园间作, 合理留叶等农业防治法;桑园覆盖地膜, 稻草等物理防治法;在桑园养鸡、鸭、鹅来控制杂草等生物防治法;冬春季以芽前处理剂控制阔叶杂草, 夏秋季在春蚕养殖结束后以茎叶处理剂防除单子叶杂草的化学防治法。

关键词:桑园,草甘膦,药害,杂草,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桑园杂草防除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44 (18) :224.

[2] 胡祥珑, 张福林.桑园杂草类型及防治方法的探讨[J].中国蚕业, 2000, 36 (3) :29-31.

[3] 秦光良, 郭俊英, 陈荣智, 等.桑园杂草发生动态及防除技术研究[J].湖北植保, 2012, 27 (5) :39-40.

[4] 鲁琴.桑园杂草发生动态及化学防除技术[J].农技服务, 2012, 29 (9) :1047.

[5] 黄胜, 黄景滩, 李韬, 等.草甘膦对桑树危害的补救措施初探[J].广西蚕业, 2016, 53 (1) :29-32.

[6] 王代钢.草甘膦致桑树药害的安全风险评价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 2010, 43 (6) :476-479.

[7] 孙晓康.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综述[J].吉林农业, 2010, 21 (10) :67.

[8] 董浩, 刘轩武.滁菊田草害综合治理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46 (24) :162-163.

上一篇: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下一篇: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油画教学探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