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普行动计划

2022-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

基于振兴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的地方医学院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建设

摘 要:文章通过地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建设,在马斯洛需要层次塔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党和国家对振兴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提出的重大部署,探讨地方高校在保持特色竞争优势的同时开展基层教学组织的改革,并通过实证的方法在某所地方医学院校设计一系列的激励关联策略,推动基层教学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实践证明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塔理论的激励关联策略对提升基层教学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显著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本科教育;基层教学组织;马斯洛需要层次塔;关联激励策略;教学改革

前言

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化,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各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共识[1]。教育部站在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高度,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围绕我国如何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四个回归”[2-3]。因此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开展本科教学振兴计划是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与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对推动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一、理论基础

马斯洛在心理研究的探索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而后由其他學者引入管理学领域,成为重要的人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才激发高层次的需要,相应的基本需要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在多种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首先要满足迫切需要,后面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当然这五种关系并不是上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完全满足后才会出现下一层次需要,实际上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所有的基本需要或部分需要能得到满足时,即可发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基层教学组织教师的发展同样也具有类似的发展需要规律,本文围绕基层教学组织的层次需要探索其改革激励关联政策。

二、基层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对基层教学组织的12个实地调研活动,从基层教学组织的反馈中了解到目前地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缺乏规划

基层教学组织的设立理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与前瞻性。然而地方院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设立一般是根据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建立,或是在改革的过程中拼凑出来,这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无序[5]。

1. 管理划分不清

地方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有依学科划分的,有依专业划分的,有依关联相近专业划分的,造成教学成本的重复建设。有时在利益的驱动下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增加了地方高校内部教学资源的内耗,不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2. 多重管理的存在

地方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受多头管理,有受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有受高等教育研究部门的管理,有受院系负责人的管理,当这些部门意见不一的时候,基层教学组织无所适从。多重管理的后果是管理目标的分散化,任务多而繁重,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师无法潜心教书育人,只疲于应付检查。

(二)职能模糊不清

地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核心任务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除教学之外还有科研等其它工作,甚至是一些拓展的职能,使得行政职能过于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疲于完成学院行政事务[6]。

1. 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职能被弱化

基层教学组织教学职能的实现是由基层教学组织里的教师实现的,受到教务处教学任务的安排与设置,教学研究受到高教所的安排与设置,长期以往养成一种依赖性,形成被动的教学行为。

2. 科研职能被剥离强化

由于教学与科研功能在基层教学组织中是被剥离的,表现在科研往往是比较前沿的内容,而教学按照教科书内容。在科研获得奖励远远要高于教学获得奖励时,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功能和教学研究功能被科研弱化,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师把心思集中在获奖较多的科研上,忽视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本分。

(三)组织与个人得不到充分发展

基层教学组织教师的职业生涯得不到充分发展。基层教学组织者受管理思想的束缚,担心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后,跳槽到其它高校,造成人才的流失[7]。资深教师占据在行政位置分配着教学资源,年轻教师得不到锻炼与发展,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及前途感到不明朗,对教学提不起兴趣与激情,教学敷衍了事;另一方面,基层教学组织内部缺乏沟通与交流,凝聚力下降,组织呈离散的状态,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与提升,阻碍了基层教学组织中教师自身发展,也阻碍了地方高校的一流本科的建设。

三、基层教学组织激励关联改革措施

基层教学组织的马斯洛需要层次分析。由于基层教学组织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造成地方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受到管理思维定势的约束,应采取一系列的激励关联策略对基层教学组织进行重新的审视。因此,我们对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具体见表1所示。

针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现有的实证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五个方面推行基层教学组织激励关联策略。

(一)增加教学改革绩效

鼓励教师申报教学改革类项目。由于国家级、省级等教学课题都限额推荐,普通教师项目获批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有想尝试的欲望,学院从人才培养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经费支持院级项目,鼓励教师开展教改活动[22],并给予增加课酬的激励,同时设立教学创新奖,对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教学创新,成效显著的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师给予重奖和表彰。树立标杆,形成重视教学的氛围。

(二)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和合理制度的建立

人才培养方案是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直接影响到基层教学组织的人员配置,也直接影响到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包括课程体系的建设,交换生、转专业机制的建立,学分互认机制的建设,特色本科专业的建设等[23-25]。这些都需要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师群策群力,增进基层教学组织教师间的凝聚力。其中,专业的设置依据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形成地方院校自己的标准,发挥地方基层教学组织教师的主动性,对于可行并且能够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评比奖励,并颁发相关证书,这是对基层教学组织教师劳动成果认可,以确立基层教学组织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同理,对于在交换生,转专业、学分互认,本科专业建设中做出贡献的基层教学组织及教师进行奖励,激发他们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制度是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对于规范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约束力[26]。这就需要建立起基层教学组织制度进行统一的监督与管理。基层教学组织的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主任责任制、青年教师助教制、教学运营管理制度、本科生导师制等。建立起与新时代本科教育相适应的基层教学组织制度,二级学院为建设管理的主体,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监督,实行年度考核制,奖励先进与优秀,实施激励机制,激发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活力。

(三)教学团队的建立

教学团队是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根本,我们采取人才带来项目,项目带来资金的激励机制,努力提升基层教学组织的改革与发展。

1. 助力基层教学组织教师实现博士梦

摒弃传统基层教学组织害怕人才流失的教学管理观。基层教学组织成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声誉和地位。人才的流失确实会造成地方院校教学质量的降低,但是反过来建立流动的基层教学组织人才培养机制更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地方高校来工作[22]。比如,地方院校参照大学或一流大学的标准,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送基层教师到国外攻读博士,在国内利用少数民族教师骨干博士培养计划,联合培养博士计划等,为地方院校再培养更多的博士。学成归来的博士到基层教学组织中担任教师,提高地方院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师资力量。对于那些想跳槽的博士,只要在相应服务期限内完成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即可,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地方院校来实现他们的博士梦想,形成人才流动聚集效应。

2. 促进基层教学组织管理者的水平

提高基层教学组织管理者的权威。基层教学组织的主任要提升自己的学历,增加其忧患意识。一方面学校给二级学院的院长和基层教学组织的主任招聘一定博士教师的任务,同时也要求其推荐基层教学组织教师到国内外攻读博士的任务。在教学团队上充分发挥教授的教学带头人作用,慎重选择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要求其主动、积极地组织和带领团队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動,挖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潜能,引导教师思维拓展和教学互补;基层教学组织主任要积极吸纳校内外的研究人员、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进入教学基层组织,从而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交融与渗透。

(四)公平民主环境的构建

基层教学组织需要为组织里的每一位教师营造一种公平民主的氛围。在教学基层组织的建设中,注意教学管理不同于行政管理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尤其是强调“教学自由”的原则,开展两个或多个党支部之间合作,在民主生活会上让基层教学组织的成员充分参与教学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从而提高教学基层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即教学基层组织日常教学工作的分解、落实与执行应当交由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组织教师讨论解决;拟定教学计划,选用学生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等,交由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组织教师商议论证;评定教学质量,从教学基层组织的全体教师中广泛征求意见;对于基层教学组织的项目申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问题实现民主化决策。通过广泛的民主决策,在决策中增加一线基层教学组织教师的话语权,聆听更多利益相关者的看法与意见,提高教学基层组织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增强教师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五)自我职业发展平台的建设

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实践的舞台,这些实践的舞台包括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室平台、网络课题建设平台和信息技术辅助平台等。

1. 加强实验实训平台的建设

实践实训基地是基层教学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地方本科院校结合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够为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活动提供场地和教学活动场所[27]。近几年来,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进高校特色专业和实验实训一体化建设的契机,投入巨资建设一批具有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平台,改善教学条件,为基层教学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更高的更好的阵地,已经展现出不错的教学效果。

2. 加强教学竞赛平台的建设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促进教学成才是基层教学组织的责任和根本任务。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常抓不懈,定期开展公开课评选和教学竞赛,管理者、教师和在校学生参与打分,体现人人参与的理念,以此提升基层教学组织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发展[22]。对于校内选拔出来优秀的教学竞赛公开课,继续推荐参与省级和国家级的比赛。按不同的层级所获奖励情况给予一定的课酬奖励,以此激励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师积极性,促进人人皆可成才。

3. 开展网络课程的建设

鼓励基层教学组织每个教师至少建立一门网络课程,以此作为校本资源建设的基本任务。提倡网络资源之间的交流与共享,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师如果有最新的研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分享给在校的教师和学生,并按一定的课时量计算给那些愿意分享,敢于分享给他人的教师。由于青年教师喜欢尝试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因此鼓励多建设网络课程[28]。对于基层教学组织教师自己建立的网络课程,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对于利用网络课题进行授课的基层教学组织按课堂教学的标准仍然发放课酬,促进其他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形成激励效应。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全校1300名教师参与开展线上教学,累计有45万多学生人次在线学习,学生线上学习效果满意,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经受考验也获得了提升。

4. 信息化辅助平台的建设

信息化辅助平台是基层教学基层组织开始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比如网络信息化平台,能够减轻基层教学组织教师的工作负担,包括课程管理平台,学生作业管理平台,考试管理平台和成绩管理平台,这些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有助于解放基层教学组织教师的生产力[29]。如网络课程辅助平台的建设,手机课程辅助平台的建设,课程制作录播室的建设,智慧教室的建设等等,这些都为基层教学組织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提供新的灵感和实践的舞台。

四、建设成效

该项振兴本科计划的关联策略实施以来,某地方医学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就获得了显著性的进步。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我们依据本科教学标准,参照国际标准修订了2019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性;在制度方面,我们制定了16项强化和提升基层教学组织相关的制度,规范了基层教学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校内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5个校级团队,培育9个教学团队,累计已经送43人到国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联合培养的博士生现已经累计达到36人,各种基层教学组织的民主公平氛围形成,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师人人都有成才的条件;在党建方面,利用每两周的党支部例会跟其它基层教学组织交流,增加了基层教学组织参与管理和决策的积极性;在平台建设方面,建立网络课程25门,获得省级立项8门,申请教育教学改革的基层教学组织18个,智慧教育室建设了2间,用于基层教学组织网络课程建设的录播室建设了2间,获得上级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经费6000多万元。2019年选派教师参加校外教学竞赛,荣获第六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1项。在省级的教学成果奖方面,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6项。学生参与的全国各类竞赛成绩斐然,显现教学相长。

五、结束语

本课题组从增加教学改革绩效,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管理制度,建立多领域的教学团队,营造公平民主的教学改革环境,搭建教师自我职业发展平台这五方面探索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基层教学组织改革激励关联策略以振兴本科教学计划。实践证明基层马斯洛需要层次塔的基层教学组织关联激励策略的实施,是符合地方高校实际情况的并且是实用的策略。基层教学组织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面的改革,更涉及教学管理理念方面的改革与创新,随着该策略实施不断深入,将会收获更广泛的改革成效。

参考文献:

[1]Huang,J.Reflection on the Training of General Medical Students in China from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General Medicine in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A].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Language,Art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CELAIC 2019)[C].俄罗斯莫斯科,2019:121-127.

[2]葛天博.大学功能研究进展对地方高校功能定位的启示[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5(04):8-12.

[3]王旭,崔轶凡.“四个回归”对医学本科教育的启示[J].医学教育管理,2018,4(06):520-525.

[4]李季鹏.政治关联、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J].企业经济,2017,36(05):42-49.

[5]江珩,彭妍,肖湘平.“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7(04):79-82.

[6]吴小贻,吴慧娴.教学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6,30(05):127-133.

[7]仲岩.地方本科高校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9,36(3):92-97.

[8]陈钰.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4.

[9]凯文娟.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制度的创新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C].中国湖北武汉,

2011:609-616.

[10]杜彬恒,陈遇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制度创新——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约定制度”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03):53-55.

[11]汪泳.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思考——教学团队建设的若干问题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31(02):68-70.

[12]孙丽娜,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学刊,2007(05):162-165.

[13]邱琳.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0):130-131.

[14]李彦.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3):169.

[15]陆国栋,张存如.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路径、策略与思考——基于浙江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3):

130-136.

[16]陆国栋,孙健,孟琛,等.高校最基本的教师教学共同体:基层教学组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58-65.

[17]余华,刘岚,姚敏,等.基于虚-实结合新型实验云平台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netCIRCUIT labs系统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3):21-23.

[18]梁宏.搭建实验实践一体化平台 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5):1-4.

[19]李海萍.大学学术权力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0]黃喜云,熊宇琨.基于互联网设计平台的室内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J].建材与装饰,2020(02):121-122.

[21]何苏勤,王建林.信息类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1):14-16.

[22]张建恒,杨丽丽,李娟英.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综合能力建设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252-253.

[23]黄翦,潘征.临床医学专业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03):86-87.

[24]黄翦,潘征.民族医学院校大学生科技文化学分制的建构[J].教育现代化,2016(01):77-79.

[25]黄翦,潘征.高校激励性英语和计算机免修制度的建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91-93.

[26]田岗,胡晓琴.基于中外比较的我国高校教研室制度建设[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19(04):28-34.

[27]柴勇,李祥林.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01):3-4.

[28]黄翦,潘征.民族医学院校利用MOOCs构建辅修专业及其管理机制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12):17-20.

[29]黄翦.网络行为作为中间变量的后现代大学生网络潜意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4):83-84.

作者:韦忠恒 姚金光 黄翦

第2篇:北京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惠及民生

朝阳区茉藜园社区是北京市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工作的优秀科普示范社区,多年来,社区以区域性中水循环系统为基础,建设社区科普文化中心,普及节水环保知识,形成了“节能、环保、科学、创新”的良好氛围。2011年9月全国科普日期间,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来到该社区,与社区居民和公眾一起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

其实,茉藜园社区作为北京市社区科普工作典型早已名声在外。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科普组织、新闻媒体、社区居民、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参观人数达到2万人。来参观的人无不对茉藜园社区科普工作的细致、全面、深入交口称赞。

茉藜园社区科普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社区居委会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北京市科协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社区科普益民计划”。

2008年6月,北京市科协联合市财政局共同实施了“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以城镇社区为对象,以提升基层科普能力、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目的,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重在建设”的方式,加强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场馆和户外科普设施建设,引导科技工作者到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壮大科普宣传员队伍。

自2008年开始实施计划以来,北京市累计投入奖补资金5 200万,奖补优秀科普社区358个,占全市社区总数的13.4%;奖励优秀基层科普场馆90个,优秀社区科普宣传员820个。四年多的工作实践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

1)搭建起社区科普工作平台。北京市各区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纷纷成立了由分管领导担任领导,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区县科协把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作为推动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组织社区按照创建要求开展创优活动。领导高度重视,创建目标明确,充分调动了基层社区的积极性,有效带动和促进了社区科普工作的开展。

2)社区科普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在计划的带动下,“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新建和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263个,购置科普硬件设施、科普展教品2万4千余件;通过社会招、邀标方式,形成6个系列13个主题131件科普产品;全市18个区县都建成社区户外科普园地;新建、改建、扩建科普画廊4 000多延米,增加科普图书36万余册,科普设施、资源条件的明显改善,提升了社区科普服务能力,也使社区科普工作面貌焕然一新,为广大居民参与科普创造更好的条件。

3)科普宣传员队伍明显加强。几年来,北京市社区科普宣传员人数从1 216人扩大到3 851人,建立了200多支10人以上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开展科普宣传活动4 000多次,受益人数达300多万人,比计划实施前增长1倍以上,科普益民的覆盖面和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丰台区基本上所有社区都成立了社区科普协会,组织开展社区科普工作。西城区牛街街道建立了科协、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志愿者组织等三级科普工作网络,科普志愿服务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参加到科普文化活动中来。

4)资金带动效应日益凸显。优秀科普社区利用奖补资金的示范效应,有效吸引、带动各方资金投入,使社区科普投入大幅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和2009年,全北京市社区科普投入超过8 000万元,比该计划实施前提高一倍以上。朝阳区科协每年拿出80万元,率先开展区级优秀科普社区评选活动,调动了街道、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逐级联创的社区科普工作格局。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是经济适用房社区,2008年列入计划支持对象后,争取、吸引了市政市容管委、红十字会、计生委、地震局等部门相继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建成了内容丰富的地下科普中心,体现了计划“四两拨千斤”的资金带动效应。

5)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开始形成。计划有效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科普的积极性。目前,北京市社区科普共建单位从284个增加到481个,既有科普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院所,还有综合性、专业性科技场馆等机构,一些专业学会、协会发挥自身专家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社区,定期开展科普宣传,取得良好成效。北京自然博物馆深入社区,定期开展科普巡展,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北京市“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实施,激发了全市社区科普工作的活力,使社区科普活动参与度和知名度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把科学知识真正送到居民身边,提高了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生活品质,让社区居民真正享受到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计划的继续深入实施,必将为社区居民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北京市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第3篇: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

1、岗位廉政风险涉及范围

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和个人的推荐与评选2、岗位廉政风险点及表现形式

(1)在先进单位和个人考察过程,可能会出现收受礼品、纪念品、土特产或者接受宴请等风险;

(2)在先进单位和个人推荐和评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按标准人为照顾决定。

3、防控措施

(1)利于安阳政府网站、安阳日报、安阳电视台等政府新闻媒体加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工作宣传,提高科普惠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从岗人员的职业素养,增强从岗人员廉政意识。加大业务技能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尽可能压缩工作量,给参评单位减负。

(3)加强纪检监督检查,特别是对考察和评选过程的监督检查;

(4)工作开展后,逐级设立群众监督员,对整个评选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5)做到全程公开,先进单位的个人的推选工作坚持做到在政府公开媒体上评前有公告、评中有监督、评后有公示,确保公平,让群众满意。

第4篇:2016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名单

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拟奖补项目93个,其中拟推荐国家级项目91个)

章丘市华宝蔬菜果品协会 济阳县黄瓜协会

平阴县孔村镇食用菌协会

济南市历城区唐王白菜产业协会 章丘市垛庄镇荒山绿化协会 商河县孙集镇设施蔬菜种植协会 青岛市黄岛区浓香山有机茶研究会胶州市茶叶协会

淄博市张店区银基蔬菜种植协会 淄博市博山区水果协会

桓台县果里盛春苗木花卉协会 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养猪协会 沂源县宏宇果蔬专业技术协会 淄博市淄川区有机蔬菜服务协会 高青县水稻种植产业协会

枣庄市山亭区洪门葡萄种植协会 滕州市惠民种业发展协会

枣庄市台儿庄区益农果蔬专业协会枣庄润农蔬菜种植协会(高新区)东营市河口区石榴技术协会 垦利县三源林下食用菌种植协会 利津县农业技术服务协会

蓬莱市潮水镇大菱鲆鱼养殖协会 招远市阜山镇富硒农副产品协会 莱州市菊花协会

龙口市玫瑰种植协会

海阳市朱吴镇九岭夼村樱桃协会 栖霞市土壤肥料协会

莱阳市果蔬种植与加工协会 临朐县寺头镇山楂协会 青州市养蜂协会 昌邑山阳大梨协会

潍坊市寒亭区西瓜协会 昌乐县瓜菜协会 诸城市甜瓜协会

寿光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安丘市大汶河王封蔬菜发展协会 曲阜市九仙山果品协会 鱼台县苗木协会

济宁嘉祥东三大蒲莲猪养殖协会 汶上县次丘镇蔬菜协会 梁山县大义和养猪协会

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苗木协会 邹城市看庄柳下邑猪牙皂协会 金乡县农业科技合作推广协会 泗水县圣公源溪金银花协会 肥城市王庄镇有机蔬菜协会 东平县州城镇奶牛养殖协会 宁阳县乡饮乡南赵村粉皮协会 乳山市海参协会

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黑猪养殖协会荣成市荫子镇花生协会 五莲县苹果技术协会 莒县葡萄协会

莱芜市钢城区养鸡协会

莱芜市莱城区蚕桑研究协会 沂水县雪山风情马尾松培育协会 莒南县大堂养狐协会 沂南县果蔬种植协会 沂水县食用菌协会

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酱菜协会 蒙阴县盆景园艺技术协会

沂南县辛集镇生物环保养殖协会 郯城茶业协会

禹城市莒镇三黄鸡养殖协会 平原县蔬菜协会

临邑县升华马铃薯协会

齐河县祝阿镇农产品开发协会 乐陵市瑞丰金银花种植协会

平原县前曹镇鸣鸡店村西红柿协会庆云县尚堂镇铁皮石斛种植协会 临清市先锋办事处瓜果蔬菜协会 茌平县利群林果协会

阳谷县优质粮油作物种植协会 高唐县新超西瓜无公害种植协会 冠县毛皮动物产业协会 莘县奥瑞食用菌协会

无棣县埕口镇田园肉猪养殖协会 沾化县农机协会 博兴县林业协会

邹平县康源蔬菜协会

滨州经济开发区里则筛网行业协会

阳信县富农花卉种植协会 巨野县慧福康富硒粮油协会 单县大蒜协会

成武县林木种苗协会 定陶县种子技术协会

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木瓜协会 东明县城关镇狐狸养殖协会 曹县辣椒种植协会

鄄城县信民小麦新技术推广协会 *新泰市楼德镇煎饼协会

*兰陵县蔬菜产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协会

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拟奖补项目30个,其中拟推荐国家级项目28个)

济南市长清区益和“中秋红”大枣科普示范基地 青岛涵雪饮品科普示范基地(崂山区) 青岛天富林果茶专业合作社(即墨市) 滕州市坝桥高产小麦科普示范基地

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中桥绿色蔬菜科普示范基地 东营千皓生态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广饶县) 莱州市金城镇林书平海珍品养殖基地 长岛县大钦岛深水网箱养鱼科普示范基地 临朐县生态循环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高密市利和农产品科普示范基地

微山县鲁桥永喜家庭农场科普示范基地 汶上县嘉润良种繁育推广基地

山东泰禾食用菌养殖基地(东平县) 曼华庄园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岱岳区)

威海市文登区海和鲆鲽鱼无公害育苗养殖示范基地 日照市岚山区淞晨有机茶叶科普示范基地 莱芜市莱城区优质花椒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费县桂荷苑苗木培育示范基地

临沂市罗庄区雅鸣苗木科普示范基地 莒南县三龙山科普示范基地

平邑县夫利苗木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齐河县致中和林果蔬菜种植基地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张武村奶牛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武城县开源肉牛养殖基地

庆云县金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夏津县粮丰恒兴粮食种植示范基地 聊城市东昌府区思源富民科普示范基地 郓城县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蓬莱仙山有机茶园科普示范基地(蓬莱市) *昌乐县南山农场科普示范基地

三、农村科普带头人(拟奖补38人,其中拟推荐国家奖补32人)

杨绍明 章丘市刁镇北芽村

刘建波 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席庄村 王春祯 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办事处石匣村 赵云峰 莱西市马连庄镇大森格庄村 张书辉 平度市旧店镇且格庄 高圣和 沂源县中庄镇桃树洼村 潘雪雁 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北涯村

孙朝霞 淄博荒土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高青县) 孙印国 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店子村 孙守德 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赵村 刘贤斗 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绳桥村 容若金 广饶县大王镇荣庄村

孙茂贤 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解格庄村 曹新芳 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办事处芷坊村 徐宝岗 莱阳市山前店镇泊北头村 刁书云 海阳市小纪镇大刁家村 于兴平 临朐县九山镇牛寨村

孙志旺 潍坊市潍城区北关街道东夏庄村 刘向东 潍坊市坊安街道洼里村(坊子区) 郭延留

汶上县义桥镇东芦庄村 王卫国

邹城市田黄镇栖驾峪村 王文进 金乡县胡集镇周大楼村

谢 荟

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孙家沟村 赵登山

新泰市翟镇春阳庄村

鞠洪鹏 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魏绪广 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罗家城子村 李保强 莱芜市莱城区鹏泉街道兴隆村 葛夫香 临沭县曹庄镇郭村 季立峰 蒙阴县桃墟镇安乐庄村 高丽霞 平邑县丰阳镇郑家峪村

刘欢迎 庆云县常家镇四柳社区西柳村 黄树强 阳谷县寿张镇荣街村 *肖克平 郯城县李庄镇凌庄村 *李志功 沂水县杨庄镇李家坡村 *李 然 兰陵县金岭镇夏庄村 *高兴峰 禹城市莒镇莒镇社区 *刘明勇 高唐县清平镇刘庄村 *郭仲莲 无棣县海丰街道办事处

四、科普示范社区(拟奖补项目45个,其中拟推荐国家级项目40个)

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街道历山路社区

4 济南市天桥区泺口街道尚品清河社区 济南市市中区大观园街道万紫巷社区 济南市槐荫区西市场街道纬十路社区 济南市历城区全福街道小辛社区 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西后楼社区 青岛市李沧区湘潭路街道大枣园社区 青岛市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商丘路社区 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街道高邮湖路社区 淄博市淄川区松龄路街道吉祥社区 淄博市周村区大街街道元宝湾社区 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东龙头社区 滕州市龙泉街道跻云桥社区 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珠江社区 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街道兴中社区 东营市东营区东城街道辽河社区工作站 烟台市芝罘区芝罘岛街道芝罘岛社区 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师范路社区 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香逸中央社区 海阳市凤城街道凤凰社区

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孙家社区 潍坊市潍城区南关街道人民商城社区 寿光市圣城街道学院社区 青州经济开发区王七联社区 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办凤凰社区 济宁市兖州区龙桥街道牛旺社区 邹城市凫山街道三里营社区 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双龙社区 新泰市青云街道金斗社区

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街道合庆社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苑街道办事处祥台社区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田和办事处田村社区 荣成市河东社区

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林海社区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崔庄社区 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曹家王庄社区 德州市德城区新湖街道办城隍庙社区 东阿县铜城办事处凌山社区 滨州市滨城区市东街道政通社区

菏泽市丹阳办事处张花园社区(开发区) *济南市市中区杆石桥街道乐山小区社区 *龙口市徐福街道滨海假日社区 *乳山市城区街道办事处府前社区 *乐陵市市中街道办中苑社区

5 *郓城县郓州街道盛平社区

(注:不带“*”的为拟推荐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

第5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

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教[2012]1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科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6〕17号)精神,充分调动全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激发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科协、财政部决定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基础上,拓展工作范围和内容,将社区科普工作纳入奖补范围,并将计划名称调整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为保证该计划的实施,中央财政设立了“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为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中国科协

2012年7月10日

附件: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中央财政对地方专项拨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按照“奖励先进、定额补助、定向使用”的原则进行分配、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 财政部会同中国科协根据基层科普工作的实际需要、年度专项资金总量等因素确定年度奖补资金标准。

第四条 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和补助按照《实施方案》评选出的,在基层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科普示范社区等先进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先进单位和个人”)开展基层科普相关工作所需经费。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开支范围包括:

(一)科普专用资料和设备费,包括图书资料费、专用设备费和展品展具费。其中,图书资料费是指为开展农村和社区科普活动所需购买或制作图书、音像资料、宣传资料等发生的费用;专用设备费是指为开展农村和社区科普活动所需购买影像制作器材、演示播放器材及其相关的多媒体计算机等科普专用设备所发生的费用;展品展具费是指用于购买和制作科普宣传品、宣传栏等科普展品、展具所发生的费用。

(二)科普活动费,包括培训讲座费、展览费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费等。其中,培训讲座费是指为开展面向农民、农村青少年和社区居民的培训讲座过程中发生的聘请师资、租赁场地和设备等费用;展览费是指举办面向农民、农村青少年和社区居民的科普宣传展览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运输、差旅和劳务等费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费是指在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普示范活动中发生的购买新品种新技术及配套原辅材料、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租赁示范场地和设备等费用。

(三)其他费用,是指除上述各项费用开支以外的、开展农村和社区科普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

第六条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以下开支:

(一)人员工资、福利和个人奖金支出。

(二)日常办公、出国和业务招待支出。

(三)土建工程、办公设备设施的维修改造支出。

(四)组织、协调等各种管理性费用支出。

(五)罚款、还贷、捐赠、赞助、对外投资支出。

(六)与基层科普活动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七条 专项资金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使用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获奖对象为国有单位的,该资产属于国有资产,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的申报审批程序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组织实施程序执行。

(一)财政部会同中国科协将先进单位和个人年度奖补资金标准,随同当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推荐名额控制数共同下达。

(二)推荐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所在同级财政部门和同级科协,按照财政部和中国科协确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年度奖补资金标准,组织所推荐的单位和个人编制项目预算,填写《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详见附表1和附表2,以下简称《预算表》),经同级财政部门和同级科协审核后,与相关推荐材料一并报送。

(三)省级财政部门和省级科协对《预算表》进行审核并编制本地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汇总表》(详见附表3),与相关推荐材料一并报送。

(四)财政部会同中国科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上报的项目预算进行审核,综合项目评审和项目预算审核情况,批复下达项目预算。

第十条 专项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预算执行,不得自行调整。执行过程中确因实施条件与项目申报时发生重大变化需调整的,应当按照申报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由获得奖补资金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所在的同级财政部门和同级科协按照以下程序共同负责管理。

(一)获奖单位及个人在收到获奖通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批复的项目预算及工作进度,及时将相关凭证资料报所在同级科协审核。

(二)同级科协及时审核获奖单位及个人的凭证资料,按照批复的项目预算,向同级财政部门出具审核意见。

(三)同级财政部门对同级科协的审核意见和获奖单位及个人的凭证资料进行复核。对复核合格的,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支付专项资金;对复核不合格的,退回同级科协,不予支付。

同级财政部门和同级科协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资金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先进单位和个人自预算批复之日起发生的费用,可以在专项资金中列支。原则上应当自预算批复之日起一年内执行完毕,因特殊原因一年内不能执行完毕的,执行时间从预算批复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第十四条 财政部和中国科协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财政部和中国科协将追回其相应专项资金,在后续年度相应调减对所在地区的支持资金,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提供虚假资料。

(二)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三)失职致使计划无法实施,造成不良影响。

(四)因主观原因经费不能及时支付到用款单位和个人。

(五)其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省级财政部门和省级科协,应当加强对本地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并按财政部和中国科协要求,汇总上报专项资金使用和绩效情况。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和中国科协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教[2006]140号)同时废止。

附表1.《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

附表2.《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

附表3.《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预算汇总表》

第6篇:2016年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行动计划”拨付单位名单

一、湖北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76家,每家10万元)

1、武汉市汉南区东荆街黄家墩大队中华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2、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三合村武汉梁子湖名优水产品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3、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宋寨村生态循环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4、武汉市东西湖区辛安渡办事处东风大队药食两用蔬菜科普示范基地

5、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千湖村有机瓜菜示范基地

6、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谌寨村生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7、阳新县平原村中药材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8、大冶市金湖街办汪拳村顺雨苗木科普示范基地

9、阳新县王英镇新街村蛋鸡规模化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10、大冶市刘仁八镇八角亭村黄颡鱼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11、丹江口市丁家营镇花园村花卉苗木基地

12、竹溪县九里岗林特场散养鸡科普示范基地

13、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王庄油橄榄科普示范基地

14、房县盛唐梅花鹿养殖基地

15、竹山县上庸镇北坝村旭东生态茶叶科普示范基地

16、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中药材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17、远安县陈家湾村万头肉牛循环生态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18、枝江市聚农蜜芳蜂产品产销科普示范基地

19、秭归县茅坪镇九里村优质脐橙生态栽培科普示范基地 20、宜都市恺杰生态农业综合种养科普示范基地

21、长阳县枝柘坪核桃园立体种植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22、宜城市孔湾镇杜岗村宏阳蔬菜科普基地

23、襄阳市襄州区吴集村坤禾马铃薯科普示范基地

24、老河口市李楼镇王湖村黄土地果蔬种植基地

25、保康县歇马沮河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

26、枣阳市平林镇杜家老湾村养猪-养鱼(链式养殖)基地

27、谷城县石花镇龙家湾村油茶种植基地

28、南漳县老官庙村养殖产业基地

29、襄阳市樊城区太平镇曾岗村螃蟹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30、鄂州市梁子湖区茅圻村花卉苗木科普示范基地

31、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王边村鱼藕湘莲种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32、鄂州市鄂城区碧石渡镇龙会山村优质稻科普示范基地

33、鄂州市华容镇周汤村胜林莲藕种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34、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板庙村优质肉牛高效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35、钟祥市云岭寨村新华食用菌菌种培育基地

36、沙洋县拾回桥镇七里村黄鳝.黄颡鱼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37、京山县杨集镇卢棚村香菇生态栽培科普示范基地

38、应城市杨河镇刘山养殖基地(川江猪场)

39、大悟县大新镇新河村油茶科普示范基地 40、孝昌县小悟乡阳林油茶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41、孝感市孝南区浐川村低海拔茶叶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42、汉川市七吴村千百卉园艺科普示范基地

43、江陵县荆江源生态农业科技协会

44、公安县荆虎果业优质桃高效栽培科普示范基地

45、监利县周老嘴镇双鸣村再生稻科普示范基地

46、荆州市荆州区李埠绿色蔬菜科普示范基地

47、荆州市沙市区艺苑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48、黄冈市黄州区袁家铺村春阳蔬菜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49、罗田县潘家塆村天麻科普示范基地 50、团风县柳家大湾村莲藕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51、黄梅县刘壁村油茶科普示范基地

52、武穴市团山村金福巢畜禽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53、浠水县牛王庙村五星养鸡场科普示范基地

54、崇阳县白霓镇油市村古堰湾生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55、嘉鱼县簰洲湾镇王家巷村大棚蔬菜科普示范基地

56、赤壁市官塘驿镇白羊村生态种养科普示范基地

57、崇阳县天城镇新塘岭村金瑞兔业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58、通城县关刀镇合源村密岩山石蛙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59、通山县杨芳林乡寺口村生态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60、随县唐县镇鲁城河村马铃薯栽培科普示范基地 6

1、广水市楼坊村立体种养科普示范基地

62、随州市曾都区鸿翔鸽业生态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63、广水市凯润菌业泉口科普示范基地

64、巴东县野三关镇耳乡湾村中药材科普示范基地 6

5、咸丰县高乐山镇马河村茂美葡萄科普示范基地 6

6、利川市偏嵌村黄连种植示范基地

67、鹤峰县燕子镇牲猪生态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6

8、来凤县大河镇落角塘村森山中药材科普示范基地 6

9、仙桃市杨林尾镇鲫鱼湖渔场鱼鳖套养科普示范基地 70、仙桃市西流河镇土坑村黄鳝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7

1、潜江市龙湾镇双丰村香椿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7

2、潜江市龙湾镇龙新村葡萄种植科普示范基地 7

3、天门市皂市镇刘集村良种蛋鸡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7

4、天门市文湖村天西能繁母牛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7

5、神农架林区松柏镇红花朵村鸳鸯鸭养殖科普示范基地 7

6、神农架林区阳日镇钱家湾村竹鼠仿生态驯养繁殖科普示范基地

二、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83家,每家10万元)

1、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海工社区

2、武汉市硚口区六角亭街学堂社区

3、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八古墩社区

4、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静安上城社区

5、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放鹰台社区

6、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省农科院社区

7、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丽岛社区

8、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街十九街社区

9、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街五荣里社区

10、武汉市汉阳区洲头街建港社区

11、武汉市江岸区四维街袁家社区

12、阳新县兴国镇张家垴社区

13、黄石市黄石港区亚光社区

14、黄石市西塞山区和平街社区

15、黄石市铁山区胜利路社区

16、十堰市茅箭区武当路街道办事处龚家湾社区

17、丹江口市均州路办事处王家营社区

18、竹溪县城关傎东郊社区

19、郧西县城关镇校场坡社区 20、房县城关镇泉水社区

21、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兴郧路社区

22、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路街道办事处车城西路社区

23、宜昌市伍家岗区大公桥街办办力行街社区

24、远安县鸣凤镇栖凤社区

25、当阳市半月镇半月山社区

26、宜都市枝城镇大同社区

27、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望江社区

28、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广化寺社区

29、兴山县昭君镇香溪社区

30、襄阳市樊城区清河桥社区居委会

31、宜城市鄢城办事处五条路社区

32、南漳县城关镇文峰塔社区

33、保康县城关镇河西社区

34、枣阳市环城办事处叶庄社区

35、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古驿社区

36、襄阳市樊城区十字街社区居委会

37、谷城县石花镇后畈社区

38、鄂州市凤凰街道吴都社区

39、鄂州市古楼街道北门社区 40、鄂州市西山街道西山社区

41、荆门市东宝区龙泉街道办事处南台社区

42、荆门市掇刀区白庙街道办事处七里铺社区

43、京山县新市镇钟鼓楼社区居民委员会

44、钟祥市郢中街道办事处皇城门社区

45、孝感市孝南区东山头办事处东山头社区居委会

46、应城市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刘杨社区

47、孝昌县王店镇高岗社区居委会

48、安陆市府城办事处五一社区居委会

49、汉川市仙女山街道办事处西湖路社区

50、荆州市开发区联合街道办事处孙家河社区居委会

51、监利县新沟镇前进社区居委会

52、荆州市荆州区东城街道办事处安心桥社区居委会

53、荆州市沙市区朝阳街道办事处朝阳路社区居委会

54、松滋市斯家场镇宝竹桥社区居委会

55、荆州市荆州区城南街道办事处御河居委会

56、红安县城关镇似马山社区

57、麻城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朝圣门社区

58、蕲春县吴庄社区

59、罗田县平湖乡平湖社区

60、武穴市武穴街道办事处钟楼社区 6

1、浠水县四口塘社区 6

2、英山县温泉镇陵园社区 6

3、赤壁市蒲纺桃花坪社区居委会 6

4、崇阳县天城镇和平社区居委会

65、咸宁市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花坛社区居委会 6

6、通城县隽水镇白沙社区居委会

67、赤壁市赤马港办事处砂子岭社区居委会

68、咸宁市咸安区永安街道办事处南大街社区居委会 6

9、广水市广水办事处北湖社区

70、随州市曾都区北郊办事处孔家坡社区 7

1、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熊家社区

72、随县经济开发区星炬社区 7

3、来凤县翔凤镇花园堡社区居委会 7

4、建始县业州镇七里坪社区居委会 7

5、宣恩县珠山镇工农街社区居委会 7

6、利川市都亭街道办事处大塘社区居委会 7

7、仙桃市干河街道办事处高家渡社区 7

8、仙桃市沙嘴街道办事处十一墩社区 7

9、潜江市园林办事处建设街社区 80、潜江市园林办事处金陵寺社区 8

1、天门市皂市镇李场社区居委会

82、天门市竟陵街道办事处江河社区居委会 8

3、神农架林区九湖镇坪阡社区

三、湖北省科普示范企业(51家,每家10万元)

1、武汉新天达美环境有限公司(东西湖区)

2、武汉蜂之宝蜂业有限公司(洪山区)

3、武汉长兴电器发展有限公司(汉阳区)

4、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西塞山区)

5、黄石人本轴承有限公司(下陆区)

6、深圳冠牌光电技术(大冶)有限公司

7、湖北武当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房县)

8、湖北武当红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郧西县)

9、丹江口市博奥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10、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伍家岗区)

11、湖北中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枝江市)

12、湖北金庄科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当阳市)

13、宜昌山里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夷陵区)

14、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宜城市)

15、南漳县五官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南漳县)

16、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谷城县)

17、湖北法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高新区)

18、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葛店开发区)

19、湖北鑫吉药用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华容区) 20、鄂州宝丰金属棉制品有限公司(梁子湖区)

21、湖北吴都酒业有限公司(梁子湖区)

22、湖北爱国石化有限公司(掇刀区)

23、荆门金钻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东宝区)

24、海之力(京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京山县)

25、钟祥鼎茂科技有限公司(钟祥市)

26、孝感松林国际计测器有限公司(高新区)

27、湖北瀚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陆市)

28、湖北富思特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梦县)

29、应城市恒天药业包装有限公司(应城市) 30、湖北鄂南明珠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石首市)

31、湖北省新兴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陵县)

32、洪湖市莲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洪湖市)

33、劲牌酒业(石首)有限公司(石首市)

34、湖北鑫鹏纺织有限公司(公安县)

35、黄冈王博士高山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黄冈市)

36、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黄梅县)

37、湖北永金精密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红安县)

38、湖北团黄贡茶有限公司(英山县)

39、湖北南楚蒲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赤壁市) 40、崇阳县三普科工贸有限公司(崇阳县)

41、通山县九宫生态粮油产业有限公司(通山县)

42、通城县麦市豆制品厂(通城县)

43、随州市美亚迪光电有限公司(随州高新区)

44、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随县)

45、湖北华都钢琴制造有限公司(广水市)

46、湖北联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宣恩县)

47、湖北爱茵木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建始县)

48、仙桃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仙桃市)

49、武汉鑫友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潜江市) 50、湖北申安亚明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天门市)

51、神农架太和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神农架)

2016年湖北省“科普能力及人才工程建设”拨付名单

一、湖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奖代补(68家,共计160万元)

1、黄石市科学技术协会 3万元

2、大冶市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3、十堰市科学技术协会

34、丹江口市科学技术协会

25、郧县科学技术协会

26、郧西县科学技术协会

27、竹溪县科学技术协会

28、房县科学技术协会

29、荆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310、江陵县科学技术协会

211、松滋市科学技术协会

212、公安县科学技术协会

213、石首市科学技术协会

214、洪湖市科学技术协会

215、宜昌市科学技术协会

516、宜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217、枝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218、当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19、远安县科学技术协会 220、兴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21、长阳县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22、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5万元

23、老河口市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24、枣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25、宜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2

26、谷城县科学技术协会 2

27、鄂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328、梁子湖区科学技术协会 2

29、鄂城区科学技术协会 230、荆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531、东宝区科学技术协会 2

32、钟祥市科学技术协会 2

33、京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2

34、沙洋县科学技术协会 2

35、孝感市科学技术协会

536、孝昌县科学技术协会 2

37、安陆市科学技术协会 2

38、云梦县科学技术协会 2

39、应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240、黄冈市科学技术协会 3

41、团风县科学技术协会 2

42、红安县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43、麻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44、英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45、浠水县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46、蕲春县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47、武穴市科学技术协会 2

48、黄梅县科学技术协会 2

49、咸宁市科学技术协会 350、嘉鱼县科学技术协会 2

51、赤壁市科学技术协会 2

52、通城县科学技术协会 2

53、崇阳县科学技术协会 2

54、通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2

55、恩施州科学技术协会 3

56、恩施市科学技术协会 2

57、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 2

58、宣恩县科学技术协会 2

59、鹤峰县科学技术协会 260、建始县科学技术协会 26

1、利川市科学技术协会 26

2、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36

3、广水市科学技术协会 26

4、随县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65、仙桃市科学技术协会 3万元 6

6、天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3万元 6

7、潜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3万元 6

8、神农架林区科学技术协会 3万元

二、流动科技馆专项(60家,共计

1、丹江口市科学技术协会

42、房县科学技术协会

43、竹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24、竹溪县科学技术协会

25、郧县科学技术协会

26、郧西县科学技术协会

27、宜昌市科学技术协会

48、宜都市科学技术协会

29、枝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210、当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11、远安县科学技术协会

212、秭归县科学技术协会

213、兴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214、长阳县科学技术协会

215、五峰县科学技术协会

216、夷陵区科学技术协会 2160万元)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17、点军区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18、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19、樊城区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20、襄城区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21、襄州区科学技术协会 2

22、南漳县科学技术协会 2

23、谷城县科学技术协会 2

24、保康县科学技术协会 2

25、老河口市科学技术协会 2

26、枣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

27、宜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2

28、荆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429、东宝区科学技术协会 230、掇刀区科学技术协会 2

31、京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2

32、沙洋县科学技术协会 2

33、黄冈市科学技术协会 21

34、团风县科学技术协会 2

35、红安县科学技术协会 2

36、罗田县科学技术协会 2

37、英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2

38、浠水县科学技术协会 3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39、蕲春县科学技术协会 3万元 40、黄梅县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41、麻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42、武穴市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43、咸宁市科学技术协会 4

44、咸安区科学技术协会 2

45、嘉鱼县科学技术协会 2

46、通城县科学技术协会 2

47、崇阳县科学技术协会 2

48、通山县科学技术协会 2

49、赤壁市科学技术协会 350、广水市科学技术协会 5

51、曾都区科学技术协会 5

52、恩施州科学技术协会 4

53、恩施市科学技术协会 2

54、利川市科学技术协会 2

55、建始县科学技术协会 2

56、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 2

57、宣恩县科学技术协会 2

58、咸丰县科学技术协会 2

59、来凤县科学技术协会 260、鹤峰县科学技术协会 2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三、科普信息化建设(16家,共计54万元)

1、武昌区科学技术协会 5万元

2、洪山区科学技术协会 5万元

3、黄石港区科学技术协会

24、房县科学技术协会

55、远安县科学技术协会

56、宜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27、华容区科学技术协会

28、东宝区科学技术协会

29、孝昌县科学技术协会

410、沙市区科学技术协会

211、黄梅县科学技术协会

412、崇阳县科学技术协会

413、随县科学技术协会

214、广水市科学技术协会

515、利川市科学技术协会

216、潜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3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第7篇: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坚持创新、提升、协同、普惠的科普服务理念,按照“保基本、补短板”的工作方针,以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重点,通过实施 “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行动计划”、“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等三个子项目,强化基层科普公共产品服务供给,注入提升基层科普能力新动能,着力解决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努力构建普惠共享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为实现“十三五”湖北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厚植基础。

二、申报条件

(一)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项目

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项目以增强县(市、区)科技馆科普展教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县(市、区)科技馆科普展教内容建设、科技馆科普队伍建设、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等,努力将科技馆打造成科普工作主阵地,为湖北特色科技馆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申报条件为:

1、科协系统所属的公益性科技馆(已纳入中国科协科技馆免费开放名单的不在此列);

2、原则上要求常设展厅面积达到800平方米以上,常设展品达到50件以上,全年开放日不少于250天。

3、已纳入2017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开放的县(市、区)科技馆。

4、未纳入2017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开放、但通过改造和功能建设后,达到免费开放条件的县(市、区)科技馆。

(二)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

围绕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实施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对符合条件、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的社区,由省科协命名为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须具备如下条件:

1、科普示范社区经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成立3年以上、已被命名为市(州)级科普示范社区的社区。

2、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社区重视科普工作,有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科普协会、科普员。明确分管领导,有相对固定专兼职人员,有一支20人以上、相对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工作有年度计划;

3、科普设施基本完善。加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学校、数字化科普网络建设。有50平方米以上科普活动室(站),有10延米以上的科普橱窗(画廊),并每季度更换科普宣传内容不少于1次,有科普图书专柜且科普图书的数量不少于1000册;

4、科普活动特色鲜明。围绕科学素质纲要主题,广泛开展贴近居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每年开展活动不低于5次。每次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记载、有新闻报道。

5、社区科普成效显著。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社会动员机制,社区科普入栋、进户,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显著增强,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无愚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和邪教活动。

(三)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项目

围绕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实施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项目,对符合条件、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的中小学校,由省科协命名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须具备如下条件:

1、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中、小学校。

2、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列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并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纳入本校学年(学期)工作目标考核、奖励体系。

3、建有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相匹配的科技活动室(馆)、科技工作室、实验室和图书室、计算机室等,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

4、坚持开展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具有特色鲜明的科技教育项目。学校在科技教育内容和特色方面在全国、全省或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能够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5、积极发挥科普示范作用,积极支持和帮助其他学校或社会组织等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报批程序

(一)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

县(市、区)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采取年度审核制的动态管理,对年度审核、绩效考评中不符要求的,取消免费开放资格。各市州科协对本地区纳入2017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按照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条件组织检查,进行绩效评估,向省科协提交各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绩效评估报告和纳入2018年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建议名单。省科协根据评估报告,在抽查和核实的基础上,提出2018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建议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对新申报免费开放的县(市、区)科技馆,则按程序申报、审批,对符合免费开放试点条件的县(市、区)科技馆,经公示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二)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

2018年,省科协将扶持建设一批科普示范社区。每个市州可按照条件申报5个城镇社区,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可分别申报1个城镇社区。

省科协普及部根据申报条件,对各市州推荐上报的科普示范社区进行复核、评估、审查,提出拟命名的科普示范社区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三)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项目

2018年,省科协将扶持建设一批科普示范学校。具体由省科协普及部会同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组织实施。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结合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实际,提出具体办法并报省科协普及部核准后实施。省科协普及部对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按照程序(含公示)产生的拟命名的科普示范学校进行复核、评估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第8篇:2018年基层科普工作计划

导语: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努力营造社区良好的科普氛围,小编整理了2018年基层科普工作计划,欢迎参考:

2018年基层科普工作计划

2018年,XXX街道办事处科普工作将以认真贯彻落实科普工作指示精神为依据,在街道办事处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做好科普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村、社区良好的科普氛围,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辖区内广大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现将2018年科普工作计划如下: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十七大精神溶入到社区科普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区科普工作,努力增强新时期科普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深入到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对科学知识了解的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工作作风,使科学知识的普及率得到加强,科普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在新年伊始即对年内的科普工作做了重要知识和具体安排,并结合街道实际利用部分辖区企业事业单位资源的优势,加大对街道和社区科普硬件建设投入的力度,为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公众的参与是科普宣传的主体,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每季度举办科普讲座、科普活动,满足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心态。街道将组织在各社区播放科普电影,并举办各种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吸引居民参加,使居民在活动中学到科学知识。我们还计划与辖区内企业事业单位联手,以文艺演出、手工制作、宣传画板展等形式,把科技周活动推向高潮。另外,我们还要组织辖区内的青少年利用节假日到相关的科技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并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科技活动,增强科普知识的普及率,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创造未来的自信心。

为使科普工作更加接近居民的生活,我们还将继续充实科普志愿者队伍,发挥辖区内有一技之长居民的作用,以带动和提高更多更广的居民科学素质。同时,加大社区各个阶层,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文化、养生、环保、科技方面满足不同人员的要求。如我们制作了科普画板,放在社区的活动区内并经常进行更新,使居民可以经常学到科学知识,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科普工作应结合各种节日来扩大宣传,有重点地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做到每月有活动、有小结,重实效、多特色。科普工作要注重科普工作的宣传及经验的交流,加强调查研究,互通有无,便于及时总结经验,扩大宣传,建立起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辖区内广大居民的实际需求来开展科普工作,团结勤奋,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开创社区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2018年基层科普工作计划

2018年鼓楼区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社区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中心工作,以“创省级科普示范社区”为目标,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根据社区内不同人群的需求,普及科学知识,努力营造社区良好的科普氛围方式和思维方式,以提升广大居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我社区的科普工作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制定2018年工作计划:

社区将在017年创建“市级科普示范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继续以社区主任牵头总负责、社区其他干部成员共同参与实施的科普工作机制;进一步充实壮大“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以科普志愿者带动周边社区群众树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决心与信心;并依托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共建单位,由社区牵头组织邀请卫生、文化、科技、教育等多方面专家、学者,深入到社区及社区居民家中开展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文化宣传及文娱活动。

社区以活动室为社区活动主阵地,以文化宣传栏、宣传橱窗、黑板墙报、科普画廊等作为辖区宣传载体,在辖区内各居民楼道广泛张贴科普知识宣传海报,架设宣传横幅,定期组织科普志愿者上门宣传讲解家居实用“科学小秘密”,在全社区营造科普宣传的浓郁氛围。

1月份结合冬季特点,开展防火防盗的普及宣传;

2月份结合春节特点,开展宣传烟花爆竹禁放工作;

3月份结合综治宣传月和“”消费者活动日,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4月份结合计划生育的特点,开展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宣传;

5月份结合“五.一”劳动节的特点,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

6月份结合“六.一”儿童节特点,开展青少年科普知识讲座;

7月份结合党的生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8月份结合“八.一”建军节,开展国防知识讲座;

9月份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活动;

10月份结合国庆节及九九重阳节,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尊老爱幼品德教育;

11月份开展“生活小窍门”知识讲座;

12月份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及禁毒知识讲座;

2018年,我社区将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发挥社区的最大优势职能,为促进社区居民科学意识的进一步提升,争创“省级科普示范社区”继续迈进!

上一篇:寻找张丽莉事迹材料下一篇:三句半漫游动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