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心理团队活动总结

2023-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新生心理团队活动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新生心理团队活动总结

2011年新生节心理部活动总结

回顾新生节,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新生从迷茫无知到更好的融入学校氛围,也发挥出自己的光彩,找到自信,长沙职院让我们收获很多,作为学生干部,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以下是花艺系心理部的关于新生节的总结:

1:工作之前要计划长远计划,在具体出短期的打算,方有条理开展工作。

2: 基础工作要到位,信息收集要完整,详细 3: 通讯要保持通畅,随时接收相关信息

4: 自觉关心全院全系的各项工作安排,在适当时机开展自己部门活动,与院系活动不冲突。

5: 要与活动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协调好工作

6: 本部门工作要明确分工,定期召开会议,布置工作 7: 心理部门要有一定心理知识,敏感关注学生问题,及时反应,处理。

8:

从全系出发,开展会议,了解各级人员,有利基础工作 9:

借鉴以前的心理部门工作经验,多与学长交流 10: 系心理部要和院心理部门多联系,有利本系活动开展 11:

从新生节关于心理活动来看,大二不够重视,大一的较好

以上是新生节的工作总结。

花艺系心理部部长

罗黎波

2011年11月12日

第2篇: 心理协会09级新生素质拓展活动总结

为了帮助广大09级的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尽早地融入心理协会这个集体,同时也借此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协会于2009年11月1日上午9点在西南民族大学新校区北区操场,开展了“心理协会09级新生素质拓展活动”。此次素质拓展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些户外集体游戏来增进新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营造和谐融洽的协会氛围,以及培养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去面对之后的大学生活。

现在,将活动的具体过程总结如下:

一、活动过程:首先,为了消除大家对陌生环境的隔阂,迅速进入游戏的气氛中来,活动以游戏“我的名片”展开破冰之旅。在第一个游戏中,大家被分成了四个团队。在经过一番介绍和相互了解之后,大家再游戏中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其次,接下来的几个游戏分别是 “以讹传讹”,“信任之旅”,“结人结”和“图画接力赛”。通过这几个游戏,不仅使整个活动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活泼,并且在游戏中通过助人与被人帮助的体验,让大家增加了互相的信任与接纳,增强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同时“画图接力赛”的游戏还充分发挥出了大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整个新生素质拓展活动以歌曲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结束。最后的合唱,不仅让活动达到了高潮,也让参与的每一个人充分体验到了心协家文化的温暖,增进了大家对协会的感情。

二、活动效果: 此次新生素质拓展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活动效果:让刚刚步入大学的同学们对新的环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游戏中增进了大家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消除了大家对陌生环境的隔阂,培养了大家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大家能过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和进行之后的社团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主要是取决于我们积极而充分的准备和协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领导们的深切关怀。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经验总结:

1、在活动开始进行的过程中有一点混乱,有些同学没有按照要求参与游戏,这主要是我们在举办大型户外活动的经验不是很充足,在以后的社团活动中,我们会加以改进。

2、在活动中,少数同学没有能够完全融入到游戏中去,我们没有完全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这可能是我们在游戏中的某些细节做得不是很好,以后我们的活动需要考虑得更加周全、细致。

四、活动经费开支:

1、奖品:棒棒糖 35元

水果

16元

2、活动中所用的彩纸、双面胶 6元 总计:活动经费开支 57元

第3篇:团队心理活动策划

心理图片展策划书

新闻传播学院心理协会

2011-11-

5前言

新闻传播学院心理协会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为新闻传播学院心理健康部,在作为心理健康部的岁月里曾经主办过多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我院学子进行心理交流,释放心中压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院团分委的领导以及关怀下,心理健康部升格为心理协会,成为我校继校心理协会、信科院心理协会等之后的比较早的成立心理协会的院系,这也为我院学子带来福音。

在这个冬天来临之际,刚刚诞生不久的心理协会准备用图片的形式展示有关心理学以及心理活动的图片文字,为我院师生乃至全校师生提供丰富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信息,同时也作为宣传我会的一个良好机会。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正如前言当中所说,为了进一步扩大我会的影响力并直接造福于我院师生,增加同学们对心理教育方面知识的了解,我们将搜集到的相关图片配以文字,用这种直观易懂的方式将相关信息展示给受众。

二,活动流程环节和人员安排

1, 协会提出有关建议和想法,经全体同意后由策

划部做出策划书,交至团委老师审核、提出意见(11月6日;7日定稿)

2, 根据策划书安排,活动部全体成员搜集活动图

片,进行筛选,打印,并贴好展板。(11月11日前)

3, 11月12日,外宣部悬挂横幅;并到一号教学楼

至学校食堂之间选择合适地点将展板图片固定起来,展示给路过的同学。安排外宣,活动,秘书,策划部同学在中午、下午就餐时到图片展示地点进行解说。协会全体成员在中午期间全员出动。

4, 展示时间为11月12日至11月18日。当出现

大风和阴雨天气时,活动部及时安排本部成员及时将展板收回,待天气好转后重新展示。展

示期结束后由活动部将相关资料收回并储存。 三,活动后期总结

本次图片展示活动结束后,协会召开会议,就活动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具体时间、日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王永战 心理协会策划部

2011-11-5

第4篇:新生团体心理游戏活动方案

一、分组活动

目的:将60左右名学生分成小组,由老师维持秩序。 操作:

1、所有人自由分布。

2、指导老师说“开始”后,所有人就近寻找一名搭档,与其进行石头剪刀布,三局两胜,按照输赢将同学们分成两组。

3、两组内部就近寻找搭档,继续石头剪刀布,三局两胜,按照输赢将同学们分成四组。

4、四名老师分别带领A、B、C、D四组。

时间:10分钟

二、我们的家

目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帮助老师甄别班级领导。 操作:

1、 带队老师发放一张白纸,不参与同学们接下来的讨论。

2、 请同学们在5分钟的时间内讨论并在白纸上写下组名、口

号并设计出组徽。

3、 每个小组1分钟的时间,组员可以自由上台向大家介绍组

名、口号和组徽。

4、 A、B、C、D全部介绍完毕之后,还有同学要补充的可以

在3分钟时间内,向大家继续展示。

成长: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 1

力量。

时间:15分钟。

三、答非所问

目的:活跃气氛,体验秩序,培养合作和团队意识。

操作:

1、 四个小组排队并报数。

2、 A、C两组同时比赛,B、D监督。稍后,B、D比赛,A、

C监督。

3、 1号向2号提问,如你吃了吗?2号向3号回答,但不能是

1号问题的正确答案如我吃了或者没有,2号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或者你的眼睛很漂亮;接着2号继续向3号提问如你几点起床?3号向4号回答一个错误答案,继续提问,以此类推。

4、 当同学回答的答案是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时,计时继续,但

需要重新回答;所提问题不可以与前边同学的重复,如重复,计时继续,需重新提问。

5、 耗时最短组获胜。

6、 奖励最快组,请速度最慢的小组成员对最快小组的对应成

员说一句鼓励或者表扬的话。

成长:大家在欢快的气氛中通过不断强化,尽快熟悉彼此。主持人引导大家思考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犯这种答非所问的错误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引导大家明确在交往过程中我们

要认真用心的倾听和真诚的交流。真诚的赞扬也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时间:30分钟

四、找朋友

目的:体会倾听、关注和感谢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操作:

1、A、B和C、D两组结合,对应号码的同学相互做自我介绍,用最有创意的方法让对方记住你,最基本的信息包括你的姓名、爱好、性格特点。限时3分钟。

2、相互提问自己告诉对方的信息:“XXX,你知道我的爱好是什么吗?”“XXX,你记得我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吗?”

3、向对方表示感谢,“谢谢你认真倾听,很高兴和你成为朋友”。

4、A、C和B、D结合,A、D和B、C结合,同样的方法重复两次。

5、分享体会和经验。

成长:让同学们体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耳朵来倾听,需要眼睛来关注,需要嘴巴来表达感谢。

时间:20分钟

五、分享感受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呢?(提示:比如 1.怎么才能让对方认识并记住你呢?2.在交往过程中怎么做会减少同学之间的误解呢? 3.你觉得团队合作比起个人单独行动都有哪些优点呢?)

第5篇:大一新生团体心理游戏活动方案

一、握手活动

目的:提高人际主动性,认识更多新朋友

操作:

1、所有人围成一圈。

2、指导老师说“开始”后,所有人开始找不认识的人握手,同时向对方介绍自己,然后听取对方的介绍。

3、男生尽量先找女生,认识完一个新朋友,迅速转向下一个,限时3分钟。

4、时间到后,看谁握手的次数、认识的人最多(即,都和哪些人握了手)。

分享:请大家谈谈体会,并且把自己刚才认识的人介绍给大家。(现场可能有人一直没有离开自己的位置,或有人全场活动,可请他们分享感受。)

二、无家可归

目的:增强新生的互动与了解,尤其体验到集体归属感的重要性,培养新生的团队意识。

操作:

1、请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指导老师站在中间。听到“开始”指令后,大家拉着手逆时针跑起来。

2、指导老师说:“马兰花儿开”,同学问:“开几瓣?”,.

3、老师答:“开n瓣!”(n可以是随意的数字),所有同学立即 1

自动组成一个正好有n个人的小组。

4、在任何小组之外,变的“无家可归”的同学表演节目(比如

可以用屁股在空中写字)。活动可重复进行,变换n数字的大小,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无家可归时的感受。

成长:活动结束后请同学谈体会,分别找无家可归次数最多的同

学和总能顺利找到组织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启发同学认识到在人际互动中要积极主动,不能只是消极被动的等待;同时启发同学认识到集体归属的重要性。

三、滚雪球

目的:认识团队中每一个人,体验在人际交往中关注和倾听的重

要性。

操作:

1、通过“马兰开花”的形式给同学分组,剩余的无家可归的人

可以分散到各组里。

2、小组成员站成一个圆,逆时针方向开始“滚雪球”式介绍。

第一人介绍自己的籍贯、宿舍、性格特点、姓名(比如:“我是来自xx地方的xx宿舍的xx的xxx”,性格特点以一两个词来简要概括即可);第二个人重复介绍一下第一人的情况,再介绍自己;第三人重复介绍前两人,再介绍自己;依此类推,最后一人需复述所有人的情况,最后介绍自己。

3、每个小组推举一名成员把本小组的成员介绍给大家。分组可

不断变换,交叉认识。

成长:大家在欢快的气氛中通过不断强化,尽快熟悉彼此。最后

指导老师引导大家谈谈活动体会,看哪位同学通过活动准确记住的同伴信息最多。

四、我们的家

目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甄别团队领导者

操作:

1、所有成员围成圈儿,从1到n报数,“1 2 3„„n”“1 2 3„„

n”,„„ 每人记住自己的报数。

2、寻找和自己报数一样的人组成小组,比如所有的1成为一组,

所有的2成为一组。每小组可以有6—8人,n数字的大小可依此来定。

3、每个小组组成了自己的“家”。用15分钟时间每个小组对自

己的“家”进行建设,内容包括:给“家”起名、确定口号和“家”歌、每个成员用躯体语言(也可伴以语言补充)表现自己在“家”中的角色或分工。

4、各小组分头准备,时间到后每小组现场展示。

5、分享体会和经验。

成长: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进行观察,选拔团队的

领导者,为培养选拔学生干部提供一手资料。

五、成长的历程(“蛋和鸡”)

目的: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挫折和成长,对于即将面临的

大学生活做好适应准备。

操作:

1、介绍游戏规则,用肢体语言代表小鸡成长的四个阶段,分别

是“蛋——刚出壳的小鸡——单腿鸡——鸡”四个阶段(蹲着是鸡蛋、半蹲并双手达成塔尖状的是小鸡,单腿直立的是半成年鸡或叫单腿鸡,双腿直立的是成年鸡。为了使大家产生更直观的认识,可以请出四名同学示范)。

2、所有同学抱膝蹲下围成一圈,做“蛋”状,用剪子包袱锤两

两对决,胜利的成长一级,失败的后退一级(如小鸡赢了就长成了半成年鸡,输了就退回到鸡蛋;鸡蛋输了还是鸡蛋)。长成成年鸡后退到边上观看别人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根据其他人肢体语言表现的成长状态,寻找和自己同一阶段的进行剪子包袱锤两两对决,胜利的成长,失败的后退。

3、等场上变成“鸡”的同学达到一定比例之后喊停,请一直在

蛋的状态和变成单腿鸡以后又打回蛋的,以及最终变成鸡的三类同学代表谈谈体会。

分享: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有挫折也有反复;只要肯坚持和

努力,都会有收获并不断成长;„„„„

第6篇:大学新生团体心理活动策划方案

(共5节,此为第五节)

第五节—课程总结

课程目的:再次强化团体认同,使成员对系列活动有一个思考与总结,适当结束整个活动。

时间:90分钟

材料:签字笔(自带),彩色笔,白纸若干,彩色卡纸,剪刀。

一、温馨道别(30分钟)

1、活动前准备好有颜色的卡纸和彩笔

2、小组成员围圈而坐,由一位成员当主角,大家讨论他现在与刚参加团体时有何不同,参加团体后在哪些方面改变了。然后再换另一位成员。

3、依此类推,对每位成员反馈

4、结束时每人发一张卡纸、一把剪刀和一支彩笔,然后请成员把卡纸剪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剪完后在纸上写上“对(自己的名字)的祝福”,然后向右传给每一位成员,每人都写下自己对他人的祝福和建议,或绘图表达

5、当转完一圈时,每一位成员细细阅读他人的祝福和建议,并对他人怀着深深的感谢,一一握手道别。

二、集体创作:我们的班级(10分钟)

规则:每个班级用四张大纸拼贴起来作画。每人选择喜欢的颜色,自

由选择作画的位置作画。

指导语:大家相处了很久了,我们相互间都产生了特别而有强烈的联系和情感。最后我们集体创作一张画,画出大家对我们团体的感觉,用我们喜欢的任何颜色,用自己想要表达的任何意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一起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目的:再次强调团体认同,使成员对班级有一个新的认识与总结。 二:结业式(30分钟)

1、团体指导者总结整个团体活动,发表心得,每位成员自由发表意见,谈感想。

2、团体指导者发设计好的关于团体活动的问卷,以便团体结束后评估团体效果。

3、向每位同学颁发结业证,合影。

4、全班成员可以一起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来结束整个课程

上一篇:家具专卖店运营计划书下一篇:入党转正半年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