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2022-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何理解这一语文要素?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个语文要素有什么作用?如何据此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本文就此试作简单分析。单元语文要素概念分析。

一、单元语文要素概念分析

“思维过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首次出现的概念。思维过程发生在人的大脑之中,这就造成了它的隐秘性,难以被他人觉知,对小学生而言尤其陌生。人的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基本过程,这些都是抽象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方式除了抽象的逻辑思维,还有形象思维、顿悟思维等。从理论研究看,对思维的分类越详尽越好,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不需要进行严格区分,因为人无论在认识世界还是解决问题时,各种思维方式总是共同起作用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也没有必要作严格的区分。五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人的内心思想不可能有成人那样的理解认识,因此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切忌过度讲解深奥的思维概念,否则可能会造成教师越讲学生越糊涂的尴尬局面。

怎样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呢?思维过程是动态地发生在人的大脑内部的过程,难以被他人觉知。文学作品一般通过描写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思想。因此,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必须借助显露在外的人物表现,来揣摩、领悟人物的思维过程。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都是叙事性作品,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人物的外在表现,还要把人物的表现放在事情发生时的具体情境中,通过厘清问题、背景、方法和结果,来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是从一个新角度提出的阅读策略,意在提示学生阅读时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信息,还要从文本语言中沉潜进去,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获得对课文内容更为深入的理解,并且从中得到启发,提升或改善自身的思维方法。

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个语文要素有什么作用?从单元语文要素表述看,“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是方法、途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结果、目的。学生在三年级学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四年级学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借助关键语句,初步體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可见,本单元旨在通过学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学会一种新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此外,学生通过深入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认识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或改善自身的思维方法。

二、单元课文人物思维过程分析

本单元三篇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如下。

《自相矛盾》中楚人的思维过程大致是这样的:要想东西卖得好,就要使劲夸;夸耀自己的盾坚固无比、矛锋利无比。通过对楚人思维过程的推测会发现,楚人为了卖出东西宣传自己的东西好,这个出发点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两个地方:一是过度夸耀,把自己的东西夸到顶了,太极端了;二是卖矛与盾这两种对立的东西。这就造成了自我抵触、白相矛盾,闹了笑话。

《田忌赛马》中,孙膑看了田忌和齐威王以及贵族们前面几场比赛,发现了两个情况:一是双方实力相差不大;二是双方都把马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并且上、中、下三个等级依次出战。孙膑分析,如果变换马出场的顺序,分别用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就有可能三局两胜,从而在大比分中取胜。于是孙膑向田忌提出建议,帮助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推测和认识孙膑的思维过程,可以体会其分析缜密、综合判断,从而以弱胜强的谋略与智慧。

《跳水》中的船长儿子站在桅杆最高处的横木上,十分紧张,随时可能掉下来,摔在坚硬的甲板上,后果不堪设想;只有跳进大海里才会相对安全些,因为海面风平浪静,众多的水手随时可以入水相救。孩子会跳吗?敢跳吗?显然,十一二岁的孩子还没有这样的勇气。船长正好手中有枪,于是用枪逼他跳,最后孩子得救了。危急时刻,船长思维敏捷,处事果断,令人敬佩。

三篇课文中,孙膑和船长的思维属于创新思维,可以让学生感受创造性思维的魅力,从而获得正面的启迪;楚人的思维则前后矛盾,违反逻辑,可以从反面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这是学生学习这三篇课文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学时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借助思维导图、表格、图示等形象化的手段,将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思维过程揭示ILI来,通过不同人物思维过程的比较,观察人物的思维过程,获得启迪,同时获得对课文内容更为深入的理解。

三、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教学时要处理好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与基础性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识必须切实落实;《白相矛盾》是文言文,要求熟读背诵;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提出了讲故事的要求。要将这些基础性教学要求落到实处,必须花费相当的教学时间。特别是讲述故事,应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讲故事的练习时间,这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建构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学中不能将目光聚焦在落实语文要素这一个点上,更应该考虑基础性教学目标如何落实到位。

1.基础性目标

(l)认识25个生字,会写23个汉字,读准1个多音字,积累“摩拳擦掌”“胸有成竹”等28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猜测文言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在文言词语与现代词语的比较中发现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变化。

(3)能按一定顺序,抓住主要内容,讲述《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的故事,进行语言的建构。

(4)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背诵《自相矛盾》。

2.发展性目标(单元语文要素分解目标)

(l)认识思维过程,知道思维过程是隐藏在事情中的,懂得思维过程是人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等外在表现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蕴含的道理、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单元发展性目标的达到,在各课的落实上既相互联系,呈现出-定的梯度安排,义彼此有所区别,表现出“这一篇”的独特性。《白相矛盾》着重通过探讨“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楚人思维的混乱来领悟寓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思维过程及其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写作目的上的重要作用;《田忌赛马》通过面对阵图的练习推断孙膑的思维过程,并与田忌的思维进行对比,领会孙膑的谋略与智慧;《跳水》的教学要在厘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由学生自主练习运用思维导图等来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与水手们的思维进行比较,在交流中理解船长思维的创造性与当机立断。

作者:梁昌辉

第2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考试情况及分析:

一、考试成绩:

参考30人,及格30人,优秀27人,高分18人。

二、试卷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本张试卷共有八道大题,题量不是很多,但包括了各种题型,并对第三单元所学的知识都进行了考查。试题不难,学生答的也不错。

第一题为把音节补充完整。考查的是学生对第三单元会认生字的掌握情况和对声母韵母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会认生字的掌握很不错,但是对生母和韵母的掌握有的人还不精准,形近的还会混淆,有的声调书写模糊。

第二题为找朋友,组成新字再写一写。除个别人因为粗心弄错外,其他学生答的都很好,失分较少。

第三题为一起查字典,考查的是学生对部首查字法的掌握情况,因为这四个字的部首都比较明显,所以,在找部首这一环节没有失分现象,但是在数剩余笔画的时候,有很多同学数错,大部分都是因为做题匆忙,只数一遍,没有再确认一次,这说明学生做题的态度不认真。

第四题为找朋友,用线连起来,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短语的掌握情况。这道题全班没有丢分的。

第五题为对号入座,选字填空,考查的是学生对五个语气助词用法的掌握情况。相对来说这道题失分的同学比较多,多数错在“吗”和“呢”的用法上。其实这五个语气助词很好区分,只要用心读句子,它的语气很明显就能体会出来。

第六题为句子加工厂。第1小题把平时的看拼音写汉字用看拼音写句子的方式呈现出来,加大了题的难度,也考查了学生对同音字用法的掌握。从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做的不错,有些同学出现错别字,还有丢字的现象。在第2小题的连词成句中,有的同学句尾没加标点。第3小题是按原文填空,出现的是综合学习里的知识,这道题学生失分最多,主要体现在有的是会背不会写,有的根本就不会背,乱填一气,在今后要对学生的默写加强锻炼。

第七题为我会想,我会说。考查的是学生的想像和说话能力,大家都能有自己的想法,但在表达上差异挺大,有的同学写的特别好,有的同学词语不连贯,还有的同学错别字太多。

第八题为快乐阅读,用两个短文考查了学生阅读能力。因为所给的两个短文都比较简单易懂,出的题也很好理解,所以,学生答的还不错。 三,提高措施。

1、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做题习惯的培养,不管是练习、作业还是考试,首先要有认真的态度,细心的读题,认真的做答,工整的书写。

2、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生字、词语等所涉及的知识,如形近字、同音字等的区分等。

3、加强对背诵的检查,和默写的训练与检查,要求会背的都要会写。

4、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要多进行巩固和练习,经常提醒,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记忆。

第3篇: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字词拼音(26分)1.我能读准确,写漂亮。(12分)

huà yǔ yuǎn fānɡ tónɡ xué ɡān jìnɡ zhuān xīn mínɡ tiān

( ) ( ) ( ) ( ) ( ) ( )

2.把下列词语的音节补充完整,难不倒我。(8分)

en w q sh ɑo y w x

晨 雾 秋 霜 朝 阳 晚 霞

3.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至少写两个)。(6分)

禾 口 辶

走 纟 讠

二、词与句子(52分)

1.比一比,组词语。(16分)

准( ) 备( ) 话( ) 秒( )

难( ) 各( ) 活( ) 炒( )

2.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6分)

只 张 双 场 条 辆

一( )小车 一( )毛巾 一( )春雨

一( )小鸟 一( )眼睛 一( )嘴巴

3.连一连。(8分)

花儿 软软的 美丽的 松鼠

小草 蓝蓝的 会心的 小路

柳枝 红红的 挺拔的 松树

大海 绿绿的 聪明的 微笑

4.对对子,我最棒。(8分)

上对( ),左对( ); ( )对黑夜,大地对( )。

桃对( ),柳对( );山清对( ),鸟语对( )。

5.照样子,写句子。(9分)

例句: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小方生病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例句: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

仿写:①我仿佛 。 ② 花儿仿佛更加 。

6.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5分)

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②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③我在图画本上画了一片树林

④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

三、快乐阅读 (14分)

它们流泪了

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些小动物,它们快乐地生活着。突然有一天,森林里来了很多人,他们把一棵棵大树锯倒了。

小动物们惊慌地四处奔跑。熊猫说:“我没有竹子吃了。”蛇说:“我没有地方藏了。”小鸟说:“我没有地方搭窝下蛋了。”说着,它们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1.巧填词语。(3分)

( )地生活 ( )地奔跑 ( )的泪水

2.文中写了哪几个动物流泪了?用“——”在文中画出来。(3分)

3.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了小动物流泪。它们流泪的原因是(4分)

4.小动物们无家可归了,请你替它们想个办法,好吗?把你的办法写出来。(4分)

四、看图写话。(8分)

第4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wǔrǔwēifēngǎixiǎojiāqín

()()()()

gānjúpéibúshìgūijǔdàozéi

()()()()

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zhò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

B.出息取笑笑嘻嘻聊如指掌

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

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

四、选关联词填空(3分)

即使……也……不管……也……是……还是……

宁可……也不……如果……就……

1.()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邱少云()牺牲自己,()挪动一寸地方。

3.()只剩下一个人,我们()要渡过江。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为设果()A.假设B.排放C.假使

2.乃呼儿出()A.你,你的B.竟C.就,于是

3.若无其事()A.若是,如果B.如同,好像C.你

六、判断题(4分)

1.剧本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或者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3.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七、仿写句子,把句子写生动。(6分)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2.太阳落山了。(改为拟人句)

八、补充对联,并且写一句课外积累的对联(8分)

1.地满红花红满地,。

2.,,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山外白云,,池边绿树,,雨落溪边。

4.我会积累:。

九、结合语境回答问题(3分)

有学生在没有征得老师的同意,就离开了学校,这时你刚好看见了,你会说:

十、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一《晏子使楚》片段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地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自高自大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以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1分)

2.在文中()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1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沾沾自喜—()笑眯眯—()嘲笑—()神情自若—()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且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2分)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2分)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2分)

阅读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囚犯(qiúqiū)解释(shìsì)为难(wèiwéi)

应用(yīngyìng)规矩(jùju)即使(jíjì)

二、看拼音,写词语。

gānjúáixiǎodàozéiwǔrǔ

miànbùgǎisèānjūlèyè

三、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威风:①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②有威风

1.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他穿上军装显得很威风。()

打发:①派②消磨(时光、日子)

3.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4.他躺在病床上,觉得一天的时间真难打发。()

四、在下列各句括号里填入正确的字。

费废赔陪

1.打电话时间长浪()话(),所以通话时尽量少说()话。

2.小明踢球时撞碎了李奶奶家的玻璃,妈妈批评他,还()他一起去向李奶奶()礼。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使句子更具体。

1.楚王____________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2.杰奎琳___________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

3.“这次考试你一定要认真做题,不要马虎!”老师___________说。

4.李晓___________说:“爸爸,我的数学考了100分!”

5.他___________说:“难道这点小事也办不成?”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凛冽的寒风几乎把我的手全冻僵了。

2.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3.今天,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历史博物馆。

七、下面的说法对吗?请认真读一读,再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晏子使楚》一文说了晏子和楚王三次斗智的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2.《半截蜡烛》的故事发生在中国。()

3.我们在读《晏子使楚》一文时,要读出楚王的骄横、傲慢、阴险和在失败面前的窘迫,要读出晏子的义正词严、嘲弄戏耍、诙谐反问。()

4.“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5.打电话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管他人。()

6.“喂,把书拿来给我看看。”这是礼貌用语。()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得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是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处去取,()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是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办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往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短文加上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2分)

2.在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难题考徐文长的?(4分)

4.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的呢?请用“”在文中画下来。(2分)

5.你觉得徐文长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呢?(2分)

6.我会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7.联系实际,你有过用巧妙的办法解决难题的经历吗?请举例说一说。(3分)

十一、习作(30分)

写一份发言稿: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了,你打算竞选班长,请写一份竞选班长的发言稿。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字数在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侮辱威风矮小家禽柑橘赔不是规矩盗贼

二、1.yìng2.ū3.hōng

三、B

四、1.……也……2.可……也不……3.使……也……

五、1.2.3.六、

1、√

2、×

3、√

4、×

七、

1.下得很大,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

2.阳落山了,悄悄地把自己隐藏在地平线的下面。

八、1.天连碧水水连天

2.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3。楼外青山云飞天外树边红雨

九、参考答案:

我会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先去老师那里履行请假手续,向老师说明情况,征得老师的同意。”(或者类似的做法即可)

十、阅读一:

1、Q口

2、招待得意洋洋

3、得意洋洋笑嘻嘻取笑面不改色

4、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难道不是因为两国的水土不同吗?(注意反问词和标点符号的变化)

5、晏子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出国为盗贼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使楚王不但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6、楚王与晏子的几次较量中认输了,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

7、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有胆有识的人,面对侮辱不急不躁,以巧妙的方式和惊人的智慧进行还击,是一个才智和胆识过人的人才。

阅读二

1、聪明的徐文长(能够紧扣短文中心即可)

2、既……又……

3、提着两桶水过又窄又软的竹桥;巧取竹竿顶上的礼物。

4、第三段: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第六段第2句话: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往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5、机智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6、(围绕中心词句即可)徐文长机智地解决了伯父给他的两个难题,获得了礼物。

7、学生据实回答,教师根据答案的可行性和创意性进行评价。

十一、学生习作评价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把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jìzǎihuīhuángsōujíkèzhì

()()()()

shènɡyùjíbìnɡkǎnkěbǎojīnɡfēnɡshuānɡ

()()()()

二、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⑴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jīnjìn)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⑵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qiánɡjiànɡ)的呐喊……

三、我能根据语言环境,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标上正确的声调。

在学习中,总会碰到一(yi)些困难,但只要我们不(bu)怕困难,迎难而上,一(yi)切困难都不(bu)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你说是不(bu)是?如果不(bu)信的话,你可以亲自试一(yi)试,通过实践,你会认识这一(yi)真理。

四、我会给“邢”字换个偏旁,组成另外的字,并用这些字组成词语填在下面几个句子中。

1.司马迁在狱中遭受了()。

2.面对社会上()的诱惑,他坚持着自己的道路。

五、下面的带点的字有几种意思,请选择合适的义项,然后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载:(1)装载(2)充满(3)年(4)记载(5)又

1.看着演员们载歌载舞的表演,观众们兴高采烈地鼓掌。()

2.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载誉而归。()

3.这次的旅行,小明真是满载而归。()

六、我会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只有……才……尽管……还是……无论……都……

只要……就……不但……而且……宁可……也不……

1.邱少云()牺牲自己,()违反革命纪律。

2.()你刻苦学习,()一定能把琴弹好。

3.()上课专心听讲,()能把功课学好。

4.()周强今天身体不舒服,他()坚持来厂里上班。

七、判断题。

1.“不同凡响”和“满不在乎”中的“不”的读音是不一样的。()

2.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分130卷,共52万字,作者是东汉的司马迁。()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出自《史记》。()

加油站:完成上面的测试,你的收获一定很大吧!向你表示祝贺,让我们再接再厉,迎战后面的挑战吧!

八、运用你平时的积累,完成下列题目。

1.《史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你还知道其中的哪些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各举两个人的名字?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3.你在课内外肯定积累了不少成语了吧,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成语。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请你写一句让人坚强地面对人生,顽强地战胜命运的名言。

5.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如海伦·凯勒、司马迁、阿炳……他们当中,你最敬仰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海伦凯勒、阿炳、司马迁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很多,你还知道、也是这样的人。

九、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练习。

选择

①他本来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的妻子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道:“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三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能——“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不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第5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拼拼写写。běn lǐng pá xínɡ zhènɡ qiǎo tuī mén jiǎ rú

( ) ( ) ( ) ( ) ( )

xún zhǎo mì fēnɡ zì yóu wēi fēnɡ nán shu

( ) ( ) ( ) ( ) ( )

二、在正确读音下面画“——”

狐(hú ɡuā) 寻(xún qún) 赤(chì cì) 兽(shu shu)

三、选出正确的读音并画“√”

违背wéi( ) 碰到pènɡ( ) 推掉tuī( )

wēi( ) pèn ( ) duī( )

四、形近字组词。

但( )坑( )玩( )岗( )膀( )

胆( )抗( )完( )冈( )傍( )

五、连一连。

美丽的 树梢 强烈的 打开

著名的 歌手 轻轻地 光线

嫩绿的 春天 认真地 听课

六、照样子,组词,再写一句话。

例:虎( 老 虎 )——老虎是兽中之王。

寻( )——

坚( )——

七、照样子,写句子。

例:你迟到了,还能有理吗?

你迟到了,不能有理。

1、你怎么能折树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雨难道很可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1、“翅”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

2、“借”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3、“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组词( )。

九、把下面的词语合成一句话。

1、借着 狐狸 老虎 吓跑 威风 的 百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 清洁工人 卫生 打扫 马路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和鸡

有一次,鸡生病躺在床上。猫得知这个消息,就假装成医生,带了药箱跑到鸡那里,假惺惺地弯着腰问道:“鸡朋友,你身体怎么样?需要什么东西,我可以给你,我衷心祝愿你早日恢复健康!”

鸡回答说:“我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需要,告诉你,只要你离开这儿,我就死不了。”

1、填空。

( )生病了,( )假装医生去探望。

2、鸡说:“只要你离开这儿,我就死不了。“是什么意思?

3、猫和鸡是朋友吗?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之间不是朋友?

十一、写一写。

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选一篇你最喜欢的课文,写一写你学习的体会或收获。

第6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号。(8分)1.小冬的数(shǔ shù)学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在全班倒数(shǔ shù)第八名。

2.这两个东西差(chā chà)别不大,我差(chā chà)不点儿弄错。

3.屋子里十分闷(mēn mèn)热,让人感觉心里闷(mēn mèn)得慌。

4.这条裤子太长(zhǎng cháng)了,等我长(zhǎng cháng)高一点再穿吧。

二、写出同音字,再组词。(16分)

三、给下面的字换个偏旁再组词。(12分)

例:钱(线)(丝线)

吵( )( ) 叹( )( ) 棵( )( ) 洋( )( )

四、照样子写词。(12分)

例:时刻——时时刻刻

( )——( ) ( )——( ) ( )——( )

例:又高又壮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五、比一比,再组词。(16分)

栽( ) 历( ) 酒( ) 拆( )

裁( ) 厉( ) 洒( ) 折( )

六、模仿句子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9分)

1.我一边扫地一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牛和小羊一起吃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买了许多甜桃,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12分)

1.今天,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吗

3.这些花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啦

4.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15分)

小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小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小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

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4分)

扇(shān shàn)着 乘(chéng chèng)凉 捉(zhuō zuō)住 蜻(qīn qīng)蜓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漂亮( ) 喜欢( )

3.作者在描写小蜻蜓的外形时,具体地写了蜻蜓的( )和( )的特点。(4分)

4.“我”非常喜欢小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8分,每空1分。

shù、shǔ;chā、chà;mēn、mèn;cháng 、zhǎng

二、共16分,每字1分,每词1分。

到(到处) 玩(玩耍) 丝(丝线) 前(前后)

道(道路) 完(完全) 私(私人) 钱(金钱)(其他字词也可以)

三、共12分,每字1分,每词2分。

沙(沙子)、仅(仅有)、课(上课)、鲜(新鲜)(其他字词也可以)

四、共12分,每词2分。

热闹——热热闹闹、开心——开开心心、快乐——快快乐乐

又大又红、又白又胖、又大又圆 (其他词也可以)

五、共16分,每词2分。

栽树 历史 喝酒 拆开

裁缝 严厉 洒水 折纸(其他词也可以)

六、共9分,每句3分。

1.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2.每天,我和明明一起上学。

3.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书。(其他句子也可以)

七、共12分,每句2分,标点1分。

1.今天,我很开心。

2.我们一起玩好吗?

3.这些花真是太漂亮了!

4.校园里传来阵阵读书声。(其他句子也可以)

八、共15分。第1题4分,每空1分;第2题4分,每词2分;第3题4分,每空2分;第4题3分。

1.shān、chéng、zhuō、qīng

2.美丽、喜爱(其他词也可以)

3.眼珠、翅膀

4.因为蜻蜓是益虫,所以“我”把它放了。

第7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我读我写(要求正确、端正、匀称)Kū longyùhé bēi cǎnshénqínglièkāi yùyán

shè jiàn lā xián hé yán yuè sè dà chīyījīng

二、我会组词。

圈{quān( ) juàn( ) 更{gēng( ) gèng( ) 曲{qū( ) qǔ( )

叮( ) 响( ) 狼( ) 热( )( )

顶( ) 晌( ) 猎( ) 熟( )( )

三、我会找近义词。

悲惨( ) 审视( ) 教诲( ) 劝告( )

盘缠( ) 结实( ) 本事( ) 孤单( )

四、我会选。

准确 正确

1.我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在预定的地点( )地着陆了。

2.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是( )的。

严格 严肃

1.看到同学们都在嘲笑我,老师的神情变得( )了。

2.对于我们的行为习惯,学校要求很( )。

五、我会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1.难道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2.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怎么能到达出国呢?

六、我背我填。

1. ( ),亲口尝梨知酸甜。

2.莫看江面平如镜,( )。

3.我们应该相信( ),看到是( )就画成( )。

4.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算不晚。这是《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拓展阅读

七、我读我做

(一)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1. 它飞得慢,是因为( )。

2.它叫得悲惨,是因为( )。

3.它听到弦响,就掉下来,是因为( )。

4.读了这段话,我想对更羸说: 。

(二)

有一天,一头小驴出去散步,不巧遇上了一只老虎。老虎逮住了小驴,张开血盆大口要吃小驴。小驴灵机一动,对老虎说:

于是老虎说了声好,就跨上了驴背。

小驴背起老虎向一座山顶走去。登上山顶,前面是深渊。小驴猛一转过身,腾起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老虎从背上滑下来,像个冬瓜似的咚一声掉到深渊里去了。

小驴望着深渊,开心地笑了!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聪明的小驴会对老虎说些什么呢?试着在横线上写一些。

2.照样子写几个表示声音的词。

上一篇:团队管理组织下一篇:李清照武陵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