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对接以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教改思考

2022-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外贸单证员岗位, 要让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外贸工作岗位, 熟练运用单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就必须实行岗位对接, 精心做好课程设计, 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贯彻落实“总中学, 学中做, 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体系, 强化师资保障, 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1. 对接单证员岗位职业能力, 以工作情境为主导合理构建课程设计

(1) 工作情境:出口信用证业务、电汇业务、托收业务、进口信用证业务、电汇业务, 共计5个;

(2) 任务描述及技能目标:分析合同条款;分析信用证条款;缮制商业发票、装箱单、托运及运输单证、报检单证、报关单证、投保及保险单据、产地证、汇票等商务单证;缮制核销单据;审核进出口单证;单证归档。

通过课程设计, 一方面可以在新生入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 在课程授课一开始, 就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解开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开展教学创新奠定了基础。

2. 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加强师生互动, 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 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主导者”, 学生是教学的主角, 是教学主体, 强调因人施教, 摒弃老师机械的讲、学生被动地学, 先讲练习再做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 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导, 综合运用项目教学、设问、启发引导、实物展示、情景模拟训练、案例教学、个别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及积极思考的能力, 真正贯彻“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加强教学互动。按“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 教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只导入项目, 布置任务, 引导学生思考, 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任务, 再根据学生讨论过程中的问题, 给学生分析任务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 即讲解任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方法, 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最后再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相关任务拓展, 让学生课后进行操练巩固。这样的一个教学循环, 真正实现理论讲授与研讨相结合、业务处理示范与训练相结合,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 做到教与学一体化、学与做一体化。

3. 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与教学水平,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教改的顺利推进需要师资保障, 可以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来构建一支由校内专业教师和行业能工巧匠组成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一是加强对校内专业教师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 让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实践或熟悉仿真实训系统, 丰富教学资料, 搭建平台让专业教师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壮大“双师型”师资队伍, 练好“内功”;二是挖掘校企合作资源, 聘请行家里手或能工巧匠担任学生的实训指导老师或兼职教师, 平时加强专业教师和他们的交流与研讨, 相互促进, 专业教师能提升职业能力, 兼职教师能提升教学能力, 收到双赢的效果, 同时, 这些业务操作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或能工巧匠还能手把手地教学生进行业务操作, 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意识和实效。

4. 创新教学手段和考核体系, 彰显“授业与认证一体化”的职教目标, 体现“双证融通”的职教特色

创新教学手段, 首先体现在课程授课情境的变化。技能教室、实验实训室的布局按照实际工作情境来设置, 把外贸岗位的工作任务移植到课堂上, 把其设置成手工制单和EDI制单一体化的、最接近实际工作情境的综合实训室。其次,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多利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台 (如沙盘) 等现代教育手段, 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不断更新实训软件, 使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外贸发展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改革考核体系, 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理论闭卷考试方式和考核标准, 坚持以考核学生能力为中心, 做到“三个结合”:将学生日常参与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与期终考核相结合、将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相结合、将校内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实施过程考核和“双证融通”的完美结合, 使学生毕业时获得毕业证和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以此来激励学生重视日常的职业技能练习, 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和主动性, 合理评定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综上, 职业院校要提高《国际商务单证实务》的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教学将学生培养成外贸行业实用型、应用型人才, 可以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实训实践教学活动模式, 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 不断加强学生单证操作能力的训练,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摘要:《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是培养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对接外贸单证员岗位的一门核心课程, 在教学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精心设计, 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使其能胜任日后的岗位工作。本文从任务驱动教学、师资能力提升、考核体系改革等诸方面阐述本课程的教改实践。

关键词:单证,教改,任务驱动,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东庆《关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科教导刊》 (中旬刊) [J], 2010 (4)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模式变化研究下一篇: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