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应该有所追求

2022-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生应该有所追求

思想汇报 人生要有所追求

尊敬的党组织:

在大二的新学年开始时,我有幸参加了第36期党校的培训活动。还记得在上第一节党课时赵老师的讲话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入党动机,我是为了追求共产主义伟大信念和世间真理而入党的。渴望用党纪,党规,党性来升华自己,培养自己和改造自己而加入党的。渐渐的,我对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我深深的为我们的伟大祖国拥有这么优秀的政党而感到自豪。回首八十年前的中国,民族危机激化,殖民地化加深,战乱频频,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黑暗深渊,中国正处在被宰割、被瓜分、被奴役的命运之中。而八十年后的今天,经过八十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更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社会主义今天,我们提出了国企改革的方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加入了WTO,上海申博成功,北京申奥成功等,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成熟的党,又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党,她在历史的选择中诞生,在大革命中初显身手,在愈搓愈奋中走向成熟,在除旧布新中稳定政权,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前进,在民族抗战的烽火中壮大发展,在与反革命力量的决战中迎接胜利,在改革开放中开创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再创辉煌。

通过党课学习,对于现在党内的个别腐败问题,我有了重新的认识,摈弃了以前一些消极的想法,看到了我们党为解决这一问题所付出的努力。马克思指出,从根本上讲,文化就是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活动及其成果。人创造文化,文化反过来熏陶人、塑造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先进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生产力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能动的反作用。我们的党始终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向各种侵蚀我们社会生活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作斗争。当今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吸纳、继承和弘扬古今中外一切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对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就是要陶冶革命情操,培养高尚道德境界,树立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高风亮节。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先进文化的集中表现。

在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江泽民总书记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反复强调,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这个重要纲领,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化的今天,在国内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我们党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面前,抓好党的建设,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人,我们的人生要有所追求,就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不断的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确立我们的人生追求、就应该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以自己对伟大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之情,以高度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为祖国的自由、独立、统

一、富强而奋斗。党校学习还在进行着,我会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的政治选择和前进目标,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认真履行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应尽的义务。

此致

敬礼

汇报人:刘金阳

第2篇:人生应该追求完美

完美,虽然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追求完美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不在迷茫,可以朝正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虽然很难做到完美。或者说,这根本就不可能,但是至少,离完美不远了,真正的完美根本不符存在。

虽然瑕庇与错误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完美而忽视了我们眼前是生活。但是,夸父追日,道渴而死;精卫填海,失志不移;女娲炼石,力补苍穹。这种执着和顽强的精神,体现了生命的高贵,演泽了生命的壮丽和辉煌。追求完美,使人不在碌碌终生;追求完美,使人不在悔恨不已;追求完美,使人永垂千史;追求完美,是人达到人生目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虽然做不到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完美,至少我们在向完美前进,在向完美挑战。至少我们进步了。试想,若我们没有追求完美的精神,因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那么,“神州5号”载入飞船能顺利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吗?许多疑难杂症能解除吗?历史的诸多问题能揭开吗?但是,如果我们有了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和毅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大声的对着蓝天对着大地喊:“我们能行!!!”

生命的长短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人生追求完美,定能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业绩,定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小而言之,追求完美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幸福;大而言之,追求完美是为了报效祖国,报效人民,为祖国人民出一份力。

人在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人生中最难做到的事就是做到完美。可我们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就是因为我们有着这种坚忍不拔,执着和顽强的精神。我们或许不能做到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完美,向完美更进一步。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人类的进步。

第3篇:人生应该追求怎样的境界

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人生奋斗必然要经过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一个人在孤独之中寻找理想、寻找生命着落点的痛苦时刻;第二种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是一个人找到了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而努力的过程;第三种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苦苦寻求和努力,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或领悟后的心里。这时候,世俗目标是否达到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灵魂的解放和心灵的归属。

一个人的生命也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活得完整。我们的生命应该从简单开始,进入复杂,然后再回归到更高层次的简单。童年时期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父母帮我们遮挡外界的风雨,因此再清贫的生活也显得温馨,生命充满了童真和欢乐,心灵充满着探索世界的渴望,生命中没有任何争权夺利的阴影;后来我们进入了复杂的社会,生命和思想一下子无所适从,变得无助而困惑。社会的黑暗使我们心寒,生存的竞争使我们计较,利益的争夺使我们阴险,别人的伤害使我们恶毒。童年的欢乐变成了童话,生命之路越走越窄。很多人在这一层次再也没法自拔,灵魂越来越平庸,心灵越来越封闭,对金钱和权力的贪欲使大多数人丧失了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能力。一个人最终是否能够获得幸福,要看这个人能否走出第二层次进入第三层次,那就是回归简单的生活。此时的简单已经不再是童年时的简单,而是经历人生风雨之后的豁然开朗,就像雨后的晴空,生命一碧如洗,境界高远开阔。陶渊明是达到这种境界的典型代表。

世界上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苏东坡通过学禅,以为自己达到了生命的第三种境界,世俗的感情和繁杂已经不能再动摇他。所以就给佛印禅师写了一首诗:“稽首天外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所谓的“八风吹不动”,就是人世间的得失谤毁等已经对他没有影响。写完诗后,苏东坡让来人把诗歌拿到长江对面交给佛印禅师,佛印在诗上批了“放屁”两字,又让来人带回给了苏东坡。苏东坡一看气急败坏,渡江前往金山寺,找佛印理论。船到岸边,佛印早就在那里等候,对苏东坡说:“你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了吗,怎么‘放屁’两个字就把你吹过江来了呢?”苏东坡已经是一个悟透人世沧桑的高人,依然被别人的情绪所左右,可见我们要达到生命豁然开朗的境界,还需要很多的修炼。

生命永远像童年一样简单,是浅薄;生命陷入世俗的纷争,是庸俗;生命从纷争中得到解放,是觉悟。觉悟后才能进入王国维所描述的第三种境界。

第4篇:有所畏有所不畏的人生哲理故事

孔子说:“勇者不惧。”不惧的,是跌跌撞撞后的遍体鳞伤。孔子说:“君子有畏。”畏惧的,是发人深省的圣人之言。由此观之,真正的勇士,并不是只知横冲直撞的莽夫,而是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却不畏惧披荆折棘的拓荒者。勇者有所不畏,不畏迷蒙未来的不可预见性。第一只下树的猿猴是勇敢的,因为它克服了对地面未知的恐惧;第一只飞翔的始祖鸟是勇敢的,因为它消除了对蓝天遥远的恐惧。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实则是一部书写勇敢者不惧的精神史书。人类社会的产生延续,也应以勇敢不惧的精神为先决条件。

但勇敢并不意味着对一切无所畏惧。勇敢者更应拥有对正义的坚守,对至善的执念,对人类根本信仰的畏惧。历史上暴君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们自持君主专制的封建传统,目空一切,兴土木,厚赋敛,但却忘记了“君舟民水”的金玉良言,一朝荣华在,转眼亡国君。西方伟大的哲人尼采也曾说出“我是太阳”的豪言壮语,然而,这太阳却太过耀眼,以至于刺瞎了他的双眼。尼采的无所畏惧亦是造成个人悲剧的重要原因,可见,无畏主义终将使人走上自戕之路。真正的勇士,绝不是永没有畏惧的时刻,他们始终怀着对人间真善美的敬畏之心。

正如鲁迅所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之所以将真正的勇士如此定义,是因为勇敢不仅意味着对死亡与黑暗的无所畏惧,更意味着对个人价值的艰难创造和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这基于对天下苍生,对人间正义的畏惧。

神农氏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勇士。为了探寻医药的奥秘,他走过大江南北,尝遍百草,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心系万千黎民百姓的福祉,不畏行走的劳顿和死亡的恐惧,最终在我国医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曼德拉,这座屹立于彩虹之上的不朽丰碑,一生坚持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早年被南非政府逮捕入狱,身陷囹圄27载。但他没有畏惧牢房的阴冷黑暗,心中始终怀着对自由与光明的敬畏,最终终结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正如香港音乐人在写给他的歌曲中唱道:“黑色皮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

君子有所畏,所畏真谛也;君子有所不畏,不畏惊险也。当今社会,有关中学生的负面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打架斗殴、顶撞老师、违法犯罪……更有甚者,因不堪沉重的学习压力而选择自杀。中学时代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始终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法律的人生法则牢记于心,同时也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不轻言放弃。

圣人孔子的良训犹在耳边回响,光阴不过百代之过客,人生在世,要做就应当做真正的勇者,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毫不畏惧地踏上未知的荆棘路。

第5篇:我们应该追求诗意的生活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闫福香

“喝水是为了活着,喝茶是为了更好地活着。生活不仅仅是为了活着,为了活得更好,我们好要有诗和远方。”这是“中国诗词大会”优秀选手薛玉涵离开擂主争霸赛赛场时,一番意味深长的感慨。

我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应该说是怀着一种期待和愉悦的。因为我对古诗词的喜爱也是由来已久的。观“中国诗词大会”,我和主持人、点评嘉宾、参赛选手们有着一种强烈的共鸣。那就是“诗词大会”不像是一场通俗意义上的比赛,而更像是一场诗词狂欢。庞大的百人答题团,每场五位登台答题的优秀选手,一身诗意的美女主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点评嘉宾,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古诗词爱好者的际会,更是一个难得的切磋、学习的平台。选手当中,由年仅七岁的小学生李尚容,也有年近花甲的诗词爱好者,更有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甚至还有来自俄罗斯的大卫和来自刚果共和国的南唐。

我一向认为古诗词意境太过唯美,格律也太过规整,而且又旁征博引,用字生僻。所以,选其中通俗易懂的背诵,如果能对其诗意再有所了解的话,那就很不错了。但通过诗词大会,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她)们竟然还有人在搞古典诗词的创作和研究。更有像王天博、王泽楠通过古诗词,鸿雁传书,情定三生。真是把古诗词的浪漫演绎到了极致。

古人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我一直以来就有这样的困惑:古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要和我们相比,应该是天壤之别。那么,是什么支撑了他们几千年的诗意生活?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们或以诗绘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或以诗言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或以诗传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为路人”;.......或富含人生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样,我更有理由坚信“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片面性。据我所知,历史上就有很多文人一生穷困潦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说书唱戏,往往就有那么多的穷书生,虽然衣衫褴褛,却仍是满口“之乎者也”,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也许你会把他们的清高笑成迂腐,但你可曾思考过是什么力量支撑了他们诗意的生活?

如果还照着“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思路往下走,那么,今天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是诗人?退一万步说,我们更有条件、有理由追求诗意的生活。薛玉涵的古诗竟然是她教数学的奶奶教的。她说奶奶喜欢在午后戴上老花镜,翻翻书,读读诗。人民警察王继波竟然能背诵古诗四千首,同时还致力于诗词创作。还有以诗传情的那对小情侣,王泽楠从事外文翻译工作,王天博则是学习农林专业的。背诗超过一万首,起诗社,以诗会友的李四维好像也不是学习古典文学专业的。倒是顾世宝一门三兄弟自幼跟父亲学诗,现在一个是古典文学学士,一个是硕士,一个是博士。这还真像极了北宋的苏门三学士。还有和李四维争夺擂主位置的竟然是只有十六岁的中学生李子琳。其实很多的参赛选手都不是从事古典文学专业的。90后的蒋连杰竟然因为网络游戏与古诗词结缘。可见,诗意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非常赞同郦波老师对于古诗词的见地,他认为古人的那点浪漫和愉悦都通过诗词体现出来。“浪漫加愉悦”,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想要的诗意生活吗?爱诗的人会少一些烟火气,这也是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沉淀的东西。所幸还有像叶嘉莹、王立群、郦波、蒙蔓、康震等坚守在古典文学研究这块阵地上,为我们的学习指点迷津、指引方向。更令人欣慰的是对于古诗词还有那么一个群体不是为了死记硬背,备战高考,只是出于热爱,而达到一种如痴如狂的境界!诗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选手说,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睡觉,但不可以没有诗。但是,我却不敢说,这个群体能有多庞大。

最后,我想把两句诗送给“诗词大会”:“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是的,生活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还应该有诗和远方!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华夏子孙,万万不可让这份浪漫和愉悦遭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凄凉境地!

2016年3月

第6篇:姜程闰:企业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吗

来源:销售与市场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8日

姜程闰英国路透集团INSIGHT专家团成员、北京贝达宁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常常听到很多企业界人士义正辞严地说:"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提法恰当吗?看似简单的问题,想回答清楚就成了不简单。

首先,要清楚在追求什么利润的最大化?

利润,从会计学角度讲,是总收益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叫会计利润。即: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外显成本=成本+费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利润的定义是一样的,但对成本的认识却有所不同。会计学扣减的是外显成本,也就是在会计记录中有据可查的成本,而经济学除扣减外显成本外,还要扣减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可以看成是资源投入其他领域的无风险回报。这种利润,叫经济利润。即: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在管理经济学概念应用到财务领域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经济增加值(EVA),表述公式如下:

EVA=NOPAT-C%×TC

式中的EVA是经济增加值,NOPAT是净利润,C%是资金成本系数,TC是使用的资金总量。

经济增加值与比较经济利润对成本的计算更加精细化,并与所在行业风险回报相关。经济增加值与会计利润的差别在于,考虑了能够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资金成本,EVA指标使会计利润虚高状况得到回归,让资金摆脱了免费午餐的局面。德鲁克在1995年就曾指出"我们称之为利润的东西,也就是说企业为股东剩下的金钱,通常根本不是利润。只要一家公司的利润低于资金成本,公司就是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公司仍要缴纳所得税,好像公司真的盈利一样。相对于消耗的资源来说,企业为国民经济的贡献太少。在创造财富之前,企业一直在消耗财富"。

综上所述,对成本概念认识的差异,会造成对同一个企业的当期经营结果的不同,即: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或经济增加值。

理论上如此,实际中又如何?

中石油和中石化,同为央企,同在石油石化行业,同样享受着垄断待遇,市场划分也几乎是各占半壁江山。但是根据两家2008年年报统计,在深沪两市1578家上市公司的EVA排名中,中石油名列价值创造第一名,而中石化名列价值毁灭第一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先从两家公司的业务结构与总资产和总收入的关系分析:

从上表可见,中石化投入了近70%的资产于炼油和其他业务板块,而由于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企和国内成品油价格由发改委控制的非市场化,这一板块的业务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中石化收入的93%都来自于此,而EVA=NOPAT-C%×TC,形成了EVA的倒数第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中石油在炼油和其他业务板块投入的资产比例为42.7%,资产的重头57.3%投在了利

润丰厚的勘探和开采业务板块,所以就产生了两家公司在EVA上的天壤之别。

上述事实说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需要有个约束前提:

1.追求的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

是会计利润、经济利润还是经济增加值?抑或可以说成企业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要追求创造价值最大化?

2.追求谁的利润最大化?

在现代公司里,股东往往靠雇用经理来推动企业的日常经营,这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表面上经理们因代表所有者的利益和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领取报酬。为保证效果,所有者则选出董事会,来定期监督经理们的工作,力图使经理们真正按所有者的最大利益行事。然而,企业经营就像驾驶员开车,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超车与刹车等决策都是在瞬间完成的,不可能有重温驾校老师教导和车辆说明书内容的时间,经验、感觉和随机应变是驾驶决策的重要依据。这就使董事会的监督成为形同虚设,实际控制人的权利超越了委托--代理人的授权,这种超越又是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实。在这种难以控制的超越权利使用过程中,就很难不出现经理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损害股东利益的决策。正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阐述的那样:"每个人都力求运用他的资本生产出最大的价值。一般而言,他们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促进多少。他只考虑自己的安全、自己的所得。正是这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实现着他自己并不打算实现的目标。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常常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公益。"亚当·斯密在看清了本质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法:"从来也不要向他们说我们需要什么,只要向他们说什么是他们的利益所在。"通俗地讲,股东利益与经理人利益存在着方向性的分歧,而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之一是这种方向性的利益摆布,企业发展的快慢,部分取决于这种方向性夹角的大小,我们把这种带有方向性的推动力量称为向量和。解决股东和经理人利益向量和的有效方法是将两个利益进行捆绑,使他们成为不可分割的、息息相关的整体。

这样我们将要追求的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股东和经理人利益的最大化,因为他们利益的向量夹角在捆绑之后几乎为零。

3.追求当期还是远期的利润最大化?

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经理人任期是有限制的,而会计准则中的成本概念中研究&开发、新设备投资和重大的市场营销项目等,都会增加当期成本,从而减少当期会计利润,而这些战略性成本的投入,又恰恰能大大增加以后几年的会计利润。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企业经理们说:"投资回报在三年之后的项目我不考虑","现在的研发就是我来栽树别人摘果"。每个人在主观上都希望自己的价值最大化,经理人有这种思想是正常的利己主义的反应,是现实存在。

所以,追求当期的利润最大化还是追求远期的利润最大化往往成为经理人的两难选择,也是对经理人道德和人品的一次大考。

然而,道德和人品是阳春白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在拜金主义横行的当下,这种阳春白雪相对沉甸甸的真金白银常常显得苍白而无力,同时道德和人品的高下又很难在事前去度量和控制。

还是卡普兰和诺顿说得实在:"不能描述,就不能衡量;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要想使经理人在关注当期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远期利润最大化,现行最有效的几种方法是:实行股票期权、影子股票和递延支付的奖金池。方法虽多,但原理是一个,还是将经理人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只是更关注了这种一致性的时间维度。

回归主题,企业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吗?

回答是肯定的,有约束性前提的。这些约束性前提是:弄清利润种类,选择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结果的利润;确认利润最大化的主体,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

化的同时,缩小和消灭股东和经理人利益的向量角,实现共同利润的最大化;在实现当期利润最大化还是远期利润最大化的两难选择中,要兼顾当期和远期,兼顾的方法是在时间维度里加强股东和经理人的利益捆绑。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上一篇:读书400字作文五年级下一篇:保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