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如何选专业

2022-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考报志愿如何选专业

高考填志愿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来源:禾田教育时间:2011-2-7作者:镜子

在高考填报志愿中,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考生家长最难把握的。今年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在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博弈中,这一难题将更为显现。为此,晨报提醒,各批次各分数段考生和家长从现在起就应该有所规划。

平行志愿的政策是考生在填报第一批、第二批本科志愿时,可分别填报四个平行志愿,即A、

B、C、D四所院校,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考生在填报高职专科批次时,可填报八个平行志愿,即A、B、C、D、E、F、G、H八所院校,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由于各志愿间是平行的,到底是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学校,考生在志愿填报中很有讲究。

根据以往志愿优先的填报原则,考生一般在各批次的志愿中,主要是重点把握第一志愿的院校,在选定学校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分数挑选专业。但在平行志愿中,各批次的各个志愿都相当于是第一志愿,这样考生在填报前,要对每所院校各个专业的情况都有所了解,而且究竟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在各个志愿顺序的填报中也要体现出来。

中分段的学生可能会面临一边是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一边是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难以取舍的情形。按照其他省市往年考生的填报经验,有的考生会直接选择放弃填报名牌大学,而将排名稍后的院校填在一本志愿中的A志愿,以确保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

提醒:填报志愿时所选专业可能要一辈子与之打交道,因此选择前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充分考虑兴趣和爱好。资料表明,传统的热门专业正受到挑战,填报时,建议第

一、二专业选择最有希望录取的热门专业,第

三、第四填报最稳妥录取的专业,第

五、第六选择垫底型专业。

第2篇:2014高考志愿填报选专业

在2014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时,填报各批次第一志愿一定要慎重。高校录取时“取舍”和“安排”专业的规则不尽相同,专业填报时要冷热结合。为防止自己的志愿落空,考生还须随之关注志愿征集工作。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仍是主体,家长等意见应为参考。

首先,填报志愿时,无论哪个批次,第一志愿必慎重。

其次,专业志愿须合理。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对在投档后院校决定是否录取及录取哪个专业较为重要。各招生院校录取时“取舍”和“安排”专业的规则不尽相 同:①分数优先,即对所有已投档考生按文化课成绩高低为序排队,然后逐个按考生专业志愿先后顺序录取。按这种规则录取,只要相对高分考生填报了“专业服从”志愿,一般不会无由退档。②志愿优先,即对所有已投档考生先按考生所报不同的第一专业志愿、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分成不同专业队列,然后在每个专业队列内按专业招生计划数依序录取。如果某个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不足,将重新按剩余考生第二专业志愿顺序排队、录取。按这种规则录取,可能相对高分考生,也可能高出该校录取线10分或20分的考生未被录取,应属正常合理现象。③专业级差,即对所有已投档 考生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第二至第五专业志愿)时,其比录取前一个志愿考生需高出一定的分数。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一定要冷热合理搭配。特别强调的是对“专业是否服从”志愿的填报尤应慎重,如果填报了专业“不服从”,无论按哪种规则录取,也无论你的分数估得再高, 退档的可能性都较大。

最后,自主填报最重要。高考志愿是考生的志愿并非家长的主张,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处于主体地位。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高职高专排名靠前的学校,其4G物联网、IOS软件开发、移动终端应用开发、三维设计、工程管理作为信息工程重点专业。考生志愿须由考生本人填报,家长、亲友、老师仅是参谋助手,应处指导和辅助位置。同时,填报高考志愿没有“权威”,一定靠自己拿主意,别人的意见只能作参考。

第3篇:高考如何选专业,高考选什么专业最好

高考如何选专业,高考选什么专业最好高考如何选专业,高考选什么专业最好?专业千差万别,但很多学生对“专业”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哪个学校的专业好?这个专业会有好的前景吗?让学生和家长们焦头烂额。

高考如何选专业,高考选什么专业最好?众多经验告诉我们,选择专业要明确一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兴趣才是关键。对于那些道听途说的芸芸,不应全盘接纳。通常很多考生对专业选择有很多误解。

误解一:学了什么专业以后就做什么工作2007年欧莱雅公司做大学生市场大赛时,其主要负责人毕业于金融系,却从事市场策划工作;宝洁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公司,上海地区宣讲会上主管品牌推广的人员自我介绍,毕业于社会学、化学、电子工程专业;从许多方面来看,专业并不等于职业或者行业,专业背景想要与某些行业、职业接轨,中间还需要很多“软实力”作支撑。把金融学和银行挂钩,把法学和律师挂钩,这种简单机械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误解二:专业的名称绝对重要专业名称只是个符号,专业内容和性质千差万别,需要深入体会才能有所收获。

误解三:热门专业比冷门专业好专业没有绝对的冷与热,绝对中存在相对。如果是按照录取分数和报考人数来看,确实存在专业的冷热之分。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似乎冷热程度就没那么明显了。

误解四:只要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哪个学校都一样专业特色要把握,不同学校开设的相同专业方向、特色不相同专业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掌握各种不同门类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正好比熟练地把玩各类乐器,学以致用,才能让身心得到抚慰,体会人类智慧之美。就算枯燥的专业学习,就算看上去不那么实用的专业,就算看似“冷门”难懂的专业,就算“艰苦”的专业,我们再了解其真正特质后,也能结合自身,真正地想去了解它,学习它,应用好它,最终就能发挥专业的最大价值。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咨询QQ: 514930647),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院校企合作,实现了人才的双向培养。

第4篇:高考一本线“边缘生”如何报志愿?

“我女儿的成绩刚过一本线,我担心她一本走不了好学校。不知道该填一批,还是干脆等着报本科二批。”距离本科一批一志愿填报还有4天时间,不少家长对志愿填报仍有一些疑问。我省有关招生专家分析说,对于这样的考生,建议选报一批与自己高考成绩相当、且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且院校不服从调剂。如果本科一批院校未被录取,再继续填报本科二批志愿也为时未晚。

根据今年的录取日程安排,我省今年高考志愿一共分五次填报,6月29日已经填报的是艺术类提前批和艺术类本科一批一志愿。普通文理类本科批次的志愿一共可以填报三次,分别是7月5日填报本科一批平行志愿;7月22日填报文理类本科一批征集志愿(含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本科二批第一次填报志愿;8月1日填报文理类本科二批征集志愿。本科

一、二批平行志愿与征集志愿都可以填报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

专家介绍说,本科一批分数线上的考生,建议在7月5日填报本科一批第一次志愿。毕竟一所高校之所以被分配在本科一批招生,是有“硬杠杠”的,意味着该高校各项指标需要达到本科一批标准。考生如果担心在一本批次录不到好学校,在“院校是否服从调剂栏”可以不打勾,这就意味着院校不服从调剂。这样万一没有被录取到志愿专业,就会落下来。如果本科一批征集志愿院校中有满意高校,则参加征集志愿;如果没有满意高校,可以直接填报本科二批第一次志愿。不过,由于今年实行平行志愿后,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数量将会大幅减少,考生选择范围也会相对较窄。

有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报考了本科一批,但没能够被录取,落到本科二批和直接报考本科二批志愿的考生一起投档时,会不会被区别对待。专家表示,家长的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我省高考录取采取“一批一清”原则。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再进入下一个批次的录取。不会因为你报考了本科一批,到了本科二批的第一志愿就会和别人有所不同。

第5篇:高考专家谈高考报志愿如何做到知己知彼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孩子们紧张,家长也紧张,各有各的忙碌。

孩子们紧张,在于抓紧最后的时间,查缺补漏,回归教材,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家长们紧张,在于为孩子选学校,报志愿,挑专业。

其实,这是每一位考生家长们都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学校优先?专业优先?地区优先?作为家长,我想,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且稳定,想报哪个学校就报那个学校,想上什么专业,就上那个专业。但是,这种理想的状况在生活中,其实很少。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们都是在“蒙着报和报着蒙”之间艰难地抉择。

万幸的是现在资讯很发达,通过现代化手段,我们可以获得许多资深专家的直接指导和帮助。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通了高招系列节目《高考大咨询》,给大家答疑解惑。

今天晚上,请到的是北京大学高招资深教授孙东东,给大家谈谈有关高考时报志愿的相关问题。孙教授的意见,颇值得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因为这个节目是在北京地区播放,所以,我想有些家长可能无法收听,所以,就将孙教授在节目中谈到的一些问题的要点摘录出来,放在猫窝,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高考报志愿,在我国通常会有三种情况:考前报,估分报、出分报。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缺点。其实,无论什么时候报志愿,高考,其实是孩子学习实力的一次检验。就是孩子平时学习成绩的一个客观反映。所以,无论对于哪个地区的学生,也无论对于成绩处于哪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样的。故此,报志愿,按照孙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要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要客观地知道自己:知道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自己的学习实力,知道自己就读的学校在所处地区的层次,知道自己在学校的排位名次;

“知彼”就是要了解高校:

1、知道高校的分类:

2、知道专业的分类;

3、清楚自己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孙教授建议首选学校,次选专业;

4、处理好学校选择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孙教授特别提醒北京的考生,不要把天津的高校作为外地院校报考;

5、处理好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关系:现在热门的专业,四年以后未必依然热门;

6、要了解高校录取时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高校录取的最低分告诉你是否可以被学校录取,最高分意味着学生挑选专业的标准,平均分表示了报考某个学校的把握程度;孙教授特别提醒不要太看重学校的提档线;

7、准确锁定招收二志愿考生的学校,家长要特别留心这一点,一定要到高校去问,要注意那些为二志愿考生留有招生计划的高校。因为通常,所有的高校在招生简章里都会说本校在一志愿考生未招满的情况下,招收第二志愿的考生,但实际上,真正招收二志愿考生的高校是那些为二志愿考生预留招生计划的学校。当然,即便是这样,有些学校招收二志愿考生也还是有附加条件的,家长一定要了解清楚了。

今天就这样,明天我们来详细说说为什么要知道在高考报志愿意义上说的高校和专业的分类以及目前存在的诸多误区。

第6篇: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选报专业一步到位

广东白云学院地处广州市白云区,交通便利,学校环境优美,各类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拥有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等,学生宿舍全部装有热水器、空调、宽带等。为了能够让即将进入大学学子能够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我校给出下面的建议,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专业应恪守三条原则:

一、要了解专业内涵。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应划定一个大致的专业范围,明确大方向后,还应当深入了解专业内涵。所谓的专业内涵一般包括:专业名称、课程设置等方面内容。很多考生以为看名称就了解了专业,如果一旦遇到名称与内涵差距很大,单靠字面意思去猜想专业内涵,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最终选错专业。其实,只要了解了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也就算是基本了解了专业内涵。

高校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从中可以基本了解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即在大学期间学习哪些课程,这些知识会应用到哪些行业领域等。同时,还可以帮助考生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学习该专业的能力。

二、要结合兴趣爱好。了解了专业的内涵后,考生还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综合考虑。说到考生高考志愿填报,人们对专业总有好与差之说,其实专业无所谓好坏,只要是感兴趣、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就是好专业。

人的兴趣爱好是长期沉淀下来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有意愿在未来继续深入了解、研究的某个方面,并且对自己兴趣爱好对应的职业有一定了解,而不是凭一时的头脑发热。假如有的考生喜欢打游戏,不能说就该选计算机专业。因为打游戏与计算机专业是不同的两回事情。所以,选择专业要注意多比较、多了解,通过自己或他人的看法来判断自己兴趣爱好。

三、要了解就业方向。即对拟选的专业毕业以后能去哪些行业工作,能够做什么,但也要注意不能把就业去向作为选专业的唯一标准。因为事实上人们所猜测的就业方向与实际情况相差是很大的。所以,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上大学后门槛重重的转专业上,还不如在上大学前填报志愿时,切实做到量体裁衣,慎重地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

上一篇:围城读后感2000字左右下一篇:党风廉政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