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知识

2022-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幼儿园大班科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光和影”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

摘要:幼儿时期孩子们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习兴趣以及幼儿们的探究能力。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师们比较注重对幼儿进行知识方面的讲解,不重视发展幼儿们的探究能力。当今社会人们比较重视对幼儿的只是探究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幼儿园大班“光和影”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进行分析,以求推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光和影;科学探究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要将幼儿们的生活中的例子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吸引幼儿们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们在教学中更好的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激发幼儿们的探究能力,可以更好的对幼儿们进行启蒙教育。同时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教学活动游戏等方式,来让幼儿们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探究中去,培养幼儿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一、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幼儿们的兴趣

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们的年纪相差较大,很多时候难以从幼儿们自身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幼儿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用童心来和园区内的幼儿们进行交流。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和幼儿们进行更好的交流,对幼儿们有更深的理解。幼儿教师们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幼儿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立足于幼儿们的日常生活,在教学中教会幼儿们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幼儿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探究能力。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增加相关的教学游戏,可以让幼儿们更主动的加入到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幼儿们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发展。幼儿园教师要在和幼儿们日常接触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幼儿们感兴趣的事物。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要及时的分辨学生们感兴趣的事物是否存在教学意义。将对幼儿们有教学意义的事物进行记录,在经过备课和设计教学之后再对幼儿们展开教学[1]。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从幼儿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丰富幼儿们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幼儿园教师要寻找好课题,来激发幼儿们的探究欲望

幼儿园大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课题要注意符合大班幼儿们的年龄特征以及幼儿们的平均认知水平,这样才能使幼儿们更好的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同时教师所选择的课题,要尽量从幼儿们的日常生活出发。例如,幼儿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发现自己身后会跟着一个小“影子”。当幼儿们一旦发现这个现象之后,就會变得特别兴奋想要给老师分享。教师此时就要记录好幼儿们的这一次发现,教师在课后可以通过提前备课、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来给幼儿们准备一节“光和影”的教学课程。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在教学中能教授幼儿们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保证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们的学习兴趣。

三、幼儿园大班“光和影”的教学设计

(一)确定好教学目标

在对幼儿们开展“光和影”教学活动之前,幼儿园教师们要提前确定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确定好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用活动的等方式来引导幼儿们进行探究和学习。在大班“光和影”的教学中,首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们发现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就会产生影子。其次,教师要通过游戏等方式来带领学生对影子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幼儿们会通过游戏发现不同的光源位置会对影子的形状产生影响。这样的教学目的,不仅让幼儿们在学习中用动手实践的方式来丰富自己自然知识,还培养了幼儿们对知识的探究能力[2]。

(二)“光和影”教学过程

在教学开始之前,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准备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道具,例如电灯、剪纸等。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幼儿们播放一段网络上的皮影动画片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当动画片播放完毕的时候,教师可以关闭教室内的部分灯光,用自己的手和电灯配合模拟出来小狗、鹰、兔子等小动物的影子。幼儿们会被这样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可以更好投入到之后的探究学习中。此时教师们可以关闭电灯,幼儿们会发现刚才的影子消失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探究到,有光的条件下物体才会出现影子,教师可以给幼儿们举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中午大树的影子、高楼在白天的影子等等。这样可以将“光与影”的教学和大班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充分的结合,提升幼儿们的探究欲望。

教师此时可以带领幼儿们进行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可以带领幼儿们在户外用粉笔对自己的影子做一个标记,过一个小时之后再让幼儿们站到原来的位置看自己的影子变化。幼儿们会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影子位置变化,教师可以趁机教导幼儿们因为太阳是在不断运动的。刚才的影子是太阳照射而产生的,太阳运动了所以影子的位置也就变了,幼儿们在这个探究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光的位置会影响影子还了解到太阳是运动的。

结束语: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从幼儿们日常生活中提取课题可以增加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幼儿们用动手实践的方式来探究自认科学知识会激发幼儿们的探究欲望,教师也要及时的改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芝英.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1(29):173-174.

[2]郭婷.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41-42.

作者:严佳晨

第2篇:幼儿园大班科学区角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释了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陕西省X园大班科学区角的设置、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指导及科学环境创设的具体情况。针对现状,笔者从科学区角计划的制定、活动的设置、教师的指导与反思、科学环境的优化和多方位的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通过自主操作和探索来获得更有益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角活动;对策研究

一、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概念及意义

(一)科学与幼儿。科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大多数人还是很难把“科学”与“幼儿”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懵懂的幼儿不能理解科学的奥秘。华东师范大学的施燕副教授却认为,“孩子从一出生起,就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幼儿不停提出“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带着这种好奇心在操作中积累经验、掌握科学方法、激发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李维金认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起始环节,是科学启蒙教育,主要包括正规性科学教育(集体性科学教育)和非正规性科学教育。

(三)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教育主要指科学区角活动,即教师依据科学领域的目标及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在某一区域创设合适的环境,投放有意义的材料,幼儿能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从而获得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集体教学活动虽是幼儿园普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它却很难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科学区角活动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在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能自由选择材料来操作,能更轻松地获得直接的科学经验。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逐渐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大班科学区角活动现状及分析

幼儿进入到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渴望了解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伴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5-6岁幼儿能独立思考,并能初步理解科学现象的因果关系。

为深入了解幼儿园科学区角的设置和活动的开展情况,笔者特意选取了陕西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X园为调查研究对象园,对幼儿园大班组9个班级进行了三個月的观察,访谈了大班组班主任和部分幼儿。具体情况如下:

(一)对科学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

X园对科学区角的重视程度很高。访谈发现,幼儿园领导和大班班主任,都一致认为科学区角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该园暂未制定全园科学区角活动的目标和计划,各班也没有设定本班的目标。

(二)科学区角的设置情况

1.材料来源。X园科学材料有三个来源:园内统一购买、由废旧物品改造、幼儿家长提供。统一购置是最主要的材料来源,部分家长不时提供一些闲置的或新购买的科学材料,教师也会适时改造废旧物品来丰富科学区角材料。

2.空间安排。大班科学角与数学角相邻,光线充足,离水房比较近,位置相对独立,面积约占班级区角总面积的1/4。观察发现,科学区角在同一时间能容纳6-8人,而各班人数均在35人以上,其中2个班超过40人,经常有幼儿因人满而放弃。

3.时间安排。大班科学区角活动时间基本分布在晨间、课间及离园后时间,每天活动时间在1小时内。个别班级会根据情况另外安排活动时间。

4.更新频率。X园科学区角的更新与每月主题活动更换相统一,应该每月更新一次。然而笔者观察发现,大班仅有3个班按计划更新科学区角,6个班未及时更换。

(三)科学区角活动的开展情况

1.内容的选择。X园科学区角内容与主题式科学教育一致,科学教育采用的是某科学课程及其科学区角材料,内容比较系统,所包含的类型比较丰富。此外,各班科学区角活动内容部分来自生活。如大九班教师在学习“磁铁”课程时,投放磁铁资源包到区角,并开展“生活中的磁铁展览”。

2.活动方式。教师在科学区域张贴“科学区公约”,图文说明区角容纳人数和具体要求。幼儿将姓名卡插到固定的位置(一般能插6-8张卡)。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并自主地选择探索方式。

3.教师在科学区角活动中的指导、评价与反思。《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既表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对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提出了具体要求。总的来说,X园大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既有共同点,也有所差异。

大班教师一般会在活动前集体说明、活动中个别指导、活动结束时总结,个别教师会对活动作观察记录,也有极个别教师会干不相干的事情;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对区角内容的解说和区角规则的要求,有时还涉及对科学知识的讲解。

教师在活动中使用“真棒”“继续加油”等肯定性语言,在活动结束后会再次强调规则,用3-5分钟时间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大部分教师透露,班上幼儿多,教学任务比较重,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反思,仅有少部分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及自身进行总结与反思。

大部分教师的指导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在幼儿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往往正忙于其他事情,比如早晨忙于迎接幼儿,根本无暇顾及。个别教师的指导更有意义:如大三班教师教龄超过十五年,经验丰富,处理方式灵活,该班幼儿对科学区角的兴致更高,去的次数也多于其它班级。

(四)幼儿园科学环境。X园位于工科院校内,科学设备丰富多样、科学教育氛围良好,幼儿入园后即有机会参观鱼雷馆、航空馆,还能聆听教授的科普讲座。同时,该园还充分利用园所环境,在楼顶开辟无土栽培种植园;定期举办科学制作比赛,作品纷呈。

三、大班科学区角活动建议

(一)制定科学区角活动的目标和计划。科学区角活动是贯彻《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应从整体出发,建立全园科学区角活动总目标及计划,促进科学区角活动的系统化、目标化;教师应根据实际,以全园总目标和计划为依据,确立班级科学区角目标和计划。

(二)科学地设置科学区角

1.区角材料。首先,选择科学材料要注重其安全性、可操作性和可探索性,适当考虑其美观度和艺术性。其次,教师应对材料进行及时更新。最后,应拓宽区角材料来源,鼓励教师利用废旧物品改造材料。

2.区角内容。《纲要》指出,科学教育要“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因此,选择科学区角的内容应更多地从幼儿的生活经验着手,帮助幼儿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对科学与人类生活关系的了解。

3.区角时空。大班幼儿独立性增强,要求更大的科学区角活动空间。而目前,大班幼儿人数相对偏多,区角容纳量偏小。可以设置专门的区角活动时间,让更多的幼儿参与进来;关注特殊幼儿,鼓励很少参加科学区角的幼儿参与进来。

4.区角活动方式。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首先应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强调方式应多样化,如在总结评价环节通过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来强化这一行为。其次,要保障幼儿自主开展科学区角活动的机会,不剥夺幼儿的活动时间。

5.区角的创新及推广。目前,无论是从区角材料还是内容来看,各班科学区角相似度较高。但也有一些举措让人眼前一亮,如区角记录表“今天你去了哪个区角”、“生活中的磁铁展览”等,这些创举应得到进一步推广。

(三)将幼儿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幼儿在5-6岁阶段,对周围世界有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对科学区角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自主操作、自我探索。教师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有效适宜的指导,能促进幼儿自主有效地学习,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要将幼儿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教师要以《纲要》、《指南》等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关爱并信任幼儿,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发扬幼儿的自主性是关键。教师要讲究指导方式的差异性,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做到有所区别;注意指导方式的艺术性和启发性,不能太直接,也不能太隐晦。除了区角内容、材料和规则的解说、对知识的讲解外,教师还应对观察方法、记录方法进行指导。

(四)督促教师加强总结和反思。刘占兰著作的前言提到,IEA学前项目在我国幼儿园考察得出结论:“操作材料少,自主选择少,自由交往少,纪律约束多”。结论中提到的问题,在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中频频出现,教师如果不反思,就不能较快地解决科学区角的问题,教师自身也难以进步。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先生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幼儿园应该督促教师多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多积累。

(五)进一步优化其他科学环境。《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都强调幼儿园应当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兒园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类资源,创设更丰富的科学环境,探索新的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将科学区角活动与其他环境良好结合。

(六)促进多方位的交流合作。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园际、班级、师幼和家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结束语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弥补了集体性科学教学活动的弊端。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载体,从创设自由开放的科学教育氛围入手,确立计划、投放合适的有意义的区角材料,组织教师的交流反思,开展园际、家园合作,形成一股合力,真正把《纲要》、《指南》等精神落实到实处,让幼儿在自主操作和探索中获得更有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燕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6.

[2]李维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2.

[4]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33.

[5]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

[7]张俊著.幼儿园科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5-153.

[8]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10]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

作者简介:喻星美(1989-),女,汉族,湖南株洲人,湖南省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作者:喻星美

第3篇:大班幼儿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投放与指导策略

大班幼儿相对中班幼儿来说,有着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科学小实验有着操作性强、目的和意义明确、内容简单的特点,在满足大班幼儿教学目的同时,也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幼儿手脑并用的同时,可促进幼儿大脑进一步发展,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因此,科学小实验的合理投放就需要教师经过深思熟虑。传统的实验材料投放存在形式主义,其做法往往是教师准备数量有限、实验内容相对单一简单的实验材料,在教师进行一遍实验操作后,幼儿仅仅是对教师实验操作的复刻,加之幼儿的实验兴趣较低,无法综合性培养幼儿的自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在大班的幼儿教育中,科学小实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现实的实验投放中存在着实验材料投放无效、科学实验的目的性和趣味性不能兼并等问题,导致不能综合培育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激发幼儿潜能。

一、大班幼儿科学小实验材料合理投放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

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根据不同幼儿的需要建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幼儿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同时可以强化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采用区域活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教学的效果,保证幼儿的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区域活动教学需要教师为幼儿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授课和组织活动的前期,教师要为幼儿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材料,通过有层次的教学材料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活动的氛围更加浓厚。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要本着安全、有趣、可操作的方案开展区域活动,确保教学的高效率性。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而科学小实验的引入能充分激发幼儿实验能力的发展,以及多种实践能力发展与培养,小实验材料的合理投放能为幼儿进行更加有效的科学小实验提供更多契机,通过实验材料的合理投放,可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科学小实验,充分激发幼儿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实践的兴趣,使幼儿真正获得科学实验良好的参与感,让幼儿在实验材料的合理投放与合理运用中更好地获得自然科学知识,更好地去理解科学现象,真正使科学实验起到一定意义上的实践效果,更好地推进幼儿教师教学任务的进行,真正培养幼儿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与实践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从而使幼儿获得更加良好的科学小实验参与体验,真正实现大班幼儿科学小实验的教学实效性。

(二)有助于幼儿教师推进科学小实验,推进教学任务进行

合理投放实验材料有助于幼儿教师充分观察和把握幼儿实验情况,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宜的指导与帮助。通过实验材料的合理投放提高实验材料的利用率,可为幼儿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实验材料,推进幼儿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科学小实验,促进幼儿教师教学任务的进行与发展。合理投放实验材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丰富的活动区材料,给幼儿充分自由,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发展。区域材料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媒介,幼儿在看、摸、玩弄的过程中感受材料的颜色,体验材料的形状,探究材料的结织,从而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这也是区域活动的一大特点。它不仅造型简洁,美观,质地优良,安全耐用,而且适合在户外各种环境、气候条件下进行各种摆放和操作,形成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功能的器械,以供幼儿进行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区域材料不仅规格统一操作方法简单,有利于收放,而且色彩鲜艳,让幼儿对其更感兴趣。因其功能变化多端,所以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进行户外游戏活动,设计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械,有效地促进幼儿精细动作以及大肌肉群力量的发展,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提高,并且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从材料蕴涵的不同信息中获取经验,产生疑问,从而萌生探索行为,这一过程对幼儿的形象和抽象思维都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对幼儿的身体协调和灵活度都具有较好的锻炼,可促进幼儿的身心获得高质量发展。因此教师要科学投放材料,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投放现状分析

(一)不能满足儿童实验需求

1.实验材料单一化,难以调动幼儿实验积极性。在材料投放中,大部分幼儿教师不能考虑实验材料选材的生活性,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实验材料的安全性和实验操作的便利性上,导致实验材料单一化,实验内容也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在实验操作中,往往是幼儿教师进行一次操作演示,幼儿进行实验内容的复刻,实验内容缺乏操作延展性,最终导致实验操作时,幼儿的兴趣不高,不能满足幼儿的实验需求,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理想效果。

2.实验材料投放缺乏对幼儿的主体性的考虑。多数幼儿教师对实验材料的选取是依照课程的要求而进行的,仅仅是幼儿教师觉得合适,并未合理考慮实验材料对幼儿的科学实验是否具有契合性,以及对幼儿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等,未能考虑幼儿的主体性,导致幼儿在实验操作环节中实验积极性不高,不能综合性地培育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导致实验的教学目的未能达到。

(二)存在无效投放

1.实验材料管理不当,导致实验材料利用率不高。幼儿阶段的儿童身心存在着关注力和兴趣的持续性有限的情况,加之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投放考虑的是投放一次性材料,这就导致幼儿在进行实验操作后,实验材料不能二次使用,导致实验材料的浪费。同时,对实验材料的管理方面,许多幼儿教师对实验材料储存和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导致实验材料的利用率受到影响。

2.材料投放缺乏定期更新。受限于幼儿园的教学直接问题和教学计划的课程安排,大多数的幼儿园对科学小实验的重视度不足,科学小实验的材料投放并未考虑实验材料的及时更新。基于幼儿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幼儿教师需保证实验材料投放的及时更新,保证实验材料的定期更新,不仅要能让幼儿时刻保持对实验操作的新鲜感,也要能保证实验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

三、科学小实验材料合理投放的途径

(一)以生活中的小科学为主题,投放实验材料

对实验材料的投放应更关注幼儿的生活环境,选择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验材料,要坚持以生活中的小科学为主题投放实验材料。由此让幼儿在科学小实验中,将实验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充分激发幼儿的自主实践能力和探索世界的精神,时刻对生活和实验环节保持充足的新鲜感和较高的积极性。例如,在“下雨的秘密”这个科学小实验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生活中雨的形成提出疑问,引导幼儿自主尝试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水蒸气蒸发及雨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现象。在实验开始前,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考虑现实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比如,杯中的热水为什么会冒出热气,装有热水的保温杯里的瓶盖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小水珠,然后进一步引导幼儿开始进行小实验。

(二)实验材料投放多样化、多层次,增强幼儿实验的主体性

在幼儿实验材料的投放中,幼儿教师应更加注重幼儿实验的主体性,不能让教师在实验材料选取中带入太多的主观情感而忽视幼儿的感受,应该基于课程安排的情况下,充分考虑科学小实验要让幼儿学到什么,也要避免科学小实验趣味性的缺失,让幼儿在实验中、在玩乐中学习。例如,在“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的科学小实验中,引导幼儿了解振动发声,在实验中利用小碎石和小瓶子制作简易的发声工具,但是基于科学实验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部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幼儿已经完成实验,并且失去了兴趣。此时幼儿教师可以再引入“如何制作传声筒”这一科学小实验,让实践操作力较强的幼儿用易拉罐和一根长绳制作传声筒,实验的原理是当人说话时声音会随着易拉罐底部的震动,并由绳子传送到另外一个易拉罐,由此可以传播声音,在保障实验多样性的同时,也充分保障实验的程序性,让实验操作力较强的幼儿用易拉罐和一根长绳制作传声筒。

(三)保证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实验材料要坚持目的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统一。科学小实验的实验材料要达到其目的性,那么实验材料就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根据幼儿这一年龄段的智力水平、思维发展情况、身心发展需求等条件投放,同时要兼顾实验材料投放的趣味性。幼儿最大的特点是要在学中玩,只有保证实验材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实验活动,才能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实验积极性,保证科学小实验教学质量。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根据幼儿园班级的实际需要进行活动,由于幼儿园的性质不同,幼儿的学习能力并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对学习和活动的比重进行调节,确保幼儿有高度自由的活动空间。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空间,保证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无限新鲜感,还可以保证幼兒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同时,投放材料展开的过程中,要考虑相关活动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以实现活动开始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除了与教师的区域活动规划设计理念,以及对区域活动的认知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外,幼儿是否有参与相应区域游戏活动的兴趣,也是决定区域游戏活动展开顺利程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在提升相应活动质量的同时,需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审美特征,创造更为丰富的互动场景,提升幼儿参与积极性,以及相应区域性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保证实验趣味性和目的性的同时,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鼓励幼儿积极展示在幼儿园中学到的科学小实验,并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安全指导和鼓励。家长可以在闲暇时间段与幼儿进行生活中的科学小实验的操作。另外,家长也可以充当幼儿园的外援力量,在幼儿园的科学小实验课程中与幼儿一起合作,在增进父母与幼儿之间感情的同时,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保证实验材料投放的安全性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科学小实验进行材料投放时,要综合考虑大班阶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充分把握幼儿活泼好动以及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要切实保证科学小实验材料投放的安全性,确保幼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小实验实践活动。只有保证材料投放以及实验活动中的安全性,才能让幼儿更好地进行科学小实验,减少幼儿实验活动中的安全隐患,更好地发挥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进行“斜坡上的小车”科学小实验时,幼儿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木板、小车、毛巾、积木块、沙子等实验材料,在准备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向幼儿强调安全问题,告诫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木板的拿取、小车滑动、沙子的误食等安全问题,让幼儿在安全性原则下进行科学小实验。在幼儿实验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与帮助,让幼儿在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利用木板与积木块的叠加组成斜坡,通过小车在斜坡上的滑落记录小车在不同斜度木板上的速度,通过小车在不同斜度斜坡滑落的不同速度进行实验总结,幼儿教师要在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的整个过程中保证幼儿安全,让幼儿在安全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获得更加良好的科学小实验活动体验。

(五)加强对实验材料投放的管理,提高实验材料的利用率

幼儿教师在科学小实验材料投放中要注重实验材料投放的管理问题,加强对实验材料投放的管理,减少因幼儿使用不得当、后期保存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实验材料的浪费,要真正管理、保护好实验材料,使实验材料能得到二次利用、多次利用等,通过对实验材料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实验材料的利用率,使实验材料能得到充分利用,让幼儿获得更加良好的科学小实验参与感。例如,在幼儿教师对加强实验材料投放的管理实践中,幼儿教师要在幼儿运用实验材料进行科学小实验时,为幼儿进行实验材料运用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步骤的示范,并教导幼儿在进行科学小实验时要注意保护实验材料,不能破坏实验材料,幼儿教师要跟进观察与指导,观察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实践过程,及时给予幼儿指导,让幼儿真正做到在科学小实验过程中能真正保护、爱惜实验材料,真正实现实验材料的循环利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轮流担任“实验材料小卫士”,让幼儿互相监督,真正做好科学小实验材料的保护与管理,培养幼儿保护实验材料的自觉意识,真正使实验材料得到良好管理与保护,真正实现实验材料的循环利用,提高实验材料的利用率。

总之,科学小实验的有效投放,能保障幼儿身心综合能力的正常和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以生活中的小科学为主题,投放实验材料,使实验材料投放多样化、多层次,增强幼儿实验的主体性,保证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在材料投放后的科学小实验中,幼儿教师应积极关注幼儿的实验情况,构建一个良好的探索操作的实验环境,鼓励幼儿自主实验,自主探索,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左毓红)

作者:向迎春

第4篇:大班科学育儿知识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科学育儿知识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儿园托班育儿知识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四、相互间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儿园育儿知识大全孩子的各幼儿园春天育儿知识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大班育儿知识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对宝宝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裨益。

第5篇: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影子—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光影的相关作品,体验自然界中的光影现象,感受并发现生活中光影的关系。

2、对剪影艺术和摄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活动准备】

1、不同形态的动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灯箱一个,即手电筒,卡通外形的硬纸箱,透光纸组成的"小精灵"。

3、自制幻灯片两张,美术书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块。【活动过程】

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灵",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好吗?(出示灯箱)谁来说一说"小精灵"都有哪些特点?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灵"的肚子里有你们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们相信吗?不过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谁能勇敢的走上来看一看?(请一名幼儿参与)请你把小手放在"小精灵"的身上说:"我会遵守诺言,不会把所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们"(请这名幼儿观看)。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你看到了什么物体?(边提问边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请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灵"的奥秘。

4、出示儿歌

你我的好兄弟有你就有我你来我就来你走我就走

提问:影子的兄弟是谁?(会出现多种答案)我们做完下面的小实验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二:光影实验

1、拿一块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盖住,用眼睛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会发现桌子上除了小橡皮还多了什么?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2)影子的兄弟是谁?

科学家利用光影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为我们的射影家和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想像空间。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名家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三:作品欣赏 打开书本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

要求:

1、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

2、作品的特点?

3、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剪影是剪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形态的外轮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虽然只是一个影子的轮廓,不见五官,却能够让人意发联想(出示图片)《影子》

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国中敖游吧!四:做一做尝试把上节课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进行创作。

撕纸方法:

1、先把轮廓画好。

2、把大体轮廓撕下来。

3、用指甲卡住把边圆线细致的撕开。注意事项:

1、左右手配合

2、剪或撕两种方法尝试

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图)

1、填画

2、组合。

第6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小的苔藓

活动目标:

1、 知道“苔藓”这一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了解苔藓的生长环境。

2、 乐意主动采摘苔藓,感受乐趣。

3、 丰富相应词语,如葫芦藓、地钱、墙藓等。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找好有苔藓的花圃、田间路边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苔藓实物样品、引出课题。提问:

——谁见过这些绿绿的小东西?它们会长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要去找找苔藓,可以采摘。

二、幼儿寻找采摘苔藓,过程中和幼儿一起观察其生长环境的特点,诱发幼儿(幼儿食品)有意记忆。

三、交流经验

——你找到了苔藓了吗?它长在哪儿?什么样子的?象什么?(让幼儿边观察边讨论。) ——请你找一找苔藓的根、茎、叶。谁也有根、茎、叶?

四、幼儿再次寻找采摘,并让幼儿摘点野花、野草,为回教室让幼儿用它与苔藓合作学习插花。

五、梳理经验:

1、苔藓它多生长在潮湿、肥肥的土地里,在住宅、田园和路旁容易找到。因为是潮湿环境,因此人们走路要小心。

2、苔藓虽小也有根、茎、叶,是植物一种。(让幼儿讨论苔藓与水和阳光的关系。) 活动建议:

可结合相应的季节和天气组织幼儿采摘苔藓(地钱),并烹饪、品尝苔藓植物(地钱),让幼儿了解其特殊的用处。

活动延伸:

1、 科学区中设置“下水石”、“上水石”、“没水石”,观察哪块石头能长出苔藓。(总保持着潮湿的状态,所以适合苔藓植物生长。)

2、 在自然角种植苔藓。

“上水石”

第7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怎样过冬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知道动物会采用不同的过冬方式(冬眠、迁徙、躲藏、换毛)保护自己。

2、能大胆交流动物过冬的方式,并能根据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进行分类。

3、幼儿对动物的过冬方式感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过冬的视频三段。

2、蛇、蝙蝠、蚂蚁、老鼠、大雁、丹顶鹤、小狗、小猫、鱼的图片若干。

3、记录表四份。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话题。

1、(出示ppt)图上是什么季节?(冬天)冬天的天气这么样?

师:寒冷的冬天到了,老虎准备在森林里邀请动物们参加它的生日会。

2、讨论冬眠过冬:

(1)(出示青蛙图片)咦,青蛙怎么没有来呢?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2)观看录像,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3)教师小结:冬天到了,青蛙都躲到了土里,整个冬天都不吃不喝,好像睡着了,等到春天才苏醒,这样的过冬方式叫冬眠。

2、讨论迁徙过冬:

(1)(出示燕子图片)咦,小燕子怎么也没有来参加老虎的生日会呢?它会去哪了?幼儿大胆讲述。

(2)幼儿观看视频,知道燕子飞去南方过冬了。

(3)教师小结:北方的冬天太冷了,小燕子要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这样的过冬方式叫迁徙。

3、讨论其它动物过冬方式:

(出示蜜蜂和狮子的图片):

(1)蜜蜂和狮子是怎么过冬的?它们会不会来参加老虎的生日会?小组讨论。

(2)看视频,并结合视频大胆讲述,了解蜜蜂和狮子是通过躲藏和换毛过冬的。

(3)教师小结:有的动物在秋天准备很多的食物储存在自己的洞里,到冬天,它们就吃储存的食物,这样的过冬方式叫躲藏。

有的动物到冬天会换上厚厚的毛,就像小朋友穿上厚厚的棉袄,这样的过冬方式叫换毛。

4、(出示动物过冬方式标记图)教师小结,冬天到了,有好多动物都会选择自己不同的过冬方式过冬,有的冬眠,有的躲藏,有的迁徙,有的换毛。

二、出示动物图片,分组操作,进一步了解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1、幼儿看图片上有哪些动物,并大胆猜想它们是选择什么方式过冬的。

2、幼儿合作完成《动物怎样过冬》记录表。

3、评价记录表。

4、听录音进一步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并能及时调整操作单。

三、拓展活动:

其实除了这四种过冬方式,动物们还有其他的过冬方式,有些昆虫啊,螳螂啊它们是怎么过冬的呢?

第8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科学活动

神奇的水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培养幼儿观察、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甚或经验在操作、讲述活动中创造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大胆思维创新的意识。

六、活动准备:

录象、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个果冻盒。

七、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2、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发现大胆地讲述问题水给我们带来的用处。(水能洗衣服、浇花、养鱼、洗澡、洗脸、水能做汤、煮稀饭……)

3、扩展幼儿知识面:放录象,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儿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如: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菜、水果的水来浇花、关好水龙头、安装新型的节水器等。)

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6、创新操作活动探索:探究实验水如何会变干净,出示一盆很脏的水,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使水变干净?

幼儿讨论:

(1) 我用纱布把脏东西捞出来。

(2) 我用海绵把水吸上来就干净了。

(3) 我用毛巾把水弄干净了……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1) 我把纱网放在空瓶口上,用果冻壳把脏水舀起来倒在上面,我发现水一下子就漏到瓶子里,但水还是很脏。

(2) 我把纱布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瓶子里的水还是很脏,纱布上也有点脏。

(3) 我把海绵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在海绵上,流到瓶子里的水有点变干净了。

(4) 我把一条干净的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水变干净一点但毛巾变脏了。

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1) 纱窗和纱布的"眼"太大,脏水一下子都漏过去了。

(2) 海绵"眼"小,能把水变干净一点。

第9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运动会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依据这一指导要点,在设计本活动时,教师利用幼儿爱玩、爱动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排列的小秘密融入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场地、参加开幕式、帮小动物制作奖品等环节的设置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教师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并且随着活动的深入,学习难度也层层递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轻松快乐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和关注周围生活中事物的规律性,增强对有规则排列的图案的兴趣。

2、能运用身边的材料,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3、熟悉事物的规律性,能按颜色、图形、数量等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好场地:垫子(三种颜色),椅子若干把;贴有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矮方凳若干

2、大背景图(运动会场:花、气球、灯笼、彩旗等)

3、小动物入场方阵图片(按规律排列)单个小动物图片

4、《运动员进行曲》

5、幼儿操作用具,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场面一定非常热闹,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带幼儿进入到已经布置好的场地)

二、参观比赛场地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比赛的场地布置好了,这块比赛场地里的每条赛道摆放都与我们平时的不一样,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请小朋友观察一下:

垫子:椅子:(摆成一条独木桥)矮方凳:

1、幼儿观察后交流发现的规律

2、请幼儿尝试将每条赛道按规律加长

3、师幼共同玩已摆好的赛道:单腿跳过垫子;从“独木桥”上快速安全通过;双脚跳过矮方凳,并请幼儿边玩边说出规律,如:红、黄、蓝……

三、参加开幕式

师:参观完了比赛场地,我们再一起去主会场,也就是开幕式的地方看看吧!

(师带领幼儿到大图片前坐下)

1、观察会场的布置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会场打扮好了,多漂亮啊!咦,它们的会场上有没有按规律摆放的地方呢?

幼儿观察并交流(彩旗按图形排列,灯笼按大小排列,气球按颜色、大小两种规律排列,花按四种颜色排列)

2、小动物入场

师:听,运动员进行曲响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放《运动员们进行曲》,请幼儿一起鼓掌欢迎)

(1)首先入场的是第一方阵的小动物,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了(出示一组图片,贴在大背景图上)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一只兔、一只狗、一只兔……)后面又来了几只小动物应怎么样排呢?(幼儿回答,并上前将小动物图片贴好)

(2)接下来出场的是第二方阵(一只猫、两只猴、一只猫……)摄影师刚想照张照片,有只小动物被气球挡住了,猜猜气球遮住的是谁?(请幼儿猜测后上前揭开气球验证答案,并一起当摄影师照像)

(3)同样办法出示第三方阵(一只羊、两头牛、三只小鸭)后面排的是大白鹅,应该排几只?(幼儿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将大白鹅贴好)

3、小朋友入场

师:小动物们都已经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下面轮到我们小朋友方阵入场了,小动物们是按规律排列方阵的,我们怎么排?

(1)请幼儿说规律(引导幼儿按男女排队,如1男1女……),师统一意见后,幼儿集体按规

律排队。

(2)放《运动员进行曲》,幼儿排方队走一圈,向“观众”挥手致意。

四、制作奖品

师:入场式结束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比赛中要给获胜的小动物发奖品,可是小动物们准备的奖品还不够,怎么办?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

1、师介绍奖品的种类及做法:

项链:用不同形状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形状、数量排列)

花环: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花环(可按颜色、数量排列)

奖章:用印章盖出不同图案做成冠军奖章(可按数量排列)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制作,师指导,引导幼儿按规律进行制作。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制作的。

五、结束

师:小朋友,奖品都已经做好了,我们拿着奖品,排着队送给小动物们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物品是否是按规律摆放的,并尝试将身边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活动反思:

该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体现了《纲要》中 “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精神,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经常自发地将活动室、游戏区里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作为执教老师,反思该活动,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整合了健康、科学方面的内容,教育组织动静结合,为幼儿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2、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品做为教具,如垫子、椅子、串珠等,省时又省力,可操作性非常强。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变。

3、注重创设轻松自然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自主地探究,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上一篇: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下一篇:志存高远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