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的灵魂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生态意识的培育

摘要:生态危机是引发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诉求的原因之一。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在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诉求现状基础上提出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经济发展诉求表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阶段开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国现阶段面临着各种生产要素供给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退化等困境,这就要求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在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中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这在国家层面上,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宏观层面的规划,要符合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而如何在社会范围内更好地搞好生态建设,培育更多的“生态人”呢?一方面要利用好生态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筑标志等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要充分地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让公民做到生态意识自觉,从而充分发挥公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动地改造世界,自发保护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在探讨人的发展,追求以人为本,改变人的思想、充实人的灵魂。这与公民生态意识的培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人的自由且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系体系具备很强的意识指导形态性。这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第一性,施展社会作风意识形态的核心作用。所以在以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助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环境保护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总结得出我国当下的公民生态意识教育建设出现了这样一些新的问题:公民生态认知有所提高,但生态基础知识薄弱;公民生态道德意识有所增强,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具有生态保护参与意识,但主动性欠缺;注意践行环境保护行为,但未形成生态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思想教育价值,系统分析培育必要性,深刻研究时代变迁下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变化成因。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结合以上,公民生态意识教育的途径有:一是加大生态意识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二是营建公民生态意识的社会气氛条件;三是加强公民生态意识的家庭教育。笔者相信,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公民生态意识教育的培育将具有更深刻的意义,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民;生态意识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创新与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难点

第一章 培育公民生态意识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第一节 生态意识相关概念

一、生态意识的概念

二、生态意识构成

三、公民生态意识

第二节 培育公民生态意识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第三节 培育公民生态意识的必要性

一、客观要求:生态社会主义建设

二、必然选择: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三、社会需求:公民全面发展促进

第二章 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生态认知有所提高,但生态基础知识薄弱

二、公民生态道德意识有所增强,但仍需进一步提升

三、具有生态保护参与意识,但主动性欠缺

四、注意践行环境保护行为,但未形成生态的行为习惯

第二节 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生态意识培育内容缺乏

二、家庭生态意识启蒙作用未能发挥

三、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四、公民自身生态意识自觉性差

第三章 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路径

第一节 丰富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内容

一、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二、生态道德观教育

三、生态法治观教育

第二节 完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方式方法

一、在教师教学内容上,加大生态相关的教材内容设置

二、在社会范围内,增加生态相关的话题讨论

三、在国家层面上,扩大生态相关的事件影响力

第三节 营造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良好环境氛围

一、优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二、创设生态家庭氛围

三、营造生态社会风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师德师风有关论文提纲下一篇:英语教师文化素质培养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