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

2023-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改变了以往农村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模式, 形成了自主高效的全新课堂。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采取的几方面的策略步骤:

1 备课的整合——“教学并重”

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以教师活动为主, 这无法体现“关注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新教育理念。实施整合转变旧观念, 就要教与学兼顾, 以学生为主体来精心设计教学。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中突出“教、学并重”, 体现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例如, 我在初中二年级讲了一节关于总结改革开放成果的单元课。在教学设计方案中, 从学生角度出发, 设计了课前学生自主活动,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去收集、整理身边的资料, 去拍摄、记录身边的变化, 课上再展示探究的成果;从教学角度出发, 设计采用影像短片, 图片、数据分析等资源, 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创设教学主线, 引导学生参与课上探究。在教学设计中, 比较突出教与学的互动。如提出问题:家乡为什么发生如此巨变?你能从身边找到答案吗?学生从课前的体验活动中已有切身体会, 把手中的资料充分利用起来, 师生再共同寻找答案。正因为设计中注重了各种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 突出了师生双边活动, 采用了较合理的教学方式, 所以在课上实施起来非常流畅, 达到预期整合的效果。

2 教学的整合:创设——探究——创新

2.1 创设情境——整合的介入

创设情境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吸引其注意力, 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它是学生思维活动得以迅速展开的关键所在, 也是课堂整合的介入关键。

我在设计讲授初二年级的一课的开始时, 为了把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中, 课前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查找有关日寇侵略罪行的资料, 并设计自己的课堂呈现方式。我也通过课前准备, 上网查找资料, 截选视频、配置音乐等, 制作了教学多媒体课件。以一个主画面的形式, 创设了一个展厅的情境—五位历史见证者的展示。这是结合教材中关于日寇暴行的四个重要体现内容 (屠杀、轰炸、抢掠、毒害) , 同时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关注点, 借助各种资源整合创设的一个教学情境。由于学生有了课前自主学习的铺垫, 这一情境的创设, 使学生马上产生了“情境效应”, 立刻被一种历史的凝重气氛包围。那五位历史见证者把学生激动的情绪给调动了, 很快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也出示了自己收集整理的研究成果作品——一段短文评述、几幅历史画面, 还有一张自画小报等, 他们以自主的方式来表述对日寇侵略暴行的认识和评价。这种情境的创设, 是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等资源, 营造的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它调动了学生兴趣和学习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这是整合教学的第一步介入。

2.2 探究、自主、合作学习—整合的核心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与学方式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所以整合的核心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例如, 我在完成初中二年级历史第二册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教学后, 尝试设计上了一节自主性的体验探究式的乡土教学课——《改革开放就在我身边》。为加强学生体验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全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感受现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第一环节中, 让学生自主去感受身边的巨变。制定了学生小组课前实践活动计划, 把全班分成六个活动小组, 去了解家乡现状。学生借助课堂书本以外的形式, 如去图书馆查资料, 去网上搜寻, 抓拍身边画面, 编辑稿件, 制作影像等, 后来呈交的作品质量非常好, 非常丰富。这让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了重新认识——学生的学习潜力是非常大的, 就看教师如何去挖掘和培养他们。通过此活动还培养锻炼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激发了他们去关注身边, 感受身边。教师在本课中侧重采取了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 把体验探究与启发讲授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习惯的形成, 让学生去用自己的视角和学习方式去认识“改革开放就在我身边”。这堂课的教学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 并且较好地利用了各种有效的资源——有声的、无声的、有形的、无形的等等。

通过实践, 我认识到信息与学科整合的核心, 应该落实到切切实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抓住了这一核心, 不管“怎么整合”, 都不会偏离我们的教学目的。

2.3 创新思维和能力—整合的提升

如今, 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历史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的信息功能, 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各渠道的学习研究资源。通过打破了时空限制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主动性。如学习初三年级世界史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和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课后, 师生共同完成网页制作古代文明, 并展示交流。这一过程, 培养了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 而且对教材也有了新的补充和完整表述。通过这一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达到了课程整合的提升。

在平时较常规的教学中, 要做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贯彻。在课堂上更多体现在师生交流和互动上。例如, 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文稿, 以生动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大胆合理的想象等, 这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维。正因为如此, 历史课堂上, 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 他们往往能提出很多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仅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始, 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

总之, 在教学实践中, 我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技术层面, 它已经把培养创新人才真正地、逐步地落到了实处。历史学科在如此大潮流的趋势下, 更应该结合自身不可再现的、综合性的特点, 利用各种资源、技术, 贯彻各种新理念, 来整合“历史”教育, 优化历史课堂, 使历史学科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学科和渠道。

上一篇:用心去关爱学生——浅谈后进生的转化下一篇: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油田调整中的应用